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研山铭》译文及简介

合集下载

米芾书法作品释文

米芾书法作品释文

米芾书法作品释文《三吴帖》行书。

纸本。

信札及五言古诗各一。

约书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

纵30.6厘米,横6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黻谨以鄙诗送提举通直使江西。

襄阳米黻上。

三吴有丈夫。

气欲吞海水。

开口论世事。

借箸对天子。

瑞节高如松。

—岁几繁使。

秋水浮湘月。

罇酒屡觏止。

言别不可攀。

寥虚看云驶。

法华台诗帖纸本行书纵29.8厘米横4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法华台。

块圠有同色,雪深云未开。

终南晴夜月,仿佛似登台。

道林诗帖行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释文】:道林楼阁鸣(此字点去)明丹垩,杉松振老髯。

僧迎方拥帚,茶细旋探檐。

砂步诗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释文】:砂步漫皆合,松门若掩桴。

悠悠摇艇子,真似剡溪图。

米芾《砂步诗帖》,行书墨迹。

书法潇洒遒媚,体势修长,结构紧密,颇具欧阳询遗韵,为米氏早年书法风貌。

秋暑憩多景楼帖纸本行书纵27.6厘米横34.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秋暑憩多景楼纵目天容旷,披襟海共开。

山光随眦到,云影度江来。

世界渐双足,惟未入闽,生涯付一杯,横风多景梦,应似穆王台。

李太师帖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释文】:李太师收晋贤十四帖。

武帝、王戎书若篆籀,谢安格在子敬上。

真宜批帖尾也。

穰侯出关诗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穰侯出关穰侯去国缓驱车ju蔡泽还来取范睢ju恶客只应真可厌恠他汉相馆丘墟《穰侯出关诗帖》又称《高氏三图》麻、楮混料纸行书纵29.4厘米横26.4厘米,宋绍圣(1094-1098年)间,约写于45岁左右吾友帖【释文】:吾友何不易草体?想便到古人也。

盖其体已近古,但少为蔡君谟脚手尔!余无可道也,以稍用意。

若得大年《千文》,必能顿长,爱其有偏倒之势,出二王外也。

又无索靖真迹,看其下笔处。

《月仪》不能佳,恐他人为之,只唐人尔,无晋人古气苏太简参政帖上海博物馆藏【释文】:苏太简参政家物,多著邳公之后四代相印,或用翰林学士院印。

芾记。

叔晦帖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释文】:余始兴公故为僚宦,仆与叔晦为代雅,以文艺同好,甚相得,于其别也。

研山铭

研山铭

右研山铭,先臣芾真 迹,臣米友仁鉴定恭 跋。
鸟迹雀形,字意极 古,变志万状,笔 底有神,黄华老人 王庭筠。
研山铭为李主旧物,米老平生好石,获此一奇而铭, 以传之。宣其书迹之尤奇也,昔董思翁极崇仰米书,而微 嫌其不淡然。米书之妙,在得势如天马行空,不可控勒, 故独能雄视千古,正不必徒从淡求之。落此卷则朴拙疏瘦, 岂其得意时心手两忘,偶然而得之耶,使思翁见之,当别 说矣。乾隆戊子十一月,昌平陈浩题。
钤印 有:内府书印(三次)、宣和、双龙圆印、绍兴,贾 似道的“长”、“悦生”(二次)、于腾、味腴轩、 于腾私印、东海郯人、受麟(二次)、受麟私印、飞 卿、石禅莩子、石甫、湘石过眼。周於礼印、立崖、 陈浩之印、七十四翁、梦德星庵、梦庐审定真迹、玉 堂柯氏九思私印等23方。
灵璧石,产于安徽灵璧县磬石山北麓。灵璧石神 韵天然,分为奇石、磬石等几种,是中华奇石中的瑰 宝。晚年的米芾得到了灵璧石,如获至宝,这块石头 的形状呈山形,刚好可做墨池来研墨。米芾对其爱不 释手,他连续三天夜晚,抱着这块灵壁石才能入睡。 即便是这样,米芾还是意犹未尽,这一夜,夜朗星稀, 米芾挥毫泼墨,便留下千古名帖《研山铭》,也成为 石痴米芾爱石颂石的千古佳作。
释文:研山铭。五色水,浮昆 仑。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 烁电痕。下震霆,泽厚坤。极 变化,阖道门。宝晋山前轩书。
篆书: 宝晋斋研山图 不假雕饰,浑然天成 隶书: 华盖峰、月严、方坛、翠峦、玉笋下洞口、下洞三折通上洞、予尝神游於其间、龙 池、遇天欲雨则津润、滴水小许在池内、经旬不竭。
米芾《研山铭》,绢本手 卷,行书,卷纵36厘米,横136 厘米,用南唐澄心堂纸书写行 书大字三十九个。藏北京故宫 博物院。
《研山铭帖》是米芾书法精 品中的代表作。此帖沉顿雄快, 跌宕多姿,结字自由放达,不 受前人法则的制约,抒发天趣, 为米芾大字作品中罕见珍品。

