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油投机巨亏案例分析
中航油案例分析-公司治理
外部治理滞后
❖ 政府监管不到位
内部治理的松懈是中航油的致命之伤,但是外部治理的滞后也促使了 其今天的状况。外部治理是指政府部门、证券市场、社会组织的相关部 门等对公司行为进行外部约束,以使企业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中航 油事件反映出的政府监管及证券监管不到位。 中航油从事的石油期权投机交易,明显违反政府规定。1998年国 务院颁布《国有企业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办法》,对于申请该项 业务的企业实施严格的审批制度,并且限定获得资格的企业仅能从事与 生产经营的产品或所需的原材料有关的品种的套期保值交易,禁止场外 交易,不得进行投机交易。但中航油既炒了期货,又进行了场外交易, 而且期货交易量远远超过了现货交易总量,是明显的投机交易,而非套 期保值。中航油是国有境外上市企业,政府部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理 应根据相关法规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中航油事件的发生,从~个侧面 说明,政府部门的监管不到位。
200万桶石油, 开始期权交易
主要内容
1
中航油事件回顾
2
中航油的公司治理缺陷
3
从“中航油”事件看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
4
国有企业治理的相关对策
内部治理机制松懈
中航油亏损事件带来的启示
浅议中航油集团巨额亏损事件带来的启示前言:2004年底,中国航空油料集团(以下简称:中航油)新加坡分公司由于石油期货衍生品投资出现重大失误,导致巨额亏损,资不抵债,不得不向新加坡最高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中航油事件的发生,给国家造成了共计 5.5亿美元的巨额财产损失。
本文将通过对中航油事件的简要分析,试图找出此次导致国有资产巨额亏损事件的原因,以及事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与教训。
关键词:中航油亏损期货与期权交易中航油的失误高盛的阴谋启示与教训一、中航油亏损事件简介中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航空油料集团的海外子公司,于1993年在新加坡注册建立。
起初,公司发展并不顺利。
但是在总裁陈久霖的带领以及企业大量员工的共同努力之下,公司慢慢走出困境,发展壮大,并于2001年12月6日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公司从起初单一的对外进出口贸易企业发展为工业生产与进出口贸易业务结合的大规模实体型企业,前景一片大好。
为了进一步发展企业,并且对国有资产进行保值,国家同意中航油集团在国际期货交易市场利用石油期权交易进行套期保值操作。
起初,企业严格遵守纪律,操作得当,效果也颇为理想。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企业对风险的警惕性开始放松,对于石油期权投资的胆子慢慢大了起来。
2003年底至2004年间,由于种种原因,中航油新加坡分公司判断石油价格走势失误,公司持有的期权投机合约面临亏损。
为了避免损失,公司总裁陈久霖在2004年1月采用风险极高的“挪盘”行为(与另一家期权交易商互换手中的期权合约),想要翻本。
结果,国际油价持续上涨,中航油面临更大亏损。
此时,陈久霖失去了应有的冷静与理性,更听信了国外“专业机构”的怂恿,继续在2004年6月与9月进行了两次“挪盘”活动,并且为提供节节攀升的期权交易保证金四处举债、贷款,最终使得一次正常的投资失败事件迅速恶性膨胀,成为一场自杀式的疯狂“豪赌”。
最终,公司不再有能力支付银行不断高涨的保证金要求,集团资金链濒于崩溃。
中航油折戟沉沙之路-金融工程案例
01
决策机制
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规 范决策流程,确保决策的合理性 和可行性。
决策支持
02
03
决策评估与反馈
加强信息收集和分析工作,为决 策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和理论依 据。
对已实施的决策进行跟踪评估, 及时发现和调整存在的问题,确 保决策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06
金融工程在风险管理中的 应用
金融工程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6. 重组与破产
中航油面临破产,最终重组,公司声誉受到严重影响。
事件结果
财务损失
中航油亏损了5.5亿美元。
法律后果
公司部分高层被追究刑事责任。
声誉影响
中航油的声誉受到严重影响,国际投资者对中资企业的信任度降低。
教训总结
该事件暴露出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以及过度投机带来的风险。
03
中航油折戟沉沙的原因分 析
金融衍生品的缺点
01
02
03
高杠杆效应
金融衍生品通常具有高杠 杆效应,这意味着微小的 价格变动可能导致巨大的 损失。
复杂性和不透明性
金融衍生品的结构和条款 通常非常复杂,这使得评 估其真实价值和风险变得 困难。
市场操纵风险
