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油巨亏事件..共28页

合集下载

中航油巨亏事件经典案例

中航油巨亏事件经典案例

中航油事件的启示
• 3.国有企业境外金融衍生交易须谨慎 • 由于国家严格限制境内期货公司进行外盘代理,中国企业 参与国际套期保值只能借助外资投行的渠道,这样其交易 资本、资金承受能力等商业机密就完全暴露在国际资本的 视野中,在交易过程中很容易陷入被动。
中航油事件的启示
• 中航油(新加坡)进行期权交易的渠道,主要包括日本三 井银行、法国兴业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新加坡发展银 行和澳大利亚麦戈利银行在内的国际知名投行。上述公司 既是中航油(新加坡)的交易媒介,同时也是中航油卖出 看涨期权的交易对手。这样,中航油(新加坡)的交易动 向或许都在外资投行的视线之内。值得注意的是,油价在 2004年10~11月份非理性狂涨,但在2004年11月底中航 油(新加坡)斩仓认赔之后,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 格应声而跌,两者之间的时间对应十分巧合。
失败原因分析——内部原因
• 中航油总裁陈久霖就是一个典型的风险爱好者,这从他执 掌中航油以来出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就可以看出来。前期 他的冒险是成功的,可是在中航油首次发生亏损以后,侥 幸和翻本心态使他一再挪盘,最终一发不可收拾,亏损越 来越大,直至对手逼仓。中航油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 行都不尽如人意,中航油的部分风险管理机制极度不健全, 其高层管理人员对已有的风险控制体系又漠然置之,发生 亏损时陈久霖竟然置企业规定的止损限额和持仓限额于不 顾,反而在亏损的头寸上不断增持仓位,这无异于雪上加 霜。
中航油事件始末
• 10月26日,中航油(新加坡)的最大交易对手日本三井能 源风险管理公司正式发出违约函,催缴保证金。中航油 (新加坡)被迫进行部分斩仓。至11月8日,公司继续斩 仓4,亏损增加到2.32亿美元。 • 11月25日,由于不断遭到巴克莱资本、伦敦标准银行等国 际投行的逼仓,中航油(新加坡)的实际亏损已经高达 3.81亿美元,相对于其1.45亿美元的净资产已经资不抵债, 陷入技术性破产的境地。 • 11月29日,中航油(新加坡)申请停牌。次日,公司终止 了所有期权交易,正式向市场公告了已亏3.94亿美元、潜 亏1.6亿美元的消息,并向法院申请债务重组。中航油事 件终于浮出水面。

国航燃油套保亏损案例分析

国航燃油套保亏损案例分析

LOGO
合约简介
收 益
卖出看跌期权 买入看涨期权X2 X1 油价合约风险

由上图中的红线可知,当油价下跌到X1以 下时,公司将面临亏损。这就是套期保值 合约所面临的最大风险。
套期保值合约分析
按照国航内部的报告,认为导致套保亏损的原因是 错误预测油价走势。国航目前持有的套期保值合约 于2008 年7 月间订立,期限最长至2011 年。合约 订立当时,国际油价处在高位,且市场普遍预期油 价将继续走高,造成仅对冲油价上涨风险的套保合 约成本高昂。然而管理层没有意料到油价会在如此 短的时间,如此大幅度的下跌(见下页图)。
此次套期保值业务签订的背景
根据公司公告,导致此次公司亏损的套期保值业务在 08年7月份签订,期限最长的至2011年。08年7月11日,纽 约原油价格曾达到147. 27美元/桶的历史高点,以高盛为 首的投行纷纷提升原油未来预期价格,高盛曾预计短期内 达到200美元/桶。国内诸多专家也纷纷发表意见认为,低 油价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原油价格将在 100美元/桶之上波动。公司难免受到当时高涨的油价和喧 嚣的舆论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公司签订了燃油套期保值 合约。由于对未来油价看涨,公司相信油价不会大跌,在 此判断基础上,为了降低买入看涨期权的成本,公司卖出 了大量的看跌期权。 LOGO
LOGO
Contents
案例回顾 套期保值合约分析 VAR值分析 套期保值合约设计
LOGO
公司及事件简介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航”,英文名称为“Air China Limited”,简称“Air China”,其前身是成立于1988年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根据国务院批准通过的《民航体制改革方案》,2002年10 月,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联合中国航空总公司和中国西南航 空公司,成立了中国航空集团公司,并以联合三方的航空 运输资源为基础,组建新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2004年9月30日,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 作为中国航空集团控股的航空运输主业公司,中国国际航 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航)在北京正式成立,员工 23000人,注册资本为人民币65亿元、实收资本94.33亿元。 2004年12月15日,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股 票代码0753)和伦敦(交易代码AIRC)成功上市。