米芾经典代表作品欣赏以及其艺术风格和释文

米芾经典代表作品欣赏以及其艺术风格和释文

米芾经典代表作品欣赏以及其艺术风格和释文米芾,北宋著名大书画家,鉴藏家。

他的书法极富天真率意的特性,他的艺术道路又不同于苏东坡、黄庭坚等人的求意,而是能集古出新,他开辟了宋代尚意书风的另一条道路,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米芾经典代表作品欣赏:一、米芾《淡墨诗帖》释文:淡墨秋山尽远天暮霞还照紫添烟故人好在重携手不到平山谩五年《淡墨诗帖》赏析:米芾传世作品中以长卷及小品为主,《淡墨诗帖》属米芾行草书中的小品,寥寥廿八字,变法无穷,气象万千。

“淡”、“墨”、“平”等字之浓重与“故”、“人”、“好”等字之轻灵有机的组织在一起,使作品带有音乐般的节奏感。

米芾笔法的多变堪称宋人第一,古人所谓八面开锋,即是指米字而言。

单从此帖的“淡”、“秋”、“远”、“天”、“霞”、“故”、“人”、“不”等字的奈笔来看,各具形态,变化无穷。

【临池要诀】学某家帖要学其特点,方易见功。

临写此贴,特别要重视“墨”、“秋”、“尽”、“天”、“添”、“年”等字的神情气韵,以及通篇章法上的轻重缓急。

二、米芾《苕溪诗卷》欣赏释文: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松竹留因夏溪山去为秋久赓白雪咏更度采菱讴《苕溪诗卷》赏析:《苕溪诗卷》写于宋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年),是米芾三十七岁时的书法作品,是其传世墨迹中的代表作之一。

米芾书体的特点可归结为“淋漓畅快、奇变纵横”八字。

前人对米字的评说也很多,如“沉着痛快、如乘骏马、进退裕如,不烦鞭勒”(赵构)、“如快剑阵,强弩射千里,所当穿彻”(黄庭坚)等,都有助于我们理解米芾的风格。

米芾自己也提出“无往不收,无垂不缩”等理论,学习米字时可以作为参考。

此帖是米芾的代表作之一,字数较多,是系统地学习米字的好范本。

如通过临写此贴,能掌握米字笔势“纵横开阖,转折如意”的特点,便可谓窥得米字堂奥矣,既而再进一步去临写《蜀素帖》、《方圆庵》。

三、米芾《彦和帖》彦和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芾顿首启。

经宿。

尊候冲胜。

山试纳文府。

且看芭山。

《研山铭》是米芾真迹原件

《研山铭》是米芾真迹原件

《研山铭》是米芾真迹原件
张铁英
【期刊名称】《中国书画》
【年(卷),期】2003(000)012
【摘要】米芾(1051~11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才情的书法家、鉴赏家兼收藏家。

