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中医内科学证型表解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证型表解(详细)

中医内科学证型表解(详细)
缓解期
脾气虚弱
补中益气,健脾升阳
补中益气汤
寒热错杂
温中补虚,清热燥湿
乌梅丸
瘀血内阻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膈下逐瘀汤
3.8泄泻
证型
治法
代表方药
暴泻
寒湿内盛
散寒化湿
藿香正气散
湿热伤中
清热利湿
葛根芩连汤
食滞肠胃
消食导滞
保和丸
久泻
脾胃虚弱
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参苓白朮散
肾阳虚衰
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四神丸
肝气乘脾
抑肝扶脾
黄芪建中汤
黄疸消退后
气滞血瘀
活血化瘀,疏肝理气
逍遥散合鳖甲煎丸
湿热留恋
清热利湿
茵陈四苓散
肝脾不调
调和肝脾,理气助运
柴胡疏肝散、归芍六君子汤
4.3积聚
证型
治法
代表方药
积证
气滞血瘀
理气消积,活血散瘀
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
瘀血内结
祛瘀软坚,扶正健脾
膈下逐瘀汤
正虚瘀结
补益气血,活血化瘀
八珍汤合化积丸
聚证
肝气郁结
少腹逐瘀汤
中虚脏寒
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小建中汤
3.7痢疾-初痢宜通,久痢宜涩,赤重者用血药,白重者重用气药。
证型
治法
代表方药
湿热痢
清热解毒、调气行血
芍药汤
疫毒痢
清热凉血解毒
白头翁汤合芍药汤
寒湿痢
温化寒湿
胃苓汤
阴虚痢
养阴清肠
驻车丸
虚寒痢
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休息痢
发作期
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中医内科学最精简表格整理

中医内科学最精简表格整理
温中散寒 理气止痛
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湿热壅滞
泻热通腑 行气导滞
大承气汤+/枳实导滞丸
饮食积滞
消食导滞 理气止痛
枳实导滞丸
肝郁气滞
疏肝解郁 理气止痛
木香顺气散
瘀血内停
活血化瘀 和络止痛
少腹逐瘀汤

中虚脏寒
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大建中汤 或 小建中汤
7.泄泻
证型
治法
代表方
暴泻
寒湿内盛
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藿香正气散
清热解毒 通络达邪
黄连解毒汤
5.癫狂
证型
治法
代表方
癫证
痰气郁结
疏肝解郁 化痰醒神
逍遥散合涤痰汤
气虚痰结
益气健脾涤痰宣窍
四君子汤合涤痰汤
心脾两虚
健脾养心解郁安神
养心汤合越鞠丸
狂证
痰火扰神
镇心涤痰 清肝泻火
生铁落饮
火盛伤阴
滋阴降火安神定志
二阴煎合 琥珀养心丹
痰热郁结
豁痰化瘀调畅气血
癫狂梦醒汤
6.痫证
证型
2.胸痹
证型
治法
代表方
实证
心血瘀阻
活血化瘀 通脉止痛
血府逐瘀汤
气滞心胸
疏肝理气 活血通络
柴胡疏肝散
痰浊闭阻
通阳泄浊 豁痰宣痹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寒凝心脉
辛温散寒 宣通心阳
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
虚证
气阴两虚
益气养阴 活血通脉
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心肾阴虚
滋阴清火 养心和络
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
心肾阳虚
虚喘
肺虚证
补肺益气

中医内科学证型表解

中医内科学证型表解

.中医科学证型表解第一单元肺系病证一、感冒-解表达邪病因:外感六淫、时行疫毒。

代表方药证型治法病机:卫表不和,肺失宣肃。

1. 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病位:肺卫。

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辛凉解表 2. 风热犯表证病理:六淫之邪。

新加香薷饮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 3. 参饮 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加减葳蕤汤阴虚感冒滋阴解表 5.二、咳嗽-祛邪利肺,扶正补虚。

病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

证型治法代表方药病因:外感六淫、邪干肺。

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病位:肺,与肝脾有关,久肾。

2. 风热犯肺桑菊饮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病理:痰、火。

3. 风燥伤肺桑杏汤疏风清肺、润燥止咳辨证:外感伤,证候虚实。

4. 痰湿蕴肺二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5. 痰热郁肺清金化痰汤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6. 肝火犯肺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清肺泻肝、顺气降火7. 肺阴亏耗沙参麦冬汤滋阴润肺、化痰止咳三、哮病-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病因病机:外邪侵袭,触动伏痰。

