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学书》拓展阅读-《米芾学写字》
《米芾学书》教案
《米芾学书》教案《米芾学书》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造诣、私塾、心领神会、铭记”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讲述这个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感悟,用心去领会,这样才能有较快的进步。
【过程与方法】:学习细致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悟,用心去领会。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结合实际谈所受的启发。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学生搜集与米芾相关的资料,了解米芾的书法成就。
教学过程:一、1检查准备情况,学生互相交流对米芾的了解。
2老师出示提前准备的米芾作品,请同学们欣赏。
(在同学们的一片赞叹声中)老师说道:“这就是北宋书法家米芾的作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的课文就是米芾小时候学习书法的故事。
”板书:米芾学书二、引导学生从题目质疑激发阅读兴趣看到题目后,你都想了解哪些内容呀?(米芾是怎样学书法的;他有什么好的方法;他是怎样练习书法的……)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来读读书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初读课文。
自学提示:(1)默读课文,读完后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把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
一会在小组中解决。
2指名读课文。
目的:检查自学情况,纠正生字读音。
3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那你们觉得米芾小的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呀?(刻苦、认真)四、默读课文,深入理解米芾与秀才学书为什么能找到写字的窍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从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1学生自己按要求默读思考。
2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
3大声朗读画出的语句。
交流时可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①秀才的智慧和苦心。
米芾与秀才学书学有所获,但秀才并没有教米芾怎样写字,他的智慧在于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那秀才随便翻了翻”米芾的字,看似随便,其实秀才在那一翻一看中就发现了米芾学字的.症结所在,同时也感觉到米芾是一个求学上进的人。
《米芾学书》教案(优秀6篇)
《米芾学书》教案(优秀6篇)《米芾学书》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观其行。
悟其神”所蕴涵的哲理。
3、让学生感受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4、认读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抓住米芾2次求学加以比较,使学生懂得学习书法要“勤”与“思”并重。
不仅要观其行,而且要悟其神,心领神会,才能学好。
教具准备:搜集书法作品。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从课题入手,提出不懂的或想知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课题)学贵有疑,下面请同学们带着疑问去读课文,开动脑筋,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解决这些问题,看谁能有所得。
二、自学课文让学生反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自己尝试着解决质疑时提出的各种问题。
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也可以查字典。
三、学生谈感受教师从学生的发言中进行提炼,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课文的重点。
1、谈到米芾,让学生介绍一下收集到的有关资料。
米芾简介:字元章,是宋代书画家。
祖居山西太原,后迁至湖北襄阳。
官至书画学博士、礼部外郎,人称“米南宫”,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合称“宋四家”。
2、谈到书指的是什么,简介书法艺术方面的知识。
(书,指书法,本课指软笔书法,它有楷书、行书、草书、隶书和篆书之分。
)指导学生初步认识五种书法形体。
3、让学生对私塾先生和秀才进行比较。
(2人的教法不同,2人的师德不同。
秀才因材施教,煞费苦心,想出妙计用纸贵的情牵动学书的`线,使米芾自觉做到了“观其行,悟其神”。
突出秀才不仅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而且具有高尚的师德。
)4、对2次求学经历进行比较,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观其行,悟其神”所蕴涵的哲理。
学习理解秀才的话:“学写字不只是动笔,还要动心,不但要观其行,还要悟其神,心领神会,才能写好。
