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铬细胞瘤的诊断

合集下载

嗜铬细胞瘤实验室诊断标准

嗜铬细胞瘤实验室诊断标准

嗜铬细胞瘤的实验室诊断标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血液化学检查、尿液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

这些检查通常用于检测分泌儿茶酚胺的嗜铬细胞瘤、分泌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的嗜铬细胞瘤,以及其他罕见的副瘤。

以下为具体的实验室诊断标准:1. 血液化学检查:a. 血清去甲肾上腺素水平(35%):正常情况下,血清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很低,但在嗜铬细胞瘤中,血清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

b. 血浆肾素活性(30%):在部分患者中,血浆肾素活性可能会升高或降低。

c. 血液游离皮质醇(25%):在部分嗜铬细胞瘤患者中,血液游离的皮质醇水平可能升高。

d. 24小时尿香草苦杏仁酸(VMA)或多巴胺(DA)水平(10%):这些物质是儿茶酚胺的代谢产物,可能用于检测嗜铬细胞瘤。

e. 其他检查:对于怀疑患有嗜铬细胞瘤的患者,医生可能会进行其他血液化学检查,如血糖、电解质和血清电解质水平的检查。

2. 尿液检查:a. 尿液儿茶酚胺测定:尿液儿茶酚胺测定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检测到尿液中的儿茶酚胺浓度。

b. 尿液VMA测定:VMA是去甲肾上腺素的代谢产物,如果怀疑患有嗜铬细胞瘤,医生可能会进行尿液VMA测定。

除了血液化学检查和尿液检查外,影像学检查也是诊断嗜铬细胞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CT和MRI等。

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观察到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状,以及肿瘤与周围器官的关系。

以下为影像学检查的相关内容:a.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状,以及肿瘤与周围器官的关系。

CT扫描还可以检测到肿瘤内的钙化灶,有助于诊断嗜铬细胞瘤。

b. MRI:MRI是一种无创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包括肿瘤的位置、大小、形状和与周围器官的关系。

MRI还可以检测到肿瘤内的血流信号和肿瘤内部的信号变化,有助于诊断嗜铬细胞瘤。

总之,嗜铬细胞瘤的实验室诊断标准涉及到血液化学检查、尿液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多个方面。

嗜铬细胞瘤诊断标准

嗜铬细胞瘤诊断标准

嗜铬细胞瘤诊断标准嗜铬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内分泌肿瘤,通常发生在肾上腺髓质。

它是一种由肾上腺髓质细胞产生的儿茶酚胺类激素的过度分泌所致的肿瘤。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因此,建立准确的诊断标准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在临床表现方面,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与儿茶酚胺类激素的过度分泌有关。

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等,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侵犯范围。

实验室检查主要是检测尿中儿茶酚胺类代谢产物的浓度,如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等。

除了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外,诊断嗜铬细胞瘤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

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高血压、焦虑症等疾病都可能表现为类似的症状,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鉴别诊断。

根据国际上的相关指南和共识,目前对于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检查。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持续或阵发性高血压、头痛、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CT、MRI等,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侵犯范围。

实验室检查主要是检测尿中儿茶酚胺类代谢产物的浓度。

病理学检查是通过肿瘤组织活检来确定肿瘤的性质和恶性程度。

总的来说,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检查来进行综合分析。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综合判断,以确保准确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希望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能够有更多更准确的诊断方法出现,为嗜铬细胞瘤患者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解读嗜铬细胞瘤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方法

解读嗜铬细胞瘤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方法

解读嗜铬细胞瘤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方法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是一种罕见的内分泌肿瘤,通常发生在肾上腺髓质中。

它由嗜铬细胞(chromaffin cell)形成,这些细胞能够产生、储存和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物质。

嗜铬细胞瘤的发病机制与遗传、肿瘤相关基因突变以及局部环境因素有关。

诊断方法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项手段。

一、嗜铬细胞瘤的发病机制1. 遗传因素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嗜铬细胞瘤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大约30%的患者存在家族性聚集现象,具有明显的家族性特点。

其中最常见的遗传性疾病是多发性内分泌腺瘤Ⅱ型(MENⅡ型)和孤立性肾上腺髓质增生(PGL)。

这些患者常伴有与嗜铬细胞瘤相关的遗传突变。

例如,MENⅡ型中携带RET突变以及PGL中携带SDHx基因家族的突变。

2. 肿瘤相关基因突变研究发现,嗜铬细胞瘤存在一些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

其中最重要的是Pheochromocytoma(PG)蛋白酪氨酸激酶(Pheochromocytoma protein kinase,PGPK)。

该蛋白通过通径调控、依赖对生长和存活有重要作用的信号官能团,影响细胞增殖和凋亡。

此外,研究还发现与嗜铬细胞瘤发生相关的其他基因突变,如VHL、TMEM127以及MAX等。

3. 局部环境逆境诱导在正常情况下,肾上腺髓质中嗜铬细胞对应激刺激进行反应,并释放大量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然而,在一些特定条件下(如剧烈运动、手术切口等),局部环境的创伤和逆境会引起嗜铬细胞瘤的发作。

这些外界刺激能够触发肿瘤细胞内部信号通路的变化,从而导致嗜铬细胞瘤的发病。

二、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方法1. 临床表现嗜铬细胞瘤患者往往表现出阵发性高血压、头痛、心悸、出汗、手颤等典型症状。

然而,临床上也有一些无典型表现的患者,因此仅凭临床表现可能存在误诊。

2.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可通过测定尿液和血液中游离甲氧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以及稳定代谢产物-动员新陈代谢途径。

