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表格

合集下载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
(约前390年—前338年) 约前390年 390 338年 原名公孙鞅,卫国人。 原名公孙鞅,卫国人。 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 战国时期政治家, 著名法家代表人物。 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
(770BC-221BC,合称东周时期) 春秋战国 (770BC-221BC,合称东周时期) 春秋(770BC-476BC); 战国(475BC-221BC)。 春秋(770BC-476BC); 战国(475BC-221BC)。 一般史学界以三家分晋为春秋战国分界线。 一般史学界以三家分晋为春秋战国分界线。
你能从材料中得到什么信息?
材料1 材料1:
孝公元年,河山以东强国六,与齐、 孝公元年,河山以东强国六,与齐、楚、魏、燕、 小国十余, 秦僻在雍州, 韩、赵……小国十余, ……秦僻在雍州,不与中 小国十余 秦僻在雍州 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民众袭用戎狄习俗, 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民众袭用戎狄习俗, 父子无别,同室而居” 贵族身亡, “父子无别,同室而居”,贵族身亡,以人殉葬 。 ——《史记 秦本记 《史记·秦本记 》
(2)代表: 魏国李悝的变法 代表:
(3)目的: 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封建统治;富国强 目的: 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封建统治;

(4)性质: 地主阶级领导的政治改革,实质上是一 性质: 地主阶级领导的政治改革,
场封建化运动。 场封建化运动。
(5)影响: 新的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确立 影响:
春秋时期改革: 春秋时期改革: 目的:增加国家税收, 目的:增加国家税收,富国强兵 性质:奴隶主阶级的改革 性质: 影响:承认土地私有, 影响:承认土地私有,客观上促进了奴隶 制生产关系的瓦解和封建制生产关系的产 生。
社会风俗改革
禁止父子及成 年兄弟同居一 室,强制分家

商鞅变法--改革内容

商鞅变法--改革内容
• 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 • 启示:
• 指导思想、治国方略要与时俱进; • 一切从实际出发;面试技巧……
商鞅舌战群儒
变 法法 家指 思导 想思
想 :
甘龙、杜挚等旧贵族:知(智)者不变法而治, 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商鞅: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 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徙木立信
易俗之举
主要内容
积极作用
富 之举
为田开阡陌封疆;重 农抑商,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提高生产积极性,推动封建经济 发展,为兼并战争提供保障。利 于经济文化交流;为秦始皇统一 度量衡奠定基础。
强兵 之举
集权 之举
易俗 之举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 等爵制,废除世卿世 禄制。
增强秦国军队战斗力,打击 了奴隶主贵族。
• 时秦孝公雄强,威服羌戎。
• 韩昭侯十一年(前348年),昭侯如秦。
• (秦孝公)十九年,天子致伯。二十年,诸 侯毕贺。
• 一个地处西陲、比较落后、被人轻视 的秦国,最后却能吞并六雄,一统天 下。靠的是什么?重温这段历史,我 们能为当今社会的进步解读出哪些有 用的关键词?
• 制度创新、取信于民、深化改革、矢 志不移、重视人才……
B.加快了小农经济在秦国确立的进程 C.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 井田受之于公,毋得鬻卖,故王制曰:田
里不鬻。秦(商鞅)开阡陌,遂得买卖。又战
得甲首者,益田宅,五甲首而隶役五家,兼并
之患自此起。民田多者以千亩为畔,无复限制
矣。
——《文献通考·田赋考一》
商今一自
鞅人言古
——
能未为驱
令可重民

商鞅变法的内容表格

商鞅变法的内容表格
商鞅变法的内容表格
以下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表格:
序号
内容
1
奖励耕织,Leabharlann 农抑商2实行二十等爵制,奖励军功
3
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
4
统一度量衡
5
建立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法
6
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实行军功爵制
7
推行县制,将全国分为四百余县,由国君直接治理
8
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强化对基层的控制
9
加强思想控制,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游说等行为
10
推行一夫一妻制,禁止贵族婚外通奸行为
11
重农抑商,禁止商人衣丝乘车、居高位享厚禄等特权
12
加强税收征管,统一税收标准,实行货币统一
13
加强军队建设,实行征兵制和募兵制相结合的制度

