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处理(理论教学)教案

合集下载

围手术期处理教案

围手术期处理教案
可有咳嗽,呼吸浅而快,发钳,P快,T↑,叩肺部实音,呼吸音弱或消失,X线检查确诊。
预防:术前不受凉,治疗气管炎,禁吸烟术后咳嗽,深呼吸,拍背,活动等。
治疗:排痰,抗生素等。
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流缓慢,血液成份改变及血管损伤是造成的主要原因。主要症状是下肢明显肿胀,有时血栓部位压痛等其他症状。
预防:术后早期活动
30’
强调危害性和解决方案
40’
示意图或照片表示
录像或动画表示
40’
大量病例结合理论临床知识和病理生理机制
X线片
图片说明
10’
2、继发性出血:术后7-10天发生的出血,多因化脓,组织坏死,大块结扎脱落,消化液腐蚀所致。
可从伤口或引流处大量出血,严重也可发生休克。除用止血药物外,再手术止血,但此时手术有时较为困难。
二、肺不胀与肺炎
为常见并发症,发生的机制:术后伤口疼痛→不敢咳嗽→呼吸道分泌物↑而粘稠不易咳出→支气管被阻→外面气体不能进入→缺氧CO2积蓄→肺泡内气体被吸收→肺不胀、肺部感染、肺炎
防治:①根据原因采取措施,减张缝合;
②裂开后,应主即无菌包扎重新缝合;
多选题及提问:
1、围手术期重要意义?
2、如何预防和治疗肺部并发症?
3、腹部伤口裂开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4、胃肠道内营养的重要性和实现方法?
10’
强调心理准备的的重要性和医疗纠纷的相关性
20’
精炼内容,逐条牢记
10’
注意细节和举例说明
5.胃肠道准备: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4小时禁止饮水,以防因麻醉或手术过程中的呕吐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必要时可用胃肠减压。涉及胃肠道手术者,术前 1-2 日开始进流质饮食,有幽门梗阻的病人,需在术前进行洗胃。对一般性手术,在术前一日应作肥皂水灌肠。如果施行的是结肠或直肠手术,应在术前一日及手术当天清晨行清洁灌肠或结肠灌洗,并于术前 2-3 天开始口服肠道制菌药物,以减少术后并发感染的机会。

《围手术期教案》课件

《围手术期教案》课件

《围手术期教案》课件第一章:围手术期的概念与重要性1.1 围手术期的定义介绍围手术期的起始和结束时间解释围手术期的重要性1.2 围手术期的分期前期:手术前期和手术日期间:手术中后期:术后1.3 围手术期的管理目标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第二章:围手术前评估与准备2.1 患者评估病史采集体检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2.2 手术风险评估术前评估患者的生理状态识别高风险患者2.3 手术前准备患者教育术前禁食和补液皮肤准备和术前沐浴第三章:手术中的管理3.1 麻醉管理麻醉药物的选择麻醉监测麻醉并发症的处理3.2 手术器械和物品准备列出手术所需器械和物品强调无菌操作原则3.3 手术步骤与技巧介绍手术的基本步骤分享手术技巧和注意事项第四章: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4.1 常见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肺炎手术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4.2 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术前和术后抗生素的使用术后活动与康复训练4.3 并发症的处理方法识别和处理术后疼痛处理发热和感染症状第五章: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与康复5.1 术后护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手术切口情况5.2 术后康复护理康复活动和饮食管理心理支持和教育5.3 出院准备与随访出院指导安排随访计划第六章:围手术期疼痛管理6.1 疼痛对患者恢复的影响介绍疼痛对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强调有效疼痛管理的重要性6.2 疼痛评估与量化教授如何评估患者疼痛程度介绍疼痛量化的方法6.3 疼痛管理策略非药物治疗:分散注意力、姿势调整药物治疗:麻醉药物、镇痛药物的使用第七章:围手术期营养支持7.1 营养评估与需求讲解营养评估的方法和指标介绍手术前后的营养需求变化7.2 营养支持的策略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选择营养支持的副作用和并发症7.3 营养支持的实施营养支持的时机和剂量监测营养状况和调整支持方案第八章:围手术期心理护理8.1 围手术期心理压力源识别患者在围手术期可能面临的心理压力讨论压力对患者恢复的影响8.2 心理护理方法教授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心理支持介绍缓解患者焦虑和恐惧的技巧8.3 心理干预策略个别心理干预和团体心理干预心理干预在围手术期的应用实例第九章:围手术期康复护理9.1 康复护理的基本原则介绍康复护理的目标和原则强调患者参与康复过程的重要性9.2 康复护理的干预措施床上活动和生活自理训练物理治疗和职业治疗的应用9.3 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估评估康复护理的效果指标讨论康复护理的改进方向第十章:围手术期护理案例分析10.1 案例介绍提供具体的围手术期护理案例介绍案例中的患者情况和手术类型10.2 护理评估与干预分析案例中的护理评估和干预措施强调护理评估和干预的重要性10.3 案例总结与反思总结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讨论以提高护理质量重点解析本文档为《围手术期教案》课件,共包含十个章节。

