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心跳

合集下载

小学体育与健康运动与心跳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与健康运动与心跳教学设计

《运动与心跳》教学设计(水平二.四年级)
1.教材分析
本课是针对水平二(四年级)理论基础知识“生命的马达--心脏”所设计。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心脏功能的理解,将所学知识进行延伸,引入血液循环的基本的基本知识,在教学中以耐久跑练习为载体,使学生在实践课中直观地了解和掌握“人体血液循环系统”、“脉搏测试方法”和“运动中脉搏快慢与运动量之间的关系”等体育常识。

2.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对体育与健康课中“生命的马达----心脏”充满好奇,但又不能讲知识完全吸收掌握,因此,本课以耐久跑练习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更直观地了解掌握简单的血液循环知识和脉搏与运动量之间的关系,由于耐久跑练习相对枯燥,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因此,教学中可利用场景设置激发学生练习兴趣,提高练习效果。

3.教学目标
(1)95%的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人体心脏、血液循环的的基本常识以及脉搏测试基本方法、脉搏变化运动量之间的关系。

(2)85%左右的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运动中脉搏的快慢与运动量之间的变化,科学地锻炼身体。

(3)发展一般耐力与心肺功能。

4.重、难点
脉搏测试的基本方法
运动中脉搏快慢与运动密度、强度的关系
5.器材的选择与处理
根据课堂教学要求,本课场地器材的设计采用了人体心脏、血液循环和等挂图作为知识的引导,示范教学流程及相关知识点。

6.教学组织形式与管理实施
7.运动负荷设计
平均心率:120次/分练习密度:50%
教案。

探究运动与心跳脉搏频率关联的教学计划

探究运动与心跳脉搏频率关联的教学计划

探究运动与心跳脉搏频率关联的教学计划探究运动与心跳脉搏频率关联的教学计划引言:心跳脉搏频率是个体身体健康和运动状态的重要指标。

了解心跳脉搏频率与运动之间关联的教学计划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身体运动科学知识,培养出健康的生活习惯。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运动与心跳脉搏频率关联的教学计划,从简单的概念入手,逐渐深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这个主题。

一、引入运动与心跳脉搏频率的基本概念1. 什么是心跳脉搏频率?- 心跳脉搏频率定义及计算方式的简要介绍。

2. 运动对心跳脉搏频率的影响- 运动引起心跳脉搏频率升高的原理解释。

- 运动前后心跳脉搏频率的对比说明。

二、运动类型对心跳脉搏频率的影响1. 有氧运动与心跳脉搏频率- 有氧运动对心跳脉搏频率的影响机制解析。

- 不同有氧运动强度对心跳脉搏频率的影响比较。

2. 力量训练与心跳脉搏频率- 力量训练对心跳脉搏频率的影响原因探讨。

- 不同力量训练方式对心跳脉搏频率的影响差异说明。

三、实际运动与心跳脉搏频率的关联1. 如何测量心跳脉搏频率- 脉搏计数法和心率监测设备的介绍和比较。

2. 运动与心跳脉搏频率的关联案例分析- 针对不同运动类型进行案例分析,说明其对心跳脉搏频率的影响和意义。

四、运动与心跳脉搏频率教学计划的设计和实施1. 教学目标的设定- 清晰明确教学计划的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动与心跳脉搏频率的关联。

2. 教学方法和资源准备- 创造多样性的教学方法,例如实验观察、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

- 准备合适的教学资源,如心率监测设备和案例研究资料等。

3. 深入浅出的教学流程设计- 从简单概念出发,逐渐引入复杂原理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由表及里理解运动与心跳脉搏频率关联。

4. 评估与总结- 设计合适的测试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 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运动与心跳脉搏频率的知识。

观点和理解:在运动和心跳脉搏频率关联的教学计划中,我个人认为应注重以下几点:1.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运动与心跳》 说课稿

《运动与心跳》 说课稿

《运动与心跳》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运动与心跳》。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以及说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运动与心跳》是教材版本年级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探讨了运动与人体心跳之间的关系,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科学运动观念。

通过对这一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认识到运动对心跳的作用机制,理解合理运动对于维持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为学生今后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奠定基础。

教材内容编排合理,通过生动的案例、清晰的图表和简洁的文字,将复杂的生理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说学情本次授课的对象是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求知欲旺盛的阶段。