七年级人教版历史知识整理表格

七年级人教版历史知识整理表格

中国古代史材料目录一、*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1二、夏、商、西周三朝更替表1三、西周的分封制1四、春秋战国时期的重大变革1五、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比较1六、比较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1七、炎帝,黄帝1八、都江堰1九、战国时“百家争鸣”2十、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2十一、商鞅变法3十二、项羽和刘邦进行的战争性质的变化3十三、陈胜、吴广起义3十四、(汉文帝、汉景帝)文景之治3十五、推恩令3十六、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4十七、张骞二次出使西域4十八、秦皇汉武对儒学的态度4十九、赤壁之战4二十、三国鼎立的形成4二十一、两晋南北朝更替5二十二、北魏孝文帝改革5二十三、隋朝大运河/京杭大运河5二十四、唐太宗和“贞观之治”5二十五、科举制6二十六、唐玄宗和“开元盛世”6二十七、唐朝对外友好往来6二十八、玄奘西游6二十九、遣唐使7三十、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7三十一、唐代民族政策:两位公主入藏7三十二、政权并立7三十三、宋代的都市生活7三十四、元朝的建立和统一7三十五、元世祖忽必烈的行省制度7三十六、郑和下西洋盛况8三十七、明朝的灭亡李自成起义8三十八、满洲兴起和清朝建立8三十九、满洲发展的历史8四十、清朝疆域8四十一、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西藏、新疆、台湾)8四十二、明清经济的“闭关锁国”9四十三、各朝代的建立9四十四、比较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9四十五、郑和、哥伦布、达伽马的大航海比较10四十六、明初和清朝加强君权的措施10四十七、中国汉字的演变10四十八、科举制10【自然科学专题】四十九、古代医药学的发展11五十、古代地理的发展11五十一、古代天文历法的发展11五十二、古代数学的发展11五十三、古代农学的发展11五十四、古代建筑和综合类著作的发展11【生产力/经济专题】五十五、*河姆渡原始农、半坡原始农耕13五十六、夏、商、西周三朝生产力发展状况13五十七、江南地区的开发13五十八、“开元盛世”13五十九、经济重心的南移三个时期13六十、明清经济发展13六十一、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14【多民族统一专题】六十二、新疆专题14六十三、西藏专题14六十四、台湾问题15六十五、中国古代外交关系专题15六十六、古代政治制度的变化专题15【文化专题】六十七、夏、商、西周三朝中华文化的勃兴15六十八、昌盛的秦汉文化(含四大发明)15六十九、魏晋南北朝时科学发展表15七十、魏晋南北朝时艺术成就表15七十一、隋唐的科学文化16七十二、宋元文化16七十三、明清古典科技巨著16七十四、明清小说16七年级历史整理表格 1➢黄帝和炎帝生活在距今约四五千年的黄河流域,是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

商鞅变法——教学设计(表格详细版)+

商鞅变法——教学设计(表格详细版)+
——普遍推行县制
——先前西周在地方设置什么制度?——分封,这里商鞅在地方设的是县制,和分封不同的是,县制长官由谁任命?——秦王,这就将地方的权力收归给?——中央,也是一项什么措施?强兵还是集权?——集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商鞅认为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该统统毁灭。”
问题:
同学们,你能感受到身边的哪些改革?
结合今天所学,你怎么认识当下这场已经进入深水区的改革?
【课堂巩固练习】
不好意思啊。我昨天进修下午有事没有来,今天匆忙的看了一下,意见不成熟,你看看有没有参考价值。
我觉得重头是在材料分析和那些导问上,挺细了,课堂上的时候你把大问题抛出去后,可以将小问题展示在PPT上,将材料印成纸质,保证学生手里有材料或者看书也成。一定要让学生清晰你的问题是什么、这样他在课堂上才能真正的思考。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小家庭政策”
——这样原来一个大家庭中虽然有几名成年男丁,但以家庭所交的赋税都是一份,小家庭政策就是一名成年男丁成立一户,这样国家的什么就多了?——税收多了,财富也就多了。(增加了财政收入)
总的来说,商鞅的这几条措施,所体现的都是当时百家争鸣中一个学派的思想?——法家,法家的思想主要还记得吗?——法、术、势,也就是说商鞅的强兵集权主要是“以法强国”,这个法指的是法家思想。
(商鞅)平斗桶权衡仗尺。
——统一度量衡
——度量衡做什么用的呢?——度量用的、计量用的(强调农业粮食上的用途),“统一”即意味着以前是?——不统一的,以前是每个地方的测量方法都不一样,比如在A地以前使用一升的测量工具在B地方就要用俩升的,这样各个地方之间的计量单位不一样,A、B两地的人愿不愿意走出自己所在地到其他地方,这就影响了经济上的?——交流,因此,度量衡的统一就对秦国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十分的有利;同时,度量衡统一也避免了一个地方经济上过度的独立,容易导致?——割据。(加强各地经济文化交流,避免割据势力的出现)