在'苏、黄、米、蔡'宋代四位书法家中,米芾的书法成就及对当时、后世乃至今日书坛的影响都是最大的。

2002年春季,中贸盛佳拍卖公司成功从海外征得米芾大字行书作品《研山铭》原迹,并请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启功先生、委员徐邦达先生、傅熹年先生等人认真验看。

专家们一致认定他们所见到的正是米芾久负盛名的《研山铭》原件。

消息传开后,理所当然地引起了书法界、文博界、收藏界及传媒界的
热情关注。

为进一步加强对这件国宝的研究,中国书协鉴定收藏委员会和中贸盛佳
拍卖公司广泛邀请海内外有关专家学者,联合举办了一次研讨会。

通过广泛深入的
讨论,把对米芾《研山铭》
【总页数】4页(P96-99)
【作者】张铁英
【作者单位】中国书法家协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92.1
【相关文献】
1.米芾《研山铭》是否全卷皆伪
2.米芾《研山铭卷》
3.《研山铭》为米芾真迹考
4.米芾《研山铭》中的"道"、"前"两个错字
5.米芾《研山铭》研赏二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米芾《研山铭》中的“道”、“前”两个错字

米芾《研山铭》中的“道”、“前”两个错字

图二图三图四2010年6月份以来,4.3亿元天价的黄庭坚《砥柱铭》,因其中的“礼”、“祝”二字,把“示”字旁书写成“衣”字旁(多了一点),更因黄庭坚的传世书法真迹中没有一例这样的写法,此两字遂成为《砥柱铭》假冒黄庭坚书法真迹的重要证据之一。

实际上,在或临仿或凭空伪造的前贤书画作品中,因大部分的作伪者书法水平较低,常会不自觉地书写出令人啼笑皆非的笔误错字,包括已在社会生活中造成极大影响的所谓米芾《研山铭》,也不能例外。

米芾《研山铭》原收藏于日本友邻博物馆,后因某种原因“释出”回流中国,2002年12月通过“定向拍卖”方式,“斥三千三百万巨资”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一)。

在《研山铭》中,因作伪者未能正确理解米芾书法真迹中某些字形的笔画结构特征,临仿出了“道”、“前”两个均缺少(丷)左右点下面必不可少一长横画的笔误错字。

一、《研山铭》错写“道”字错写“道”字位于《研山铭》本幅倒数第三行中间,是一个明显没有写出“道”字(丷)左右点下面必不可少一长横画的错字(图二)。

从附图中我们应该可以清楚地看出,“道”字偏旁“首”(丷)左右点的右点,因行书而变形为撇米芾《研山铭》中的“道”、“前”两个错字葛敬生图一米芾《研山铭》(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All Rights Reserved.画后,写成形似上下粗细均匀“圆头秃尾铆钉”的笔画,应该为一笔所写成。

而紧贴其中段右侧、并斜向左下方连笔其下偏旁“目”形似竖撇的笔画,也应该就是在目前的位置,按照标准竖撇的写法程序,重新起笔后书写,错误地省略了偏旁“首”(丷)左右点下面必不可少的一长横画。

米芾真迹行书中的“道”字,实际有两种最基本的笔画结构特征:一种为类似草书中所谓的“一笔书”“道”字,其明显的笔画结构特征为从偏旁“首”(丷)左右点的左点开始落笔,在笔不离纸的情况下(可以形断意连),一笔连贯写完整个“道”字。

其代表字形如米芾行草书手札《乱道帖》(白立献、陈培站编《米芾书法精选》,河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米芾《研山铭》研赏二题

米芾《研山铭》研赏二题

114美学2019/03一、弁言米芾(1073~1108)初名黼,字元章,字号溪堂居士、鹿门居士、襄阳漫士等,徙家襄阳人称“米襄阳”,因作庵润州,号“海岳”,曾官礼部员外郎,故称“米南宫”,晚年号“米老”,世称“大米”。

