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早期文明区域》 第一课时课件
早期文明区域 课件及导学稿

新世纪教育网 精品资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新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第二课 早期文明区域学习目标解读概述历史上先后出现的主要区域文明及影响范围,认识其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列举表明文字出现,阶级、等级和国家形成的实例,知道它们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1、知道人类早期文明区域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爱琴海地区、中美洲地区的地理位置。
2、知道上述文明区域文明诞生的大致时间。
3、描述上述早期文明区域人们的生活。
4、结合上述早期文明区域的文明成就,列举人类文明诞生的标志。
第1课时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一、自主学习1、请在下图横线上填写人类早期文明区域的名称。
2、原始农业出现后,人们过上定居生活,就有了 ,后来逐渐发展成人类早期的城市。
3、生活在两河流域的 ,他们最初发明的图画文字,后来逐渐演变为 文字。
4、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在距今 年前后,建立了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
古埃及人的 文字,最初是刻在 上的,后来才用芦苇书写在纸草上,形成了 文书。
5、距今4500年前,印度河流域的人们已经学会筑堤、灌溉,最早在世界上种植 ;并出现了早期城市国家,其中最有名的是位于今天巴基斯坦境内的 城。
6、大约4000年前,位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 朝的建立,奏响了中华文明的序曲。
二、合作学习1、仔细观察地图,亚非文明区域的地理分布有哪些共同点?为什么这些地方会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2、历史学之父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如何理解他说的这句话?。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2早期文明区域》课件

早期文明区域
教学课件
古印度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中国
• 随着定居生活的拓展,在亚洲和非洲的大河 流域,各自形成了几个早期文明区域
两河流域文明
地理位置:西亚
(今天的伊拉克境内)
自然环境: 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洪涝少雨) 河流:幼发拉底河 底格 里斯河
《吉尔伽美什》史诗:是一部关于统治着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苏美尔王朝的都市国家乌鲁 克的英雄吉尔伽美什的赞歌,虽然这是一部残缺了近1/3的作品,但从余下的2000多行诗中我 们还是能够感遭到苏美尔人对他们伟大英雄的崇拜歌颂之情。史诗所述的历史时期据信在公 元前27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之间,比已知最早的写成文字的文学作作品早200到400年。
人类早期城市之一——乌鲁克遗址(5000多年前) 发觉于伊拉克最南端的田野的一座山丘上。
图画文字
楔形文字
比较直观,容易理解
说明苏美尔人的文字日趋成熟
比较抽象,但能更加自由地表达 而且传递的信息更加丰富。
两河流域文明的表现
1、原始农业显现后,开始有农业聚落,并逐渐发展成早期城市。 2、社会上渐渐形成靠农夫养活的阶层(手工业者、商人、祭司、书吏), 国家政权、有组织的宗教、新的社会秩序初露端倪。 3、苏美尔人创造了文字——楔形文字
大约距今6000年左右,埃及就有了象形文字,最初刻在石头上,后来用纸草、芦 苇做材料,写在纸草卷上。
印度河、恒河流域 ——古印度文明
地理位置:南亚 自然环境: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河流:印度河、恒河
距今4500年左右,显现了城市国家。人们学会了修筑堤坝,引水灌溉农田,种植棉花,还 通过海陆与其他地区进行频繁的贸易。
文明探源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ppt课件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该工程施工按成都市施工现场标准化 工地管 理,工 地以内 的所有 文明标 准化用 工材料 转运, 局部工 程或主 体完工 后的周 转材料 应将分 类分规 格堆放 整齐。
该工程施工按成都市施工现场标准化 工地管 理,工 地以内 的所有 文明标 准化用 工材料 转运, 局部工 程或主 体完工 后的周 转材料 应将分 类分规 格堆放 整齐。
大河流域 的早期文明
两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
印度河与 恒河流域 黄河与 长江流域
文明产生的标志
文字形式 是否有国 家产生
是否有阶 级出现
文明出 现的时 间
地理位置 代表性的 城市遗址 的名称
楔形文字 国家产生 象形文字 国家产生
距今 阶级出现 5000年
距今 阶级出现 5500年