《围手术期教案》课件

《围手术期教案》课件

《围手术期教案》课件第一章:围手术期的定义和重要性1.1 围手术期的概念1.2 围手术期的重要性1.3 围手术期管理的目标和原则第二章:围手术前期患者的评估和管理2.1 患者术前评估的内容和方法2.2 患者术前管理的策略和措施2.3 患者术前教育和心理支持第三章:围手术期麻醉管理3.1 麻醉药物的作用和选择3.2 麻醉监测和并发症预防3.3 麻醉恢复期的管理和护理第四章:围手术期手术室的护理和管理4.1 手术室的结构和功能4.2 手术室的消毒和感染控制4.3 手术室中的护理操作和技术第五章:围手术期患者的术后管理和康复5.1 术后患者的监测和评估5.2 术后患者的管理和护理措施5.3 术后患者的康复计划和康复护理第六章:围手术期并发症的识别和处理6.1 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的类型和表现6.2 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策略6.3 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护理和康复管理第七章:围手术期的疼痛管理7.1 疼痛评估和疼痛管理的原则7.2 围手术期疼痛药物和非药物干预方法7.3 疼痛管理的效果评估和持续改进第八章: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和代谢管理8.1 围手术期营养评估和营养支持策略8.2 围手术期代谢变化的处理和干预8.3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和代谢管理的临床实践第九章: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和患者教育9.1 围手术期患者心理变化的识别和干预9.2 围手术期患者教育的目标和内容9.3 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和患者教育的实施方法第十章: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10.1 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评价指标和方法10.2 围手术期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策略10.3 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措施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围手术期的定义和重要性难点解析:围手术期的定义涉及术前、术中、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阶段的划分和每个阶段的重要性需要深入理解。

二、围手术前期患者的评估和管理难点解析:术前评估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疾病状况、手术风险等,需要掌握相应的评估方法和技巧。

围手术期处理教案

围手术期处理教案

围手术期处理教案第一篇:围手术期处理教案围手术期处理一、授课对象:临床医学系二、教学时数:1学时三、教学目的:1.掌握外科病人的术前一般准备和特殊准备。

2.掌握外科病人术后的各种处理措施。

3.熟悉外科病人术后各种并发症的表现及防治原则。

四、教学内容:1、围手术期处理的目的;外科手术的分类 5分钟2、术前的一般准备和特殊准备 5分钟3、术后的常规处理,术后各种不适的原因和处理,病人活动和饮食的要求 10分钟4、手术切口的分类和愈合情况以及缝线拆除注意事项 5分钟5、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15分钟五、教学重点:1、术前的一般准备和特殊准备。

2、术后病人活动和饮食的要求。

手术切口的分类和愈合情况以及缝线拆除注意事项。

3、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六、教学难点:1、术前病人的特殊准备。

2、手术切口的分类和愈合情况以及缝线拆除注意事项。

3、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七、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研讨式、提问式、参与式教学格式,合理应用版书。

八、教具:多媒体、课件九、思考题:1、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的内容及注意事项有哪些?2、急性阑尾炎的切口一定是二类切口吗?3、如何鉴别术后切口是感染还是裂开?十、参考书: 1.第7版外科学 2.黄家驷外科学。

十一、授课内容:围手术期处理的概念:为病人手术做准备和促进术后康复一、术前准备急症手术:需迅速实施的手术。

限期手术:手术时间可选择,但应有一定限度,不宜延迟过久。

择期手术: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后选择合适时机进行手术。

一般准备:心理准备、生理准备、生理准备、适应性锻炼、输血和补液、预防感染、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胃肠道准备、术前必要准备特殊准备:营养不良: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需支持治疗。