病因:饮食、体虚病后。

外邪侵袭、病位:肺,与脾肾密切。

病理:痰为主。

发作时病理:痰气相搏,气道被阻。

四、喘证-实喘治在肺,祛邪利气,虚喘治在肺肾脾,以肾为主,培补摄纳病机:肺气上逆,宣降失职;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

病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所伤、劳欲久病。

病位:肺、肾,涉及肝脾。

辩证:辨虚实;实喘再辨外感伤;虚喘当辨病变脏器。

五、肺痈-清热解毒,化瘀排脓病因:感受风热、痰热素盛。

代表方药治法证型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血瘀。

银翘散疏风散热、清肺化痰初期1.病理:邪盛的实热证候。

脓疡溃后见阴伤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 2. 成痈期气耗。

溃脓期是病情顺逆的转折点。

加味桔梗汤排脓解毒3. 溃脓期病位:肺 4. 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六、肺痨-补虚培元,治痨杀虫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2)虚火灼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艽鳖甲散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病因:感染痨虫正气虚弱补天大造丸滋阴补阳4)阴阳两虚病机:虚体虫侵,阴虚火旺。

中医内科学病证分型+方名总结

中医内科学病证分型+方名总结

中医内科学病证分型+方名总结中医内科学第一章、肺系病证第一、感冒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荆防败毒散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3)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汤第二、咳嗽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附:夏令夹暑——加六一散、鲜荷叶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附:凉燥(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而干)——杏苏散内伤咳嗽4)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附:病情稳定——六君子丸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6)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泻白散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第三、哮证发作期1)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请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救急汤合生脉饮缓解期6)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7)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第四、喘证实喘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虚喘6)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7)肾虚不纳—补肾纳气——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8)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第五、肺痈1)初期-清肺解表——银翘散2)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或如金解毒散3)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4)恢复期-养阴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第六、肺痨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可另服琼玉膏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第七、肺胀1)痰浊壅肺-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合三子养亲汤2)痰热郁肺-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3)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4)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5)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第二章、心系病证第一、心悸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2)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3)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4)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5)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6)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7)痰火扰心-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第二、胸痹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2)气滞心胸-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柴胡疏肝散3)痰浊闭阻-通阳泄浊、豁痰宣痹——瓜萎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4)寒凝心脉-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6)心肾阴虚-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7)心肾阳虚-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右归饮附真心痛1)气虚血瘀-益气活血、通脉止痛——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2)寒凝心脉-温补心阳、散寒通脉——当归四逆散3)正虚阳脱-回阳救逆、益气固脱——四逆加人参汤第三、不寐1)肝火扰心-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2)痰热扰心-清化痰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3)心脾两虚-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归脾汤4)心肾不交-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5)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第四、癫狂癫证1)痰气郁结-理气解郁、化痰醒神——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2)心脾两虚-健脾益气、养心安神——养心汤送服越鞠丸狂证1)痰火扰神-清心泻火、涤痰醒神——生铁落饮2)痰热瘀结-豁痰化瘀、调畅气血——癫狂梦醒汤3)火盛阴伤-育阴潜阳、交通心肾—二阴煎合琥珀养心丹第五、痫证1)风痰闭阻-涤痰熄风、开窍定痫——定痫丸2)痰火扰神-清肝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3)瘀阴脑络—活血化瘀、熄风通络——通窍活血汤4)心脾两虚-补益气血、健脾宁心——六君子汤合归脾汤5)心肾亏虚-补益心肾、潜阳安神——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第六、痴呆1)髓海不足-补肾益髓、填精养神——七福饮2)脾肾两虚证-补肾健脾、益气生精——还少丹3)痰浊蒙窍—豁痰开窍、健脾化浊——涤痰汤4)瘀血内阻-活血化瘀、开窍醒脑——通窍活血汤第七、厥证气厥1)实证-开窍、顺气、解郁——通关散合五磨饮子2)虚证-补气、回阳、醒神——四味回阳饮、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血厥1)实证-平肝潜阳、理气通瘀—羚角钩藤汤合通瘀煎2)虚证-补气养血——独参汤继服人参养营汤痰厥-行气豁痰——导痰汤第三章、脾胃系病证第一、胃痛1)寒邪客胃-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香苏散合良附丸2)饮食伤胃-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3)肝气犯胃-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4)湿热中阻-清热化湿、理气和胃——清中汤5)瘀血停胃-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实证:失笑散合丹参饮6)胃阴亏耗-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7)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附:痞满实痞1)食滞内停-消食和胃、行气消痞——保和丸2)痰湿中阻-除湿化痰、理气和中——二陈平胃汤3)湿热中阻-清热化湿、和胃消痞——泻心汤合连朴饮4)肝胃不和-疏肝解郁、和胃消痞——越鞠丸合枳术丸虚痞5)脾胃虚弱-补气健脾、升清降浊——补中益气汤6)胃阴不足-益阴养胃、调中消痞——益胃汤第二、呕吐实证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化浊和中——藿香正气散2)饮食停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3)痰饮内阻-温中化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4)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四七汤虚证5)脾胃虚寒-健脾益气、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6)脾胃阳虚-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汤7)胃阴不足-滋阴养胃、降逆止呕——麦门冬汤第三、噎膈1)痰气交阻-开郁化痰、润燥降气——启膈散2)津亏热结-滋养津液、润燥生津——沙参麦冬汤3)瘀血内阻-滋阴养血、破结行瘀——通幽汤4)气虚阳微-温补脾肾——补气运脾汤第四、呃逆实证1)胃中寒冷-温中散寒、降逆止呃——丁香散2)胃火上逆-清胃泄热、降逆止呃——竹叶石膏汤3)气机郁滞-顺气解郁、和胃降逆——五磨饮子虚证4)脾胃阳虚-温补脾胃止呃——理中丸5)胃阴不足-养胃生津、降逆止呃——益胃汤合橘皮竹茹汤第五.腹痛1)寒邪内阻-散寒温里、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2)湿热壅滞-泄热通腑、行气导滞——大承气汤3)饮食停滞-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枳实导滞丸4)肝气郁滞-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5)瘀血内停-活血化瘀。