中国古代史表格整理

中国古代史表格整理

商代到东汉:由陶向瓷过度。
东汉:青瓷
南北朝: 灌钢法发明
宋代:有煤做燃料的记载。
南北朝: 白瓷。
唐代:陶业:唐三彩。 瓷业:制瓷业已经纺织成
宋代:五大名窑:河北定 窑、和南钧窑、江西景德
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镇窑、浙江龙泉窑、山西
(越窑青瓷、刑窑 耀州窑。
白瓷);
元代:青花瓷。
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
明代:五彩瓷。
秦朝:“焚书坑儒”
人本思想、教育的方
法、“六经”
汉代:董仲舒的新儒学: “大一统” 和“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轻徭薄赋;
影响:巩固统一,巩固
中央集权,儒家思想成
荀子:仁义、君舟民水、 为正统思想和传统文化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 主流

唐代;“草市”演变为地 方商业中心;“夜市”繁 荣。
762):以激情与浪漫 著称。 ②“诗圣”杜甫(712770):其诗风笼罩出 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 的人道主义色彩以臻于 化境的严整格律、沉郁 顿挫的艺术风格著称于 世。
书圣 王羲之 楷书:欧阳询、颜真卿、
柳公权
草书:怀素、张旭
山水画作为 国画成熟期,隋朝展子虔的 独立的画科, 《游春图》是现存中国最早
早期绘画
汉赋:①汉初:借物抒 怀、意境深远。②汉武 帝:气势恢弘,辞藻华 美,讲究排比。③东汉 后期,小赋兴起,意境 更清新活泼。 代表作:贾谊《吊屈原 赋》、《鵩鸟赋》;司马相 如《子虚赋》、《上林赋》。
后期:杨雄、班固、张 衡
篆书家——李斯
砖画、漆画等
的广泛传播, 冲击儒学。
唐诗主要代表人物: ①“诗仙”李白(701-

2019高中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笔记 (内含思维导图)

2019高中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笔记 (内含思维导图)

商鞅变法一、背景经济:①农业:铁农具和牛耕推广,兴修水利,开垦大量荒地②手工业:技术进步,冶铸、纺织、漆器等有了新的成就③商业:邯郸、临淄、宛、陶,成为商业中心阶级关系:出现新兴地主阶级和自耕农政治: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改革,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军事:战争频繁(春秋争霸、战国兼并)文化:私人讲学风气兴起,学术下移秦国改革的不利条件:偏居关中,政治、经济、文化落后有利条件:①秦国国君权力相对集中②认可注重实用、讲求功利的法家学说③秦国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历史机遇:三家分晋;秦国招揽贤能;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二、措施经济:①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③统一度量衡政治及其他:①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②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③普遍推行县制④“燔诗书而明法令”,制定秦律⑤改革风俗三、特点1.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2.改革较为彻底3.改革内容全面四、影响1.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秦国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经济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

3.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4.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5.司法上,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严惩了守旧势力。