西亚 (今伊 拉克境内
乌鲁克、 巴比伦、 乌尔
课堂作业:
作业本第79页1-6题、80页1、2题
课后作业:
作业本上其余作业题目
——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古印度的农业 该工程施工按成都市施工现场标准化工地管理,工地以内的所有文明标准化用工材料转运,局部工程或主体完工后的周转材料应将分类分规格堆放整齐。
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就已利用铁制工具进行农业生产和种植棉花。并大规模地 进行垦荒,兴修水利。
自小主组学展习示 该工程施工按成都市施工现场标准化工地管理,工地以内的所有文明标准化用工材料转运,局部工程或主体完工后的周转材料应将分类分规格堆放整齐。
该工程施工按成都市施工现场标准化 工地管 理,工 地以内 的所有 文明标 准化用 工材料 转运, 局部工 程或主 体完工 后的周 转材料 应将分 类分规 格堆放 整齐。
金字塔(古埃及) 空中花园(古巴比伦)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7年级下册8.2《早期文明区域》第1课时课件

•
遗憾的是,这种历法比现行的阳历要少6个小时,每隔4
年就误差一天,每隔120多年将有1个月的出入。如此累进,
400余年后,将会周而复始。
新知讲解
印
四、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度
河
1.阅读课本P102-p104,结合下面图片,
说说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地理位置和自然条
件。 地理位置:南亚
自然条件
气候 河流 土壤
温暖湿润 定期泛滥 肥沃
自
气候:干旱少雨
然 条
幼发拉底河
件
河流: 底格里斯河
河流水量不稳定
新知讲解
2.两河流域文明的表现
(1)两河流域的农业生产:两河流过,依靠修建灌溉系统发展农业 (2)城市: 原始农业出现后,开始有农业聚落,并逐渐发展成早期城
市。乌鲁克、乌尔
乌尔: 世界上第一座城市,始建于6000多年前。
新知讲解
人类早期城市之一——乌鲁克遗址(5000多年前)
整个南亚次大
陆经济、政治、文 化的中心,也是古 印度文明的发源地。
恒河
新知讲解 2.说说古印度进入文明时代的时间和早期文明状况? (1)修筑拦河堤坝、引水灌溉农田, 培植出棉花
古印度是世界上最早 栽培棉花的地区
新知讲解 (2)出现了城市国家
摩亨佐·达罗城(现巴基斯坦及国内)
摩亨佐.达罗城富人 住宅区示意图
摩亨佐•达罗遗址
新知讲解
城市下水道
公共浴池
板书设计
大河流域的 文明发祥地
两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 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长江黄河流域
拓展提高
太阳历
•
在公园3000年代,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河水上涨和
天狼星的长期观察,制定出一种方便的历法。他们把每年一 度的尼罗河泛滥日(大约在6月15日,潮头在孟菲斯)定为 一年之开始,这一天在下埃及天狼星和太阳恰恰同时相遇在 地平线上。只会的埃及人还根据尼罗河和谁的涨落和作物的 生长规律,将一年分为泛滥、播种和收割3个季节,没已集 结为4个月,公12个月,每月30天。年末5天称为“闰日”, 作为节日,如此全年365天。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课件

等历史人物的重要贡献。
02
唐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唐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本课介绍了唐代的政治制度、经济政策和文化艺术成果,展示了唐朝的
繁荣和辉煌。
03
唐代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唐朝时期,中国与周边民族的关系十分密切,既有和平交流,也有战争
冲突。本课讲述了唐朝与契丹、党项、吐蕃等民族的关系,以及唐朝在
四大古代文明简介
古埃及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流域,约公元前 3100年出现统一的国家。金字塔、狮身人 面像等是其代表性建筑。
位于西亚两河流域,约公元前18世纪建立 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制定汉谟拉比法典, 建造空中花园为其代表性成就。
古印度文明
古代中国文明
位于南亚印度河流域,约公元前2600年左 右兴起。种姓制度、佛教为其文化特色。
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学习感悟与思考
深刻认识到了唐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唐文化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 ,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了解了唐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果,认识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巅峰和文化艺 术的重要成就。
对于唐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了民族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 性,以及和平交流和战争冲突的相互交织。
