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大道――《庄子》内七篇自由境界的探讨

合集下载

庄子中的自由思想

庄子中的自由思想

庄子中的自由思想庄子,又称庄子学派创始人庄周,是战国时期中国的一位伟大哲学家。

他的著作《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重要的经典之一,其中充满了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观点。

本文将从自由的角度来探讨庄子中的思想。

一、自由的内涵庄子的自由思想,与其说是一种思想,倒不如说更像是一种精神境界。

在庄子看来,真正的自由来源于内心的解脱与放松,而非外界的束缚。

他提倡追求内心的自在和宁静,以达到心灵的自由。

庄子通过寓言、比喻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他与蝴蝶的对话。

他在这段对话中以蝴蝶为喻,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蝴蝶自由自在地飞翔,没有拘束和限制,而人类却被各种欲望和社会规范所束缚,无法真正实现内心的自由。

二、超越对立庄子的自由思想还表现在他对于对立的超越上。

他认为世界是一个包容并蓄的整体,我们应当超越对立的观念,以达到更高层次的思维境界。

例如,庄子提到了有名的“胡蝶梦”:他在梦中成为一只蝴蝶,飞翔在花丛中,与世界融为一体。

而当他醒来后,他无法确定自己是庄子还是蝴蝶。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我们无法区分自己与外界的界限。

庄子还通过诸多比喻和故事来表达这一思想。

例如,他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他认为人的生命有限,但是智慧和知识无限。

这就意味着,人无法了解世界的全部真相,我们应当超越对立的观念,保持谦逊和开放的心态。

三、自由的实践庄子的自由思想并非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他还通过修身养性来实践自由的境界。

庄子主张通过个体的自我修养和心灵的放松,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他提倡“养生之道”,通过观察自然、追求道的境界,来达到人的自在和自由。

庄子以“无为而治”来表达他的思想,他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的变化,不要过分的干涉和控制,以免制造矛盾和冲突。

他说:“顺其自然,无征而行,无征而止。

”这个思想强调了个体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个体的自由选择与行动。

结语:庄子的自由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通过诸多的比喻和寓言,以及自由的观点和实践方式,表达了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

庄子中的自由思想原文与解析

庄子中的自由思想原文与解析

庄子中的自由思想原文与解析庄子,古代中国道家哲学家,其思想精深而独特,涵盖了众多的主题和概念。

其中,他的自由思想尤为引人注目。

庄子通过寓言故事和哲学论述,深入探讨了自由的本质、意义和实践方法。

本文将以庄子的原文为基础,对其自由思想进行解析。

庄子曾言:“鱼出游于河,水为鱼而存;鸟飞于天,空气为鸟而存。

”这句话可以说是庄子自由思想的精髓所在。

他通过描绘鱼在水中游动和鸟在空中飞翔的场景,意味着自然界中的自由存在。

自由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与其所处的环境相辅相成的。

就如同鱼需要水和鸟需要空气一样,人也需要有自己的舞台和空间才能真正实现自由。

庄子进一步解释道:“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这段话表达了庄子对于自由的更深刻理解。

他认为大道无处不在,无所不容,能够左右万物。

这种自由并不是被外界强加的,而是本人自身所拥有的。

大道是自然的本源,所有的万物都依赖于它来生长与繁衍。

只有放下私欲,追求无为的状态,才能归于大道,获得真正的自由。

庄子还用寓言的形式,通过描绘蝴蝶和梦的故事,进一步阐述了自由的价值与境界。

庄子说:“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通过这个故事,庄子以他永恒的智慧和独到的思考方式,告诉我们人的存在是相对而言的,自由的实现也是因人而异的。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被琐事和困扰所束缚,而庄子告诉我们应该像蝴蝶一样,拥有自己自由翱翔的空间。

庄子的自由思想也体现在他的“逍遥游”和“齐物论”中。

他曾写道:“逍遥游,尽情享受自然。

庄子认为,在逍遥游的状态下,人们可以超脱社会的束缚和压力,达到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他还谈到“齐物论”,提出“齐物与我无物”、“无物不尚贤”的思想。

他认为人和自然万物是一体的,人应该摒弃功利心和物质欲望,达到与大道相通的境界。

《庄子》内七篇心解[精华]

《庄子》内七篇心解[精华]

《庄子》内七篇心解[精华]《庄子》内七篇心解序言读庄子,最容易为庄子的表达形式所迷惑,其文字汪洋恣肆,意境雄浑飞越,想象奇特丰富,情致高迈旷达,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但对于庄子所表达的思想,则人感觉“身临大海,望洋兴叹”,又如“深入宝山,空手而归”,往往不得要领。

其实庄子表达的思想正是最日常、最生活化的哲理。

用庄子的话说,就是道在蝼蚁,道在稊稗,道在瓦甓,道在屎溺。

庄子所主张的“道”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道不离于日常生活。

修道不必于日用平常之事外用功夫,只须于日常生活中无心而为,顺任自然。

自然地生活,自然地做事,运水搬柴,着衣吃饭,涤器煮水,煎茶饮茶,道在其中,不修而修。

如果说《论语》是积极入世的政治哲学,那么《庄子》则是心灵超脱的生命哲学。

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略,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讲的则是“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的道理。

儒家讲的是“学成文武艺,贷与帝王家”,其理想是“甘为天子臣,敢为帝王师”,而道家却立志“不作帝王师,不为肉食谋”,其理想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

国学大师南怀瑾评议儒道两家的差异时说:“儒家是讲入世的,勇猛精进,百折不挠,它的精义是'工作’;道家在出世入世之间,行云流水,顺其自然,它的精义是'生活’。

”庄子所讲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表达的正是一种心灵的境界。

庄子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一个帝王(应帝王):虽然在现实生活,他可能是一个漆园小吏,可以是一个平头老百姓,但在他的内心,他可以做自己心灵的主人,他可以超越生死,超越古今,超越万物,达到心灵的完善;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他可能穷困潦倒,他可能形体残缺,但在他的内心,他可以顺应自然,可以虚己无心,可以做到“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

