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长恨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恨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读成诵,理解诗的思想内容,把握作品的主题。

2、品味作者的语言,鉴赏诗歌叙事、写景和抒情相结合,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预习案】(时间:45分钟)
【知识积累】
作者、作品、写作背景详见《基础训练》
【整体感知】
1、用简洁的语言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

2、理清层次。

(本文是七言古诗,音节、格律虽没有律诗那么严格,但也有规律可循,你能读
出诗句的节拍吗?)
第一部分(自开头至“尽日君王看不足”): 第二部分(“渔阳鼙鼓动地来”至“东望都门信马归”) :
第三部分(“归来池苑皆依旧”至“魂魄不曾来入梦”) :
第四部分(“临邛道士鸿都客”至结束) :
【我的疑惑】将自学过程中发现的困惑写在下面,提供给老师或与同学交流。

【探究案】(时间:预习反馈10分钟+探究30分钟)
【文本鉴赏】
示例:“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这一句运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她回眸一笑,就生
出百般妩媚、千般娇羞;相比之下,六宫中的美人全都黯然失色。

反衬出杨玉环倾国倾城的美貌。

请对以下句子进行赏析:(手法+内容+情感)
1.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2.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3.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合作探究】
1、这首诗歌的题目是《长恨歌》,长恨歌应作何解释?谁恨?恨什么?为什么恨?
2、诗歌的结尾部分,诗人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作为结束,有什么作用?
3、对这首诗的主旨,自古以来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将这首诗的主旨定位为批判唐明皇的荒淫误国,从而达到讽喻的目的,你认为合理吗?结合作者生平、时代及文本加以求证。

(9),两处茫茫皆不见。

(10)七月七日长生殿,。

【训练案】(时间:15分钟)
见《基础训练》28页“随堂基础达标”
《长恨歌》导学案答案
一【预习案】
【整体感知】
1、用简洁的语言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

参考:经过几十年的励精图治,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从此天下太平,但玄宗也开始贪图享乐了。

从各处招来美女,其中以杨玉环为最,千方百计暗度陈仓让其成为自己的妃子。

之后俩人沉溺欢爱。

但好景不长,由于玄宗长期荒废朝政,导致地方叛乱,杨玉环也因此而被迫处死。

在之后的岁月里,玄宗极度思念自己的爱妃。

回到京城之后,找来道士为杨招魂,在蓬莱仙山见到了朝思暮想的杨玉环,两人重温旧梦,但遗憾的是两人终究不能在一起天长地久,只能是天人两隔,长恨绵绵。

2、在复述的基础上,理清情节结构。

第一部分:开头到“尽日君王看不足”。

写唐明皇和杨贵妃在宫廷中的爱情生活。

第二部分:“渔阳鼙鼓动地来”到“东望都门信马归”。

叙述安史之乱爆发,贵妃殒命。

第三部分:“归来池苑皆依旧”到“魂魄不曾来入梦”。

写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深切思念。

第四部分:“临邛道士鸿都客”到最后。

写杨妃在仙山上的相思。

二、探究案
【文本鉴赏】
1.“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通过乐景写哀情。

以美丽的自然景色,反衬回肠荡气的相思之情。

“朝朝暮暮”,用循环往复的动态变迁,衬托李隆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面对青山绿水,朝夕不能忘情。

表现玄宗内心的痛苦。

2.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运用动作描写,层次感很强地展示出杨妃接连不断的行动,描写逼真而传神,透露出她在仙界朝思暮想的殷切期待和由于消息突然传来而表现出的震惊、惊喜,以及由此带来的不知所措。

3.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运用比喻,写杨贵妃如玉的容颜流满了晶莹的清泪,就好像一枝梨花带着点点春雨。

传导出她内心的悲哀、酸楚、委屈、感激等百般感触。

【合作探究】
1、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是时间,是感情延绵的见证,恨是沉重的遗憾,代表了感情的深度和痛苦的沉重。

长恨就是长久的遗憾。

谁恨:李隆基和杨贵妃
恨什么:他们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最终杨贵妃身死。

为什么恨:“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至“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李之重色、求色,杨女之美貌、娇媚,李、杨之间缠绵悱恻的宫闱之欢,杨之得宠,不仅自己“夜专夜”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

——恨之内因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至“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杨之死。

——恨之直接原因(悲剧的制造者成了悲剧的主人公)
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

2、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上天入地,后终在虚无缥渺的仙山上让贵妃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再现于仙境。

“情”的渲泄已超脱于帝王妃子间的感情纠葛,而更多地带有诗人的主观的理想成分,并早已超出了历史事实的范围,将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冲突表现无余。

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摆弄,和爱情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时空而进入无极之境。

这样,诗人便以“长恨”表现了爱情的长存,亦即点明全诗的主题。

3、《长恨歌》的主旨是什么,历来聚讼纷纭。

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意见:
(1)讽喻说。

就是只把唐玄宗当作皇帝写。

认为此诗是借李、杨之情事,讽刺李隆基贪色误国,以致引发“安史之乱”。

告诫最高统治者应引以为戒,免蹈覆辙。

至于诗歌后半部分对绵绵长恨的描绘,也不是对李、杨表示同情,更不是歌颂,而是通过李隆基晚年失去一切的狼狈景象,隐晦而曲折地讽刺他荒淫误国而终于苦果自尝。

说明作为一个皇帝,爱美人首先要爱江山,失去江山,美人也会失去。

爱美人更要爱江山。

(2)爱情说。

把唐玄宗当作凡人写。

(白居易说过这是人间罕事)认为此诗的前半部分中,对李、杨荒淫无度、废弃国事诚然有所讽刺和不满,但这不是主旨。

全诗以大部分篇幅描写了两人的爱情遭遇,歌颂了他们之间的爱情。

论者还认为,诗中所写的李、杨爱情,实际上已超越了历史事实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作者通过这一爱情悲剧,歌颂了人们对爱情的坚贞和专一,反映出人们对美满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尽管李、杨身为帝王贵妃,但他们的这种爱情与人民的生活、与人民的感情是一致的。

(3)双重主题说。

是皇帝也是普通人。

认为这首诗一方面对李、杨荒淫无度招致祸乱作了明显讽刺,另一方面对两人的爱情悲剧及彼此间的诚焉相思赋予了深切同情,而且更偏重于后者。

整首诗,自始至终贯穿着两重性,贯穿着李、杨身兼爱情悲剧的制造者与承担者之间的冲突。

冲突的体现者主要是两个人物本身,而冲突的必然结果是人物的长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