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网络以及关系效应论析
企业战略合作与竞争关系分析
企业战略合作与竞争关系分析在如今高度竞争的商业环境下,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企业战略合作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基于互利共赢的原则,通过签订合同或达成协议,共同合作完成某项业务或目标。
而竞争关系则是指企业在市场上争夺资源、市场份额和顾客的过程。
文化产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行业,也是战略合作与竞争的热点领域。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影视公司与在线视频平台之间的合作与竞争。
双方通过合作,可以共同推出影视作品,并共享盈利;而在竞争方面,不同的平台会争夺用户流量和付费用户,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在企业战略合作中,利益共享是最核心的原则之一。
合作双方通常会共同投入资源,共同承担风险,并最终分享收益。
通过合作,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实现规模效应和降低成本。
例如,一家电子公司与一家互联网公司合作,可以共同开发智能家居产品,通过互利共赢的合作,双方可以分担开发和推广成本,并分享双赢的市场收益。
然而,并非所有的战略合作都能实现共赢。
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需要谨慎,合作伙伴的声誉、专业能力和价值观等因素都需要考虑。
如果一方合作伙伴无法履行合作协议,或者合作伙伴的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战略合作就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因此,在战略合作中,建立信任和沟通的机制非常重要,双方需要共同遵守合作协议,并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竞争关系是企业战略合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常常激发创新和提高效率。
竞争可以促使企业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价格,以吸引更多的顾客。
例如,手机行业中的竞争激励企业不断推出新品牌和新功能,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然而,竞争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激烈的竞争可能导致价格战,降低整个行业的利润率。
此外,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可能导致不正当竞争行为,例如虚假宣传、价格倾销等。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企业之间的信任,也伤害了整个行业的声誉。
在竞争关系中,企业需要保持理性和创新的态度。
通过创新,企业可以找到新的竞争优势,从而在市场中取得领先地位。
互联网时代中的企业战略和应对措施
互联网时代中的企业战略和应对措施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时代,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企业需要不断地创新,这才能赢得市场和客户的青睐。
本文将从企业战略和应对措施两方面探讨互联网时代中企业的新发展。
一.企业战略互联网时代的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拥有新颖、务实和创新的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包括了三个方面:市场战略、产品战略和管理战略。
1. 市场战略在互联网时代,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获得市场优势,必须会寻找市场定位。
企业需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消费行为,通过广泛的社交媒体平台以及数据分析的方式分析市场情况,以便抓住市场的变化和机遇。
这方面百度指数和谷歌趋势这样的工具可以为企业提供一定的便利。
2. 产品战略互联网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产品本身的创新、品质都是客户选择的依据。
企业在进行产品设计时,需要把握好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创造出满足客户需求和市场需求的产品,变革企业的经营思路。
另外,互联网的用户要求越来越高,用户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3. 管理战略企业在互联网时代,需要运用大数据分析的方式,提升管理水平。
企业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对客户需求进行预测和掌握,并可以用数据分析的方式了解客户对企业的评价,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
二、应对措施随着互联网的爆炸式增长,传统企业需要更加理性和创意的应对措施,变革现有的经营模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1. 线上线下一体化互联网时代中,线上线下的融合成为了不可避免的趋势。
企业需要重视线上线下的互补关系,将线上和线下的消费机会结合,实现互补互利的发展。
例如,企业可以通过线上的社交媒体平台来引导用户到线下实体店消费,进而提高销售额。
2. 移动化移动端是互联网时代中最主要的趋势。
企业应抓住移动设备快速普及的机会,开发和推广适应移动端设备的产品,这将有利于为企业创造新的机会和优势。
今天,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这样的移动付款方式已经极大方面地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消费模式。
企业战略网络以及关系效应论析论文
企业战略网络以及关系效应论析论文企业战略网络以及关系效应论析论文网络经济是建立在信息网络化基础上的新经济形态,网络信息的获取不仅方便、快捷、低成本,而且虚化和存在合作风险。
不论是供销合作,还是生产合作或者服务合作,都是信息、知识或各种资源的交换和共享。
网络经济下,由于竞争激烈和时效性要求,以及新的信息对称效应作用,使得企业与企业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为了把握机遇,为了获取优势,建立起一种新的合作关系。
这种合作既是企业价值链的再造,也是产业链上“专业化暠水平的提高。
为了分散风险,凝聚优势,创造利益,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通过知识、信息和资源的相互交换、共享、获取,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同时为了防范网络信息“虚化暠和“无效暠的风险,又必须在合作组织之间建立起“了解暠和“信任暠,于是战略合作和战略网络的管理问题被提出来了。
各种战略合作形式,形成各种新的社会关系,客观上存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竞合关系暠,如何发扬网络经济的优势,抑制其不足,更多的获得竞争机制,更少的遭遇合作中的“内耗暠,这需要我们在企业发展战略的构思中嵌入“关系网络暠和“关系治理暠这两个新的变量,研究战略网络和网络中的关系效应问题。
一、战略网络的提出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企业作为经济体中的一分子,社会组织的一员,它不是也不可能独立存在,它必须融入社会网络、交易网络、供应商联盟以及个人关系网络等各种网络之中。
明确自己在网络中的位置和定位,是企业从建立之初就需要思考,并且不断把握动态变化等问题。
最早提出“战略网络暠概念的是Jarillo(1988),它强调企业网络及其关系网络在企业战略中的作用,并将战略网络定义为不同但相关的盈利机构间为了获得并维持相对于他们网络外部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而进行的长期的、有目的的组织合作安排[1]。