五、改革的局限性a.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b.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c.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六、成功的原因。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
商鞅(约前390年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 390 ),卫国 卫国( 年),卫国(今河南安阳黄梁 庄镇一带) 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 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 思想家, 姬姓,卫氏,全名为卫鞅. 物.姬姓,卫氏,全名为卫鞅. 因卫鞅本为卫国公族之后, 因卫鞅本为卫国公族之后,故 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 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 称之商鞅. 称之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 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 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 公死后, 公死后,受到贵族诬害以及秦 惠文王的猜忌,车裂而死. 惠文王的猜忌,车裂而死.其 在秦执政二十余年,秦国大治, 在秦执政二十余年,秦国大治, 史称"商鞅变法" 史称"商鞅变法".
具体表现: 具体表现:
井田制瓦解 经济: 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 经济: 生产力发展 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 制确立. 确立.
政治:分封制,宗法制被破坏,王室衰微, 政治:分封制,宗法制被破坏,王室衰微,新
兴地主要求改革. 兴地主要求改革.
军事:诸侯兼并, 军事:诸侯兼并,战争频繁
探究4:阅读下列两则材料,了解公元前 世纪中期以前秦 探究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了解公元前4世纪中期以前秦 国的社会状况,然后结合时代背景,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国的社会状况,然后结合时代背景,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材料1 秦国地处西陲, 材料1:秦国地处西陲,据有今陕西省大部和甘肃省一部 与西部各族为邻,一向为诸侯各国所轻视,称之为" 分,与西部各族为邻,一向为诸侯各国所轻视,称之为"夷狄 之邦" 公元前7世纪后期(秦穆公时),任用百里奚,蹇叔, ),任用百里奚 之邦".公元前7世纪后期(秦穆公时),任用百里奚,蹇叔, 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芮两国.后在崤( 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芮两国.后在崤(今 河南三门峡东南)遭晋军袭击,大败.转而向西发展, 河南三门峡东南)遭晋军袭击,大败.转而向西发展,攻灭十 二国,称霸西戎.秦国从此步入了春秋强国的行列.但是, 二国,称霸西戎.秦国从此步入了春秋强国的行列.但是,秦 国比中原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要落后. 国比中原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要落后. 材料2 公元前4世纪初(秦献公时),秦国开始实行一些 材料2:公元前4世纪初(秦献公时),秦国开始实行一些 ), 改革,如正式废除野蛮的人殉制度,迁都栎阳, 改革,如正式废除野蛮的人殉制度,迁都栎阳,初步制定户籍 制度等.但是,秦国的总体面貌仍无根本改观. 制度等.但是,秦国的总体面貌仍无根本改观. BC7后期 秦国称霸西戎, 后期, ⑴ BC7后期,秦国称霸西戎,但比中原各国都要落后 BC4初 秦国开始改革, ⑵ BC4初,秦国开始改革,但总体面貌仍无根本改观

商鞅变法(公元前350年)

商鞅变法(公元前350年)

商鞅变法(公元前350年)八东周(战国)- 8.20.19.1 商鞅变法(公元前350年)公元前350年,辛未,周显王十九年,鲁康公五年(鲁康公三年),齐威王二十九年(齐威王七年),赵成侯二十五年,魏惠王二十一(魏惠王二十年),韩昭侯十三年(韩昭侯九年),秦孝公十二年,楚宣王二十年,宋剔成君二十年,卫成侯十二年,燕文公十二年,越王无颛十一(无疆七年),中山桓公五十七年《资治通鉴周纪二·周显王十九年》:“秦商鞅筑冀阙宫庭于咸阳,徙都之。

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

并诸小乡聚集为一县,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废井田,开阡陌,平斗、桶、权、衡、丈、尺。

”(秦国公孙鞅在咸阳修建宫殿,将国都迁到那里。

又下令禁止百姓家庭不分长幼尊卑地父子、兄弟混居一堂。

把四散的小村落合并到一起,成为一个县,设置县令、县丞等官员,共设了三十一个县。

还废除旧的井田制度,打破原来的土地疆界。

并统一斗、桶、权、衡、丈、尺等计量单位。

)《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十二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