汉武帝开拓西域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同 时,汉武帝的统治思想和制度对后世的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也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05
总结与思考
本课重点回顾
01
唐朝的建立和发展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创造了著名的唐文化,成为了中国
文化的代表之一。本课讲述了唐朝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唐太宗和武则天
人教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件(共31张ppt)

【解析】选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的 实现,社会分工的发展,让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 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故D与题 意相符。
达标训练
史料解读 史料
埃及金字塔——法老的陵墓
古代埃及固有的特点,反映在宗教信仰方面,就是对死后 生活的关心。古代埃及人相信死亡只是来世的一种准备, 最为重要的在于把死者在来世所用的东西准备好,一个明 显的例子就是厚葬。
——令狐若明《古代埃及文明的传统特点》
依据上面图片和史料分析古代埃及文明的特点。
古代埃及王权神授,权威至上,宗教是古埃 及文明的核心。
达标训练毗邻三洲汲取古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形成自身独特文化海岸曲折港口众多发展航海事业海外贸易海外殖民山岭沟壑的地形耕地少人地矛盾海外贸易频繁开拓进取独立思考崇尚自由平等互城邦国家小国寡民独立自治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的城邦时代六古代六古代希腊文明希腊文明22独特的地理环境独特的地理环境3代表国家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达标训练
4.古代埃及人赞颂尼罗河的诗篇有:“啊,尼罗河,我 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 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对这句话理解最准 确的是 ( )
A.埃及奴隶制பைடு நூலகம்家建立在尼罗河畔 B.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
C.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D.尼罗河是古埃及人挖掘出来的
【解析】选C。根据题干信息“古代埃及人赞颂尼罗 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 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 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 利于农业生产,古埃及文明得以孕育、繁衍。因此,古 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故C符合题意。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下第八单元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教案

答案: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的相同点包括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都有较为发达的农业和城市。不同点包括古埃及文明以宗教信仰为核心,而两河流域文明以法律制度为核心。古埃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金字塔的建筑技术和法老王的政治制度,而两河流域文明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汉摩拉比法典和法律制度的发展。
4.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通过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能力。
5. 学生自我评价与反馈: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馈,了解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的认知和期望。
教师评价与反馈:
1.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积极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
2. 对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合作和思考能力,并提出改进建议。
①中华文明的特点:分封制、儒家思想、政治制度等。