关于战略网络的提出,是学者逐步认识和发现的过程。
早在1981年,White就认为“社会网是经济交易发生的基础暠,[2]他把市场看作是一个社会网络,这个网络主要提供的是必要的市场供求信息。
企业战略分析论文企业战略方面论文参考
企业战略方面论文参考篇1浅谈物流企业战略合作关系摘要:第四方物流是一种先进的物流服务提供模式,其运作中各方形成的关系是战略合作关系。
文章通过分析这种战略合作关系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关系的建立和管理的完善做出一些探讨。
关键词:第四方物流;战略合作关系;第三方物流近些年来物流的运作模式配合信息化和业务专业化的发展,不断地发展至提供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专业物流代理服务的第三方物流(3PL)。
随着实践的发展,一种更为先进的物流运作模式,即第四方物流(4PL)开始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根据首先提出第四方物流概念的美国ACCENTURE公司的定义:“第四方物流供应商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提供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
”从定义可以看出,第四方物流更注重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它通过汇集众多管理咨询机构和信息服务机构以及包括第三方物流在内的物流功能性企业等合作伙伴,对供应链的不同资源进行整合和管理,形成具备管理咨询和物流服务等的综合能力,为客户提供最优的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并进一步实现对供应链的监控。
一、第四方物流运作中的战略合作关系及存在的问题第四方物流通过设定一个能够提升整体供应链价值,强调企业各自目标与共同目标的可协调性,从而使合作关系能够持久并经得起复杂环境的考验,通过协同取得利益放大的效果。
可以看出,第四方物流运作下供应链各企业之间的关系具有典型的战略合作关系特征。
第四方物流运作中各方战略合作关系的组织形式是网络状的(见图1)。
在这种网状模式中战略合作关系的核心和发起者是第四方物流提供商,它既是战略合作关系主体之一,又承担了管理者的角色来管理协调整个战略合作关系网,实现最终多赢的目的。
以第四方物流提供商为核心可将网状模式按管理对象细分为物流服务供需联盟和物流业务协作联盟。
(一)4PL运作中物流服务供需双方的战略合作关系第四方物流已经突破了从事具体运输管理协调和简单供应链管理的层次限制,无疑更能满足物流需求方个性化的要求。
企业战略与企业绩效的关联性分析
企业战略与企业绩效的关联性分析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实现长期目标而制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通过资源配置和组织安排来实施的计划。
而企业绩效则是衡量企业实现目标的能力和效果的指标。
企业战略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一个有效的战略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的绩效表现。
企业战略的制定应该以企业绩效为导向。
企业绩效既包括财务指标,如利润、销售额和市场份额,也包括非财务指标,如客户满意度和员工满意度等。
企业战略的制定应该考虑到企业绩效的多方面影响因素,并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和策略,确保企业在实施战略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的绩效水平。
例如,如果企业的战略目标是提高市场份额,那么在制定战略时应考虑如何增加市场推广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达到提高市场份额的预期效果。
企业战略的实施对企业绩效产生直接影响。
一项良好的战略只有在实施过程中才能发挥作用,只有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和组织安排,才能达到预期的绩效表现。
在实施阶段,企业需要将战略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并分配适当的资源,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同时,应该建立适当的绩效评价体系,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调整策略和措施,以确保企业绩效能够得到持续的改善和提升。
第三,企业绩效的反馈对企业战略的修正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绩效是战略实施的结果,通过对绩效数据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对企业战略进行修正和调整。
如果绩效水平与预期目标相差较大,可能意味着战略的制定存在偏差或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及时反思并重新制定战略,以确保企业能够实现长期目标。
企业战略和企业绩效的关联性还体现在战略选择和资源配置上。
不同的战略选择会对企业的资源需求和配置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绩效水平。
例如,如果企业选择的战略是差异化战略,那么在资源配置上需要更多的投入于研发和创新,以确保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的差异化竞争力。
而如果企业采用的是成本领先战略,那么在资源配置上需要更多地注重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以确保在市场上能够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论企业战略逻辑关系
论企业战略逻辑关系【摘要】企业的战略概念始用于上世纪60年代初,并渐次成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管理指导思想。
然而过去半个世纪,不同的战略管理专家们对战略所给出的观点不尽相同,甚至是相互矛盾的。
本文探讨过去战略理论的发展轨迹与战略定义的矛盾,并对战略思考、战略分析及战略管理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
【关键词】战略战略逻辑战略管理一、战略理论的发展轨迹战略一词原用于军事上,指对战争全局的策划和指挥,是长远性、全局性、根本性的方针、谋略,是为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而作的准备。
战略概念运用于企业后,成为指导企业根据产业及市场规律,主动适应经营环境,通过组织及分配关键资源而形成自身独特的能力,并采用恰当的行动,以实现经营目标的管理指导思想。
时代及环境的改变,企业面临的挑战,导致战略管理思想几翻重大变迁。
20世纪60年代初,钱德勒(Chandler)首先对企业战略问题作研究,提出“结构追随战略”论点,指企业经营战略应当适应环境,满足市场需求,而组织结构又必须适应企业战略,随战略的变化而变化。
20世纪80年代初,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 1980)提出的“竞争战略”理论成为主流,其逻辑是:产业结构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企业可藉由执行一种基本战略(低成本或差异化),影响产业中的五种作用力量,以加强企业的相对竞争地位及优势;价值链活动是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可通过价值链活动及关系的调整来实施其战略。
20世纪80年代中期,Birger Wernerfelt (1984)提出“资源战略观”,认为竞争优势及获利能力来自企业特有的一组资源。
Jay Barney(1991)进一步指出该些资源必须具备有价值、稀缺、难以完全模仿、无可替代的特征,且在企业之间是不可流动及难以复制的。
20世纪90年代初,普拉哈拉德和哈默(C.K.Parhalad,Gary Hamel,1990)提出“核心能力观”,认为每个企业有其独特的运用资源和知识(技术)的能力,且该等知识和能力不能在企业间自由流动,难以被复制,由此保持竞争优势及获取超额利润。
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协同效应分析
