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评课稿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说课稿_百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说课稿_百](https://img.taocdn.com/s3/m/221a2857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75.png)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说课稿_百一、说教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是小学阶段口语交际的重要篇章,它位于本册教材的第五单元,不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教材内容概述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围绕“身边的小事”这一主题展开,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让他们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包括校园小事、家庭琐事、社会见闻等,旨在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二、说学情1. 学生特点本次授课对象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生活经验,但对于如何将所见所闻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仍有一定的困难。
他们的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巧妙引导。
2. 学习目标基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用口语表达生活中的小事,做到清晰、准确、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理解他人的情感需求。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演讲比赛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思考、总结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培养他们关心他人、热爱生活的情感;教育学生在与他人交流时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遵守礼仪规范。
三、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生活中的真实场景,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并感受口语交际的过程,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2)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协作、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互动交流法:通过开展演讲比赛、辩论会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示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2. 教学手段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我将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网络资源,如PPT课件、视频资料等,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学习素材。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部分有反思】.docx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部分有反思】.docx](https://img.taocdn.com/s3/m/3ad1b46d43323968011c9286.png)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教学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的能力。
2.如实而有条理地叙述身边的小事,并描述自己的感受和别人对这件事的看法。
3.留心生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用简要的话表达自己的看法;汇总小组意见时,尽可能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教学难点】
如实而有条理地叙述身边的小事,并描述自己的感受和别人对这件事的看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身边的小事
不文明的行为:不受欢迎和尊重留下遗憾
令人温暖的行为:乐于助人正能量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课堂上,老师进行口语交际指导,选题要精心思考,其中的道理应尽量的深入浅出,老师的范例也要精心准备。
在课堂外,老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多与别人交流,对自己生活中的事情要多观察多积累,丰富自己口语交际的内容。
不足之处:在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点拨显得尤为重要。
它有利于从学生学习习惯较差、缺乏自主、合作能力的特点出发,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对教学目标,方法和过程实施有效控制,避免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放任自流,从而提高学习有效性。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 身边的“小事”(教案+反思)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 身边的“小事”(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9e5da0c77232f60ddcca1ef.png)
身边的“小事”[教学目标]1.了解语言文明知识及讲文明的重要性。
2.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礼仪素养,加深对礼貌用语的理解和运用。
3.能简单讲述身边的不文明现象或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通过发现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并进行评价,学会劝阻不文明行为。
交流中要做到语言、行为都礼貌得体。
[教学课时]1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文明礼貌是人的一张通行证,是人的第一张名片。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
(板书课题)二、议一议,说一说1.教师出示身边的“小事”图片。
学生交流每一幅图片所反映的内容。
第一幅:上公交车时有人插队。
第二幅:有个小朋友在公共场合乱涂乱画。
第三幅:有个同学进门之后,看见后面有人,主动扶着门,让后面的人进来。
第四幅:一位叔叔在清理地上小狗的便便。
2.指名评价图片中人物的行为,说说你的看法。
3.师: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小事”,每件小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你的身边还有哪些类似这样的“小事”呢?(1)小组内交流身边类似的小事,记录员负责记录分类。
(2)分类讨论这些小事的影响。
(3)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