高度复杂的衍生品结构可 能被用于市场操纵,例如 通过过度交易影响价格。
金融衍生品的风险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入或系统故障。
05
中航油案例的教训与启示
加强风险管理
风险识别
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机制,及时 发现潜在的风险点,并采取有效 措施进行防范。
风险评估
对各类风险进行科学评估,明确 风险级别和影响程度,为制定风 险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风险控制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
05
中航油事件对监管机构的启示
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01
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对能源市场的监测 和预警,及时发现和纠正市场异常行为。
02
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形成 有效的威慑力。
03
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市场透明度,防止信息不 对称导致的市场风险。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 确监管职责和法律责任,为市
03
时性和有效性。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01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维护 国际能源市场的稳定和安全。
02 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能源监管经验和技术,提高 我国能源监管水平。
03 积极参与国际能源治理和规则制定,提升我国在 国际能源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THANKS
感谢观看
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
中航油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未能对衍生品交易进行有效监控和 管理。
内部控制失效
控制环境薄弱
中航油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要 性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内部控 制文化,导致内部控制环境薄弱。
缺乏有效监督
中航油内部审计部门未能对衍生 品交易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审查, 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控制环境
企业应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明确各部门职责权限,规范业务流程,确保内部控制的 有效实施。
控制活动
企业应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对各项业务活动进行制约和监督,防止舞弊和错误的发生。
信息与沟通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信息与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处理,以便管理层及时掌握企 业运营状况,做出科学决策。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董事会建设
企业应建立健全董事会制度 ,明确董事会的职责权限和 工作程序,确保董事会能够 对企业重大事项进行科学决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课堂)
在总裁陈久霖的带领下,一举扭亏为盈, 从单一的进口航油采购业务逐步扩展到 国际石油贸易业务,并很快垄断了中国 国内航空油品市场的采购权。 两年内就扭亏为盈,成功实现公司的战 略转型,并且凭借490万新元的年薪登 上新加波中资企业“打工皇帝”的宝座
思考
中航油此次的巨额亏损,有可能是其投机过度
、监管不力、内控失效后落入了国际投机商设 下的“陷阱”。中航油新加坡事件是一个内部 控制缺失的典型案例。监控机制形同虚设,陈 久霖违规操作一年多无人知晓。
内部控制的要素
内部环境
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 对于发现的缺陷及时 予以改进
内部监督
内部控制
风险评估
识别、分析经营活动中的相 关风险,合理确定应对策略
及时、准确地收集和传 递信息,确保有效沟通
信息与沟通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 应的措施,达到管理目的
控制活动
中航油内控失灵
陈久霖为所欲为
管理层个人影响力在企业内过度 膨胀,内控不力,忽略风险的行 为未能得到有效监督与纠正
外部监管 默许认可 大行方便
内部监管 不闻不问 形同虚设
利用业绩 倒逼修改 财务报表
属下员工 沆瀣一气
总结与思考
中航油投机巨亏 ——“中国的巴林银行事件” 带给我们什么?