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协同效应分析沈洁摘要:多元化战略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后所倾向于采取的一项战略。
多元化战略的协同效应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十分关心的问题。
要在多元化战略中更好地获取协同效应,我们应客观地评价可供多元化的资源,善于识别高回报的协同机会,选择“正确”的协同方式,实施科学的激励,创造适宜的协同组织和文化氛围。
关键词:多元化战略;协同;竞争优势F272.3 :A:1003-3890(2009)02-0049-06自从著名的战略管理大师安索夫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战略以来(Ansoff,1957),伴随着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有关企业多元化战略的主流理论亦经历了几个主要发展阶段:第一,以产业组织层面的行业分析为重点的多元化战略理论。
如迈克尔·E·波特就十分强调产业组织层面中行业分析的重要性,认为选择“正确的行业”应当成为企业开展多元化战略的立足点(波特,1997)。
第二,以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实力为分析基础的多元化战略理论。
如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等一些学者主张企业在研究和实施多元化战略时应该更多地从内部核心竞争力和实力的角度展开,并认为根植于企业中的专有知识、共同经验以及管理层运用这些知识和经验的能力在多元化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普拉哈拉德,哈默尔,1990)。
第三,以资源分析为基础的多元化战略理论。
如一些学者从资源的角度指出:企业推行多元化战略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将自身拥有的有效资源向新的行业移植,以重新获取竞争优势的过程。
由于只有有价值的资源才能够对此战略的推进起关键作用,而且在不同的多元化情境下,不同形式的资源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即使是同种资源所起的作用也往往不同,因此,只有充分了解自身资源的特性,企业的多元化战略才可能取得成功(Barney,1991)。
虽然在不同时期各个企业推行多元化战略的目的和动力不尽相同,多元化与绩效间的关系(Diversity-Performance)至今也未获得一致的证明,甚至在几次并购浪潮中还间或地出现了些许“反多元化”的势头,但是在过去的50多年中,美国、欧洲及日本企业的多元化趋势仍是较为明显的(Grant,1998)。
企业间网络关系研究
企业间网络关系研究一、前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网络关系愈加密切。
企业间的网络关系包括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等不同种类,企业间的网络关系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本文将围绕企业间网络关系展开研究,包括网络关系的形成和演化、网络关系的管理策略以及网络关系的价值与影响等方面进行探究。
二、企业间网络关系的形成和演化企业间的网络关系主要是基于企业间的交互和沟通。
这些关系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建立和发展。
根据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企业间网络关系的形成和演化有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互补企业间网络关系的形成一般是基于资源互补。
不同的企业会围绕资源共享和互利合作建立起网络关系。
例如,在物流行业,物流公司与物流服务提供商之间的网络关系就是基于物流渠道的资源互补建立的。
企业间网络关系的形成需要建立在顺应市场需求的资源配合上。
2.社交因素社交因素也是企业间网络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行之间,行业协会等社交组织的活动,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关系。
同时,社交关系可以带来更多的商业合作。
企业间建立更好的网络关系基础是企业社交网络的建设和运营。
3.市场环境市场环境可以影响企业间网络关系的形成。
市场营销活动、市场创新和市场投资等可以促进企业建立良好的网络关系,并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
企业对市场的良好了解和生意机遇把握,有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网络关系。
三、企业间网络关系的管理策略企业间网络关系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上获取更多的机会,但是不良的网络关系也会影响企业。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维护企业间网络关系,哪些管理策略可以起到有效的作用?1.倡导和信任企业间网络关系的建立,需要倡导相互信任和相互包容。
这有助于建立起相互尊重和关注的关系,打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建立长期稳定的网络关系,也要倡导人际信任和相互包容的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把重点放在社交组织的活动中,把握社交机会。
2.明确利益分配企业间网络关系的建立,在利益共享上有合作之处,但也往往各持己见。
论社交网络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
论社交网络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摘要:文章主要通过了解社交网站和企业战略的内涵和作用,研究社交网站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发挥彼此的带动与制约作用,更好地促进社交网站的发展和企业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社交网站;企业战略;相互关系随着现代经济和高新科技的飞速发展,各式各样的社交网站春天的野花般层出不穷,多样的社交网站为企业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多方渠道和难得的机遇,同时不断创新不断更改的企业战略也给社交网站一个发挥作用的舞台,重要的是新颖而独特的企业战略更新促进了社交网站的内容,为其带来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笔者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使之能够对社交网站及企业的未来进步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社交网站的内涵及对企业战略的影响1.1社交网站的崛起“人人网、新浪微博、豆瓣、空间、淘米……”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词便是社交网站里的佼佼者,社交网站大体经历了从“早期概念”到“结交陌生人”再到“娱乐化”最后到“社交圈”这样一个过程。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社交网站的内容和形式逐步更新,逐渐将线下生活的更完整信息流转移到线上进行低成本管理。
社交网站一直通过不断丰富的手段和工具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它涉及交友、购物、办公、信息传递等多方面的内容,但纵观整体,社交网站不仅仅影响着人们的个人生活,而且社交网站对企业战略的影响也具有不容忽视的客观意义,概括来说,社交网站对企业战略具有两方面的影响。
1.2企业战略创新模式的变更当前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迫使现代企业如果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以最快的速度应付复杂多变的市场,而只有社交网站可以为他们提供信息和资源,庞大的社交网络能够促进企业知识管理和战略创新,使企业得到最有效最适时的信息便会实施最好的战略,企业内部人员能够通过社交网站的多种方式进行工作和自我管理以及内部员工高效、透明、便捷的沟通与协作,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不完善性,从而对外部知识有效的分解和利用,更好的完善企业战略。
