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诗文
元明清诗词
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鉴赏】
比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
前两句是回顾,既表达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
又表达了后辈不忘前辈扶持教导之恩;后两句是展望,用以表达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鉴赏】
【鉴赏】
托物言志,作者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 这首咏物诗,是作者以煤炭自喻,托物明志,表现其为国为民的
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抱负,于写物中结合着咏怀;
拟人化手法,把石灰人格化,赋予石灰人的思想感情。 前四句描写煤炭的形象,写尽煤炭一生。后四句有感而发,抒发
祝允明——书法冠世,绘画一般
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号枝指生,明代书法家。江苏长洲(苏州)人,出生于七 代为官的魁儒家庭。
文征明——书画皆精,大器晚成
文征明: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 文征明擅长山水,亦工花卉、人物。早年画风细谨,中年较粗放,晚年渐趋醇正。
城区)人。 在当时台阁体流行的高峰期,文人们是忌讳表达激烈的情怀与悲伤的情 感的,从而保持了其创作风格的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释:出自《入京》,闾,闾阎,指里巷。两袖清风返回京城,以免百 姓们说长道短。
2.芙蓉好颜色,可惜不禁霜。
释:出自《秋意》,芙蓉花的颜色很好看,可惜禁不住霜的打击。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鉴赏】 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
第九节 元代诗文
《岳鄂王墓》一诗,悲伤在骨子里,是他缅怀故宋诗作中较为突出 的一首。其诗在情调和风格上,颇近于元好问,技巧纯熟,流转自 如,但较元氏更为低徊抑郁,凄婉深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 价赵子昂云:“论其才艺,则风流文采,冠绝当时。不但翰墨为元 代第一,则其文章,亦揖让虞杨范揭之间,不甚出其后也。” 三、中期的诗文理论及诗文创作 (一) “元诗四大家” 。元中期的诗歌以“元诗四大家”为代表。 所谓的“元诗四大家”是指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四位诗人, 他们都是当时的馆阁文臣,翰林院大学士,因长于写朝廷典册和达 官贵人的碑版而享有盛名。其诗歌创作在题材上大致相同,艺术上 也比较接近,大抵雄浑流丽,布局中程,多模仿前人而少创新,典 型的体现出当时流行的文学观念和风尚,所以备受时人称誉。 (二)诗歌理论。四人在翰林院经常一起作诗论文,挥洒翰墨, 谈论诗法,有共同的诗歌理论主张,虞集除外(虞集的诗歌理论都 包融在为他人所作序跋之中),其它三家都有诗歌理专著,杨载的 《诗法家数》、揭傒斯的《木天禁语》等都收入今人诗话总集之中。 他们的诗歌理论在元期诗歌理论基础上有所创新。 他们的诗歌主张多崇尚“雅正”。所谓“雅正”,有两层含义: 一是诗风以温柔敦厚为皈依,二是题材以歌咏升平为主导。正是在 追
第九节 元代诗文
一、元代诗文概况 元初的诗文作家大都是由宋、金入元的遗民,其中有以元好问 为首的由金入元的诗文作家,有南方诗人方回、赵孟兆页等人,又 有理学家诗人、文章家吴澄、许衡、刘因等人,还有少数民族诗文 作家耶律楚材等人。 这些诗文作家以表现性灵为主要表现方式,标举魏晋以前诗为 高格,论文以汉之文为高格,兼融唐宋诸子之文章精华,造成一种 兼容的风尚,和南北文学合流的态势。 元代诗歌虽然成就不高,无法与独擅元代的元曲相媲美,但元 代诗歌仍有自己的特点。元蒙立国八十余年的诗歌创作例分三期: 前期诗坛以刘因、赵孟頫为代表。 延祐年间(1314—1320)元诗创作的繁荣时期,出现了有 “延祐四家”之称的虞集、杨载、范椁、揭傒斯四位诗人,四家之 诗在元代名重一时,被明清两代诗评家视为元诗的代表,以虞集诗 为最有代表性。同时还有独具有一格的少数民族诗人萨都刺诸派。 元诗的繁荣与元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重开科举有直接的联 系。 元末较有影响的诗人有“农家子”出身的王冕以及元末诗坛领 袖
元朝五言律诗
元朝五言律诗
元朝五言律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诗歌形式,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元明清各代。
它的特点是每句五个字,每首八句,共四十个字,要求押韵、对仗工整,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在元朝,五言律诗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元朝的诗人们在继承唐代五言律诗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们注重表现个人情感和思想,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社会生活,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感悟和思考。
以下是一首元朝五言律诗的示例:
归舟
春风吹归舟,江水绿如油。