新加坡中航油事件

新加坡中航油事件

中航油事件中航油,一个因成功进行海外收购曾被称为“买来个石油帝国”的企业,一个被评为2004年新加坡最具透明度的上市公司,一个被作为中国国有企业走向世界的明星企业于2004年12月1日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爆出如此丑闻,发人深思。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航油巨亏破产?一、背景资料据资料显示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核心业务包括:负责全国10 0多个机场的供油设施的建设和加油设备的购置;为中、外100多家航空公司的飞机提供加油服务(包括航空燃油的采购、运输、储存直至加入飞机油箱等),堪称国内航空界的航油巨无霸。

1997年,在亚洲金融危机之际,陈久霖被派接手管理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在陈久霖的管理下,作为中航油总公司惟一的海外“贸易手臂”——新加坡中国航油,便开始捉住了国内航空公司的航油命脉,在中国进口航油市场上的占有率急剧飙升:1997年不足3%,1999年为83%,2000年达到92%,2001采购进口航油160万吨,市场占有率接近100%。

2001年中国航油(新加坡)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二、事件过程最初,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经中航油集团公司授权,开始进行油品的套期保值业务。

2002年3月,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时任总裁陈久霖擅自扩大业务范围,从事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

对期权交易毫无经验的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最初只从事背对背期权交易,即只扮演代理商的角色为买家卖家服务,从中赚取佣金,没有太大风险。

自2003年始,中航油开始进行风险更大的投机性的期权交易,而此业务仅限于由公司的两位外籍交易员进行。

在2003年第三季度前,由于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对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判断与走势一致,中航油尝到了甜头,于是一场更大的冒险也掀开了序幕。

2003年第四季度,中航油预估油价将有所下降,于是公司调整了期权交易策略,卖出了买权并买入了卖权。

中航油对未来油价走势的这一判断为整个巨亏事件埋下了根源,且没有意识到仅仅一次判断失误将引来一连串不利的连锁反应。

中航油管理舞弊案例分析

中航油管理舞弊案例分析

中航油管理舞弊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唯一的一家海外公司——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在2004年11月29日发布了一个震惊的消息:这家新加坡上市公司因石油衍生产品交易,产生了5.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致使中航油向新加坡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最后发布公告申请停牌重组,这一重组事项涉及16000名股民,100多家债权人,是新加坡历年来债务金额巨大、债权人众多而复杂的一次重组,也是中国首例在海外上市的中资企业进行的重组。

该公司自1997年以来,凭借6年内净资产增长762倍,成为股市上的明星公司,其总裁陈久霖也被评为“亚洲经济新领袖”,因此,中航油事件也被认为是继1995年“巴林事件”后最大的经济丑闻。

1、公司发展历程和行业地位中航油的前身是1993年5月由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和新加坡海皇轮船有限公司出资在新加坡建立的一家合资企业,头几年经营状况一直不佳。

直到1997年7月,中航油总公司派出了陈久霖这个自称“打工的皇帝”,由后来的明星企业家一落成为阶下囚的人,带着49.2万新元,赴新加坡接管了当时濒临破产边缘的公司。

上任后不久,陈久霖就向总公司提出了把公司重新定位为石油贸易企业的转型方案。

在陈久霖的精心策划下,中航油于2001年12月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外上市的海外中资企业。

其净资产由1997年的16.8万美元猛增至2003年的1.28亿美元,市值超过65亿元人民币,曾被国内誉为继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之后的“第四大石油公司”。

中航油以突出的业绩被选入新加坡国立大学MBA课程教学案例;获颁新加坡上市公司“最具透明度”企业;被美国应用贸易系统(ATS)机构评选为亚太地区最具独特性、成长最快和最有效率的石油公司。