脑血管病:老年、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等。

心血管病:血压大于160/100mmHg应用降压药。

心脏疾病的CRIS评分。

肺功能障碍:行肺功能测定。

锻炼及药物应用。

肾疾病: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判定。

糖尿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和血糖的控制。

外科围手术期处理课件

外科围手术期处理课件

05
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和患者安全
02
评估指标的选择和 制定
04
评估结果的分析和 应用
谢谢
减轻疼痛:减轻患者疼痛,提高 患者舒适度
促进康复:加速患者术后恢复, 提高生活质量
2 围手术期处理的具体措施
术前准备
01
完善术前检查,包括血常 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
02
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包括 心肺功能、血压、血糖等
03
预防感染,包括皮肤准备、 抗生素使用等
04
预防深静脉血栓,包括使 用抗凝药物、下肢按摩等
外科围手术期处理课 件
演讲人
目录
01. 围手术期处理概述 02. 围手术期处理的具体措施 03. 围手术期处理的注意事项 04. 围手术期处理的效果评估
1 围手术期处理概述
围手术期的定义
围手术期是指手术前、手术中 01 和手术后的一段时间
围手术期处理的目的是保证手 02 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围手术期处理的内容包括术前 03 准备、术中操作和术后护理
04 外科医生与康复医生的协作:共同制定术 后康复计划,确保患者康复效果
4 围手术期处理的效果评估
患者恢复情况
01
术后疼痛程度: 评估患者术后 疼痛程度,判 断治疗效果
02
术后并发症: 观察患者术后 并发症情况, 评估治疗效果
03
术后恢复时间: 评估患者术后 恢复时间,判 断治疗效果
04
患者满意度: 了解患者对围 手术期处理的 满意度,评估 治疗效果
05
预防术后疼痛,包括使用 镇痛药物、心理疏导等
06
预防术后并发症,包括预 防感染、预防出血等
术中处理
麻醉管理:确保 患者在手术过程 中保持镇静和舒 适

《围手术期教案》课件

《围手术期教案》课件

《围手术期教案》PPT课件第一章:围手术期的定义和重要性1.1 围手术期的概念1.2 围手术期的重要性1.3 围手术期的管理目标1.4 围手术期的护理流程第二章:围手术期的前期准备2.1 患者评估2.2 患者教育2.3 术前检查和评估2.4 术前准备和禁忌症第三章:围手术期的麻醉管理3.1 麻醉前评估和准备3.2 常用麻醉技术和方法3.3 麻醉期间的监测和管理3.4 麻醉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第四章:围手术期的手术室护理4.1 手术室的准备和布局4.2 手术室的规则和流程4.3 手术室的护理职责和工作内容4.4 手术室中的无菌技术和感染控制第五章:围手术期的术后恢复5.1 术后患者的评估和监测5.2 术后疼痛管理5.3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5.4 术后康复和护理措施第六章:围手术期的术后并发症识别与处理6.1 术后常见并发症的类型和识别6.2 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原则和方法6.3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策略6.4 围手术期并发症案例分析第七章: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7.1 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变化7.2 心理护理的目标和重要性7.3 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技巧7.4 心理护理在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案例第八章: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8.1 围手术期营养评估8.2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原则8.3 营养支持的方法和途径8.4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临床实践案例第九章:围手术期的科研与临床实践9.1 围手术期研究的最新进展9.2 围手术期科研的方法和步骤9.3 围手术期临床实践中的创新与改进9.4 围手术期科研与临床实践的案例分享第十章:围手术期的质量改进和患者安全10.1 围手术期质量改进的重要性10.2 围手术期质量改进的方法和工具10.3 患者安全在围手术期的保障措施10.4 围手术期质量改进和患者安全的案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围手术期的定义和重要性:理解围手术期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围手术期的管理目标。

二、围手术期的前期准备:熟悉患者评估、患者教育、术前检查和评估、术前准备和禁忌症。

外科围手术期处理(教案)

外科围手术期处理(教案)

《外科学》课程设计(首页)课程名称:外科学任课教师:职称:副教授所在系部:临床医学院教研室:外科学教研室授课对象:木科授课时间: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课程类型:限定选修课授课章节:第九章围手术期的处理基本教材:《外科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自学资源:1、《外科学》第八版陈孝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伤口缝线的拆除和切口愈合记录。