两岸花如锦,一江月似钩。
人家灯火明,渔火夜悠悠。
何处是乡关,云山万里愁。
这首诗歌描绘了春天江上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归乡的急切心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歌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充分展现了元朝五言律诗的艺术魅力。
19 元代诗文
萨都喇,字天锡,号直斋,西域回回人。著有《雁门集》。 《满江红·金陵怀古》 《上京即事(二首)》
王冕,元代文学家、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著有《竹斋集》等。《墨梅》
元诗四大家:指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四人。诗歌特点:雄浑流丽,创新不足,体现出当时流行的文学观念风尚,是元中期诗文代表。四家之中,虞集为最。
虞集“典而实”,杨载“整而健”,范梈“刻而峭”,揭傒斯“丽而新”。——胡应麟《诗薮》
虞集,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挽文山丞相》
三、元后期诗文
代表人物:杨维桢、王冕、萨都喇(“有元一代词人之冠”)
雷筱整理元代诗文
思考题
1、名词解释:元诗四大家、铁崖体
2、简述元代诗文分期。
一、元代诗文的发展分期
(1)前期(十三世纪末)——从蒙古王朝入主中原直到南北统一。
延续宋金习气,诗歌“宗唐得古”。受江湖诗派和元好问的影响较深。散文提出理学和古文合一的观点。
(2)中期(十四世纪前四十年)——元统治相对稳定时期。
1、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一代文宗,被尊为“北方文雄”。
诗文词曲,各体皆工。诗以“丧乱诗”尤为有名;词为金代之冠。有《遗山乐府》、《中州集》。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文学批评史上影响深远。
2、刘因
元初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字梦吉,号静修。有《静修集》,被誉为“元代诗坛的开卷第一人”。诗风讲大节、讲气骨,有遗民气息。《白 雁 行》
宗唐为主,多学唐诗平和淡远、温润流丽,止于形貌;摒弃宋诗,力矫宋诗的瘦硬生涩之弊。
元代五言绝句诗文索引
元代五言绝句诗文索引1.柳枝下岁晚,莺涩向花枝。
昨夜东风至,屋头啼残儿。
2.春风未解愁光景,梅花忍欲签心念。
温柔指引江山路,曲径通幽处处草。
3.东风踏入窗前去,春雨无声洒满楼。
花魂飘散无处寻,芳草斜阳映乱流。
4.春光何时到南国,百花同时绽芬芳。
蜂儿嬉戏红霞乱,蝶舞翩翩绿叶香。
5.春晓霜华照曲池,杨花飞舞满天飞。
清风拂面惹芬芳,芳草鲜美绿如锦。
6.乌夜啼哭寒山雨,塔头寒鸦惊夜月。
梨花一夜雨销残,花落雨声湿衣领。
7.秋水共长天一色,霞光繁彩写山河。
几多儿女凭栏处,看云波与日月和。
8.夜凉漏声潜伴月,云影穿梭乱楼阁。
雁声惊动千家梦,夜深飘渺舞孤烛。
9.江山如画梦东篱,空谷幽兰放红丝。
朝霞照亮山岚起,丹霞渐染金鼓声。
10.明月高悬怀旧梦,长风吹过古松寒。
寄情山水入诗意,湖光悠悠与归船。
11.万里长城拱北国,黄河长流几度曲。
寒梅疏影藏痕迹,春水碧波开画图。
12.飞絮纷飞随春梦,落花如雨弄漪珠。
轻歌曼舞舒情怀,烟水连天一色疏。
13.诗意如湖绿水悠,山光分外入眼楼。
一帘幽梦随花落,徐徐清风舞素秋。
14.风起柳枝踏春色,花开杏蕊漫云霞。
碧梧轻舞映朝霞,悠悠燕子归彩岸。
15.独在异国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望月怜明眼泪干,万里长城寄相思。
16.天涯路远渺无边,风雨飘摇难见天。
海内风云伴秋色,枝边红叶随离恨。
17.万家灯火续东篱,雪夜寒灯映夜晖。
暮云渐起月如练,烟房寥落鸟归棲。
18.可怜白雪埋枯草,乱世峥嵘催黯销。
东城明月尽飞雪,万户红灯满夜归。
19.梦魂飞舞惊沉思,落花飘零浸街尘。
夜深人静听钟鼓,月华洒满寒梧林。
20.清风徐徐拂林间,林涛浩瀚随风闲。
寥寥星斗漫天空,寂寂山泉流碧山。
我是一个AI助手,以上是一篇元代五言绝句诗文索引。
元代散曲与诗文
三、马致远 现存辑本《东篱乐府》收小令104首,套数17套。作 品既深沉宏丽,又放达豪迈,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家。 马致远的写景之作,往往寓情于景,创造深幽意境。 [越调· 天净沙]《秋思》,可谓此类作品之最受称赞者,元 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此曲28字,写出由“枯 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 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及游子 组成的一派苍凉的秋景。而景中之人,正是漂泊天涯的游 子,“断肠”极言忧伤之深,“天涯”极言离家之远,这 无限愁思,与此景融为一体,天然浑成。王国维评说: “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 句妙境,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者”。“唐人绝句妙 境”,就是用经济的语言描绘生动的物象,通过概括而巧 妙的构思写出复杂而深厚的情感。
贯云石写男女恋情的小令,往往以巧妙的构思来表现 情感,如《惜别》: 若还与他相见时,道个真传示:不是不修书,不是无 才思,绕清江买不得天样纸! 再如[红绣鞋]《欢情》: 挨着靠着云窗同坐,偎着抱着月枕双歌,听着守着愁 着怕着,早四更过。四更过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天哪! 更闰一更妨甚么!
