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学案
2019年全国卷高考化学二轮:专题一+第1讲+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 化学用语+基础自修课(52张PPT)
物质的性质与 考点(二)变化 化学用语
高考 怎么考
备考 怎么办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在高考中以选择题的形式命题,主要以生产、 生活、科技中的物质或事件以及传统文化、古籍中的描述等为素 材,对物质的性质及用途选项式命题,题目难度较小。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专有语言,是化学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 分,属于高频考点,主要出现在Ⅱ卷非选择题中
Na2CO3 溶液中通入 CO2 气体,CO2、水和 Na2CO3 反应生成 NaHCO3,过程中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正确。答案:D
名师提醒
1.明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判断的 3 误区 (1)同位素原子间的相互转化不属于化学变化,因 为化学变化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 (2)存在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 HCl 溶于水,熔融氯化钠的电离等是物理变化。 (3)金属导电、吸附、胶体聚沉等属于物理变化; 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煤的气化和液化等属于 化学变化。
备考时要抓住物质组成与分类的标准,辨析易错易混的相 关概念,认识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及胶体的 性质
题组自查 一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1.“分类思想”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始终。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
的是
(
)
①同位素:1H、2H2、3H ②同系物:C2H4、C3H8、C4H10 ③酸性氧化物:CO2、NO2、SO3 ④混合物:水玻璃、水银、 水煤气 ⑤电解质:明矾、冰醋酸、硫酸钡
误;B 项,FeSO4·7H2O 是绿色晶体,正确;C 项,KAl(SO4)3·12H2O
是无色晶体,错误;D 项,Fe2(SO4)3·9H2O 为黄色晶体,错误。 答案:B
2.(2017·西城模拟)景泰蓝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下列制作景
泰蓝的步骤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板块 专题二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课题 物质的组成、性
2.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应用图示
微点拨
判断一种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关键是看物质的 组成、结构有无变化,即有无新物质生成,其他外观现象如发 光、放热、爆炸、变色、化学键的断裂等均不能作为判断依据。 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如白磷与红磷、氧气与臭氧、石墨与 金刚石之间的转化等是化学变化。
知识点 三 分散系 胶体
1.分散系 (1)概念:把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几种)物质 中所得到的体系。 (2)分类 ①按照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②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
如烟属于气固分散系;雾属于 气液 分散系; 悬浊液属于 固液 分散系;合金属于固固分散系。
2.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
(× )
(2)将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放入浓硫酸中发生物理变化( × )
(3)煤的“气化”、煤的“液化”、煤的“干馏”都是物理
变化
( ×)
(4)分馏、蒸馏、蒸发、萃取、分液、过滤都属于物理变化
(√ ) (5)加热 I2,固体从试管底部跑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 √ )
(6)加热 NH4Cl 晶体,固体从试管底部跑到上部属于物理变
或形成的变化也一定是化学变化
(× )
(12)核裂变、核聚变均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化学变化 ( ×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单质参与的反应一定是物理变化
B.有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一定属于化学反应
C.物质导电的过程一定是物理变化
D.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解析:O2 转化为 O3 为化学变化,A 错;有化学键断裂的 过程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有些物质溶解过程有化学键断
3.下列各组物质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精讲实用课件: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共58张PPT)
二、典例剖析 2.(2017· 山东重点中学第一次调研,1)下列对古文献 记载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 ) D A.《天工开物》记载:“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 择取无沙粘土而为之 ” 。 “ 瓦 ”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B.《本草纲目》“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 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 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蒸馏 C .《本草经集注》中关于鉴别硝石 (KNO3) 和朴硝 (Na2SO4)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 该方法应用了焰色反应 Ag元素的变价,属于氧化还 转解 原反应 D .《抱朴子 · 金丹篇》中记载: “ 丹砂烧之成水银, 析 积变又还成丹砂”。该过程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贯穿于学习的始 终。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依据正确的是 ( C A.酸:电离时是否产生氢离子 B.胶体: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C.强电解质:溶于水时是否完全电离 )
D.共价化合物:是否含有共价键
解析显/ 隐
解析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物质是酸, 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酸, A 项错误;胶体 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大小在 10 - 9m ~ 10 - 7m之间,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可将分散 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B 错;只含共价键的化合 物是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也可以含有共价键,