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经在之前的学习中对人体的基本结构和生理功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运动与心跳之间的具体关系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在学习能力方面,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参与实践活动,这为我们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运动与心跳之间的关系,知道运动强度和心跳频率的变化规律。

掌握测量心跳的方法,能够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记录运动前后的心跳数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对比、归纳等方法,总结运动对心跳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使学生认识到运动对于健康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积极参与运动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运动对心跳频率的影响,掌握运动强度与心跳变化的关系。

心率与运动的关系

心率与运动的关系

心率与运动的关系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人们关于心率和运动的讨论。

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是衡量人体心血管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而运动则是保持身体健康和增强体能的重要方式。

那么,心率和运动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本文将详细探讨心率与运动的关系,并解释为什么运动对心率有积极的影响。

什么是心率?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平常人的安静心率大约在每分钟60-100次之间,这是人体正常的心率范围。

心率的调节是由心脏内部的“起搏点”决定的,其中最关键的是位于心脏右心房内的窦房结。

通过神经和激素的调节,窦房结能够控制心脏的跳动频率。

运动对心率的影响运动前的心率变化在开始运动之前,人体的心率通常会逐渐增加。

这是因为运动使得身体的各个器官需要更多的能量和氧气来支持肌肉活动。

为了满足这个需求,心脏需要增加供血量,因此心率会加快。

运动时的心率变化当我们进行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时,心率会更加明显地增加。

这是因为有氧运动会加强肌肉的收缩力度和频率,从而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能量。

为了满足这个需求,心脏需要更多地泵血,从而增加了心率。

运动后的心率变化在完成运动后,人体的心率会逐渐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

这是因为身体的代谢速率在运动之后会渐渐回归正常水平,肌肉也会逐渐放松。

此时,心脏不再需要供应大量的血液,心率也随之减慢。

运动对心率的益处提高心脏健康适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脏的健康。

由于运动可以增加心脏的负荷,心肌会逐渐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也会增加。

这样一来,心脏每次收缩所排出的血液量也会增加,从而降低了心脏的工作负荷和心率。

降低高血压风险动态运动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包括高血压。

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使得血压得到良好的调节。

通过降低心脏的工作负荷和心率,运动有助于提高血压的稳定性,减少了高血压的发生机率。

改善心脏病患者的症状对于已经患有心脏病的人来说,定期运动对于改善症状和预防疾病进展非常重要。

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加心肌的耐力和协调性,改善心脏收缩的能力。

《运动与心跳》课件

《运动与心跳》课件

量。
CHAPTER
02
运动类型与心跳变化
有氧运动与心跳变化
01
02
03
有氧运动
通过持续、中低强度的运 动,提高心肺功能,使心 跳逐渐加速。
跑步
跑步是有氧运动的一种, 随着跑步速度和距离的增 加,心跳逐渐加速,有助 于增强心肺功能。
游泳
游泳是一项全身有氧运动 ,水的浮力可以减轻身体 负担,心跳变化相对平缓 。
力。
Tabata训练
常见的高强度间歇训练之一,通 过8个动作、20秒全力以赴的运 动和10秒休息的循环,达到提高 心肺功能和代谢能力的效果。
HIIT训练
通过高强度和中低强度交替进行 的运动方式,使心跳在短时间内 快速变化,有助于燃烧脂肪和提
高运动耐力。
其他运动形式与心跳变化
瑜伽
瑜伽通过各种姿势和呼吸练习来 达到锻炼身体和内心的效果,心 跳变化相对平缓。
在轻度运动时,心跳频率通常在每分钟60-100次之间;在中度运动时,心跳频 率在每分钟100-140次之间;而在高强度运动时,心跳频率可达到每分钟140次 以上。
心率变异性
心率变异性的定义
心率变异性是指心脏跳动之间的时间差异,它是反映自主神经系统活性的一项重 要指标。
心率变异性与运动强度的关系
在运动过程中,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心率变异性会相应减小,这表明自主神经 系统的活性受到抑制,以适应运动强度的变化。
长期坚持运动的人,其心率变异较小 ,表明心脏调节能力较强。
运动类型与心跳特点
不同类型的运动对心跳的影响不同, 如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
心跳对运动的影响
心率与运动表现
心率是评估运动强度和运动表现的重要指标,合理的心率范围有 助于提高运动效果。