徐再思散曲清丽秀雅,成就不及酸斋,如[水仙子] 《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花灯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 忧,都到心头。
超脱现实,看破红尘,甚至有些虚无主义的思想感情, 表现得也十分强烈,如套曲[双调· 夜行船]: 历史是虚无的:“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鼎足 虽坚半腰里折,魏耶?晋耶?” 现实也是过眼云烟:“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 不争镜里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 历史与现实的实质是:“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 蜜,急攘攘蝇争血”。 他要做另一种人,走另一条路:“爱秋来时那些,和 露摘黄花,带霜分紫蟹,煮酒烧红叶。”“便北海探吾来, 道东篱醉了也!” 此曲是作者“叹世”之作,虽不免消极,但字里行间 流露出深沉的愤激。
元代诗文选注
元代诗文选注以下是5个元代诗文的选注、出处及意思赏析:1.《天净沙·秋思》选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出处: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意思赏析: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被赞为秋思之祖这首成功的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2.《山坡羊·潼关怀古》选注: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出处:元・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意思赏析:全曲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开头,极写潼关地势的险要,然后自然引出下文“山河表里”的潼关路。
接着以“望西都”点出怀古之意,再以“意踌躇”写出内心的波澜起伏。
在怀古伤今中作者将同情人民疾苦的主题巧妙地寄寓其中,感情深沉而真挚。
3.《天净沙·春》选注: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出处:元・白朴《天净沙·春》意思赏析:运用绘画技法,从不同空间层次描写春天的景物,首句描绘的是远景,次句是近景,第三句是中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跃然纸上。
4.《墨梅》选注: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出处:元・王冕《墨梅》意思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
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5.《岳阳楼》选注:春色醉巴陵,阑干落洞庭。
水吞三楚白,山接九疑青。
空阔鱼龙气,婵娟帝子灵。
何人夜吹笛?风急雨冥冥。
出处:元・李祁《岳阳楼》意思赏析:首联“春色醉巴陵,阑干落洞庭”即描写岳阳楼之春色浓郁。
“醉”一字将春色之浓郁、明媚、迷人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
“阑干落洞庭”则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气势。
元代诗文
• 苏天爵 • 当时是以雅正之音鸣于时 • 戴良 • 一时作者,率皆涵淳茹和以鸣太
平之鸿休。
• 南北诗风融合成为一个突出的现 象。
• 虞集
• 延祐科举之兴,表表应时而出 者,岂乏其人?然亦循习成弊 ,至于骤废骤复者,则亦有以 致之者然与?于是执笔者肤浅 则无所取于理,蹇涩则无所昌 其辞,徇流俗者不知去其陈腐 ,强自高者惟旁窃于异端,斯 文斯道,所以可为长太息者, 尝在于此也。
• 欧阳玄评虞集文章:
• 一时宗庙朝廷之典册,公卿大 夫之碑板,咸出其手,粹然自 成一家之言。山林之人,逢掖 之士,得其赠言,如获拱璧。
尚志斋说
• 亦尝观于射乎?正鹄者,射者 之所志也。于是良尔弓,直尔 矢,养尔气,畜尔力,正尔身 ,守尔法,而临之。挽必圆, 视必审,发必决,求中乎正鹄 而已矣。正鹄之不立,则无专 一之趣乡,则虽有善器强力, 茫茫然将安所施哉?善为学者 ,苟知此说,其亦可以少警矣 乎?
遗风,宗尚眉山之体。 • 北人之慷慨悲歌之风
• 南方的诗歌风格
• 承袭的是宋代末年的那种浮靡 之风
• 变化:以《国风》、《雅》、 《颂》为本
• 诗歌风格渐渐地趋向于清婉深 秀。
前期北方诗文的代表作家
• 王恽 • 《秋涧先生集》 • 王恽主要继承的是金朝元好问
一脉的遗风,论诗提倡宗唐, 尤其是推崇那种平淡温醇的王 维、孟浩然的那种诗风。
• 《悲苦行》 “前年鬻大女,去年 卖小儿。”
• 《痛哭行》 “京都大官饮酒肉, 村落饥民无粒粟。”
• 《对景吟》 “五陵年少郎,卖田 去买青楼娼。”
• 《吴姬曲》 “王孙公子金无限, 为君一笑成飞埃。”
