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ppt1
合集下载
顺乎世界之潮流(绝对经典)PPT教学课件
![顺乎世界之潮流(绝对经典)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01586a2e3f5727a5e96258.png)
材料2: 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本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 归而行之;中国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 原,其在此乎?
评价:
——德国首相俾斯麦
①将魏源的“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
历程的第一步。
②只学技术不学制度,注定了它的破产,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8
熊代表俄国、虎代表英国、 蛤蟆代表法国、国旗代表德国、 鹰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 中部酣睡,寻欢作乐,搜括民 财的是清政府
社会背景: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民族危机加深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9
材料一、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比较表
时 间
1863—1894
企业数
119
资金额(万元)
4
【重点突破】: 如何理解“师夷长技以制夷”?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 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 序》 材料二:“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 序言》
1.魏源《海国图志》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表明了他们 (抵抗派)怎样的目的?
梁启超 《变法通议》
严复 译《天演论》 译 《原富》
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①宣扬“物竞天择, ②变法图存、兴民权、 适者生存”的生物 设议院, 进化论思想‘宣传
社会进步理论;② 国家属于人民。
共同 主张 影响
反对封建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主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发展资本主义
13
【难点突破: 】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1
评价:
——德国首相俾斯麦
①将魏源的“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
历程的第一步。
②只学技术不学制度,注定了它的破产,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8
熊代表俄国、虎代表英国、 蛤蟆代表法国、国旗代表德国、 鹰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 中部酣睡,寻欢作乐,搜括民 财的是清政府
社会背景: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民族危机加深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9
材料一、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比较表
时 间
1863—1894
企业数
119
资金额(万元)
4
【重点突破】: 如何理解“师夷长技以制夷”?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 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 序》 材料二:“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 序言》
1.魏源《海国图志》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表明了他们 (抵抗派)怎样的目的?
梁启超 《变法通议》
严复 译《天演论》 译 《原富》
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①宣扬“物竞天择, ②变法图存、兴民权、 适者生存”的生物 设议院, 进化论思想‘宣传
社会进步理论;② 国家属于人民。
共同 主张 影响
反对封建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主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发展资本主义
13
【难点突破: 】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1
第一课_“顺乎世界之潮流”(优质课件)
![第一课_“顺乎世界之潮流”(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53681d14791711cc791749.png)
革 命 政 党 思 想 论 战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纲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领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民报》
要不要 推翻清 政府
要不要 建立共 和政体 要不要 改变封 建土地 制度
以康、梁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新 民丛报》
比较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
同:(目的)
一个主题
近代中国 思想解放 的潮流
一个方向
三个阶段
一个主题 中国向何处去?
自鸦片战争以来到20世纪初期这一历史 阶段中,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为了追求 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与繁荣,向西方 学习,寻求思想变革的心路历程。
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的紧密结合
一个方向 “西学东渐”
“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新变法
向西方学习
①向西方学习,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主张改变封建专制制度
③挽救民族危机
异:(方式、政体)
维新派主张维护清王朝统治前提下进行制度改 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革命派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性质
爱国救亡运动、资 本主义改良运动
抉择—资产阶级革命派
走 向 共 和
孙 中 山
三、走向共和
1、背景:
⑴维新运动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 中国行不通。 ⑵《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侵 华的工具,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⑶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 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物质和阶级基础) ⑷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蓬 勃兴起。(思想基础)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三个阶段
器物
顺乎世界之潮流 PPT课件 1 人民版
![顺乎世界之潮流 PPT课件 1 人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edc28096b0717fd5360cdc71.png)
出书、演说、办报刊、 学会、学堂等等
任务:分析维新思想产生 的影响。
探索历程中的困境与先驱者的努力
【历史现场3 】 谭嗣同的“求死”
谭嗣同:“……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
(维新变法失败后)日本使馆派人表示可以为他提供保 护,他毅然回绝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 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
16、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从未行动。有一天你总会明白,遗憾比失败更让你难以面对。
•
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
10、生活中,有人给予帮助,那是幸运,没人给予帮助,那是命运。我们要学会在幸运青睐自己的时候学会感恩,在命运磨练自己的时候学会坚韧。这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
11、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来没有努力过,还怡然自得地安慰自己,连一点点的懊悔都被麻木所掩盖下去。不能怕,没什么比自己背叛自己更可怕。
——节选自房龙《<宽容>序言》
先驱者探索的背景
在一个无知山谷里,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 谁否认祖先的智慧,谁就会遭到正人君子的冷落。 先驱者试图攀越挡住太阳的岩石高墙,探索山那边 的事物。但是,山谷里的守旧老人却厉声呵道:“他 在嘲弄祖先的智慧,他在亵渎神圣,给他应有的惩罚 吧!他死有余辜!”人们举起了沉重的石块,杀死了 他,把他的尸体扔到山崖脚下,借以警告敢于怀疑 祖先智慧的人,杀一儆百。山崖脚下,白骨累累。 日月流逝,年复一年。……
林则徐
人民办必修三专题三第一节顺乎世界之潮流PPT课件
![人民办必修三专题三第一节顺乎世界之潮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5c5b9b915f804d2a16c154.png)
顺
新思想(地主阶级抵抗派)
乎 学习器物
世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
界
之 潮 学习制度 流
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 民主共和(资产阶级革命派)
一、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技术、器物
1、背景(原因): (1)鸦战前,国势日衰,矛盾尖锐; (2)读书人大多远离社会现实; (3)清朝长期闭关锁国,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 的迷梦中,妄自尊大,不能自拔; (4)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鸦片战争后,对中国的 冲击加剧
近代中国 思想解放
一个主题 一个方向 三个阶段
一个主题
中国向何处去?
