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公开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课题1《分子和原子》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课题1《分子和原子》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H2O2 MnO2 H2O + O2
O
H
MnO2
5、原子的概念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6、分子与原子的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物理变化过程中,分子本身不变,只是分 子间间隔改变。
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 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课堂练习
1.以下关于物质微粒性的认识,错误的是( D ) A.有的物质由分子构成 B.有的物质由原子构成 C.分子、原子等是肉眼看不到、手摸不着的微观粒子 D.分子、原子并不真实存在
知识考点2
分子的性质
方法点拨
分子的性质包括:①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② 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③分子间有间隔;④同种分 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可结 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对于下列问题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C ) A.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很小 B.花棚里香气扑鼻,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6 000 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 说明氧分子数目减少了
水分子 H2O
看分子结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氢分子模型 氧分子
H2
O2
氨分子 NH3
看分子的 符号
氢原子 氧原子
氢原子
思考:下列变化过程中,物质的种类有没
发生改变?分子有没发生变化?变化前后的
物质的化学性质有没有改变?
加热蒸发
1、水的蒸发 H2O
H2O
水蒸发的过程中,只是水分子间的间隔改变了, 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所以物质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6.下列关于氧分子与氧原子的说法错误 的是( D ) A 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 B 氧分子大,氧原子小 C 氧分子与氧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也由氧原子构成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PPT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PPT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3﹑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相应旳特征不一致
B 旳选项是(
)

操作或现象
• 分子旳特征

A 给篮球充气
分子间有间隔
B 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 • 分子是有质 合在一起,体积小200mL 量旳
C •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旳香味 • 分子是运动 旳
C 4、下列情况能够造成分子间间隔缩
小旳是( )
A、晾晒湿衣服 B、装有酒精旳容器敞口放置 C、向车胎内充气 D、将氧气常温密封保存在贮气瓶中
闻到淡淡旳梅花香旳原因是( B )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是可分旳
试一试, 走进生活
2、用分子旳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体积小100mL。
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练一练, 你会了吗
状态变
4、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旳本身没有 变化。(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形状变
状态变
4、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旳本身没有 变化。(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形状变
固体 液体
状态变
气体
4、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旳本身没有 变化。(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形状变
固体 液体
状态变
气体
水旳蒸发过程中水分子有无发生变化?
变化类型 水分子
物理变化 不变
化学变化 变化
水旳化学性质 没有变化
发生了变化
结论 分子只要不变,水旳化学性质就不变
2.分子旳定义:由分子构成旳物质,
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旳最小粒子。
加热
氧化汞
汞 + 氧气

分子和原子课件公开课课件

分子和原子课件公开课课件

分子和原子课件公开课课件分子和原子课件公开课课件一、课程简介本次公开课的主题为“分子与原子”,旨在帮助学生们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掌握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从而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和化学现象。

二、课程目标1、掌握分子和原子的定义及区别。

2、理解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3、能够运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的化学现象。

三、课程内容1、分子和原子的定义及区别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分子和原子。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结构单元,而原子则是不能再分的基本粒子。

原子是构成分子的元素之一,分子则是通过化学键合而构成的物质的最小单位。

2、分子和原子的性质(1)分子的大小: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组成,其大小通常用分子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来表示。

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以碳-12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的比值,用于计算分子的原子量和其质量。

(2)分子的形状:分子具有不同的空间构型,包括直线型、V形、三角锥形、四面体形等。

分子的形状对其化学性质和反应有很大的影响。

(3)分子的极性: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时,产生电偶极矩,此时分子具有极性。

分子的极性对其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和溶解度有很大影响。

(4)原子的性质: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单位,其具有稳定的电子结构和原子核。

原子的电子结构决定了其化学反应的能力,而原子核则包含了质子和中子,决定原子的核电荷数和原子序数。

3、分子和原子的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化学反应按分子反应和原子反应两种方式进行。

在分子反应中,整个分子参与反应,反应过程中分子破裂为更小的原子或原子团。

而在原子反应中,原子是直接参与反应的,反应过程中不会产生新的原子。

这两种反应方式对于我们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的本质非常重要。

四、实例分析以水为例,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其分子量为18。

水的分子结构使得其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例如在常温下为液体,能溶解多种物质等。