二、典例剖析 2.(2017· 郑州模拟)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 后者是化学反应,且都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是 ( C )
A.打开盛装NO的集气瓶;冷却NO2气体
B.用冰水混合物冷却SO3气体;加热氯化铵晶体
C.木炭吸附NO2气体;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
物理吸附有色物 氯气漂白,使品红 质 D .向品红溶液中加入 褪色 Na2O2 ;向 FeCl3 溶液中滴加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优质课件
4.混合物和纯净物
(1)纯净物:由__同_种__单__质_或__化__合_物_______组成的物质。 (2) 混 合 物 : 由 _几__种_不__同__的_单__质_或__化__合_物______ 组 成 的 物 质。常见混合物有: ①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 ②高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淀粉等);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氧吸化热反还应原反应放、热非反应氧化 还原反应
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
__________、 _________
深化拓展 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有化学键破坏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 (2)用铂丝蘸取 Na2SO4、Na2CO3、NaCl 溶液进行焰 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 (3)232Th 转化成 233U 是化学变化。( )
答案:A
4.(2017·济南模拟)下列各项中,左、右两边说明的 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乙烯使溴水褪色 A 苯使溴水褪色
均发生了 加成反应
B
用pH试纸测定某盐酸的pH 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某气体为 氨气
试纸均需要 蒸馏水湿润
C
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 CaCO3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
均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
答案:A
题组2 考查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 3.(2018·威海一模)下图是某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反应 前后的分子状况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的 原子。下列对该过程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高三高考一轮复习教案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共64页精美word)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本章内容概述本章是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展开化学科学。
作为从学科内容方面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起始章,是连接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科学》与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承前”意味着要复习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的重要内容,“启后”意味着要在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从而为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乃至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因此,本章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功能,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从化学物质的分类来看,纯净物的分类在初中已初步介绍过,这里主要是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系统化。
溶液和浊液这两种混合物虽然初中也涉及过,但是,还没有从分散系的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
因此,分散系和液态分散系的分类、胶体及其主要性质是高中化学的新知识。
胶体的性质表现在很多方面,这里只是从胶体与溶液区分的角度,涉及到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从化学反应的分类来看,本章涉及到化学反应分类的3个标准:(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按此标准划分,可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这4种反应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这里主要是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系统化;(2)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3)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
后两种分类初中没有涉及过,因而是高中化学的新知识。
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将大量涉及,因此,这两种反应是重要的基础知识,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二、学习方法指导1、理解掌握一种化学研究方法—分类法,并使之贯穿于化学学习。
2、通过实验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和胶体的性质,强化由实验学化学的学习方法。
3、学习两种新的化学反应分类法,是化学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4、利用氧化反应和离子反应回顾总结所学知识,并且为以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高考命题趋势1、分类法的应用、分散系的概念及胶体的性质2、对于离子反应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⑴离子反应,此类试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有:①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②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③会判断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3 102张PPT