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与繁荣, 向西方学习,寻求思想变革的心路历程.
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的” 维新变法
向西方学习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三个阶段
器物
制度
思想文化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陈旭麓: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 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顺乎世界之潮流”
19世纪后半期的世界潮流是什么?
资本主义: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充实了资本主义的 经济基础,使资本主义成为了一股不可阻挡的世 界性潮流。1861年沙皇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 改革,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废除了南方的奴隶 制度,1868年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运动,1871年 德意志、意大利分别完成统一,走上了资本主义 道路。
学习西方的技术,器物
二、洋务派观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是指中国的封建文化。 “西学”:是指资产阶级文化。
李鸿章
“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
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ppt1
![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ppt1](https://img.taocdn.com/s3/m/a13db346fe4733687e21aa2e.png)
归纳总结: 以上四位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共同政治主张是什么? 维新变法
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新变法
民主共和
物质层面
制度层面 本课小结
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 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陈旭麓
根据材料1概括梁启超的思想主张,材料2认为 变法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变法的必然性,主张变法。
根本问题是变革政治制度。
康有为
维新变法第一人
《孔子改制考》:康有为的重要著作, 1898年刊行。该书指出孔子以前的历 史都无据可考,孔子遂假托尧舜等古 圣先贤的言论行事而作“六经”,其 目的是为“托古改制”。康有为把孔 难点探究2: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 子奉为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宣传维新变法。 (康有为思想=西方政治学说+儒家思想进+进化论)
阅读探究:以下是为维新变法创作的宣传标语,判
断分别是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康有为 )“变者天道也,……传曰:‘逝者如斯’,故孔 子系易,以变易为义。” (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梁启超 ( 谭嗣同 )“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 恨。” ( 严 复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感受林则徐等有识之士敢于面对现实、冲破 藩篱、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开拓精神和创新 勇气,增强爱国意识和现代化意识。
魏源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 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 长技以制夷而作。<<海国图志>> 1、材料作者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师夷长技以制夷 2 “师夷长技以制夷”具体含义是什么? 这一主张提出有什么重大意义?
《顺乎世界之潮流》课件
![《顺乎世界之潮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cdc09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3.png)
结论
如何顺应潮流并抓住机遇?个人和企业如何在顺乎世界中立足?为您提出宝 贵的建议和思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参考文献
引用的相关文献及数据来源。深入了解顺乎世界的研究资料和参考文献。
《顺乎世界之潮流》PPT 课件
欢迎来到《顺乎世界之潮流》的PPT课件!本课件将介绍顺乎世界的概念、 全球化的趋势和顺乎世界的发展现状,以及顺乎世界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趋势。让我们一起探索顺乎世界的魅力吧!
概述
什么是顺乎世界?为什么需要顺乎世界?本节将解答这些问题并介绍潮流的 定义和意义。
全球化趋势背景
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对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影响,以及世界经济趋势预测。探索全球化的背景和影响。
顺乎世界的发展现状
顺世界的总体发展现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以及顺乎世界对国际关系的影 响。了解顺乎世界的发展和影响力。
顺乎世界的优势和挑战
顺乎世界的优势是什么?面临的挑战又是什么?探讨顺乎世界的优势、挑战 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3.1顺乎世界之潮流优秀课件1
![3.1顺乎世界之潮流优秀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ce10ecfaed630b1c58eeb5d6.png)
——陈旭麓
世界的潮流是什么
经济上,由传统农业向机器大生产过渡 思想上,由传封建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变 政治上,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林则徐
康有为
孙中山
对比中西方近代前夕的历史,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 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 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要求: 独立完成,并做好回答的准备。
B ACB
含义:学习西方的长处;抵抗西方侵略,战胜敌人。
(2)这一主张的提出有什么重大意义?
意义:成为近代学习西方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千年 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向西方学习的第 一步。
洋务派观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是指中国的封建文化(制度) “西学”:指近代西方的先进科技
“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
1905年11月, 孙中山在《民报》 发刊词里,将同盟 会的政纲概括为民 族、民权、民生三 大主义。
同盟会 纲领
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 民族主义
恢复中华 (民族革命)
创立民国 民权主义
(政治革命)
平均地权
民生主义
(社会革命)
具体主张
暴力推翻清王朝
建立资产阶级民
主共和国 核心
核定地价,国民 共享
革命 理想
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
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
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
李鸿章
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 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目的: 师夷长技以自强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结果: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世界的潮流是什么
经济上,由传统农业向机器大生产过渡 思想上,由传封建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变 政治上,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林则徐
康有为
孙中山
对比中西方近代前夕的历史,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 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 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要求: 独立完成,并做好回答的准备。
B ACB
含义:学习西方的长处;抵抗西方侵略,战胜敌人。
(2)这一主张的提出有什么重大意义?