由于中国内地航空油的供应几乎被中航油的母公司中航油集团所垄断,所以内地航空公司需要以高于新加坡航空油市价6成至7成的价格,每月从中航油进口至少20万吨航空油,约占中国市场总需求的1/3。

中航油亏损事件带来的启示

中航油亏损事件带来的启示

浅议中航油集团巨额亏损事件带来的启示前言:2004年底,中国航空油料集团(以下简称:中航油)新加坡分公司由于石油期货衍生品投资出现重大失误,导致巨额亏损,资不抵债,不得不向新加坡最高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中航油事件的发生,给国家造成了共计 5.5亿美元的巨额财产损失。

本文将通过对中航油事件的简要分析,试图找出此次导致国有资产巨额亏损事件的原因,以及事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与教训。

关键词:中航油亏损期货与期权交易中航油的失误高盛的阴谋启示与教训一、中航油亏损事件简介中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航空油料集团的海外子公司,于1993年在新加坡注册建立。

起初,公司发展并不顺利。

但是在总裁陈久霖的带领以及企业大量员工的共同努力之下,公司慢慢走出困境,发展壮大,并于2001年12月6日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公司从起初单一的对外进出口贸易企业发展为工业生产与进出口贸易业务结合的大规模实体型企业,前景一片大好。

为了进一步发展企业,并且对国有资产进行保值,国家同意中航油集团在国际期货交易市场利用石油期权交易进行套期保值操作。

起初,企业严格遵守纪律,操作得当,效果也颇为理想。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企业对风险的警惕性开始放松,对于石油期权投资的胆子慢慢大了起来。

2003年底至2004年间,由于种种原因,中航油新加坡分公司判断石油价格走势失误,公司持有的期权投机合约面临亏损。

为了避免损失,公司总裁陈久霖在2004年1月采用风险极高的“挪盘”行为(与另一家期权交易商互换手中的期权合约),想要翻本。

结果,国际油价持续上涨,中航油面临更大亏损。

此时,陈久霖失去了应有的冷静与理性,更听信了国外“专业机构”的怂恿,继续在2004年6月与9月进行了两次“挪盘”活动,并且为提供节节攀升的期权交易保证金四处举债、贷款,最终使得一次正常的投资失败事件迅速恶性膨胀,成为一场自杀式的疯狂“豪赌”。

最终,公司不再有能力支付银行不断高涨的保证金要求,集团资金链濒于崩溃。

中航油投机巨亏案例分析

中航油投机巨亏案例分析

中航油投机巨亏案例分析首先,该案例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中航油投资部门在进行投机操作时,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

他们过度依赖技术指标和数据模型,而忽视了市场的基本面以及石油价格波动的风险。

其次,他们没有建立适当的投资组合,过于集中在石油期货上,未能充分分散风险。

最后,中航油投资部门的管理层对风险的认识和控制意识不足,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其次,该案例对中航油公司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投机巨亏导致中航油公司在财务上遭受重大损失,影响了其经营状况和发展计划。

其次,该事件对中航油公司的信誉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不仅丧失了市场的信任,还可能导致其他合作伙伴的疑虑和离开。

最后,该事件对中国整个石油行业产生了负面影响,引发了对行业监管机制的质疑,影响了投资者对该行业的信心。

针对中航油投机巨亏案例,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来防范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首先,加强管理层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建立风险管理部门,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其次,加强员工的风险管理培训,提高员工风险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

再次,建立健全的风险控制机制,包括建立适当的投资组合、建立风险限制和止损机制等。

最后,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及时向市场公开信息,提高公司的公信力和透明度。

总之,中航油投机巨亏案例是一个典型的投机风险案例,对中海油公司和整个石油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管理层的风险认识不足以及对市场基本面的忽视,都是导致该事件发生的原因。

为了防范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应加强风险管理,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建立健全的风险控制机制,并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保障公司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中航油在期货交易中破产的案例

中航油在期货交易中破产的案例

中航油在期货交易中破产的案例2004年12月1日,在新加坡上市的航空燃料供货商中国航空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China Aviation Oil Ltd.,以下简称中航油)表示该公司正在寻求法院保护以免受债权人起诉。