如何健全企业内控制度
一、完善企业的控制环境
事件回顾
2003年下半年,陈久霖判断2004年国际油价将会下跌,因此和 日本三井银行、法国兴业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新加坡发展银 行和澳大利亚麦戈利银行等机构签订了卖出石油看涨期权的场外 合同,每桶38美元。2003年年底,中航油共卖出了总量为200万 桶的期权合约,期间账面上是盈利的。
财务分析报告中航油投机巨亏案例分析
12月1日,新加坡《联合早报》报出惊人消息:中国航油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油)在石油期货交易中,损失5.5亿美元。
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称,目前中航油已接到7家金融机构的偿付要求,总额超过2.475亿美元。其中包括高盛(Goldman Sachs)、巴克莱(Barclays Capital)、标准银行(Standard Bank)和三井有限公司(Mitsui Co)等。
其后,在2004年8月18日,中国航油宣布以每股4.12新元的价格,从印尼商人手中收购了8800万股SPC股份(相当于总发行股本的20.6%)。可是,当年11月24日,中国航油母公司在股东会上投了否决票,以致该项收购计划再次失败。中国航油还为此赔偿了印尼商人3000万美元。
若上述两次收购举动有一次成功的话,据当时公布的数据可推算出,中国航油所代表的国有资产至少可以节省19.56亿—101.24亿人民币。
财务分析报告
——中航油投机巨亏案例分析
财管0801
任孟杰
200809101119
一、事件背景
1.公司介绍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加坡公司”),是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挂牌的上市公司,是“依托中国,走向世界”的石油类跨国企业。
为满足集团公司进口航油业务的需要,新加坡公司于1993年5月26日在世界第三大石油中心——新加坡应运而生。公司经营初期只是从事船务经纪业务。由于市场定位不当等原因,曾先后经历了两年亏损和两年休眠时期。然而,新加坡公司在遭受挫折之后,励精图治、奋发图强。2001年12月6日,新加坡公司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集团公司的首家上市公司、也是中国首家完全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市的中资企业。
(2)再来看内部控制因素中的风险评估。事实上中航油公司是有风险管理制度的 但是中国航油集团公司和新加坡公司的风险管理制度却形同虚设。 新加坡公司成立有风险委员会,制定了风险管理手册。手册 明确规定,损失超过500万美元,必须报告董事会。但陈久霖从来不报,集团公司也没有制衡的办法。2004年6月, 陈久霖还在新加坡公开表示,新加坡公司只负责帮助客户采购。佣金收入相对稳定,风险很低,不会受到油价高低的影响。在具体期货操作上,在新加坡公 司严格的风险管理系统总体控制下,不存在较大风险。而事实却是,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所从事的并非如外界所传的“石油期货交易”,而是“场外石油衍生品交易”,是一项风险极大的交易。期权交易本身的高风险性使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中航油暴露在市场风险极高的国际衍生交易市场中。国际上期权的卖方一般是具有很强市场判断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的大型商业银行和证券机构,而中航油(新加坡)显然 不具备这种能力。场外衍生品交易与交易所内的石油期货交易相比是一对一的私下交易,交易的过程密不透风,风险要比交易所场内交易大得多。国际上场外衍生品交易,几乎是不受政府监管的。作为一家注册在境外的中资企业,此次中航油在国外从事境外衍生 品交易,相关主管部门监管的难度很大。朱国华教授说,“除了受合同法的制约,这种一对一的私下交易,几乎不受交易所成套规则体系的约束。并且存在很大的道德风险。”再说,中航油内部有一个由专职风险管理主任等人员组成的风险控制队伍,他们应该懂得游戏的底限在哪里。很明显,当中航油在市场上“流血”不止时,公司内部的风险控制机制完全没有启动。
中航油案例分析
中航油案例分析成功的企业由于内控有效而得以扩张;而内控失败必将使企业蒙受重大损失,甚至破产。
美国忠诚与保证公司的调查结论是:70%的公司破产是由于内控不力导致的。
巴林银行、“郑百文”、银广夏这些曾经辉煌的企业,犹如一座大厦在顷刻间倒塌,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被人们称为现代企业稳健发展的“稳定器”??内控制度在这些企业成了一纸空文,中航油事件也是如此。