注意说清楚是哪一件事,是文明的还是不文明的。
组内成员的看法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三、总结交流学生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礼仪。
1.尊重他人。
对待长辈容易做到尊重,对待同辈却不容易做到。
一个人与别人交往,不管别人是什么样的人,自己应该发自内心地尊重别人。
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2.做事情要懂得适度。
(1)做任何事都要适度,待人接物要做到适可而止。
(2)与别人打招呼,时间不能太长;人家还有别的事,你硬要拉住别人,不合适。
(3)别人在做事,你硬要拉住他,跟他说话,不合适。
(4)在教室说话声音太大,全班就只听见你一个人的声音,不合适。
3.学会自律。
自律就是对自己要求严格。
有些人对自己放松要求,对别人却严格要求,把别人的小错当作很大的错误,把自己的错当作很小的错误,别人有错他不饶人,自己有错就原谅自己。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身旁的“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身旁的“](https://img.taocdn.com/s3/m/537451a733687e21ae45a919.png)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身旁的“小事”》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假想】通过有层次的训练,达到交际的目的。
从个人训练到两人合作,再到多项交流。
【教学进程】一、导入课题:咱们的身旁天天都在发生着各类各样的“小事”,每件“小事”都以不同的方式阻碍着咱们的生活。
这节口语交际课,咱们就来聊聊身旁的“小事”。
(课件出示1)身旁的“小事”(板书:身旁的小事)二、观看插图,谈论感受(一)提出看图要求1.看完图后,用简要的话表达自己的观点。
2.先小组内交流,再由组长汇总,尽可能反映每一个人的方式。
(二)不文明的行为1.(课件出示2)讲义上的第一幅图片:(1)图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不文明的行为?(一个戴红帽的小男孩,不排队,提早上公交车。
)(2)说说你对这种行为的观点。
预设:那个小男孩太不文明了,他人辛辛苦苦等了半天,他不用等就上车了,太气人了!预设:若是我在场,我必然阻止他的这种不文明行为,太自私了!2.(课件出示3)讲义上的第二幅图片(右上):(1)说说图上的内容。
(出去旅行,跑到树上拍照;处处涂涂写写。
)(2)谈谈你的观点。
预设:这种随意跑到大树或雕像上拍照的行为太不文明了,不但会损坏大树,还很危险,显现意外,损人损己,后悔就晚了。
预设:旅行时,在墙上等处留下笔迹,是超级自私、不文明的行为,留下笔迹,美好的景物就会面貌全非。
3.小组同窗相互交流,说说咱们身旁还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小组长作好记录。
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身旁不文明的行为。
(1)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其他同窗适时补充,也能够谈谈自己的感受。
(2)汇总如下(课件出示4)身旁不文明的行为(板书:不文明的行为)随地大小便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在墙上涂丫乱闯红绿灯在公共茅厕用完后不冲水小摊小贩占道经营语言不文明损坏公共设施浪费水、电、粮食踩踏禁行绿地见到教师不主动打招呼破坏学校的环保口号牌……(3)小结:这些不文明的行为是极端自私的表现,展现一个人的内心素养,是被大伙儿厌恶的行为,轻那么受到谴责,重那么给社会、他人或自己造成灾祸,害人又害己。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评课稿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395eb943169a4517623a38f.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评课稿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非常感谢x老师带来这堂课,让我们有机会一起探讨、交流和学习三年级口语交际的教学。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把事情讲清楚,表达自己的看法,在汇总小组意见时,尽可能的反映每个人的想法,提升学生自我表达的能力,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社会生活中,也为本单元的写作教学《我有一个想法》奠定了基础。
标题“小事”一词上加引号,隐含了事小意义大的价值导向。
1. 巧用角色激活思维《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
本课以“我是小记者”的视频播报作为课堂导入,不仅快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为迅速引出第一个话题“说小事”和教师角色的转变做好了铺垫。
x老师以校园电视台工作人员的身份走进课堂中,与学生共同完成此次小记者招募活动,这样贴切的情境创设不仅由始至终的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而且自然巧妙地促进了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使学生在一种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激起了学生表达的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2.以生为本畅所欲言口语交际不仅要为学生铺设交际的平台,让学生有话可说,还应当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维碰撞、心与心对话的过程。
x老师引导学生从图中的故事到生活中的事,并借助同桌和组间交流、组际互动等形式,让学生畅谈感受,交际互动,尽量实现全员参与,各自在角色里交流交际。
老师尽量让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做到了以生为本,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并且体现了口语交际与生活相联系的价值。
3.生生互评听说齐舞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没有听的说是无水之源,无的放失。
x 老师在课堂当中,除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外,同时也注重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课堂开始之初指导学生围绕“抓要素、有条理、讲具体”让学生进行生生互评,使学生认真倾听每位同学的发言。
《身边的“小事”》教案及教学反思
![《身边的“小事”》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2b34fc1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3.png)
《身边的“小事”》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体会“小事”不小,并养成从
生活中积累素材的习惯。
2.练习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把事情的经过分几步写清楚。
3.培养关心他人的品质,树立助人为乐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了解身边有哪些“小事”,并分几步写清楚事情的经过。
【教学难点】
培养关心他人的品质,树立助人为乐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帮助他人的小故事或图片。
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小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有关帮助他人的小故事或图片,并说一说自己喜欢哪
些内容。
2.学生思考身边有哪些助人为乐的实例?