20、运动与心跳

20、运动与心跳
心脏的作用 心脏跳动,推动血液在体内流动。
让心脏更健 1、健康饮食,合理营养。 康的方法 2、适当运动。
说明有的同学体质好,有的同 学体质差点。这种差别除了每个人 本身的身体健康原因外,大多是运 动锻炼造成的差别。
六、对照下面图片,说说心脏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有 什么办法能使我们的心脏更有力,更持久地工作?
•心脏内部有四个相互 独立的腔。心脏右侧 的右心房和右心室, 接受从全身流向心脏 的缺氧血;左心房和 左心室则接受来自肺 部的富含氧气的血液
成年人
16-18次 成年男子 70-72次
成年女子
76次
我的呼吸和心跳:□正常 □不正常
二、心脏位于人体的什么部位?形状是什么样子 的?在下面的人体图上把心脏画出来。
•心是像桃子一样的。 位置在胸部偏左。
三、如何才能使我们测量的呼吸和心跳的次 数更准确?
•测量呼吸次数就是测量一分钟胸部起伏的次数, 测量心跳的次数就是测量一分钟脉搏的次数。
20、运动与心跳
一、对照下表测一测,你的呼吸和心跳正常吗?
不同年龄段的人平静时的呼吸和心跳参照表
呼吸频率
心跳频率
年龄 每分钟呼吸次数 年龄 每分钟心跳次数
新生儿
40-50次
新生儿
140次
5岁儿童
20-30次
3岁儿童
110次
10岁儿童
25次以下 4岁儿童
100次1ຫໍສະໝຸດ 岁青少年 20次以下 10岁少年90次
1、要想测量准确,先要做好准备,准备好操作方 案。
2、要测量三种状态(平静、运动后,休息三分钟 后)下的心跳呼吸次数。
3、分析数据,找出规律,研究运动对心跳呼吸的 影响。
四、与一个爱运动的同学比较。完成并记录表中活 动的数据。

《运动与心跳》教案.doc

《运动与心跳》教案.doc

《运动与心跳》参考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脉搏与心跳的关系。

2、了解血液循环器官的构成及循环过程。

3、能通过模拟实验推测出脉搏与心跳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学习脉搏与心跳的关系、血液循环器官的构成及循环过程。

评价任务:知道脉搏与心跳的关系,了解血液循环器官的构成及循环过程。

教学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用来制作简易听诊器的乳胶管和漏斗一套,模拟脉搏和心跳的气球、注射器、乳胶管,人体血管分布挂图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

大家知道,我们运动时心跳和脉搏都会加快,究竟心跳与脉搏有怎样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授。

1、指导学生搜集自己运动前后脉搏和心跳的数据。

(1)学生自己测量运动前的心跳和脉搏的次数。

(2)运动后由自己测量脉搏,同时请一位同学帮助测量心跳。

(3)指出:在使用制作好的听诊器时,乳胶管的一端放在耳朵上,漏斗则压在胸部的中央附近,也就是心脏的部位倾听。

(4)把以上测得的结果填写在书本中的表格里。

2、指导学生认识心跳与脉搏的关系。

(1)比较上面测得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2)组织交流各自的发现。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结果做出概括:心跳和脉搏是一致的。

提出研究的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上的两个实验。

(5)组织学生讨论:橡皮球、注射器活塞、乳胶管模拟的是人体的什么器官?(6)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脉搏和心跳有什么关系?3、指导学生阅读小资料。

在指导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以下5个问题:(1)产生心跳的原因是什么?(2)血液循环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3)脉搏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人体比较容易摸到脉搏的地方在哪些部位?(5)心脏跳动与脉搏跳动是怎样的关系?三、本课小结。

1、心脏跳动与脉搏跳动是怎样的关系?2、心脏和血管有什么作用?四、课外实践活动。

1、介绍心跳与体育锻炼的关系。

2、要求学生继续坚持实施上课制定的锻炼计划,并测测自己在运动前后的心跳变化。

板书设计:运动与心跳一、测量脉搏和心跳二、实验探究脉搏和心跳的关系三、小资料:了解心脏和血管。

运动时心跳加速的原理

运动时心跳加速的原理

运动时心跳加速的原理
运动时心跳加速的原理是通过身体的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来实现的。