”教师小结:真正的书法艺术不仅在于形似,更重要的在于传神,在于抓住字的神韵。
四、认读生字新词芾、诣、帖、饰、窍、铭五、作业扩展练习:想一想,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有什么感受?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
《米芾学书》优秀教学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米芾的书法成就 米芾的书法以行草为主,用笔纵横挥洒,变化多端,自成 一家。他的作品气势磅礴,富有创造性,对后世影响深远。
米芾的绘画造诣 米芾在绘画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擅长山水画。他的 画作意境深远,笔墨精湛,被誉为“米氏云山”。
《米芾学书》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北宋时期,文化艺术繁荣,书法、 绘画等艺术形式得到了极大的发 展。米芾作为当时的书法名家, 其创作受到了时代背景的深刻影
促进身心健康
书法练习需要手、眼、脑等多方面的 协调配合,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 能力,还有助于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 展。
05
艺术手法与风格特点
独特艺术手法运用
1 2
笔法多变 米芾在书法中善于运用各种笔法,包括中锋、侧 锋、藏锋、露锋等,使得作品线条丰富多变,极 具表现力。
结体奇特 米芾的书法作品在结体上独具匠心,常常打破常 规,以奇制胜,使得作品充满新意和趣味性。
《米芾学书》优秀教 学ppt课件
目录
•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人物形象与性格分析 • 主题思想与启示意义 • 艺术手法与风格特点 • 跨文化对比与传承发展
0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米芾生平事迹概述
米芾的生平经历 米芾,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 黄庭坚合称“宋四家”。他自幼聪慧,博学多才,性格洒 脱不羁,一生致力于书画艺术,成就斐然。
芾学书的艰辛历程
详细介绍米芾在学习书法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遭遇的困难以及坚持不
懈的精神,以此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面对挑战,不断追求进步。
03
揭示书法艺术的魅力与价值
通过展示米芾的书法作品和解析其艺术特色,引导学生欣赏书法艺术的
米芾学书帖原文及译文
米芾学书帖原文及译文
米芾行书《学书帖》原文:学书贵弄翰,谓把笔轻,自然手心虚,振迅天真,出于意外。
所以古人书各各不同,若一一相似,则奴书也。
其次要得笔,谓骨筋、皮肉、脂泽、风神皆全,犹如一佳士也。
又笔笔不同,三字三画异;故作异。
重轻不同,出于天真,自然异。
又,书非以使毫,使毫行墨而已。
其浑然天成,如莼丝是也。
又得笔,则虽细为髭发亦圆;不得笔,虽粗如椽亦褊。
此虽心得亦可学,入学之理在先。
译文如下:
学习书法贵在掌握笔法,也就是要轻轻把握笔,这样自然会感觉手心空虚,能够迅速而自然地书写出字来,达到意外的效果。
因此,古人的书法作品各有各的风格,如果都写得一样,那就是奴书了。
其次,要懂得用笔,这就是说书法作品要有骨力、筋肉、脂泽、风神等要素,就像一个优秀的人才一样。
此外,每一笔都要有所不同,同一个字中的三笔三划也要有所区别;要刻意追求变化。
用力有轻重之分,这是出于自然,所以字体也会有所不同。
还有,书法不仅仅是使笔毫在纸上移动,而是要使笔毫带动墨色在纸上形成字迹。
这样的作品浑然天成,就像纯丝织成的细丝一样。
如果掌握了笔法,即使笔画细如毛发也能圆润;如果没有掌握笔法,即使笔画粗如椽子也会显得扁平。
这些虽然是我个人的心得体会,但也是可以学习的,学习书法要先掌握
这些基本道理。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米芾学书》教学优秀PPT课件冀教版
米芾目送秀才远去,直到看不见他 的背影才回家。到家打开布包一看,泪 水禁不住夺眶而出,原来这包里正是那 买纸的五两纹银。
米芾望着包里那买纸的五两纹银,想 对恩师说些什么?
你认为秀才是个怎样的人?
你觉得米芾小时候是个怎什么启示呢?
不光学写字要用心才能写好, 其实,无论做什么事,都应用心去 对待,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米芾学书
米芾(1052—1108),中国北宋书 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字元章, 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擅篆、隶、 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 法,达到乱真程度。与苏轼、黄庭坚、 蔡襄并称宋代四大书法家。
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 子,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试着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段):交代米芾的身份和成就。 第二部分(2段):写米芾和私塾先生学字 三年,不见成效。 第三部分(3-21段):写米芾向秀才学书, 秀才用纸贵之法,逼他仔细琢磨字的结构,使 他心领神会。 第四部分(22段):写米芾后来成了著名 的画家和书法家,但他时刻铭记那位苦心教他 写字的秀才。
这段中“琢磨”一词出现了三次,想一想 “琢磨” 一词的意思,从这三个“琢磨”中你体 会到了什么?
秀才要求米芾用五两纹银买他一张 纸作为教米芾写字的条件,是成心为难 米芾吗?是想从中获得报酬吗?
思考: 1、米芾开始学写字时是怎么做的? 2、后来跟秀才学写字时,又是怎么 做的?