透过庄子的表面上看起来超脱、冷酷的言辞,我们可以看到庄子对人生、生命、心灵的眷念和爱护。

庄子的文章结构很奇特。

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以贯之。

《庄子》内七篇心解

《庄子》内七篇心解

序言读庄子,最容易为庄子的表达形式所迷惑,其文字汪洋恣肆,意境雄浑飞越,想象奇特丰富,情致高迈旷达,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但对于庄子所表达的思想,则人感觉“身临大海,望洋兴叹”,又如“深入宝山,空手而归”,往往不得要领。

其实庄子表达的思想正是最日常、最生活化的哲理。

用庄子的话说,就是道在蝼蚁,道在稊稗,道在瓦甓,道在屎溺。

庄子所主张的“道”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道不离于日常生活。

修道不必于日用平常之事外用功夫,只须于日常生活中无心而为,顺任自然。

自然地生活,自然地做事,运水搬柴,着衣吃饭,涤器煮水,煎茶饮茶,道在其中,不修而修。

如果说《论语》是积极入世的政治哲学,那么《庄子》则是心灵超脱的生命哲学。

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略,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讲的则是“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的道理。

儒家讲的是“学成文武艺,贷与帝王家”,其理想是“甘为天子臣,敢为帝王师”,而道家却立志“不作帝王师,不为肉食谋”,其理想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

国学大师南怀瑾评议儒道两家的差异时说:“儒家是讲入世的,勇猛精进,百折不挠,它的精义是'工作’;道家在出世入世之间,行云流水,顺其自然,它的精义是'生活’。

”庄子所讲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表达的正是一种心灵的境界。

庄子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一个帝王(应帝王):虽然在现实生活,他可能是一个漆园小吏,可以是一个平头老百姓,但在他的内心,他可以做自己心灵的主人,他可以超越生死,超越古今,超越万物,达到心灵的完善;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他可能穷困潦倒,他可能形体残缺,但在他的内心,他可以顺应自然,可以虚己无心,可以做到“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

透过庄子的表面上看起来超脱、冷酷的言辞,我们可以看到庄子对人生、生命、心灵的眷念和爱护。

庄子的文章结构很奇特。

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以贯之。

庄子中的自由人生原文与解析

庄子中的自由人生原文与解析

庄子中的自由人生原文与解析庄子,古代中国哲学家,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语言风格而闻名于世。

他的论述之一关于自由人生的概念,给人们带来了启示和思考。

本文将解析庄子论述中的自由人生,并探讨其深层含义。

首先,我们来看一段庄子原文:“士豆死,鸡犬之声相闻;士不豆死,鸡犬之声不闻。

是其穷畏也夫!”这段原文表达了庄子对自由的理解。

庄子认为,只有心无牵挂、舍弃功名利禄、摒弃社会规范与束缚,人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状态。

只有放下对外在世界的畏惧和追求,人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内心的自由。

庄子进一步解释了自由人生的境界:“彼童子之狂且!逝者如斯夫,不受夫死亡之所积。

悲夫!百年之后,胡可得而有所乎?!”他通过对逝者死亡最终会变成腐朽的思考,告诉人们不要被死亡所限制,要超越时间的束缚,追求更加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

只有在对生命的终极理解中,人们才能真正拥有自由。

庄子在《齐物论》中写道:“视其所以非,若类以遗,物固有所止,以有所亡。

”这段文字深入分析了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追求与束缚。

庄子认为,人们应该超越物质的追求,不拘泥于物质的存在与消失。

他认为,物质的本质是永恒不变的,只有人们超越对于物质的执着,才能拥有真正的自由。

庄子还以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为例,来阐述自由人生的概念。

他写道:“夫何异鸟之将焉,概之至者也?”庄子通过对于鸟类迁徙的观察,告诉人们生命的流动和变化是自然的规律,我们应该像鸟一般随遇而安,适应自然的变化,以达到自由的状态。

总结起来,庄子的自由人生观主张个体在没有外在压力和束缚的情况下,追求内心的自由、超越于物质界的迷恋,并与自然相融合。

自由人生是一种超越功利,超越时间与空间,追求内心真善美的境界。

只有当人们能够摆脱种种拘束,拥有宁静的心境,才能真正体验到庄子所描述的自由人生。

通过解析庄子中的自由人生原文,我们可以看出庄子思想的深度和超越性。

他的思考告诉我们,追求自由人生需要舍弃功名利禄,超越物质界的拘束,以及与自然相融合。

《庄子》七篇篇名

《庄子》七篇篇名

《庄子》七篇篇名
《逍遥游》: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倡导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

《齐物论》:阐述一切事物的平等与和谐,提倡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

《养生主》:讲述养生之道,强调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德充符》:论述德性和充实的意义,倡导修身养性。

《大宗师》:强调智慧和道德的重要性,阐述成为大宗师的境界。

《至乐》:论述人们追求最高境界的快乐与欢乐。

《德充符·外篇》:延伸了《德充符》的观点,探讨德行的实践与应对。

以上是《庄子》七篇的篇名,每篇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思想。

这些篇名准确地概括了庄子哲学的核心观点,给读者提供了探索和思考的方向。

无论是探讨人生的意义,还是强调德行和智慧的重要性,庄子的文章都以清晰的思路和流畅的表达方式展示出来,不含任何负面影响的元素。

同时,文章中没有与正文不相符的标题,没有广告信息和侵权争议,也没有不适宜展示的敏感词或其他不良信息。

正文的语句完整,段落连贯,没有缺失语句、丢失序号或段落不完整的情况。

总而言之,《庄子》七篇的篇名准确地概括了各篇的主题和思想,文章整体流畅,没有任何负面影响的元素,符合文章应该具备的要求。

《庄子》内七篇析义

《庄子》内七篇析义

《庄子》内七篇析义
《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文学的经典著作,其中有七篇文章,即《逍遥游》、《太玄经》、《齐物论》、《养生主》、《道德经》、《周易》和《玉藻》。