米芾的书法风格,其自评曰:古筋、皮肉、脂泽,风神俱全,犹如一佳士也。

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

[1]172米芾的书法不仅继承了颜真卿 、欧阳询、沈传师、段季展和褚遂良等唐人书法,更是听取了苏轼的建议,留心寻访晋人法帖,“入晋魏平淡”。

就他的行书而言,受王献之影响最大。

苏轼评价曰:风樯阵马,沉着痛快。

[2]黄庭坚评价曰: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所当穿彻,书家笔势,亦穷于此。

[3]米芾不局限于古人的用笔用墨,还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将自己的感情通过字形的变化,墨色的浓枯,章法的疏密更好地表达出来。

能代表他的水准的作品很多,著名的行书作品有《苕溪诗帖》《蜀素帖》《研山铭》《多景楼帖》等。

下面就米芾《研山铭》书法风格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论述。

二、《研山铭》书法风格赏析米芾《研山铭》(如图1),行书,卷纵36厘米,横136米芾《研山铭》研赏二题文/黄泽昕摘 要: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书家米芾,其书风融晋代书风的“萧散简远”与唐代书风的“沉着厚重”于一身,影响深远。

米芾一生所书作品颇多,就他的行书作品而言,较为著名的有《苕溪诗帖》《蜀素帖》《研山铭》《多景楼帖》等。

其中《研山铭》是米芾大字行书作品的代表作,米芾“入古出新”的书法审美观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另外,米芾将古人的优秀之处集于一身,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状态,为其今后的书法成就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米芾;《研山铭》;书法风格;研赏图1115美学随笔厘米,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研山铭》为米芾用南唐澄心堂纸书写的39个行书大字,后附《研山图》,米芾之子米友仁、米芾外甥金代王庭筠、清代书画家陈浩的题跋。

《研山铭》是米芾书法精品中的代表作,也是米芾大字作品中罕见的珍品。

研山铭全文诗文

研山铭全文诗文

研山铭全文诗文(原创实用版)目录1.研山铭概述2.研山铭的文学价值3.研山铭的创作背景和作者介绍4.研山铭的全文及注解正文【研山铭概述】研山铭,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一篇描绘山水景色的骈文。

这篇文章以其优美的文辞、独特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被誉为唐代骈文的代表作之一。

研山铭全文共四十八字,行文简洁而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

【研山铭的文学价值】研山铭在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其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研山铭在形式上采用了骈文的写作方式,通过对仗工整、用词华丽的句子,展现了唐代骈文的独特韵味。

这种写作方式对后世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其次,研山铭在描绘山水景色方面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作者通过对山、水、云、石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充满诗意的山水世界。

这种写景手法对后世的山水诗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了山水诗创作的典范。

最后,研山铭在情感表达方面也具有独特的魅力。

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抒发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激情。

这种情感表达方式使研山铭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其成为唐代文学的一颗璀璨明珠。

【研山铭的创作背景和作者介绍】研山铭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一篇骈文。

王之涣(688 年-742 年),字永叔,唐代著名文学家,与韩愈、柳宗元并称“初唐三杰”。

他的文学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研山铭的创作背景不详,但从文章内容来看,推测是作者在游历名山大川时创作的,旨在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敬仰。