嗜铬细胞瘤危象诊断标准

嗜铬细胞瘤危象诊断标准

嗜铬细胞瘤危象诊断标准
嗜铬细胞瘤危象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项:
1. 突发全身不适、眩晕、心悸、出汗、面色苍白或发红,头痛、血压明显升高,可伴有心律失常、发热。

2. 血、尿儿茶酚胺和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及氧活化型多巴胺均明显升高。

3. 血浆高血糖素水平升高(>250pmol/L)或对高血糖素和静脉注射胰高血糖素的反应增强。

4. 血浆高代谢产物和乳酸水平升高。

5. 腹部肿块和(或)肿瘤标志物检测(如血清儿茶酚胺和5-羟基吲哚乙酸等)阳性。

6. 腹部B超、CT或MRI检查有助诊断。

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建议您咨询专业医师进行更全面、准确的诊断。

嗜铬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嗜铬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医学影像 ・
22 4第0第2 0年 月 5 1 1 卷 期
嗜铬 细胞瘤 的 多层 螺旋 C T诊 断
赵 毓 王 正 芳 吴玉辉 曹 夕娜 崔 英 杰
金川 集 团有 限公 司 职工 医院影 像 科 , 肃 金 昌 甘
7 70 3 10
【 要】 摘 目的 探 讨 多 层 螺 旋 C ( S T 在 嗜铬 细 胞 瘤 诊 断 中的 作用 。 方 法 回顾 性 分 析 1 经手 术 病 理 证 实 的 嗜 TM C ) 9例 铬 细胞 瘤 患 者 的 临 床 影 像 资 料 。 结 果 肿 瘤 发 生 于 肾上 腺 l 6例 , 腔 静 脉后 1例 , 门 附近 1例 , 胱 1例 ; 下 肾 膀 恶
p n n n y tc wa l o h h o h o c t ma e h n e o ss e t n b i u l f r c n r s d n sr to .Co - o e ta d c si l ft e p e c r mo y o n a c d c n it n l a d o v o sy a t o ta t a mi ita i n y e n
胞瘤 的定 位 、 性诊 断具 有 重要 作 用 , 平 面重 建 ( R) 定 多 MP 可直 观 显示 肿 瘤 与周 围组 织 结 构 、 管 的关 系 , 助 于手 术 血 有
方 案 的选 择 。
【 关键 词】嗜铬 细胞 瘤 ; 层摄 影 术 ; 线 计 算机 体 x 【 图分 类 号】R 3 . 中 7 66 【 文献 标 识码 】B 【 章编 号】1 7 — 7 1 2 1 ) 2 0 0 — 2 文 6 3 9 0 (0 2 1 — 1 2 0
mo y o s c t ma .M e h d to p c ie y a a y e h ln c la d i g n t ra so c s s wi h o h o c t ma c n t o s Re r s e t l n l z d t e c i ia n ma i g mae i l f 1 a e t p e c r mo y o o — v 9 h

嗜铬细胞瘤的ct诊段

嗜铬细胞瘤的ct诊段
嗜铬细胞瘤的CT诊断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陈德华
2014.09.05
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是起 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它部位嗜 铬组织的一种少见肿瘤,具有合成、储存、 代谢儿茶酚胺的功能,部分肿瘤可以释放儿 茶酚胺而引起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和代谢 紊乱症候群。
嗜铬细胞瘤
10%肿瘤:10%为双侧、10%为恶性、10% 有家族性、10%发生于肾上腺外;异位的嗜铬 细胞瘤(也称副神经节瘤)主要沿腹主动脉及 其分支 (交感神经系统)分布,也可分布于后纵 隔、颈总动脉走行区、膀胱壁等。
嗜铬细胞瘤
临床症状:头痛、心悸、多汗的三联征和高 血压,血、尿中的儿茶酚胺升高。24小时尿中 的香草基扁桃酸(VMA)增高。
甲癌术后2年多
异位嗜铬细胞瘤
异位的嗜铬细胞瘤(也称副神经节瘤)主要沿 腹主动脉及其分支 (交感神经系统)分布,也可 分布于后纵隔、颈总动脉走行区、膀胱壁等。 CT表现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一致。
异位嗜铬细胞瘤
恶性嗜铬细胞瘤
金标准:在没有嗜铬细胞的区域出现转移灶。 有以下征象时恶性的概率提高: 1、高度复发性, 即肿瘤切除后复发; 2、肿瘤直径大于5 cm, 分叶状, 密 度不均,有液化坏死; 3、异位或多发嗜铬细胞瘤;
左肾上腺皮质腺癌
肾上腺皮质癌伴广泛坏死
3、肾上腺转移瘤
CT诊断要点: 有原发癌的病史;50%以上转移癌为双侧性。 小的转移癌可为圆形,密度匀匀;大者形状不规则, 可有囊变坏死,可有钙化。 增强扫描肿块呈边缘强化而中心强化不明显
4、肾上腺淋巴瘤
CT表现: 继发性肾上腺淋巴瘤是全身性淋巴瘤的一部 分,除肾上腺病变外其他地方的淋巴结也肿 大,诊断较易。 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CT表现无特异性,多 表现为双侧发病,密度及强化较均匀,呈轻 中度强化。

嗜铬细胞瘤诊断金标准

嗜铬细胞瘤诊断金标准

嗜铬细胞瘤诊断金标准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肿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其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准确地诊断嗜铬细胞瘤,医学界制定了一系列的诊断金标准。

本文将介绍嗜铬细胞瘤的诊断金标准,以及其中应用的一些常见检测方法。

一、临床症状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症状取决于肿瘤的分泌物质,其中以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最多,临床表现多样化。

