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的组织教学
小学音乐教室的工作策略
小学音乐教室的工作策略引言音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音乐教室是音乐教育的主要场所,为了提高音乐教学效果,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工作策略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探讨小学音乐教室的工作策略,为音乐教师提供参考。
工作原则1. 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2. 注重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通过跨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3. 创设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
4. 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工作策略1. 优化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设置丰富多样的音乐课程,如唱歌、器乐、音乐欣赏等,让学生在课程中全面发展。
2. 创新教学方法:结合音乐学科特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如游戏、唱游、情境教学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强化实践环节:加大课外音乐活动力度,组织合唱、乐队、舞蹈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开展音乐教育研究:鼓励音乐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探索音乐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
5. 加强家校合作:积极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6. 评价与反馈:建立健全音乐教育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
总结本文档从工作原则和工作策略两个方面对小学音乐教室的工作进行了详细阐述。
希望音乐教师能够认真贯彻执行这些策略,为提高我国小学音乐教育质量贡献力量。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基本步骤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基本步骤
音乐课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开展音乐教学,以下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
1. 教学目标设定
在每堂音乐课开始前,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目标可以包括
学生对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及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等。
2. 课前准备
教师在上课前要充分准备课堂所需的教材、乐器、音乐播放设
备等。
确保这些物品的准备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3. 热身活动
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热身活动,如唱歌、跳舞或
音乐游戏等,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为正式的教学做好准备。
4. 正式教学
在正式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结合讲解、示范和实践等方式,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音乐理论,示范演奏乐器,指导学生唱歌或演奏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音乐技巧。
5. 练与巩固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练,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这样可以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并帮助他们在音乐方面不断进步。
6. 评价与总结
在音乐课结束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价,并与学生一起进行总结和反思。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或通过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
以上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音乐老师的教学工作计划(5篇)
小学音乐老师的教学工作计划(5篇)小学音乐老师的教学工作计划1一、工作思路本学期音乐学科教学研究的工作思路是:组织和引导中小学音乐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艺术教育工作工程规程》,进一步深入研究《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反思课程改革以来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研究、指导、服务、管理”的品质。
要以提高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加强对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的指导和管理,以课题研究和教研组建设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学科中心组和学科基地的功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搞好“器乐进校园”和各项艺术活动,努力促进我市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主要工作(一)加强教学研究,推进课程改革。
1.继续认真学习和研究基础教育阶段音乐学科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针对中小学音乐学科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重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进一步提高课程实施的能力。
2.进一步健全中小学音乐教学研究基地,充分发挥学科指导小组的作用,积极开展新课标、新教材的专题研讨活动。
3.组织高中音乐教师对音乐鉴赏必修模块进行集体备课,开设研究课,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4.学习有关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经验,搞好省级课题《普通中小学音乐学科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实践研究》,不断完善小学、初中学生学业评价体系。
(二)加强校本培训,提高实施能力。
1.继续组织好中小学音乐教师对课标本新教材的实践研究,组织和开展新一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培训。
2.组织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学习常州市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建议,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预设的能力。
3.搞好高中音乐各选修模块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工作。
4.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5.组织中小学音乐教师才艺大赛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音乐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课是他们课堂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要想在小学音乐课上取得高效的教学效果,除了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外,还需要有一些有效的策略来帮助构建一个高效的音乐课堂。