这七篇文章析义,旨在唤起人们对哲学思想的理解,以及对生活的深刻认识。

《逍遥游》讲述了一个关于自由的故事,强调了自由的重要性。

它告诉人们,不要被社会的规则所束缚,而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断探索自由的可能性。

《太玄经》探讨了宇宙的本质,认为宇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类是宇宙的一部分,应该与宇宙和谐共处,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宇宙。

《齐物论》则认为,宇宙中的一切物质都是相等的,人类应该摒弃物欲,保持平衡,避免过分拥有或过分放纵。

《养生主》认为,人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自然和谐,身心健康,维持身心平衡,以达到身心健康的境界。

《道德经》提出了“道”的理念,认为人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保持谦虚、温和、宽容的态度,以及尊重他人的心态,以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

《周易》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是有序的,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宇宙的运行规律来预测未来,从而获得更好的生活。

《玉藻》则提出了一种“中庸”的思想,认为人们应该在道德、礼仪、艺术等方面保持中庸
之道,以达到自然的和谐。

《庄子》的七篇文章析义,旨在唤起人们对哲学思想的理解,以及对生活的深刻认识。

它们提供了一种指导性的视角,让人们能够从中获取智慧,探索生活的真谛。

浅谈庄子的人生境界

浅谈庄子的人生境界

浅谈庄子的人生境界浅谈庄子的人生境界庄子的超脱人生是其对人生的理想境界和实践方法的思考,是对精神本然状态的自我认识,从而达到一种超脱世俗、无任何约束的精神自由境界。

其豁达超脱的人生观,对历代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杰出的思想家,他们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化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庄子就是其中之一。

庄子豁达超脱的人生观,对历代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语曾有云:“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但庄子对此不以为然,他宁愿做自由自在的鱼,也不愿沾染名利,尽管其毕生贫困,在穷闾陋巷中以编草鞋为生,但仍不堕其志,致力于道学的发展,并以乐观的心态追求至道,以求自身的逍遥。

《庄子·山木》对庄子的洒脱有过这样的记载: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逢系履而过魏王。

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庄子曰:“贫也,非惫也。

上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

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其得楠梓豫也,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虽羿、蓬蒙不能眄睨也。

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危行侧视,振动悼栗,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

”足见其人生的豁达和对名利的淡薄。

关于庄子的人生态度,《大宗师》还有一段这样的描述,庄子将死,弟子们欲厚葬,他立刻予以否定:“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赉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如此!”当弟子们又担心乌鸦老鹰会啄食时,庄子宽慰他们道:“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可见庄子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在一个相对落后的时代,不仅在人生态度上有着极其超然物外的洒脱,对人的生死也抱有非常达观的态度,看淡生死,把生和死当作一个必然要发生的过程,一笑而过。

《庄子·逍遥游》开宗明义提出了道家的理想人格——至人、神人、圣人。

单看内七篇,三种人格,代表着三种不同的荣誉。

称号,此三者所以不同。

但作为三种人生境界,它们到底有什么不同,譬如至人到底比圣人高明在哪,庄周又未尝赋予深意。

庄子思想自由之追求人生之境界

庄子思想自由之追求人生之境界

庄子思想自由之追求人生之境界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庄子被誉为“自由之父”,他的思想深受后世学者推崇。

庄子思想追求人生自由的境界是其独特的特点,本文将从自由的定义、庄子思想的核心理念、追求人生自由的路径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自由的定义自由这一词语具有广泛的含义,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解读。

总的来说,自由是指个体在行动、思想、意志等方面不受约束的状态。

它体现了人的主体地位和个体价值,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要求。

二、庄子思想的核心理念庄子思想的核心理念是“自由”。

他认为,个体应当超越物质的束缚,追求人生的自由和无拘无束。

庄子的思想强调个体的自由与天地之间的和谐关系,主张个体应当融入到大自然的秩序中,去追求自己内心的深层自由。

庄子认为,人生应当如逍遥游,摆脱尘世的纷扰,不受外界利益所迷惑,追求内心真实的快乐和幸福。

他强调“无为而治”的思想,主张凡事顺其自然,不强求,不执着于名利地位。

这种追求自由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个体的心智,使人们能够更加自在地生活,追求真实的自我。

三、追求人生自由的路径庄子思想追求人生自由的路径主要包括:修身养性、摆脱物质欲望的困扰、超越生死界限的境界。

首先,修身养性是庄子思想中追求人生自由的基础。

只有通过修身养性,个体才能超越自身的局限,追求内在的自由。

庄子提倡道德修养和道德自律,主张个体应当保持心境的平和与宁静,不为外界的喧嚣所迷惑,保持内心的自由。

其次,摆脱物质欲望的困扰是庄子追求人生自由的重要一环。

庄子反对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和名利地位,认为这种追求会使人陷入无穷的欲望之中,导致内心的束缚。

因此,个体应当超越物质的束缚,不为外物所累,追求内在的自由和心灵的宽广。

最后,庄子思想中的“超越生死界限”是实现人生自由的最高境界。

庄子认为,死亡只是一个身体的变化,不是真正的灭亡。

他主张个体应当超越生死的界限,意识到人生的短暂与脆弱,并在此基础上超越对死亡的恐惧与焦虑,追求超越生死的自由与境界。

庄子自由与幸福的境界

庄子自由与幸福的境界

庄子自由与幸福的境界自由与幸福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在庄子的哲学思想中,他提出了关于自由与幸福的独特见解。

