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报告论文
非盈利组织论文
非盈利组织论文近年来各种非营利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开始接管了大量政府不再承担的社会事务,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非盈利组织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非盈利组织论文篇一浅谈非盈利组织管理近年来各种非营利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开始接管了大量政府不再承担的社会事务,特别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凸显了非营利组织在抢险救灾中的作用,引起了国家和社会对非营利组织的重视,但我国现在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还缺少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成熟经验,所以我们应加大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研究,充分发挥其在国家和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非营利组织在调适社会关系、缓解社会矛盾、扶助弱势群体、增进社会福利、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等方面会具有非常突出的作用,在当代社会它已成为弥补“政府失效”、“市场失灵”的重要力量。
1、明确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各自角色,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1.1政府和非营利组织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两大主体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载体,对非营利组织的认知和规制直接影响到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而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状况对政府治理具有重要的支持和制约作用,两者的良性互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政府的权力只能服务于公民,权力的行使是为维护整个社会秩序,政府一切活动的最终价值取向应该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公共利益。
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且具有正式组织形式,具有一定自治性、志愿性、公益性,属非政府系统的社会组织。
非营利组织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组织目标,公民是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共同的服务对象。
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是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共同追求和任务,共同的价值理念是两者良性互动的根本基础。
1.2政府要加快转变职能的步伐,促进和非盈利组织的合作与良性互动政府需要充分认识到非营利组织可以在治理领域发挥重大作用,可以将政府从复杂的社会管理事务中解救出来,而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宏观调控和政策制定上。
把原来由政府包揽的部分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事务转移出来交给非营利组织承担,充实非营利组织的社会职能,使非营利组织成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促进政府体制改革的重要力量。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
中国志愿者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志愿者是非营利组织重要的人力资源,是非营利组织发展不可缺少的。
但是非营利组织对志愿人员的管理却不尽人意。
如何充分、永续地开发和运用此类人力资源,就成为非营利组织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在国外,这类组织的人力资源构成主要包括:有酬员工和志愿者。
志愿者,又被称为义工、志工等,是志愿精神的实践者,指那些具有志愿精神,能够不计报酬,主动帮助他人,承担社会责任的人。
志愿人员通过自身回报社会的行动,既实现了自己的精神层面的个人追求,又体现了作为社会人的社会价值。
在国际社会,志愿服务源于对战争的人道主义援助,它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和平年代,志愿服务在帮助弱者、消除贫困、保护环境、维护社会秩序和世界和平等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在沟通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弥补政府和市场的缺失等方面等也发挥了重要的“第三只手”的作用。
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说,志愿者尽管是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但是志愿者管理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不能简单地按照一般人力资源管理的办法管理志愿者。
一、我国志愿者管理现状中国志愿者服务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得到迅猛发展,但是,当前志愿服务的供需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同时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最早的志愿者来自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
当时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派遣了包括地理、环境、卫生、计算机和语言等领域的志愿者来中国工作。
后来国外的其他组织也陆续派遣志愿者到中国来。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最早的志愿者产生于社区服务的层次上,并逐步建立起社区志愿者组织,90年代初期,另一支志愿者队伍在共青团系统中形成,并出现了全国性的青年志愿者组织。
其中,广东是我国内地青年志愿者组织的发源地之一,较早地将“学雷锋、做好事”与志愿者组织“自由、灵活、人性化、国际化”的理念相结合,创造了我国志愿者组织发展史上四个“全,国第一”。
即全国第一条志愿服务热线电话、第一个正式登记注册的志愿服务团体、第一个地方性法规《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第一个地方性公募志愿者事业发展基金会。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最近十几年,非营利组织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甚至直接参与这类组织的活动。
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篇一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摘要】最近十几年,非营利组织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甚至直接参与这类组织的活动。