(完整word版)中医内科学学习笔记

(完整word版)中医内科学学习笔记

中医内科学笔录中医内科学证型表解一、感冒 - 解表达邪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风寒证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葱豉汤或荆防败毒散2.风热证辛凉解表,清肺透邪银翘散3.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二、咳嗽 - 宣肺散邪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止咳清金化痰汤6.怒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7.肺阴亏耗养阴清热、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三、哮病 - 发时治标,平常治本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 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1.发生期 2 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3)浊哮化浊除痰、降气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4)风哮疏风宣肺、化痰平喘华盖散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2.缓解期2)脾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四、喘证 - 实喘治在肺,祛邪利气,虚喘治在肺肾,以肾为主,培补摄纳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1.实喘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肝气乘肺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6)水凌心肺温阳利水,泻壅平喘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2.虚喘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2)肾虚补肾纳气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3.喘脱扶阳固脱 ,镇摄肾气参附汤加紫石英 ,灵磁石 ,沉香 ,蛤蚧五、肺痈 - 清热解毒,化瘀排脓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 早期清肺解表银翘散1中医内科学笔录2.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3.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4.恢复期养阴补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六、肺痨 - 补虚培元,治痨杀虫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肺阴损失滋阴润肺 ,清热杀虫月华丸2)阴虚火旺补益肝肾,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3)气阴耗伤养阴润肺,益气养阴保真汤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七、肺胀 - 有重视地采用扶正与祛邪的不一样治则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外寒里饮温肺散寒,涤痰降逆小青龙汤2)痰浊阻肺化痰降逆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3)痰热郁肺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4)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5)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6)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八、痰饮 - 温阳化饮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饮停于胃和中蠲饮小半夏加茯苓汤1.痰饮2)饮邪化热清热逐饮甘遂半夏汤3)饮留于肠攻逐水饮已椒苈黄丸1)邪停胸肺和解少阳,宣利枢机柴枳半夏汤2.悬饮2)饮停胸胁攻逐水饮十枣汤控涎丹3)气滞络痹理气和络香附旋覆花汤4)阴虚内热滋阴清热泻白散、沙参麦气汤3.支饮温肺化饮小青龙汤4.溢饮小青龙汤解表化饮九、心悸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心虚胆寒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朱砂2) 心脾两虚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3)肝肾阴亏滋补肝肾,养心安神一向煎合酸枣仁汤加山萸肉4)心阳不振温补心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5)水气凌心振奋心阳,化气利水苓桂术甘汤6)血瘀气滞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7)痰浊阻滞理气化痰,宁心安神导痰汤8)邪毒犯心清热解毒,益气养阴银翘散或生脉散2中医内科学笔录十、心疼 - 祛邪治标,扶正固本“补,通”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 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2) 痰浊内阻通阳泄浊,豁痰开结瓜蒌薤白半夏汤3) 阴寒呆滞辛温通阳,开痹散寒瓜蒌薤白白酒汤加枳实、桂枝、附子、丹参、檀香4)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和人参养营汤5) 心肾阴虚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左归饮6)心肾阳虚益气壮阳,温络止痛参附汤和右归饮十一、不寐 - 补虚泻实,调整阴阳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心脾两虚补养心脾、以生气血归脾汤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养心安神黄莲阿胶汤、朱砂安神丸3)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4)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温胆汤5)肝郁化火疏肝泻热、佐以安神龙胆泻肝汤十二、汗证 - 虚者补之,脱者固之,实者泄之,热者清之,寒者热之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营卫不睦调解营卫桂枝汤自汗2)肺气虚衰益气固表玉屏风散3)心肾亏虚益气温阳保元汤或芪附汤4)热郁于内清泄里热竹叶石膏汤盗汗1)心血不足补血养心归脾汤3)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脱汗益气回阳固脱参附汤加味黄汗清热利湿茵陈五苓散十三、血症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热邪犯肺清肺泄热,凉血止血桑菊饮鼻衄2)怒火上炎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栀子清肝汤3)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4)气血亏虚益气摄血归脾汤齿衄1)胃火内炽清胃泻火,凉血止血加味清胃散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合茜根散1.咳血1)燥热犯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2)怒火犯肺清肝泻肺、凉血止血黛蛤散合泻白散3)阴虚肺热滋阴润肺、降火止血百合固金丸2.吐血1)胃中积热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2)怒火犯胃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3)气虚血溢益气摄血归脾汤3.便血1)肠道湿热清热利湿,凉血止血地榆散2)脾胃虚寒温阳健脾,养血止血黄土汤3中医内科学笔录3.尿血1)下焦热盛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小蓟饮子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3)脾不统血补脾益气生血归脾汤4)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非常山药丸4.紫癜1)热盛迫血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清营汤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宁络止血茜根散3)气不摄血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十四、痴呆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髓海不足补肾益髓,填精养神七福饮2)气血亏虚益气养血,安神宁志归脾汤3)痰浊蒙窍健脾化浊,豁痰开窍洗心汤4)瘀血内阻活血化瘀,通络开窍通窍活血汤5)心怒火旺清热泻火,安神定志黄连解毒汤十五、厥证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气厥1)实证顺气开郁五磨饮子2)虚证补气回阳四味回阳饮2.血厥1)实证活血顺气通瘀煎2)虚证补养气血独参汤,继用人参养营汤3)痰厥行气豁痰导痰汤4)食厥消食和中盐汤探吐,神术散合保和丸5)暑厥开窍醒神,清暑益气牛黄清心丸,紫雪丹,继用白虎加人参汤,清暑益气汤十六、痫病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阳痫急以开窍醒神,黄连解毒汤合定痫丸发生期继以泄热涤痰熄风2.阴痫温阳除痫,顺气定痫五生饮合二陈汤1. 脾虚痰盛健脾化痰六君子汤休止期2.怒火痰热清肝泻火,化痰宁心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3. 肝肾阴虚滋润肝肾大补元煎十七、癫狂(略)十八、胃痛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 胃气壅滞理气和胃止痛香苏散2)肝胃气滞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柴胡疏肝散3)胃中蕴热清胃泻热、和中断痛泻心汤合金铃子散4)肝胃蕴热清肝泻热、和胃止痛化肝煎5)瘀血阻滞理气活血、化瘀止痛发笑散合丹参饮6)胃阴不足益胃生津止痛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4中医内科学笔录7)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十九、痞满 - 苦辛开降,理气消痞证型治法1)邪热内陷泻热消痞,和胃开结2)饮食积滞消食导滞,行气除痞3)痰湿内阻除湿化痰,理气宽中4)肝郁气滞疏肝解郁,理气消痞5)脾胃衰弱补气健脾,升清降浊二十、呕吐证型治法实证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芬芳化浊2)饮食阻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3)痰饮内阻温化痰饮、和胃降逆4)肝气犯胃疏肝和胃、降逆止呕虚证5)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降逆6)胃阴不足滋润胃阴,降逆止呕二十一、呃逆证型治法1)胃中严寒温中散寒、降逆止呕2 )胃火上逆清热和胃、降逆止呕3)气滞痰阻顺气降逆4)脾胃阳虚温补脾胃、和中降逆5)胃阴不足益气养阴、和胃止呃二十二、噎嗝证型治法1)痰气交阻开郁、化痰、润燥2)津亏热结滋润津液、泻热散结3)瘀血内阻破结行瘀、滋阴养血4)气虚阳微温补脾肾,益气回阳二十三、腹痛证型治法1)寒邪内阻温里散寒、理气止痛2)湿热壅滞通腑泄热3)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4)气滞血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二十四、泄泻证型治法黄芪建中汤代表方药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保和丸平胃散和二陈汤四逆散合越鞠丸补中益气汤代表方药藿香正气散保和丸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理中丸麦门冬汤代表方药丁香散竹叶石膏汤旋复代赭石汤理中汤加丁香,白豆蔻益胃汤代表方药启膈散五汁安中饮通幽汤补气运脾汤,右归丸代表方药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大承气汤小建中汤柴胡疏肝散、少腹逐瘀汤代表方药5中医内科学笔录1)寒湿泄泻芬芳化湿,疏表散寒藿香正气散2)湿热泄泻清热利湿葛根黄芩黄连汤3)暑湿泄泻清暑化湿黄连香薷饮4)食滞胃肠消食导滞保和丸5)肝气乘脾抑肝扶脾痛泻要方6)脾胃衰弱健脾益胃参苓白术散7)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二十五、痢疾- 初痢宜通,久痢宜涩,赤重者用血药,白重者重用气药。