【研山铭的全文及注解】研山铭全文如下:研山之石,可以为错。

(研山之石,可以琢为美玉。

)凿石之玉,可以为砥。

(琢石之玉,可以磨为利器。

)砥柱之石,可以为磨。

(砥柱之石,可以磨为砥砺。

)磨刀之石,可以为错。

(磨刀之石,可以琢为美玉。

)错石之利,可以砥砺。

米芾的行书书帖《研山铭》共39个字从日本追回花了2999万

米芾的行书书帖《研山铭》共39个字从日本追回花了2999万

米芾的行书书帖《研山铭》共39个字从日本追回花了2999万《研山铭》的作者米芾在当代来说是个十足的疯子。

他明明是北宋人,却偏偏喜欢穿着唐代衣帽招摇过市。

他为了要别人一幅王羲之的字,居然不惜以死相胁,“大呼,据船舷欲坠”。

他爱石成痴,曾向块大石“口称'石丈’,著朝服持笏便拜”。

他觅得一块可做墨池研磨的山形小石“砚山”后,竟爱不释手到“抱之眠三日”的地步……他的外号,叫“米颠”。

他的大名,叫米芾。

不过,千年书坛尽人皆知的《研山铭》能价值千万,并不因这些。

其珍,珍在它是中国书法顶级宗师的代表作。

米芾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是开宗立派的书法大家。

五千年来,书法能够旗开一面的也就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张旭、柳公权、怀素、米芾、赵孟頫等寥寥十数人。

其中,米芾又以笔法“八面出锋”极尽变化,最难写又最能抒发个性,卓然独树一帜。

苏轼就曾由衷推崇米芾当与书圣王羲之“并行”。

米芾仅存在世的几幅作品中,《研山铭》被认为最具代表性,号称堪与“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并提,是“天下第一难书”。

《研山铭》字字珠玑、笔笔难书,“下震霆”的“震”字一撇:陡然一笔细如蚕丝又稳如磐石,险绝笔法登峰造极。

“有人说是败笔,我看恰是妙在巅毫。

正如打乒乓的擦边球,又像足球弹在门框上再进网,妙不可言!就像孔子论人生最高境界---既'从心所欲’,又'不逾矩’。

”其珍,还珍在它是“海归”---收藏它的日本某私人博物馆因经济困顿而出售,而我散落海外的绝品多藏各国国立博物馆,此类良机恐难再有。

所以,《研山铭》身价当非寻常!“天价”细思量但具体到2999万元,是高了、低了,还是恰如其分?“合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单国强,举出了此前中国书画拍卖最高价的宋徽宗《写生珍禽图》:“宋徽宗在绘画史的地位,不如米芾在书法史的地位,而且有专家疑那幅画为伪作。

它都拍了2530万元,一致公认为真品的《研山铭》,价格当然应更高。

米芾关于石头的诗

米芾关于石头的诗

米芾关于石头的诗米芾,我国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文、书艺、画技均堪称一绝。

在米芾的诗歌作品中,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关于石头的诗《砚山石》,这首诗赞美了石头的精神品质,展现了米芾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哲学。

《砚山石》全文如下:叠嶂层楼耸翠微,清泉石上漱涟漪。

不应唯爱陶泓好,更爱山中人似愚。

在这首诗中,米芾以砚山石为主题,表达了对石头的独特情感。

诗中提到“叠嶂层楼耸翠微,清泉石上漱涟漪”,描绘了石头所处的优美环境。

这里的“叠嶂层楼”象征着石头的雄伟壮观,而“清泉石上漱涟漪”则表现了石头坚韧不屈的品质。

同时,米芾在诗中提到“不应唯爱陶泓好,更爱山中人似愚”。

这句话传达了米芾对石头品质的赞美。

他认为,石头具有陶泓(指陶渊明)般的美好品质,同时还具有山中人似愚的谦逊精神。

这种精神品质使得石头成为了米芾心中的楷模。

米芾关于石头的诗,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更透露出他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感悟。

石头作为一种自然物体,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受了风雨的洗礼。

在米芾眼中,石头所展现出的坚韧、沉稳、谦逊等品质,正是人们应当学习和追求的。

通过对石头的赞美,米芾实际上在传达一种人生观念:一个人应当具备坚定的信念、不屈的意志和谦逊的品质,才能在人生道路上立足、成长。

这种观念对于当时的社会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总之,米芾关于石头的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受到了古今诗人的赞誉。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米芾卓越的文学才华,还让我们在欣赏美丽诗句的同时,感受到了石头所蕴含的精神力量。