本文将探讨一些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多媒体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兴趣。
老师可以利用投影仪、电脑和音响设备,播放音乐视频或音乐演出录像,让学生在视听的刺激下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和魅力。
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灵活的教学方式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方式大多是老师讲、学生听,因此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和厌倦感。
为了构建一个高效的音乐课堂,老师需要采用一些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比如分组合作学习、小品表演、音乐游戏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对于构建一个高效的音乐课堂是非常重要的。
老师可以通过布置音乐欣赏区、打造音乐氛围墙、设立音乐角等方式,让学生在一个有音乐氛围的环境中学习音乐,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老师还可以通过合理的空间布置,打造一个开放式的音乐课堂,让学生在宽敞明亮的环境中学习音乐,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音乐是一门富有创造性的学科,因此在音乐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
老师可以通过组织音乐创作比赛、开展音乐合唱团、鼓励学生进行即兴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进行创造性的表达,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五、注重音乐实践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注重音乐实践是构建一个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之一。
老师可以通过乐器演奏、音乐欣赏、合唱排练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音乐活动,全身心地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
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七、积极开展家校合作构建一个高效的音乐课堂,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我的课堂,我掌控!——浅谈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有效组织策略
二 、律 动辅 助 唱歌 ,营造 互 动 课 堂
唱歌教学是小学音乐教 学的基本 内 容 ,也是学生 最易于接受和乐 于参与的 表现形式 。在 唱歌教学过程 中 ,应根据
氛围 。在课堂上 ,教师 的人格修 养和业 务素质时刻都 在对学生 的情感 和情绪产
生着重要的影响。 ( 1 )教 师要有 渊博 的知识 和专 业 的技能。音乐及其 相关 文化是音乐课 人
文学科属性 的集 中体 现 ,是直接增进 学
并不断强化 ,让学生渐渐养成 良好 的课 堂行为习惯 。
活动 , 也是一项创造性很强 的艺术活动 。 只有掌握 了课 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及小 学
生 的心 理 、 生理 发 展 的 特 点 ,注 重 兴 趣
例如导入环节 ,可以创设与歌 曲内
容相符 的情境 。如歌 曲 《 过新年 》,利 用多媒 体展示各族人 民欢度 佳节的热 闹
生 文化 素养 的学习领域。 “ 给人一碗水 , 自己必须准备一桶水 ” ,有 魅力 的音乐
有音乐美感 的课 堂。但课改 以来 ,学生
的学 习方式更 加灵 活 ,个性更加 突出 ,
行学 习 ,这样 ,在 唱歌 教学 中学 生兴致 高 ,思想集 中 ,注意力才不容易分散 。
教 师除了应具备专业 的音 乐技能 ,还应 具备丰 富的文化 知识 和广博 的学问。 ( 2 )教 师要 有 独特 的人 格和崇 高
够真正吸引学 生。要做到这点 ,教 师课 前首 先要充分做好备课 工作 ,为每一节
以上是 我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 堂教 学组织技巧方 面的一些思考 和实践。总 之, 组织教学是上好一堂课 的先决条件 , 而教学组织策 略又是 一项多侧面 的相关
音乐课做 好教学设计 ,考虑教学环节 中
小学音乐教室的任务计划
小学音乐教室的任务计划目标我们的目标是为小学生提供一个丰富、有趣的音乐教育体验,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才能。
任务计划1. 设计音乐课程: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设计适合他们的音乐课程。
课程内容应包括基础音乐知识、歌曲演唱、乐器演奏等方面。
2. 组织音乐活动:举办音乐比赛、合唱比赛、音乐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艺和成果。
3. 提供音乐资源:为教室配备乐器、音响设备等音乐资源,确保学生在音乐研究中有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4. 培养音乐团队:选拔有音乐天赋的学生组成音乐团队,定期进行排练和表演,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演奏技巧。
5. 开展音乐教师培训:定期组织音乐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音乐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
6. 与家长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学生在音乐研究上的情况,并与家长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音乐教育。
7. 评估学生进展:定期评估学生在音乐研究中的进展,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时间安排1. 第一周:制定音乐课程大纲,并准备教材和乐器资源。
2. 第二周至第十周:按照音乐课程大纲进行教学,每周安排2-3节音乐课。
3. 第十一周:组织音乐比赛,让学生展示所学的歌曲演唱和乐器演奏。
4. 第十二周至第十四周:组织音乐团队排练,准备音乐会的表演节目。
5. 第十五周:举办音乐会,邀请家长和同学观看音乐团队的演出。
6. 第十六周至第十八周:进行音乐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7. 第十九周至第二十周:与家长开展座谈会,了解学生在音乐研究上的情况,并传达教育理念和目标。
8. 第二十一周至第二十四周:评估学生在音乐研究中的进展,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
预期成果通过实施这份任务计划,我们希望小学生能够在音乐教室中获得全面的音乐教育,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与家长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为学生的音乐教育努力。
谈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
谈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小学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的音乐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能力,是每位音乐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课堂目标、教学方法、课堂氛围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明确课堂目标高效的音乐课堂首先需要明确清晰的课堂目标。
音乐教学的目标不仅包括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审美能力。