• 学李白 • 独立的人格 • 轻视功名利禄,不操, • 不与繁花一样情。 • 岁晏溪头春意足, • 是谁看得最分明?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代诗文(新)
[1]揉蓝:浸揉蓝草作成的染料。诗词中用以指湛 蓝色。
[2]泼黛:一片墨绿。
• [解题] 裴公亭,在河南济源县济渎庙侧,唐相 裴休建。
• 闲闲老人为金朝文学家、理学家赵秉文的号。 赵秉文 (1159—1232)字周臣,磁州滏阳(今河北 磁县)人。泰和初,迁翰林修撰。兴定中,拜 礼部尚书。哲学思想宗周、程,服膺仁义道德 性命之说,诗多写自然景色,有《闲闲老人滏 水文集》。
元代诗文
• 一、元代前期诗文 元好问、李俊民 “河汾诗派”:麻革、张宇、陈赓、房嗥háo、段 克己、段成己、曹之谦
耶律楚材、刘秉忠 、郝经、王恽 刘因、姚燧 方回 、戴表元 仇远、白珽、袁易 赵孟頫、吴澄、陈孚、袁桷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号湛然居士 , 契丹族,辽东丹王突欲八世孙。其父仕金,他 也为金臣。公元一二一四年金宣宗迁都至南京 (今河南开封),耶律楚材留在中都(今北京)任左 右司员外郎。
王邻《序》:“其温雅平淡文以润金石”, “其飘逸雄掞铺张shàn又以薄云天”。
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今观其诗语,皆 本色,惟意所如,不以研炼为工”,
清顾嗣立《元诗选.耶律楚材小传》誉为“一 代词臣”。
方回
方回(1227一1307),字万里,号虚谷居士。 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 初提领池阳茶盐,累迁严州知州。元兵南下, 他开城迎降。降元后官建德路总管,至元十从 年离任;后徜徉于杭州、歙县之间,傲睨自高, 不修边幅,肆意于诗。著有《桐江集》和《桐 江续集》。并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名为 《瀛奎律髓》。
清纪昀:“文人无行,至方虚谷而极矣”。但由于 纪昀论文不因人废文,所以对方回还有较客观的评价,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方回《桐江续集》云:“其 诗专主江西,平生宗旨,悉见所编《瀛奎律髓》中, 虽不免以粗率生硬为老境,而当其合作,实出宋末诸 家上,更不能以其人废矣。”
元代祁阳浯溪诗文
元代祁阳浯溪诗文
元代祁阳浯溪诗文:
游浯溪
元王冕
浯溪之山高嵯峨,浯溪之水澄清波。
中有摩崖碑十丈,何年凿破苍苔阿。
忆昔禄山骋兵日,毒乱国经无纪极。
明皇大驾忽西巡,百僚窜身俱叛逆。
岂知天意欲兴唐,抚军靖难来储皇。
独立一呼麾万骑,荡攘群凶如斩芒。
再造乾坤恢社稷,况有英雄齐努力。
郭公决策夺神机,光弼宣威喧霹雳。
复迎秦蜀上皇还,紫袍已御咸阳关。
两朝庆会始欢乐,四海讴歌方解颜。
次山乃作《中兴颂》,镌石文章褒贬重。
颜公大笔为挥之,纵横笔势蛟螭动。
唐去至今几百年,丰碑屹立湘江边。
雨淋日炙徒为尔,铁书银钩还自然。
野叟蒙头朝打碑,临风一见心偏爱。
珍收不惜锦囊资,留与人间作规戒。
留别浯溪诸友⑴
浯溪长揖向兰溪,偶及秋高欲半时。
明月不分天远近,故人同望浙东西。
青山木落樯千里,沧海潮来马万驰。
倚棹歌阑归思作,今宵风雨倍凄凄。
古诗鉴赏(元朝典型诗作)
(元)盍西村洼浅叶盛青荷塘,惊觉虚浮梦一场。
纵横机括丞相①阁,舞女歌妓太师②床。
身陷权术心茫茫,已忘那畔野苍苍。
归家尽享天伦乐,强似官场如意郎。
小注:盍西村,作品多歌颂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①丞相:指诸葛亮。
②太师:指董卓。
点评:本诗语意清晰,较容易理解。
但“纵横机括丞相阁,舞女歌妓太师床”一句有两个难点。
一、关于“太师”和“丞相”,“太师”取董卓的荒淫无道之意,“丞相”取诸葛亮的心机深之意,不能理解为机智聪慧。
本句大意为:(我观看)这机关重重的楼阁,感觉像心机颇深的诸葛亮的楼阁一样,(我观看)这舞女歌妓环绕的床,感觉像荒淫无道的董卓的床一样。
二、此句讲的是作者梦醒后观看自己官府的景象,容易错解为梦中之景,但联系“惊觉”和题目可知此时已为梦醒之后。
一、简要赏析前四句,试分析其表达技巧及艺术效果。
二、请结合诗句,试分析全诗蕴含的思想感情答案:一、本诗前四句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第一句虚写梦境中的淡雅荷塘之景;第三四句实写作者处于复杂、污浊的现实环境中。
虚实对照,表达作者对现实生活污浊复杂的不满。
虚实结合,互相映衬,表达作者渴望淡泊生活、厌倦官场勾心斗角、反感世俗污浊不堪的情感。
运用了用典手法。
用诸葛亮心机深和董卓荒淫无道自比,表现作者对官场复杂,生活污浊的厌恶。
用典手法丰富了诗歌内容,更加强烈的表达了作者情感。
二、本诗为即事感怀诗,用虚实结合、用典、(借景抒情)手法,抒发一下感情:1、通过描写美丽梦境,表达作者对理想隐逸生活的向往。
2、通过描写官场的复杂以及现实的污浊,表达作者厌恶现实,渴望脱离现实之情。
通过描写天伦乐的美好,表达作者意欲归隐之情。
黄州道中①濯足常思万里流,几年尘迹意悠悠。
闲云一片不成雨,黄叶满城都是秋。
落日断鸿天外路,西风长笛水边楼.梦回已悟人间世,犹向邯郸③话旧游。
〔注〕①黄州,地名,元朝为黄州路,今属湖北省。
②张养浩: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著名散曲家,兼擅诗、文。
少年知名,19岁被荐为东平学正,先后担任堂邑县尹、监察御史、参议中书省事等官职,历经宦海风波。
11、元代诗文.
