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认识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认识的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认识的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认识知识点讲解一、比的定义、含义比的定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例如:15:10 = 15÷10=1.5比值通常用字母a∶b∶c或a/b/c来表示(b≠0),其中a、b、c是同类项。

其中a叫比的前项,b叫比的后项(不为零),c叫比值。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得到比值。

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

例:长100m,宽50m的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2比1,宽与长的比是1比2,长与长的比是1比1,宽与宽的比是1比1。

比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

例:路程÷速度=时间。

区分比和比值:比值是一个数,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比是一个式子,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又叫比式,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得到的比值是一个数。

二、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三、求比值和化简比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化简比的方法: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时,比的各项要用它的公因数去除,直到比的前项和后项互质为止。

四、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五、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六、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七、比和比例的区别比和比例都是表示两种量相除的关系,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区别只是在于当两种量的比值一定时,叫做比;而当两种量的比一定,且一种量是另一种量的倍数时,才叫做比例。

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特定的数,是互相依存的两个量;比例是一个等式,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关系式,由四个数组成,其中前两项叫比例的内项,后两项叫比例的外项。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认识》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认识》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认识》人教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比的概念,学会用常见的比例表示比的关系。

2.掌握比的大小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比较和推断。

3.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比的认识,解决相关问题。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比较、推理问题的解决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比的概念和基本定义。

2.掌握比的大小关系,学会用比例表示。

3.训练学生将比的认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难点1.比例的转化和运用。

2.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培养。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比例的图示和实际例题。

2.课堂教具:尺子、书本、糖果盒等。

3.学生练习册和作业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实际生活中的比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比,为什么我们要学习比的概念。

2. 讲解1.介绍比的定义和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比。

2.讲解比的大小关系,引导学生分析比例的大小。

3.展示比例的具体表示方法,让学生掌握用分数、百分数表示比的技巧。

3. 练习1.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比较练习,巩固比的大小关系。

2.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

4.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问题,让他们尝试将比的认识应用到更多领域。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比的重要性,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关于比的练习题。

2.思考并解决一个实际生活中的比例问题,写出解题过程。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帮助学生打好比的基础,但在应用能力的培养上仍需继续加强。

下节课将更加注重实际问题的运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的认识。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比的认识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比的认识知识点

比的认识是小学六年级数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通过学习比的认识,可以对数量的大小进行比较和形成比例关系,进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下面将详细介绍小学六年级数学中与比的认识相关的知识点。

一、比的概念比是指两个或多个数的大小关系,以冒号“:”表示,例如5:3表示5和3的比,可以读作“5比3”。

二、比的表示比可以用两种方式表示:1.线段比:用线段表示比的数量大小关系,线段的长度表示数量的大小。

2.分数比:用分数表示比的大小关系,被除数表示较大的数量,除数表示较小的数量,比值用分号表示。

三、比的种类比可以分为三种情况:1.同类比较:比较同一种类的量,例如比较两个长度、两个重量的大小关系,这种比较叫做同类比较。

2.异类比较:比较不同种类的量,例如比较一个长度和一个重量的大小关系,这种比较叫做异类比较。

3.混合比较:同一种类和不同种类的量混合在一起进行比较,例如比较两个长度和一个重量的大小关系,这种比较叫做混合比较。

四、比的性质1.比的单位相同:进行比较的两个量必须拥有相同的单位。

2.比的特殊位置:比的两个量中,较大的在前,较小的在后。

3.比的相等:如果两个比中的两个量的比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比是相等的。

五、比的应用1.比的扩大和缩小:当比中的较大数乘以(或除以)相同的因数时,比的结果不变。

例如,5:3是一个比,如果将5和3同时乘以2,得到的新比是10:6,它们是等价的。

2.比的分解与合并:一个比可以通过分解和合并得到不同的比。

例如,10:5可以分解为5:5和5:5,可以合并为20:10。

3.比的比较:比的大小关系可以通过直接比较两个比的大小关系,或者将两个比转化为分数比进行比较。

4.比的应用问题:比的认识可以应用于很多实际生活问题中,例如在购物中比较商品价格、在做菜中调配食材的比例等。

总结起来,小学六年级数学中的比的认识知识点包括比的概念、表示方法、种类、性质以及比的应用。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数量的比较和解决实际问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期末复习要点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期末复习要点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期末复习要点一、比的概念和比的性质1. 比的定义比是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表示,可以用“:”或者“/”表示,比如:4:5,2/3。