对于现代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来说,非营利组织极为重要。
非营利组织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具体的服务,而且是我们参与政治生活、完善公共治理的有效工具。
文章首先对非营利组织的相关概念及其特征进行界定;然后以苏州市社会工作者为例讨论了组织中的组织结构、资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项目管理的概况。
最后分析了苏州市社会工作者协会的优点不足及建议。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苏州市社会工作者协会的发展能更上一个台阶。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管理;苏州市社会工作者协会;管理一、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及其特征非营利组织亦称第三部门,与政府部门(第一部门)和企业界的私部门(第二部门),形成三种影响社会的主要力量,其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公众关心的议题或事件。
非营利组织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包括艺术、慈善、教育、政治、宗教、学术、环保等方面。
非营利组织的运作并不是为了产生利益,这一点通常被视为这类组织的主要特性。
萨拉蒙根据组织的结构和运作方式,提出了非营利组织的五个基本特征:一是正规性,强调要有正式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经常性活动,以及法人身份。
二是民间性,强调非营利组织不是政府。
但这并不意味着非营利组织不能接受政府的资助。
三是非利润分配性,强调非营利组织不是为其拥有者积累利润。
四是自治性,强调非营利组织能够自主的选择自己的活动,拥有不受外部控制的内部管理程序。
五是志愿性,强调非营利组织无论是实际开展活动,还是在管理组织的事务中均有显著的志愿参与,特别是形成由志愿者组成的董事会和广泛使用志愿人员。
二、苏州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及其管理(一)协会的概况为了贯彻中央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精神,2011年11月4日,苏州市公安局、司法局、民政局、团市委联合总工会、妇联、残联等7家单位发起成立社会工作者协会。
非营利组织论文作品(2)
非营利组织论文作品(2)非营利组织论文作品篇二非营利组织的商行为研究引言:非营利组织从事商行为是一种既存事实,由于对非营利组织商行为的规范较为欠缺,从而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本文认为对于营利性的界定应采取“禁止分配”原则。
由于商行为的性质以及非营利组织的不公平竞争问题,非营利组织从事商行为时应适用商事规则,而非民事规则。
此外,本文主张从税法手段规制非营利组织的商行为。
近几年来,由于某些社会事件又引起公众对非营利组织能否从事经营或营利活动的关注。
比如,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现平均三天多就增加一座博物馆,2011年底全国已有3589家博物馆,却普遍难以为继,生存堪忧。
而另一方面,2011年的河南省宋庆龄基金会事件仍然影响至今。
河南省宋庆龄基金会事件由于“善款放贷”“善款投资”而在短短3年时间内总资产暴增至30亿,创造了有史以来募捐善款速度上的神话,但却陷入“公益项目缩水”的丑闻。
慈善组织应以慈善事业为己任,如果如同商业组织一般在商海中拼杀博弈,就会让人对其“非营利性”产生怀疑,甚至有“挂羊头卖狗肉”的感觉。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存在大量的非营利组织,如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宋庆龄基金会、寺院、包括体协作协等在内的各种行业协会、学术刊物、会员制交易所和民办学校、民办医院、民办博物馆等。
事实上,这些非营利组织提供了大量的为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既有用公益性、政策性方式提供,也有大量是以营利性经营的方式来提供,教科文卫体等产品和服务概莫能外。
那么基于非营利组织大量从事商行为的事实,如何理解商行为的营利性?非营利组织能否从事商行为?如果可以,非营利组织从事商行为适用民事规则还是商事规则?二、“非营利”的界定商事活动以营利为其基本目的。
日本商法理论中,就营利性有“收支说”、“利润说”和“分配说”三种解释,所谓收支适当,指的不是以资本的增值为目的,而是在采取独立核算的情况下,如果收入与费用相平衡的话,就可以说是收支适当。
《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论文
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之间的互动研究一.政府在非营利组织发展中的角色分析非营利组织近年在中国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领域。
新的非营利组织不断涌现,慈善资源的作用目益明显,公众的参与日渐增加。
非营利组织在满足社会需求和承担社会职能方面有着政府和市场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发展进程中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非营利组织在体制上独立于政府, 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不需要政府的资助, 也并不表示不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
近几年在非营利组织的飞速发展中,政府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首先、政府是非营利组织的规制者。
规制者也即制度供给者,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就逐渐加强对社会团体加强立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向市场方向转型,政府职能逐步转变,多元经济主体逐渐出现,大量非营利组织涌现,这时候更加需要对非营利组织进行规范管理。
现有的法律体系曾极大的推进了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就当前的法律法规体系而言,政府对于非政府组织的规制可以分为归口登记、双重负责、分级管理和非竞争原则。
虽然具备了以上较完整的法律体系,但管理单位的规制角色还不到位,需要进一步多方面的完善。
其次,政府是非营利组织的监管者。
监管者是指政府部门在法律法规体系内对非营利组织的日常事务、组织运作进行监督、审查和管理。
再次,政府是非营利组织的培育者。
政府部门对非营利组织的培育包括两个方面,即提供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有利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和提供资金及具体的设施方面。
政府职能转变,从全能政府的“政社合一”向有限政府的“政社分开”转变。
另外一方面,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确实给政府部门带来了益处,政府也放心的将原来由自己承担的职能交给非营利组织来做,于是在政策上给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在资金及具体设施方面,政府部门也给非营利组织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政府管理部门对非营利组织在劳动、人事、税务和政府采购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以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大力发展。
非营利组织管理结业论文.