中医内科学证治表格整理笔记

中医内科学证治表格整理笔记

中医内科学证治表格整理一、感冒-解表达邪二、咳嗽-宣肺散邪三、哮病-发时治标,平时治本四、喘证-实喘治在肺,祛邪利气,虚喘治在肺肾,以肾为主,培补摄纳五、肺痈-清热解毒,化瘀排脓六、肺痨-补虚培元,治痨杀虫七、肺胀-有侧重地选用扶正与祛邪的不同治则八、痰饮-温阳化饮九、心悸十、心痛-祛邪治标,扶正固本“补,通”十一、不寐-补虚泻实,调整阴阳十二、汗证-虚者补之,脱者固之,实者泄之,热者清之,寒者热之十三、血症十四、痴呆十五、厥证十六、痫病十七、癫狂(略)十八、胃痛十九、痞满-苦辛开降,理气消痞二十、呕吐二十一、呃逆二十二、噎嗝二十三、腹痛二十四、泄泻二十五、痢疾-初痢宜通,久痢宜涩,赤重者用血药,白重者重用气药。

二十六、便秘–通下二十七、胁痛二十八、黄疸二十九、积聚(略)三十、鼓胀三十一、头痛三十二、眩晕三十三、中风-三十四、郁病-理气开郁,怡情易性三十五、瘿气-养阴清热,解郁化痰三十六、痉证(略)三十七、颤振(略)三十八、水肿-“去菀陈垄”、“开鬼门”、“洁净府”三十九、淋证-实则清利,虚则补益四十、癃闭-六腑以通为用实证治宜清湿热,散瘀结,利气机而通利水道;虚证治宜补脾肾,助气化,使气化得行,小便自通。

四十一、消渴-养阴生津,清热润燥四十二、腰痛-虚者以补肾壮腰为主,兼调养气血;实者祛邪活络为要四十三、关格(略)四十四、遗精-实证以清泄为主,虚证以补肾固涩为主四十五、虚劳-补益四十六、内伤发热(略)四十七、疟疾(略)四十八、痹病-祛邪活络、缓急止痛四十九、痿病-调理脾胃,补益肝肾,育阴清热,不妄用风药为基本原则五十、癌症(略)。