表示第一个数与第二个数相比的关系。

2. 同比例的比如果两个比的对应项都相等,则这两个比是相等的,也叫做同比例的比。

3. 比的性质•任意非零数与1的比都等于它本身;•任意数与0的比都等于0;•任意非零数与自身的比都等于1。

二、比的比较和比的化简1. 比的比较•分数相等,比的大小相等;•分子相等,分母越小,比越大。

2. 相同比的比较当两个比分别和一个相同的比进行比较时,可以比较它们的分子。

3. 比的化简将一个比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得到的新比与原比相等。

三、比的运算1. 比的加法将两个比的分母相等,然后把它们的分子相加作为新的分子。

2. 比的减法将两个比的分母相等,然后把它们的分子相减作为新的分子。

3. 比的乘法将两个比的分子相乘作为新的分子,分母也相乘作为新的分母。

4. 比的除法将一个比的分母与另一个比的分子相乘作为新的分子,将这个比的分子与另一个比的分母相乘作为新的分母。

四、实际问题与比的关系1. 比例比例是两个有关系的比的关系,常用“:”或者“/”表示,比如:3:4,2/5。

比例中的两个比都是相等的比。

2. 比例关系当两个比例相等时,称为比例关系,可以表示成等比例方程。

3. 比例的变化当一个比按照一定的规律改变时,另一个比也按照相同的规律改变。

五、解决实际问题1. 建立等式根据实际问题,根据已知条件建立等式。

2. 解方程利用等式求解未知数,确定问题的解。

3. 校验答案将求解得到的未知数代入原等式中,判断是否符合题意。

以上是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的期末复习要点,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比的认识|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比的认识|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比的认识|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写这份教案。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第六单元的第一节《比的认识》。

我们将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比的定义,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求比值,以及进行比的化简和求比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比的定义,掌握比的意义;2. 学会求比值,能够进行比的化简;3. 能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的定义和求比值的方法,难点是比的化简和求比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图片,比如比赛中的速度比较,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比较这两个速度。

2. 讲解比的意义:我会通过PPT展示比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求比值:我会给学生一些例子,让他们求出比值,并解释求比值的方法。

4. 比的化简:我会给学生一些复杂的比,让他们进行化简,并解释化简的方法。

5. 求比:我会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比的知识进行解决。

6.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会写上本的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比的定义、求比值的方法、比的化简和求比的过程。

七、作业设计我会给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包括求比值、比的化简和求比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拓展。

作业题目:1. 求比值:(1)小明跑600米,用时4分钟,小华跑800米,用时5分钟,他们的速度之比是多少?(2)甲车行驶100公里,用时2小时,乙车行驶150公里,用时3小时,他们的速度之比是多少?答案:1. 求比值:(1)小明和小华的速度之比是4:5。

(2)甲车和乙车的速度之比是2:3。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六 比的认识生活中的比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六 比的认识生活中的比

比的认识一、什么是比。

师:周末的时候,向老师请孩子们去生活中找一找哪里能看到比,用相机拍下来;生活中哪里能用到比,记录下来,对吧?看来孩子们的心中已经对“比”有了直观上的一个印象。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生活中的比。

师:孩子们,你们用奶粉兑过牛奶吗?真正兑过的孩子举下手。

师:你觉得兑牛奶要用到比吗?生:要。

师:你能说一说兑牛奶都需要用到哪些东西?生:奶粉和水。

师:你准备怎么兑牛奶呢?生:先放一些水,再放一些奶粉。

师:一些水,一些奶粉,我也没有看到比呀。

生:奶粉放100g,水放600g。

师:老师帮忙记录在黑板上:100 500,中间像这样直接隔开,是吗?生:用两个点。

师:你们周末的调查中,都是这样写的对吧?100:500师:好,这100g表示的是:奶粉。

这600g表示的是:水。

师:假如我们把100g奶粉看作1份的话?生:水就是6份。

师:板书:奶粉:水1 :6 100 :600 口味还不错,我想再兑一点来喝。

200g的粉,1200g的水。

300g的粉,1800g的水。

特别好喝,兑一点儿。

500g的粉,3000g的水。

师:孩子们,在我们刚才配牛奶的这个过程中,你发现水和奶粉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生:倍数关系。