3.教师指名学生交流并相机进行点评。
4.揭示课题,并板书《身边的“小事”》。
二、明确目标,指导写作
1.出示写作要求:介绍一件身边发生的小事,注意把事情的经过
分几步写清楚。
2.学生思考身边发生的小事,并列出写作提纲。
3.教师指名学生交流并点评。
4.学生根据点评进行修改和完善自己的写作提纲。
5.学生开始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6.学生完成作文后,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7.学生根据点评进行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
8.教师总结并强调写作要点。
三、拓展延伸,巩固提高
1.出示课后拓展题:以“我为别人做了一件好事”为题写一篇短
文。
要求:把事情的经过分几步写清楚,注意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学生思考并写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优秀教案+教学反思(共两篇)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优秀教案+教学反思(共两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a52b22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6b.png)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优秀教案+教学反思(共两篇)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活动分析:本单元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身边的'小事'”,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小事”,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汇总小组意见,与其他小组交流。
旨在提升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广泛的社会生活中。
标题在“小事”一词上加引号,隐含了事小意义大的价值导向。
教学设计时,要从教材提供的4幅情境图出发,帮助学生勾连生活,唤起回忆,从而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不文明行为或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提高学生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并借此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个人修养。
同时,要扣住本次口语交际的学习重点,引导学生把对生活中常见行为的看法讲清楚,并在小组交流时注意倾听,了解每个人的想法,汇总时尽量涵盖每个人的意见,渗透彼此尊重的交际意识。
教学目标:1.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不文明或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能汇总小组意见,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1.如实、清楚、有条理地讲述事实、表达看法,有正确的价值观。
2.认真倾听别人对某件事的看法,汇总时尽量全面、准确、清晰,反映每个人的观点。
教学准备:教师:1.多媒体课件。
2.公共场合正、负面行为的照片。
学生:提前观察生活,留意其中一些让自己心有感触的现象。
课时安排:1课时一、谈话交流,激发兴趣导语:同学们,就在今天早上,老师在来学校的路上,看到了这样一件事情:一位老奶奶送孙子去上学,孙子吃完了手里的早餐,随手就把包装袋扔到了地上。
老奶奶一边生气地批评孙子,一边把包装袋捡回来,扔到了十几米远的垃圾桶里。
你们对这件事怎么看?1.学生自由谈自己的想法,教师及时评价鼓励。
预设:(1)随便扔垃圾是不对的,要做个文明人。
(2)老奶奶教育孙子的行为让我也受到了触动,我以后会注意自身的行为的。
(3)我觉得老奶奶可以让孙子自己去把垃圾捡起来。
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评课课件
![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评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ccdd7b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d5.png)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规划
本次课程成果总结回顾
教学目标达成 通过本次口语交际课程,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 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学生表现突出 在课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高涨的热情,积 极参与讨论和交流,涌现出了一批表现突出的学生。
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通过亲切的语言、鼓励的眼神等方式,营造轻松、 和谐的课堂氛围,降低学生的紧张感,激发他们 的表达欲望。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 教学时间,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和表 达。
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方法论述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
通过讲述学生身边的小事,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表达欲 望和参与热情。
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能力
通过口语交际活动,引导学生发 现身边的美好事物和美丽景色。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赞美和讴 歌生活中的美好,培养他们的感 恩之心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03
口语交际技巧指导
倾听技巧培养
01
保持专注
在听他人讲话时,要集中注意力, 避免分心或打断对方。
培养学生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学会 尊重他人的观点,并能够与他人进行 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表达自己的看法
鼓励学生针对身边的小事发表自己的 看法和观点,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学生应掌握与身边小事相关的词 汇和表达方式,了解基本的口语
交际技巧。
能力目标
学生应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身 边的小事,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 点,并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与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教学反思2.docx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教学反思2.docx](https://img.taocdn.com/s3/m/2aeec3d0680203d8ce2f2467.png)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反思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在课堂上,老师进行口语交际指导,选题要精心思考,其中的道理应尽量的深入浅出,老师的范例也要精心准备。