一、中航油事件的简单回顾中航油新加坡公司于2001年底获批在新加坡上市,在取得中国航油集团公司授权后,自2003年开始做油品套期保值业务。
但在此期间,总裁陈久霖擅自扩大业务范围,从事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
2004年12月,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因从事投机性石油衍生品交易,亏损5.54亿美元,不久就向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申请停牌,并向当地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继巴林银行破产以来最大的投机丑闻。
2005年3月,新加坡普华永道在种种猜疑下提交了针对此亏损事件所做的第一期调查报告。
报告中认为,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巨额亏损由诸多因素造成,主要包括:2003年第四季度对未来油价走势的错误判断;公司未能根据行业标准评估期权组合价值;缺乏推行基本的对期权投机的风险管理措施;对期权交易的风险管理规则和控制,管理层也没有做好执行的准备等。
排除一些从事市场交易活动都难以避免的技术原因,我们从普华永道的报告可以得出一个不算离谱的结论:中航油从事期权交易业务的决策以及整个交易过程都无视制度的存在,公司最终的巨亏是不按制度行事的结果。
这次事件引发了政府、企业和理论界对内控执行和完善的思考,内控的有效性再度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二、内控的新思考(一)内控的重心:应从细节控制转向风险管理2004年的中航油事件对我国的海外上市公司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大大损害了海外上市公司的形象。
透视中航油事件,我们得到的关于内控的启示就是:内控的重心要从细节控制转向风险管理。
随着新的企业风险管理的形成,COSO委员会为了应对来自理论界与实务界的挑战,于2004年10月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简称ERM),认为企业风险管理包括内控,并且会全面取代内控,从而确立了内控向企业风险管理发展的合理性。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篇一: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中航油事件分析事件经过2003 年下半年,新加坡公司时任总裁陈久霖擅自扩大业务范围,开始进入石油期权交易市场,从事石油期权交易。
陈久霖和日本三井住友银行、法国兴业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新加坡发展银行和新加坡麦格理银行等在衍生品市场外市场签订期权合约,进行场外期权交易。
2003 年底,新加坡公司的仓位是空头200 万桶,因为石油价格的短暂下跌,公司有所盈利。
然而,进入2004 年之后,石油价格就一路上涨,新加坡公司逐渐由盈利变为亏损。
到 3 月28 日,新加坡公司已经出现580 万美元账面亏损。
为了掩盖账面亏损,陈久霖决定对合约进行展期,致使交易仓位放大。
至6 月,公司因期权交易导致的账面亏损已扩大至3500 万美元。
此时,受赌徒心理的影响,陈久霖不仅没有止损,反而将期权合约展期至2005 年及2006 年,并且在新价位继续卖空。
到2004 年10月,中航油持有的期权总交易量已达到5200 万桶之巨,超过公司每年实际进口量的 3 倍以上,公司账面亏损已达 1.8 亿美元,公司现金全部消耗殆尽。
10 月10 日以后,石油价格不但没有下调,反而继续一路走高,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陈久霖不得不向母公司中航油集团写报告请求援助。
在接到新加坡公司的求助请求之后,中航油集团不仅没有责令新加坡公司迅速斩仓,反而决定对其实施救助。
10 月20 航油集团以私募方式卖出手中所持15% 的股份,获资1.08 亿美元,立即交给新加坡公司补仓。
此举愈发使新加坡公司泥潭深陷。
2004 年10 月26 日和28 公司因无法补加一些合约的保证金而强行平仓,从而蒙受 1.32 亿美元实际亏损。
接着,11 日到25 日,公司的期权合约继续遭逼仓,截至25 日的实际亏损达3.81 亿美元。
2004 年12 日,在亏损 5.5 亿美元后新加坡公司宣布向法庭申请破产保护令,中航油事件至此告一段落。
中航油事件分析
司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评估;而累计损失超过35万美元的交易
美原油期货连续图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5500
6000
思考:中航油为何不买入看跌期权?