非营利组织管理结业论文题目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问题分析学院工程管理与房地产学院姓名刘诗雯学号201040404282015年4月15日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问题分析摘要: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非营利组织得到迅速发展,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者日益重要的角色。
在我国,非营利组织对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过程中也显露出各种问题,特别是由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管力度不足等原因造成的财务管理方面会计基础工作不完善、财务透明度低、资金筹资难、支出管理混乱等问题。
论文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文献,了解了大量的实践资料,并在系统分析该类问题基础上,运用了一系列研究方法初步探索了一些加强非营利组织财务、提高其资金利用率的策略,使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更加科学、合理,为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健康高效发展奠定科学的实践基础。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问题一、引言非营利组织是以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为主要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合法的法人地位的社会民间组织。
民间非营利组织所涉及的活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
各类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已经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发挥着广泛而积极的作用,已经成为与政府、企业相并列的第三大社会组织。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蕴藏的能量和潜力巨大,有待开发,其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已经形成了政府、企业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三足鼎立的局面。
但是,因为我国政府对于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宏观上给予的政策支持和引导还不够,有关部门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高,民间非营利组织自身发展也很不规范,缺乏自身能力及制度建设等原因,我国非营利组织在财务管理方面有很大的不足与缺陷。
民间非营利组织长期以来面临着严重的活动资金不足、资金运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对于非营利组织进行财务管理主要有: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促进组织最大限度的获取活动资金,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使组织顺利开展社会公共服务。
非营利组织论文
非营利组织论文浅谈非营利组织在鄂尔多斯市发展现状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也成为了必然趋势,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些政府,企业不适合做的事情,尤其是有关社会公众的就可以交给非营利组织来完成,但是在我国,非营利组织并不成熟,频频爆出的丑闻使人们对其十分失望,限制了非营利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从鄂尔多斯市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状况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尤其关注非营利组织的财务问题,并对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必然趋势财务问题健康发展一、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现状1、非营利组织的定义非营利组织是指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
非营利组织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从艺术、慈善、教育、政治、宗教、学术、环保等等。
非营利组织的运作并不是像企业那样为了产生利益,这一点通常被视为这类组织的主要特性。
然而,某些专家认为将非营利组织和企业区分开来的最主要差异是:非营利组织受到法律或道德约束,不能将盈余分配给拥有者或股东。
在今日的社会中,我们有时也将非营利组织称为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与政府部门(第一部门)和企业界的私部门(第二部门)一起形成三种影响社会的主要力量。
但是,非营利组织是必须产生收益作为其活动的资金。
但是,其收入和支出都是受到限制的。
所以,非营利组织往往通过公、私部门捐赠来获得经费,而且这经常是免税的。
另外,私人对非营利组织的捐款有时还可以扣税。
我们知道,慈善团体是非营利组织的一种,同时非政府组织(NGO)也可能同时是非营利组织。
2.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社会职能(1)动员资源非营利组织为了能够生存和发展,必须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包括鼓励慈善捐赠和推行志愿服务。
随着这种社会功能不断发展和成熟,动员资源在少数非营利组织身上会逐渐专业化,包括一些专业筹款的基金会和社会团体;一些专业开展资助活动的基金会和社会团体;一些专业负责志愿者招募、培训、派遣的社会团体和非企业单位。
《2024年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机制研究》范文
《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机制研究》篇一一、引言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 NPO)在现代社会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它们是社会服务的重要提供者,为社会问题提供多元化的解决方案,并为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因此,对这些组织的治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至关重要。
本文将全面解析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机制,分析其组织结构、管理运作以及其在提升效率和公信力等方面的实践和挑战。
二、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及特点非营利组织主要指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经营业务受相关法律限制的社会组织。
它们拥有自身的独立法人地位,依靠公众信任及自身管理来实现目标。
其主要特点包括自治性、公共性、组织性和服务性等。