在课堂外,老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多与别人交流,对自己生活中的事情要多观察多积累,丰富自己口语交际的内容。
一.教学效果:1.教师示范:其实我身边就有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有的学生爱边吃边走,吃饭说话……可能这些习惯现在许多人都有,但这些真不是什么好习惯。
你边吃边走会让周围的人感到不爽,还边走边掉,掉还不捡,人家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没责任心的人。
吃饭说话,既不卫生又不文明,你说话时可能噎着,并且你口水可能会溅到别人的碗里,或菜里……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我们身边的小事,小组长作好记录。
3.根据小组长的记录,引导学生从“身边不文明的行为”和“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两个方面进行交流。
4.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身边不文明的行为。
(1)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其他同学适时补充,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2)教师小结:课件出示“身边不文明的行为”(板书:不文明的行为)随地大小便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在墙上涂丫乱闯红绿灯在公共厕所用完后不冲水小摊小贩占道经营语言不文明毁坏公共设施浪费水、电、粮食踩踏禁行绿地见到老师不主动打招呼破坏学校的环保标语牌(3)教师小结,升华感情: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我们生活在这个充满规则的社会大家庭中,为了每个人都各安其所,就要有各种行为准则来约束我们的行为。
有了规则,遵守规则,人们才能和谐有序地生活。
如果不遵守游戏规则,朋友就不会欢迎你;如果不遵守道德规则,就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也可能会留下终生的遗憾……(板书:不受欢迎和尊重留下遗憾)5.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二.成功之处:1.通过口语交际,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2.如实而有条理地叙述身边的小事,并描述自己的感受和别人对这件事的看法。
口语交际评课稿
![口语交际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3a004fc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43.png)
口语交际评课稿
今天我们研听了周老师的口语交际课,课堂呈现使人耳目一新,下面就谈谈我所观察到的。
1.融入生活元素,精心创设交际情境
周老师的口语交际课,很好地运用生活元素,将贴近儿童生活的信息,当做教学素材创设交际情景,激发了学生的交际欲望。
这种交际情境的生活化,很好地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提高了孩子运用语言的能力。
2.品味生活体验,积极进行语言实践
口语交际侧重于双向的动态的互动式的语言表达。
教师要多创造各种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在生活中体验和锤炼,从而达到自如运用语言的水平。
在这节课中,周老师设计了让学生问问爸爸妈妈自己名字的来历等等,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活动,老师通过四人小组合作评议,让全班同学融入语言实践活动中,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语言,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养成乐于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3.运用生活语言,努力实现双向互动
在进行口语交际之前,周老师对学生提出了明确交际要求,实际上这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在生活中与他人交流的过程。
我发现周老师在教学当中都非常注重让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表达,同时又及时的点拨引导,让学生领会在
表达时不但要正确说明自己的意思,还要把话说清楚。
总之,听完周老师的课后,我认为只有使学生明白倾听、表达和应对的重要性,并精心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在融入生活的基础上运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才能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与他人交际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课例《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83615fade80d4d8d05a4f5b.png)
4、要注重学生的倾听能力,与别人交谈时只有认 真的倾听了,才能积极地与他人沟通交流,才能去质疑 别人说的话,评价别人的发言。
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真正理解“新闻发布会”的意 思并能自主完成,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拓展课堂; 并由小组自行选择组内播报员,适时上台播报新闻,突 教学策略选 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方面说的同学给不熟悉的同学做 择与设计 榜样,不太会说的同学在听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组织自己 的新闻语言。即使意见不同,通过学生思维碰撞最终达 成一致,达到知识学习、方法探究、解决问题三统一的 目的。
在本学期确立课例研究主题的时候,我们想到了口 语交际这一活动。选用的案例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口语 交际身边的小事。然而,在第一次授课后,我再一次清 楚地认识到:要想让学生把一则新闻准确、恰当的转换 成自己的语言与大家交流,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真的是一 课例研究综 件比较困难的事。尤其是在让其交流新闻时由于自己不 述 能适时地转换成自己的语言来交流,最终致使个别学生 成了读报、读新闻,这样与老师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同 时还有个别同学不敢大胆地发言表达自己想说的内容。 面对别人说出的新闻内容也不能积极的质疑、评价。
一、视频导入 1.播放视频《城市不文明现象》。 2.生交流: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哪些不文明现象? 3.师小结:是的,同学们,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 生各种各样的“小事”,每件小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 教学过程 着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身边的小 事”。 (板书:身边的小事)学生齐读。 二、互动交流 1.出示书本前两幅插图。问:同学们,你们看这两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说课稿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fa4336984868762cbaed5ba.png)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说教材本单元口语交际话题是“身边的‘小事’。