2019/9/3
4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时,关键要熟记以下口诀:
“氧→得→降→还”,即氧化剂→得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 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高两相断理上化如题形难考种关产综海还型式度201试 : 概 物 化 原 有 , 偏1感行i20b谢维a您权o下,载按年t题题念,学反选以大①u包照图传.c网播o平下m台载上次提数供进高,的、如应择填。考2的行P十P倍T作的2品索,取为赔了偿考天题考通确题空查2您!和包图0网以及原海津等1查过定和题氧创作者的2利益,请年南理;形反某填为化勿复制、传播、销高化综②式应物空主还售,否则将承担法考学2通主类质题,原律责任!题包图网将广6过要型含两试反对作品进题,东氧有判量种题应。,氧是考分化有2们考大01化今查内、很一查。4年还后内容电强起的高原高容与化的进可考反考。能学关行能和应重本量基联综性它仍点部变础性合较,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
成物中同一元素;单线桥法箭头是在反应物中由失电子的元素 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指向得电子的元素。 (2)双线桥表示时要标出“得到”或“失去”及电子数目;
. 有单质生成 。
2019/9/3
11
三、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氧化剂
常见氧化剂包括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元素处于高价时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 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新课标)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件
考点一
考点二
-11-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8)煤的气化、液化、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 × ) (9)臭氧变成氧气是物理变化 ( × ) (10)将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放入浓硫酸后发生物理变化( × )
考点一
考点二
-12-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1.物质分类中的易错点
(1)纯净物和混合物。
①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 和O3,金刚石和石墨,正交硫和单斜硫。②结晶水合物属于纯净物, 如CuSO4·5H2O、KAl(SO4)2·12H2O等物质。③同位素形成的单质 (或化合物)是纯净物,如H2与D2、H2O与D2O。
-13-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2)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①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或碱,如SiO2、Fe2O3。②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 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③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 定是酸性氧化物,如Al2O3。④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 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 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⑤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 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6-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2.物质的分类 常见的物质分类方法有: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 (1)交叉分类法。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物质进行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指出下列分类的分类标准。
-7-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2)树状分类法。
用单一分类法分类后,对分出的同类物质按一定标准再分类,形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第2单元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 新课标
3.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 及其相互联系。
4.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1.对物质的分类与方法的考查。主 要考查物质的分类是否正确、发生
了何种变化等,更多的是考查对物 质成分的了解,难度较小;
2.对胶体知识的考查。命题角度为 胶体的特性(丁达尔效应)、Fe(OH)3 胶体的制备及胶体知识在生活中的 应用等,难度中等。
第3讲 │ 要点探究
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ⅰ)_2_C_a+__O_2=_=_=2_C_a_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_C_a_O_+_H_2O_=_=_=_C_a(_O_H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_C_a_(O_H_)_2+_C_O_2_=_==_C_a_C_O_3+__H_2O_或_C_a_(_O_H_)2_+_N_a_2C_O_3=_=_=_C_aC_O_3_↓_+_2_N_aO_H____; (ⅳ)_C_+_O_2=_点=_=燃=_=_C_O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ⅴ)_C_O_2+__H_2O_=_=_=_H_2C_O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ⅵ)_C_a_(O_H_)_2+_H_2_C_O_3_==_=_C_aC_O_3_↓_+_2_H_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讲 │ 要点探究
例2 D [解析]胶粒带电,但胶体是电中性的,A项 错;有些非电解质溶液(如蔗糖水)就不导电,所以B项错; 溶液、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都在做无规律的运动,C项错。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课件
Cr(OH)4
(4) 由于NaHSO3有还原性,被Cr2 氧化生成 ,同时Cr2 被还原成Cr3+,所以反+5H+====2Cr3++3 +4H2O。
7
SO24
O72
O
2 7
HSO3
SO24
答案:(1)蓝紫色溶液变浅,同时有灰蓝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逐渐溶解形成绿色溶液
(2)草酸钙的化学式为CaC2O4, 作氧化剂,化合价
MnO 降低5价,H2C2O4中的C化合价由+3价→+4价,整体升高2
价,最小公倍数为10,因此 的化学计量数为2,
4
H2C2O4的化学计量数为5,运用关系式法5Ca2+~5H2C2O4~2KMnO4
MnO4