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

为田开阡陌。

东地渡洛。

”“秦徙都之”,秦原都栎阳,陕西省临潼县北栎阳镇。

正义括地志云:“咸阳故城亦名渭城,在雍州咸阳县东十五里,京城北四十五里,即秦孝公徙都之者。

今咸阳县,古之杜邮,白起死处。

”“冀阙”,亦名“象魏”,古代宫门、城门夹峙两旁的楼观,常用来张布教令。

正义刘伯庄云:“冀犹记事,阙即象魏也。

”“乡聚”,秦制,县下设乡,乡是仅次于县的基层居民组织。

“聚”,村镇,如《秦始皇本纪》所附秦世系记秦武公“葬宣阳聚东南”,“宣阳聚”就是这种聚。

正义万二千五百家为乡。

聚犹村落之类也。

“为田”,据四川青川县郝家坪出土秦牍《为田律》,是界划田地的意思。

青川秦墓木牍载秦武王二年(公元前三○九年)规定:“田广一步,袤八则(一则为三十步),为畛。

亩二畛,一百(陌)道。

百亩为顷,一千(阡)道,道广三步。

高中历史选修专题2商鞅变法

高中历史选修专题2商鞅变法

经济: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赋税制度 (“相地而衰征”) 实质上承认了土地私有 军事:整顿和发展军备 经济:“履亩而税”(594BC)
经济:① 实行“尽地力”,充分开发利用土 地 ②推行“平籴法”。 政治:制定《法经》
政治:①限制贵族权力,改变分封制, 收回三代以后的爵禄;②强令旧贵族迁 居,变相没收其土地;③裁撤冗员,削 减俸禄,奖励军功;④严格吏治
1)顺应了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历史潮流, 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根本原因
2)改革措施全面彻底,符合秦国国情 3)秦孝公的鼎力支持
重要因素
4)商鞅个人因素(政治才干和铁血手腕)
影响改革成败因素

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根本; 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力量对比; 改革的措施、策略、用人等是否得当 统治者与人民是否支持
商鞅
公元前5—前3世纪,中国是战国七雄逐鹿中原, 欧洲是希腊、罗马城邦共和,双方几乎在同一时期推 行了不同的改革,为各自政治制度铺垫了完全不同的 基础。 试比较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异同?
梭 伦 改 革 和 商 鞅 变 法 比 较
材料一: 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 1)不同影响: )共同之处:等级的划分;官吏的任免;对工商 (2 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有所不同。…… 业的政策等。 梭伦改革: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民主政治 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 梭伦改革:缓和平民与贵族矛盾激化,挽救贵族政 奠定了社会基础。 切国家大事。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以携眷移民 治面临的严重危机。 商鞅变法: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君主专制 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商鞅变法;顺应社会大变革形势,实现富国强兵。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第一节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变法的背景/措施

人教版选修1第2单元:商鞅变法 (共67张PPT)

人教版选修1第2单元:商鞅变法 (共67张PPT)
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焚烧诗书”损失了大 量有价值的文化典籍。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一、变法目的: 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占得优势,以巩固统治
二、变法措施: (一)富国之举: 1、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统一度量衡
(二)强兵之举:
1、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为什么要把农、战放在首位呢?
社会安定的前提;
保证国家税收和财政收入;
为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奠定基础; 时代发展的需要;
材料一 商鞅强调“轻罪重罚”,主张“以刑去刑”,对此韩非子 评论道:“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 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春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 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 -------《韩非子》 材料二 “连坐”也称相坐,随坐、缘坐,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株连 政策。商鞅变法使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制度相结合, 以后代代相传。秦始皇时,百姓不堪统治的残暴,在陨石上刻“始 皇死而地分”等字。秦始皇抓不到案犯,便将在陨石附近居住的百 姓全部诛杀,这也是一种“连坐”。 材料三 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 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 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统统毁灭。
会引起上层建筑的改革。因此,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除商鞅变法外,还有哪些国家进行的改革变法影 响比较大?
答案提示: 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变革已经开始。著 名的有齐国管仲改革和鲁国的改革。齐国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 策,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鲁国实行了“初税亩”,公开 承认了土地私有权。

高考历史改革史表格

高考历史改革史表格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1、商鞅变法(战国)
2、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
(3)影响:①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全面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②它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北方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的繁荣景象,如新都洛阳重新成为北方的政治贸易中心。

③它缓和了阶级矛盾,巩固了北魏政权。

④加快了各民族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王安石变法: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19世纪初)
欧洲宗教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中国戊戌变法:。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复习表格(按课顺序)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复习表格(按课顺序)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用底部有许多小圆孔的陶盆蒸米饭。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半坡原始居民)第3课华夏之祖1、炎帝:号神农氏,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

“尝百草”,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

2、黄帝——人文初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

3、涿鹿大战:距今约四五千年,黄河流域的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黄帝命部下制造指南车,辨别了方向,才把蚩尤打败。