庄子认为,真正的自由和幸福来源于内心的宁静与无欲无求,而不是外在的物质财富与地位。

本文将探讨庄子对自由与幸福的境界的理解与阐释。

一、返璞归真的自由境界庄子主张人应该返璞归真,回归到自然的状态中。

他认为,人们在世俗社会中受到繁琐的礼俗规范、利益、名声的束缚,无法真正体验到自由的境界。

只有回归到本真的本性,摒弃一切外在的负担与束缚,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

在这种境界下,个体可以任意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天性,不受任何限制。

二、无欲无求的幸福境界庄子认为,追求物质财富与名声的欲望只会使人们不断追逐,无尽的欲望永远无法满足。

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物质的积累,而是在于无欲无求的心境。

当人们摆脱欲望的枷锁,心迹宁静无求时,才能达到幸福的境地。

这种境界下,人并不寻求外在的回报,而是从内心获得满足和喜悦。

三、放下自我与和谐境界的自由幸福庄子强调人应该学会放下自我,与外界和谐相处。

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会成为束缚和困扰个体的桎梏。

只有将自我置于次要的位置,融入到整体中,才能体验到真正的自由与幸福。

在和谐的境界中,个体与大自然、社会、他人等进行融合,在相互依存中寻求自由与幸福。

四、调和与平衡的境界在庄子的哲学思想中,个体不能过分追求极端,而是要寻求调和与平衡的境界。

他认为,过分追求自由会导致个体与外界的冲突,而过分追求幸福会使个体逃避现实。

个体应该同时追求自由与幸福,通过调和与平衡,才能在两者之间达到真正的境界。

五、回归本心的自由与幸福庄子提倡人们回归到本心,追求内在的自由与幸福。

他认为,人的内心是真正的自由之所在,只有摒弃外在的杂念与扰乱,重新回归内心,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与幸福。

在回归本心的境界中,个体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发挥个人的潜能与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与追求。

六、人我之间的统一与境界庄子认为,真正的自由与幸福来自于人我之间的统一与境界。

总结一下庄子的自由思想

总结一下庄子的自由思想

总结一下庄子的自由思想庄子(约公元前369-286年)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文化名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提出了自由思想的重要观点和理念。

庄子的自由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自由心态:庄子提倡心灵自由,主张摆脱一切束缚,以达到心灵的宁静和自由。

他认为,人们的苦恼往往来自于对外部事物的执着和依附,只有通过内心的修炼,人们才能达到超越物质世界的自由状态。

2. 自由选择:庄子认为个体应该追求在选择中的自由,并提倡“筹无所用”、“无所染”的生活态度。

他主张摆脱功利主义的束缚,不随波逐流,不被世俗的利益追求所困扰。

个体应该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目标,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

3. 自由活动:庄子强调个体的自由活动,痛斥社会约束对人的限制。

他认为,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是虚构的,只会剥夺个体的自由和欢乐。

他相信人应该放开束缚,随心所欲地活动,并通过自由的行为来实现个体的自我价值。

4. 自由思考:庄子强调个体的自由思考,主张抛弃传统观念和权威的束缚,以探索真理和人生的意义。

他代表了中国古代思想家中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先驱,鼓励个体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并提出“太虚”和“自得”等概念,寓意个体通过自由思考,达到洞悟与解脱。

5. 自由境界:庄子认为真正的自由是通过心境和境界的转化实现的。

他提倡意识的觉醒,超越外界的繁杂,融入自然的大道之中。

他认为只有在超越自我的境界中,个体才能获得心灵的自由和安宁。

庄子的自由思想对中国古代和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引领了中国道家学派的发展,对后来的儒家、佛家等思想传统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自由思想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对于当今社会的个体自由和人文关怀提供了启示。

然而,庄子的自由思想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实际生活中,个体的自由必然受到社会和法律的限制,如何在有限的自由空间中追求真正的自由,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庄子中庄子对人生境界的探索原文与解析

庄子中庄子对人生境界的探索原文与解析

庄子中庄子对人生境界的探索原文与解析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贯穿于《庄子》一书中。

庄子的哲学观点围绕着自然、人生境界、人的行为和思维等方面展开。

本文将对庄子在《庄子》一书中对人生境界的探索进行原文解析。

在《庄子》一书中,庄子通过多个寓言故事和对话,表达对人生境界的思考和探索。

他主张要活得自在、自由,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其中,庄子的核心观点是身心合一、顺其自然。

庄子在《至乐篇》中写道:“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这句话表达了庄子对于人生境界的探索。

他认为,人应该追求无为而治,即不要刻意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要顺应自然,顺其自然地行动。

庄子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快乐。

在《养生主》中,庄子通过比喻,描述了人的行为和思维对于人生境界的影响。

他说:“人生于世,常有忧患,务使心之宽也。

”庄子认为,人们常常被琐事、忧虑所困扰,而这些困扰会使人的心境变窄,无法真正体验到人生的乐趣。

庄子则认为,只有保持心胸开阔、宽容的态度,才能拥有更广阔的人生境界。

庄子的思想对于现代人生活中的应对策略和心理保持具有启发意义。

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为外界的压力和琐事所困扰,忙碌而追求无止境的事物。

庄子则告诫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宽容和宁静,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

总而言之,庄子对人生境界的探索在《庄子》一书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他通过比喻、寓言等方式,表达了人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在,顺应自然的思想。

庄子的思想对于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庄子内七篇》的“逍遥”思想研究

《庄子内七篇》的“逍遥”思想研究

《庄子内七篇》的“逍遥”思想研究庄子内七篇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所著的一部学术著作,它的思想内容丰富多彩,尤以“逍遥”思想最为著名。

逍遥不单指外在的自由,更是一种内心深处的超然与自在,是一种达到心灵与自然和谐的境界。

本文将分析庄子内七篇中的逍遥思想,并举出五个例子,探讨逍遥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一、庄子内七篇的逍遥思想逍遥思想可以视为庄子哲学的核心,其涵义在于超越了一切限制的自由、安逸、欢愉和自在。