三、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机制(一)组织结构非营利组织的组织结构一般包括理事会、执行机构和工作人员等。
理事会负责制定政策、决策监督等,执行机构则负责具体业务的执行。
此外,一些非营利组织还设有监督机构,如审计委员会等,确保组织财务和运营的透明性。
(二)决策机制非营利组织的决策过程往往由理事会主导。
决策应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并考虑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意见。
此外,许多非营利组织会通过定期召开听证会或公开征集意见等方式,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三)监督机制监督机制是非营利组织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个方面。
内部监督主要由组织的内部机构和人员完成,如审计委员会等;而外部监督则来自公众、媒体、政府和其他第三方机构等。
这些监督机制有助于提高组织的公信力和透明度。
四、提升效率和公信力的实践与挑战(一)提升效率的实践为了提高效率,非营利组织需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明确目标并制定相应的策略。
此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也是关键。
同时,通过与政府和其他组织的合作,共享资源,可以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二)提高公信力的措施非营利组织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与公众进行及时的信息交流和互动。
《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
写一篇《非营利组织管理》论文
《非营利组织管理》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们专注于帮助社会上弱势群体或者实现某一公益目标,丶不涉及盈利性质。
它们需要有效的管理去维持运作,因此非营利组织管理是一种关键技能。
非营利组织管理需要解决许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首先,经费是管理必不可少的问题。
由于没有营业收入,非盈利组织通常需要从慈善机构、民间捐赠以及政府补贴等获得支持。
除了财务问题,招聘和培训人员也是一个大问题。
由于没有实质性回报,管理者必须考虑如何吸引高水平的工作人员加入机构。
另外,非营利组织必须考虑如何有效地实施行动计划,以实现其目标。
他们必须明确的确定需要的技能和资源,并确保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以确保计划的有效实施。
此外,非营利组织的管理需要实施有效的策略,以应对环境的变化。
它们需要考虑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发展长期的规划,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最后,非营利组织也需要实施有效的通信系统,以确保其目标的有效传递和实施。
因此,社会传播和媒体技术如何更好地帮助管理者将他们的计划和目标信息传播出去也是一个挑战。
总之,非营利组织管理需要解决许多问题,以保证其有效运作。
因此,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其管理者需要有能力结合实际情况,以便有效地实施非营利组织的管理。
非营利组织管理小论文
《非营利组织管理》形成性考核-小论文部分要求
一、参考题目
论文一:二选一:2013年11月8日交
1.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之间的互动研究
2.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论文二:二选一:2013年11月22日交
1.非营利组织战略案例分析
2.非营利组织营销环境分析
二、格式要求
(1)封面:横向逐行书写:天津电大**专业(本科)《**》课程论文(小三号字宋体,加粗);标题(居中,三号字宋体,加粗);作者、学号、所在分校、班级、辅导教师姓名(居中、小三号字楷体、加粗)
(2)内文:横向逐行书写:标题(居中、三号字宋体、加粗);作者(标题下空一行,居中、小三号字楷体、加粗);正文(作者下空一行,小四号字宋体)。
正文为文章的主体部分,为使脉络清晰,应有纲、目、子目之分,建议加上小标题,标示各个部分的内容要点,或用加简捷准确的观点句表示。
序号的规范应是“一、(一)、1”。
每页36字×28行,可以设置1.5倍行距,标示页码。
(3)注释(正文下空一行,五号字宋体)
(4)参考文献目录(注释下空一行,五号字宋体)
注释、参考文献目录是评定论文作者的研究状况及钻研程度的一个重要依据,要依次列作者,文章名,出处,出版社(或刊物),出版时间。
注释应注明出处页码。
文中加注释序号,一律采用尾注形式。
课程论文统一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
三、字数要求
字数控制在1000-1500字之间。
非营利组织的毕业论文
非营利组织的毕业论文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摘要: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形式,其发展起源于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解决,以及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推动。
本文旨在探讨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推动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建议。
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解决不再是政府的唯一责任,而是需要更多力量的参与。
非营利组织的兴起,不仅是对社会问题的回应,也是对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
本文将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
一、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历程非营利组织从诞生到兴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
最早的非营利组织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慈善机构,这些机构以消除贫困、教育改革等为目标,为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社会问题的不断增多,在20世纪初,非营利组织开始扩展至更多领域,如环保、文化保护等。
到了现在,非营利组织已经成为社会问题解决的重要力量之一。
二、非营利组织的现状当前,非营利组织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者。
同时,非营利组织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包括慈善机构、NGO等。
这些组织在提供社会服务、推动社会变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通过募捐、捐赠等方式获取资金支持。
然而,一些问题也在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如组织管理不规范、信任危机等。
三、非营利组织的影响非营利组织对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问题解决:非营利组织通过开展各种社会项目,解决了许多社会问题,如扶贫、救灾、环保等。
其独特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模式,使得其能够更好地应对灵活多样的社会问题。