开始:学了三年 不知写了 平平常常 多少张纸 后来:认真琢 磨字帖 用手画 来画去 想着字 一个一个 的间架 都印进脑 和笔锋 子里
拓展延伸
把“米芾学书”的故事,讲给你 周围的朋友听一听。
几岁是生命中最好的年龄呢? 电视节目主持人拿这个问题问了很多的人。一个小女孩说:“两个月,因为你会被抱着走,你会得到很多的爱与照顾。” 另一个小孩回答说:“3岁,因为不用去上学。你可以做几乎所有想做的事,也可以不停地玩耍。” 一个少年说:“18岁,因为你高中毕业了,你可以开车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一个男人回答说:“25岁,因为你有较多的活力。”这个男人43岁。他说自己现在越来越没有体力走上坡路了。他15岁时,通常午夜才上床睡觉,但现在晚上9点一到便昏昏欲睡了。 一个3岁小女孩说生命中最好的年龄是29岁。因为你可以躺在屋子里的任何地方,什么也不干。有人问她:“你妈妈多少岁?”她回答说:“29岁。” 某人认为40岁是最好的年龄,因为这时是生活与精力的最高峰。 一个女士回答说45岁,因为你已经尽完了抚养子女的义务,可以享受含饴弄孙之乐了。 一个男人说65岁,因为可以开始享受退休生活。 最后一个接受访问的是一位老太太,她说:“每个年龄都是最好的。请享受你现在的年龄。”一家信誉特好的大花店以高薪聘请一位售花小姐,招娉广告张贴出去后,前来应聘的人很多,如过江之鲫,经过几番口试,老板留下了几位女孩,让他们每人经营花店一周,以便从 中挑选一人。这三个女孩长的都如花一样美丽。一人曾经在花店插过花,买过花,一人是花艺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其余一人是一个待业青年。 插过花的女孩一听老板要让他们以一周的实践成绩为应娉条件心中窃喜,毕竟插花,买花对于她来说是轻花熟路。每次一见顾客进来,她就不停的介绍各类花的象征意义,以及给什么样的人送什么样的花,几乎每一个人进花店,她都能说的让人买去一束花或一篮花, 一周下来她的成绩不错。 花艺女生经营花店,她充分发挥从书中学到的知识;从插花的艺术到插花的成本,都精心琢磨,她甚至联想到把一些断枝的花朵用牙签连接花枝夹在鲜花中,用以降低成本……她的知识和她的聪明为她一周的鲜花经营也带来了不错的成绩。 待业女青年经营起花店,则有点放不开手脚,然而她置身于花丛中的微笑就像一朵花,她的心情也如花一样美丽。一些残花她总舍不得仍掉,而是修剪修剪,免费送给路边行走的小学生,而且每一个从她手中买去花的人,都能得到她一句甜甜的话语—“鲜花送人,余香 留己。”这听起来既像女孩为自己说的,又像是为花店讲的,也像为买花人讲的,简直是一句心灵默契的心语……尽管女孩努力的珍惜着她一周的经营时间,但她的成绩比前两个女孩相差很大。 出人意料的是,老板竟留下了那个待业女孩。人们不解——为何老板放弃为她挣钱的女孩,而偏偏选中这个缩手缩脚的待业女孩?老板说“用鲜花挣再多的钱也只是有限的,用如花的心情去挣钱是无限的。花艺可以慢慢学如花的,因为这里面包含着一个人的气质,品 德以及情趣爱好,艺术修养…… 人都有这样那样的专长,这无疑会给人带来极大的帮助。但人更要有如花的心情,因为这心情能感染人,让人领悟到生命的纯真和美好。
《米芾学书》PPT教学课件2
第二次
秀才
琢磨字帖, 画来画去文
1.第一次学写字,先生是怎样评价他的?米芾 是怎样做的? 从这里你看出米芾是个什么样 的人? 2.第二次学写字米芾是怎样学的?请你画出米 芾第二次学写字的动作神态。
米芾拿着五两纹银买的那张纸,左 看右看,觉得不过是一张普通的纸。可 他再也不敢轻易下笔,只是在那里认真 地琢磨字帖,用手在书案上画来画去, 想着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和运笔方法。琢 磨来,琢磨去,他便入了迷,把字帖上 的字一个一个地都印进了自己的脑海里。 琢磨(zuó mo):思虑;考虑。 琢磨(zhuó mó ):雕刻和打磨
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的是米芾先 跟村里的先生学写字, 没什么长进。可米芾 不甘心,又向一位赶 考路过的秀才学写字, 懂得了写字的窍门。 最后,米芾成了著名 的画家和书法家。
米芾一共学了几次字?结果怎样?