当你开始运动时,你的神经系统会发送信号,使心脏加快收缩并增加血液的泵送速率。

运动会导致肌肉的收缩和运动,从而增加了身体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心脏需要更有效地泵送血液到身体各个部位,从而提供氧气和养分。

为了实现这一点,神经系统会通过运动中枢调节心脏的频率和力度。

神经系统中的"迷走神经"(也称为副交感神经系统)对心脏有抑制作用,而"交感神经"对心脏有兴奋作用。

在静息状态下,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较强,心率较慢。

而当你开始运动时,交感神经会释放肾上腺素等激素,这些激素通过刺激心脏组织,使其收缩更快和更有力。

此外,运动还会引起体温升高,血管扩张,从而增加了血液流动的速度和量。

这进一步促使心脏加速收缩,以满足身体的需要。

综上所述,运动时心跳加速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使心脏收缩更快和更有力,同时通过增加血管扩张和血液流动来满足身体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

运动训练的心跳率区间

运动训练的心跳率区间

运动训练的心跳率区间
热身区一般是目标心率的50%-60%,用于热身和放松。

脂肪燃烧区一般是目标心率的60%-70%,在这个区间内运动可以更好地燃烧脂肪。

有氧耐力区一般是目标心率的70%-80%,在这个区间内进行训练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

无氧耐力区一般是目标心率的80%-90%,这个区间内的训练可以提高肌肉的耐力和爆发力。

最大心率区一般是目标心率的90%-100%,在这个区间内进行高强度训练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

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训练目标,可以在不同的训练区间内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反应都不尽相同,因此在确定心率训练区间时,最好咨询专业的运动员或医生进行指导,以确保训练的安全和有效性。

运动与脉搏跳动的关系数学小报

运动与脉搏跳动的关系数学小报

运动与脉搏跳动的关系数学小报脉搏是指动脉壁的搏动,与心脏的跳动相一致。

一旦心脏跳动,脉搏也会跳动。

最容易测量脉搏的地方是桡动脉和颈动脉。

运动会增加脉搏跳动的次数,各种运动的脉搏跳动次数会有所不同,主要与运动量和强度有关。

二、用脉搏来估计自己合适的运动量用脉搏来判断自己的运动量是否合适是一种简单而准确的方法,具体作法:坚持每天早晨醒来起床前测安静时的脉搏并记录下来(次/分)。

如果锻炼后的第二天早晨,脉搏已经恢复到和前一天范围内,说明反应正常,身体能适应这样的运动量;如果脉搏比前一天多12次以上,说明前一天运动量过大,身体机能尚未恢复,那么当天锻炼的运动量就应该适当减少。

如果同时身体还感到某些不适,如出虚汗、食欲不振、睡眠不好等,可以适当休息一天(不训练)。

如果脉搏只略微增加,一分种不足12次,可以坚持以往的再运动量,身体状况会有所增强,脉搏的变化也会恢复到以前的跳动次数,甚至更低。

训练使安静时脉搏次数减少,是身体素质提高的表现。

常练长跑或其他耐力性项目的人,平时脉搏比一般人要少,常为54—66次(正常人为72次左右),优秀的长跑运动员可以保持在36—42次。

所以,当看到自己的脉搏通过训练而减少的时候,不要担心,而应该高兴。

三、确定合适的训练强度心跳目标是运动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确保运动强度的基本标准之一。

卡氏公式(KarvonenFormula,一种体能训练测量公式)是最有效的确定心跳目标区的方法之一。

自觉吃力度量表(RPE)和说话测试法是两种主观的衡量强度的方法,可与卡氏公式同时使用。

卡氏公式卡氏公式把休息时心跳作为因素计入,因此需要确定安静时的心跳。

可以在每日早上起床之前,触摸手腕部的脉搏或颈侧脉搏。

(为了使计数更准确,可连续3天早上测量静止时的心跳,然后从中取出平均数。

)另一个确定心跳范围的因素是确定人员应在的训练强度级别。

总的来说,训练强度应在50%~85%之间。

自身的身体状况会最终决定在此区域内的某个百分比。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0运动与心跳 |鄂教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0运动与心跳 |鄂教版