2.社会资本的积累:非营利组织通过引进、组织和管理社会资源,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资本。
这些资本不仅为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还为社会其他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3.社会参与的推动:非营利组织通过组织、培训等方式,鼓励社会大众的参与,提高全社会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公共管理小论文《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读书报告
众多公共管理学著作中,偶然发现这本彼得·德鲁克所著的《非营利组织的管理》。
出于对非营利组织管理的好奇以及相关方面知识的需要,我毫不犹豫放下手中已经读着的《公共部门标杆管理》,选择了这本书,比起对于地方政府,或是公共部门如何提高绩效的探讨,我认为这本书更具有实际研究价值,起码于我而言,着实给了我很多启发,从自身实际出发,联系到老师课堂教学内容,再到个人未来的发展,从多个方面让我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有了个清晰的了解和全新的认识。
那么,下面让我来对这本书的内容以及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收获做一个回顾。
一、作者及学术背景简介彼得·德鲁克,1909年生于维也纳,1937年移居美国,终身以教书、著书和咨询为业,是当代国际上最著名的管理学家,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
在美国他曾担任由美国银行和保险公司组成的财团的经济学者,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IBM公司等大企业的管理顾问。
为纪念其在管理领域的杰出贡献,克莱蒙特大学的管理研究生院以他的名字命名--彼得·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
著作成果德鲁克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现代管理学理论的奠基人。
德鲁克著述颇丰,计有15部管理学著作,13部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问题著作,2部小说,1部自传。
他的著作被译成了20多种文字,畅销于世界各地。
他卓越的学术成就给他带来了20多个名誉博士学位。
作为管理学界的“智叟”,德鲁克年逾九旬而不辍耕耘,目前仍执教于加州克莱蒙特研究院,并不断解深刻的著述。
代表作有《管理的实践》,《管理:任务、责任与实践》、《公司的概念》、《有效的管理者》、《后资本主义社会》、《旁观者》、《剧变时代的管理》等。
发明成果1954年,德鲁克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简称为MBO),它是德鲁克所发明的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概念,并已成为当代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标管理的最大优点也许是它使得一位经理人能控制自己的成就。
非营利性组织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社会公共事务的日益复杂、市民社会理念的扩展,“结社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日益兴旺,非营利性组织成为活跃在世界舞台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大量公共事务由社会自行来管理的呼声日益高涨,使得非营利性组织在学术、教育、医疗、慈善、宗教等众多公共领域现身,并很好的改善了政府独大的角色,实现了治理的多元化,提高了治理的效率关键词:非营利组织;政府与社会;价值非营利组织是指具备法人资格,以公共服务为使命、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盈余不分配给内部成员、并具有民间独立性的组织。
它在教育、科研、医疗卫生、社会服务、环境保护以及文化娱乐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非营利组织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的。
近年来,随着国内和国际宏观环境的变化,我国国家与社会、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为非营利组织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发展的价值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源于我国1978年的改革开放。
1978年以后,我国相继进行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改革。
我国社会的各个层面都面临着深刻的变化与调整。
原有的“强政府-弱社会”的格局被打破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逐渐转变为相互合作的伙伴关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各类非营利组织应运而生。
在30年的改革开放中,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发展经济与完善社会上做出了许多积极的贡献。
它是我国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非营利组织的价值主要源自于它特殊的角色定位。
这是相对与政府和企业而言的。
与政府相比,非营利组织是独立于政府体系之外的非政治性的民间组织,实行自我管理;与企业相比,它不是以盈利为目标,它是将包括资金在内的各种资源用于普通大众,尤其是弱势群体。
这种特殊性使得非营利组织所创造的价值不同于政府和企业所创造的价值。
可以说,非营利组织弥补了政府和企业的不足之处。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非营利组织创造的价值。
①非营利组织价值的形成来自于一种特殊的信任关系;②非营利组织在某些方面的独特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绪论
随着社会公共事物日益复杂和繁重,随着新的政府治理理论的出现和新一轮
的政府行政改革的进行,政府的职能定位必然发生变更;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公共管理主体体系的构成和格局也必然发生变化。
在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进程中,非营利组织的力量和作用越来越突显,它成为公共管理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非营利组织同政府、企业共同构成现代社会三大支柱,因此非营利组织对处于社会转型中的中国有着特殊意义。
正如著名学者王绍光所言“忽视非营利部门的发展将是一个战略性错误”。
但是中国的非营利组织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强大政府和愈加繁荣的企业相比,非营利组织仍然显得那么无力与弱小。
一.非营利组织的基本概述
(一)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及特征
1.非营利组织的基本概念
非营利组织,也称为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公民社会、市民社会等,在我国统称为“社团”。
长期以来,专家学者将社会组织归纳为第一部门(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第二部门(提供私人产品的企业)和第三部门(相对独立于第一、第二部门的社会领域,即非营利组织)。