【教学设计】《分子与原子》公开课与反思精品教案

【教学设计】《分子与原子》公开课与反思精品教案
[要求]设计不直接滴加浓氨水,也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实验。
分组实验、讨论、
学生体验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播放视频:
气体压缩
酒精和水的混合
观看并思考
节约时间
板书:3、分子间存在间隔
认真听讲并联想分子间存在间隔的情况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七、教学评价设计
自我评价:采用了畅言教学系统后,直接把教学内容和课外资源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更加熟悉教材,了解学习的内容,由于系统可以直接导入图片、录像视频、动画等各种媒体,比较以前的教学手段更加方便和高效。
引导学生思考
让学生意识到分子存在的可能性
[演示实验]在冷、热水的烧杯中加入等量的品红,观察现象
提问:温度和扩散的关系,
认真思考并回答
板书:分子和原子
明确课程目标
图片展示: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像
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图
观看图像,结合前面的小实验与日常生活常识,真正认识到分子的存在。
通过现代高科技,进入微观世界
公开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时: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题位于九年级化学课本第三单元第一节,是在学生有了空气、氧气以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等基础上,深入进行化学学习的必不可少的内容,也可谓水到渠成,学习化学必须要掌握分子、原子的概念,在今年的继续教育中,通过学习,我从几位专家的讲座中如《有效教学的方式和模式》、《现代教学理论与学生为本》和《以人为本和高效课堂》等对搞好教学设计从学生角度进行教学设计等,学习本节内容才能对化学学习中的微观内容等抽象知识有一定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其价值和重要性都是非常高的。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九年级学生通过前一阶段的空气、氧气等物质的学习,对化学有了一定的兴趣,并为微观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尤其是在绪言中有关微观知识的简单介绍,为此后的学习埋下了伏笔,因此此时介入分子原子的内容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对化学知识有了兴趣,再加上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入这些方面的内容,比如化学式、元素符号的分散认识和记忆等,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内容学习有了跃跃欲试的激动。

人教版九级化学分子和原子公开课-PPT

人教版九级化学分子和原子公开课-PPT
答: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原子不变
三、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
变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 改变 .
化学变化的实质: 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分为原子, 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水分子分解示意图
1.1994年印度博帕杰毒气泄漏,很多人
B 中毒.它说明了( ) A.分子可再分 B. 分子在不停运动 C. 分子很小 D. 分子间有间隔
此实验说明了分子 是不断运动的。
探究实验: 在不同温度的水为分别放入品红
实验说明: 温度越高,分子 的运动速率越快.
人教版九年 级级 化化 学学 分3子.1和分原子子和公原开子课(共-PP3 T0张PPT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3.1分子和原子(共3 0张PPT )
不同温度下水分子运动速率不同
结论:温度越高,分子 的运动速率越快。
人教版九年 级级 化化 学学 分3子.1和分原子子和公原开子课(共-PP3 T0张PPT )
人教版九年 级级 化化 学学 分3子.1和分原子子和公原开子课(共-PP3 T0张PPT )
[活动与探究] (1)、浓氨水滴入含酚酞的水中:
现现象象
说明说明((或或结论)结论)
溶液由无色
氨水溶液能使
变成红色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3.1分子和原子(共3 0张PPT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3.1分子和原子(共3 0张PPT )
3、分子之间有 间隔的 。
[实验]: 将50mL的水和50mL的无水乙醇混合
最后得到的体积小于 100mL, 说明分子之间有 间隔的 。(物质 的三态主要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 .
不同的而引下氨水有 刺激性 气味, 说明氨水具有 挥发 性;此变化属

《分子和原子》公开课教案

《分子和原子》公开课教案

《分子和原子》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分子的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分子的定义和性质。

让学生掌握分子在物质中的作用。

1.2 教学内容分子定义:介绍分子的概念,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粒子。

分子性质:讲解分子的基本性质,如分子质量、分子体积、分子运动等。

分子在物质中的作用:阐述分子在物质组成和性质中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分子的定义和性质。

利用实物模型或动画演示分子结构,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分子概念。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分子作用的理解。

第二章:原子的结构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

让学生掌握原子的组成和电子排布。

2.2 教学内容原子结构:介绍原子的核式结构,包括原子核和电子云。

原子组成:讲解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运动。

电子排布:介绍电子在原子核外的排布规律,如能级、轨道等。

利用PPT或板书展示原子结构模型,讲解原子结构。

通过Flash动画演示电子在原子核外的运动,帮助学生理解电子排布。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原子结构的理解。

第三章: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让学生能够区分宏观和微观层面的物质组成。

3.2 教学内容分子与原子的区别:讲解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组成的,而原子是物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与原子的联系:阐述分子和原子的相互关系,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形成分子。