师:你能举例子说一说吗?生:100g的奶粉,600g的水。

水的质量就是奶粉质量的6倍。

师:谁还想再来说一说?生:比如300g的奶粉,就要兑1800g的水,水的质量是牛奶质量的6倍。

师:看来孩子们都发现了:如果我们把奶粉看作一份,那么水就有这样的6份。

如果我们把奶粉看作一倍,那么水就有这样的6倍。

孩子们的发现真的是太重要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比,就是在研究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师:有了这样的倍数关系,如果让你也来兑一次牛奶,你会吗?生:800g的粉,4800g的水。

师:谁还可以在来配一次?生:1000g的粉,6000g的水。

师:刚才这两位同学配的牛奶和我们刚才配的牛奶,口味儿是一样的吗?生:是。

师:是什么使得他们的口味儿保持不变呢?生:他们之间的倍数关系。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的认识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的认识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的认识知识点在小学六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不仅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碰到。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比的相关知识吧。

一、比的定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比如 6÷4 可以写成 6:4,“:”是比号。

在比中,6 是前项,4 是后项。

比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它和除法以及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比的各部分名称在一个比中,“:”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例如,在 8:5 这个比中,8 是前项,5 是后项,比值就是 8÷5 = 16 。

三、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比与除法、分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分子;比号相当于除号、分数线;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分母;比值相当于商、分数值。

但它们也有一些区别。

比如,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而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用表格来表示它们的关系会更加清晰:|名称|联系|区别||||||比|前项:后项=比值|表示两个数的关系||除法|被除数÷除数=商|一种运算||分数|分子/分母=分数值|一个数|四、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比值不变。

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比如,6:8 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 2,就变成了 3:4,比值不变,仍然是 075 。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比化成最简整数比。

最简整数比指的是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且这两个整数互质。

五、化简比的方法1、整数比的化简方法一: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例如,化简 18:24 ,先求出 18 和 24 的最大公因数是 6 ,然后同时除以 6 ,得到 3:4 。

方法二:一步一步地除以它们的公因数,直到前项和后项互质为止。

2、分数比的化简方法一:将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变成整数比,再进行化简。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认识》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认识》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认识》西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认识》的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西师大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第107页至109页。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比的概念,包括比的定义、比的书写方式、比的大小比较以及求比值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比的基本概念,理解比的大小比较方法,并能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的定义和书写方式,难点是比的大小比较和求比值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卡片和练习题作为教具,同时要求孩子们准备好笔和纸作为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如水果、动物等,让孩子们观察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入比的概念。

2. 讲解比的概念:我会用卡片展示比的模型,向孩子们解释比的定义,即两个数相除的结果。

同时,我会教授比的书写方式,即前项除以后项。

3. 比的大小比较:我会通过示例,向孩子们讲解如何比较两个比的大小。

例如,比较2:3和4:6的大小,我们可以将它们分别化简为最简比,即2:3和2:3,发现它们相等。

4. 求比值的方法:我会向孩子们讲解如何求一个比的比值,即用前项除以后项的结果。

例如,对于比2:3,它的比值为2/3。

5.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孩子们运用比的知识进行计算和比较。

例如,计算比2:3的比值,比较比3:4和4:5的大小。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比的定义、书写方式、大小比较方法和求比值的方法,以便孩子们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答案:2/3, 3/4, 4/5。

答案:2:3 = 4:6 = 5:7。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孩子们对比的概念有了基本的理解,但在求比值和比较比的大小时,还有一些孩子存在困难。

在课后,我会针对这些难点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比的知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认识》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认识》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认识》人教版教学内容《比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科书中的一个重要章节。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包括:1. 比的定义:理解比是表示两个数量关系的数学用语,掌握比的形式和意义。