中医内科学证型表解

中医内科学证型表解

中医内科学证型表解第一单元肺系病证-祛邪利肺,扶上逆。

病因:外感六淫、内邪干肺。

病位:肺,与肝脾有关,久肾。

病理:痰、火。

辨证:外感内伤,证候虚实。

三、哮病-发时治病因病机:外邪侵袭,触动伏痰。

病因:外邪侵袭、饮食、体虚病后。

病位:肺,与脾肾密切。

病理:痰为主。

发作时病理:痰气相搏,气道被阻。

病机:肺气上逆,宣降失职;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

病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所伤、劳欲久病。

病位:肺、肾,涉及肝脾。

辩证:辨虚实;实喘再辨外感内伤;虚喘当辨病变脏器。

病因:感受风热、痰热素盛。

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血瘀。

病理:邪盛的实热证候。

脓疡溃后见阴伤气耗。

溃脓期是病情顺逆的转折点。

病位:肺六、肺痨-补虚培元,正气虚弱肺与脾肾密切,后及心-有侧重地选用祛邪病因:久病肺虚、感受外邪。

病机:久病肺虚,六淫侵袭,以致痰饮淤血结于肺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

病变:首肺,继脾肾,后及心。

病理:痰浊、水饮、血瘀。

辩证:标本虚实病情轻重病位:肺脾肾心病因:久病损肺、误治津伤。

基本病机:肺虚,津气大伤,失于濡养,肺叶枯萎。

病位:肺,与脾胃肾相关。

病理:肺燥津伤(虚热)、肺气虚冷(虚寒)。

第二单元心系病证病Array因:体虚劳倦、七情、感受外邪、药食不当。

病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病位:心,肝脾肾肺关。

病理:虚实气滞、血瘀、痰浊、水饮。

十、胸痹-祛邪治标,扶正固本“补,通”标实尤重活血通脉、补虚尤重补益心饮食失劳(无药食心,涉肝脾血瘀、心,其本在-补虚首辨外病因:Array感受外邪、情志失调、先天不足或房劳过度饮食劳倦及体虚久病跌仆损伤或久病入络病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病位:清窍、外感手足三阳内伤肝脾肾。

病理:痰湿、风火、血瘀。

(无外感)饮食、情志伤、气虚邪中。

病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风(肝风、外风)、火(肝火、心火)、痰(风痰、湿痰)、气(气逆、气滞)、血(血瘀)、虚(血虚、阴虚)病位:心脑,与肝脾肾相关。

中医内科证型(最新)

中医内科证型(最新)

中医内科证型(最新)肺系病证一、感冒1、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败毒散2、风热感冒: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3、暑湿感冒: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二、咳嗽1、风寒咳嗽: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2、风热咳嗽: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3、风燥咳嗽: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6、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7、肺阴虚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三、哮证1、发作期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2、缓解期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睥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四、喘证1、实喘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肺气郁痹:开郁降肺-五磨饮子2、虚喘肺虚:补肺益气养阴-补肺汤合玉屏风散或合生脉散肾虚:补肾纳气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五、肺痈1、初期:清肺解表散邪-银翘散2、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3、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4、恢复期:益气养阴清热-沙参清肺汤合竹叶石膏汤六、肺痨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七、肺胀1、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2、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3、痰浊壅肺:涤痰泻肺平喘-葶苈大枣泻肺汤4、痰热郁肺:宣肺泄热、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5、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心系病证一、心悸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2、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3、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甘龙牡汤4、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利水-苓桂术甘汤5、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丸6、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二、胸痹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2、痰浊壅塞:通阳泻浊、豁痰开结-瓜萎薤白半夏汤3、阴寒凝滞:辛温通阳、开痹散寒-瓜蒌薤白白酒汤4、心肾阴虚: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左归饮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6、阳气虚哀: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参附汤合右归饮三、不寐1.实证肝郁化火:清肝泻热、佐以安神-龙胆泻肝汤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2.虚证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养心安神-黄莲阿胶汤、六味地黄丸心脾两虚:补益心脾、养心安神-归脾汤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一、头痛1、风寒头痛:疏风散寒-川芎茶调散2、风热头痛:疏风清热-芎芷石膏汤3、风湿头痛:祛风胜湿-羌活胜湿汤4、肝阳头痛:平肝潜阳-天麻钩藤饮5、肾虚头痛:养阴补肾-大补元煎6、气血虚头痛:气血双补-八珍汤7、痰浊头痛:健脾化痰、降逆止痛-半夏白术天麻汤8、瘀血头痛:活血化瘀-通窍活血汤二、眩晕1、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滋养肝肾-天麻钩藤饮2、气血亏虚:补养气血、健运脾胃-归脾汤3、肾精不足:阴虚:补肾滋阴-左归丸阳虚:补肾助阳-右归丸4、痰浊中阻:燥湿祛痰、健脾和胃-半夏天麻白术汤三、中风1、中经络:风痰入络:真方白丸子2、风阳上扰:天麻钩藤汤3、阴虚动风:镇肝熄风汤4、中脏腑:闭证:痰热腑实:桃仁承气汤5、痰热瘀闭:羚羊钩藤汤合安宫牛黄丸6、痰浊瘀闭:涤痰汤合苏合香丸7、脱证:参附汤合生脉散8、风痰瘀阻:解语丹9、气虚络瘀:补阳还五汤四、癫证1、痰气郁结:理气解郁、化痰开窍-顺气导痰汤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安神-养心汤五、狂证1、痰火上扰:镇心涤痰、泻肝清火-生铁落饮2、火盛伤阴:滋阴降火、安神定志-二阴煎六、痫证1、风痰闭阻:涤痰熄风、开窍定痫-定痫丸2、痰火内盛:清汗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3、心肾亏虚:补益心肾、健脾化痰-大补元煎、六君子汤。