此前,公司出现了5.5亿美元(约合45亿人民币)的衍生工具交易亏损。

中航油巨亏以及总裁陈久霖停职接受审查的消息立即成为全球金融界的焦点话题。

业界称之为中国版的“巴林事件”。

2003年下半年:公司开始交易石油期权,并一度在交易中获利。

随后,中航油在一种被称为纸货市场的场外交易市场上售出大量的看涨期权,执行价格位于30~40美元之间(也有报道认为是在40美元以上)。

2004年一季度:油价攀升导致公司潜亏580万美元,公司决定延期交割合同,期望油价能回跌。

2004年二季度:随着油价持续升高,公司的账面亏损额增加到3000万美元左右。

公司因而决定再延后到2005年和2006年才交割,交易量再次增加。

2004年10月:油价再创新高,公司此时的交易头寸已达5200万桶石油,账面亏损再度大增。

10月10日:面对严重资金周转问题的中航油,首次向母公司呈报交易和账面亏损。

为了补交交易商追加的保证金,公司已耗尽近2600万美元的营运资本、1.2亿美元银团贷款和6800万元流动资金,账面亏损高达1.8亿美元,另外还支付了8000万美元的额外保证金。

10月20日:母公司提前配售15%的股票,将所得的1.08亿美元资金贷款给中航油。

10月26日:中航油期权交易的主要对手日本三井开始逼仓,总公司决定不再展期,而是斩仓。

中航油期权交易第一次出现了实际亏损,而这次斩仓撞在了历史最高价位55.43美元/桶,实际亏损超过1亿美元。

随后两周,批准斩仓的实际损失累计达3.81亿美元。

12月1日:在亏损5.5亿美元后,中航油宣布向法庭申请破产保护。

在分析中航油事件的经验教训时,与巴林事件一样,内部控制和未经授权的交易同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中航油巨亏事件

中航油巨亏事件

中航油巨亏事件去年年底,出现了一件震动中国经济界的大事,“中航油”在海外石油贸易和期货市场交易的博弈中,一下损失了5.5亿美元。

三井物产作为三井财团的一员,拥有世界上很多油田的股权,是这场赌博的庄家(受益者)。

在这场赌局中,三井财团有两个重要的关键成员,一个是日本“三井住友银行”,向赌徒“中航油”进行放债;另一个是参股三井住友银行的美国“高盛公司”,通过其在新加坡的子公司“阿尔龙”向赌徒“中航油”提供财务管理和期货交易咨询。

显然,在一个四人游戏的麻将赌桌前,三井财团占了三个位子,并扮演着不同角色,而另一个位子留给了“中航油”。

由于三井物产拥有全球的贸易和情报网络,加上财团另一成员“商船三井”掌握的全球货运订单情报,就可以轻易判定石油价格将持续上涨,提前埋下大量订单。

只要“中航油”不断从“三井住友银行”借钱,然后按照“高盛公司”的意见投入赌局。

这样一来,三井物产就可以赚到大把的银子。

现在,“中航油”输光了银子,欠了三井财团的成员(伙伴)“三井住友银行”和“高盛公司”的债。

他们向“中航油”催债是再合法不过的事了,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或者他们可以逼迫中航油的后台为他们莽撞和缺少经验的儿子“中航油”把钱垫上。

“中航油”实在还不起债,把股份折价抵给债主们也是不错的事情。

今后,“三井住友银行”和“高盛公司”成了与中国垄断巨头在一起工作的董事,可以分享超额垄断利润。

同时,对于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的重大行动,三井财团会更容易地捕获到有价值的情报,这对把握石油市场变化和控制贸易风险带来了更多的好处。

即使“中航油”清盘这种最坏的情况发生,三井物产赚取的利润从整个财团看足够弥补“中航油”欠三井财团成员的2千万美元债款。

对于三井财团这一年在石油生意中赢利的不止一个5.5亿美元利润而言,这点儿债款损失只是个小意思。

浅谈商品的话语权(一)2006-11-22 09:18 作者:51不锈钢信息网信息来源:51不锈钢信息网对于商品的话语权,很多专家、学者都从多个侧面进行过精辟的阐述,笔者想从虚拟经济等角度加以细化,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

中航油案例

中航油案例

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巨亏事件◆中航油是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简称“中航油集团”)的海外控股子公司, 1993年在新加坡成立,当时主要从事石油贸易,并争取到了中航油集团2%的进口权。