2. 比的计算: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掌握比的计算方法和运用。

3. 比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学会运用比的知识。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比的定义,学会比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热情。

教学难点1. 比的定义:理解比的概念,明确比的意义。

2. 比的计算:掌握比的基本性质,熟练运用比的计算方法。

3. 比的应用:将比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黑板、粉笔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比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比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比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意义。

3. 比的计算: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掌握比的计算方法。

4. 比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学会运用比的知识。

5. 练习与讨论:布置练习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板书设计1. 《比的认识》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巩固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拓展练习:完成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比的知识进行解决。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比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使学生掌握了比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比的知识。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数学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数学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教案

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对分数认识的丰富。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活中的比,比的化简,比的应用。

教材没有直接给出“比”的概念,而是以一系列情境为引导,给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为今后学习比的应用,以及比例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置了多种情境图。

“哪几张图片与图A比较像”,从几何的角度探究“长方形的长与宽有什么关系”,引入比,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借助“甘蔗汁”“树高和影长”等生活情境作为进一步理解比的载体,多角度解释比;从“速度”“苹果价格”这两个常见的数量关系理解路程与时间的比、总价与数量的比,逐步抽象出比的意义,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际操作和合作交流。

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已有的两个数相比的知识得以巩固和提升,同时也能够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比的性质、比的应用和比例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在小学数学中是重点,它将小学数学内容中除法和分数的概念联系起来,对小学数学内容的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已经学过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中,通过提供多种情境和方式,引发学生思考与讨论,让学生学会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意义。

通过画图和列表的方式解决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让学生在面对一个问题时,学会如何进行思考,并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数学问题的理解,从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1课时生活中的比(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第69~71页内容及相关练习。

内容简析问题串1:直接提出哪几张图片与图A比较像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并表达自己感受的欲望,让学生寻求其中隐含的道理。

问题串2:进一步发现长方形的形状可以用它的长和宽这两个特征量来表示。

问题串3:结合具体的例子理解比的数学意义、读写方法、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求比值。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比的认识》人教新课标(2023秋)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比的认识》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比的基本概念。比是表示两个量大小关系的数学工具。它是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有3个苹果和2个橘子,我们如何表示它们的数量关系?这个案例展示了比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举例:若3个苹果和2个橘子的总重量是500克,求1个苹果和1个橘子的重量。
2.教学难点
(1)比的抽象概念:对于比的概念的抽象理解,学生可能难以从具体实例中提炼出比的本质。
解决方法:通过丰富的实例、直观的图形展示,帮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2)比的表示与计算:对于比的表示方法和计算方法,学生可能容易出现混淆。
解决方法:通过对比表示方法的对比分析,让学生明确各种表示方法的优缺点,并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3)比的性质理解:对于比的反转、比的等价性等性质,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并灵活运用。
解决方法:通过具体例题,让学生亲身体验比的性质,引导他们发现规律,并加以总结。
(4)比的应用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运用比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计算。
解决方法:设计具有实际情境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进行问题分解和求解。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比的认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比较两个事物的情况?”比如,比较两个水果的重量,或者是比较两个房间的面积。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比的奥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比的意义和比的表示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比的性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比的认识六年级上册数学笔记

比的认识六年级上册数学笔记

比的认识六年级上册数学笔记比的认识(六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比的意义。

1. 定义。

-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例如:3÷2可以写成3:2,其中“:”是比号,读作“比”。

3叫做比的前项,2叫做比的后项。

2. 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 联系。

- 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的分母;比号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分数的分数线。

比值相当于除法的商、分数的值。

例如:3:2 = 3÷2=(3)/(2)。

- 区别。

-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

二、比的基本性质。

1. 性质内容。

-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例如:6:8=(6×2):(8×2)=12:16,6:8=(6÷2):(8÷2)=3:4。

2. 化简比。

- 整数比化简。

- 方法: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例如:12:18=(12÷6):(18÷6)=2:3。