1.3企业竞争模式的转化一个企业的战略是发展的灵魂,没有任何竞争优势是永恒的,学习与认知的成效,取决于日常运用技术知识融入实际工作的速度,有效的利用错综关联的社交网站可以提高企业的整体性、长期性、规划性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的战略关系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的战略关系管理:构建企业竞争优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企业战略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其中,战略关系管理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战略关系管理的角度,探讨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实践策略。
一、战略关系管理的定义与内涵战略关系管理是指企业在制定和实施战略过程中,对内外部各种关系进行全面、系统、有效的管理,以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
它涵盖了企业与股东、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政府机构、社区组织等各方面的关系。
通过有效管理这些关系,企业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品牌影响力,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二、战略关系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1.提升企业运营效率:良好的战略关系管理能够优化企业内部资源分配,降低沟通成本,提高决策效率,从而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2.增强品牌影响力:通过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良好关系,企业可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市场声誉,从而增强品牌影响力。
3.降低风险:有效的战略关系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应对各种风险,如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竞争风险等,从而确保企业的稳健发展。
4.创新驱动:良好的战略关系管理能够为企业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创新机会,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三、实践策略1.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企业应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沟通机制,确保内部各部门、各层级之间的信息畅通,提高决策效率。
2.强化合作伙伴关系:企业应积极寻求与供应商、分销商等合作伙伴的长期、稳定、互利共赢的关系,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整体竞争力。
3.维护客户关系: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提高客户满意度,加强与客户的情感联系,以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
4.应对竞争压力:企业应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动态,分析竞争格局,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以保持或提升市场地位。
5.强化与政府、社区的互动:企业应积极与政府、社区等外部机构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争取政策支持,参与社区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战略网络构建分析论文
企业战略网络构建分析论文企业战略网络构建分析全文如下:摘要:构建战略网络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本文从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的角度对网络组织的定义精心梳理,在各个学科相互兼容的基础上提出了战略网络的概念,并对战略网络构建的必要性和环境进行分析,形成战略网络框架。
关键词:战略网络;战略网络构建;战略网络框架1.相关概念界定1.1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社会网络理论自出现以来,一直被用于研究社会学问题,这极大的限制了社会学理论的拓展。
尤其70年代以后,网络的高速发展及影响得到经济学者和管理学者的重视,他们开始从不同角度研究网络。
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研究战略网络,主要观点是认为战略网络是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不仅包含经济关系,更包括社会关系。
1.2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经济学主要是运用交易成本理论,该理论把网络组织定义为企业之间经济活动的一种制度安排。
相关的定义主要有:Jarillo把企业网络看作一种不同于市场和科层的更加优化的中间组织模式;喻卫斌指出网络组织既有市场组织的特点,又有企业组织调解的特征,是企业和市场的相互融合。
1.3从管理学角度出发从管理学界定网络组织,往往从组织间关系、组织运作和企业战略角度出发。
J.C Jarillo将其定义为:相互独立的企业间为了获得并维持相对于它们网络外部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所进行的长期的、有目的的合作安排J.C Jarillo 1988;Hans和Hirsch1998提出,战略网络是为了促进长期的合作而存在于合法的、正式的独立企业间的协调合作;Levin1999认为,构建战略网络是为了获得互补的资源和能力,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等;Gulati2000并没有明确提出战略网络的定义,但他所理解的战略网络是组织间持久的、稳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组织间联系。
①上述分别是从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的角度对网络组织的定义分析,本文在各个学科相互兼容的基础上,从战略角度定义网络组织,体现网络组织对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战略管理在网络时代的应用
企业战略管理在网络时代的应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都被深深地渗透着网络,企业也不例外。
对于企业而言,网络时代给企业带来了很多机会和挑战,那么如何应对呢?本文将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企业战略管理在网络时代的应用。
一、网络时代背景下企业战略管理的变革在互联网的连接下,世界变得更加不确定和复杂。
企业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就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而企业战略管理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网络时代的企业战略管理变革,首先表现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企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大量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可帮助企业领导者更清晰地了解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