2000年,中航油进口权增至98%。

公司成立之初经营十分困难,一度濒临破产,后在总裁陈久霖的带领下,一举扭亏为盈,从单一的进口航油采购业务逐步扩展到国际石油贸易业务,并于2001年12月6日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外上市的中资企业。

短短几年间,其净资产增长了700多倍,股价也是一路上扬,市值增长了4倍,一时成为资本市场的明星。

据报道,新加坡公司从1997年时的21.9万美元,迅速扩展到2003年时净资产超过1亿美元,总资产将近30亿元,创造了“国有资产疯狂增值”的辉煌业绩。

◆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新加坡公司在取得中国航油集团公司授权后,自2003年开始做油品套期保值业务。

在此期间,陈久霖擅自扩大业务范围,从事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这是一种像“押大押小”一样的金融赌注行为。

陈久霖和日本三井银行、法国兴业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新加坡发展银行和新加坡麦戈利银行等在期货交易场外,签订了合同。

陈久霖买了“看跌”期权,赌注每桶38美元。

没想到国际油价一路攀升,陈久霖“押了小点开盘后却是大点”。

2004年10月以来,新加坡公司所持石油衍生品盘位已远远超过预期价格。

根据其合同,需向交易对方(银行和金融机构)支付保证金。

每桶油价每上涨1美元,新加坡公司要向银行支付5000万美元的保证金,导致新加坡公司现金流量枯竭,2004年10月26日至今,被迫关闭的仓位累计损失已达3.94亿美元,正在关闭的剩余仓位预计损失1.6亿美元,账面实际损失和潜在损失总计约5.54亿美元。

由于公司的期货交易大多使用银行借款,与此同时,法国兴业银行等多家债权人上门逼债。

并被迫于2004年12月1日宣布向法庭申请破产保护令,消息震惊国内外市场。

中航油事件

中航油事件

中航油事件事件经过2003年下半年,新加坡公司时任总裁陈久霖擅自扩大业务范围,开始进入石油期权交易市场,从事石油期权交易。

陈久霖和日本三井住友银行、法国兴业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新加坡发展银行和新加坡麦格理银行等在衍生品市场外市场签订期权合约,进行场外期权交易。

2003年底,新加坡公司的仓位是空头200万桶,因为石油价格的短暂下跌,公司有所盈利。

然而,进入2004年之后,石油价格就一路上涨,新加坡公司逐渐由盈利变为亏损。

到3月28日,新加坡公司已经出现580万美元账面亏损。

为了掩盖账面亏损,陈久霖决定对合约进行展期,致使交易仓位放大。

至6月,公司因期权交易导致的账面亏损已扩大至3500万美元。

此时,受赌徒心理的影响,陈久霖不仅没有止损,反而将期权合约展期至2005年及2006年,并且在新价位继续卖空。

到2004年10月,中航油持有的期权总交易量已达到5200万桶之巨,超过公司每年实际进口量的3倍以上,公司账面亏损已达1.8亿美元,公司现金全部消耗殆尽。

10月10日以后,石油价格不但没有下调,反而继续一路走高,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陈久霖不得不向母公司中航油集团写报告请求援助。