- 分数比化简。

- 方法一: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转化成整数比,再化简。

例如:(2)/(3):(4)/(5)=((2)/(3)×15):((4)/(5)×15)=10:12 = 5:6。

- 方法二: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再将结果写成比的形式。

例如:(2)/(3):(4)/(5)=(2)/(3)÷(4)/(5)=(2)/(3)×(5)/(4)=(5)/(6)=5:6。

- 小数比化简。

- 方法:把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转化成整数比,再化简。

例如:0.6:0.9=(0.6×10):(0.9×10)=6:9 = 2:3。

三、比的应用。

1. 按比例分配。

- 已知总量和各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量。

- 例如:把300个苹果按2:3分给甲、乙两人,那么总份数是2 + 3=5份。

6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认识

6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认识

比的认识知识梳理要点一、生活中的比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比的各部分名称:“:”是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得到一个数,这个数就是比值,比值既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4、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分母,比值相当于商、分数值,比号相当于除号、分数线。

因为除数和分母不能为0,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是0.5、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要点二、化简比1、化简比的含义:把比化成最简的整数比,叫做比的化简。

最简整数比就是指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一对互质数,即比的前项和后项的最大公因数是1.2、化简比的基本类型:(1)整数与整数的比化简的方法:方法一:先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然后再把这个分数进行约分,就化成了最简整数比。

方法二:把比的前项、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化成最简整数比。

(2)分数与分数的比化简的方法:方法一:利用比与除法的关系,将比转化成除法算式,并求出结果,最后将得数转化成最简整数比的形式。

方法二:比的前项、后项同时乘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按照整数比的化简方法进行化简,就化成最简整数比。

(3)小数与小数的比化简的方法:先把小数改写成小数除法,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化简,或者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

(4)整数与小数的比、整数和分数的比、小数与分数的比,这三种类型的比的化简方法通常都是将它们转化为整数比的形式,再按照化简整数比的方法进行化简。

3、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区别:化简比的最终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整数比;求比值的最终结果是一个数,可以是分数、小数和整数。

4、两个圆的半径、直径、周长的比都相同,而面积的比是半径的平方比。

要点三、比的应用1、比的应用主要分为三类:(1)已知部分和,求各部分(2)已知部分差,求各部分(3)已知其中的某一部分,求其它部分2、通用的计算方法是:(1)先求出一份是多少,用已知数量÷数量对应的份数(数量是和的,份数就应该是和,数量是差的,份数就应该是差,数量是哪一部分,份数就应该是哪一部分的份数)(2)求各部分:用一份的数量×各部分对应的份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课时比的认识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课时比的认识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课时比的认识人教版在授课之前,我先让学生们思考一个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是否曾经遇到过需要比较两个数量大小的情况?比如,比较两块巧克力的重量,或者比较两辆自行车的速度。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让他们更加投入课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比,我将带领学生们学习如何用比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教材中,我们会学习比的定义,即比是用来表示两个数相除的结果,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比如,如果有20个苹果,分成5组,每组就有4个苹果,那么我们就可以用比4:1来表示这个关系。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比的概念,学会如何写比,如何化简比,以及如何求比值。

本节课的重点是比的定义和化简比的方法,难点则是如何理解比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比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苹果、橘子等水果,以及一些分数的卡片。

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组织学生们进行随堂练习,让他们亲自尝试写比,化简比,求比值。

我会给予他们及时的反馈,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比的概念。

在课堂的我会设计一些作业,让学生们巩固所学。

比如,写一些比,化简一些比,求一些比值。

我会给出详细的答案,让他们对照检查。

课后,我会进行反思,看看课堂的效果如何,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比的概念。

如果有需要,我会进行拓展延伸,比如讲解一些比的实际应用,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比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比的概念,学会如何写比,如何化简比,以及如何求比值,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比的定义和理解比的概念是本节课的核心,学生们需要明确比是用来表示两个数相除的结果,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这个概念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比较抽象,因此我准备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用直观的水果例子来帮助他们理解。

如何化简比是另一个重点。

学生们需要掌握如何通过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来化简比,得到最简比。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比的认识|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比的认识|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比的认识|北师大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比的认识|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6单元“比的认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写出比,并进行简单的比的大小比较。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写出比,并进行简单的比的大小比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写出比,并进行简单的比的大小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桌子的高度、书本的长度等,并尝试用比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比的概念讲解:通过PPT展示比的定义,讲解比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