音乐课堂的目标应该包括音乐知识的传授、音乐技能的培养,以及学生音乐情感和表现能力的提升。
这些目标需要分阶段、分学段具体化,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对于提高课堂效率至关重要。
音乐教学可以采用讲授、示范、实践、游戏等多种方式,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和目标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于简单的音乐知识,可以采用讲授和示范的方式进行;对于音乐节奏、旋律的学习,可以通过实践和游戏的方式进行,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乐趣感。
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如音乐动画、音乐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他们的记忆力。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音乐课堂的高效性至关重要。
音乐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愉悦的地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
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和学生的互动和交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和美好。
教师还要注重课堂管理,建立良好的纪律,保持课堂秩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专心致志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
四、灵活的评价方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评价方式同样需要灵活多样。
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可能会限制学生的表现和创造,因此可以采用课堂练习、作品展示、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评价。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演奏、舞台表演、音乐作品创作等,从中评价学生的音乐技能、表现能力以及音乐情感的表达。
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日常表现、参与度和素质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不仅能够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中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构想
中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构想一、教学目标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音乐欣赏:选择有代表性的经典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中的情感和意境。
2. 声乐训练:通过声音的发声、发音、颤音等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音准感。
3. 乐器演奏:通过鼓、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培养学生对乐器的认识和弹奏技巧。
4. 音乐创作: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合奏等音乐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1. 情境设置:在教室中布置音乐会的场景,例如摆放乐器、音乐会海报等,让学生进入音乐会的氛围。
2. 欣赏音乐:播放音乐作品,并向学生介绍作品的背景和特点,让学生用感性的方式去感受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3. 讨论分享: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通过分享彼此的感受,增加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4. 音乐表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通过歌唱、舞蹈、乐器演奏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音乐的理解。
5. 合作创作:分组让学生合作进行音乐创作活动,可以是合唱、合奏等形式,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6. 总结反思:让学生回顾整个音乐课堂的学习过程,分析自己在音乐欣赏、音乐表达、音乐创作等方面的收获和不足。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音乐欣赏、音乐表达、音乐创作等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价其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对学生的音乐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创造力、表现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评价。
3. 通过课堂讨论和互动,了解学生对音乐课堂情境教学的态度和反馈,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五、教学资源1. 音乐作品CD或网络音乐资源。
2. 乐器、乐器演奏教材。
3. 组织合唱、合奏的教学素材和指导。
六、教学环境1. 教室内放置符合音乐会场景的道具,营造音乐会氛围。
2. 音乐播放设备和乐器等音乐教学资源。
小学的音乐课堂教案
精选小学音乐课堂教案一、第一课时:认识音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音符,包括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
2. 培养学生对音符的辨识能力。
教学重点:1. 音符的形状和时值。
2. 音符的读音。
教学难点:1. 音符的时值。
教学准备:1. 音符图片。
2. 音符卡片。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一首歌曲,让学生听出歌曲中音符的时值。
2. 新课:介绍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形状和时值。
3. 练习:学生辨识音符,并用手指指出音符的形状和时值。
4. 游戏:音符接龙,学生用音符卡片进行接龙游戏。
二、第二课时:学习节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简单的节奏,包括强弱拍和节奏的组合。
2. 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1. 节奏的形状。
2. 节奏的读音。
教学难点:1. 节奏的组合。
教学准备:1. 节奏图片。
2. 节奏卡片。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一首歌曲,让学生听出歌曲中节奏的强弱。
2. 新课:介绍强弱拍和简单的节奏组合。
3. 练习:学生辨识节奏,并用手指指出节奏的强弱。
4. 游戏:节奏接龙,学生用节奏卡片进行接龙游戏。
三、第三课时:学习简单的旋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简单的旋律,包括音高和音程。
2. 培养学生对旋律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旋律的音高。
2. 旋律的音程。
教学难点:1. 旋律的音高和音程。
1. 旋律图片。
2. 旋律卡片。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一首歌曲,让学生听出歌曲中的旋律。
2. 新课:介绍旋律的音高和音程。
3. 练习:学生辨识旋律,并用手指指出旋律的音高和音程。
4. 游戏:旋律拼图,学生用旋律卡片进行拼图游戏。
四、第四课时:学习简单的和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简单的和弦,包括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