常见的症状包括阵发性高血压、心悸、头痛、出汗、恶心、呕吐等。

这些症状在嗜铬细胞瘤发作时表现较为明显,对于嗜铬细胞瘤的初步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二、血液生化检测血液中的生化指标对于嗜铬细胞瘤的诊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生化指标有24小时尿儿茶酚胺、血和尿中的儿茶酚胺代谢产物(如VMA、HVA)等。

这些指标的水平升高可以提示嗜铬细胞瘤的存在,并辅助进一步的检查。

三、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嗜铬细胞瘤诊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其中最常用的是CT和MRI检查。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是否存在转移。

同时,由于嗜铬细胞瘤具有发作性特点,需要进行功能性影像学检查,如MIBG扫描。

这些影像学检查的结果能提供直接的证据用于诊断。

四、内分泌功能测试由于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内分泌肿瘤,内分泌功能测试在其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内分泌功能测试包括静脉采血测定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髓质激素的水平。

这些测试结果能够反映嗜铬细胞瘤是否存在以及肿瘤的分泌功能。

五、组织学检查组织学检查是确诊嗜铬细胞瘤的关键步骤。

通过从瘤组织中取材,进行显微镜下的观察,可以确定肿瘤细胞的嗜铬性,进而确诊嗜铬细胞瘤。

组织学检查通常通过手术切除瘤体进行,是最可靠、最直接的诊断方法。

总结:嗜铬细胞瘤的诊断金标准主要包括临床症状、血液生化检测、影像学检查、内分泌功能测试和组织学检查。

这些检查方法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嗜铬细胞瘤的存在和性质。

对于嗜铬细胞瘤的准确诊断,应该综合运用上述各种检查方法,并交叉验证结果,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嗜铬细胞瘤诊断标准

嗜铬细胞瘤诊断标准

嗜铬细胞瘤诊断标准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嗜铬细胞,主要在肾上腺髓质和交感神经节内发生,可分泌儿茶酚胺,导致高血压和其他症状。

在临床上,嗜铬细胞瘤的诊断非常重要,因为它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高血压危象、心血管疾病、脑血管意外等。

本文将探讨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标准。

一、嗜铬细胞瘤的分类根据病变部位和功能,嗜铬细胞瘤可以分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和交感神经节嗜铬细胞瘤两种类型。

前者约占全部病例的80%,多为单侧发病;后者约占全部病例的20%,多发生在颈、胸、腹视线上的交感节链。

二、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标准1. 临床表现嗜铬细胞瘤的典型症状是发作性头痛、发热、出汗、心悸、高血压、胸闷等。

此外,病人可能还有恶心、呕吐、腹部疼痛、不安、焦虑等不适感。

临床上约有60%的患者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测定可呈现间歇性或持续性高血压。

嗜铬细胞瘤诱发的高血压可能会导致心脏增大、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

2. 实验室检查嗜铬细胞瘤的实验室检查包括尿儿茶酚胺、血儿茶酚胺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比值等检查。

(1)尿儿茶酚胺检查:是嗜铬细胞瘤诊断中最常用的生化指标之一,可以通过24小时尿液收集测定。

一般认为,正常情况下,24小时尿中儿茶酚胺分泌量不超过400 μg/24h,而嗜铬细胞瘤病人通常会分泌超过1000 μg/24h的儿茶酚胺。

(2)血儿茶酚胺检查:可作为嗜铬细胞瘤筛查的辅助指标。

血儿茶酚胺的正常值为70~750 pg/mL,大多数嗜铬细胞瘤病人血中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素水平明显升高。

(3)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比值:对诊断嗜铬细胞瘤有一定帮助,因为肾上腺素通常比去甲肾上腺素更加易被嗜铬细胞瘤合成。

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确定嗜铬细胞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

包括CT、MRI、超声等,其中CT扫描是最常用的检查手段。

CT扫描可以显示肿瘤是否存在占位效应、边缘是否光滑、钙化情况、是否有出血或坏死等。

病理规培笔记嗜铬细胞瘤诊断标准

病理规培笔记嗜铬细胞瘤诊断标准

病理规培笔记嗜铬细胞瘤诊断标准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症状和体征:
•患者年龄多在20~50岁。

•主要症状多数为阵发性高血压,发作时间及频率不等。

平时血压不高,发作时收缩压可达200~300mmHg,舒张压130~180mmHg,伴头痛,面色苍白,大
汗淋漓,心动过速,心前区不适,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

发作终止后可有面颊及皮肤潮红、全身发热、流涎、瞳孔缩小、尿量增多等症状。

部分可表现为持续性高血压,或持续性高血压伴有阵发性加剧和上述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如站立时低血压或血压波动大应疑为本病。

个别可表现为低血压、休克或高血压和低血压交替出现。

•体检发现,发作间歇期患者无明显体征,或仅有心界扩大,少数可扪及腹部包块。

发作期血压升高,可有皮肤潮湿、面色苍白、脉速,心律失常,复视等。

1.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可以查血或者尿的儿茶酚胺含量,包括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增高,血钾的浓度下降。

1.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包括磁共振成像、CT、B超、同位素131Ⅰ标记MIBG扫描等。

如果存在恶性嗜铬细胞瘤,做影像学检查时会在没有嗜铬细胞瘤的部位发现转移灶,比如肺部、肝脏、淋巴结、脊柱等,而且肿瘤会侵袭性生长。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嗜铬细胞瘤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如有相关疑虑,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诊断和治疗。

嗜络细胞瘤的诊断标准

嗜络细胞瘤的诊断标准

嗜络细胞瘤的诊断标准嗜络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它由嗜酸性粒细胞和其他细胞类型组成。