n(KMnO4)=0.050 0 mol·L-1×36.00×10-3L= 1.80×10-3 mol n(Ca2+)=1.80×10-3 mol× =4.50×10-3 mol 水泥中钙的质量分数为4.50×10-3 mol× ×100%=45.0%。
(4)Cr2O72 3HSO3 5H ====2Cr3 3SO42 4H2O
5
2
40.0 g mol1 0.400 g
答案:(1)将样品中可能存在的Fe2+氧化为Fe3+ 双氧水(H2O2)(合理即可) (2)45.0%
2.【解析】(1)Cr3+与Al3+的化学性质相似,可知 Cr(OH)3有两性,也能溶解在NaOH溶液中。已知Cr3+为 蓝紫色、Cr(OH)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 为绿色,在Cr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 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蓝紫色溶液变浅,同时有灰蓝色 沉淀生成,然后沉淀逐渐溶解形成绿色溶液。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2.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 间属于包含关系。
金属 非金属
碱盐 氧化物
共价 电解质 非电解质
[自我检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 ) (2)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离子和原子不可以再分。( ) (3)同一种元素可能含有不同的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 同的离子。( ) (4)Na、NaCl、SiO2、H2SO4 都称为分子式。( )
答案:(1)不是。由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D2O 和 H2O 都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都是水分子,它们是 同种物质。 (2)⑤⑦⑱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纯净物
混合物
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有固定的熔、沸点
无固定的熔、沸点
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 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性质
常见混合物:①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②高分子, 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淀粉等;③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 物有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 油脂、天然气、水煤气、铝热剂、氨水、氯水、王水、水玻璃 等。 注意:分子式为 C5H10 的物质存在多种同分异构体,可能是纯 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1)同一种物质,按不同的依据进行分类,可得到不同的分类结 果,如 Na2CO3 属于钠盐、碳酸盐、含氧酸盐、正盐等。因此, 对物质进行分类时,必须指明分类的依据。 (2)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前 者如 O2,后者如 O2 和 O3 的混合物。 (3)电离生成氢离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 NaHSO4。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氧化还原配平 (1)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原则 ①“一般”配平原则
②“缺项”配平原则 对于化学反应方程式,所缺物质往往是酸、碱或水、补项的两原则
条件
补项原则
缺H(氢)或多O(氧)补H+,少O(氧)补 酸性条件下
H2O(水) 碱性条件下 缺H(氢)或多O(氧)补H2O(水),少O(氧)
补OH-
(2)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流程
【配平模板】 (2016·天津高考)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nO(OH)2+I-+H+―→Mn2++I2+H2O
3.氧化还原反应定量测定 (1)滴定 ①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利用氧化还原滴定法 可以直接或间接测定许多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物质,也可以用氧化还原滴定法间 接测定。因此,它的应用非常广泛。 ②在氧化还原滴定中,要使分析反应定量地进行完全,常常用强氧化剂和较强的还 原剂作为标准溶液。根据所用标准溶液的不同,氧化还原滴定法可分为高锰酸钾法、 重铬酸钾法等。
考点指导1 信息型方程式的书写
[指导] 新情景下氧化还原方程式书写步骤
【典例 1】 [2016·课标全国Ⅰ,27(4)]+6 价铬的化合物毒性较大,常用 NaHSO3 将废液中的 Cr2O27-还原成 Cr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师生互动]
【对点训练】 1.(1)(2017·课 标 全 国 Ⅲ , 28 节 选 ) 砷 (As) 是 第 四 周 期 ⅤA 族 元 素 , 可 以 形 成 As2S3 、
质的量为 16 mol÷2=8 mol,则消耗的 H2 与 Ba(NO3)2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8∶1;(3)在
有氧条件下 15NO 与 NH3 以一定比例反应时,得到的笑气几乎都是 15NNO。可知 15NO
13-(一轮复习合集课件)2019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提示:×。O2和O3均由氧元素组成,互为同素异形体; 金刚石和石墨都用C来表示。
(2)盐一定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 提示:×。铵盐由铵根和酸根离子组成。
)
(3)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 提示:×。NO2与水反应可生成硝酸,但NO2不是酸性 氧化物。 )
(4)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 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A.CO2、P2O5、NO均为酸性氧化物 B.NaH、NaBH4、NaClO均为离子化合物 C.NH3·H2O是弱碱,所以NH4NO3为弱电解质 D.磁性氧化铁、水玻璃、液氨均为混合物
【解析】选B。NO不是酸性氧化物,NO既不与酸反应也 不与碱反应,A错误;硝酸铵是易溶于水的盐,属于强 电解质,C错误;磁性氧化铁是四氧化三铁的俗称,液 氨是氨的液态存在形式,属于纯净物,D错误。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考情分析】
【真题溯源】
【真题溯源】解析与答案 1.【解析】(1)Cr3+与Al3+的化学性质相似,可知 Cr(OH)3有两性,也能溶解在NaOH溶液中。已知Cr3+为 蓝紫色、Cr(OH)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
Cr(OH) 为绿色,在Cr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
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蓝紫色溶液变浅,同时有灰蓝 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逐渐溶解形成绿色溶液。
4
(4)由于NaHSO3有还原性,被 同时
