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利他行为培养研究综述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教育心理学论文

姓名:桑英惠

学号:1311110521

学院:师范学院

专业:小学教育

班级:B1105

日期: 2013 年 11月 12日

儿童利他行为培养研究综述

摘要:儿童利他行为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从国内外近年来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的相关研究、影响儿童利他行为因素以及关于如何培养儿童利他行为进行了综述,并在文章最后部分探讨了儿童利他行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希望引起引起人们对儿童利他行为培养的重视。

关键词:儿童;利他行为;培养

利他行为是人与人交往中的一种特殊行为,它的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儿童的社会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揭示儿童利他行为发生发展的规律,为学校道德教育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是品德心理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儿童利他行为的培养,不仅可以帮助幼儿逐渐克服自私自利的行为,发展和谐、友好的社会交往能力,也有利于优良品德的培养和幼儿的健康成长。利他行为是维持人际友好关系的重要基础,是形成儿童良好品德的重要条件。

一、近年来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的相关研究

利他行为是指人们在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近年来,中外心理学家对儿童利他行为作了大量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大进展。有研究表明,儿童最早有可能表现出类似成人利他行为的举动大约是在1周岁。Tiedemann早在1787年就已观察到1周岁的婴儿会与别人“分享”他感兴趣的活动或玩具(Murchison&Langer,1927)。[1]但被较为普遍接受的观点仍然是:儿童是在2到3岁时才表现出利他行为。早在上世纪80年代Eisenberg就发现儿童在小学期间享乐主义倾向逐渐消失,7—8岁儿童已经逐渐能以他人和社会准则来处理面临的问题利他主义行为的数量呈上升趋势。[2]Stabu.E(1979)的研究发现,儿童的助人行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5至8岁期间的助人行为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的.而9至12岁期间的助人行为呈下降趋势。[3]霍夫曼(L·R·Hoffman)等人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多地表现出利他行为,但对于需要较大体力的利他行为,女性不如男性。[4]国内有关以幼儿园幼儿为被试的研究表明,幼儿园小班的幼儿就存在以利他行为的互助行为(满晶,马欣川,1994)。

[5]但也有研究认为.幼儿园中班儿童基本上不表现利他行为,大班开始才出现利

他行为(郑键成等,1990)。[6]李丹、李伯黍对4一11岁儿童利他行为研究结果发现.各年龄段儿童作出利他选择的人数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利他观念和实际的利他行为之间的一致性增加。[7]岑国桢等人的研究则表明.在一般物品的分享上.我国儿童自5岁起已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慷慨”,在荣誉物品的分享上,从9岁开始,多数儿童认为应该让这方面需要更迫切的人分享荣誉物品。但涉及不同的年龄段和不同的行为种类。儿童利他行为的发展情况又有所不同。[8]

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可证明儿童利他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的,儿童利他厩念与利他行为的一致性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而且利他行为的发展存在性别差异。

二、影响儿童利他行为的因素

有关利他行为具体决定因素的研究,是利他行为研究领域中最受重视因而也最为活跃的部分。就儿童的利他行为而言,较受研究者重视的因素有年龄、情境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移情能力。

(一)年龄

西方许多心理学家对年幼儿童的观察研究证明人类天生有利他行为的倾向。亚罗和韦克斯勒等人对lO个月婴儿的观察研究发现,婴儿也有利他行为,倒如他们明显地试图安慰受伤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给坐在旁边的入喂食物.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玩,看到父母痛苦的表情时表现出畏缩和痛苦等。不到一岁的儿童在看到别的儿童受伤时,倾向于表现与自己受伤时同样的痛苦,这种同情或替别人分担痛苦的行为往往是利他行为的前兆。[9]但斯陶布(1970)以幼儿园儿童和小学一、二、四、六年级学生为被试,通过实验发现,儿童的利他行为随年龄而下降,二年级学生的利他行为最多,而六年级学生的利他行为最少。

大部分发展心理学家把儿童利他行为看作是儿童正常成熟的过程。Emeler和Rushton(1974)进行了一项研究,让6一13岁儿童投球比赛,赢球者可得一张奖券;比赛结束后,可凭奖券多少来换取奖品。比赛前先让孩子们看一张题名“可怜的小波贝”的慈善广告,广告下面设置了一个捐献箱,告诉孩子们如果愿意的话可把赢得的部分奖券投入箱内,以此来与小波贝共享奖品。结果发现,11岁孩子捐的比7岁的多;一般情况下,12岁以后利他行为逐渐增多,这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社会化程度的提高,随着人的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使儿童逐渐懂得帮助别人是为社会所赞许的行为。[10]

(二)情境因素

包括内在情境、外在情境。内在情境指个体当时的心理状态,即个体的情绪状态和利他经验。心理学家费里德曼等人根据自我知觉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人以

前袭现出许多利他行为,就等于向外投射出一种“利他”的自我形象,个体为了满足自我形象一致的心理需求,便不断产生利他行为。这在社会心理学理论中,被称作:“印象整饰”:关于个体的情绪状态,心理学家指出人在心情愉快时比较愿意帮助别人。[11]外在情境指利他行为发生时的环境特征。利他行为的榜样作用。拉仟顿等人(1980)研究表明,多次观看榜样的利他行为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利他行为。如,多次看到榜样与他人分享物品,比只看到一次的儿童,能更多地产生分享行为。