这种肿瘤通常出现在肺部,但也可能发生在其他部位,如皮肤、骨骼和消化系统。

现在,医学界对于嗜络细胞瘤的诊断标准已经比较成熟,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诊断。

一、临床表现嗜络细胞瘤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呼吸系统症状。

此外,病人可能还表现出发热、皮肤皮疹、嗜睡、皮下结节等非特异性症状。

在医学界中,这些临床表现被认为是诊断嗜络细胞瘤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影像学检查肺部CT扫描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对嗜络细胞瘤的检测和定位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另外,MRI、PET-CT、X线胸片等也可以用来探测病变部位。

通过这些影像学检查,可以确诊病灶的位置、大小和数量等重要信息。

三、组织学检查组织学检查通常要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获取病灶组织,然后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进行检查。

通过组织学检查,可以明确病变的组织形态、细胞类型及分布情况等,同时还能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分子生物学检查,以确定病变的肿瘤类型和分子机制等信息。

四、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生化检查等,其中检测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比的变化是嗜络细胞瘤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此外,可以进行免疫球蛋白和肿瘤相关标志物的检查,以帮助区分嗜络细胞瘤和其他疾病。

综上所述,嗜络细胞瘤的诊断需要通过多种方面的检查,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组织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

在确定诊断之前,一定要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和疾病,并通过全面性的检查,确保最终的诊断准确性。

最后要注意的是,嗜络细胞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肿瘤,需要由拥有丰富经验的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方法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方法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方法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简称PCC)是一种起源于嗜铬细胞的罕见肿瘤,主要位于肾上腺髓质,也可发生在其他部位,如肾上腺皮质、颈动脉体、主动脉和骨盆等。

该瘤可产生和释放过多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儿茶酚胺类物质,导致高血压危象和多系统器官受损。

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功能性试验等。

首先,病史询问是诊断嗜铬细胞瘤的重要一环。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发病过程、家族史等,特别是高血压、心悸、多汗、头痛、颈背疼痛、恶心呕吐等典型症状,以及高血压发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此外,还要了解患者是否有儿茶酚胺过量释放的相关诱因,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压力等。

其次,体格检查可发现一些嗜铬细胞瘤的体征。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血压、心率、体重、甲状腺、心肺、腹部等,以寻找可能存在的异常体征。

例如,肾上腺素过多会导致收缩期高血压,而去甲肾上腺素过多则常伴有舒张期高血压。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嗜铬细胞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般包括血液生化指标和尿液分析。

血液生化指标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显著升高是嗜铬细胞瘤的特征性表现,但并非所有患者都有升高。

尿液分析中,24小时尿儿茶酚胺测定是诊断嗜铬细胞瘤的金标准,包括游离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的测定,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嗜铬细胞瘤的关键手段,常用的有CT(computed tomography)和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这些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和血供情况。

CT扫描的分辨率较高,较适用于发现小肿瘤,而MRI的软组织对比度较好。

此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和放射性核素扫描(MIBG)在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功能性试验是进一步确诊的手段,其中最常用的是clonidine试验和阿托品试验。

嗜铬细胞瘤的鉴别诊断

嗜铬细胞瘤的鉴别诊断

嗜铬细胞瘤的鉴别诊断
一、概述
嗜铬细胞瘤这种疾病是能够给患者造成高血压、头痛、心悸、高血糖等症状的,而这些症状往往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但是患者也不必太过担心,因为本病属于可治愈的继发性高血压病,所以患者就要注意及时配合医生进行合理的治疗了。

接下来呢就让大家来一起具体的了解一下关于嗜铬细胞瘤这种疾病究竟其鉴别诊断是怎样的呢。

二、步骤/方法:
1、对于嗜铬细胞瘤的鉴别诊断这个问题呢,实际上患者要知道的是,由于有许多的疾病都有类似本病的症状表现,而本病的鉴别主要是与原发性高血压、颅内疾病、神经精神障碍、癫痫、绝经综合征等等,所以患者最好还是能够多向本病的主治医师进行一些合理的了解的。

2、此外呢,本病患者还要对于其疾病的预防工作多加重视了。

本病患者平时在生活中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饮食方面也是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整的,并且对于有家族史的患者一定要注意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确保疾病的早发现。

3、而除了这一点之外呢,本病患者还要知道的就是其疾病的治疗方式了。

本病患者常见的治疗包含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131Ⅰ-MIBG治疗以及针对不同类型患者的治疗等等,但是患者最好
是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病情或者是治疗需求等方面来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

三、注意事项:
本病患者平时可以经常性的进行一些身体锻炼,但是也要注意不要长期的抽烟喝酒。

在饮食方面最好是能够抱保证营养均衡,并且通过一些方式来经常释放自身的压力等都是可以的。

嗜铬细胞瘤诊断标准

嗜铬细胞瘤诊断标准

嗜铬细胞瘤诊断标准嗜铬细胞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可发生于神经、肾脏和肾上腺。

嗜铬细胞瘤的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常常被依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来诊断。

确诊嗜铬细胞瘤,需要满足一定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1、发病背景:嗜铬细胞瘤的发病人群以中老年患者居多,极少发生在儿童。

2、发病部位:嗜铬细胞瘤多发生于神经系统、肾脏以及肾上腺,其他部位也可出现嗜铬细胞瘤。

3、症状表现:嗜铬细胞瘤的症状表现依赖发病部位不同而不同,肾脏和神经系统发病的症状包括发热、恶心、体重减轻、乏力、头痛、肝脾肿大、血糖升高,有时可表现为异常性行为;肾上腺发病多伴有性冷淡,皮肤黏度下降、夜盲症状,以及压力性头痛、腹部肿胀及面部潮红。