2. 培养学生对和弦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和弦的形状。
2. 和弦的读音。
教学难点:1. 和弦的形状和读音。
教学准备:1. 和弦图片。
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导入技巧
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导入技巧1. 游戏交流法游戏交流法是一种让孩子们以游戏的形式来进行交流,从而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参与性和合作性。
比如,在音乐教学中,你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游戏,如模仿动物的叫声、模仿乐器发声等,让孩子们通过声音互动的方式来体验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课堂参与度,还能让他们更好地体验音乐的趣味和乐趣。
2. 图片展示法图片展示法是一个很经典的课堂导入方式,通过展示一些音乐相关的图片,让孩子们能够从视觉上感受到音乐的美妙之处,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教师可以挑选一些与音乐相关的丰富图像,如乐器图片、音乐家图片、音符图片等等,一张一张地给孩子们展示,并且让他们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领悟音乐。
3. 视频播放法现在的小学生对于电子产品的适应能力已经非常强了,因此视频播放法是一种更为现代化的课堂导入方式。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音乐教育资源网站,播放互动式的音乐视频,或者播放一些经典的音乐演出录像,让孩子们能够在视觉上和听觉上得到音乐的双重刺激,从而加深他们对音乐的印象和理解。
4. 互动问答法互动问答法是一种通过提问和回答来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式。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趣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你们喜欢哪种音乐呢?”“你们想学哪种乐器?”等等,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主动和教师互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学习的知识。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巧妙地运用不同的课堂导入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学习成长。
如何进行有趣的小学音乐课堂
如何进行有趣的小学音乐课堂音乐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趣,还有益于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
如何设计一堂有趣的小学音乐课堂,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成为了音乐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课堂活动、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探讨如何进行有趣的小学音乐课堂。
一、课堂活动1. 游戏互动在音乐课堂上,添加一些游戏元素,可以激发孩子们的积极参与和互动。
例如,可以设计音乐相关的问答游戏,通过竞争的方式让学生们争相回答问题,增加课堂的活跃氛围。
同时,可以设置一些协作游戏,让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互相协助,共同完成任务。
2. 听觉体验开展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聆听不同类型的音乐。
可以播放一些经典的音乐曲目,帮助学生们感受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内涵。
同时,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些乐器演奏的机会,让他们亲自感受乐器的美妙音色,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3. 创意表演通过创意表演活动,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可以要求学生们编写小短剧,配以音乐表演,让他们在表演中体验音乐的力量和魅力。
此外,可以邀请学生们进行小合唱、舞蹈、乐器演奏等形式的表演,为他们提供展示才艺的机会,增强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方法1.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结合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帮助学生们理解音乐的概念和艺术表达方式。
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音乐信息,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2. 将游戏与学习相结合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游戏与学习相结合,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学习音乐知识。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音乐游戏,让学生们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音阶、节奏等基础知识。
同时,还可以组织一些乐器制作工作坊,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三、教学资源1. 音乐教材和参考书籍音乐教学需要教材和参考书籍的支持,教师们应该针对小学音乐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材和参考书籍。
小学音乐教室的工作安排
小学音乐教室的工作安排1. 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阐述小学音乐教室的工作安排,以确保音乐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兴趣。
音乐教室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场所,需要合理安排课程、设备和人员,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
2. 工作目标- 提供一个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
-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 确保音乐课程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
- 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营造和谐的音乐教学氛围。
3. 工作安排3.1 课程安排-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校教学计划,制定音乐课程大纲和教学计划。
- 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音乐基础,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 每周安排固定的音乐课程,确保每个年级的学生都能接受到音乐教育。
- 组织课外音乐活动,如合唱团、民族乐器演奏等,丰富学生的音乐生活。
3.2 设备管理- 定期检查音乐教室的设施设备,确保乐器、音响等设备齐全且正常使用。
- 对损坏的设备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保证教学活动的进行。
- 制定设备使用规范,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音乐教室的设备。
3.3 人员职责- 音乐教师负责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
- 音响师负责音乐教室音响设备的调试和维护。
- 清洁工负责音乐教室的清洁工作,保持教学环境的整洁。