2.非营利组织的特征
由于研究方法及定义上的不同,对非营利组织的特点,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见解。
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强调非营利组织是既非企业又非政府的机关,
目的是人与社会的变革,是向社会提供服务的部门。
而美国霍普金斯大学萨拉蒙教授从另外的角度进行了归纳,认为非营利组织有五大特征:一是组织性,即组织应当具有内部规章制度,有负责人,有经常性正规活动;二是民间性,即体制上独立,不是政府的一部分,也不受制于政府;三是非营利性,即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法律上禁止将利润分配给所有者和管理者;四是自治性。
组织自己管理自己,既不受制于政府,也不受制于私营企业;五是志愿性,即会员参与组织的活动是出于自愿的。
现实社会中并不是所有的非营利组织都具有以上所归纳的特征。
非营利组织的关键特点在于志愿性和非营利性,二者缺一不可,违反志愿性则成为政府行为(第一部门),违反非营利性则成为企业行为(第二部门)。
(二)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历史背景
从全球发展来看,非营利组织的兴起的必然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全球范围的国家发展危机。
(2)中产阶级与公民的参与意识增强。
非营利组织的产生和发展,需要有一些有创造力的人员去构建。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及其现状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大一统社会。
国家掌握了社会中的绝大数资源的控制和配置权,政府长期扮演着“全能政府”的角色,突出表现在政府对整个社会的大包大揽:在经济领域,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承担着配置社会资源的职责,各种生产任务都有国家下达指标;在社会领域,实行严格的行政控制,抑制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在文化领域,由国家出资兴办各种文化事业。
而个人想获得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就必须、也只能通过国家的制度性安排,这使得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具有明显的“强国家、弱社会”特征,而非营利组织,尤其是所谓的纯民间组织几乎没有任何自我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环境。
1978年以后,中国相继进行了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
“小政府、大社会”目标模式的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职能的转变使得国家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面临重大的变化和调整,各类社会组织的功能面临新的分化和定位。
在这种新的环境下,中国的非营利组织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之后,中国农村和城市先后产生了大量游离于传统单位组织体系之外的多元利益主体,这些利益主体掌握了自由流动的资源和自由活动的空间。
与此同时,在政府与这些多元利益主体之间形成了权力真空和信息的堵塞。
因此,政府需要有中介性的非营利组织起到信息沟通的桥梁作用,并帮助政府维护市场与社会秩序。
而这些分散的利益主体也需要通过非营利组织来形成组织化的利益,从而达到维护自身利益的目的。
另一方面,中国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也需要非营利组织能够承接以往由政府包揽的部分职责,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
在以上情况下,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并日益成为中国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织创新,在社会服务、扶贫、环境保护、民办教育、学术研究、行业管理、国际交流、慈善等方面发挥着政府、市场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迅速,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国的非营利组织还很不发达,不仅先天不足,而且缺乏动力,尚处于一个艰难的创业时期。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在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中都存在不少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外在环境:政府、社会支持不够
1.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
2.文化观念不强,社会对其理解不深。
3.我国非营利组织缺乏完善的监督体系。
非营利组织要获得健康的发展,要保证其公共责任的良好的实现,都要求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这既需要其内部的自我约束,更离不开外部的监督。
(二)内部因素:自身各方面存在不足
1.服务质量低,开展业务业余性。
2.筹资能力弱,资金来源不合理。
3.行政干预严重,缺乏独立性。
4.内部管理混乱,腐败滋生。
5.人力资源短缺,整体素质不高一方面我国非营利组织从业人员总量不足,且分配不平衡。
四、解决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的,因此,我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必须从多角度出发,并设计可行的方案。
五、结束语
非营利组织作为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之一,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解决政府和企业所不能触及的社会领域中的相关问题,完善整个社会的职能。
但是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各方面都不太成熟,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进行扶持和培养,为其发展提供各种保障措施,同时,非营利组织自身也要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自身的
职能。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遇到了巨大的困境,但是,非营利组织作为适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必然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其必将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林震,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与我国的对策,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赵黎青;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体系[J];欧洲;1999年05期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