在今后的日子里,让我们汲取石头的智慧,追求美好的生活,勇往直前。

尘埃洗尽辨媸妍——米芾《研山铭》辨伪

尘埃洗尽辨媸妍——米芾《研山铭》辨伪

尘埃洗尽辨媸妍——米芾《研山铭》辨伪
范曾
【期刊名称】《中国书画》
【年(卷),期】2003(000)003
【摘要】这真是令千古文人墨客叹惋的悲剧,以烟霞痼疾、泉石膏盲闻于朝野的米芾,一旦失去他的爱石研山,比丢掉乌纱更让他哀伤。

他朝思暮想,再一见研山而不可得,昔日的知友薛绍彭,成了'忍人';因为米芾已用研山与他换了宝物,既已作研山之主,他深知米芾装痴卖乖不择手段而索取宝贝的伎俩,当然不敢再给他看到。

你拗不过米颠的耍赖,他有天才,又痴迷得真醇,会使你不忍心看到他的失望,那惟一的办法是作一次'忍人',让他去孤泣吧。

元末明初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对此有所描述,所幸其文不长:'此石是南唐宝石,被道祖易去。

仲美旧有诗云:研山不易见,移得沁翠峰。

洞色裛书几,隐约烟朦胧。

巉岩自有古,独立
【总页数】3页(P85-87)
【作者】范曾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92.11
【相关文献】
1.米芾《研山铭》是否全卷皆伪
2.米芾《研山铭卷》
3.《研山铭》为米芾真迹考
4.米芾《研山铭》中的"道"、"前"两个错字
5.米芾《研山铭》研赏二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米芾《研山铭》手卷,看古人赏石背后的尚志情怀

从米芾《研山铭》手卷,看古人赏石背后的尚志情怀

从米芾《研山铭》手卷,看古人赏石背后的尚志情怀杨西|撰文漫谈传统绘画中的石文化系列之二“米芾爱石”是传统赏石文化中一个典型的个案,它集中体现了古人赏石中那份诚挚的情怀。

我国先民与石的情缘应该追溯到上古时期,有关石文化形成的起始,大量地出现在各类文字记载中,经过历朝历代传承发展,于不同时期拥有自己的鲜明特征。

石文化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上古传说中“女娲炼五彩石补天”、“精卫衔石填海”、“鲁班巧造石碾、石磨”,都与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诗经》中:“琇莹,美石也。

天子玉瑱,诸侯以石”、“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便是对石的赞美;春秋的《尚书》、战国的《山海经》、汉代的《周礼》及《西京杂记》,更是从石的鉴赏、品种、收藏上作了详细而完整的记录。

《砚论》、《砚史》、《文房四谱》、《宣和画谱》、《太湖石志》、《云林石谱》、《素园石谱》等专著,可视为传统石文化中的经典,灿如星辰、浩若烟海。

北宋米芾《研山铭》《铁围山丛谈》记载了一件赏石文化中的《研山铭》精品,此件作品被书法界视为“天下第一难书”。

《研山铭》是宋代米芾的一个手卷,为水墨纸本,高36厘米,长138厘米,一共分为三段。

第三段为米芾之子米友仁和外甥王庭筠的题跋,另外还有清代陈浩的题词;第二段则为《宝晋斋研山图》,上有篆书题款“宝晋斋研山图”,此图用浓墨勾勒、淡墨晕色,用笔精准遒劲,将一方峰峦灵秀的灵璧研山,描绘得玲珑剔透、雅韵十足;第一段则为米芾用南唐后主“澄心堂”纸写的铭文。

《宝晋斋研山图》中所描绘的这方研山,在我国赏石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据记载,它原本为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的玩物,李煜取其自然平底、峰峦起伏而又有天然砚池的自然形态作为砚台的别支。