Cr2O7 +3 +5H+====2Cr3++3 +4H2O。 2 Cr2O7 HSO3 SO2 4
氧化生成 SO2 , Cr2O 4 3+,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被还原成 Cr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试说明1.了解分类法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
3.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4.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5.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6.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命题规律纵观近几年各地高考题,对本节知识点的考查形式为:一是以生产、生活、社会、科技中的物质为载体或以传统文化、古籍中的描述等为素材,考查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用途及变化;二是以重要的新闻背景、新科技为题材考查胶体的性质、制备、提纯及应用等。
考点1 物质的组成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①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②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③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④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如同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核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组成⎩⎪⎨⎪⎧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2.同素异形体(1)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 2和O 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理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3.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1)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前者如氧气,后者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
(2)冰水混合物、结晶水合物、液氯、液氨属于纯净物。
(3)物质的组成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式反映了物质的组成元素,一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
(4)化学式并不一定代表物质含有分子,如NaCl中只存在Na+与Cl-,SiO2中只存在Si 原子与O原子,但H2O、CO2等存在H2O分子和CO2分子。
(5)化学式不一定表示一种具体的物质,如有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有同素异形体的物质。
【基础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只由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组成混合物的物质可能只有一种元素。
(√)(2)Na、NaCl、SiO2、H2SO4都称为分子式。
(×)(3)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4)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
(×)1.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 )①冰水混合物②爆鸣气③铝热剂④普通玻璃⑤水玻璃⑥漂白粉⑦二甲苯⑧TNT ⑨溴苯⑩C5H10⑪含氧40%的氧化镁⑫花生油⑬福尔马林⑭密封保存的NO2气体⑮王水A.①⑧⑨⑪B.②③④⑥C.⑦⑩⑫⑬⑭D.①④⑧⑨⑪⑫答案 A解析①冰水混合物的主要成分为水,为纯净物;②爆鸣气是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③铝热剂是铝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④普通玻璃是硅酸钠、二氧化硅的混合物;⑤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⑥漂白粉是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⑦二甲苯不一定是纯净物,可能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的混合物;⑧TNT是三硝基甲苯的俗称,属于纯净物;⑨溴苯是纯净物;⑩C5H10不一定表示纯净物,因为C5H10有多种同分异构体;⑪氧化镁中氧的含量为40%,故含氧40%的氧化镁是纯净物;⑫花生油含多种成分,是混合物;⑬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⑭密封保存的NO2气体,存在2NO2N2O4平衡体系,为混合物;⑮王水是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
综上所述,①⑧⑨⑪一定属于纯净物,A正确。
2.下列对有关微粒的相互关系和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答案 D解析C60、C70是碳元素形成的两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只含有碳碳非极性共价键,A错误;新戊烷和2,2二甲基丙烷是同一种物质,B错误;202 78Pt和198 78Pt的质子数都是78,中子数分别是124和120,互为同位素,C错误。
考点2 物质的分类1.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2.树状分类法的应用示例请把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写到下图的括号中。
①氯气②HClO ③苛性钠④铁⑤小苏打⑥过氧化钠⑦二氧化碳⑧氧化铝⑨氧化铜(1)普通氧化物通常可分为三类:①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SO2、CO2、SO3、N2O5、P2O5等。
②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Na2O、CaO、CuO、Fe2O3、FeO等。
③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Al2O3。
(2)氧化物中的“不一定”①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
②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NO2。
③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Fe2O3。
④酸性氧化物都是对应酸的酸酐,但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
有机酸酐如乙酸酐[(CH3CO)2O],含C、H、O三种元素,就不是酸性氧化物。
酸酐不一定能与水反应,如SiO2。
⑤与酸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Cu2O。
⑥与碱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2、Al2O3。
【基础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一种物质只能属于一种类别。