②中华文明的影响:对后世的政治制度、道德伦理、文化传统等产生重要影响。
6. 早期文明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①联系: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都有较为发达的农业和城市。
②差异:古埃及文明以宗教信仰为核心,两河流域文明以法律制度为核心,印度文明以种姓制度和佛教为核心,中华文明以分封制和儒家思想为核心。
3. 对随堂测试进行评分,及时反馈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帮助学生找出不足并加以改进。
4. 对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针对学生的错误和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5.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期望,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九.板书设计
1. 早期文明区域的概念和重要性
①早期文明区域:指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印度和中华文明等地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课件:第八单元 第一课 原始先民的家园(共22张PPT图片版)

满足人经过长期的尝试摸 索,栽培了某些野生植物,驯养捕捉到的一些野生动 物,以补充食物。
(3)意义:原始农业和畜牧业逐渐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 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提高了远古先民的生存 能力,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
2.新石器时代 (1)含义:以磨制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时代,被称为新
①时间:9 000 年前。 ②地点:西亚地区约旦河谷。 ③概况 A.有数以百计的用泥砖砌成的房屋。
B.居民使用从外地输入的石斧、石镰和弓箭。
C.在村子的周围修建了厚实的围墙。
(2)我国开始出现农业聚落 ①时间:距今 9 000 年前后。
②地点:长江和黄河的中下游以及辽河流域。
③概况:这里典型的聚落通常由一道壕沟环绕保护起来, 内部的房子或者成排,或者聚成若干小群,房子的附 近散布着一些贮藏物品的窖穴,有的还有牲畜圈栏、 陶窑设施,布置得井然有序。
4.能初步比较我国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和长江流域的河姆 渡遗址所体现的不同文化类型,知道自然环境因素对历 史进程的影响。
5.懂得历史上人类活动与自然活动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的。领悟“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的直接动力”,感悟原始先民的勤劳、智慧及其对后人 所作的贡献。
1.人类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岁月,曾经生活了逾百万年,被 称为史前时代。
④典型代表:河姆渡聚落和半坡聚落。
6.比较河姆渡聚落与半坡聚落
本课时根据大量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展示了新石 器时代世界不同地区先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课文沿着时 间顺序,勾画出先民生产、生活变化的轨迹,让我们知道 农耕、畜牧的出现和定居生活的实现,是人类在史前时代 的巨大进步。课文以西亚地区先民的农业聚落、中国的半 坡和河姆渡先民的生活为例,介绍了先民的生活方式,体 现了他们的勤劳与智慧。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我们不仅要
第二课 早期文明区域课件(17张PPT)

距今 4000 年
阶级分化; 城市、国家 出现;甲骨 文
二里头
古中国
请大家分成6-8人小 组,根据材料和教材、 图册内容,讨论概括 两河流域文明、尼罗 河文明和印度河、恒 河文明。
两河流域
乌鲁克
阅人读教类材早P期10城4的市内之容一,说—说—两乌河鲁流克域遗的址城(市50发00展多和年原前始)
农业聚落相比,出现了哪些新事物? 随着农业的发展,社会上慢慢形成了手工业者、
商人、祭司和书吏等阶层,国家政权、有组织的宗教 和新的社会秩序也初露端倪。
图画文字
列表总结
楔形文字
文明 河流 时间 文明标志 城市 文明
区域
古国
两河比流较直幼观发,拉容 距今 域文易明理解底河 5500
底格里 年
阶级分化比;较抽象乌,鲁但克能更古加巴比 城出市现、;国自的家由信地息表 更城尔达 加、 城而 丰乌且 富传 。伦递
深埋在美索不达 米亚平原
祭司 神殿 征战 弓箭 是谁的从前
用楔形文字刻下了
喜欢在人潮中你只属于我的那画面
永远
经过苏美女神身边 我以女神之名许愿 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漫延 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语言 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
那已风化千年的誓 言 一切又重演
上述五个重要遗址在分布上有何共同点?