二、影像学检查1、磁共振成像:嗜铬细胞瘤在MRI上以灰白相间的圆形高信号团体形式显示,可以提示嗜铬细胞瘤的可能存在。

2、CT检查:嗜铬细胞瘤在CT上以多发的低密度圆形团体显示,多呈现双实影现象,但并不是百分之百的诊断标准。

3、X光照射:X线可以显示嗜铬细胞瘤的位置,但由于表现不清晰,很少用于嗜铬细胞瘤的诊断。

三、组织学检查组织学检查是确诊嗜铬细胞瘤最有效的方法。

在取材后,将取材物送往病理实验室查看,能清楚地看到肿瘤细胞的形态特征:细胞形态特征大小不一,形状椭圆形或两侧不对称,核积累在胞浆的一角或两面,核染色会存在“金黄”色的含铬粒,水肿少、染色及增生不明显,各种标志性染色(如库仑染色等)也不显著。

四、免疫组化检查免疫组化检查可以检测肿瘤细胞表面或内质的抗原,其结果可用于诊断嗜铬细胞瘤,通常可以检测到抗铬蓝蛋白、碳酸化受体等。

五、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对于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也有一定的重要性,可检测血氨基转移酶等生化参数,包括血清钙代谢和电解质代谢,以及癌胚抗原等指标,用于检测肿瘤的活动程度。

总结,确诊嗜铬细胞瘤,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诊断标准:一是临床表现,二是影像学检查,磁共振成像、CT检查和X-光检查等;三是组织学检查,支持取材切片的病理实验室检查;四是免疫组化检查,以及五是血液检查,检测多种生化参数,以诊断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的鉴别诊断

嗜铬细胞瘤的鉴别诊断

嗜铬细胞瘤的鉴别诊断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神经外胚层嗜铬组织的肿瘤,肿瘤可分泌儿茶酚胺(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导致陈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心慌心悸/代谢紊乱等一些列症状及体征,肿瘤若大量释放儿茶酚胺(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嗜铬细胞瘤首选手术切除,术前应当采用α受体阻滞剂做充分术前准备,可有效预防术中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引起的血压剧烈波动及各种并发症,降低手术风险。

嗜铬细胞瘤大部分为肾上腺来源嗜铬细胞瘤,其余为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又称异位嗜铬细胞瘤,最常见位于腹膜后。

特别是腹膜后其他肿瘤与腹膜后异位嗜铬细胞瘤难以鉴别,应当警惕嗜铬细胞瘤可能,做好充分术前准备。

下面就与大家分享鼓楼医院泌尿外科肾上腺及腹膜后肿瘤中心关于嗜铬细胞瘤诊断经验。

一、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鉴别诊断肾上腺来源的嗜铬细胞瘤主要与肾上腺皮质腺瘤做鉴别诊断,嗜铬细胞瘤的CT平扫一般CT值较高(与肾脏相当),可有特征性的液化坏死低密度区,增强可见特征性的显著强化或环形强化,但也有强化不明显的;嗜铬细胞瘤的MRI平扫大部分表现为T2高信号(与肾脏对比)/DWI-b1000高信号/ADC低信号;血儿茶酚胺及代谢产物显示去甲变肾上腺素/变肾上腺素升高(若升高2倍以上可基本确定)。

而肾上腺皮质腺瘤的CT值较低,增强显示轻中度强化;MRI平扫显示为特征性的T1反相信号减低,血儿茶酚胺及代谢产物基本正常。

1、典型病例1(肾上腺皮质腺瘤)此例CT平扫值较高且强化显著,CT难以鉴别;但MRI显示特征性的T1反相信号减低;血儿茶酚胺及代谢产物也正常。

2、典型病例2(嗜铬细胞瘤)此例CT平扫值较高且明显强化;MRI显示特征性的T2高信号/DWI-b1000高信号/ADC低信号,T1反相信号不减低;血去甲变肾上腺素升高4倍。

3、典型病例3(嗜铬细胞瘤)此例CT平扫值较高且呈特征性“环形强化”;MRI显示特征性的T2高信号/DWI-b1000高信号/ADC低信号,T1反相信号不减低;血去甲变肾上腺素稍高。

嗜铬细胞瘤的MSCT诊断

嗜铬细胞瘤的MSCT诊断
a n d t o p r o b e t h e d i a g n o s t i c v a l u e o f MS C T i n PHEO.Me t h o d s We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a l y z e d c l i n i c a l a n d CT d a t a i n 2 7 p a —
强化 ; 静 脉 期 强化 有减 退 l 9例 ( 7 0 . 3 7 ) , 8例 ( 2 9 . 6 3 ) P HE O呈 持续性 强化特点 , 所 有 瘤 体 均 可 见 一 条 或 多 条 动 脉 血
管 供 血 。结 论 肾上 腺 P HE O与腹主动脉旁 P HE O的 C T表现不具 差异性 , 嗜铬细 胞瘤 C T表现 较具 特征性 , 结合 C T
【 摘 要】 目 的 探 讨 MS C T 对 肾 上 腺 嗜铬 细 胞 瘤 ( p h e o c h r o mo c y t o ma ,P HE O ) 与腹主动脉 旁 P HE O 的 诊 断 价 值 。方 法 回顾 性 分 析 2 7例 P HE O患者的临床及 C T资料 , 所 有 病 例 均 经手 术 病 理 及 免 疫 组 织 化 学 检 查 确 诊 。依 据 P HE O 发 病 部 位 不 同将 2 7例 P HE O分 为 肾 上 腺 P HE O组( 1 7例 ) 和腹主动脉旁 P HE O组 ( 1 0例 ) 两 组 。 结 果 肾上 腺 P HE O 与 腹主动脉旁 P HE O的C T平 扫及 增 强 的 表 现 基 本 一 致 , 无 明 显 差 异 性 (P> O . 0 5 ) 。平 扫 瘤 体 较 大 , 呈 圆形 或 类 圆形 软 组 织密度肿块影 , 肿 块密度不均 2 1 例( 7 7 . 7 8 ) , 均匀 6 例, 瘤体包膜完整 、 边 界 清 楚 。增 强 动 脉 期 瘤 体 实 质 部 分 迅 速 、 明 显