2.熟悉:术前准备和术后并发症。

3.了解:手术后的处理(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在进入临床后,掌握对各种类型的外科病人常规的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

(三)情感目标1.手术是外科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能治愈疾病,但也能产生并发症、后遗症等不良后果。

为获得良好手术效果,除手术操作必须正确外,手术前、中、后三个阶段都应该有完善的处理。

从总体重要性来讲,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较单纯的手术技巧更为重要。

因为手术期处理是从手术的整体来考虑,将术前、中、后三个阶段的处理贯穿起来,包含着病人的体质与精神的准备,手术方案的选择, 术中监测及处理,特别情况的处理,术后监测、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

有了这些才能确保手术的成功,否则,很可能出现手术成功而效果欠佳乃至治疗失败的结局。

据傅传刚报道,长海医院普外科1985〜1987年共死亡手术病人62例, 其中20例死于晚期癌肿全身衰竭,余下42例中有34例死于围手术期内,其中绝大多数死于手术后并发症。

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证明,合理而周密的围手术期处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一项重要环节。

2.许多青年医师一味盲Ll地追求多做手术,提高临床操作技能,但乂忽视了对围手术期处理能力的培养,这势必严重影响病人术后效果,更不利于青年外科医师的全面成长。

圉手术期处理凝集着外科学、手术学及麻醉学三门学科的智慧。

一个合格的外科医生,不但要有熟练的手术操作技能,更要掌握系统的围手术期处理知识和方法。

这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围手术期教案-文档资料

围手术期教案-文档资料

一般性手术前准备
医务人员的准备
一、病人手术耐受力评估
二、术前谈话和签字
病人的准备
一、心理准备
二、生理准备
一般性准备
病人手术耐受力评估可分(见下表) 1.手术耐受力良好 2.手术耐受力不良
病人全身情况良好,外 病人全身情况差,外科 科疾病对全身影响小, 疾病明显影响全身重要 或虽有影响但易于纠正。脏器的功能失代偿或濒 重要器官无器质性病变,于失代偿 或虽有病变但其功能处 于代偿状态。
3. 手术是外科治疗的中心环节,但不是全部,完 整的手术治疗包括: 术前准备 手术 术后处理。
手术对机体的影响
1、治疗作用:切除病灶、引流脓肿、修 补损伤和矫正畸形及整形美容等。 2、不利作用: a、手术是创伤,手术越大创伤越重 b、手术破坏了机体解剖及生理的完 整性
手术的分类
根据疾病时机及轻重缓急分类为: A、择期手术:手术进行的迟早不 影响手术的疗效 B、限期手术:手术时间可选择但不 宜 过度延迟 C、急症手术:需在短时间内进行手
4、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处理
5、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 6、手术组人员确定
术前谈话和签字
重要性 谈话内容 谈话成员

术前签字
重 要 性:根据法律,患者及亲属有知情权和选择权
谈话内容:诊断及其依据,手术的必要性、危险性、疗
效及并发症,各种手术方式的选择,不做 手术的后果等。
参加人员:病人及其亲属或相关人员,如考虑病人难以
承受,征得亲属同意,病人可不参加。

字: 一般应由病人本人签字,如本人不能签则由病
人授权亲属代签(知情同意书、麻醉同意书、手术同意书、 输血同意书等)
病人的心理准备

围手术期处理讲课版课件

围手术期处理讲课版课件
围手术期患者能量需求增加,以支持手术创伤的恢复和组织修复。
蛋白质需求
蛋白质是组织修复和免疫系统功能的关键,围手术期患者需要增加 蛋白质摄入。
维生素和矿物质需求
手术创伤可能导致维生素和矿物质流失,因此需要额外补充。
围手术期饮食管理
术前饮食管理
术前应避免进食过饱,以免在手术过程中出现胃内容物反流。同时,根据手术 类型和患者情况,可能需要术前禁食或进行肠道准备。
自理能力。
运动康复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 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康复训练, 如关节活动、肌肉锻炼等。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 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克服 术后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定期随访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 者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康复
计划。
术后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措施
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如控制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血栓形成
术前饮食管理
根据手术部位和麻醉方式,指导患者 进行适当的饮食管理,如禁食、禁水 等。
术前心理辅导
心理评估
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了解患者 的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
心理干预
根据心理评估结果,给予患者适 当的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 放松训练等,以缓解患者的焦虑 和恐惧。

