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特征

的转变及其契机

一、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甚本特征

一、所谓哲学上的人本主义(Humanism ) .泛指直接从人本身出发,研究人的本质

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强调人的地位、作用及价值的一般学说。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属于这种理论范围。它肇始于19世纪中期,主要包括以叔本华、尼采为代表的唯意志论,以狄尔泰、柏格森为代表的生命哲学和以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它成为一个广泛的哲学思潮,对西方社会的各个文化领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理论特征.

作为传统人本主义哲学理论的表现来说,它主张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但倡导对自然的研究,主张建立科学的人的王国,并颂扬人的理性的力量,相信用理性的方法即可获得对世界绝对真知的认识和把握。这种人本主义的理论倾向,在古希腊就已有端倪。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普罗塔戈拉就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以人为中

心,从人的观点出发衡量一切事物。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占据了统治地位,基督教神学宣扬以神为中心,贬低人的地位和价值。针对这种情况,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的格言是: “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无所不有”。他们主张以人代替神,重视人的世俗生活和世俗

享受,提倡世俗教育和科学知识,反对作为封建制度精神支柱的中世纪神学。人本主义( Humcnism)一词,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但在当时,它主要指的不是一种偏侠的哲

学体系,而是指一种思想态度,即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这种人本主义对近代理

性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逐渐与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相融合。因此,近代

哲学创始人笛卡尔就倡导以人的理性力量,而不是神学的权威,对过去和现有的一切观念进行

普遍的怀疑。他说:“决不把任何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其为真的东西当作真的加以接受,……只

把那些十分清楚明白地呈现在我的心智之前,使我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放进我的判断之中”.

①他以这种人本主义精神为基础,以唯理论的认识论作为其哲学原则,建立起了一个二元论的哲学体系。这种人本主义精神也体现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康德正是在这个基点上,形成了批哲学体系‘他认为,理性的批判是当时时代的精神,一切都应经受其检验,即使神圣的宗教、法律也不能例外。康德所说的“理性批判’,不仅认为必须施用于一切事物,而且必须施用于理性自身,即理性还必须进行自我批判,以求得理性对自身的“自知之明。”由此,康德清算

了哲学上的独断论,企图建构起新形而上学。费尔巴哈则更称其哲学为人本主义,自觉地形成了近代人本主义哲学体系.他明确规定“新哲学将人连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当作哲学唯一的、普遍的、最高的对象.”①他坚信人的理性的力量,坚持世界的可知性,企图建立科学的知识王国。在对人的理解上,他用自然主义的方法来说明,指出人不是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的产物,而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主要本质是他的自然属性,即生物性和生理学的属性。他用这种观点还阐明了宗教和思辨哲学的本质。后来的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哲学人本主义,坚持了费尔色哈的基本观点二

可以认为,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与传统的人本主义有着内在的思想联系。但由于各自形成

的历史及理论背景上的不同,在哲学形态上的表现也就不同。这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I)传统哲学的人本主义,倡导从人本身出发研究自然,主张建立“科学的人的王国。’而对人的理解,是把人看作世界的一个对象或客体,以某种精神或物质的实体为基点来加以说明。而现代人本主义则反对对自然的研究,认为哲学只研究人,他们把人的存在提到本体的高度,主张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本体论,而对人的理解,则竭力排斥作自然主义和

理性主义的解释,认为人即孤立的个人,其真实的存在及本质是情感意志和心理体验等,是超出物质和精神意识的存在之外的。叔本华,尼采哲学的主要特征就是非理性主义的唯意志论。他们把人看作是世界的核心,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生存意志或权力意志,进而推论出整个世界的本质也是意志,世界是意志的世界。因此,叔本华说,世界上“所有的观念、所有的客体,是现象的存在,唯有意志是自在之物”,“意志是世界的物自体,是世界的内在内容,是世界的本质;生命、可见的世界、现象只不过是世界的镜子。”②尼采也说:“这个

世界就是权力意志一一岂有他哉,”③生命哲学继承并修改了这种唯意志论。它把生命现象神秘化、绝对化。它认为人的生命冲动创造了整个世界,因而生命冲动是万事万物的本原。这种生命冲动本身既不是物质,也不是一般的精神,而是一种纯粹的创造力,柏格森称其为“生命之流”或“绵延。”存在主义同样把人当作非理性的人,主张通过解释人来说明世界。但它赋予这种本体论以新的含义,即它不把人与世界的关系看作是派生与被派生的关系,而主张用人的存在揭示世界的存在并赋予后者以意义。他们认为,物质的存在是消极的、凝固的,本身没有意义,它的意义纯属主体所给予的,离开了主体的人,世界也即是无。他们哲学的注意力集中于描述孤立的个体的存在及体验。

(2)传统人本主义哲学强调人的理性的力量,主张以人的理性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他们相信,用理性的方法能获得对世界的绝对真知。而现代人本主义则把目光转向人的内心,注重于人的非理性的情感意志及体验。他们认为,理性只能认识现象,要把握人的存在及宇宙的本质,只有依靠非理性的直观。叔本华、尼采认为人的一切认识活动都是相对于人的意志而存在的,.是为意志服务的。生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理性的根本特点是分析和象,是从凝固的.靛止的观点表现和认识事物,因此不能把握真正的存在,唯有依靠理性的直觉,即超出主观对立的神秘的内心体验,才能深入到生命之流之中并与之相交融,从而真正体验到整个生命冲动的本质和意义。存在主义也从根本上反对科学的理性认识,在它看来,人们对一个对象所倾注的不只是思维,更主要的是厌恶、孤寂、恐俱、优虑等个人的情感,它注重于个人的非理性的情感体验和感受的描述。

(3)人本主义在传统哲学上表现为崇尚理性、重视对自然的研究,他们对人类的现实

生活和前途持乐观的态度,相信以理性所建立起来的理想王国能保证人的自由、幸福和尊严。而现代人本主义的学说则与人的忧虑感相结合。它对现实生活不再持积极向上、乐观的态度,而表现为悲观主义,其哲学特别论及关于人生、伦理、价值等间题,企求获得人的存在

的真谛,这种思想在唯意志论等学说中已有表述.叔本华就认为由于人的唯一的真实的存在即某种非理性的盲目的生存意志,它驱动着人们去满足自己永无止境的欲望,人生是、悲惨的,而这种观点在存在主义哲学中得到了更全面的发挥。存在主义人学的理论前提是把孤立的、非理性的个人的存在看作唯一真实的存在,是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它特别强调人的内心情绪的体验,认为这种人的内心情绪体验,即烦恼、恐惧、孤寂、面临死亡的情绪等是人的存在的基本内容。这种学说具有明显的悲观颓废的倾向。

二、传统人本主义到现代人本主义转变的契机

西方人本主义哲学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特征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契机是什么?我们有必要把它放在哲学发展史中以及现代西方社会政治、经济的特定环境中作具体的考察,否则就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