3.4 教学方法与评价- 采用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 通过课堂互动、小组合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 定期进行音乐测试和演出,评价学生的音乐水平和进步。
3.5 安全与纪律- 制定音乐教室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在课堂上的安全。
- 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 定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4. 总结通过以上工作安排,我们期望能够为小学音乐教室提供一个有序、高效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同时,也希望能够为音乐教师和相关人员提供一个明确的工作指导,促进音乐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音乐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音乐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一、个别教学制个别教学制的产生是与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的状况相适应的。
在古代的东西方,学校教学组织形式一般都是个别教学形式。
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布置检查和批改作业都是个别进行的,即教师对学生一个个轮流地教。
教师在教某个学生时,其余学生均按教师要求进行复习或作业。
优点: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不足:难以完成系统化、程序化传授知识的任务。
一名教师所能教的学生数量是很有限的,因而教学效率不高。
二、班级授课制(一)定义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简称“班级教学”。
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目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二)班级授课制的产生与发展班级授课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十六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的提高,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对劳动者的质量和数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导致教育范围扩大,大量增加了受教育者的数量,提高了受教育者的质量。
十七世纪初,乌克兰兄弟会学校兴起了班级授课的组织形式。
1632年,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一书。
该书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阐述,后经赫尔巴特的发展而基本定型。
工业革命后,班级授课制成为西方学校的主要形式。
在中国,1862年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这一形式。
(三)班级授课制的特点1.按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
即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年龄和程度大致相同,并且人数固定,教师同时对整个班集体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
2.按“课”教学。
即把教学内容以及实现这种内容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展开的教学活动,按学科和学年分成许多叫作“课”的小部分,一课接着一课地进行教学。
3.按“时”授课。
音乐教研组集体备课教案(3篇)
第1篇一、课题: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音乐欣赏教学二、课时:2课时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欣赏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3. 通过音乐欣赏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音乐欣赏的基本知识、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音乐欣赏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提高音乐欣赏水平。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音响设备、多媒体设备。
2. 音乐作品:中外经典音乐作品、民族音乐作品等。
3. 学生音乐欣赏水平、音乐兴趣、音乐基础等方面的了解。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音乐欣赏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对音乐欣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新课教学1. 教师播放经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提出以下问题:(1)这首音乐作品的名字是什么?(2)这首音乐作品属于哪个时期、哪个国家?(3)这首音乐作品采用了哪些音乐元素?2. 教师讲解音乐欣赏的方法,如:注意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关注音乐作品的背景、创作意图等。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欣赏音乐作品的心得体会。
2.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音乐欣赏方法。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音乐欣赏的重要性。
2. 学生谈谈自己对音乐欣赏的认识和体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音乐欣赏心得,教师点评。
(二)新课教学1. 教师播放民族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提出以下问题:(1)这首音乐作品的名字是什么?(2)这首音乐作品属于哪个民族?(3)这首音乐作品反映了哪个民族的风土人情?2. 教师讲解民族音乐的特点,如:旋律、节奏、音色等。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欣赏民族音乐作品的心得体会。
小学音乐的实施方案
小学音乐的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音乐是小学生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小学音乐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乐理知识的学习,包括音符、节奏、音阶等基础知识的学习;2. 歌曲的学唱,通过学唱优秀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3. 乐器演奏的学习,让学生接触不同的乐器,培养他们的音乐创造力;4. 音乐游戏,通过音乐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5. 音乐欣赏,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
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优秀的音乐作品和音乐知识;2. 听力训练,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3. 组合教学,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音乐创作和演奏任务;4. 游戏教学,通过音乐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五、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设备;2. 乐器,如钢琴、吉他、小提琴等;3. 音乐教材,结合丰富多彩的音乐教材,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4. 音乐游戏道具,如节拍器、音乐骰子等。
六、教学评价。