03
手术过程简介
手术过程
介绍手术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流程, 包括麻醉、消毒、切口、手术操 作和缝合等环节。
疼痛对围手术期的影响
生理影响
疼痛可导致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生理变化,影响手术效果和术 后恢复。
心理影响
疼痛可导致患者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患者的治疗信心和配合度。
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策略

围手术期处理教案

围手术期处理教案
2. 脑血管病:80% 的脑 血管病都发生在术后,多因低血压、心房纤颤的心源性栓塞所致。危险因素包括老年、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糖尿病和吸烟等。近期有脑卒中史者,择期手术应至少推迟 2 周,最好 6 周。
3. 心血管病:血压过高者,术前应选用合适的降血压药物,使血压平稳在一定水平,进入手术室血压急骤升高者,根据病情和手术性质,抉择实施或延期术。Goldman 等提出的心脏危险指数系统对年龄≥ 40 岁,接受非心脏、手术的病人,对心脏功能进行量化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教案首页
第1次课授课时间2008-04-28教案完成时间2008-03-26
课程名称
围手术期处理
年级
2005级
专业、层次
医疗、康复5年制本科
教员
王德盛
专业技术职务
副教授
授课方式
(大,小班)
大课
学时
4学时
授课题目(章,节)
围手术期处理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外科学(卫生部第6版)围手术期处理学-1993
OxfordTextbook of Surgery -2ndWashingtonManul of Surgery-2002
5. 肾疾病:急性肾衰竭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前血尿素痰和肌酐升高,充血性心力衰竭、老年、术中低血压、夹闭腹主动脉、服毒症、使用肾毒性药物 ( 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和放射性造影剂 ) 等。若合并有其他肾衰竭的危险因素,选择对肾有毒性的药物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和麻醉剂时,都应特别慎重。
2.从手术病人术前准备和术后并发症的处理重要性的一些相关知识的认识导入授课内容。
3.运用典型病例介绍进行教学。
4.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
5.语言表达和投影教学、板书的统一。

围手术期处理的课程

围手术期处理的课程
• 椎管内麻醉:去枕平卧6小时,防低颅压头痛。
• 颈胸部多高半坐卧位,利于呼吸引流。腹部手术后多低半卧位,减少腹壁张力。体位以 患者舒适,利于内脏生理活动为原则。
• 2.饮食与补液 • 1)局麻术后饮食一般不限制。2)全麻非胃肠道手术,术后6小时无恶心呕吐
可给流食,后半流、普食 • 3)胃肠道手术:禁食1-2天,第3日肛门排气后进饮食,清流开始。禁食期间补液、
出200ml/小时,持续3小时,提示活动性出血,X线片检查。 •术后活动出血较多者,输血,扩容,止血,必要时手术止血。

第三节 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 一、常见症状
• 4.切口感染与裂开: • 感染:
• 清洁切口或可能污染的切口发生感染。 • 原因:细菌侵入、切口血肿、异物、缺血、全身抵抗力下降
• 术后3-5日,早期切口红肿热痛,体温升高。抗生素、理疗。 • 后期脓肿形成:需拆线、敞开引流,换药。抗生素。
胃切除、联合脏器切除等,如何清扫淋巴结,权衡利弊再定夺。
• 2)术中情况估计及处理对策
• 一套或准备多套方案,越充分越详细,越合理,术中处理越得心应手,不怕做不到, 就怕想不到。
• 3)选择麻醉方法
• 根据术式、病情选择,原则:操作方便、止痛效果好、手术安全、并发症少。 与麻醉师沟通。
第一节 术前准备
暗红色,如有鲜血引出,止血处理;3)减压期间口服药者,研碎调水后胃管注入, 闭管半小时;4)拔除:术后2-3天,指征需肠蠕动恢复、腹胀消失、肛门排气
第三节 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 二、常用导管及引流管的管理
不易处理。 • 2.糖尿病 • 整个围手术期处于应激状态,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较无糖尿病者高。
• 术前处理: • 日晚,;如服用长期降糖药,术前2--3日停药。禁