位? 5、心脏跳动与脉搏跳动是怎样的关系?
人体血管分布图 红色——动脉血管 蓝色——静脉血管
心脏跳动 与脉搏跳 动是怎样 的关系?
原来是心脏不停地跳 动,推动血液流进血管, 引起血管搏动,于是我们 就感觉到了脉搏和心跳。
心脏和血管有什么作用?
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 流动,以供应氧和各种 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 产物;
血管的作用是输送血液 到全身的各个脏器,带 去营养物质和氧气,并 带走代谢产物。
为什么运动后脉搏变快了?
因为运动会消耗很多的 氧气和能量,心跳加快, 血液循环也就加快,那 么就能输送更多的血液 (氧气)了。
课外小倡议
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能力可以通过体育锻炼 来增强。
制定一个好的锻炼计划,坚持锻炼,每过 一段时间,测测自己的心跳,看看运动后 恢复正常心跳的时间会不会缩短?
3、测量时必须保持安静,听清起止时间,认真测 量。
记录结果
1分钟脉搏跳动次数 1分钟心跳次数
运动前 高抬腿30秒后
比较测量结果,有什么发现?
这是什么原因呢?
心跳和脉搏 是一致的。
实验要求
1、将软管套在塑料红球上,软管一端请一名同学用 弯折的方式堵住气体的出口,另一名同学手握红球, 其他同学用手轻摸着软管。
2、有节奏地挤压红球,仔细感受软管在实验中有什 么变化。
3、边实验边思考:注射器,软管模拟的是人体的什 么器官?
塑料红球就像心脏, 软管就像血管。
根据实验现象推测,脉搏和心跳有什么关系?
阅读课本64页小资料,思考下列问题:
1、产生心跳的原因是什么? 2、血液循环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 3、脉搏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4、人体比较容易摸到脉搏的地方在哪些部

探索心跳与运动的关系——中班科学教案实验研究

探索心跳与运动的关系——中班科学教案实验研究

探索心跳与运动的关系——中班科学教案实验研究。

实验方法我们的实验对象是教学中的5-6岁学生。

实验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测量学生的安静心率,并记录下来。

接着,我们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运动,例如跳绳、跑步、爬山等,同时观察他们的心率随着运动而变化。

我们使用心跳计来记录数据,并将每位学生的数据放入表格中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分析在我们的实验中观察到了很有趣的结果。

当学生进行运动时,他们的心率会明显提高,而停止运动后,心率也会逐渐恢复到安静状态。

我们发现,不同的运动对学生的心率影响并不相同。

例如,跑步和跳绳可以让学生的心率迅速提高,而爬山则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让学生的心率达到最高点。

另外,我们还发现学生的心率与他们进行运动的时间和强度有关。

在我们的实验中,一些学生在进行运动时心率升高的相当快,但在停止运动后恢复的相当迅速,这表明他们的身体比较健康,心血管系统能够快速适应运动的变化。

相反,一些学生的身体较弱,他们在进行一些较为剧烈的运动时,心率上升的相对较慢。

这些结果表明,不同的身体状况和运动强度会对心跳变化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运动应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规划和安排。

结论我们的实验表明,心跳和运动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进行运动时,我们的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能量,因此心率会提高,确保足够的氧气和能量被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从而运动愈加有效果。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恰当的运动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我们应该养成适当的运动习惯,以增强身体素质和心脏功能。

同时,我们的实验还表明,个体差异和运动强度会对心跳变化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运动规划和安排。

我们希望这个实验能对学生们探索身体健康、运动和心跳之间的关系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运动与心跳-鄂教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运动与心跳-鄂教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运动与心跳-鄂教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运动对心跳的影响。

2.能够观察、描述、比较运动前后的心跳变化。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人体运动与心跳的关系。

2.运动前后的心跳变化。

3.观察和描述运动前后的心跳变化。

三、教学重难点1.如何观察和描述运动前后的心跳变化。

2.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

四、教学准备1.图书《鄂教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2.计时器、心跳计、计数器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与学生讨论运动对身体的好处,并引入本节课主题——运动与心跳。

2.概念讲解:讲解人体运动与心跳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前后我们的心跳有什么变化?3.观察实验: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位同学进行心跳测试。