1. 考试评价,通过定期的音乐考试,评价学生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音乐创作作品,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3. 参与评价,评价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七、教学环境。
1. 良好的音乐教室,教室内应该有良好的音响设备和乐器;2. 舒适的音乐氛围,教室内应该有良好的音乐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八、教学团队。
1. 专业的音乐教师,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的音乐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2. 热爱音乐的辅导员,辅导员应该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音乐课堂常规要求
小学生音乐课堂常规要求依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加大音乐课堂教学的治理力度,增强对学生常规学习的培育力度,训练勤学生的课堂常规,有效组织好课堂教学,确保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形成严谨、有序、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突显多彩的艺术教学特色,咱们音乐教研组特制定以下课堂常规要求:一、按时上下课,教态亲切、自然,仪表端正,语言准确、精炼。
二、预备铃声响起,学生迅速进入教室,预备好音乐讲义,放在桌子的左上角做好课前预备。
3、文娱委员上台组织同窗坐好,起调唱歌等待教师上课。
4、上课要有礼节师生问好歌:要求集体起立或坐下都要快速,不要发作声音。
迟到应向教师报告,经教师许诺后在入座。
五、教学目标把握适当,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处置适当,讲解与启发相结合,尊重学生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踊跃性与制造性,增强学习方式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于本学科音乐来讲欣赏音乐、聆听音乐时要求学生安静、不发言,对音乐的明白得、感受能够用想象、自我陶醉、和用躯体来表示,如闭着眼睛想象音乐、也能够摇晃躯体有节拍地做动作。
六、上课学唱歌曲时,要求学生用右手指着歌谱认真学唱两遍。
具体到演唱每一首歌曲时,要让学生做到声音统一和谐,依照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唱出歌曲的情感,声音饱满并富有情感。
7、下课铃声响,要求学生把讲义收齐,师生用音乐说再会 八、教师应依照教学环境要求学生上课时乐器一概放在某地址,练习时才能拿出来,练习时要注意姿势正确,教师或学生示范时要认真聆听、注意观看,终止时要把乐器整理好。
九、教师要树立良好形象,踊跃参与教学活动,注重实践、注重现代化教学手腕的运用,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0、教师要及时进行课堂教学评判,主动征求学生对本堂课的教学意见,成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
1一、增强平安教育防范方法,注意环境卫生和爱惜公物的教育。
依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加大音乐课堂教学的治理力度,增强对学生常规学习的培育力度,训练勤学生的课堂常规,有效组织好课堂教学,确保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形成严谨、有序、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突显多彩的艺术教学特色,咱们音乐教研组特制定以下课堂常规要求:一、按时上下课,教态亲切、自然,仪表端正,语言准确、精炼。
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导入技巧
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导入技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课堂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下面将介绍几种适用于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导入技巧。
一、音乐游戏音乐游戏是一种非常常用的小学音乐课堂导入方式,它可以通过集体活动的形式,帮助学生放松身心,提高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音乐猜谜游戏来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中常见的节奏、旋律、乐器等元素。
老师可以播放一段音乐,然后让学生猜出这段音乐的名称、乐器、节奏特点等。
这样的互动游戏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促进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二、音乐故事音乐故事是另一种非常好的小学音乐课堂导入方式。
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音乐故事,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世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可以讲述一个关于音乐家的故事,介绍他们的生活、作品及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贡献。
老师还可以播放相关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故事中的情感和情节。
音乐故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三、音乐问答音乐问答是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小学音乐课堂导入方式。
老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与音乐相关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提问学生。
这种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兴趣,又能检验学生对音乐的了解和记忆能力。
老师可以问学生什么是音乐的基本元素,音乐分为哪几类,常见的乐器有哪些等。
在问题之后,老师还可以给予一些提示或直接解答问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
四、音乐表演音乐表演是一种非常直观的小学音乐课堂导入方式,它可以通过实际演奏或演唱的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
老师可以表演一段钢琴独奏或歌曲演唱,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魅力。
在表演之后,老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讨论,比如音乐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演奏或演唱使用了哪些技巧等。
这种互动交流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导入技巧
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导入技巧一、游戏导入法:游戏是小学生喜欢的一种活动,通过游戏导入可以使学生快乐、放松,从而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音乐相关的游戏,如“我是音乐家”,学生们分组表演自己是什么样的音乐家;“聆听音乐”,学生们根据听到的音乐画出相应的图画等。
通过游戏的形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