中医内科学表格整理(中医助理)

中医内科学表格整理(中医助理)

中医内科证治总结
(中医助理)
一、感冒
二、咳嗽
三、哮病
治疗总则: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四、
五、肺痈主要特征:咯吐腥臭浊痰,胸痛,咳嗽,发热。

六、肺痨
治疗总则:补虚培元,抗痨杀虫
十、胸痹
十一、不寐
病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病位在心,与肝脾肾相关
三十二、眩晕
病位在头窍,与肝脾肾相关。

病理因素有风、火、痰、瘀。

三十三、中风
呕吐
二十一、呃逆-理气和胃、降逆平呃、标本兼治
二十四、泄泻-运脾祛湿
四十、癃闭-腑以通为用。

实证治宜清湿热,散瘀结,利气机而通利水道;
四十一、消渴-养阴生津,清热润燥。

中医内科学证型表解(详细)

中医内科学证型表解(详细)

中医内科学证型表解一、【肺系病证】
1.3哮病–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1.4喘证–实喘治在肺,祛邪利气,虚喘治在肺肾,以肾为主,培补摄纳
1.7肺痨–补虚培元,治痨杀虫
二、【心系病证】
2.4不寐–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2.5痴呆
三、【脾胃病证】
3.4呃逆
3.5噎膈
3.7痢疾–初痢宜通,久痢宜涩,赤重者用血药,白重者重用气药。

四、【肝胆病证】
4.4鼓胀
4.7中风
五、【肾系病证】
5.2淋证–虚则补益,实则清利
5.3癃闭–六腑以通为用
实证治宜清湿热,散瘀结,利气机而通利水道;
5.4关格–治主当缓,治客当急
5.5阳痿–补肾疏肝,健脾益气,行气活血
六、【气血津液病证】
6.2血证–治气、治血、治火
6.3痰饮–温阳化饮
6.6汗证–虚者补之,实者泄之,脱者固之,寒者热之,热者清之
6.9癌病–扶正袪邪,攻补兼施
七、【肢体经络病证】
7.5腰痛–虚者以补肾壮腰为主,兼调养气血;实者祛邪活络为要。

中医内科学证型(详细)

中医内科学证型(详细)

肺系一:感冒病名首见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

元朱丹溪提出辛温、辛凉治法;明清感冒与伤风互称。

病机:外感六淫,卫表不睦治疗原则:解表达邪风寒束表: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

辛温解表。

荆防达表汤 /荆防败毒散。

风热犯表: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

辛凉解表。

银翘散 /葱豉桔梗汤。

暑湿伤表:暑湿伤表,表卫不睦,肺气不清。

清暑祛湿解表。

新加香薷饮。

气虚感冒:素体气虚,卫外不固,风邪承继。

益气解表。

参苏饮。

阴虚感冒: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

滋阴解表。

加减葳蕤汤。

(表虚自汗:玉屏风散阳虚外感:再造散)二:咳嗽刘河间提出咳与嗽有别。

素问:由皮毛先受邪气而致。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外感咳嗽宣肺散邪为主;内伤咳嗽祛邪扶正,标本兼治。