先让学生安静地坐下并记录此时的心跳。

然后让他们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如快走、跳绳等,再次测量心跳。

4.数据记录:将测试的数据记录在数据表中,并让学生观察、比较、描述运动前后心跳的变化。

5.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互相观察、比较、描述运动前后心跳的变化,并记录在数据表中。

6.总结: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运动会对心跳产生影响?引导学生回顾并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了运动对心跳的影响,并通过数据表的方式记录和比较了运动前后的心跳变化。

整个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也发现有的学生在观察数据、描述心跳变化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后续课程中加强练习和引导。

初中数学项目化学习方案设计:跑步运动与心率

初中数学项目化学习方案设计:跑步运动与心率
项目化学习方案设计
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
名称
初中生跑步运动中的心率
项目开发人
学科项目化学习
类型:□A.单课时项目B.单元项目C.项目作业
跨学科项目化
类型:□A.社会类项目化学习□B.科技类项目化学习C.其它(综合)
面向年级
九年级
实施时间
2023.03~2023.05
项目
简述
跑步运动是同学们经常进行的体育运动之一。在跑步的过程中我们的身心得到有效地调节,身体机能也获得了有效地发展。在跑步的过程中,不同的跑步时间、跑步路程、性别会让心率产生不同的变化,为此开展本次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活动,融合数学、体育、科学等学科,使同学们对跑步运动与心率的关系有更清晰的认识,也为日常跑步运动的安全性、科学性提供有效的建议。
1.认识心率,了解心率变化的生物原理,知道人在运动前和运动后正常状态下的心率范围;
2.根据所选的变量,探寻合适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感受控制变量法在研究过程中的作用;
3.小组合作收集、整理数据、绘制统计图表和函数图象,体验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变量关系的模型,培养学生的模型观念,发展应用意识;
4.综合体育、数学、科学等学科知识,尝试对图表进行分析、解释,思考其“隐藏含义”;
通过手抄报、PPT、视频等形式,介绍心率与跑步运动的关系,对日常的跑步运动情况进行反思,并对跑步的安全性、科学性提出有效的建议。
汇报
形式
PPT(视频、照片、表格、图象)
教学
准备
计时器、评价量表等
任务规划
子任务
子任务名称
学习任务安排
支持性工具
任务一
(1)
对跑步运动的再思考
1.查阅资料,了解心率相关知识,掌握测量心率的方法;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题探究人心跳是否与运动有关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题探究人心跳是否与运动有关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题探究人心跳是否与运动有关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进行实验。

【实验背景】本实验是六年级下册《生物实验》中的一个重要实验。

它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或者是实验现象分析原因以得出结论。

请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操作。

【学生特点】该实验是探究人的心跳是否与运动有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观察、研究和思考的能力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题目要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内容,首先要了解人的心跳与运动之间是否有关系,然后可以进行观察、分析、探索。

一、通过材料(说明人的心跳与运动),观察、分析和探索人的心跳与运动有关系。

让学生思考:人的心跳速度、频率有关吗?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去分析和探究:(1)运动(心脏的跳动):心率是人体心跳速度的表现,心率加快时心脏跳动的次数也就增多了。

运动的时候心脏跳动的次数会增加。

(2)电荷效应:根据实验现象推断出电荷载量的大小和方向,可以推测出人体中哪种电流最大。

(3)机械运动:通过肌肉的收缩使心脏跳动。

(4)重力运动:人体在不受外力影响时心跳次数也不会增加。

(5)声波:人在运动中发出的声波强度不可能比静止时更高。

二、找出人体运动与心跳之间的联系及相应的生理机制,明确运动对人心跳与否有着直接影响。

【实验步骤】(1)准备一根细铁丝做挂壁,一根圆柱形金属棒;(2)将铁丝从挂壁上穿过;(3)将挂壁固定在锥形金属棒的外壁上;(4)开始转动挂壁;(5)向内转动铁丝;(6)向外转动圆柱形金属棒;(7)结束实验;(8)收集心跳声。

实验要求:在不改变实验方法的前提下,能准确地找到人体在不断运动时心跳声变化的规律。

通过观察分析可以发现:心跳声在一定条件下与人体运动有关,它跟运动与人体运动在生理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研究人在运动时心跳与心跳声之间关系是本课重点学习内容之一。

人体在不断运动时心跳声会出现变化,它跟心跳声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要想明确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就需要知道运动和心跳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应的生理机制。

为什么奔跑时心脏会剧烈地跳动?