同时,社交媒体也成为了企业开展跨界营销的重要途径。
在这些技术基础设施下,企业有了更为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更个性化的定制化产品和服务,更为灵活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和变化。
其次,网络时代企业战略管理的变革还表现在企业的组织形式上。
传统上的组织形式,一般采用层级制度,而在网络时代下,基于新的技术和平台,企业可以采用更为灵活和快速的组织形式,如去中心化、平台化等。
跨界合作、资源整合、新型分工都成为了网络时代下的重要现象。
最后,网络时代还为企业战略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消费升级、强化品牌声誉等方面的变化,使得企业在推进战略管理的同时,也需要结合当下的形势进行破局。
二、网络时代的企业战略管理案例1、亚马逊亚马逊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网上零售商,采用的是全球化、品牌战略和合作策略。
虽然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但亚马逊并没有止步于此,也在向新品类扩展。
该公司推出的电子书阅读器Kindle,以及推出的亚马逊云计算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等都显示了其战略管理在网络时代下的变革。
2、腾讯腾讯公司是一家中国的互联网服务公司,以即时通信工具QQ的开发而闻名,目前也已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游戏和社交媒体平台之一。
企业战略聚焦及其影响分析
企业战略聚焦及其影响分析引言企业战略是企业经营中最基本的方针和行动指南,对于公司的发展和前途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战略聚焦意味着企业将明确的战略目标与资源整合,聚焦在关键的领域并迅速行动以实现目标。
本文将就企业战略聚焦及其影响分析来进行探讨,以期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战略,迅速实现目标。
一、企业战略聚焦企业战略聚焦是指企业在明确了其战略目标后将资源集中在重点领域,以此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并迅速实现目标。
企业的战略聚焦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定义明确的战略目标:企业必须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包括长期和短期目标。
这些目标必须与公司的使命、价值观和愿景保持一致。
2. 评估竞争对手和市场需求:企业必须了解其竞争对手在市场上的地位,以及市场上的需求和趋势。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关键领域保持竞争优势。
3. 确定关键领域:企业必须选择关键领域以集中资源,这些领域应该与其战略目标相符。
关键领域可以是特定的产品、地理区域、市场或服务。
4. 集中资源:企业必须将资源分配到关键领域,包括人才、技术、时间和资金。
资源必须得到最大的利用,以实现最佳效果。
5. 迅速实施:企业必须快速行动,迅速实现目标。
需要建立一系列紧密的、系统化的工作方法和措施,以确保战略目标的成功实现。
在实施过程中,企业必须快速适应变化,并随时了解进展情况。
二、企业战略聚焦的影响企业战略聚焦可以带来多重影响,包括营收增加、利润提高和市场份额增加等。
以下是企业战略聚焦的主要影响:1. 安全性增加:企业战略聚焦可以帮助企业在特定领域中获得更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减少失败的可能性。
企业集中资源可以使其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风险。
2. 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战略聚焦可以使企业在特定领域中取得市场领先地位,从而提高在整个市场中的占有率。
企业可以通过创新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来取得更大的成功。
3. 营业收入提高:企业战略聚焦可以帮助企业在特定领域中提高其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创新,从而吸引更多的客户。
企业战略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研究
企业战略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研究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具备战略眼光和优秀的经济效益。
企业战略与经济效益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辅相成。
本文将探讨企业战略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并对企业如何制定战略、实现经济效益进行探究。
企业战略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采取的行动和规划。
企业战略有助于企业抢占市场先机、稳定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需要制定长期战略规划,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保持竞争优势。
企业战略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首先从市场定位进行分析。
企业要定位自己的市场和目标客户,了解客户需求和市场竞争状况,制定目标市场份额。
之后,在产品和服务方面进行规划,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企业战略的实施需要遵循切实可行和可持续的原则。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取最适合的战略,通过有效执行来实现目标。
而企业战略的实施能否得以顺利进行,则取决于公司管理层的决策能力和执行力。
决策者要在考虑公司长远利益的同时,不断评估和调整战略,确保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
企业战略的实施应该得到有效的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企业成功的重要指标。
企业实施战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是衡量战略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
企业要想获得高效益,需要从各种渠道入手,例如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简化流程,减少成本,节约资源。
一个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企业是行业内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能够为其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
在公司管理层的决策过程中,应该将经济效益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经济效益评估体系,明确监控经济效益的各项指标,及时纠正过程中的问题。
经济效益的监控需要通过数据分析、统计方法等多种手段进行,同时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应该用于优化公司经营管理,不断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从而增强公司的竞争力。
企业在制定战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一个纯粹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环境和社会产生不良影响,这将影响企业的声誉和长期发展。