《围手术期教案》

《围手术期教案》

术后的变化及其影响
术前准备
疼痛导致不敢翻身、 咳痰,
易发生肺部并发症
不习惯在床上大、小 便,易发生尿潴留、 便秘
说明术后翻身及咳痰的 重要性,学习术后正确 的翻身、咳痰方法。
训练在床上使用便盆大、 小便。
整理ppt
输液与输血
1、术前有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酸碱失 衡者应及时输液予以纠正。 2、术中考虑要输血者,应进行血型鉴定、 交叉合血、备血及输血前签字等准备。
整理ppt
手术医师的手术权限
• 医士可担任一、二类手术的一、二助手。 • 医师可担任一类手术术者,二、三类手术助手。 • 主治医师可担任二类手术术者,或在副主任医
师的帮助下,担任三类手术的术者,四类手术 的助手。 • 副主任医师可担任三类手术术者,或在主任医 师的帮助下,担任四类手术的术者。 • 主任医师可担任三、四类手术术者。 • 上级医师均有权有责指导下级医师手术,监督 和确保手术质量、安全。
置入人体。 术后注意保持引流通畅,记录引流 物的量和质 换药时应防止引流物脱落或滑入体 内,引流物应适时拔除。 不同的引流物(管)拔除的时间不同。
整理ppt
6、缝线拆除 拆线时间:应根据切口部位、年龄、全身及局部状
况决定,一般情况下拆线时间为: 下腹部、会阴部: 6~7日 上腹部、胸部、背部、臀部: 7~9日 四肢: 10~12日 头、面、颈部: 4~5日 关节部位: 12~14日 减张缝合: 14日左右
如: Ⅰ/甲、 Ⅰ/乙、 Ⅱ /甲等。
整理ppt
手术后常见不适症状的处理
疼痛 发热 恶心、呕吐 腹胀 呃逆 尿潴留
整理ppt
各种常见不适症状的处理
整理ppt
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 手术后出血 ◆ 术后发热和低体温 ◆ 切口血肿、血清肿、感染、裂开 ◆ 术后感染 ◆ 肺不张和肺部感染及脂肪栓塞 ◆ 尿潴留、尿路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阅读教材, 复习讲授内容。
教学重点

难点及其
解决方案
重点: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的常规处理与观察;
难点:手术病人术前特殊准备;肠外营养的临床应用;
解决方案:与临床相结合,利用实例、图片讲解。通过课前预习、课堂讲授、
课后复习,加深该章内容的理解.

参 考
资 料
1.《围手术期处理学》,主编:黎介寿,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北京。
卧位(positioning):全麻未醒:侧卧45度。头侧位,去枕。蛛网膜下腔麻(腰麻):去枕平卧一日。颅脑手术: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颈、胸手术:高半坐位卧式.腹部手术:低半坐卧式或斜坡卧位.腹腔内有污染:半坐位或头高脚低位。脊柱或臂部手术:俯卧或仰卧位.休克病人:平卧或下肢抬高15-20°,头部和躯干抬高20-30°体位.
2.《腹部外科手术要点及围手术期处理》,刘续宝,肖乾虎,科学出版社,2010,北京。
3.《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蒋朱明,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北京。
4.杨金镛,崔自介.普通外科诊疗术后并发症及处理,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北京。
实 施
情 况、Leabharlann 小 结授课完成后小结
教研室主任签名:2015 年 月 日
成都医学院教案首页
2012级 临床医学本科 专业 内江一院 班任课教师:李伟
课程
外科学
题目
围手术期处理 外科病人的代谢及营养治疗
学时