二、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述与音乐相关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讲述一些著名音乐家的故事或音乐的起源,如贝多芬的故事、卡门的故事等,或者讲述一些与音乐相关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在讲述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入一些音乐示范或音乐片段,让学生在情境化的故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三、声音导入法:通过发出声音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教师可以用某种乐器或身体发出声音,或者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根据声音来猜测、回答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比如教师可以用鼓声、铃声、手拍声等方式进行声音导入,让学生猜测是什么声音,或者挑战学生用声音模仿一首音乐的旋律等。
四、图片导入法:通过显示与音乐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教师可以找一些有意义的音乐图片来进行导入,如乐谱、乐器图片、音乐家的照片等,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配套的图片描述活动,让学生根据图片描述音乐的特点、表达自己的感受等。
五、演示导入法:通过演示一些音乐活动或音乐创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示范一些简单的乐器演奏、歌曲表演或舞蹈动作等,让学生观摩并参与其中。
也可以给学生一些简单的音乐创作任务,让他们在舞台上或教室里展示自己的作品。
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音乐。
六、引导式导入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讨论,引导他们慢慢进入学习状态。
比如可以问学生,“音乐是什么?音乐有什么特点?你们最喜欢的音乐是什么?”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共10篇)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共10篇)第一篇:小学音乐教学策略一、构建学习情境,保障教学效率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必须设置和教学内容符合的情境,从而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江南好》这首歌曲时,我们可以主动为学生创设情境。
在刚上课时,老师就问:同学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里学生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然后老师说:今天这节课要带大家去美丽的江南。
于是,一边展开地图,一边指出地理位置,向学生介绍江南的文化、地域特点,从“江南水乡”到“鱼米之乡”,激发学生对江南文化、江南旅游的向往。
然后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江南美景,这种如诗如画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引导学生主动进入歌曲,还能将感情带入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情趣,让课堂教学具有更大的成效。
二、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课堂和其他学科有明显的区别,都是由课堂本身决定的。
所以,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努力抓住音乐课堂特征,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让教学课堂更加鲜活。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习的点拨者与引导者。
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敢于展现、表现自我。
在老师与学生共同进行教学互动的过程中,陶冶情操,让音乐知识得到升华。
在这种课堂教学中,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工作中,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例如,在教学《少先队员采茶歌》这首歌曲时,通过多媒体播放采茶画面,让学生根据采茶场景,设置采茶动作,进行表演。
这种教学情境,不仅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工作中,还能提高教学质量。
音乐实践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各种音乐实践,能够形成良好的音乐技能与表现能力。
在现代小学音乐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是律动,伴随着音乐进行各种协调的动作。
在这个过程中,它要求从身心训练学生,不只是让学生感受音乐,同时也是心灵、肌体感受节奏旋律起伏、疏密变化的过程。
但是在音乐律动教学中,必须从教学目标进行深入的考虑,从而将教学重点始终放在对音乐的表现与感知上。
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导入技巧
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导入技巧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导入技巧,是指在音乐课堂中通过巧妙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面将介绍几种适用于小学音乐课堂的导入技巧。
一、游戏导入法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活动方式之一,可以通过音乐游戏的形式引入课堂内容。
在教学音乐乐理中的音高时,可以选择一些音高较高或较低的学生上台前来表演,其他同学要猜测他们演唱的音高是高音还是低音,猜对了就会获得相应的奖励。
二、促发联想法在音乐形式特别是歌曲中,常常出现一些描述性的词语,我们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这些词语,让他们联想到相关的事物,并与音乐内容进行引导。
在教学儿歌《小兔子乖乖》时,可以给学生看见图画,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图画中的事物,最后引导他们唱歌。
三、故事激发法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引入音乐内容。
在教学古典音乐时,可以讲述一个关于古典音乐作曲家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到这位作曲家的生平和作品,激发他们对古典音乐的兴趣。
四、身体动作法通过一些身体动作的引导,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进入状态。
在教学舞蹈或器乐演奏时,可以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引领学生进入音乐的氛围。
五、情境创设法通过创设一个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建立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在教学音乐剧《音乐狂》时,可以创设一个音乐节的场景,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演唱和表演,展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六、音乐引导法通过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表达对这段音乐的理解。
在教学古代音乐时,可以播放一段民间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这段音乐,并在听完后表达他们对这段音乐的感受。
七、问题提出法通过提出一些与音乐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在教学音乐乐理中的节奏时,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有节奏?”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然后引入节奏的定义和作用。
合理运用这些导入技巧,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后续的音乐教学打下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浅谈音乐课堂中的组织教学
【摘要】