格注入作品的形象之中
元代诗文概述
诗:宗唐(近体)得古(古体) 唐诗、魏晋古诗
审美情趣:显而畅
总体趋势:急剧衰落 总体上来说,元代诗文思想内容比较贫乏,作品
题材比较狭窄,最多的是题画咏花、应酬赠答、碑传 题跋之类,作家所表现的情感也大多比较肤浅质直。
他曾随成吉思汗西征,驰骋万里,所以能在诗中描 写奇瑰壮丽的西域风光,如《过阴山和人韵》等歌行, 写得动荡开阖、气象万千。擅写律诗,集中尤多七律。
他的律诗句律流畅沉稳,风骨遒健,如《和移刺 继先韵》:
旧山盟约已愆期,一梦十年尽觉非。瀚海路难人 去少,天山雪重雁飞稀。渐惊白发宁辞老,未济苍生 曷敢归。去国迟迟情几许,倚楼空望白云飞。
虞集(1272—1348)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 先生。祖籍仁寿(今属四川),迁崇仁(今属江西)。 其五世祖虞允文,为南宋著名爱国将领,曾在绍兴三 十一年(1161)的采石之战中大败金军,官至丞相。著有 《道园学古录》、《道园类稿》等。
刘因(1249—1293)字梦吉,号静修,保 定容城(今河北徐水)人。家世好儒学,后得 程朱之书,遂专精理学,在家教授生徒。至元 十九年诏征为赞善大夫,不久即辞归。二十八 年再征为集贤学士,不就。元世祖称为“不召 之臣”。卒于家。有《静修集》。
他虽非宋人,却因爱汉族文化而眷念故宋, 诗作多沉痛的故国之思。在诗歌艺术上受元好 问影响,风格豪健而沉郁。
元代中期诗歌
◇元诗四大家: 指元代中期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四
人,并称“虞杨范揭”。语见清·宋荦《漫堂 说诗》。他们当时都颇有诗名,但作品多题咏 寄赠之类,内容较空泛;崇尚“雅正”,宗法 唐诗,而风格各异。
◇所谓“雅正”,有两层内涵: 一是诗风以温柔敦厚为皈依, 二是题材以歌咏升平为主导。
元代诗文
给元后期诗歌带来更大变化的是杨维桢。他自称“铁 崖派”:“吾铁门称能诗者,南北凡百余人。”宋濂为他 写墓志铭说:“吴越诸生多归之,殆犹山之宗岱,河之走 海,如是者四十余年。”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有铁崖、铁笛道人、 东维子等数十个名号。他性格狷直,行为放达,导致仕途 挫折,但不以为意。他的思想比较复杂,肯定人性“自然” 是其核心所在。他说:“尧舜与许由虽异,其得于自然一 也。”意谓尧舜为圣人,许由作隐士,都出于自己的生活 意欲,他们的选择并无高下善恶之分。 杨维桢的文学主张,正是从自然观出发,要求文学真 实地表达各人的自然之性。他说:“诗者,人之情性也。 人各有情性,则人各有诗也。”开了明代“性灵派”先河。 杨维桢兼取汉魏、六朝、李白、李贺,理论上明确标 榜“复古”,但反对模拟,主张“贵袭势,不袭其辞”。
揭傒斯(1274—1344),字曼硕,少时家贫,读书刻 苦,以荐举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四家中,揭氏的思想情感 较为接近平民。如《临川女》,写一盲女被母兄遗弃,得 到善人救助:“我母本慈爱,我兄亦艰勤。所驱病与贫, 遂使移中情”,揭示人性由于贫困和环境逼迫而异化。再 如《渔父》: 夫前撒网如车轮,妇后摇橹青衣裙。全家托命烟波里, 扁舟为屋鸥为邻。生男已解安贫贱,生女已得供炊爨。天 生网罟作田园,不教衣食看人面。男大还娶渔家女,女大 还作渔家妇。朝朝骨肉在眼前,年年生计大江边。更愿官 中减征赋,有钱沽酒供醉眠。虽无余羡无不足,何用世上 千钟禄。 诗真切地描绘了渔家生活,并对这种朴素生活表示羡慕。
元代前期诗人中,影响最大的当属赵孟頫。 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人。有《松雪斋集》。他 是宋皇室后裔,十四岁以父荫补官。宋亡家居,三十三岁 时应征出仕于元,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对他来说,特殊的 家世使他对故国的怀恋难以淡忘,称臣于新主的耻辱也无 法平复,心中总是充满悔恨和苦闷。他无法以颓放姿态求 得自我解脱,也难以直率坦露地抒发情怀,只能以一种稍 稍隔远的态度,在高古旷逸的情调中寻求精神支撑。
元代诗文上课用课件
• 在元代前期的理学家中,刘因的文学成就最为突出。 刘因虽然生长在北方,但他在感情上一直以南宋为 故国,诗中多次对南宋的灭亡表示哀悼。他论诗推 崇韩愈,也倾慕元好问。他的七古气势磅礴,雄奇 峭丽,颇有韩愈诗风的馀韵,如《西山》中的诗句: “西山龙蟠几千里,力尽西风吹不起。夜来赤脚踏 苍鳞,一着神鞭上箕尾。”他的七律则受元好问的 影响较深,如《渡白沟》这首诗,意境高远,沉郁 雄浑,深得元好问诗的风致。当然,刘因诗作也受 到理学的影响,但他的一些成功作品则没有理学家 的头巾气。他的创作开创了元代理学家诗文创作的 先河。