讲授
3
实验
^
练习
]
行课时间
2015年 09月14日 第6节 至8节
课次
第 1 次
教 材
《外科学》第8版,主编:陈孝平,汪建平,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
教 具
ppt(多媒体课件)
一、一般准备(5分钟)
1.心理准备解除思想负担,向家属交代病情,治疗方案,可能发生的问题等,签各种同意书。
~
2.生理准备⑴手术后的适应性锻炼:练习适应术后在床上大小便,咳嗽咳痰,术前两周戒烟;⑵输血和补液:血型鉴定、备血,纠正贫血和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等;⑶胃肠道准备:术前禁食12h、禁饮4h,防止麻醉或手术中的呕吐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一般病人手术前日肥皂水灌肠;结直肠手术术前晚及术晨行清洁灌肠+术前2-3天进食流质饮食及口服肠道制药物);⑷补充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提高病人的抗感染能力和促进术后康复;⑸其他:必要时手术前夜使用镇静剂等。⑹预防感染:关键是采取各种措施提高病人体质和严格无菌原则,预防性使用抗生素(①涉及感染病灶,②肠道准备,③操作时间长,手术创面大;④污染的创伤、难以彻底清创者,⑤癌肿手术、血管手术,⑥植入替代物,⑦器官移植);7.其他:留置尿管:时间长,盆腔手术。术前投镇静剂:保证睡眠。突然发热,月经来潮:手术停。术前小时/麻醉前给药;术中超过3小时/出血超1500ml加给一次;术后一般不超24小时,最多延长到48小时。
呼吸系统并发症:肺不张原因: 呼吸受限,肺泡和支气管内积聚分泌物堵塞气管。临床表现和诊断:1 、术后早期发热、呼吸增快; 2 、叩诊肺底浊音或实音,听诊湿罗音; 3 、胸部X线检查出现典型的肺不张征象。预防和治疗: 1 、术前锻炼深呼吸;2 、术后避免限制呼吸的固定或绑扎;3 、鼓励咳痰,利用体位或药物排出支气管内分泌物;4 、防止术后呕吐物或口腔分泌物误吸;5 、纤支镜吸痰、气管切开、抗生素。术后肺炎:原因:肺不张、误吸、支气管内积聚分泌物、机械通气;临床表现和诊断:1 、术后早期发热、呼吸改; 2 、听诊湿罗音;3 、胸部X线检查出现典型征象;预防和治疗:基本同肺不张。术后死亡:50%直接或间接与肺部感染相关,50%术后肺炎由革兰氏阴性菌引起 。肺栓塞:肺栓塞常见 血栓、脂肪、羊水、空气、肿瘤、细菌等栓子。临床表现:1、胸痛、咯血、呼吸困难三联征;2、不明原因休克、氧饱和度下降。呼气末正压通气+循环支持+不同栓子原因的处理。
3.心血管病(cardiovasular disease)⑴心衰:纠正后3~4周可手术.⑵心肌梗塞:在严密监护下(6个月以上无心绞痛发作者)可手术。⑶急性心肌炎:除急症抢救手术外不做手术。⑷冠心病:易心博骤停,需注意;(5)高血压:160/100mmHg以下可不必特殊处理,>180/100mmHg需降压处理。术中监护。注意几点:⑴心脏病治疗中低盐饮食及利尿造成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管道及引流种类较多,置于切口、体腔(如腹腔引流管)和空腔脏器(如胃肠减压管):检查有无阻塞,妥善固定,观察引流量和性质变化;引流管

*
重点掌握并存疾病

注意停药时间
此处举例忽略的危害
#
%
成都医学院教案续 页

教学过程、内容及时间分配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用于渗液较多者,视具体情况决定拔除的时间;胃肠减压管一般在肠道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即可拔除;引流物的拔除:注意:通畅性,固定情况,引流量及颜色。拔除时间:乳胶片:1—2天拔除;烟卷式引流:4—7天拔除;胃肠减压: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拔除。
举例帮助围手术期概念的理解
(
实际病例引出术前处理
举例及图片加深理解
重点讲授并图片展示