在庄子眼中,逍遥来源于心境的平静和淡泊,人们应当超越一切天然与社会的限制,将生命过得华丽而自如,并且自得其乐。

逍遥思想主要有以下内容:1. 自由。

自由是生命的本质和最终目的,自由的精神和价值与自然和谐共存着。

看似繁琐和束缚的现实生活,实际上是心灵自由的必要条件,通过自由,我们寻求到生命的真实意义,实现自我实现与变革。

2. 淡泊。

淡泊是一种内在的超然,是对物质财富、名誉地位的超越。

庄子认为,淡泊不为而自然,让我们独立于社会、独立于他人的认知外表、内在精神味道、规范、道德规范和价值感性,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做我们想做的事情,发挥我们的天性和潜能,让思想和身体自由地追求自豪和幸福。

3. 品德。

品德是人们个人生命的内在体验和标准,是超越社会传统的生命价值和大众文化的内在反应。

在庄子看来,品德源于自然,它不仅仅只是个人的状态,甚至孕育着人们与自然、他人、社会的联系。

在品德的准则上,庄子不仅仅强调道德义理,更突出了灵魂、心灵与自然相通的标准。

4. 静思。

庄子认为,静思是洞悉心灵、揭示事物根本的方法。

静思是在一定方向内倾注全部体力,使特定的思想、感觉、心境得到了挖掘和让我们获得内心宁静的境界,平静了我们内心繁杂的思想和情感,使我们的灵魂得到了滋润和重生。

5. 自由活动的欢愉。

欢愉在逍遥思想中是一种内在的、顽童的、青春活力的、生命言行的表现。

欢愉不是单纯的身体上的快乐,而是精神上的升华,是胜利、情感、智慧和力量的表达。

《庄子》内七篇心解

《庄子》内七篇心解
《庄子》是我们心灵的家园。
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我有“半部《庄子》慰天下”。“慰”说的是抚慰心灵,其意锲合《庄子》主旨,自不待言。我所说的“半部”指的就是庄子的内七篇。
从形式上看,庄子的内七篇是相当整齐的。内七篇中的每一篇的篇名都是三个字,而且和外杂篇只是草率地按照篇首的文字来起名不同,它们的名字都是对于该篇大意的概括。
庄子的文章结构很奇特。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以贯之。
庄子不是干巴巴的说教,而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巧妙活泼、引人入胜地表达思想。庄子全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集,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具有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
其实庄子表达的思想正是最日常、最生活化的哲理。用庄子的话说,就是道在蝼蚁,道在稊稗,道在瓦甓,道在屎溺。庄子所主张的“道”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道不离于日常生活。修道不必于日用平常之事外用功夫,只须于日常生活中无心而为,顺任自然。自然地生活,自然地做事,运水搬柴,着衣吃饭,涤器煮水,煎茶饮茶,道在其中,不修而修。
其实庄子用鲲鹏的比喻就是要说明人和人之间在境界上的差别非常大。人和人之间物质生活上可以没有太大的差异,但在心灵的境界上却存在着巨大差异。农民和帝王差别大吧,刘邦、朱元彰都是农民出身,却做了开国君主,他们从小的玩伴呢,生活条件、物质条件都差不多,最后的成就却差别很大。这有点像赵本山《卖拐》中的经典台词,“生活在一起的两口子,差别怎么这么大呢?”
在庄子笔下,我们看到他如何梦见蝴蝶、欣赏鱼乐、曳尾于涂、嘲讽权贵。他描写平凡人的不凡,如庖丁解牛、痀偻丈人承蜩、大马捶钩之绝技、梓庆鬼斧神工、轮扁得心应手等等。任何一样小技艺,只要长期专注去做,心无旁骛而乐此不疲,最后皆可登至化境,如有神助。这就是“道以艺载,技进于道”,庄子所追求的道实际上就是与真实的日常生活相关的一门生存艺术。

庄子中庄子的自由观原文与解析

庄子中庄子的自由观原文与解析

庄子中庄子的自由观原文与解析庄子,古代中国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一。

在《庄子》中,庄子对自由的观点提出了独特而深入的思考。

本文将从庄子的原文和解析两个方面来探讨庄子的自由观。

一、庄子的自由观原文解析庄子在《庄子·逍遥游》一篇中写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这句话表达了庄子对自由的理解。

庄子认为,真正的至人是没有自我的,他们没有功利心,不追求名利,而是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

庄子认为,人应该摒弃浮躁的欲望,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

庄子的自由观中体现了“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他认为人应该放下执着,顺应自然,不做无用之事,不追求空洞的名利。

庄子提出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观点,他认为人们应该超越个体的私利,以天下众生的利益为重。

只有如此,人才能真正地实现内心的自由。

二、庄子的自由观解析庄子的自由观突出了对人性的理解和对社会的批判。

庄子认为,人是自由的,但由于社会的种种束缚,人们逐渐失去了自由。

庄子呼吁人们回归本性,追求内心的自由。

庄子的自由观与当代的自由观有着相似之处。

庄子主张摒弃功利主义,提倡自由与宁静的境界。

这与现代社会中提倡的追求内心平静、摒弃世俗欲望的观念相契合。

庄子的自由观也与当代的人文主义思想相通,都追求人的自由发展和内心的满足。

庄子的自由观也对今天世界中的困扰提出了启示。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追求名利,追逐物质享受,却忽视了内心真正的需求。

庄子告诫人们要超越这种功利心态,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平静。

结语:庄子的自由观是他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见解。

通过对庄子的原文解读和解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他对自由的理解和追求。

庄子的自由观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提醒我们应该回归内心,追求真正的自由与宁静,超越功利,追求内心的满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实现自由的境界。