3. 比的基本性质讲解: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如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的大小不变。

4. 写出比:让学生根据实践情景,尝试写出教室里物体的比,并进行比较。

5. 比的大小比较:讲解比的大小比较方法,让学生能够正确进行比的大小比较。

6.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有关比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分析,并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7.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有关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的概念前项:后项:比值:比的基本性质1. 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的大小不变。

2. 比的大小比较方法:先比较前项,前项大的比就大;如果前项相同,再比较后项,后项大的比就大。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比来描述下列物体之间的关系:桌子的高度、书本的长度等。

答案:桌子的高度:2米;书本的长度:1.5米。

2. 请完成下列比的练习题:(1)写出比,并比较大小:① 4:3 和 5:3② 12:9 和 8:9答案:① 4:3 < 5:3;② 12:9 > 8:9(2)已知两个比的比值相等,请写出第三个比:① 8:5 和 12:x② 15:10 和 y:25答案:① 12:x = 8:5,解得 x = 7.5;② y:25 = 15:10,解得 y = 12.5。

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认识课件

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认识课件

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认识课件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认识课件【1】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3、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想一想,我们怎样求两人的速度?(二)、理解比的意义1、刚才我们已经得出了不少的比,仔细观察一下例2中的比:900比15,900比20,以及例1中的2比3,3比2等等,你觉得比又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什么样的关系呢(板书:两个数的比两个数相除)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再引导:例1中的比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例2中的比表示路程÷时间,不管是例1、例2还是练习中的比都表示两个数相除。

所以两个数的比到底表示两个数的什么关系?(板书:一种相除关系)(三)、认识“比值”、及与“比”的区别:1、明确了比的意义,我们一起来算一算,上述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是多少?我们把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2、说说这几个比值分别表示什么?3、讨论:同学们觉得比与比值的区别在哪里?(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一种关系,由前项、比号、后项组成。

比值表示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比值是一个数,可以是分数、小数或整数。

)(四)、“试一试”1、完成“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2、教师介绍: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例如,2∶3除了写成这种形式以外,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的比:3/2。

(板书:3/2)注意这时应把它看成是一个比,而不是分数,所以先写比的前项,再写横线表示比,最后写后项,仍应读作3比2。

)(五)、比、除法和分数的关系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得到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前项、后项、比号、比值分别相当于除法算式或分数中的什么吗?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根据学生的汇报填表)相互关系区别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除法分数1、完成“练一练”的1、2、3小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认识》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认识》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认识》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比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求比值,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比例、百分数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于比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需要进一步激发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比的意义。

2.学会求比值,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比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

2.求比值的方法和实际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比的概念和意义。

2.运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比的应用。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运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际例子和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探究和学习。

2.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明跑50米用时30秒,小红跑40米用时20秒,他们谁跑得快?”让学生尝试用比来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比可以用来比较两个量的快慢。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呈现一些比的实例,如:苹果和香蕉的比、钟表的时针和分针的比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比的含义是什么?比的值是如何求得的?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比的实例,让学生独立求出比的值,并进行解答。

如:给出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让学生求长和宽的比值。

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和反馈。

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进行解决。

如:一瓶饮料有500毫升,喝了300毫升,还剩多少毫升?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进行解答。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2.1 比和比例 1 比 的 认 识 | (共26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2.1 比和比例 1   比 的 认 识 |   (共26张PPT)
第2单元 比和比例
1 比的认识
学习目标
1. 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 认识比的前项、比号和后项。
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会正确求比值。
3. 理解比、除法和分数三者之间的 关系。
复习导入 口答:
7÷8 =
( 7) ( 8)
12÷5=
(12) ( 5)
5
9 =( 5 )÷( 9 )
15 =(15 )÷( 14 ) 14
学以致用
小强的身高1米,他爸爸的身 高是173厘米,小强说他和他爸爸 的身高比是1 ︰173,对不对?如 果不对,你认为是多少呢?
100︰ 173 1︰ 1.73
学以致用
填空。
我校六年级(2)班有男生31人,女生23人。 (1)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31︰ 23), 比值是( )。 (2)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 23︰31 ),比值是( )。 (3)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 23︰54 ),比值是( )。 (4)全班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 54 ︰23 ),比值是( )。
学以致用
判断。
1、比的前、后项可以是任意数。(× ) 2、5米比7米的比值是5:7。 (× )
3、一场球赛的比分是2:0,因此比的后项可以
是0。
( ×)
4、3:6的比值是2。
(× )
5、明明身高是1米,爸爸身高是178厘米,小明
和爸爸的身高比是1 :178 (×)
学以致用
辨一辨:
中国 :日本
4 :0
易错提醒
判断: 小红的身高是15分米,她 爸爸的身高是180厘米,小红与 她爸爸的身高比是15∶180。
(√ )
判断: 小红的身高是15分米,她 爸爸的身高是180厘米,小红与 她爸爸的身高比是15∶18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认识”测试卷
一、填空。