大力呼吁要因材施教、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但现实情况却不甚乐观。
针对不同类型音乐课的各种课堂现象,笔者提出一些思考。
【正文】
一、小学音乐课堂的现状
虽然现阶段大力呼吁要因材施教、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看到的大多数情况是:老师在黑板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学的内容完全一样,考试时也是用一把尺子量,分数考得高的就是好学生。
班内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的机会很少。
我想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教育者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外,过大的班额应该是最重要的“元凶”。
班级规模太大,对学生的发展很不利。
一、过大的班级规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师生交往和学生参与课堂。
已导致了许多的纪律问题。
二、学生的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老师向学生集体传授知识,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可能注意到每个人的发展,而只重视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对学生来说,发言的机会受到限制,即使有问题也不能在课堂上解决。
三、他们的座位是按照秧田式排列的,仅适合老师讲,学生听传统的课堂教学,适合于知识授受,而对于学生情感、交往、创造性素质的培养则有很大的限制。
大多数小学音乐课堂情况:一间教室被桌子挤得满满的,在过道上,胖一点的老师必须侧着身子才能过,在听课期间,很少见老师走下讲台。
老师上课时,除了班主任以外,纪律都很糟糕,有点像菜市场,很多学生都各干各的事,老师把这边的招呼好了,那边有开始了,真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有时一节课下来,老师什么都没上,而且纪律也管不好。
老师几乎没有办法去管好学生。
人数太多,授课的老师很难兼顾各方面。
二、音乐课堂组织教学的有效策略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方式。
教学组织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其培养人才要求的提高而不断的发展和改进。
在教学中倡导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但有些教师由于过分强调民主,忽视了课堂组织教学,结果课堂乱到了教师无法控制的地步,严重地妨碍了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因此,教师应该懂得一些课堂组织教学的艺术,既能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习,又能做到收放适度,动之有序。
总之,重视课堂组织教学,学会课堂管理,对于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课堂组织教学不但可以形成积极的课堂学习环境,而且激发学生潜能的释放,从而圆满地达成教学目标。
不良的管理方式会激化课堂教学中的冲突和矛盾,破坏正常的教学秩序,从而给教学活动造成消极影响。
由于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活动有不同的影响,因而教师在课堂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管理不当引起的负面影响,在正常维持教学秩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组织教学的促进作用,使课堂组织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音乐欣赏教学的组织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欣赏教学的比重比较大,但教学难度也比较大。
为此,老师们一直都在探索各式各样的组织教学方式。
1)注意教材的长度
小学生注意力的持续保持时间,因各种条件而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必须注意欣赏教材的长度。
在对乐曲进行欣赏的时候,可以不必从一开始就对全曲进行欣赏。
可以从主题段落开始,待学生熟悉主题旋律后再让学生在整首乐曲中找主题旋律出现的位置和次数,这样让学生带着任务再来欣赏全曲是比较好的欣赏方法。
2)注意对乐曲感受的表达
经常在一堂欣赏课的开始,老师就问学生:“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这样的提问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而放弃思考和回答。
听了一遍的乐曲马上就谈感受,对于儿童来说真是为难孩子了。
根据一首乐曲,选择一种音乐要素作为欣赏的“焦点”,并进行反复的欣赏,以及适当的引导,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这样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老师提的问题也不至于成为无效问题。
3)有效的指导要抓住一个“焦点”来进行
音乐是由各种音乐要素的丰富变化构成的,然而,如果不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就会心不在焉随便一听,音乐就好像从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想要有效果地聆听,就必须从乐曲当中选择一个“焦点”,把注意指向这个“焦点”进行聆听,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个“焦点”应该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可以是:“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也可以是“乐曲是什么拍子?”,或者:“相同的曲调出现过几次?”……这要就能让学生较好地抓住“焦点”进行欣赏。
二)歌唱教学的组织
歌唱是被音乐化的语言,歌喉是人人随身携带,最方便的“乐器”,歌唱是表现人们喜怒哀乐最恰当的手段之一。
在小学阶段的音乐常规教学中,歌唱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
我们应充分认识歌唱教学对提高学生音乐兴趣的作用。
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目标并不在于唱歌的技巧,而是在于加深学生对音乐爱好。
学习一首新的歌曲,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例如:让学生反复地听,根据听觉把歌曲学会、记住;或者通过乐谱和各种记号,用读谱的方法把这首歌曲学会。
也就是:听唱法和视唱法。
有的教师认为:听唱法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时使用的教学方法,在中、高年级就不应使用这种方法了。
其实并非如此,听唱法不仅对感觉敏锐的小学低年级
学生来说是一种有效地方法,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也是一种适宜的方法。
它有利于发展音乐句子感,获得对音乐的完整感受。
因此学习一首新的歌曲的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1)采用“潜移默化”的听唱法
采用听唱法学习歌曲,是一种凭借听觉学习歌唱的方法。
比如,听唱歌曲的拍子、句子数和形式等,重要的是以歌曲音乐要素作为“焦点”,学生通过对歌曲的反复聆听,学会歌曲。
如果就让学生仅仅是坐着听,小学阶段的学生一定没有耐心能够安静地听,一直到学会为止。
因此,在采用听唱法的时候,要根据歌曲的不同特点“给学生找事做”。
旋律舞蹈性强的歌曲,可以让学生边听边表演舞蹈动作;内容是咏物的歌曲,可以让学生将听到的内容画成图画;还可以请学生“数一数歌曲有多少句”……像这样,学生有了事情做,也就有耐心可以更好地聆听歌曲。
总之,组织教学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和教学效率的高低。
一堂教学理念再先进的音乐课,如果没有使用恰当的组织教学手段,那就一定不会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因此,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用适当的组织教学手段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