庄子对自由的理解与探索

庄子对自由的理解与探索

庄子对自由的理解与探索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对于自由的理解与探索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庄子的思想深邃而富有启迪性,他对于个体自由的探索以及对于社会自由的思考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庄子的自由观、自由的实现以及对于自由的价值进行探讨。

一、庄子的自由观庄子的自由观可以从他的“无为而治”思想中找到一些线索。

庄子认为,自由并不是追求外在的权力或者物质上的享受,而是一种内在的境界。

他认为,个体应该追求心灵的自由,通过心灵的解放来达到真正的自由状态。

庄子主张个体应该超越对于名利地位的追求,超越对于物质欲望的执着,而是要通过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来实现真正的自由。

二、自由的实现庄子提出了“自由自在”的概念,他认为个体应该追求一种超越自我的状态,即自由自在的生活。

庄子认为,个体应该顺应自然,放下一切执着与束缚,达到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

他通过比喻和寓言的方式,告诫人们要学会放下欲望,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才能真正实现自由。

庄子的自由观与现代西方的自由观有所不同,他更注重的是个体内心的自由,而不是外在的权利和自由。

三、自由的价值庄子对于自由的价值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他认为,自由是个体最高的境界,是人生的最高追求。

庄子认为,只有个体在心灵的自由状态下,才能真正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他主张个体应该超越一切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庄子认为,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个体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四、庄子的自由观的现实意义庄子的自由观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个体常常受到各种外在的压力和束缚,追求物质和地位的欲望使得个体的内心常常处于不安和焦虑的状态。

庄子的自由观提醒人们,要学会放下欲望,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只有在心灵的自由状态下,个体才能真正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综上所述,庄子对于自由的理解与探索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庄子自由思想之探析

庄子自由思想之探析

庄子自由思想之探析庄子自由思想之探析庄子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和独特的语言艺术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

庄子的思想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关于自由的思想。

庄子主张自由的思想是一种追求人生的纯粹感受,是一种醒悟人生的思想,它追求的不是物质的财富和权利,而是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

本文将对庄子自由思想进行探究,并通过5个例子来证明其思想的精髓。

一、庄子鱼之梦庄子鱼之梦讲述了一个人做梦成为了一条鱼,游到了池塘中,享受着鱼的生活。

当他醒来后,他意识到他可能只是一条鱼的梦境,自己其实是一个人。

通过这个故事,庄子告诉我们,最终的自由状态是摆脱了生命的枷锁,达到自己的精神解放,获得真正的自由。

二、庄子刻舟求剑庄子刻舟求剑讲述了一个人在划船的时候把剑掉到了水里,他就用刻船的方法在水中标记,然后等水归巢、揭开记号便可以找到剑。

这个故事表达的重要性在于,庄子提倡人要放弃不必要的执念,追求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获得更高层次的境界和自由。

三、庄子的乐土庄子提出人类应该不断地追求快乐,他认为快乐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庄子的乐土概念,是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没有烦恼、没有欲望、没有争执,人们可以自由地享受快乐。

庄子乐土的概念也表现了他关于自由的思想,认为自由是一个人的内心状态,而不是外在世界的干扰。

四、庄子的无为而治庄子提倡无为而治,认为人们应该去做内心最想做的事情,而不是去追求功名利禄。

他主张完全按照内心的自然动力去行动,在这种状态下,自由自在,没有任何负担。

庄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体现的是一种无所顾忌的自由和解脱。

五、庄子的“天之游”与“乘天之行”庄子提出“天之游”与“乘天之行”的概念,指的是解脱人体所得的自然状态。

天之游是指人们感到自己能够在天地之间自由翱翔,感受自然的美妙与精华;乘天之行则是指人们在自然状态下,获得精神与灵魂的自由。

庄子的这些概念展现了他强调的精神层面的自由,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寻求真正的精神自由。

解读庄子的无我境界与身心自由

解读庄子的无我境界与身心自由

解读庄子的无我境界与身心自由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文化名人,他的著作《庄子》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一。

在我的研究中,我深入探讨了庄子的无我境界与身心自由的主题,并通过对其思想的解读,对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首先,庄子的无我境界是指个体超越自我的存在状态。

他认为,个体应该超越自我,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庄子》中,他以自然界的事物为例,阐述了无我境界的重要性。

他用蝴蝶与梦的比喻,表达了个体在无我境界中能够达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境地。

他认为,个体应该放下自我,不受外界的干扰和束缚,以达到身心的自由。

其次,庄子的身心自由是指个体在无我境界中实现的一种自由状态。

他主张个体要追求自由的心灵状态,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实现真正的自由。

在《庄子》中,他以大鱼与小鱼的对话,表达了个体在身心自由中能够摆脱世俗的牵绊,达到真正的自由。

他认为,个体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以实现身心的自由。

庄子的无我境界与身心自由的思想对于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个体往往被物质世界所束缚,追逐功名利禄,追求物质财富,而忽视了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庄子的思想提醒了我们,个体应该超越自我,追求无我境界,实现身心的自由。

只有在无我境界的状态下,个体才能真正实现自由,摆脱物质世界的束缚,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然而,要实现无我境界与身心自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庄子在《庄子》中也提到了个体要经历一系列的修行和实践,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他认为,个体应该通过修炼自己的心灵,超越自我,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可以通过修炼心灵的方式,如冥想、瑜伽等,来追求无我境界与身心自由。

通过这些修行,个体可以摆脱物质世界的束缚,实现内心的平静与宁静,获得真正的自由。

综上所述,庄子的无我境界与身心自由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庄子》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庄子的思想,探讨无我境界与身心自由的内涵。

从庄 子看人生的自由与顺应

从庄 子看人生的自由与顺应

从庄子看人生的自由与顺应《从庄子看人生的自由与顺应》庄子,这位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以其独特的哲学智慧,为我们揭示了人生中自由与顺应的真谛。