1、3
1:2化简比是( ),比值是( )。

2、2
11:0.75的比值是( ),化简比是( )。

3、5
3吨:400千克的比值是( ),化简比是( )。

4、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度数比是2:3:4,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 )、( )、( ),这是一个( )三角形。

5、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6:2:1,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 )、( )、( ),这是一个( )三角形。

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底角的度数比是4:3,顶角是( )度,底角是( )度。

7、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与直角的度数比是2:5,这个锐角是
( )度,另一个锐角是( )。

8、(1)、3:7的前项扩大4倍,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 )。

(2)、4:5的前项加上8,后项应扩大( )倍,才使比值不变。

(3)、5:12的前项加上15,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

9、大圆的半径等于小圆的直径,大圆直径与小圆直径的比是( ),周长比是( ),面积比是( )。

10、在同圆中,周长与直径比是( ),周长与半径比是( )。

11、六(3)班今天的出勤率是96%,出勤人数与缺勤人数的比是( )
12、栽种一批果树,成活率为90%,成活棵数与死亡棵数的比是( )。

13、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75,甲乙两数比是2:1,甲数是( ),乙数是( )。

二、判断。

1、39:13的最简比是3。

( )
2、比的各部分同时增加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 )
3、足球比赛,英国与法国队比分为2:0,所以比的后项可以是0( )
4、6:9的比值是2:3。

( )
5、比的后项加上5,要使比值不变,前项也要加上5。

( )
6、比值是0.8的比只有一个。

( )
三、解方程。

x :
712=611 0.5:x=50
1 7x =14
四、解决问题
1、某班人数在40到50之间,男女生人数的比是5:6,这个班的男女生人数各多少人?
2、甲、乙两数的比是2:3,乙丙两数的比是4:5,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多少?
3、(1)下表是合用一个水表的三户居民九月份用水情况。

九月份共交水费68元,三家各应交水费多少元?
(2)、学校将栽种423棵树苗的任务按人数分配给六年级三个班,六(一)班46人,六(二)班48人,六(三)班47人,三个班各应种多少棵树苗?
(3)、幼儿园将126个苹果分给大班和小班,大班27人,小班26人,大、小两个班各应分到多少个苹果?
(4)、李叔叔和王叔叔合资开了一家公司,李叔叔投资6万元,王叔叔投资4万元,一年后,公司盈利5万元,他们按投资进行盈利分红,李叔叔和王叔叔各应分到多少元?
(5)、六(3)班52名同学准备打扫大小两个会议室,大会议室150平方米,小会议室50平方米,假若你是卫生委员,你将怎样分配人数比较合理?
4、果园中有果树140棵,其中苹果树与桃树的比是2:3,桃树与梨树的比是4:5,这三种果树各有多少棵?
5、(1)一块长方形地,周长是600米,长与宽的比是3:2,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用一根长96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体框架,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比是3:2 :1,要在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糊一层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糊好后的纸盒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6、人工配制混泥土,水泥、沙子、石子的比是3:2:5,要配制这种水泥5000千克,水泥、沙子、石子各需要多少千克?
7、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和是96,差与减数的比是2:6,被减数、减数和差各是多少?
8、(1)、一个周长是120厘米的三角形,三条边长的比是3:4:5,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多少、
(2)、一个周长是180分米的等腰三角形,一条腰与底边的比是3:4,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