嗜络细胞瘤诊断标准

嗜络细胞瘤诊断标准

嗜络细胞瘤诊断标准
嗜络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嗜络细胞的肿瘤,通常表现为无症状的肿块或症状性高血压。

以下是对嗜络细胞瘤诊断标准的详细介绍。

1.临床表现
嗜络细胞瘤可表现为无症状的肿块或症状性高血压。

症状性高血压通常比较严重,可导致头痛、疲劳、虚弱等症状。

因此,在临床诊断时,医生需充分了解患者的症状表现和体征,以便准确判断肿瘤的存在和严重程度。

2.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嗜络细胞瘤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和大便检查等。

通过实验室检查可以发现嗜络细胞瘤的指标异常,如血浆皮质醇水平升高、血钙升高、贫血等。

这些异常指标提示可能存在嗜络细胞瘤,为进一步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3.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嗜络细胞瘤的常用方法,主要包括超声、CT、MRI等。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嗜络细胞瘤的形态、大小、位置等特征,有助于确定肿瘤的存在和范围。

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以便获得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4.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是诊断嗜络细胞瘤的金标准,可通过手术或细针穿刺等方式获取病理标本,进行病理学分析。

病理学分可以明确肿瘤的起源、性质、分期等信息,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诊断嗜络细胞瘤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进行病理学检查,以便获得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根据以上标准,可以对嗜络细胞瘤进行准确诊断,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治疗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嗜络细胞瘤的诊断过程可能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因此患者在接受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多学科协作,综合评估病情,以提高治疗效果。

嗜铬细胞瘤的鉴别诊断

嗜铬细胞瘤的鉴别诊断

嗜铬细胞瘤的鉴别诊断嗜铬细胞瘤是一种产生儿茶酚胺的肿瘤,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占初诊高血压患者的0.5%,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因其为一种可治愈性高血压。

现已明确某些病变和家族易发生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这些病变包括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Ⅱ型、Ⅲ型(MEAⅡ、MEAⅢ)、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NF)Ⅰ型、von Hippel-Lindau病(小脑、延髓和脊髓血管母细胞瘤、视网膜血管瘤、多脏器囊肿和嗜铬细胞瘤)及家族性嗜铬细胞瘤。

典型临床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头痛、心悸、多汗和皮肤苍白,发作数分钟后症状缓解。

一些患者也可表现为波动性或持续性高血压。

化验检查,尿中香草基扁桃酸(VMA)及3-甲氧基肾上腺素的测定对嗜铬细胞瘤有诊断意义。

属于儿茶酚胺的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在肝脏和效应器官内代谢,其代谢产物即VMA经尿排出,因此24小时尿VMA定量分析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1、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肾上腺是嗜铬细胞瘤最常见的部位,其来源于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

肿瘤通常呈圆形,有完整包膜,血管丰富,其内常有出血和坏死。

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疑为嗜铬细胞瘤患者,当CT检查发现肾上腺较大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并有实体部分明显强化,或MRI检查显示肾上腺肿块有上述信号特征时,结合临床症状和化验检查,通常可做出准确定位和定性诊断。

131I-MIBG检查根据肾上腺区的高浓集病变,同样可做出准确诊断。

2、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由神经嵴衍化的嗜铬细胞除位于肾上腺髓质外,也分布在交感神经节内并为独立体分散在交感神经全长内,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即来源于这些细胞。

发生在肾上腺髓质的肿瘤称为嗜铬细胞瘤,而肾上腺之外的肿瘤则称为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也称为副神经节瘤。

诊断和鉴别诊断当临床疑为嗜铬细胞瘤且化验检查也支持这一诊断时,若肾上腺区CT或MRI检查未发现异常,则应继续检查其余部位,特别是腹主动脉旁。

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较特殊,最初影像学检查即应以膀胱为重点。

怀疑嗜铬细胞瘤如何实施诊断试验

怀疑嗜铬细胞瘤如何实施诊断试验

怀疑嗜铬细胞瘤如何实施诊断试验【术语与解答】①嗜铬细胞瘤诊断试验:酚妥拉明为短效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可分解和阻断机体内源性儿茶酚胺“量子式”分泌所产生的剧烈性生理效应,如果患者的高血压是由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而引起,酚妥拉明则可使血压迅速下降,故也称为酚妥拉明阻滞试验;②临床试验方法:患者预先安静平卧20分钟,每3~5分钟测血压、心率一次,待机体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后,可将酚妥拉明5mg 稀释于生理盐水20ml中缓慢静脉注射,为安全起见也可先注入0.2mg~1mg观察,若反应呈阴性,再继续追加剩余剂量,如此假阳性的结果可以降低,又可减少血压剧降的危险性,然后每30秒测血压、心率一次,至3分钟时每一分钟重复测量,可连续测试10分钟;③若患者基础血压约为170/110mmHg或以上,注入试验药物后(如酚妥拉明0.2mg~1mg或1mg~5mg),如果在2~4分钟内血压较用药前下降35/25mmHg以上(如基础血压由170/110mmHg或以上而下降至135/85mmHg),且持续3~5分钟或更长,则为阳性结果或阳性反应,高度说明存在嗜铬细胞瘤可能。