教材提供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的4幅情境图,帮助学生勾连生活、唤起回忆。
上面两幅图表现的是社会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下面两幅图表现的是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接着,教材布置了本次口语交际的任务:先在小组中交流身边的不文明或令人温暖的“小事”,并谈论看法;再汇总小组意见,和其他小组交流。
本次口语交际,让学生就生活中真实的问题开展小组讨论,并对讨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真倾听别人的看法,初步学习汇总小组意见。
本次口语交际的学习重点是“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的要求,重在把对生活中常见行为的看法讲清楚。
“汇总小组意见时,尽可能反映每个人的想法”,是要求小组交流时注意倾听记忆,了解每个人的想法,汇总时尽量涵盖每个人的意见,渗透着彼此尊重的交际意识。
二、说学情由于学生刚进入三年级两个多月,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在交流的时候,表达不够清楚,不能把话说得有条理;部分学生听的时候注意力不够集中,个别学生不爱交流。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启发引导,培养学生交流的兴趣。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掌握从议到悟的学习方法。
在小组交流、生生互动中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体会规劝语言的特点和技巧,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三、说教学目标1.能简单讲述身边的不文明或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难点: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五、说教法学法1、创设情境法:《语文课程与标准》中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的原则、要领的方式。
因此在上课伊始,我引入了学生喜爱的动画片的形象,迅速激起了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公开课教案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01bfb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f8.png)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公开课精品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到身边的“小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身边小事的能力。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和语气与他人交流,提高沟通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身边的“小事”并学会表达。
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流中,运用恰当的语言和语气,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2.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流中,运用恰当的语气和表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流中,关注对方的反馈,进行有效互动。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会表达和交流。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3.2 互动教学法采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对方的反馈,进行有效互动,提高沟通能力。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学材料准备与身边“小事”相关的图片、故事、案例等教学材料。
准备录音设备,用于录制学生的口语表达。
4.2 教学场地选择一个宽敞、安静的教室进行教学。
布置教室,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身边“小事”的图片或案例,引发学生对身边小事的关注。
引导学生思考身边小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教学实践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围绕身边小事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生活中的口语交际情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5.3 互动反馈让学生分组进行口语表达,其他同学进行倾听和评价,给予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和提高。
5.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身边小事的重要性。
5.5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观察身边的“小事”,并记录下来。
《身边的“小事”》 说课稿
![《身边的“小事”》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aaa1d8d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cd.png)
《身边的“小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身边的“小事”》。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身边的“小事”》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次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并能就这些小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教材中提供了两则示例,分别是“不文明的行为”和“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为学生的交流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方向。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在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倾听他人意见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训练。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于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可能缺乏深入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能清楚地讲述身边的“小事”,并简要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能认真倾听他人讲述,了解他人对小事的看法,并能对不恰当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意见。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心他人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清楚地讲述身边的“小事”,并简要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身边的小事进行深入思考,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