医患沟通重点
逐条讲授

~
难点
图片
|
重点掌握
成都医学院教案续 页
教学过程、内容及时间分配
教学方法与手段

需纠正。⑵出现心动过速者可用西地兰,过缓者用阿托品。
4.肺功能障碍:(pulmonary disease)术前检查肺功,术前检查肺功:最大通气量<60%,FEV1<2L,FEV1%<50%,肺功能极差,需进行特殊准备。肺功不全尤并感染者不能手术,对这各病人应:⑴停止吸烟1~2周,练深呼吸和咳嗽。⑵抗菌素及支气管扩张剂应用,可用雾化吸入。⑶控制哮喘,可用激素。⑷术前(麻前)用药注意,避免抑制呼吸,如 吗啡等。
!
术后并发症的防治(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25分钟)
术后出血:原因:术中止血不彻底,创面渗血,结扎线脱落等。部位:手术切口:敷料血染;空腔脏器:胃肠道---呕血与黑;泌尿生殖道---血尿;体腔内:腹腔----隐蔽不易发现 ;胸腔----引流管出血超过100ml/h。表现:病人烦躁,无高热、心脏疾患等原因的心率持续增快,往往先于血压下降之前出现;中心静脉压低于(5cmH2O);每小时尿量少于25ml;在输给足够的血液和液体后,休克征象和检测指标均无好转或继续加重,或一度好转又恶化者;治疗:急诊手术探查,彻底止血。
病例:患者女性,72岁,主因左髋部外伤并疼痛不能活动2天入院.经拍片,化验等检查后,诊断为<1>左股骨颈骨折,GardenIV,头下型。<2>高血压病Ⅱ期,205/105mmHg〈3〉冠心病,心功能Ⅲ级。〈4〉糖尿病,血糖L,尿糖++.该病人术前怎么制定一个较合理的治疗方案(2分钟)
术前准备
按手术的时限分类:急症手术最短时间进行必要准备迅速手术。如:胃肠破裂,胸腹腔大血管破裂;限期手术手术时间虽可选择有限度不宜过久。如:恶性肿瘤根治术;择期手术充分术前准备选择合适时机手术。如:一般良性肿瘤腹股沟疝修补术(3分钟)
二、特殊准备:(25分钟)
1.营养不良(malnutrition)予以纠正提高耐受力(贫血、低蛋白)如果低于30g/L则需输血浆、白蛋白予以纠正。
2.脑血管病围手术期脑卒中一般<1% ,心脏手术 约2-5% ,80%术后发生。危险因素:老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吸烟等。近期发生脑卒中者择期手术延期2w-6w。

术后处理(25分钟)
常规处理
术后医嘱书写术后诊断 监测方法 治疗措施
监测生命征 出入量 氧饱和度 血糖曲线 CVP PAWP等
静脉输液恰当的输液十分重要, ⑴术后应接受足够量静脉输液直至进食;⑵用量、成分、速度取决于手术大小、器官功能状态;和疾病严重程度;⑶肠梗阻、肠坏死、肠穿孔病人术后24h内需补较多晶体; ⑷注意肺水肿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注意对休克和脓毒症;病人输液量的估计。
8.凝血障碍:凝血试验(PT、APTT),血小板计数,阳性发现率低;仔细询问病史 体格检查 尤为重要;临床确定有凝血障碍 择期术前 相应处理.术前7天停用阿司匹林;术前10天停用氯吡格雷;术前2-3天停用非甾体抗炎药。
9.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预防性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间断气袋加压下肢和口服华法林.
缝线拆除:(一)拆除缝线时间:1.头、面、颈:4~5天;2.下腹、会阴:6~7天;3.胸、背、上腹、臀:7~9天;4.四肢:10~12天;5.减张缝线:14天;注意:年老、电刀切开、营养不良者可延迟折线时间。Ⅰ切口分类:⒈清洁切口“Ⅰ”:甲状腺;⒉可能污染切口“Ⅱ”:胃大部切除术;⒊污染切口“Ⅲ”:阑尾穿孔、肠坏死。Ⅱ愈合分级:⒈甲级愈合“甲”;⒉乙级愈合“乙”;⒊丙级愈合“丙”。
需要了解
!
掌握

掌握内容
重点讲授
>
重点讲授
图片帮助理解
]
重点讲授
(
成都医学院教案续 页
教学过程、内容及时间分配
教学方法与手段
预防:手术时务必严格止血;结扎务必规范牢靠;切口关闭前务必检查手术野有无出血点。
术后发热与低体温:1.发热(fever):非感染性发热:手术时间长,广泛组织损伤,术中输血,药物过敏,麻醉剂引起的肝中毒;感染性发热:伤口及深部组织感染,肺膨胀不全,肺炎,尿路感染,静脉炎。
7.糖尿病:仅饮食控制的糖尿病病人术前不需特殊处理。口服长效降糖药的病人术前2-3日停服,禁食病人大手术前需输注葡萄糖加胰岛素将血糖以控制在轻度升高状态(~L)为宜。平时用胰岛素的病人术前可按4-5:1的比例(葡萄糖4-5g加胰岛素1U)维持正常糖代谢,术晨停用胰岛素。术伴有酮症酸中毒的病人,急诊手术前应尽量纠正酸中毒、血容量不足、电解质失衡(尤其低钾血症)。术中、术后可血(尿)糖结果确定胰岛素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