位于大河河两岸牛河o 梁
大约4000中年黄华前河黄民长与(族半坡长的约o江江摇大公:篮汶良o元口渚文河o前o化姆渡 2070年),禹建立起我国历 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甲骨文
文明 河流 时间 文明标志 城市 文明
区域
古国
长江黄 河流域 文明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下第八单元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教案-精选教育文档

1教学目标1.能利用地图和图表,知道早期文明发祥地的地理位置,分析四大早期文明发祥地的自然环境特征;能结合图文资料,了解文字的出现,阶级、等级和国家形成的实例;知道它们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2.掌握从地图、图表和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得出结论的技能。
3.知道早期文明发祥地代表性的文明成就,如象形文字、古城等。
2学情分析在学本课之前,学生一直在学习地理,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历史学习,所以如何学习历史对于他们来说还是陌生的。
七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所以本课基本是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视频导入激起学习兴趣课前播放“四大文明”视频,问:通过观看课前视频,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几个国家了吗?活动2【讲授】读图探究——了解各区域自然条件(一)各区域地理位置1.请你说一说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分别位于哪一个大洲的哪里?)(埃及:非洲东北部,古巴比伦:西亚,古印度:南亚,中国:东亚)师:大家看过西游记吗?唐僧师徒去哪里取经的啊?(西天或者说天竺,就是古印度)(二)各流域水文状况1.四大文明古国对应的分别对应哪个流域呢?(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2.四大流域对应的河流分别是哪些河流?(尼罗河流域:尼罗河,两河流域的两河指的是哪两河指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恒河流域: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流域:黄河、长江)结论:这些文明产生的区域大多邻近大河流域,我们把这样的文明成为大河文明。
(三)各流域自然环境1.这些文明区域位于哪个温度带上?(这些文明区域大致处于温带。
)2:为什么四大文明起源于大这些区域?(或位于北温带的大河流域有哪些有利于文明起源的优势?)临近河流,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培植和生长,适宜人类居住,能够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
结论:这说明一个道理,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比较强,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成为人类文明发源及形成的先决条件。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共34张PPT)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4、希腊爱琴地区的古希腊文明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 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
(2)公元前8—6世纪:城邦时代到来 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①雅典的民主政治
——伯利克里
评价:在民主政治下,公民直接决定城
邦的大政方针,这有利于发挥公民的创造力, 使雅典创造了古希腊文化的大部分辉煌;雅 典民主政治成为近现代西方民主制的源头。
建立比较 完善的官 僚系统。
文字:象形文字 书写材料:纸莎草 建筑:金字塔 历法:制定了世界上第一 部太阳历 数学:能够计算圆周率、 开平方根 宗教:法老作为神权象征
结合地图 思考:与 西亚北非 的地形相 比,印度 自然环境 有什么不 同之处?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3、南亚次大陆的古印度文明
(1)约公元前2300年—前1750年:哈拉巴文化(位于印度河流域)
(2)国家的形成
部落之间爆发战争
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斗争
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出现
原始社会部落战争想象图
国家开始形成出现
(原来的部落首领演变为国家的 君主;最初的官僚形成。)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2、基本标志: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
(3)文字的产生
楔形文字
字母文字
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 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 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 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吏。……文字 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 大发明。
埃及象形文字
胡夫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法老图坦卡蒙 安葬面具
时间
地域 范围
自然环境
早期文明发展的表现
政治
文化
古 公元 埃前 及 3100 文 年左 明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件第八单元 第二课 早期文明区域(1) (共14张PPT)

本课时围绕大河流域孕育并创造的人类的灿烂文明, 分别梳理古代文明诞生的脉络和方向,从而使学生理解自 然条件对人类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感受人类活动与自 然环境的相互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古埃及诗歌《赞美尼罗河》 向你致敬,尼罗河, 你来自大地, 孕育了埃及! 用你神秘的方式, 带来了肥沃的土壤, 使得追随者歌唱! 你滋润了太阳神赋予的土地,
4.印度河与恒河流域
(1)地理位置:在南亚地区,印度河与恒河奔流入海。
(2)自然条件:每到夏季,上游的高山积雪融化,河水泛 滥,滋润着两岸的土地。这里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 润。 (3)当时地位:是整个南亚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
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发源地。
(4)文明出现
①出现标志:距今 4 500 年前后,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 城市国家。 ②生产情况:那时人们已经学会修筑堤坝,引水灌溉农
养育着所有的饥渴者, 让我们在干涸的沙漠里畅饮, 露水从天空降临。 你慷慨无私地给予, 所有美好的东西! 当你到来时, 那么仁慈, 又令人敬仰, 还有甜蜜的芳香。
为牛羊带来绿草, 为诸神献出祭品…… 使谷仓殷实, 使穷人不再饥饿。 啊,多么快乐! 当你到来的时候, 尼罗河, 啊,多么快乐!