(×)(2)纯碱属于碱、甘油属于油脂。
(×)(3)胆矾[CuSO4·5H2O]、明矾[KAl(SO4)2·12H2O]属于混合物。
(×)(4)Li、Na、K的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C、N、S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5)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6)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7)CO2和NO2均能与H2O反应生成酸,故二者都是酸性氧化物。
(×)(8)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
(√)1.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如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戊是包含关系。
正确的组合是( )A.①② B.④⑤⑥ C.②④⑥ D.①⑤⑥答案 C解析①中,石灰石不具备吸水性,不能作干燥剂;③中,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不属于营养物质;⑤中,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C正确。
2.下列表格中各项都正确的一组是( )解析胆矾是CuSO4·5H2O,属于盐,铜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纯碱为碳酸钠,属于盐,Fe是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NaClO 属于电解质,故D错误。
考点3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光泽、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硬度、挥发性等。
(2)化学性质: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金属性、非金属性等。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1)判断依据: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来辨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物质变化中的“三馏”“四色”“五解”和“十四化”归类3.化学反应的分类4.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转化关系(1)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但只存在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金属熔化、NaCl溶于水、NaCl晶体从溶液中析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HCl气体等均属于物理变化。
焰色反应是唯一称“反应”的物理现象。
(2)电解质的电离是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
(3)同素异形体的转化(如:3O 22O 3),结晶水合物形成(如:CuSO 4+5H 2O===CuSO 4·5H 2O),结晶水合物失水(如:CuSO 4·5H 2O=====△CuSO 4+5H 2O)是化学变化;原子核的裂变、聚变不是化学变化。
【基础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臭氧变成氧气是物理变化。
(×)(2)将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放入浓硫酸中发生物理变化。
(×)(3)煤的“气化”、煤的“液化”、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 (4)分馏、蒸馏、蒸发、萃取、分液、过滤都属于物理变化。
(√) (5)加热I 2,固体从试管底部跑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
(√) (6)加热NH 4Cl 晶体,固体从试管底部跑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
(×) (7)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活性炭褪色是化学变化。
(×) (8)用铂丝蘸取NaCl 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9)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也一定是化学变化。
(×)(10)核裂变、核聚变均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化学变化。
(×)题组一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95%的乙醇常用作医疗上的消毒剂 B .二氧化硫可广泛用作食品的增白剂 C .含氢氧化铝的药剂可治疗胃酸过多症 D .硅酸钠可用作食品和药品的干燥剂 答案 C解析 医用酒精浓度为75%(体积分数),A 错误;SO 2不能用于食品漂白,B 错误;Al(OH)3能与胃酸反应且碱性弱,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 正确;硅酸钠是一种矿物胶,有黏性,不能用作干燥剂,通常用硅胶作干燥剂,D 错误。
题组二 正确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2.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 .用胆矾炼铜 B .用铁矿石炼铁 C .烧结粘土制陶瓷 D .打磨磁石制指南针答案 D解析 CuSO 4·5H 2O→Cu 是由化合物转化成单质,肯定发生化学反应,A 不符合题意;铁矿石中的铁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炼铁时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B 不符合题意;烧结粘土制陶瓷的过程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C不符合题意;磁石制指南针,只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D符合题意。
3.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且都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是( ) A.打开盛装NO的集气瓶;冷却NO2气体B.用冰水混合物冷却SO3气体;加热氯化铵晶体C.木炭吸附NO2气体;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D.向酚酞溶液中加入Na2O2;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答案 C解析NO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二氧化氮,由无色变为红棕色,属于化学变化;冷却二氧化氮:2NO2(g)N2O4(g) ΔH<0,平衡向右移动,气体颜色变浅,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冰水混合物冷却SO3气体得到的固态SO3是无色晶体,加热氯化铵晶体生成无色气体,均没有明显颜色变化,B错误;木炭吸附二氧化氮,红棕色变浅或变成无色,属于物理变化;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先变无色,氯气过量时变黄绿色,属于化学变化,C正确;将过氧化钠加入酚酞溶液中,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属于化学变化;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