元代诗文
•
元代诗文概况
• 1.元代诗文对唐代诗文的沿革 • 2.理学思想对元代诗文的影响
元代前期诗文
一、元代前期诗文创作概况: 前期诗文是由北方作家和南方作家两 个群体的不同创作构成的。 就诗歌而言,此期是南北诗风交错、 融合的时期,诗坛上呈现出多元化的 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
元代前期诗歌特点
• 元代初期诗歌以耶律楚材、方回、吴 澄、许衡、刘因等人为代表。耶律楚 材为契丹人,后由金入元,其雄浑豪 宕,律诗精严,如兵布阵,且感情充 沛。 • 1.作家成分复杂 • 2.南北诗风交错融合
• 元诗四大家: • 指元代中期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四人, 并称“虞杨范揭”。语见清·宋荦《漫堂说 诗》。他们当时都颇有诗名,但作品多题咏寄 赠之类,内容较空泛;崇尚“雅正”,宗法唐 诗,而风格各异。 • 铁崖体: • 元末诗人杨维桢号铁崖,其诗作最具艺术个性。 他融汇汉魏乐府以及李白、杜甫、李贺等人的 长处,以气势雄健的奇思幻想突破了元代中期 诗歌甜熟平稳的畦径,给人以石破天惊的感觉, 颇为引人注目,故称之。
பைடு நூலகம்
方回、戴表元等由宋入元的诗人
八、元代诗文
一、元代诗文的基本特征 1、分期: 、分期: 延祐为界,前后两期。 延祐为界,前后两期。 2、特征: 、特征: 延续金、 (1)前期 )前期——延续金、宋习气。诗人“宗 延续金 宋习气。诗人“ 唐得古” 散文或宗唐或宗宋, 唐得古”。散文或宗唐或宗宋,提出理学 和古文合一的观点。 和古文合一的观点。 南北文风逐渐融汇, (2)后期 )后期——南北文风逐渐融汇,促成诗 南北文风逐渐融汇 文兴盛;创作的现实性增强。 文兴盛;创作的现实性增强。
1、主题: 、主题: 哀悼歌颂英雄 2、结构: 、结构: 前三联: 前三联:追怀丞相事迹 并寄感慨 尾联: 尾联:写作者现实悲痛 3、艺术: 、艺术: 用典精切。 用典精切。 陶宗仪说: 陶宗仪说:“读此诗而 不泣下者几希。” 不泣下者几希。
杨维桢
一、概况: 概况: 元末标新领异之首, 铁崖古乐府》 元末标新领异之首,有《铁崖古乐府》、 东维子文集》 《东维子文集》 文学主张: 二、文学主张: 要求文学真实地表达各人的自然之性, 要求文学真实地表达各人的自然之性,他 开了明代“性灵派”的先河。 开了明代府,题目多新创 题目多新创, 杨维桢古乐府 题目多新创,题材或翻新故 或描写世故,爱用古韵,诗风瑰奇绮丽, 事、或描写世故,爱用古韵,诗风瑰奇绮丽, 时称“铁崖体” 并因此形成“铁崖派” 时称“铁崖体”,并因此形成“铁崖派”。
“元四家” 元四家” 元四家
一、人物: 人物: 虞集、杨载、范梈、 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 主张: 二、主张: 宗唐复古 共性: 三、共性: 讲求法度,形式工整,措辞典雅, 讲求法度,形式工整,措辞典雅,不追求情感 或个性的激烈或纵恣的表现,而崇尚雅正。 或个性的激烈或纵恣的表现,而崇尚雅正。 个性: 四、个性: 虞集“典而实”,杨载“整而健”,范梈“刻 虞集“典而实” 杨载“整而健” 范梈“ 而峭” 揭傒斯“丽而新” 胡应麟《 而峭”,揭傒斯“丽而新”——胡应麟《诗薮》 胡应麟 诗薮》
元代诗文
“某生四十三年,未尝效尺寸之力以报国家养育生成之德。 而恩命连至,某尚敢偃蹇不出,贪高位之名以自媚,以负我 国家知遇之恩,而得圣门中庸之教也哉!” “今圣天子选用贤良,一时新政,虽前日隐逸之人,亦将出 而仕矣。况某平昔非隐晦者耶!况加以不次之宠,处之以优 崇之地耶!”
白雁行 刘因 北风初起易水寒,北风再起吹江干。 北风三起白雁来,寒气直薄朱崖山。 乾坤噫气三百年。一风扫地无留残。
元末色目文人中,影响较大的有余阙、迺贤、泰不华、 萨都剌、偰玉立、伯颜、丁鹤年、仉机沙等。
廼贤:“仆于世甚拙,知焉不能出奇干时,勾连强近以有禄爵; 力焉不能操弓挟矢,驰骤风雨以自效于时。又不能占占逐利如 鹰鹯鸷鸟之发也。此心泊然无他好,其有好而得之者,尽在是 矣。”
第一,少数民族文人作为群体出现于文坛, 成为元代文学迥异于各朝的一个显著特征, 元代文学的题材也因而得到拓展。
元 诗文 概 说
元初:作家大多由宋、金入元,受江湖诗派和元好问的影响较 深。
中期:宗唐为主,学其浑融流丽、体式端雅。 多止于形貌,多学唐平和淡远、温润流丽一类;摒弃宋诗, 力矫宋诗的瘦硬生涩之弊。
后期:多学中晚唐秾丽奇诡之体。
元代宽松的创作环境
“使以(冯子振)誉桑哥为罪,则在廷诸臣,谁不誉之?朕亦 尝誉之矣!”