在庄子的世界里,自由并非无拘无束的放纵,顺应也绝非消极的随波逐流,而是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庄子所追求的自由,是一种超越世俗束缚的精神境界。

在那个战乱频繁、礼教严苛的时代,人们往往被功名利禄、礼教规范所累,心灵不得自由。

庄子却看到了这些外在束缚对人性的压抑,他主张摆脱功名利禄的诱惑,不为世俗的价值标准所左右。

他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意思是真正的自由之人能够忘却自我,超脱于功名利禄之外,不追求虚名。

这种自由是一种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不为外物所动,不为尘世的喧嚣所扰。

庄子认为,人们常常因为追求外在的东西而迷失了自我,陷入无尽的烦恼和痛苦之中。

比如,为了追求财富,不惜日夜操劳,损害了身心健康;为了追求地位,不择手段,丧失了人格尊严。

而当我们放下这些执着,回归内心的本真,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

他以“逍遥游”中的大鹏为例,大鹏展翅高飞,看似自由自在,但仍需凭借风的力量。

而真正的自由,是不依赖于任何外在条件的,是心灵的自在飞翔。

然而,庄子所倡导的自由并非绝对的自由,而是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的。

他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这体现了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认识。

庄子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应当顺应自然的变化和规律。

顺应自然,首先意味着要接受生命的无常。

人生充满了变数,有生老病死,有悲欢离合。

我们不能总是抗拒这些不可改变的事实,而应该坦然接受。

庄子在妻子去世时,鼓盆而歌,并非他无情,而是他明白生死是自然的循环,是不可抗拒的规律。

我们在面对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时,也应像庄子一样,以平和的心态去接受,不怨天尤人。