为什么奔跑时心脏会剧烈地跳动?

为什么奔跑时心脏会剧烈地跳动?当我们奔跑时,不论是慢跑还是全速冲刺,大多数人都会注意到一个明显的生理现象——心脏开始剧烈地跳动。

这种有力的、快速的跳动感觉,仿佛是身体内部的鼓声,为什么会在我们奔跑时如此显著呢?一、运动与心脏的关系要理解为什么奔跑时心脏会剧烈跳动,首先需要了解心脏的基本功能。

心脏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泵,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在全身循环。

当我们处于静止状态时,心脏以相对平稳的节奏工作,满足身体的基本需求。

但当我们开始运动时,身体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求急剧增加,这就要求心脏更加努力地工作,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力量泵送血液。

二、奔跑时的生理变化奔跑是一种高强度的全身运动,它几乎涉及所有肌肉群的协同工作。

当我们奔跑时,肌肉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能量来维持运动,这导致身体对血液的需求急剧上升。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心脏开始加快跳动速度,增加每次跳动的力量,以便在相同的时间内泵送更多的血液。

三、心脏如何适应运动心脏是一个非常适应性的器官。

在长期的奔跑训练下,心脏会经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心肌增厚、心室腔扩大等,这些变化使心脏能够更有效地泵送血液。

同时,奔跑还可以提高心脏的最大输出量,使其能够在短时间内应对更大的血液需求。

四、剧烈运动与心跳加速除了上述因素外,剧烈运动还会引起一系列神经和激素反应,这些反应也会影响心跳速度。

例如,奔跑时体内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会增加,这些激素能够刺激心脏加速跳动。

同时,神经系统也会通过调节心脏的神经纤维来影响心跳速度。

五、心跳加速的意义心跳加速是身体对运动的正常生理反应,它有助于满足身体在运动时的需求。

通过加快心跳速度,心脏能够在相同的时间内泵送更多的血液,从而提供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给工作肌肉。

这对于维持运动表现和防止疲劳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奔跑时心脏剧烈跳动是身体为了适应运动需求而做出的生理调整。

这种调整不仅涉及心脏本身的功能改变,还包括神经和激素系统的复杂调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蓝色代表静脉血管
Hale Waihona Puke 课堂延伸心脏的收缩舒张能力可以通过体 育锻炼来增强。坚持经常性的锻炼, 每过一个月,测测自己的心跳,看 看锻炼效果怎么样。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20课
运动与心跳
洪山嘴小学 罗化伟
学习目标
1、测一测运动前后脉搏与心跳的次数? 2、通过实验弄明白为什么运动后脉搏会变快? 3、了解心跳与脉搏的关系是怎样的?
把测得的结果填写在表格里
1分钟脉搏跳动次数 1分钟心跳次数
运动前
运动后
比较测量结果,你有什么发现?这是什么原因呢 ?下 面我们来做个实验。
实践探究
实验一:将一根薄橡皮软管套在注射器上,有节 奏地推压注射器,手摸着软管,有什么感觉?
注射器就 像心脏,橡皮 管就像血管, 随着有节奏地 推压,橡皮管 会一张一合, 这就形成了脉 搏。
实践探究
实验二:将一根薄橡皮软管套在充气用的橡皮球上, 有节奏地挤压像皮球,手摸着软管,有什么感觉?
充气用 的橡皮球就 像心脏,软 管就像血管。
实验结论:
心跳与脉搏的关系
通过测试,心跳与脉搏跳动的次数是一致的。
通过实验,大家明白为什么 会产生心跳和脉搏吗?
红色代表动脉血管
通常心脏是有规律 地收缩舒张的,心脏 每收缩舒张一次,我 们就感觉到心跳一次。 在每次心跳过程中, 静脉血管中的血液流 入心脏,心脏的血液 流入动脉血管。心脏 收缩时,大量的血液 流入动脉,动脉发生 动脉扩张;心脏舒张 时,动脉又恢复原状。 这种动脉所产生的拨 动,就是脉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