予家合肥,合肥之戍一军皆夏人,人面多黎黑,善骑射, 有长身至八九尺者。其性大抵质直而上义。平居相与,虽异姓 如亲姻。凡有所得,则覃食豆羹不以自私,必召其朋友。朋友 之间,有无相共,有余即以与人,无即以取诸人,亦不少以属 意。百解之粟,数千百络之钱,可一语而致具也。岁时往来, 以相劳问,少长相坐,以齿不以爵,献寿拜舞,上下之情,怡 然相欢。醉即相互道其乡邻、亲戚,各相持涕泣以为常。予初 以为此异乡相亲乃尔。及以问夏人,凡国中之俗,莫不皆然。 其异姓之人乃如此则其亲姻可知矣。宜其民皆亲上死长,而以 弹丸黑子之地抗二大国传世五六百年而后亡,非偶然也。
元代诗文概况
辉煌绮丽——元代诗文概况在中国文学史上,元代是一个充满辉煌与矛盾的时期。
帝国的统一带来了层出不穷的文学创作,元代诗文多样丰富,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风貌。
一、历史背景元代(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
蒙古族的统治对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元代文人既延续了唐宋文学的传统,又吸收了蒙古、西夏等地的文化要素,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元代文学。
二、元曲之华彩元曲是元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既有音乐又有表演的戏剧形式,融合了诗歌、散文和戏剧元素,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
元曲种类繁多,包括元杂剧、元散曲、元话本等。
其中,关汉卿的《窦娥冤》、郑光祖的《西华山》等作品至今仍广为传诵,成为元曲的经典之作。
三、诗歌之芬芳元代诗歌的兴盛,为后世留下了一批优秀的作品。
作为元代最重要的诗人之一,贯休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名。
他的代表作《赤壁赋》以豪放的笔墨描绘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以及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四、散文之魅力元代散文以杂剧散文为主,丰富多样。
蒙学士曾参在《太常雪堂讲经序》中,以散文向人们介绍了宫殿的壮丽景观,充分展现出元代宫廷文化的繁荣。
此外,元代的游记、诗话、笔记等散文作品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后世影响尽管元代文学在元末尚未备受重视,但其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明清两代文人纷纷对元代进行赞美与模仿。
明代辛弃疾以及清代纳兰性德、袁枚等一系列文人都受到元代文学的影响,形成了各自鲜明的文学特色。
元代诗文的独特之处在于融合了汉族与蒙古族等多元文化,展现了独特的审美趣味与艺术风格。
正因如此,元代文学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一笔。
让我们一同珍视元代诗文的辉煌绮丽,传承和发扬这段文学历史的精华。
第六编第九章元代诗文
后期诗坛具有写实倾向的代表作家当推王 冕。他的作品很好地对元代后期的社会现 实进行了反映,创作了《盐商行》《海乡 竹枝词》 等写实佳作。
元代后期最具艺术个性的诗人是杨维桢。 杨维桢个性狂狷,力图打破元代中期那种 缺乏生气、面目雷同的诗风,追求构思的 超乎寻常和意象的奇崛不凡,从而创造了 元代诗坛独一无二的“铁崖体”。
元代中期的诗坛盛况以“元诗四大家” 为 突出代表。“四大家”指虞集、杨载、 范 椁、揭傒斯四人。
“元代四大家”中最优秀的诗人当属虞 集。������ 他擅长律诗,无论是五律还是七 律,都写得格律严谨,隶事恰切深微,意 境浑融,风格深沉。
杨载的诗风劲健雄放,主要体现于七言歌 行诗中,虞集称其诗如“百战健儿”,即 指此类作品,其律诗则以谐婉见长。 杨载还是元代重要的诗论家,撰写有诗学 著作《诗法家数》,有丰富的理论价值。
元代中期诗坛上,较早地体现“元音” 的是 赵孟頫、袁桷等诗人。 赵孟頫在元代文化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的 创作昭示了元诗特殊风貌的形成,被认为是 “始倡元音”,诗集名《松雪斋集》。
袁桷是著名的文论家,也是成就突出的诗 人,袁桷之诗更能典型地体现延祐时期文 人儒士们的心态。 如《居庸关》《雨中度南口》《度怀来沙 碛》等。
理学是元代的官方意识形态,尤其是朱熹的 学说,在元代思想界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元 代的理学家大多数都是颇有成就的文学家。 如郝经、吴澄、刘因、 许谦、姚燧、虞集、 揭傒斯、黄溍、柳贯、吴师道、欧阳玄、戴 良、宋濂等人。
元代诗文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前、中、 后三期。
大略而言,前期为蒙古王朝入主中原到统一 全国稍后的一段时间 (13 世纪后半叶);
范梈诗作以歌行体见长,诗风豪迈而又流畅 自如。其诗集《德机集》中歌行体诗约占四 分之一。他的五律专学杜甫,颇有杜诗沉郁 凝炼之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四家创作