顺应自然还意味着不刻意去追求,不强求结果。

就像种地一样,我们不能违背季节和气候的规律,去强行播种或收割。

在生活中,我们也不能过分勉强自己去达成某个目标,而是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环境,顺势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宗师》讲述了颜回由忘仁义、忘礼乐而至于“坐忘”的进境。何谓“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大通”就是“道”。
《人间世》又有所谓“心斋”:“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听之以心”,是人的特征,由此而有声音之“美丑”、“善恶”,如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是因为孔子用“心”去听了。三月不知肉味,是否是价值判断或审美判断对心灵的宁静的“蛊惑”呢?也许是的。于是庄子说“听之以气”,此气与“地籁”所谓“大块噫气”,同曲同工,都是“虚而待物者也”。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美无丑――虚――这就是心灵的斋戒。
那么,道是什么?道是无。无是什么?无是自然。自然是什么?
老子说:“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地、天、道、自然,岂止“四大”,莫非“五大”乎?非也,自然未居其一,自然,只是自己这样。其实,也未见得有“四大”,只有三大:人、地、天,自己这样。“三大”也未必有,只有一大,就是自然,自己这样。不过,老子此语言说的“眼”在于“人”――“人居其一焉”。
所谓“无”,所谓“万物之母”,这种在名言意义上对道的特征的方便表述,为庄子所现成地接受。但对于“所指”的意义,庄子则有自己的观照。
三、“地籁”:给予的道的启示
《齐物论》开篇以南郭子綦与颜成子游的一段问答,引出了关于“人籁”、“地籁”、“天籁”的描述。庄子行文,有实写,有虚写。这里,“地籁”是实写,其他两者是虚写:“人籁”在于引出“地籁”,“天籁”则是对于“地籁”的进一步总结。看庄子如何写“地籁”:
落庵
从来研究《庄子》者,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因其书环玮,其词参差。本文欲寻一方便法门,仅就《庄子》内七篇的材料,对其所言人的自由的问题,作一系统阐释。《庄子》内、外、杂篇的作者、年代问题,历来没有定论,本文也不打算作专门的探讨。但我以为,《庄子》内七篇的思想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不论其作者为谁(极可能出自一人之手),就其思想深度而言,足可以为一代宗师。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全面地提出个人的自由问题,并作出系统的阐述的。其实,纵观庄子全书,也总是在围绕着个人的自由这一中心问题展开的。
老子有一个“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的说法,在庄子,与此相配称的,也讲一个“造物者”。
《齐物论》中有这样一段很有意思的追究:“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这段话可以说是对老子第四十章讲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回应,抑或诠释,也可以说是庄子对老子的道所作的归结。庄子此语并非在作一个“鸡生蛋”或“蛋生鸡”的“劳神明为一”的究诘,如其如此,就是“知”的谮妄。《齐物论》有云:“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何谓?《德充符》释云:“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窥乎其始也。”朝来暮往,莫名其妙,这就是造化,就是自然,那么,“造物者”呢?
这是在一个比较宽泛的意义上讲“知”,所谓宽泛,以“经验”言也。不过,庄子讨论更多的是价值判断意义上的“知”:所谓“是非”、“大小”、“寿夭”、“正处”、“正味”、“正色”、“仁义”等等。这就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问题:有没有一个共通的价值判断的标准?这一点上庄子是悲观的。《齐物论》中有这样一个颇似于惠施的命题的命题:“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这样说,并非是为了惊世骇俗而至于纠缠于是是非非无穷之辨的境地,如《天下篇》对惠施的批判:“骀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反。”这里无非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知”的差异性,进而否定有所谓天下之“同是”的共通的价值判断标准。上面我们提到过“知”有其所待的偶然的环境,这个“环境”,既包括地理的或自然的环境,也包括人文的或社会的环境,同时还有主体的自身条件,譬如“耳聪”、“目明”等。如此这般加诸人心,就构建了每个人的价值判断标准,这就是“成乎心”,所谓“成心”是也。每个人的境遇是不必然的,也是不必同、抑或必不同的,他所“成乎心”者也是不必然、不必同、必不同的。如果每个人各随其成心而师之――师心自用――的话,那么,甚至连泰山与毫末之大小、殇子与彭祖之寿夭,这样一些看似一目了然的问题也不能获得一个统一的判断标准。究其实,则是在说“是非”的价值判断:“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齐物论》)标举儒、墨,以其为时代的显学也。儒、墨各执其所谓“同是”、“同非”以相是非,在庄子看来,皆出于“成心”;而儒、墨所追求的“同是”、“同非”,在庄子看来也不过是“劳神明为一”(语见《齐物论》),就象“朝三暮四”的猴子。那么,庄子的是非观又怎样呢?暂时还不知道:“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途,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辨!”(《齐物论》)
老子以“强名”、“强字”的方式用名言赋予道以很多意义。这种“强名”、“强字”的方式对于“道”来说只有消极的意义,而对于言说者来说,却有积极的意义,就是说消极意义的道对言说者是有“用”的。就象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所说的:“以无为为本,以因循为用。”老子讲一个“反者道之动”,就讲一个“弱者道之用”;讲一个“常有”、“常无”,就讲一个“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讲一个“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就讲一个“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讲一个“归根曰静”,就讲一个“致虚极,守静笃”。这是由“道”所带来的对现实的、世俗的人的自由之路的观照。庄子无疑继承了这种观照。
在《大宗师》中,庄子有一段对“道”的直接描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说得很有意思,若即若离,欲言又止,欲罢不能。这样的表述,很容易看到老子的古老智慧的痕迹,是庄子对老子的“归结”。此归结,有“返本”,但更多地具有“开新”的意义。庄子更多地寄予道以人的祈向与诉求的意味。如《齐物论》开篇之所以引出地籁,恰恰始于子游对子綦的“形如镐木”、“心如死灰”的问难。万窍怒号中的风的虚空(“无”)与游弋的自由自在(“造物者”)正是人的心境的写照。那么,它的实际的内容怎样?
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号,而独不闻之寥寥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所谓“地籁”,就是风吹万窍所发出的声音。风就是“气”之动,“气”主于虚空而立言。在没有风的状况下,我们对虚空之气没有感觉。而在有风的情况下,我们感觉到的是山中林木的起伏,万窍的怒号,以及大风渐息时小草动摇的状态。然而,我们看得的、听到的是如此这般,得到的信息却是“有风”,是虚空之气在鼓动。而脱离开此诸般具体的情状,虚空之气则无处立言。这就是“地籁”所给予庄子的道的启示,如“天籁”所表述的:“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努者其谁邪?”“气”之虚足以表征道之无,“努”诸物足以表征道之为“万物之母”――“造物者”是也,风之流行足以喻造化之发用流行,“万窍怒号”也足以喻万化流行中的诸物的情态。这是对“地籁”的譬喻的表征作一个形式的说明。
由“知”而“不惑”地通往自由的路被蔽塞了,那么,庄子的自由之路又从何处开启呢?至此,我们不得不回到道家的始祖――老子。正是老子的“道”为庄子的自由之路提供了一种方便法门。
老子更象是一种古老智慧的表征,他让我们联想到西方哲学的古老智慧的表征者,如泰勒斯,如毕达哥拉斯。老子的古老智慧吟唱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名之为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但所谓“先天地生”、“天地母”,意义始终是在晦暗中,它究竟能给我们提供多少“道”的意义的积极的信息,也始终是个未知数。或许,道本身就是不可究诘的?一切究诘与追问,都只是“强字”、“强名”。而“强字”、“强名”加诸“道”的可名言的意义,却是对“道”之“常”的违背。
看来对庄子来说,由普泛所谓“知”开启“不惑”的自由之路是堵塞了。知是有限的、偶然的,人与人之间的知的同一性是不可必、不可能的。但庄子又说:“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大宗师》),所谓“真知”是什么?朝三幕四的猴子是“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这里,“同”又指什么?
二、老子的“道”及其为庄子所施设的方便
四、“心斋”、“坐忘”:心之虚、无状态与道
上文我们说庄子的“道”最终落实在“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上。“形如镐木”、“心如死灰”就是《大宗师》所说的“离形去知”,由此,心灵达到一种绝对的虚、无的状态,这就是“道”的状态。
我们也提到过庄子对于“不惑”之知的失望,对知之有限性、偶然性及人与人之间的知的差异性的深刻体会。“知”是为解决不知而惑的境遇的,而“离形去知”则换了一个思考方式――无知正可以无惑!价值判断标准的差异取决于“成心”,“心如死灰”则取消“成心”,不作价值判断:无所谓大小、寿夭、是非、仁义、正处、正味、正色,也无所谓一与不一,更不必“劳神明为一”。这就是心所达到的“无”的状态,也就是“道”的状态。
下面,我们首先看一看,在《庄子》内七篇中,自由这一问题是怎样提出的。
一、“知”的质疑与问题的提出
西方哲学家培根曾讲过:“知识就是力量。”由“知识”的进路解决人的“自由”问题,不失为一路径。儒家的圣人孔子也曾说过:“知者不惑。”知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决人的困惑。从这一点上说,孔子所说的“知者”之“知”,其意义可以是非常宽泛的,甚至可以包含培根所谓“知识”。当然,孔子之“知”毕竟往往落实在“知礼”、“知人”上,进而最终达成“克己复礼为仁”的“仁者不忧”的境界。
庄子同样关注“知”,但是却首先对人的知识的能力表示了怀疑。一方面,我们的“知”是有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决定了个体之知的有限性,以有限之知焉能达到“不惑”的自由!另一方面,“知”的发生是不必然的,是偶然的:“夫知有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大宗师》)“知”有其客体,有其发生的环境,然而“知”的主体对于客体、环境的遭遇是不必然的,这就决定了“知”的发生的偶然性。以偶然之“知”又焉能达到“不惑”的自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