卖出看涨期权与买入看跌期权
• 有不少人认为,中航油应该买入看跌期权,因为他不看 涨,就意味着看跌。卖出看涨期权与买入看跌期权的区 别之一在于:买入看跌期权一般认为未来价格会有较大 的下跌;而卖出看涨期权认为未来价格不会有大的上涨。 在本案中,即便买入5200万桶看跌期权,也一样亏损, 只不过作为买方风险不会进一步扩大。
必须得到总裁的同意才能继续;任何将导致50万美元以上损 失的交易将自动平仓。中航油共有10位交易员,也就是说,
损失的最大上限是500万美元。
二、亏损真相
1
2 3
违规入市 判断失误 越陷越深
3
二、亏损真相
(一)违规入市
长期以来,中航油所进行的期权交易只是 “背对背”类型,即只扮演代理商的角色为买 家卖家的对应服务,从中赚取佣金。在此情况 下,买卖数量基本对等,没有太大风险。但是 ,从2003年开始,中航油的澳大利亚籍交易员 Gerard Rigby开始进行投机性的期权交易。对 此,陈久霖声称自己并不知情,“直到2004年3 月出现大亏损之前,这些投机交易既没有取得 领导层批准也没有报告给管理层”。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报告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摘要: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高风险的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的过程中蒙受了搞到 5.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成为继巴林银行破产以来最大的投机丑闻。
中航油事件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企业内部控制在执行方面的不完善。
2004年美国反财务舞弊委员会颁布了新的内部控制框架一一《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不仅满足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需求,也能促进企业建立更为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本文将内部控制的角度主要介绍事件的过程、原因及启示。
关键字:中航油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一、中航油事件简介1.1、中航油公司简介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简称“中国航油”)成立于2002年10月11日,是以原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为基础组建的国有大型航空运输服务保障企业,是国内最大的集航空油品采购、运输、储存、检测、销售、加注为一体的航油供应商。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前身——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核心业务包括:负责全国100多个机场的供油设施的建设和加油设备的购置;为中、夕卜100多家航空公司的飞机提供加油服务(包括航空燃油的采购、运输、储存直至加入飞机油箱等)。
1.2、中航油事件经过中航油于2002年3月起开始从事背对背期权交易,从2003年3月底开始投机性期权交易。
这项业务仅限于公司两位交易员进行。
在2003年第三季度前,由于中航油对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判断准确,公司基本上购买“看涨期权”,出售“看跌期权”,产生了一定利润。
2003年底至2004年,中航油错误地判断了油价走势,调整了交易策略,卖出了买权并买入了卖权,导致期权盘位到期时面临亏损。
为了避免亏损,中航油分别在2004年1月、6月和9月先后进行了三次挪盘,即买回期权以关闭原先盘位,同时出售期限更长、交易量更大的新期权。
但每次挪盘均成倍扩大了风险,该风险在油价上升时呈指数级数地扩大,直至中航油不再有能力支付不断高涨的保证金,最终导致了目前的财务困境。
目前,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全部负债(不包括股东贷款)估计约为5.3亿美元。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
治观念,增强管理者的素质,树立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建 立严格的金融工具使用、授权和核准制度,金融工具的授 权、执行和记录必须严格分工;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委员 会,不能只是一个人或者少数人说了算,要有专业化、独 立、可以跨越几级向上司直接汇报的交易现场监督者。
4、风险控制形同虚设
外部监 默认管许可,大 行方便
利 用 业 绩 倒 陈逼久霖 为所欲 为
内部监 不闻管不问,形 同虚设
属下 员工 沆瀣 一气
4
总结
一,提高投资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和道德水准。 交易人员必须重视对国内外宏观经济的研究,全面把
握市场变化情况,不断提高对市场变化趋势的判断能力, 理性的选择合适公司情况的交易工具;风险管理人员必须 科学合理地运用市场风险计量模型,对金融投资活动的市 场风险实行动态管理。
• 2002年3月,“为了能在国际油价市场上拥有话语权”,中航油新加坡公司 开始了期权交易。对期权交易毫无经验的中航油最初只从事背对背期权交 易,即只扮演代理商的角色为买家卖家服务,从中赚取佣金,没有太大风 险。
自2003年始,中航油开始进行风险更大的投机性的期权交易,而此业务仅限 于由两位公司的外籍交易员进行。