• 1.创作的轨迹及特点: • 四家的诗仍沿着与宋诗相背的轨迹;但另一方面,他们在 讲究诗歌艺术特征的同时也重视文学与“治道”、“教化” 的依存关系,创作中又有一种个性收缩和伦理回归的倾向。 • 2.评价: • 对元四家,历来不乏“为有元一代之极盛”的评价,这其 实是从“风流儒雅”这一类正统美学趣味而言的。如果单 论诗歌写作的精致,他们确实是元代最突出的,但要说由 热烈的抒情而形成的诗中的生气,则四家的诗比较前期、 后期均为逊色。我们只能说它是元诗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 要环节,而无法给予太高的评价。
• 元后期诗文特征:主要表现在世俗性与个体意识的强 化。 少伦理掩饰。作家通常以肯定 的态度、生动的笔调描绘世俗享乐,歌咏城市生活之 作大都带有秾丽的色调和欢快的情绪,同时反映商人 生活、对之表示好感、赞赏的作品增多,由此也曲折 地反映了作者自身的生活追求。 作家对世俗生活 的兴趣的增长,和人生欲念的坦露,使得传统诗文的 艺术规范不能满足抒情写志的要求,而引起审美观念 的变化。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元代后期诗歌在思想情 趣和题材、语汇各方面都受到新兴的市井文艺——小 说、戏剧、散曲的影响。所谓“雅”文学和“俗”文 学的界限被打破了。
元代诗文
元代诗文概说
• 元代戏剧、散曲以及小说的兴盛,给元代文学带来新异的 色彩,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引人注目的现象。但许多文学史 研究者因此认为元代的传统文学形式没有什么可称述的成 就,从实际情况来看,这是不正确的。 • 1.散文:散文方面,一开始就有着很值得重视的现象。首 先,宋代理学家轻视乃至废弃文艺的观点,在元代失去了 有力的势头。一般追随唐宋古文的人,大多主张文与道并 重。北方的一些儒者、文士,更以“复古”为旗号,欲在 唐宋“古文”的规制之外,追求文章的原始活力。虽然, 由于元代散文偏于经世致用,也没有找到明代散文所具的 张扬灵性的新支撑点,成就不能说是很高。但它已经隐隐 显示着向后者演变的轨迹。明代文章复古的观念,实际是 始于元代的。
• 诗歌,作为文人文学中居于“正宗”地位的最重要的形式, 则强有力地反映着元代社会经济形态和知识阶层人生观念 的若干重要变化,以及与此相应的审美趣味的变化。从元 代前期开始,崇尚唐代乃至汉魏六朝的风气在诗坛上的覆 盖面不断扩大,作为对宋诗的反动,这首先起到了把诗歌 从重理智而轻感情的道路上拉回来的作用;到了元代末期, 以商业经济发达的东南城市为主要基地,以杨维桢、高启 等为主要代表,诗歌中更出现与市民文艺相融合、反映商 人生活、突出个人价值与个人情感、在美学上打破古典趣 味等种种新的现象,这实际是中国古代文学向现代方向靠 拢的动向,因此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环。
• 2.诗歌:诗歌,作为文人文学中居于“正宗”地位的 最重要的形式,则强有力地反映着元代社会经济形态 和知识阶层人生观念的若干重要变化,以及与此相应 的审美趣味的变化。从元代前期开始,崇尚唐代乃至 汉魏六朝的风气在诗坛上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作为对 宋诗的反动,这首先起到了把诗歌从重理智而轻感情 的道路上拉回来的作用;到了元代末期,以商业经济 发达的东南城市为主要基地,以杨维桢、高启等为主 要代表,诗歌中更出现与市民文艺相融合、反映商人 生活、突出个人价值与个人情感、在美学上打破古典 趣味等种种新的现象,这实际是中国古代文学向现代 方向靠拢的动向,因此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 环。
元代中期诗文
• 到了元代中期,战争的创伤渐渐平复,元朝的统 治较为稳定,经济较以前有显著的恢复和发展。 同时,由于儒学得到官方的尊重,科举得到恢复, 社会文化进一步“汉化”,文人的心态也多少趋 向平衡了。 •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以京师为中心的诗坛,由赵 孟带来的“风流儒雅”的诗风得到推展而成为主 流,而且在赵氏诗中所蕴藏的历史与个人身世的 伤感也不大容易看到了。这时的诗歌几乎有一种 “盛世之音”的味道。主要作家有“元四家” (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
元后期诗文
• 背景: • 如果说元初关汉卿、王实甫一类文人是被蒙古统治者 抛出了政治轨道,而不得不投身于市井,那么,元代 后期作家的情况则有所不同。科举的恢复和社会文化 的进一步“汉化”,已经给知识阶层提供了传统的从 政出路,但这些作家却大都不乐仕进,对政治缺乏热 情。他们是自觉地流连于市井生活的繁华和自由,在 这里找到了人生乐趣。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的处世 态度、文学观念,以及作品的题材与美学形式都出现 一些新的特征,与前、中期明显不同,标志着文学的 历史性进步。
分期
• 分为三个时期: • 前期:主要是指从蒙古王朝入主中原直到南北统一稍后 (十三世纪末)的一段时期 • 中期:是指从十四世纪开始到三十年代末、元统治相对稳 定的时期; • 后期:指至正年间,即元王朝的最后二十多年。 • 这和杂剧、散曲的习惯分期有些不同。
元代前期诗文(戴表元、赵孟)
• 1.特点: • 元代前期诗歌的显著特点,是同宋诗传统的分离和风格的 多样化。在这个世变急遽、血火遍布的年代,诗人们情感 激荡,在宋代形成的偏重知性审美意趣的诗风显然不能适 合时代的需要。因此,强调诗歌的抒情功能成为普遍的意 见。 • 2.题材: • 元代前期诗文的题材相当丰富:反映战争所带来的巨大灾 难;记录知识阶层心灵的惨痛。 • 任何一次历史的大动荡,都无例外地引起知识阶层的深刻 反思。在元代前期的诗文中,我们同样看到人生的幻灭感, 对传统价值观的怀疑乃至尖锐的批判,以及对新的人生取 向的寻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