《内经》咳嗽的病位在肺。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景岳全书》外感、内伤病因:外感六淫、内邪干肺病变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一)外感咳嗽:风寒袭肺:风寒袭肺,肺气失宣。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三坳汤 /止嗽散。

风热犯肺:风热犯肺,肺失清肃。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桑菊饮。

风燥伤肺:风燥伤肺,肺失清润。

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桑杏汤。

(凉燥杏苏散)(二)内伤咳嗽:痰湿蕴肺: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

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二陈平胃散 +三子养亲汤。

痰热郁肺:痰热壅肺,肺失肃降。

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清金化痰汤。

怒火犯肺:肝郁化火,上逆侮肺。

清肺泻肝,顺气降火。

黛蛤散(肝)合加减泻白散(肺)。

肺阴亏耗: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

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 ;《金匮要略》咳而上气,喉中水鸣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明虞抟医学正传差别哮与喘。

病因:外邪、饮食、情志、体虚治疗原则:发时治标,平常治本(一)发生期:痰气搏结,阻与气道,肺失宣降冷哮:寒痰伏肺,遇感想发,痰升气阻,肺失宣畅。

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中医内科学证型

中医内科学证型

一:感冒病名首见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

元朱丹溪提出辛温、辛凉治法;明清感冒与伤风互称。

病机:外感六淫,卫表不和治疗原则:解表达邪风寒束表: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

辛温解表。

荆防达表汤/荆防败毒散。

风热犯表: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

辛凉解表。

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暑湿伤表:暑湿伤表,表卫不和,肺气不清。

清暑祛湿解表。

新加香薷饮。

气虚感冒:素体气虚,卫外不固,风邪承袭。

益气解表。

参苏饮。

阴虚感冒: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

滋阴解表。

加减葳蕤汤。

(表虚自汗:玉屏风散阳虚外感:再造散)二:咳嗽刘河间提出咳与嗽有别。

素问:由皮毛先受邪气而致。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外感咳嗽宣肺散邪为主;内伤咳嗽祛邪扶正,标本兼治。

《内经》咳嗽的病位在肺。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景岳全书》外感、内伤病因:外感六淫、内邪干肺病变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一)外感咳嗽:风寒袭肺:风寒袭肺,肺气失宣。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三坳汤/止嗽散。

风热犯肺:风热犯肺,肺失清肃。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桑菊饮。

风燥伤肺:风燥伤肺,肺失清润。

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桑杏汤。

(凉燥杏苏散)(二)内伤咳嗽:痰湿蕴肺: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

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二陈平胃散+三子养亲汤。

痰热郁肺:痰热壅肺,肺失肃降。

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清金化痰汤。

肝火犯肺:肝郁化火,上逆侮肺。

清肺泻肝,顺气降火。

黛蛤散(肝)合加减泻白散(肺)。

肺阴亏耗: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

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金匮要略》咳而上气,喉中水鸣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明虞抟医学正传区别哮与喘。

病因:外邪、饮食、情志、体虚治疗原则:发时治标,平时治本(一)发作期:痰气搏结,阻与气道,肺失宣降冷哮: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畅。

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权威中医内科学证型表解一、感冒-解表达邪
四、喘证-实喘治在肺,祛邪利气,
五、肺痈-清热解毒,化瘀排脓
补虚培元,治痨杀虫
六、肺痨-
八、痰饮-温阳化饮
九、心悸
十五、厥证
痫病
二十、呕吐


二十四、泄泻
二十五、痢疾-初
痢宜
通,久痢宜涩,赤重者用血药,白重者重用气药。

二十七、胁痛
二十九、积聚(略)
三十一、头痛
三十二、眩晕
三十四、郁病-理气开郁,怡情易性
三十五、瘿气-养阴清热,解郁化痰
三十六、痉证(略)三十七、颤振(略)
四十、癃闭-六腑以通为用
实证治宜清湿热,散瘀结,利气机而通利水道;
四十二、腰痛-虚者以补肾壮腰为主,兼调养气血;
实者祛邪活络为要
四十三、关格(略)
四十六、内伤发热(略)四十七、疟疾(略)四十八、痹病-祛邪活络、缓急止痛
五十、癌症(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