陈久霖对中国航油未来强烈的企图心、以及多年来他一次次绝处自救的 经验,令他忽略了“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巨大风险。
2、监管机构监管பைடு நூலகம்力
中国航油集团公司归国资委管理,中航油造成的损失在5.3亿至5.5亿美元 之间,其开展的石油指数期货业务属违规越权炒作行为。该业务严重违反决 策执行程序,这监管漏洞无疑为后事埋下伏笔。
3、管理层风险意识淡薄
企业没有建立起防火墙机制,在遇到巨大的金融投资风险时,没有及时 采取措施,进行对冲交易来规避风险,使风险无限量扩大直至被逼仓。
2004年中航油巨亏案例
2004年11月30日,在新加坡上市的航空燃料供应商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因从事投机行为造成5.54亿美元巨额亏损,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经中国航油集团公司授权,中航油自2003年开始做油品套期保值业务。
该公司时任总裁陈久霖擅自扩大业务范围,从事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这是一种金融赌博行为。
陈久霖和日本三井银行、法国兴业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新加坡发展银行和新加坡麦戈利银行等在期货交易场外签订了合同。
陈久霖卖出“看跌”期权,赌每桶38美元。
没想到国际油价一路攀升。
2004年10月以来,中航油所持石油衍生品盘位已远远超过预期价格。
根据其合同,需向交易对方(银行和金融机构)支付保证金。
每桶油价每上涨1美元,中航油要向银行支付5000万美元的保证金,结果导致中航油现金流量枯竭,累计亏损达5.54亿美元,而该公司的净资产不过1.45亿美元。
中航油曾被评为2004年新加坡最具透明度的上市公司,爆出如此丑闻,发人深思。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航油巨亏破产?外部监控机制缺位国家明令规定,企业在境外期货市场只允许进行套期保值,不得进行投机交易;禁止不通过期货交易所的场外交易;国有企业从事套期保值业务而进行的期货交易总量,应与其同期现货交易总量相适应。
但中航油在以上三方面均无视国家禁令违规操作。
而这些违规行为长期畅通无阻,足见外部监控机制形同虚设,国家建立的境外期货监管体系几成一纸空文。
内部治理漏洞百出第一,个人权力压倒制度。
在公司治理结构上,陈久霖的个人权力没有得到有效制约,凌驾于公司内部监督及风险内控制度之上。
按公司规章的规定,如全公司交易亏损额超过500万美元,应通知公司高级管理层并停止交易。
此事件中亏损额已等于公司净资产值的3倍以上,却未按规定及时上报和纠正。
第二,经营透明度不高。
良好的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制度应密切相联。
但中航油违规操作并形成巨额亏损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内投资人竟一无所知,严重地侵犯了投资人的知情权,也导致公司的命运掌握在个别人手中并被葬送。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报告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摘要: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高风险的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的过程中蒙受了搞到 5.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成为继巴林银行破产以来最大的投机丑闻。
中航油事件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企业内部控制在执行方面的不完善。
2004年美国反财务舞弊委员会颁布了新的内部控制框架一一《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不仅满足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需求,也能促进企业建立更为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本文将内部控制的角度主要介绍事件的过程、原因及启示。
关键字:中航油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一、中航油事件简介1.1、中航油公司简介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简称“中国航油”)成立于2002年10月11日,是以原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为基础组建的国有大型航空运输服务保障企业,是国内最大的集航空油品采购、运输、储存、检测、销售、加注为一体的航油供应商。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前身——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核心业务包括:负责全国100多个机场的供油设施的建设和加油设备的购置;为中、夕卜100多家航空公司的飞机提供加油服务(包括航空燃油的采购、运输、储存直至加入飞机油箱等)。
1.2、中航油事件经过中航油于2002年3月起开始从事背对背期权交易,从2003年3月底开始投机性期权交易。
这项业务仅限于公司两位交易员进行。
在2003年第三季度前,由于中航油对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判断准确,公司基本上购买“看涨期权”,出售“看跌期权”,产生了一定利润。