私 塾
根据课文内容填表
学写字 向谁学 如何学 结果
第一次
私塾先生
照着字帖写
写得平平常常
米芾(fú )(1051年-
1107年),北宋书画家。 初名黻(fú),字元章,号 襄阳漫士、海岳山人等, 自号鹿门居士。北宋著 名书法家、鉴定家、画 家、收藏家。米芾原籍 襄阳(今属湖北),后 定居润州(今江苏镇 江)。召为书画学博士, 擢礼部员外郎。米芾在 官场上并不得意,其 “不能与世俯仰,故从 仕数困”。因其衣着行 为以及迷恋书画珍石的 态度皆被当世视为癫狂, 故又有“米颠”之称。
行书书法作品
草 书 书 法 作 品
隶 书 书 法 作 品
篆 书 书 法 作 品
楷 书 书 法 作 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米芾学书ppt课件____免费
成功合作
1.私塾先生对米芾学写字是个什么态度? 2.从第三段中的第一句话中可以看出米芾是 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3.秀才要求米芾用五两纹银的价钱买他一 张纸,是想从中获得报酬吗? 4.米芾得到秀才的之后是怎样做的? 5.谈谈你对秀才说的关于写字窍门的一段话 的理解
.
1.私塾先生对米芾学 写字是个什么态度? 先生认为米芾学写字 没有长进是因为 “笨”。
再读课文,读中悟学
“但是,米芾不甘心,总
想学写字。” 从“不甘心” 可以看出米芾是个怎么样
的孩子?
有上进心, 勤奋好学的 孩子。
3.秀才要求米芾用五两纹 银的价钱买他一张纸, 是想从中获得报酬吗心,明理启智
4.米芾得到秀才的之后是怎样做 的?
他再也不敢轻易下笔,只是在那里 认真的琢磨字帖,用手在书案上画来画 去,想着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和运笔方法。 琢磨来,琢磨去他便入了迷,把字帖上 的字一个一个都印进了自己的脑海里。
课堂小结 不光学写字要心领神会才能写好, 其实,无论做什么事,既然做了, 就应该把握机会,用心地去对待, 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希望大家 都能记住米芾学书的故事,用心 地对待自己要做的每一件事。
拓展延伸
1、同学们把“米芾学书”的故事, 讲给你周围的朋友听一听。
2、运用秀才说的窍门练习写一写本 课的生字。
窍门: 学写字不只是动笔, 还要动心。不但要 观其形,而且要悟 其神。
细读探究,品味感悟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和理解
•学写字要多练多写,用心琢磨,认 真观察字的形体,间架及笔锋等方 面的特点,用心体会字内在的气质、 神韵,才能写好字。
合作探究,交流收获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米 芾小时候是个刻苦练字的孩子, 所以他长大了才能有这么大的 成就。那他带给了我们生活和 学习上的哪些启示呢?
米芾学书帖原文及译文
米芾学书帖原文及译文【原创实用版】目录1.米芾学书的背景和经历2.《米芾学书帖》原文及译文3.米芾的书法成就和影响4.对米芾学书的评价和启示正文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
他在书法方面造诣极高,尤擅行书,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他的书法作品《米芾学书帖》更是流传千古,被誉为“行书之冠”。
米芾学书的经历颇为传奇。
相传,他小时候跟随一位名叫蔡攸的太保学习书法。
然而,米芾并不满足于师傅的教学,他痴迷于书法,日以继夜地练习。
有一次,蔡攸拿出自己珍藏的右军《王略帖》给米芾观赏,米芾惊叹不已,请求用其他物品交换。
蔡攸不同意,米芾竟激动得要投江自尽。
最终,蔡攸被他的毅力和热情所感动,将《王略帖》送给了他。
米芾苦练书法,终成一代大家。
他的书法作品《米芾学书帖》原文如下:“襄阳好风景,广陵故江山。
岳阳楼头水,江汉江上关。
相望万里心,唯见双翠峦。
客行朝复夕,无处是乡关。
”译文如下:“襄阳有着美丽的风景,广陵有着难忘的故江山。
岳阳楼头流淌着碧水,江汉江上矗立着雄关。
相隔万里,我心中只看到两座翠绿的山峦。
客行匆匆,从早到晚,无处是他乡。
”米芾的书法成就,不仅在于他的技艺,更在于他对书法的热爱和追求。