一般灵璧石、英石一类质地,大都是下墨而不发墨,所以这块“灵璧研山”纯粹是作为一种案头清供的形式出现。

众所周知,唐以前赏玩奇石,主要的对象是园林石峰、太湖石之类,作为案头清供到宋代才形成风气。

所以将李煜的这块“灵璧研山”,视为赏石文化中承上启下的珍品应实不为过。

米芾的“研山铭”和他的“宝晋斋研山”

米芾的“研山铭”和他的“宝晋斋研山”

米芾的“研山铭”和他的“宝晋斋研山”千百年来,一块名为“砚山”的奇石,令历代赏石爱石者为之痴迷,从宋徽宗到清乾隆皇帝,再到当代赏石人都在为之苦苦寻觅。

砚山是米芾收藏的一方灵璧石,砚与研谐音,所以古称“研山”。

据考证,砚山是南唐后主李煜的旧物,几经流传,到了米芾手里。

米芾得到砚山后,《志林》记载他“抱眠三日”,狂喜之极,即兴挥毫,留下了传世珍品《研山铭》。

央视《探索发现》曾沿着历代赏石人寻找砚山的足迹,讲述古人虔诚拜石直到今人千里寻石的一段段传奇故事。

砚山在宋代以后神秘消失,留给后人无尽的遗憾。

直到《研山铭》的回归,让人们重新燃起了寻找研山奇石的希望。

直到2012年这方消失了近千年的石头又重新出现,砚山奇石是古今名奇石之一。

[1]米芾砚山继2002年中国嘉德春季艺术品拍卖会成功拍卖从日本回流“国宝级”艺术品宋徽宗《写生珍禽卷》并创下中国古代书画“天价”(2300万元)之后(买主为一位比利时女商人),又一件“国宝级”的中国古代书画——宋代米芾《研山铭》手卷于2002年金秋由中贸圣佳艺术品拍卖公司以定向指定拍卖的形式以2999万元高价创下新高(归新组建的中国国家博物馆)。

与宋徽宋《写生珍禽卷》一样,米芾的《研山铭》也是由日本有邻博物馆所收藏和提供的。

米芾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苏东坡曾评其书法如风樯阵马,超逸入神,沉着痛快;黄庭坚评研山铭其书法如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

……在书坛上享有重要地位。

据考,米芾留存于世的书法墨迹近60件,其中多为小字,大字仅有《研山铭》以及《多景楼诗》(现藏上海博物馆)和《虹县诗》(现藏日本东京国立艺术馆),三幅大字中又以《研山铭》最具代表,刚劲、奔腾、沉顿、雄快。

而该手卷又书画合璧,描摹了一方传承有绪的古灵璧石名品他(据说为后人所摹),颇值得玩石者一鉴。

《研山铭》手卷为水墨纸本,高36cm,长138cm,分为三段。

第三段为米芾之子米友仁和外甥金代王庭筠的题跋,另外还有清代陈浩和日本前首相犬养毅的题词。

研山铭

研山铭

释文:研山铭。

五色水,浮昆仑。

潭在顶,出黑云。

挂龙怪,烁电痕。

下震霆,泽厚坤。

极变化,阖道门。

宝晋山前轩书。

米芾《研山铭》,绢本手卷,行书,卷纵36厘米,横136厘米,用南唐澄心堂纸书写行书大字三十九个。

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研山铭帖》是米芾书法精品中的代表作。

此帖沉顿雄快,跌宕多姿,结字自由放达,不受前人法则的制约,抒发天趣,为米芾大字作品中罕见珍品。

《研山铭》,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米芾用南唐澄心堂纸书写的三十九字:“五色水,浮昆仑。

潭在定,出黑云。

挂龙怪,烁点痕。

极变化,阖道门。

宝晋山前轩书”。

第二部分为手绘研山图,篆书提款:“宝晋斋研山图,不假雕饰,浑然天成”。

研山是一块山形砚台,在研山奇石图的各部位用隶书标明:“华盖峰”、“月岩”、“方坛”、“翠岚"、“玉笋”、“上洞口”、“下洞三折通上洞予尝神游于其间”、“龙池遇天欲雨则津润”、“滴水小许在池内经旬不竭”。