(三)社会文化因素

个体的行为表现受其所处社会的各种规范和价值的影响、制约。影响利他行为的主要社会规范有社会责任规范、互惠互利规范、平等规范等。生活在不同社会背景中人,由于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不同,其利他行为的表现也不同。心理学家阿曼德(L_armand)等人比较了印度和美国人的利他行为,结果发现美国人比印度人较多帮助别人,但只限于不损害自我利益的情境。布郎芬布雷纳曾对美国和苏联的儿童进行了比较·其研究表明,苏联的学校教育特别强调挂会责任规范,儿童认为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伴是理所应当的。

另外,利他行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也很不同。玛格丽特,米德对此进行了研究。他在新几内亚比较了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发现阿拉佩什社会成年人比较喜爱和纵容他们的孩子,因而培养了该社会儿童亲密和同情他人的品格,而蒙杜古马社会的人比较注重独立和自我奋斗,对儿童比较淡漠,很少培养儿童的同情心,因此该社会的儿童在成年后没有利他的愿望。[12]

(四)移情能力

移情是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情感反应,也就是一个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识别并体验他人情绪和情感的心理过程。移情是儿童利他行为的重要促动因素,这一点在心理学界已形成共识。移情为什么能促进儿童利他行为的发生?Hoff.mall(1981)的解释是:一旦儿童认识到他人的苦恼和不幸是他们自己移情情绪的原因,并且知道如果自己采取行动来安抚他人能减轻或消除这种情绪,儿童就会表现出利他行为。Botson等人(1995)认为,移情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具有动机功能和信息功能,移情使人更容易意识到另一个人的需要,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反应,所以能促使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有效的移情是对他人产生同情心的基础,而同情心又是对困境中的他人实施帮助行为的重要条件;富有同情心的人更有可能帮助人,这似乎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13]

三、儿童利他行为的培养

现实生活中,儿童之所以无法产生利他行为是因为他们处于自我中心,无

法意识到他人所处的困境以及他人的需要,忽略了他人的困境和需要。一般来说,儿童同伴交往经验对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这种在同伴交往中出现的冲突及其解决将导致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并促进社会交流所需技能的获得。因此,家长要鼓励儿童多与同伴交往,建立长久友好的同伴关系,并试着让儿童自己解决他们在交往中遇到的冲突或其它问题,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另外,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儿童体验他们所扮演的角色的观点、态度和处境,从而学会从他人角度看问题,促进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研究表明,通过对儿童进行角色采择和对他人移情的敏感性训练,可以增加利他行为。[14]应该让儿童明白分享不是失去而是互利分享是与他人在情感和物质上的共享,具有利他的性质取向,分享实际是一种互利行为。[15]

儿童利他行为的学习和形成,主要是通过观察性的学习和模仿达到的。榜样在儿童利他行为形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儿童置身社会之中,无论是周围的人们,还是电影、电视、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儿童学习模仿的对象,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儿童多次观看别人的利他行为,就有助于培养自己的利他行为。儿童中利他行为的出现无论是自觉和不自觉,都需要得到群体的认可。教师可在教育教学中创造情景,塑造一系列正确行为。并帮助儿童模仿学习,要使儿童模仿榜样,还必须让他注意到这个榜样。对榜样行为的及时表扬,予以强化。父母、教师是儿童直接模仿学习的榜样。教师本身在利他行为教育方面的言行一致,是对小学生行为教育的最好榜样。[16]教师对小学生同伴团体的引导和加强对家长教育的指导,能够为小学生利他行为的发展营造一种和谐向上的氛围,同时,教师要注意避免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流露出来的错误观念,对学生剩他行为发展的影响。[17]

综上所述,儿童的利他行为并非先天铸成,而是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恰当的教育方式与方法培养起来的。儿童在利他的情境和思维中获得助人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产生合作友好的积极情感,更好的融入社会。并且在榜样的影响之下,逐渐驱除自我观念,改变道德价值观,以此去观察和监督自己的利他性。久而久之,儿童的群体意识和共同意识就越来越明显,利他的机会增多,利他能力会愈强。因而,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儿童利他的培育,走出培养误区。利他行为的培养作为儿童道德教育的重要方面,需要家园密切的结合,共同去培育孩子优秀的道德品质,使其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李黎,曾拓.儿童利他行为研究综述.绍若文理学院学报,2001(01):17.

[2] 罗伟娴.儿童利他行为发展实验研究的新进展[J].2010(3):23-26.

[3] 同[1]

[4] Hoffman.hltruistic Behavior and the Parent—ehild Relationship.ChiId

Development,1984(52):1274—1282.

[5] 满晶,马欣川.幼儿互助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3):78-81.

[6] 健成等.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研究[J].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2):163-165.

[7] 李丹,李伯黍.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通讯,1990年(3)193-195.

[8] 岑翻桢,京海.5-11岁儿童分享观念发展研究.心理科学通讯,1988年(2):98-99.

[9] 杨丽珠.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3)154—155.

[10]李丹,李伯黍.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通讯,1990年(3)78-80.

[11]J.L.弗里德曼等.社会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七章.

[12] 胡雁波.小学生利他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管理.

[13]同[1]

[14]魏彬.浅论学前儿童利他行为的认识误区与培养策略[J] 兰州市西固区兰州石化文化小

区幼儿园,2011.

[15] 刘晓艳.学会分享享受快乐[J].小学科学教师.

[16] 陈旭.情绪讨论、榜样学习和角色扮演对几童助人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1995(7).

[17] 李闻戈.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1994(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