在接到新加坡公司的求助请求之后,中航油集团不仅没有责令新加坡公司迅速斩仓,反而决定对其实施救助。

10月20日,中航油集团以私募方式卖出手中所持15%的股份,获资1.08亿美元,立即交给新加坡公司补仓。

此举愈发使新加坡公司泥潭深陷。

2004年10月26日和28日,公司因无法补加一些合约的保证金而强行平仓,从而蒙受1.32亿美元实际亏损。

接着,11月8日到25日,公司的期权合约继续遭逼仓,截至25日的实际亏损达3.81亿美元。

2004年12月1日,在亏损5.5亿美元后新加坡公司宣布向法庭申请破产保护令,中航油事件至此告一段落。

案例分析中航油事件中,刚谁从事的主要是场外期权交易,为了更清楚了解事件的始末,我们需要对期权的性质有所了解,并提及几个与期权相关的概念。

中航油空难事件

中航油空难事件

(2)漠视法律法规 《国有企业境外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办法》规定:国 有企业从事境外期货业务必须经国务院批准,并取 得中国证监会颁发的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而这次 事件中中航油(新加坡)并没有得到任何来自中国 官方进行期货操作的授权。 新加坡公司从事的石油期权投机是我国政府明令禁 止的。国务院1998年8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 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中明确规定: “取得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的企业,在境外期货市 场只允许进行套期保值,不得进行投机交易。”
深入分析
违规入市:
长期以来,中航油所进行的期权交易只是“背对背” 类型,即只扮演代理商的角色为买家卖家的对应服务, 从中赚取佣金。在此情况下,买卖数量基本对等,没有 太大风险。但是,从2003年开始,中航油的澳大利亚籍 交易员Gerard Rigby开始进行投机性的期权交易。对此, 陈久霖声称自己并不知情,“直到2004年3月出现大亏损 之前,这些投机交易既没有取得领导层批准也没有报告 给管理层”。
中航油亏损过程图解
原因分析
(一) 陈久霖个人的责任 (1)是在不了解原油期权交易业务、没有对交易风险做出正确评估的情 况下陈久霖贸然进行期权交易,呈现出“不知深浅、无知无畏”的状 态; 按照正常的逻辑,中航油本来是一个专门进口石油的公司,自己并不 产油,因此即使做期权交易,也应该是期权买入方,如果仅仅是买进 看涨期权的话,按当年油价行情,本身也无太多风险,然而它却从事 了只有国际产油巨头才做的业务——卖出看涨期权,这已经是赤裸裸 的投机。 04年7月,国际原油价格升高至每桶40美元左右,14个月上涨60%, 陈久霖做出了油价将开始下跌的错误判断,大量抛空原油期货,即便 如此,有限的投机并不可怕,企业在风险控制的范围内进行投机在国 际上也是“惯例”,可怕的是,中航油所有的风险防范措施都被人为 突破,按公司风险控制规定,中航油期货业务损失的最大上限是500 万美元。但显然,中航油内部的风险控制机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陈 久霖最后干脆是自己操盘,陷入标准的赌徒心态,既不考虑及时止亏, 又不进行其他风险对冲,而组成员:

中航油巨亏的根本原因

中航油巨亏的根本原因

1.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是中航油巨亏的根本原因前面提到,期权的卖方在出售期权之后,通常都会为期权空头头寸进行对冲,以避免较大的亏损,而中航油卖出石油看涨期权的目的就是赌石油价格下跌,并未采取对冲策略。

同时,中航油内部风险控制制度也形同虚设。

在中航油事件发生之前,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陈久霖曾声称,“中航油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风险管理系统--Kiodex Risk Workbench系统”。

的确,在风险控制政策,损失20万美元以上的交易要提交给公司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评估;而累计损失超过35万美元的交易必须得到总裁的同意才能继续;任何将导致50万美元以上的损失的交易将自动平仓。

该公司共有10位交易员,也就是说,在任何时候,损失的最大上限是500万美元。

然而,再好的风险管理系统,没有虎将牵制的监管体系,没有严格执行的纪律约束,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在缺乏内部控制的同时,由于新加坡公司参与的是场外期权交易,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管。

衍生品交易所,不管是期货交易所还是期权交易所,通常都有一个结算机构来保证交易及交割的顺利进行。

结算机构的职责不仅是对交易进行结算,而且还负责监督结算成员的交易风险。

如果他发现某个成员的潜在交易损失超过其结算资金,那么久结算机构有权强行结束他的部分交易头寸以补足其应缴的保险金。

这种监督非常频繁,它能有效的防范结算成员的清算风险。

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因为从事的是场外交易,所以没有这样的一个外部机构监督它的头寸风险,其交易风险完全由其自己控制。

这就是为什么它能在潜在损失已经很大的情况下急需建立头寸,进而导致巨大损失。

另外,中航油集团对下属子公司监控不力,也是缺乏有效风险控制的一个重要体现。

陈久霖不顾我国政策法规对衍生品投机明确禁止的法令,在期货和期权市场上操作近一年的时间,中航油集团却丝毫没有发觉,这不能不说在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监管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问题2.对油价走势的错误判断是失败的直接原因事实上,在衍生产品交易过程中,如果没有进行相关的风险对冲,衍生产品的交易变成了纯粹的赌方向。

中航油巨亏事件..

中航油巨亏事件..