第三部分为米芾之子米友仁的行书题跋:“右研山铭,先臣米芾真迹,臣米友仁鉴定恭跋”。

米芾外甥金代王庭筠题跋:“鸟迹雀形,字意极古,变态万状,笔底有神,黄华老人王庭筠"。

清代陈浩跋:“研山铭为李后主旧物,米老平生好石,获此一奇而铭,以传之。

宜其书迹之尤奇也,昔董思翁极宗仰米书,而微嫌其不淡然。

米书之妙,在得势如天马行空,不可控勒,故独能雄视千古,正不必徒从淡求之。

落此卷则朴拙踈瘦,岂其得意时心手两忘,偶然而得之耶,使思翁见之,当别说矣。

乾隆戊子十一月,昌平陈浩题”。

周於礼跋:“研山铭,骄骄沉雄,米老本色,如是如是。

亦园周於礼题”。

日本前首相犬养毅题引首“鸢飞鱼跃,木堂老人毅”。

此手卷流传有序,曾经入北宋、南宋宫廷。

南宋理宗时,被右丞相贾似道收藏。

递传到元代,被元代最负盛名的书画鉴藏家柯九思收藏。

清代雍正年间,被书画鉴赏家、四川成都知府于腾收藏。

及至近代,令人慨叹,竟流落日本。

钤印有:内府书印(三次)、宣和、双龙圆印,贾似道,玉堂柯氏九思私印等二十多方。

英光堂米帖译文

英光堂米帖译文

《英光堂米帖》译文《英光堂米帖》是书法史上的一部重要法帖,它汇集了宋代书法家米芾的众多墨宝,展现了其独特的书法风格和艺术魅力。

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是北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他的书法作品以行草为主,风格独特,自成一派,对后世影响深远。

《英光堂米帖》中的作品,多为米芾中晚年的精品,字形多变,笔力遒劲,墨色淋漓,充分体现了其书法艺术的精湛造诣和独特风格。

以下是对《英光堂米帖》中部分作品的详细译文和解读。

一、《中秋登海岱楼作诗帖》原文:目穷淮海两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译文:放眼望去,淮海浩渺如银海,万道彩虹般的光芒孕育着珍珠。

若天上没有修理月亮的门户,桂枝便会撑损那向西的月轮。

解读:此诗帖是米芾为中秋登海岱楼所作,诗中描绘了中秋之夜淮海的美景和月亮的圆润。

在书法上,米芾运用了其独特的笔法,字形跌宕起伏,墨色浓淡相宜,展现了一种豪放不羁的艺术风格。

二、《研山铭》原文:五色水,浮昆仑。

潭在顶,出黑云。

挂龙怪,烁电痕。

下震霆,泽厚坤。

极变化,阖道门。

译文:五色的水,浮起昆仑山。

山顶有潭,涌出黑云。

挂着龙怪,闪烁着电痕。

下有雷霆,润泽厚土。

极致的变化,合上了道门。

解读:《研山铭》是米芾为一块研山形砚台所作,文中描绘了砚台的形状和纹理,以及其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变化。

在书法上,米芾运用了其擅长的行书笔法,字形流畅自然,墨色浓重有力,展现了一种雄浑豪放的艺术风格。

同时,《研山铭》也是米芾书法艺术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被誉为其“平生杰作”。

三、《苕溪诗卷》原文:(节选)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

松竹留因夏,溪山胜为秋。

久为簪组束,幸此南夷谳。

欻见帆竿动,倏看烟雨收。

译文:将要前往苕溪,戏作此诗呈给各位朋友。

松竹因夏天而留下,溪山因秋天而胜美。

长久被官场所束缚,幸好此次南夷巡察。

忽然看见帆竿摇动,瞬间看烟雨收尽。

解读:《苕溪诗卷》是米芾的又一重要作品,诗中描绘了苕溪的美景和作者的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