他以自然为师,注重表现个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
他的书法作品,传世至今,仍然是人们学习和鉴赏的珍品。
米芾学书的故事,启示我们无论在何种领域,都要有坚定的信念、勤奋的精神和敢于创新的勇气。
最新精选语文版小学四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巩固辅导第九十九篇
最新精选语文版小学四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巩固辅导第九十九篇
第1题【填空题】
【答案】:
【解析】:
第2题【填空题】
形近字组词
排______ 诽______
竽______ 芋______
【答案】:
【解析】:
第3题【填空题】
根据课文《米芾学书》内容填空。
①米芾开始跟私塾先生学书三年没有长进,但米芾不______,还想学写字。
②米芾听说秀才字写得好,就跑去______。
③虽然纸很贵,但米芾为了能写出好字,还是满口答应,______母亲给她买纸。
④认真______字帖,把字帖上的字一个一个地都印进自己的脑子里。
⑤明白了写字要用心,不但要______,还要______。
【答案】:
【解析】:
第4题【填空题】
【答案】:
【解析】:
第5题【填空题】
请将下面寓言故事类的成语补充完整。
刻舟求______
画______充饥
井底之______ 愚公移______。
《米芾学书》教学课件
米芾(1052—1108),中国北宋书 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字元章, 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擅篆、隶、 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 法,达到乱真程度。与苏轼、黄庭坚、 蔡襄并称宋代四大书法家。
本课堂讲练互动 ppt来自:千教网() 中小学课件
本课堂讲练互动 ppt来自:千教网() 中小学课件
米芾目送秀才远去,直到看不见他 的背影才回家。到家打开布包一看,泪 水禁不住夺眶而出,原来这包里正是那 买纸的五两纹银。 米芾望着包里那买纸的五两纹银,想 对恩师说些什么?
本课堂讲练互动 ppt来自:千教网() 中小学课件
你认为秀才是个怎样的人?
你觉得米芾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
本课堂讲练互动 ppt来自:千教网() 中小学课件
学完这篇课文,我们可以从中获 得什么启示呢?
本课堂讲练互动 ppt来自:千教网() 中小学课件
思考: 1、米芾开始学写字时是怎么做的? 2、后来跟秀才学写字时,又是怎么 做的?
本课堂讲练互动 ppt来自:千教网() http://cai.7cxk.n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t 中小学课件
开始:学了三年 不知写了 平平常常 多少张纸 后来:认真琢 磨字帖 用手画 来画去 想着字 一个一个 的间架 都印进脑 和笔锋 子里
本课堂讲练互动 ppt来自:千教网() 中小学课件
快速浏览课文并思考: 1、米芾和私塾先生学书三年为什么 没有长进? 2、米芾与秀才学书为什么能找到写 字的窍门? 在文中画出相关词语,并在旁边写出 简要批注。
本课堂讲练互动 ppt来自:千教网() 中小学课件
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 子,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试着给课文分段。
本课堂讲练互动 ppt来自:千教网() 中小学课件
米芾学书
米芾(fú)学书米芾是宋代著名画家。
他不但绘画有名,而且书法也很有造诣(yì)。
米芾小的时候,曾经跟村里的一位私塾(shú)先生学写字。
这位先生拿出一本字帖(tiâ)给米芾说:“你天天照着字帖写,写好送我批阅。
”米芾学了三年,写了不知多少张,可是字仍然写得平平常常。
先生拿着戒尺指着他的脑袋责备说:“笨小子,还是回家放牛吧。
”米芾只好停学回家了。
但是,米芾不甘心,总想学写字。
一天村里来了一个秀才,秀才是赶考路过这里的。
米芾听人家说这秀才的字写得很好,就跑去求教。
秀才见这个小娃娃十分好学,便答应教他试试。