Contents
1 2 3 4
石油期权简介 中航油事件始末 失败原因分析
中航油事件的启示
失败原因分析——外部原因
• 1.我国金融衍生品交易风险控制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 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一些国有企业在海外进行金融衍生 品投资失败后,我国政府就加强了对在海外从事金融衍生 品交易的立法。2001年10月,证监会发布《国有企业境 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指导意见》,虽然第二条规 定:“获得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的企业在境外期货市场只 能从事套期保值交易,不得进行投机交易。”但是《办法》 明文规定: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国 有企业。因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注册地在新加坡,这便形成 了公司业务范畴里的灰色地带。即作为国有企业不得进入、 但作为境外公司却可合理进入期权投机业务。但是,如果 国有企业为了逃避监管,在境外注册一家公司从事期货交 易,那么如何来防范这种危险?
中航油事件始末
• 2004年一、二季度,中航油(新加坡)账面亏损从580万 美元增加到3000万美元。 • 2004年10月10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创55美元/桶新高。 中航油(新加坡)卖出的有效期权合约达到5200万桶石油 的巨量。根据合同,油价每上涨1美元,中航油(新加坡) 需要向国际投行等交易对手支付5000万美元的保证金。为 追加保证金,公司已耗尽近2600万美元的营运资本、1.2 亿美元银团贷款和6800万美元应收账款资金,又支付 8000万美元额外保证金。中航油(新加坡)现金流量已经 枯竭。
石油期权简介
• 此外,中航油也可以在买入现货的同时,再买入一份等额 看跌期权(Long Put),形成现货+买入看跌期权的B 组合。当石油价格上涨时,则存货方面因价格上涨获利, 而买入看跌期权的合同发生亏损,但两项相抵,组合价值 可保持稳定;当石油价格下跌时,存货价格下跌亏损,但 买入看跌期权升值获利,组合价值亦可保持稳定。 • 可见,合理使用金融衍生产品,不但不会扩大企业经营风 险,反而能够有力地控制乃至锁定企业经营风险。

跨国公司失败案例

跨国公司失败案例

中国公司跨国经营失败案例1、中航油:投资期货,折戟沉沙2004年底,曾被中国企业捧为“走出去”战略棋盘上过河尖兵的中国航油股份有限公司,因总经理陈久霖在石油期权和期货投机中判断失误,累积超过5.5亿美元的亏损,并于2004年11月30日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点评:中航油“折戟沉沙”的惨痛教训:第一,跨国经营必须要建立内控和相互制衡的风险控制机制。

第二,企业必须重视对现金流量的监控和审核。

第三,要正确认识道德风险。

2、中投公司:投资黑石,资产缩水2007年3月才开始筹备的中投公司,在5月就斥资30亿美元外汇储备以29.605美元/股的价格参股美国私募基金巨头黑石集团10%的IPO。

这项交易成立的初衷旨在为中国1.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寻找多元化投资出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黑石集团上市后股价连续下跌,也造成了中投公司这笔投资大幅缩水。

截至美国时间2008年2月12日,中投公司在黑石投资中的亏损额达12.18亿美元。

点评:这一案例或者可以证明,我国企业尚不具备掌握国际资本市场运行规律的能力,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历练,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教训、经验,学会选择投资品种,控制风险,把握投资时机。

3、中国平安:参股富通,被迫减值2007年11月27日,中国保险巨头之一平安保险集团斥资约18.1亿欧元从二级市场直接购买欧洲富通集团9501万股股份,一跃成为富通集团第一大单一股东。

2008年6月,平安保险集团最终将持股比例锁定在4.99%,总投资额达238亿元人民币。

之后,富通集团成为受金融危机波及的第一批金融企业,截至2008年9月底富通集团的股价下跌幅度超过了70%,直接导致2008年第三季度平安保险集团季度报出78.1亿元人民币净亏。

点评:在实体企业家们努力用质量和技术在国际市场上为中国制造争得名分时,金融投资家们走出去时需要多一分谨慎,多一些灵活性,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

4、上汽集团:并购双龙,整合不利2004年10月28日,上汽以5亿美元的价格高调收购了韩国双龙48.92%的股权。

2004年中航油巨亏案例

2004年中航油巨亏案例

2004年11月30日,在新加坡上市的航空燃料供应商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因从事投机行为造成5.54亿美元巨额亏损,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经中国航油集团公司授权,中航油自2003年开始做油品套期保值业务。