3.尼罗河流域 (1)地理位置:有一条河流发源于非洲东部高原,自南向
北经埃及境内注入地中海,它就是全长 6 600 多千米 的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就是这条河流,孕育了 灿烂的古埃及文明。
(2)农业发达
①成因:尼罗河每年 7—10 月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携 带着上游的泥沙滚滚而下,淹没了河岸堤坝两旁的大 片田野;洪水消退,泥沙沉积,在原来田野的土层上 便形成一层厚厚的淤泥,为河谷耕地带来了理想的天 然肥料。每当河水退却,古埃及人就开渠筑坝,兴修 水利,在肥沃的土地上辛勤地耕耘。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PPT课件

----《历代朝代歌》
.
1
史前时期 夏商周时期 秦汉时期
第
一
单
魏
元 夏商 西 春 战 秦 西东
中 国 境 内
周 秋国 东周
汉汉蜀
汉 吴
人
类 第二单元早期 第三单元统一 的 国家的产生与 多民族国家的
.
22
(二)作用 1、选官标准:门第 2、选官权力:地方和 高门权贵
才学 中央和皇帝
.
23
科举制的实施,给下列各阶层带来了什么影响?
➢高门权贵子弟失去了什么? 特权 ➢原来把持选官实权的官员和高门权贵失去了什么选?拔人才的权利 ➢出身低微的读书人得到了什么?通过考试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朝廷得到了什么? 真才实学的人;选拔官员的权力
.
24
科举制的创立有什么影响?
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 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 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科举制成为历 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
25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 (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
还有大量逃亡农民通过申报户口重新成为国家的编 户齐民。国家控制了大量的自耕农,并以此为依据 来收取赋税。
.
8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隋统一后采取哪些措施?这些措施有什么影响?
影响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
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文明探源第一课原始先民的家园ppt课件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七年级下册_3

该工程施工按成都市施工现场标准化 工地管 理,工 地以内 的所有 文明标 准化用 工材料 转运, 局部工 程或主 体完工 后的周 转材料 应将分 类分规 格堆放 整齐。
火的作用
烧烤食物
火的使用,不仅扩大了人类 照明、御寒 活动的范围,还促进了人类体质 的发展和脑的进化,大大提高了 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是人 类进化过程中一大进步。
制造工具
该工程施工按成都市施工现场标准化 工地管 理,工 地以内 的所有 文明标 准化用 工材料 转运, 局部工 程或主 体完工 后的周 转材料 应将分 类分规 格堆放 整齐。
人类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是人类诞生的标志。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 别,制造工具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
假如你身处北京人生活的时代,过着北京 人的生活,你能想象自己的一天将会怎样 度过吗?
温馨提示:
我是北京人,我生活在
(时间)的
(地点) ,我的外貌特征
是
,我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
(可以包括衣食住行等信息)
该工程施工按成都市施工现场标准化 工地管 理,工 地以内 的所有 文明标 准化用 工材料 转运, 局部工 程或主 体完工 后的周 转材料 应将分 类分规 格堆放 整齐。
另类“北京人”
山顶洞人的模样与现代人大体一致;已学骨会针人与工装饰品 取山火顶;洞用人骨针缝制衣服;佩戴饰物(说明有了审 美的观念,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距今约3万年)
钻木取火
与北京人相比,山顶洞人有哪些进步?这种进步 说明了什么?