企业战略网络构建分析
企业战略网络构建分析【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企业战略网络构建分析的相关内容。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分析了企业战略网络构建的概述、内部要素分析、外部要素分析、关键成功因素分析以及案例分析。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企业战略网络构建分析的启示,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并对文章内容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构建战略网络,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战略网络构建分析、内部要素、外部要素、关键成功因素、案例分析、启示、未来研究方向、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企业战略网络构建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日益激烈。
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需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战略网络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
而如何构建这样一个有效的战略网络,成为了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研究背景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企业战略网络构建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如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等。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必须审慎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战略网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企业还需要借鉴成功的案例,分析关键成功因素,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的战略网络构建提供参考。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企业战略网络构建的各个方面,包括内部要素、外部要素、关键成功因素等,并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企业战略网络构建的启示和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和分析,希望能为企业在战略网络构建上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企业战略网络构建分析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企业在建立和发展战略网络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战略网络构建的内部和外部要素,揭示企业成功构建战略网络的关键成功因素,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不同企业在战略网络构建中的实践经验和启示。
通过这一研究,可以为企业提供指导,帮助它们更好地规划和实施战略网络,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也旨在为学术界提供关于企业战略网络构建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拓展学术研究领域,促进战略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企业战略网络内涵、特征及形成动因分析
随着 社会 发 展 和 技 术 进 步 ,企业 生存 发 展 环 境 复杂 多变 ,表 现 为影 响企 业 战 略选 择 因 素 更 加 多 样 化 、更 具 不确 定 性 ;企 业 间竞 争 已不是 再 是 过 去 那 种单个 企 业 间 的对 抗 竞 争 ,而 是 企业 合 作 网 络 之 间 的竞 争 。企业 内 、外 部 复 杂 多 变 的 不 确定 性 给 企 业 战略 管理 带来 新 难 题 ,也 改 变 了 企业 传 统 经 营 模 式 和 战略行 为 。在这 种复 杂 、多 变 的 网络竞 争 环 境 下 , 企业 要想保 持竞 争 优势 必须 与 不 同 的组织 进 行 合作 。 企业 这种 关 系资 源 网络 以及 关 系 管 理 能 力决 定 了企 业生存 和 发 展 ,已成 为 企 业 一 种 不 可 模 仿 、具 有 核 心能 力 的战略 资源 。Jrl (9 8 aio 1 8 )把 企 业 网络 思 想 l 用于 战 略管理 研 究 中 ,把 这 种 具 有 持 久性 和 战 略 意 义 的组 织 间嵌 入 关 系称 为 战 略 网络 。战 略 网 络 作 为 种新 型战 略管 理 思 想 和 组 织 模 式 , 已成 为 学 界 和
2l 第 1 0 1年 8期
si 。 dT 。。 。
。 。 h tR。 。
d i1 . 9 9 ji n 10 7 9 . 0 1 1 . 4 o :0 3 6 /. s . 0 0— 6 5 2 1 . 8 0 0 s
企 业 战 略 网络 内涵 、特 征 及 形 成 动 因 分析
L U Yu , Z I HANG iwe Jn n 一,RUAN P n n n ig a
( . c o l f c n mi 1 S h o o o o c E s& Ma a e e t B in nvri f e h o g ,B i n 0 14,C ia n g m n , e igU ie t o T c n l y e ig1 0 2 j sy o j hn ; 2 S h o o B s e s J n x N r a U ies y N n h n 3 0 2 hn ) . c o l f u i s , i g i om l nvri , a c a g3 0 2 ,C ia n a t
基于战略网络的企业关系分析
基于战略网络的企业关系分析[摘要] 战略网络是节点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来源,是节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本文通过分析战略网络下节点企业的联结关系,重点论述了战略网络中节点企业的合作与竞争关系,认为战略网络中的节点企业通过竞争与合作形成有序稳定结构,从而具有持续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战略网络;节点企业关系;竞争与合作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带来企业行为范式发生变化,企业系统边界不断扩大,竞争由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企业网络的竞争。
单靠一个企业去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独享市场利益的时代已经不存在了,企业以网络形式不断加强与其他企业、供应商、销售商、消费者以及其他组织间的联系。
在这种背景下,战略网络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出现了,并且在竞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关于企业网络的研究文献大量出现。
例如,Miles,Snow(1984)、Thoreli(1986)、Nohria,G.Pont(1991)等都对该理论进行了阐述,网络被看成是介于市场与单个企业之间的一种组织形式,企业战略利益的获得是通过整个关系网的优化而非单个企业。
J.C.Jarillo(1988)首次提出战略网络的概念,强调企业的网络及其关系网络在企业战略中的作用。
战略网络使得一组相互联结的企业寻求增加他们联合绩效的集体战略成为可能,战略网络对网络中节点企业的战略及绩效有重大影响。
网络关系可以成为节点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即使是中小企业,只要它们能够以正确的方式进行网络组织的构建和运作,就有可能在大企业占统治地位的产业中获取市场份额,进而赢得绝对战略优势。