米芾按原先的办法,照着字帖写了一通,写了厚厚一沓(dá)子纸。
一清早,就当见面礼送给秀才看。
谁知秀才随便翻了翻,把纸一放,冷冷地说:“请我教你写字,有一个条件,得用我的纸才行。
”米芾感到莫名其妙,但为了顺从老师,满口答应说:“只要能写好字,怎么都行。
”秀才笑了笑说:“我的纸得五两纹银一张。
”米芾吓得目瞪口呆,心想:哪有这么贵的纸呢?这不成心为难我吗?他犹豫起来。
“不买我的纸,就算了。
”一听秀才说算了,米芾急了,忙说:“我找钱去!”边说,边拔腿往家里跑。
可他家并不富裕,哪里舍得买这么贵的纸呢?但母亲经不住米芾的百般央求,只好把自己从娘家带来的首饰拿去当了五两纹银,给米芾拿去买纸。
秀才接过银子,把一张纸给了米芾。
说:“你好好地写吧。
”然后把银子放进袖筒里走了。
米芾拿着五两纹银买的那张纸,左看右看,觉得不过是一张普通的纸。
可他再也不敢轻易下笔写,只是在那里认真地琢磨字帖,用手在书案上画来画去,想着每个字的间架和笔锋。
琢磨来,琢磨去,便入了迷,把字帖上的字一个一个地都印在了自己的心里。
一直到吃晌午饭,秀才回来,见米芾坐在那里,手握着笔,望着字帖出神,纸上一字未写,便说:“怎么不写呢?”米芾一惊,如同梦中醒来,喃喃地说:“纸贵,怕费了纸。
”秀才哈哈大笑,用扇子头指着纸说:“你琢磨这么半天,写一个字给我看看!”这可奇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芾学写字
米芾是宋代著名书画家。
他不但绘画有名,而且书法也很有造诣。
这里有一个米芾学写字的故事。
米芾小的时候,曾经跟村里的一位私塾先生学写字。
这位老师拿出一本字帖给米芾说:“你天天学着字帖写,写好给我批阅。
”米芾学三年,写了不知多少张纸,可是字仍然写得平平常常。
先生拿着戒尺指着他的脑袋责备说:“笨小子,还是回家玩吧。
”米芾只好停学回家了。
但是,米芾还是不甘心,总想学写字。
一天,村里来了一个秀才,秀才是赶考路过这里的。
米芾听人家说这秀才的字写得很好,又跑去求教。
秀才见他是个小娃娃,又十分好学,便答应教他试试。
米芾按原先的办法,照着字帖写了厚厚一叠纸。
一清早,就当见面礼送给秀才看。
谁知道秀才随便翻了翻,好像看出了什么,把纸一放,冷冷地说:“请我教你写字,有一个条件,得用我的纸才行。
”米芾莫名其妙,但为顺从老师,满口答应说:“只要能写好字,怎么都行。
”秀才笑了笑说:“我的纸得要五两纹银一张。
”米芾吓得目瞪口呆,心想:哪有这么贵的纸呢?这不成心为难我吗?他犹豫起来。
“不买我的纸,就算了。
”一听秀才说算了,米芾急起来。
忙说:“我去找钱去!”边说,边拨腿往家里跑。
可他家并不怎么有钱,哪里舍得买这么贵的纸呢?但母亲经不住米芾的百般央求,只好把自己从娘家带来的手饰当了五两纹银,给米芾拿去买纸。
秀才接过银子,把一张纸给了米芾。
说:“你好好的写吧。
”然后把银子放进衣袖筒里走了。
米芾拿着五两纹银买的一张纸,左看右看,觉得不过是一张普通的纸。
可他再也不敢轻易下笔写,只是在那里认真地琢磨字帖,用手在书案上划来划去,想着每个字的肩架和笔锋,琢磨来,琢磨去,便入了迷,把字帖上的字一个一个地都印进了自己的心里。
一直到吃晌午饭,秀才回来,只见米芾坐在那里,手握着笔,望着字帖出神,纸上一字未写,便问:“怎么不写呢?”米芾一惊,如同梦中醒来,喃喃说:“纸贵,怕废了这纸。
”秀才哈哈大笑,用扇子指着纸说:“你琢磨这么半天,写一个字给我看看!”这可奇了,米芾写了一个“永”字,既和字帖上的字一模一样,又好像不一样,可漂亮了。
秀才乐了,米芾自己也十分高兴。
秀才问米芾:“你说,为什么现在能写好?”“过去虽然写字,没有用心,因此总写得不好。
这次因为纸贵,我怕浪费了纸,先把字啄磨透了……”
“好,”秀才捋着胡子说,“学字不只是动笔,还要动心,不但是观其形,而且要悟其神,心领神会,才能写好。
现在,你己经懂得写字的窍门了。
”
几天过去了,秀才要走了。
米芾依依不舍地送别老师,分手时,秀才送给他一个布包,说:“不枉师生一场,我送给你这包小小礼物,但你千万要在我走后才准打开。
”秀才说完上路走了。
米芾目送秀才远去,直到看不见他的背影才回家。
回家打开布包一看,不禁泪水夺
眶而出,原来这包里正是那买纸的五两纹银。
米芾后来成了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
他一直把五两纹银放在案头,时刻铭记着这位苦心孤诣教他写字的秀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