若能在注射酚妥拉明前、后分别抽取血样检测儿茶酚胺浓度,如果与血压变化一致,更有利于诊断的成立。

【麻醉与实践】①嗜铬细胞瘤患者麻醉与手术风险颇大,主要源于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为确保患者麻醉术中安全,如怀疑患有该肿瘤,则应给予酚妥拉明阻滞试验,以便得出诊断;②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应用酚妥拉明可基本使其恢复正常的血容量及血压,而麻醉术中使用酚妥拉明,则可有效地阻断对挤压该瘤体时而产生过多的儿茶酚胺效应;③围麻醉期嗜铬细胞瘤患者合理应用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可降低高血压危象与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以使该类患者麻醉术中致死率明显降低。

【提示与注意】①对嗜铬细胞瘤诊断的干扰因素有:若服用其他降压药或巴比妥类药以及阿片类镇痛药、镇静药,这些药物都有可能造成嗜铬细胞瘤试验假阳性,故试验前24小时应停用,尤其合并使用利血平,可引起假阳性反应,故在试验前应停服利血平1~2周;②该试验需在血压回升至治疗前水平给药为宜;③一旦该试验后血压下降过低,应立即采用去甲肾上腺素或苯肾上腺素予以纠正;④对血压持续高于170/110mmHg以上而疑似嗜铬细胞瘤患者,如试验用药后血压明显下降,则有助于该诊断;⑤有时由于血压下降显著,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血容量不足、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等,应予以注意;⑥个别嗜铬细胞瘤患者也可因肾脏继发性病变致使血压下降不明显而发生假阴性结果,故需注意;⑦正常人或一般高血压患者注射酚妥拉明后其收缩压下降一般不超过30mmHg;⑧临床上偶可遇到手术患者因误诊而麻醉术中突发血压骤升且伴随心率倍增,其动脉血压甚至高达250/120mmHg或以上(高血压危象出现),而且应用各种抗高血压药物与加深麻醉仍难以控制持续性高血压危象,遇此情况可应用小剂量酚妥拉明试验性治疗,若患者血压迅速降低,提示可能为嗜铬细胞瘤,其产生的高血压危象是因为触摸、挤压该肿瘤而造成的大量儿茶酚胺“量子式”释放所致。

嗜铬细胞瘤诊断金标准

嗜铬细胞瘤诊断金标准

嗜铬细胞瘤诊断金标准一、概述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系统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细胞。

该病的主要特点是分泌大量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或阵发性的高血压、心悸、出汗等症状。

嗜铬细胞瘤的发病率约为1-2/100,000,好发于30-50岁之间。

二、诊断嗜铬细胞瘤的方法1.临床表现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持续或阵发性高血压、心悸、多汗、头痛、焦虑、恶心、呕吐等。

但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易与其他疾病混淆。

2.实验室检查(1)血液检查:嗜铬细胞瘤患者血清中儿茶酚胺水平升高,尿中香草扁桃酸(VMA)增多。

(2)尿液检查:尿中儿茶酚胺代谢产物增多,如香草扁桃酸(VMA)、5-羟吲哚醋酸(5-HIAA)等。

(3)影像学检查: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发现肾上腺肿瘤。

对于可疑肿瘤,可进行核素标记的儿茶酚胺代谢物扫描(MIBG),以定位肿瘤部位。

3.确诊手段确诊嗜铬细胞瘤主要依赖病理检查。

手术切除肿瘤后,病理检查发现肿瘤细胞含有嗜铬粒蛋白A,即可确诊。

三、嗜铬细胞瘤的治疗与预防1.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是嗜铬细胞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于早期、局限性的肿瘤。

手术切除肿瘤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2.内分泌治疗:对于不能手术或术后复发的患者,可采用内分泌治疗,如生长抑素类似物、多巴胺激动剂等。

3.靶向药物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分子靶点,如RET、EGFR等,采用相应的靶向药物进行治疗。

4.预防措施:定期体检,尤其是有高血压、心悸、多汗等症状的患者,及时就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四、总结嗜铬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依赖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内分泌治疗、靶向药物治疗等。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早期症状。

嗜铬细胞瘤诊断金标准

嗜铬细胞瘤诊断金标准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内分泌肿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或其他嗜铬细胞组织。

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嗜铬细胞瘤的症状多样化和非特异性,其诊断常常具有挑战性。

因此,准确而可靠的诊断金标准对于指导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金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病史采集与临床表现在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中,首先需要全面收集患者的病史信息,并仔细观察其临床表现。

典型的症状包括阵发性高血压、心悸、盗汗、头痛、心绞痛等,并且这些症状常常与体位改变有关。

此外,患者还可能有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等非特异性症状。

因此,在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中,病史采集和临床表现评估是关键的第一步。

二、生化指标检测嗜铬细胞瘤的生化指标检测是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生化指标包括血浆、尿液和髓质抽取物中的儿茶酚胺代谢产物。

其中,血和尿液中的儿茶酚胺代谢产物(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浓度的测定是非常有帮助的。

通常情况下,血和尿液中儿茶酚胺代谢产物的水平明显升高可以提示嗜铬细胞瘤的存在。

此外,还可以检测血和尿液中的儿茶酚胺代谢产物与其前体物质的比值,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比值。

这一比值的增加也可以作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依据。

三、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在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

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初筛工具,可以发现肿瘤的存在和位置。

CT 和MRI能够提供更多关于肿瘤的详细信息,如大小、形态、血供情况等。

此外,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和闪烁扫描,也可以用于嗜铬细胞瘤的定位诊断。

四、功能性试验功能性试验是嗜铬细胞瘤诊断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中最常用的试验是甲基肾上腺素负荷试验。