一、战略网络中节点企业的联结关系战略网络是由一系列具有不同价值和功能的节点企业组成的,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利益相关者、竞争对手、其他组织和战略中心企业等。
战略网络是作为一个整体与环境交换能力、信息、知识和资源等,而且随着关系的变化,各节点企业可以不断进入或退出,促进战略网络的优化和进化。
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式分析
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式分析摘要: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应用,企业传统的战略思想已经不能满足网络时代对企业战略目标提出的新要求.因此,作为企业要一改传统的独立运营模式。
在网络时代中要求企业与供应商、分销商、顾客以及其他合作企业进行联合,以此来共同构筑一个全新的商业系统。
本文针对网络经济时代中企业的战略管理模式进行分析,阐述企业战略网络思想的特征以及企业战略网络思想与传统战略思想的区别。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为企业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实施战略网络管理提供一些新思路。
关键词:企业战略网络传统思想网络经济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企业中的普及,出现了一种全新的以知识作为基础、互联网为技术支持、创新为核心、高新技术为驱动力的全新经济发展形态,即网络经济。
网络经济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企业传统的经营模式和战略管理。
企业之间的网络合作关系以及管理制度等内容将直接决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如今这种网络资源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必备条件,最终形成了现代企业中的战略网络。
战略网络作为一种战略资源,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鉴于战略网络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将在文中阐述战略网络的特征以及战略网络思想和传统战略思想的主要区别等内容.1 企业战略网络思想及特征战略网络的概念早在1988年就有人提出,首次公开提出是J。
C.Jarillo在《战略管理杂志》上发表的一篇题为《战略网络》的学术论文中。
提出战略网络的目的是要将企业之中的网络应用思想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进行结合[1].在这篇《战略网络》的学术论文中不断强调企业若想实现长期发展需要将网路关系应用于企业战略发展中。
J。
C。
Jarillo认为,战略网络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当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战略网络思想与企业传统的战略思想对比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第一,战略网络思想能够充分体现出合作竞争战略思想,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竞争来打破传统的竞争模式[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战略网络以及关系效应论析*袁泽沛1,2 余庆泽1(1.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广东 广州 511363;2.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2)摘要:在网络竞争环境下,企业之间需要有既竞争又合作的“双赢”战略思维。
为了分散风险,凝聚优势,创造利益,不同企业的合作,可以通过知识、信息和资源的相互交换、共享和获取,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因此,在研究企业战略时必须嵌入企业的关系网络视角。
企业战略网络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制度安排和新的战略管理模式正在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在战略网络提出、动因分析的基础上,对战略联盟的关系类型、战略网络节点企业间的关系、关系效应及其与竞争优势的作用作了探讨。
关键词:企业管理;企业战略联盟;关系管理;竞争优势中图分类号:F2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846(2012)03-0029-04 网络经济是建立在信息网络化基础上的新经济形态,网络信息的获取不仅方便、快捷、低成本,而且虚化和存在合作风险。
不论是供销合作,还是生产合作或者服务合作,都是信息、知识或各种资源的交换和共享。
网络经济下,由于竞争激烈和时效性要求,以及新的信息对称效应作用,使得企业与企业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为了把握机遇,为了获取优势,建立起一种新的合作关系。
这种合作既是企业价值链的再造,也是产业链上“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为了分散风险,凝聚优势,创造利益,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通过知识、信息和资源的相互交换、共享、获取,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同时为了防范网络信息“虚化”和“无效”的风险,又必须在合作组织之间建立起“了解”和“信任”,于是战略合作和战略网络的管理问题被提出来了。
各种战略合作形式,形成各种新的社会关系,客观上存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竞合关系”,如何发扬网络经济的优势,抑制其不足,更多的获得竞争机制,更少的遭遇合作中的“内耗”,这需要我们在企业发展战略的构思中嵌入“关系网络”和“关系治理”这两个新的变量,研究战略网络和网络中的关系效应问题。
一、战略网络的提出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企业作为经济体中的一分子,社会组织的一员,它不是也不可能独立存在,它必须融入社会网络、交易网络、供应商联盟以及个人关系网络等各种网络之中。
明确自己在网络中的位置和定位,是企业从建立之初就需要思考,并且不断把握动态变化等问题。
最早提出“战略网络”概念的是Jarillo(1988),它强调企业网络及其关系网络在企业战第14卷第3期Vol.14No.3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Wuhan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2012年9月Sep.2012*收稿日期:2012-07-18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关系治理、知识转移与联盟绩效作用机制研究———以供应商联盟为例”(编号:10YJA63019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产业变迁的企业战略演化的动力机制研究”(编号:70572062)。
作者简介:袁泽沛(1949-),男,湖北老河口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组织创新战略研究。
余庆泽(1972-),男,广东陆丰人,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经济系讲师,主要从事企业管理信息化与服务营销研究。
略中的作用,并将战略网络定义为不同但相关的盈利机构间为了获得并维持相对于他们网络外部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而进行的长期的、有目的的组织合作安排[1]。
关于战略网络的提出,是学者逐步认识和发现的过程。
早在1981年,White就认为“社会网是经济交易发生的基础”,[2]他把市场看作是一个社会网络,这个网络主要提供的是必要的市场供求信息。