4、炎黄部落联盟—→华夏族—→汉族——→中华民族5、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

仓颉发明了文字。

伶伦编出了乐谱。

6、相传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有尧、舜、禹。

选贤任能的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禅让制的宗旨是“让贤”。

尧:生活节俭,克己爱民。

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

7、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禹时期。

8、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夏朝。

9、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一、夏朝1、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王国。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夏朝修筑了城堡、宫殿,建立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并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3、夏朝经历了四百多年。

最后一个国王桀,建造豪华宫室,无休止征发百姓,强迫他们劳役,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桀把人当坐骑)二、商朝1、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亡,商建立。

2、因为水患和政治动乱,商朝曾几次迁都,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统治才稳定下来。

后来又称商朝为殷朝。

盘庚迁都以后,商朝统治区域不断扩展,成为世界上的大国。

3、商朝后期政治混乱,最后一个王纣,是有名的暴君,他建造豪华宫室,尽情享受,施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

历史年表(含商鞅变法相关)

历史年表(含商鞅变法相关)

①形成两大对立的阶级。

春秋以来,由于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用,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的田地变成私产出租,这样出现了地主和农民两个阶级。

②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

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为废除旧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各国相继掀起了变法运动。

③各国争霸的需要。

当时诸侯国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为了在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和不被别国吞并,各国竞相进行了富国强兵的改革。

④为了增强秦国实力,秦孝公引进人才,变法图强。

于是商鞅被重用。

①改革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强国家的实力,提升国家的地位。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强国之路。

②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

③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终究会取得胜利。

④今天我们要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深化改革、勇于创新。

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约70-2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约1.8万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约0.5-0.7万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约0.4-0.5万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夏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070年禹传予启,夏朝建立商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西周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三、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东汉(25年到220年)25年东汉建立73年班超出使西域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200年官渡之战208年赤壁之战三国(220年到280年)220年魏国建立221年蜀国建立222年吴国建立230年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263年魏灭蜀265年西晋建立,魏亡西晋(265年到316年)280年东晋灭吴316年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东晋(317年到420年)317年东晋建立383年淝水之战南北朝(420年到589年)420年南朝宋建立494年年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隋(581年到618)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统一南北方605年开始开通大运河611年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爆发唐(618年到907年)618年唐朝建立,隋朝灭亡627年-649年贞观之治713年-741年开元盛世755年-763年安史之乱875年-884年唐末农民战争五代(907年到960年)907年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916年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北宋(960年到1127年)960年北宋建立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11世纪中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1125年金灭辽南宋(1127年到1276年)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开始1140年宋、金郾城大战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元(1271年到1368年)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元1276年元灭南宋明(1368年到1644年)1368年明朝建立,元朝结束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16世纪中期戚继光抗日倭1553年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28年明末农民战争爆发清(1636年到1911年)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73年三藩叛乱开始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771年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爱珲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订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运动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83年-1885年中法战争1894年-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1898年戊戌变法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1911年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四、近代史民国(1912年到1949年)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新文化运动、护国运动开始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5年五卅惨案、五卅反帝运动爆发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南昌起义1928年井冈山会师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4年红军长征开始1936年西安事变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军南京大屠杀1940年百团大战1941年皖南事变1947年发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运动五、现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2年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1976年四五运动,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改革开放1992年邓小平讲话,加快改革开放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鞅变法内容及作用
改革主要方面
具体措施
作用
经济(富国)
奖励生产;
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承认土地私有;
维护地主利益,发展经济
军事(强兵)
奖励军功;
打击旧贵族,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保证兵源,有效地行使政府权力;
推行县制;
强化中央集权;
统一度量衡;
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经济发展;
商鞅变法内容及作用
改革主要方面
具体措施
作用
经济(富国)
奖励生产;
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承认土地私有;
维护地主利益,发展经济
军事(强兵)
奖励军功;பைடு நூலகம்
打击旧贵族,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保证兵源,有效地行使政府权力;
推行县制;
强化中央集权;
统一度量衡;
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经济发展;
商鞅变法内容及作用
改革主要方面
具体措施
作用
经济(富国)
奖励生产;
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承认土地私有;
维护地主利益,发展经济
军事(强兵)
奖励军功;
打击旧贵族,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保证兵源,有效地行使政府权力;
推行县制;
强化中央集权;
统一度量衡;
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经济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