该试验通过静脉注射甲基肾上腺素来诱发嗜铬细胞瘤产生的儿茶酚胺释放,从而促进诊断。

此外,还可以进行其它功能性试验,如氨基酸载体试验、钙剂负荷试验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经典三联征: ✓疼痛Headache,出汗Perspiration, 心悸Palpitations
A
11
Jacques W .M.L. PhaeochroA mocytoma, Lancet 2005; 366: 665–67512
10%特征
•传统上认为嗜铬细胞瘤有很多10%的特点
•10% 肾上腺外 (closer to 15%) •10% 遗传性 (closer to 25%) •10% 双侧 •10% 恶性 •10% 意外发现
A
17
嗜铬细胞瘤的CT表现
• 增强表现:
• 1-2cm肿瘤较均匀 • 显著强化(富血供表现) • 坏死区域和囊性变区域无强化
Ilias I, Current approaches and recommended algorithm for the diagnostic
A
7
分泌儿茶酚胺的肿瘤
神经嵴
交感神经祖细胞(Neuroblasts)
神经母细胞瘤 儿童最常见的恶性实体肿瘤
嗜铬细胞
交感神经节细胞
肾上腺 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外副交感神经起源 嗜铬细胞瘤(副节瘤)
节神经细胞瘤(偶尔分泌)
临床上最多见的是分泌儿茶酚胺的肿瘤是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
A
8
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

Ilias I, Current approaches and recommended algorithm for the diagnostic
localization of pheochromocytoma.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4 Feb;89(2):479-91.
苯乙胺-N-甲基转移酶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香草扁桃酸
单胺氧化酶
单胺氧化酶
香草扁桃醛
A
6
肾上腺受体
• Alpha-Adrenergic Receptors
• 1: vasoconstriction, intestinal relaxation, uterine contraction, pupillary dilation
24h Ucatechols or Pcatechols > 2-fold of normal 高度怀疑
24h Ucatechols or Pcatechols > 4-fold of normal 准确度≈100%
香草扁桃酸 VMA 高香草酸 HVA 升高也可诊断
Pacak K;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heochromocytoma. Pheochromocytoma: recommend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 from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ctober 2005. Nat Clin Pract Endocrinol Metab.2007 Feb;3(2):92-102.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
李成鹏
A
1
儿茶酚胺的代谢 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 嗜铬细胞瘤的辅助检查
A
2
儿茶酚胺的代谢
A
3
肾上腺激素的分泌
Guyton & Hall,Textbook of MedAical Physiology, 11th edition, 2005 4
儿茶酚胺及代谢产物
• 儿茶酚胺物质
• 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的嗜铬细胞分泌
.
Bravo EL. Current concepts. Pheochromocytoma: diagnosis, localization and
management. N Engl J Med. 1984 Nov 15;311(20):1298-303
A
13
嗜铬细胞瘤的辅助检查
A
14
嗜铬细胞瘤的生化检查
• 去甲肾上腺素 Norepinephrine(NE) • 肾上腺素 Epinephrine(E)Edrenaline(A) • 多巴胺 Adrenaline(DA)
• 儿茶酚胺代谢产物
• 香草扁桃酸 VMA • 高香草酸 HVA
A
5
儿茶酚胺的合成代谢路线
酪氨酸
酪氨酸羟化酶
多巴 多巴脱羧酶
多巴胺
多巴胺羟化酶
✓4.吸烟,摄入含咖啡因和含荧光反应的食物都会给结果产生影响
(3天内禁止吸烟、喝茶、咖啡、吃巧克力、香蕉、柠檬等)
✓5.维生素C、维生素B2、氯丙嗪、氨苄西林、水合氯醛、四环素、
地西泮、利血平、哌替啶和抗A高血压药需停药3天
16
嗜铬细胞瘤的CT表现
• 平扫表现:
• 大部分肿瘤直径超过3cm • 圆形或卵圆形病变 • 与周围软组织相似密度 • 散在钙化(10%) • 中心坏死或囊性变(大于5cm者常见)
A
15
儿茶酚胺采样注意事项
• 儿茶酚胺类在体液中的浓度较低,而且儿茶酚胺基团易
被氧化,故需要注意:
✓1.采样的时间:因为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每日随时间不同发生改
变(尽量清晨,静坐30分,立即送检)
✓2.采样部位:动脉血中的儿茶酚胺较静脉血低(采静脉血)
✓3.采样时的体位:立位比卧位时的血浆儿茶酚胺浓度高2-3倍
• 2: presynaptic NE (clonidine), platelet aggregation, vasoconstriction, insulin secretion
• Beta-Adrenergic Receptors
• 1: HR/contractility, lipolysis, renin secretion • 2: vasodilation, bronchodilation, glycogenolysis • 3: lipolysis, brown fat thermogenesis
A
9
流行病特征
✓0.01-0.1%高血压患者 ✓男女发病比例类似 ✓30-50岁为主要发病年龄 ✓哪些患者要考虑嗜铬细胞瘤诊断:
✓典型症状体征 ✓恶性高血压,高血压危象 ✓药物治疗效果差(往往需3种以上药物) ✓影像学发现肾上腺区域肿瘤(肾上腺意外瘤Incidentaloma)
A
10
体征和症状
• 5P征 ✓高血压 Pressure (HTN) ✓疼痛 Pain (Headache) ✓出汗 Perspiration ✓心悸 Palpitation ✓皮肤苍白 Pallor • 突然发作 Paroxysms (第6个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