Thorelli(1986)研究了网络与组织层级的关系。
他认为,市场与组织层级之间存在一种中间态的组织形式———网络,提出合资企业、长期买卖关系等各种合作形式可同时存在于这个网络内,是一种新的介乎于市场和企业组织形态之间的制度安排,并且由此提出战略联盟的概念,这一看法,不仅扩大了我们对网络认识的视角,也启发了战略网络研究思想的萌动。
[3]Gulati(1998)认为,战略网络是“包含了企业与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以及其它组织之间的一系列横向和纵向的联系”,[4]他将对企业有战略价值的一切联盟关系都定义为战略网络。
可以说,战略网络的提出和思维,是一种创新思维,主要体现在:(1)思路创新。
它不仅看到了企业自己内部的资源和优势,更看到了企业外部的资源和自己的不足。
(2)组织形态创新。
提出了网络是一种中间态的组织形式,从而扩大了对组织的认识。
(3)战略构思的创新。
把网络纳入企业战略体系,不仅扩大了资源的视野,同时扩大了关于战略思考的细度和维度。
(4)企业性质认识的创新。
认识到企业不只是单一的经济个体和简单的社会体,而是有纵向和横向网络联系的复杂融合体。
由此引起国内学者的研究。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林健,李焕荣(2003)认为,战略网络是一种复杂的组织形式或者现代经营模式,并且把它划分为正式的网络结构(例如组织结构和沟通渠道),和非正式的网络结构(例如社会关系及其结构)两类。
并且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把进化因素引入战略网络的研究。
[5][6]吴思华(2002)将企业在实务中的产业合作网络分为6种类型,即人际核心型、产品核心型、顾客核心型、地域核心型、活动核心型、网络核心型[7];吴淑珍(2002)认为战略网络类型分为产品相关型(合作基于产品本身,目的是通过专业分工、资源共享和合作网络利益互补达到共存共荣)和非产品相关型(不是基于产品,而是基于家族关系、接近顾客或是地域性考虑等)。
[8]当前,国内比较认同的关于战略网络的定义是:以彼此间相互信任为基础,社会的不同单位或个人,为了共同的愿景(Shared Vision),建立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具有动态性和长期性的合作关系网络。
虽然学者对战略网络的概念表述不一,并且分类标准不同,但战略网络都体现了区别一般企业关系的以下特征[9]:(1)边界可渗透性。
战略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因此跨越企业边界,甚至是产业和国家边界是基本特征。
(2)信任是合作的基础。
战略网络存在着知识共享、风险共担的特点,网络中的节点企业之间是一种竞合关系,是一种非零和的博弈关系。
为了更好的利用网络资源,必须建立一种能重复交易所需的信任机制。
(3)网络以核心竞争力为纽带。
网络成员的选择以能否为网络提供核心竞争资源为基础,战略网络具有异质性和路径依赖性,因此战略网络能够产生不易模仿和替代的价值,是一种不可模仿的资源和能力。
战略网络不仅是一种新的企业合作模式和组织形态、新的资源视野和资源整合能力,更是一种正在形成的新的企业战略管理范式。
三、战略网络联盟的动因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战略联盟形成的原因,如有的学者从战略联盟存在的意义,以及为什么一个企业要与特定的企业联盟进行分析,还有的学者从容易形成战略网络企业特征进行探讨。
Doz、Olk和Ring(2000)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组织在环境相互依赖和相似利益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这种关联性不仅导致了企业合作的环境压力,并且使得网络成员意识到环境变化与企业之间彼此的利益密切相关。
有的学者强调战略网络发起主体是网络进化的关键因素,有的观点认为,网络资源的共享动机以及商业生态系统下的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依赖性和共同进化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是联盟的动力。
从实践方面讨论战略联盟的动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交易成本。
科斯(1932)《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包含了“市场是最有效率的交易形式,袁泽沛,余庆泽:企业战略网络以及关系效应论析但也是风险最大的”思想,而市场交易中的包括价格发现、违约等不确定性,构成了交易成本,因此交易成本可以说是运用市场机制的代价。
战略网络联盟成员之间建立起来的共同愿景、长期的利益共享和互信机制,无疑提高了交易效率,减少了合作的不确定性,客观上既发挥了市场机制的效率,又一定程度的保留了单一组织内部的可控性,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
此外,战略网络中的核心企业因为可以从其战略伙伴中获得规模经济而降低费用,相对于竞争对手更具有竞争优势。
2.扩大资源的视野。
在网络经济和超竞争环境下,基于规模和分工的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企业的社会角色定位从产品分工,正在变化为产品内的分工。
这要求不仅要看到自己的资源,还要看到其它企业的资源;不光要看到有形的资源,还要看到无形的资源,把外部资源纳入企业战略体系。
整合资源,扬长避短,合作共赢是战略联盟的基础。
不同的企业可以通过战略网络实现资源互补,并获得长期利益。
3.适应变化的环境。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环境不仅从内部环境、行业环境扩展到宏观环境,而且还需要思考在新的战略网络组织结构下的企业运行问题,战略网络的联盟态、合作态具有“半态组织”特征,具有动态异质性(dynamicheterogeneity)。
因此,战略联盟有利于企业通过合作来适应环境的多种变化,但是也对企业提出了“半态组织”或者虚拟联盟组织管理的挑战。
4.凝聚核心竞争力。
随着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提出,企业逐渐意识到,为了创造价值最大化,企业应当集中最大的努力把资源和精力放在关键流程和业务上,有所为有所不为,而对创造低价值却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的流程实行“外包”,目的就是充分发挥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的优势。
除此之外,它还有利于战略网络中的企业进行有效的组织学习、分担成本和风险、寻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以及增加市场份额等作用,从而凝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四、战略网络的关系效应(一)战略网络资源及组织联系作为一种战略资源,战略网络是企业获取长期竞争优势、新的组织体系。
多位学者的研究表明,网络中内部成员间的相互关系会影响资源的共享,进而影响到网络体系和各网络成员的绩效,因而网络关系管理与关系治理处于网络管理的核心地位。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见表1),我们发现目前这方面研究的焦点正在从一般性的介绍、理解战略网络的概念、认识、关系向围绕实现战略网络组织体目标、绩效的管理方面转移。
张玺(2007)提出:战略网络组织间的相互联系主要涉及到战略网络组织之间的结构联系、行为联系和相对联系[10]。
也有学者从互利互惠的关系、关系的柔性、存在的冲突方面研究其内在的竞合关系(谢洪明,2003),把企业生产力增长的焦点从企业内部挖掘转向企业合作创造价值上来[11]。
表1 战略网络组织间的相互联系含义理论溯源结构联系包括网络内部存在的相互联系,以及组织配置相应的资源关系Gulati(1998)运用“结构洞”和“嵌入性”分析认为,合作的结构联系是一种嵌入关系。
行为联系各组织之间存在的经济的社会-政治活动Bimbing(1998)认为,网络的不确定性和成员相互依赖的程度,决定组织间的行为,并且导致其行为。
相对联系感情联系和认知联系Richter(1996)强调忠诚和信任对维系网络关系的重要性;但部分学者同时也强调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随着网路经济的推进,近年战略网络关注点又出现从网络关系问题向战略网络关系治理转变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