2、引导点拨法: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地进行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表达能力。
学法:1、自主探究法:学生通过自主观察、思考,发现身边的小事,并尝试表达自己的看法。
2、合作交流法: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互相倾听、补充,共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身边常见的小事的图片,如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在公园乱扔垃圾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小事给自己带来的感受。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评课稿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7aaf510a8956bec0975e3a3.png)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评课稿听了李老师老师执教的《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这节课,我感到受益匪浅,课堂上可圈可点之处很多,上得非常成功,从中看出了授课老师备课的精心。
下面把我的一些感受与大家交流。
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在课堂上,老师进行口语交际指导,选题精心思考,其中的道理深入浅出,老师的范例也精心准备。
在课堂外,老师引导学生多与别人交流,对自己生活中的事情要多观察多积累,丰富自己口语交际的内容。
一、教学效果: 1.教师示范:其实我身边就有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有的学生爱边吃边走,吃饭说话---呵能这些习惯现在许多人都有,但这些真不是什么好习惯.你边吃边走会让周围的人感到不爽,还边走边掉,掉还不捡,人家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一个没责任心的人。
吃饭说话,既不卫生又不文明,你说话时可能喳着,并且你口水可能会溅到别人的碗里,或菜_....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我们身边的小事,小组长作好记录。
3.根据小组长的记录,引导学生从“身边不文明的行为”和“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两个方面进行交流。
4.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一- 一身边不文明的行为。
(1)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其他同学适时补充,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2)教师小结:课件出示“身边不文明的行为”(板书:不文明的行为)随地大小便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在墙上涂丫乱闯红绿灯在公共厕所用完后不冲水小摊小贩占道经营语言不文明毁坏公共设施浪费水、电、粮食踩踏禁行绿地见到老师不主动打招呼破坏学校的环保标语牌(3)教师小结,升华感情: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我们生活在这个充满规则的社会大家庭中,为了每个人都各安其所,就要有各种行为准则来约束我们的行为。
有了规则,遵守规则,人们才能和谐有序地生活。
如果不遵守游戏规则,朋友就不会欢迎你;如果不遵守道德规则,就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也可能会留下终生的遗憾..... (板书:不受欢迎和尊重留下遗憾) 5.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三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评课稿
![三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cf17ce525c52cc58ad6be1c.png)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评课稿听了李老师老师执教的《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这节课,我感到受益匪浅,课堂上可圈可点之处很多,上得非常成功,从中看出了授课老师备课的精心。
下面把我的一些感受与大家交流。
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在课堂上,老师进行口语交际指导,选题精心思考,其中的道理深入浅出,老师的范例也精心准备。
在课堂外,老师引导学生多与别人交流,对自己生活中的事情要多观察多积累,丰富自己口语交际的内容。
一、教学效果:1.教师示范:其实我身边就有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有的学生爱边吃边走,吃饭说话---呵能这些习惯现在许多人都有,但这些真不是什么好习惯.你边吃边走会让周围的人感到不爽,还边走边掉,掉还不捡,人家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一个没责任心的人。
吃饭说话,既不卫生又不文明,你说话时可能喳着,并且你口水可能会溅到别人的碗里,或菜_....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我们身边的小事,小组长作好记录。
3.根据小组长的记录,引导学生从“身边不文明的行为”和“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两个方面进行交流。
4.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一-一身边不文明的行为。
(1)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其他同学适时补充,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2)教师小结:课件出示“身边不文明的行为”(板书:不文明的行为)随地大小便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在墙上涂丫乱闯红绿灯在公共厕所用完后不冲水小摊小贩占道经营语言不文明毁坏公共设施浪费水、电、粮食踩踏禁行绿地见到老师不主动打招呼破坏学校的环保标语牌(3)教师小结,升华感情: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我们生活在这个充满规则的社会大家庭中,为了每个人都各安其所,就要有各种行为准则来约束我们的行为。
有了规则,遵守规则,人们才能和谐有序地生活。
如果不遵守游戏规则,朋友就不会欢迎你;如果不遵守道德规则,就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也可能会留下终生的遗憾.....(板书:不受欢迎和尊重留下遗憾)5.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2022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