该公司时任总裁陈久霖擅自扩大业务范围,从事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这是一种金融赌博行为。

陈久霖和日本三井银行、法国兴业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新加坡发展银行和新加坡麦戈利银行等在期货交易场外签订了合同。

陈久霖卖出“看跌”期权,赌每桶38美元。

没想到国际油价一路攀升。

2004年10月以来,中航油所持石油衍生品盘位已远远超过预期价格。

根据其合同,需向交易对方(银行和金融机构)支付保证金。

每桶油价每上涨1美元,中航油要向银行支付5000万美元的保证金,结果导致中航油现金流量枯竭,累计亏损达5.54亿美元,而该公司的净资产不过1.45亿美元。

中航油曾被评为2004年新加坡最具透明度的上市公司,爆出如此丑闻,发人深思。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航油巨亏破产?外部监控机制缺位国家明令规定,企业在境外期货市场只允许进行套期保值,不得进行投机交易;禁止不通过期货交易所的场外交易;国有企业从事套期保值业务而进行的期货交易总量,应与其同期现货交易总量相适应。

但中航油在以上三方面均无视国家禁令违规操作。

而这些违规行为长期畅通无阻,足见外部监控机制形同虚设,国家建立的境外期货监管体系几成一纸空文。

内部治理漏洞百出第一,个人权力压倒制度。

在公司治理结构上,陈久霖的个人权力没有得到有效制约,凌驾于公司内部监督及风险内控制度之上。

按公司规章的规定,如全公司交易亏损额超过500万美元,应通知公司高级管理层并停止交易。

此事件中亏损额已等于公司净资产值的3倍以上,却未按规定及时上报和纠正。

第二,经营透明度不高。

良好的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制度应密切相联。

但中航油违规操作并形成巨额亏损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内投资人竟一无所知,严重地侵犯了投资人的知情权,也导致公司的命运掌握在个别人手中并被葬送。

中航油事件

中航油事件

中航油事件2004年12月,中国航油集团唯一的一家海外公司——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发布了一个震惊的消息:这家新加坡上市公司因石油衍生产品交易,产生了5.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致使曾作为明星企业的中航油向新加坡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该公司自1997年以来,凭借对国内进口航油市场的实质性垄断,净资产由16.8万美元增加至2003年的1.48亿美元,6年增长762倍,成为股市上的明星,总裁孙久霖也被评为“亚洲经济新领袖”。

中航油事件被认为是继1995年巴林事件后最大的经济丑闻。

中国航油集团向中航董事会派驻了4名成员,包括陈久霖本人,而他也是以集团副总经理的身份兼任中般油董事和执行总裁的。

但事实上,集团公司出于对陈久霖的信任,使他在实质上成为集团公司派驻中航油的全权代表和实际监管者。

同时,在其任职期间,曾两度调开集团公司派驻的财务经理,从当地另聘财务经理,只听命于他一人。

由此可见,不论是在决策、监管层还是在经理层,都没有很好的形成实质上的权力制衡。

中航油总裁陈久霖在获悉公司在2004年第一季度出现580万美元的账面亏损后,决定不按照内部风险控制的规则进行斩仓止损,也不对市场做任何信息的披露,而是继续扩大仓位。

为了避免实际亏损,他将交割日延后至2005年和2006年,并不断加大仓位,对风险没有做必要的对冲处理一,也没有对交易设立上限,孤注一掷,赌油价回落。

至2004年10月,公司喷气累计达到18000万美元,公司流动资产耗尽。

于是,陈久霖向集团公司汇报亏损并请求救助。

而中航油集团竟没有阻止中航油的违规行为,也不对风险进行评估,而以私募方式卖出部分中航油股份来“挽救”中航油。

中航油曾聘请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为其编制《风险管理手册》,设有专门的7人风险管理委员会及软件监控系统。

其中,风险控制的基本结构是:实施交易员、风险控制委员会、审计部、总裁、董事会层层上报,交叉控制,每名交易员损失损失20万美元时要向风险控制委员会报告,以征求他们的意见,当损失达到35万美元时要向总裁报告,征求他的意见,在得到总裁的同意后才能继续交易;任何导致50万美元以上的交易将自动平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