我生活在距今70万年的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虽 然经过进化,但还保留了部分古猿的特征。这天 一大早,我走出洞穴,穿着兽皮缝制的衣服,手 里拿着一把镰刀。我一个人走到了河边,河边有 一棵大树,上面结了很多野果,我摘了许多果子 ,又用镰刀割水稻。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到正 午,我急忙往回赶,我要赶紧生火烧烤食物。吃 过香喷喷的午饭,我打算下午去几里外的亲戚家 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灌溉条件,适宜发展 农业。
5、早期文明比较
河流名称 地理位置 出现文明 遗址遗迹 文明标志 时间
印度河恒 南亚 河流域
两河流域 西亚
4500前后 摩亨佐达
罗
阶级分化
5000前后 乌鲁克 国家出现
尼罗河流 东非 域
文字发明 5000前后 孟菲斯
C、国家的出现和统一 距今5500年前后出现了国家,5000年前后国家统一。
3、印度河与恒河流域地理位置和文明的表现
印
· · 摩亨佐 度
达罗 河
哈拉帕
恒河
(1)地理位置:南亚
(2)文明的表现
A、修筑拦河堤坝、引水灌溉农田,培植出棉花
B、出现了城市国家
摩亨佐·达罗遗址
摩亨佐达罗遗址
宽阔的街道和隐蔽的排水沟
在人们眼里,洪水泛滥几乎是灾害的同义词,为 什么古代埃及人反而要庆祝尼罗河的泛滥呢?
尼罗河定期泛滥,为人们耕种提供了天然肥料, 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怎样理解古希腊历史 学家希罗多德所说的 “埃及是尼罗河的赠 礼”这句话?
古代埃及与尼罗河息 息相关,尼罗河孕育 了古代埃及的文明。
B、象形文字
埃及的象形文字产生于公元前6000年左右。它同苏美 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一样,都是独立地 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但这种 文字最初仅仅是一种图画文字,后来才发展成象形文 字——由表意、表音和部首三种符号组成。
(1)地理位置:东亚河 黄 半 o 大汶o口
(2A)、文大明约的40表00现年:前(约长公坡元江前2良07渚0年文河oo)化姆,渡 禹 建 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
B、甲骨文
我国重要遗址的分布共同点是什么? 为什么这样分布?
共同点:都位于大河两岸 原因:①大河流域地势低平,冲积平原上土壤
两河流域文明的表现
原始农业出现后,开始有农业聚落,并逐渐发 展成早期城市。
社会上慢慢形成靠农夫养活的阶层(手工业者 、商人、祭司、书吏),国家政权、有组织的 宗教、新的社会秩序初入端倪。
创造了文字——楔形文字
2、尼罗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和文明的表现
(1)地理位置:东非 尼罗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全长6600多千米
大浴场
储物仓
简陋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屋
早期城市与现代城市相比,它们有什么 异同?(结合课本106页文字材料)
早期城市与现代城市都具有一定的范围, 但早期城市的规模比较小,城墙作为边界,而 且具备军事防御功能,现代城市一般没有城墙 。早期城市与现代城市都有公共设施,但是现
4、说一说黄河、长江流域的地理位置和文 明的表现?
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
亚洲和非洲
(1)地理位置:西亚(今天的伊拉克境内)
1、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和文明表现
人类早期城市之一——乌鲁克遗址(5000多年前)
(2)文明的表现
A、出现了城市,形成了国家
B、苏美尔人创造了文字
图画文字
比较直观,容易理解 。
楔形文字
比较抽象,但能更加自由 地表达而且传递的信息更 加丰富。
黄河长江 东亚
4000年前 二里头
时间先后: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恒 河流域>长江、黄河流域
(2)尼罗河文明的表现
从这副图片,你 能看出古埃及什 么文明比较发达
?
A、农耕文明
每年的6月,尼罗河刚出现泛滥的迹象——河水呈绿色 ,人们就开始喜气洋洋地聚集在河边,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每当 这时,河面上总有数不清的船只穿梭往来,人们在船上唱歌跳舞。 河边放着尼罗河神的木雕像,身穿节日盛装的男女老幼轮流来到圣 像前,恭敬地低头表示敬意,祭司则高声念着祷词,毕恭毕敬地向 河神祈求幸福。到了8月,当河水终于漫过两岸堤坝淹没大片农田 时,人们还要热火朝天地庆祝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