![2022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2800e4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b6.png)
三、说教学目标
1.乐于与同学讲述身边的不文明或令人感动温暖的行为,并清楚有条理的表达自己 的看法。 2.经过讨论交流,能汇总小组的意见,能够尽量反应每个人的想法。 3.培养学生养成遵守文明礼仪规范的好习惯。
四、说教学重难点
1.如实、清楚、有条理的讲述事实,表达自己的看法。 2.认真倾听别人对某件事的看法,汇总时尽量全面、清晰、准 确,反应每个人的观点。
(8)小结:这些不文明的行为是极端自私的表现,展现一个人的内心素养,是被大家厌恶的行为,轻则受到谴 责,重则给社会、他人或自己造成灾祸,害人又害己。 2、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1)出示图片:.课本上的第三四幅图片。 观察图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谈谈你的感受。 预设:这种行为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令身边的人感到很温暖。 预设:事情虽小,但是让人敬佩,是文明的行为。 (2)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其他同学适时补充,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汇总如下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3)看了你们收集到的令人感到温暖的小事后,老师这里也有一件,请看视频:洗脚。 (4)教师小结: 只要我们有做好事的意识,处处留心,好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这样不光会让别人感到 温暖和爱,还会得到大家的尊重和赞赏。
(三)﹑课堂小结:谈谈自己的打算。 我们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应该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向他人释放正能量。说说自己今后在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 ,做个文明、受人尊重的人? 预设:要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 预设:从身边小事做起,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四)﹑拓展延伸 老师把这句话送给大家: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要认为这是一件小的坏事就去做,更不要认为 这是一件小的好事就不做,让我们共勉,做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 (五)布置作业 1、向家人介绍自己身边的“小事”,并说清楚自己的看法。 2、汇总印象深刻的几位同学的发言,说给家人听。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教学教案 设计反思(1)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教学教案 设计反思(1)](https://img.taocdn.com/s3/m/d363592f195f312b3069a57c.png)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敎學设计敎學目标1.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重点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难点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敎學策略1.联系生活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小事”,每件小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借助图片链接學生的生活场景,唤醒學生生活的体验,激发學生对发生事情的想法,产生表达的欲望。
2.授之以渔听得悦耳,说得顺口,品得出味儿是學习语言的最终目的,也是口语交际敎學的最终目的。
融“听”“说”“交际”三个部分于一个有机整体的口语交际敎學,旨在敎给學生必要的听说及交际的方法。
3.合作交流口语交际应该培养學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课堂上必须充分创设學生在话题建构之后的倾听、表达和应对的情境,小组合作给每位學生提供了學习与交流的平台。
學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2.校园生活照片。
3.學生提前搜集身边的不文明行为或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敎學课时:1课时敎學过程一、图片导入,引入课题。
1.师: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小事”,每件“小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这节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聊聊身边的“小事”。
课件出示:课前拍摄的执勤大队长帮助小學生把自行车摆整齐的图片、小學生乱倒垃圾的图片等。
2.同學们,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有一些是令人感到温暖的,值得我们學习,而有一些是不文明的,需要大家去纠正和防范。
今天我们就来找一找,我们身边的“小事”。
(板书:身边的“小事”)设计意图:借图片将生活的场景搬进课堂,唤起學生对生活中各种小事的回忆,激活事件发生时的情绪体验,激发學生主动交流的欲望,给學生搭建一个积极的口语交际平台,为后面聚焦具体场景、表达看法埋下伏笔。
二、直击画面,表达看法。
(一)课件出示(课本插图,提出看图要求)。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一等奖创新教案+反思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一等奖创新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b5f0db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a.png)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一等奖创新教案+反思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教学目标1.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不文明或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Ⅰ生活导入,揭示话题1.谈话导入:老师在上班路上遇到有位志愿者扶老奶奶过马路,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学生自由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
2.揭示话题: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小事”,每件“小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这节课,我们就来聊聊身边的“小事”。
(板书课题:身边的“小事”)Ⅱ围绕“小事”,组织交流1.课件出示书上的四幅情境图。
(1)引导:图上画着哪些“小事”?你觉得图中的人做得对不对呢?如果对,会有什么积极影响?如果不对,会有什么负面影响?应该怎么做才对?(2)交流反馈。
指名四位学生分别说一说。
(3)小结:图中这些“小事”有的给人带来温暖,有的令人厌恶甚至给人带来危险。