意义:成为近代学习西方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千年 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向西方学习的第 一步。
洋务派观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是指中国的封建文化(制度) “西学”:指近代西方的先进科技
“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
1905年11月, 孙中山在《民报》 发刊词里,将同盟 会的政纲概括为民 族、民权、民生三 大主义。
同盟会 纲领
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 民族主义
恢复中华 (民族革命)
创立民国 民权主义
(政治革命)
平均地权
民生主义
(社会革命)
具体主张
暴力推翻清王朝
建立资产阶级民
主共和国 核心
核定地价,国民 共享
革命 理想
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
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
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
李鸿章
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 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目的: 师夷长技以自强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结果: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 表
资 产变法理 康有为 论,用进化论观点论证 君主立宪制 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 梁启超 必然,兴民权,君主立 宪制 谭嗣同 维新派中的激进派,批判君
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
⒈反对君主 专制 ⒉主张君主 立宪制 ⒊变法图存 ⒋发展资本 主义
严复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学洋务 变制度
革帝制
学习西方的技术,器物
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
(二)“洋务运动”
了解历史
自强:军工企业 求富:民用企业 育才:培养新才
李鸿章
曾国藩
左宗棠
学洋务——‚中体西用”
(三)“维新变法”
维新变法:
1、背景——民族危亡 民族资产阶级初步发展 2、代表 ①康有为②梁启超③谭嗣同④严复
变制度——‚君主立宪”
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专
题
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个主题: 一个方向:
“中国向何处去” 向西方学习
自鸦片战争以来到20世纪初期这一历史 阶段中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为了追求民 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与繁荣,向西方学 习,寻求变革的心路历程.
三个阶段:
器物
制度
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新变法 中体西用 民主共和
引领思想解放潮流的先驱者
顺乎世界之潮流
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林则徐、魏 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 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 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 用。
(一)“睁眼看世界”
1、‚看‛的表现 ⑴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⑵魏源——《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2、‚看‛的影响 迈出了为救亡图存而学习西方第一步
3、 请结合维新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思 想内容、社会效果,谈谈你对维新思想的评价。 时代背景----- 是爱国的 思想内容----- 是进步的
社会效果----- 具有启蒙作用 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的传播
(四)辛亥革命
革帝制——“民主共和”
本课小结
探索〃自救
看世界
向 西 方 学 习
睁眼看世界 “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器 “中体西用”物 “君主立宪” 制 度 “民主共和”
阅读探究:以下是为维新变法创作的宣传标语,判
断分别是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康有为 )“变者天道也,„„传曰:‘逝者如斯’,故孔 子系易,以变易为义。‛ (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梁启超 ( 谭嗣同)“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 恨。‛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严 复
资 产变法理 康有为 论,用进化论观点论证 君主立宪制 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 梁启超 必然,兴民权,君主立 宪制 谭嗣同 维新派中的激进派,批判君
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
⒈反对君主 专制 ⒉主张君主 立宪制 ⒊变法图存 ⒋发展资本 主义
严复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学洋务 变制度
革帝制
学习西方的技术,器物
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
(二)“洋务运动”
了解历史
自强:军工企业 求富:民用企业 育才:培养新才
李鸿章
曾国藩
左宗棠
学洋务——‚中体西用”
(三)“维新变法”
维新变法:
1、背景——民族危亡 民族资产阶级初步发展 2、代表 ①康有为②梁启超③谭嗣同④严复
变制度——‚君主立宪”
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专
题
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个主题: 一个方向:
“中国向何处去” 向西方学习
自鸦片战争以来到20世纪初期这一历史 阶段中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为了追求民 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与繁荣,向西方学 习,寻求变革的心路历程.
三个阶段:
器物
制度
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新变法 中体西用 民主共和
引领思想解放潮流的先驱者
顺乎世界之潮流
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林则徐、魏 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 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 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 用。
(一)“睁眼看世界”
1、‚看‛的表现 ⑴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⑵魏源——《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2、‚看‛的影响 迈出了为救亡图存而学习西方第一步
3、 请结合维新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思 想内容、社会效果,谈谈你对维新思想的评价。 时代背景----- 是爱国的 思想内容----- 是进步的
社会效果----- 具有启蒙作用 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的传播
(四)辛亥革命
革帝制——“民主共和”
本课小结
探索〃自救
看世界
向 西 方 学 习
睁眼看世界 “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器 “中体西用”物 “君主立宪” 制 度 “民主共和”
阅读探究:以下是为维新变法创作的宣传标语,判
断分别是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康有为 )“变者天道也,„„传曰:‘逝者如斯’,故孔 子系易,以变易为义。‛ (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梁启超 ( 谭嗣同)“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 恨。‛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严 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