宏观与微观层面:介绍宏观层面物质组成和微观层面原子分子结构的关系。

3.3 教学方法通过PPT或板书对比分子和原子的图片,让学生直观理解二者的区别。

利用Flash动画演示分子和原子的转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

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宏观和微观层面物质组成的认识。

第四章:化学键的类型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键。

让学生掌握化学键的形成和作用。

离子键:介绍离子键的概念,形成原理和特点。

3.1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公开课

3.1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公开课

做一做
1. 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C)
A、分子有质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体积小
2. 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
为(C)
A. 水分子变大了
B. 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 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
D. 构成物质的粒子数目增多
3.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 主要是由于( D )。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的质量发生变化 C. 分子的形状发生变化 D.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一课时
执教者 张丽
石墨中的碳原子图像
21
一滴水中约:1.67×10
个水分子
一个水分子的质量 约是:3×10-26 kg
1.67×1021个水分子由10亿 人日夜不停地数,每人每
分钟数100个,要数?年
才能数完。
三万
【结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探究实验一:品红在水中的扩散
实验探究二: 1+1=2
100ml水 + 100ml酒精 = ?
【结论】 :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实验探究三: 不同状态的物质,分 子的间隔大小会一样?
小游戏:谁的力气大 四人一组,取二只注射器,一只吸 满空气,一支吸满水,,用拇指堵 住针管口,慢慢推活塞,体验那一 只容易被推动?
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模拟动画
演示实验:将品红分别慢慢倒入盛 有40mL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观 察发生的现象。
结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温度越 高分子运动的越快。
演示实验 观察与思考
向酚酞溶液中慢漫滴加 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 有什么变化?
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打开食醋瓶盖时,闻到了刺激气味,表
不停地运动 明微粒在_________;食盐能溶解在水里,说明组
没有变化 物质的微粒本身 _______ 仍然是原来的物质, 物理 所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变化。
成物质的微粒间 有间隔 ;在上述的一些变化中,

看演示,做练习
联想并体验
假如你是烧杯中的一滴水中的小 微粒,在你周围看到了什么?如果给 你稍稍冷却或加热,你又会怎样? 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在化学的微 观世界中翱翔吧!
小结:
一、物质是由微小粒子——分子或原子等构 成的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很小,体积很小。 2、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
随堂训练:
1、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微粒之间有空 隙的是( D ) A 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 酒精和水混合,总体积变小 C 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 海绵能吸水 2、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 答:因为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
请计算:1.67×1021个水分 子由10亿人日夜不停地数, 每人每分钟数100个,要数 多少年?
3×10
-26
kg
这些数字说 明了什么?
二、分子的性质
【结论】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好香啊!
实验探究2:探究微粒运动实验
酚酞溶液 浓氨水
酚酞溶液
青霉素瓶 红旗A
红旗B
猜想与假设:
请大家想一想:红旗A变红的原因是什么?
作业:思考解答课本53~54页的相应习题
思考:哪一支针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你知道其中 的原因吗?
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模拟动画
固态
液态
气态
一般情况:分子间隔变大
气 体
液体
固体
在通常情况下: 气体分子 间的间隔

液体分子 间的间隔

固体分子 间的间隔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间隔受 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物质发生物理变化 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1、水使酚酞变红色; 2、氨水使酚酞变红色; 3、空气使酚酞变红色; 4、红旗A滴入的酚酞过一会儿才会变色,与青 霉素瓶中的浓氨水无关; 5、青霉素瓶中浓氨水的微粒跑到红旗A上去了, 使红旗A上的酚酞变色; ……
【结论】 2、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好香啊!
【思考】 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哲理故事
一名徒弟跟随师傅学习多年,自以为学会了师傅的所有本
领,他提出要下山。师傅说:“行,你最后替师傅我办一件事。”
徒弟很高兴的答应了师傅的要求,师傅给了他一个桶,说:“你
到山上用石头把它装满了。”徒弟很快就用石头把桶装满了,提 到师傅的面前,师傅问他:“桶装满了吗?”“满了师傅。”师 傅顺手抓起一把沙子撒了进去,沙子进入没有漏出来,师傅问: “桶装满了吗?”徒弟提起桶出去,他把沙子装了进去,一会儿 回来,师傅又问:“真的满了吗?”“满了”师傅又把一瓢水撒 惭愧地低下了头。
你能解释下列实验中的现象吗?
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容易晾干?
温度越高,分子能量增加,运动越快。 【结论】
实验探究3:酒精与水混合
体积变化情况
实验操作 预测结果 1、半滴定管水与半滴定管酒精混合 测量结果
2、半滴定管酒精与半滴定管酒精混合
3、半滴定管水与半滴定管水混合
想一想: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实验探究1:探究物质的微观构成
研碎
高锰酸钾颗粒 高锰酸钾粉末
加入
10mL水
振荡
现 代科学 技术已 能将构 成物质 的粒子 放大后 呈现在 我们的 眼前。
分 子
扫描隧道显微镜
原 子
【结论】
一、物质是由微小粒子——分子或 原子等构成的
一滴水中大约有 21 1.67×10 个 水分子 一个水分子的质 量约是:
了进去,一滴水都没有漏出来,这时,徒弟意识到师傅的用意了,
【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结论】 3、分子之间有间隔
实验探究4:水和空气的压缩
取一支针筒,抽取一定量的空气,用手指堵出针筒末 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在刚才的这支针筒内抽取相同量的水,用手指堵出针 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