难怪古人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说一说你身边还有哪些“小事”。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小事”。
(2)小组长做好记录。
(3)根据小组长的记录,引导学生从“身边不文明的行为”和“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两个方面进行交流。
(板书:身边不文明的行为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预设:身边不文明的行为有随地大小便、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在墙上乱涂乱画、闯红灯、踩踏禁行绿地、破坏学校的环保标语牌……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有随手捡拾垃圾、随手关掉水龙头、爱护小动物、维护学校的环保标语牌……3.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到位。
如果要针对刚刚几位同学说出的“小事”发表看法,你认为怎么说才能让人明白你的看法?学生发言,教师总结:说看法时,先简单把事情说清楚,再表明你的观点,这样就能把看法说得清晰简洁,让人明白。
(板书:要求: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Ⅲ小组合作,汇总意见1.引导:同学的看法能带给我们很多启发。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教学反思1教案与反思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教学反思1教案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ce648c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8.png)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课堂上,老师进行口语交际指导,选题要精心思考,其中的道理应尽量的深入浅出,老师的范例也要精心准备。
在课堂外,老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多与别人交流,对自己生活中的事情要多观察多积累,丰富自己口语交际的内容。
不足之处:在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点拨显得尤为重要。
它有利于从学生学习习惯较差、缺乏自主、合作能力的特点出发,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对教学目标,方法和过程实施有效控制,避免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放任自流,从而提高学习有效性。
【素材积累】
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像一支离弦的箭,嗖嗖地直向着生命的终点射去。
但我们无论怎样地气喘吁吁疾步如飞,也赶不上岁月那轻捷的步履。
她无声无息波澜不惊地带走纷沓的人群,卷走一个又一个朝代,不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停留,也不在心灵的重重羁绊前稍一驻足。
无论历经了多少沧海桑田的变迁,她永远年轻、纯洁、轻盈、清澈如初。
时光不老人易老。
穿行在一片又一片洁白的日子里,我们可曾朝涂曦霞,暮染烟岚,在她的脉络里注进拼搏的汗水,把每一页洁白的日子都涂成一幅斑斓的图画,剪成一贴丰满的记忆?穿行在一片又一片洁白的日子里,我们可曾删繁就简,除去芜杂的枝蔓,抖落发黄的往事,省略多余的情节,向着既定的目标轻装向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评课稿
听了李老师老师执教的《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这节课,我感到受益匪浅,课堂上可圈可点之处很多,上得非常成功,从中看出了授课老师备课的精心。
下面把我的一些感受与大家交流。
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在课堂上,老师进行口语交际指导,选题精心思考,其中的道理深入浅出,老师的范例也精心准备。
在课堂外,老师引导学生多与别人交流,对自己生活中的事情要多观察多积累,丰富自己口语交际的内容。
一、教学效果: 1.教师示范:其实我身边就有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有的学生爱边吃边走,吃饭说话---呵能这些习惯现在许多人都有,但这些真不是什么好习惯.你边吃边走会让周围的人感到不爽,还边走边掉,掉还不捡,人家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一个没责任心的人。
吃饭说话,既不卫生又不文明,你说话时可能喳着,并且你口水可能会溅到别人的碗里,或菜_....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我们身边的小事,小组长作好记录。
3.根据小组长的记录,引导学生从“身边不文明的行为”和“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两个方面进行交流。
4.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一- 一身边不文明的行为。
(1)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其他同学适时补充,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2)教师小结:课件出示“身边不文明的行为”(板书:不文明的行为)随地大小便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在墙上涂丫乱闯红绿灯在公共厕所用完后不冲水小摊小贩占道经营语言不文
明毁坏公共设施浪费水、电、粮食踩踏禁行绿地见到老师不主动打招呼破坏学校的环保标语牌(3)教师小结,升华感情: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我们生活在这个充满规则的社会大家庭中,为了每个人都各安其所,就要有各种行为准则来约束我们的行为。
有了规则,遵守规则,人们才能和谐有序地生活。
如果不遵守游戏规则,朋友就不会欢迎你;如果不遵守道德规则,就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也可能会留下终生的遗憾..... (板书:不受欢迎和尊重留下遗憾) 5.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二。
成功之处: 1.通过口语交际,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2.如实而有条理地叙述身边的小事,并描述自己的感受和别人对这件事的看法。
3.留心生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用简要的话表达自己的看法:汇总小组意见时,尽可能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如实面有条理地叙述身边的小事,并描述自己的感受和别人对这件事的看法。
商榷点:在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点援显得尤为重要。
它有利于从学生学习习惯较差、缺乏自主、合作能力的特点出发,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对教学目标、方法和过程实施有效控制,避免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放任自流,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引导学生多注意观察身边的小事,每件小事都有不同的含义,让学生知道了解其中的道理。
每件小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这节课我上得相对成功,因为我以学生为本,让他们去思考问题,互相探讨问题。
他们在这中间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