2003年底至2004年,中航油错误地判断了油价走势,调整了交易策略,卖出了买权并买入了卖权,导致期权盘位到期时面临亏损。
为了避免亏损,中航油分别在2004年1月、6月和9月先后进行了三次挪盘,即买回期权以关闭原先盘位,同时出售期限更长、交易量更大的新期权。
但每次挪盘均成倍扩大了风险,该风险在油价上升时呈指数级数地扩大,直至中航油不再有能力支付不断高涨的保证金,最终导致了目前的财务困境。
目前,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全部负债(不包括股东贷款)估计约为5.3亿美元。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篇一: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中航油事件分析事件经过 2003 年下半年,新加坡公司时任总裁陈久霖擅自扩大业务范围,开始进入石油期权交易市场,从事石油期权交易。
陈久霖和日本三井住友银行、法国兴业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新加坡发展银行和新加坡麦格理银行等在衍生品市场外市场签订期权合约,进行场外期权交易。
2003 年底,新加坡公司的仓位是空头200 万桶,因为石油价格的短暂下跌,公司有所盈利。
然而,进入2004 年之后,石油价格就一路上涨,新加坡公司逐渐由盈利变为亏损。
到3 月28 日,新加坡公司已经出现580 万美元账面亏损。
为了掩盖账面亏损,陈久霖决定对合约进行展期,致使交易仓位放大。
至6 月,公司因期权交易导致的账面亏损已扩大至3500 万美元。
此时,受赌徒心理的影响,陈久霖不仅没有止损,反而将期权合约展期至2005 年及2006 年,并且在新价位继续卖空。
到2004 年10 月,中航油持有的期权总交易量已达到5200 万桶之巨,超过公司每年实际进口量的3 倍以上,公司账面亏损已达1.8 亿美元,公司现金全部消耗殆尽。
10 月10 日以后,石油价格不但没有下调,反而继续一路走高,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陈久霖不得不向母公司中航油集团写报告请求援助。
在接到新加坡公司的求助请求之后,中航油集团不仅没有责令新加坡公司迅速斩仓,反而决定对其实施救助。
10 月20 航油集团以私募方式卖出手中所持15%的股份,获资1.08 亿美元,立即交给新加坡公司补仓。
此举愈发使新加坡公司泥潭深陷。
2004 年10 月26 日和28 公司因无法补加一些合约的保证金而强行平仓,从而蒙受1.32亿美元实际亏损。
接着,11 日到25日,公司的期权合约继续遭逼仓,截至 25 日的实际亏损达3.81 亿美元。
2004 年12 日,在亏损5.5亿美元后新加坡公司宣布向法庭申请破产保护令,中航油事件至此告一段落。
根源积弊已久的国企公司治理问题,即内部控制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航油投机巨亏案例分析
首先,该案例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中航油投资部门在
进行投机操作时,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
他们过度依赖技术指标和数
据模型,而忽视了市场的基本面以及石油价格波动的风险。
其次,他们没
有建立适当的投资组合,过于集中在石油期货上,未能充分分散风险。
最后,中航油投资部门的管理层对风险的认识和控制意识不足,缺乏有效的
监督和管理。
其次,该案例对中航油公司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投机巨亏导致
中航油公司在财务上遭受重大损失,影响了其经营状况和发展计划。
其次,该事件对中航油公司的信誉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不仅丧失了市场的信任,
还可能导致其他合作伙伴的疑虑和离开。
最后,该事件对中国整个石油行
业产生了负面影响,引发了对行业监管机制的质疑,影响了投资者对该行
业的信心。
针对中航油投机巨亏案例,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来防范类似事件的再
次发生。
首先,加强管理层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建立风险管理部门,制定
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其次,加强员工的风险
管理培训,提高员工风险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
再次,建立健全的风险控
制机制,包括建立适当的投资组合、建立风险限制和止损机制等。
最后,
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及时向市场公开信息,提高公司的公信力和透明度。
总之,中航油投机巨亏案例是一个典型的投机风险案例,对中海油公
司和整个石油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管理层的风险认识不足以及对市场基本面
的忽视,都是导致该事件发生的原因。
为了防范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应
加强风险管理,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建立健全的风险控制机制,并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保障公司和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