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上语文同步测试:课后达标训练训练_提升作业23囚绿记(九)

苏教版九上语文同步测试:课后达标训练训练_提升作业23囚绿记(九)
苏教版九上语文同步测试:课后达标训练训练_提升作业23囚绿记(九)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课后达标训练/训练·提升作业

一、双基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涸.辙(ɡù)攀缘.(yuán) 蕈.菌(xùn)

B.纤.细(xiān) 猗.郁(yī) 烽.烟(fēnɡ)

C.愤懑.(mèn) 瞥.见(piē) 茁.壮(chù)

D.了截.(jié) 爱增.(zēnɡ) 倔.强(jué)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1)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猗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婆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我以揠苗助长

....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揠苗助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性学习。

2011年5月16日“绿色中国行——走进衢州”大型公益宣传活

动在衢州市举行,为此,班级也开展了“我为绿色衢州添色彩”的综

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班级读报活动中英子同学搜集了以下两则新闻,请你

读完后用一句话将其概括成一则新闻摘要。

新闻一:5月16日由中国绿化基金会、绿色中国杂志社、衢州市委、

市政府等单位主办的大型公益活动“绿色中国行”来到衢州。朱军、

何晴、刘劲等明星在西区鹿鸣公园参加了植树造林活动,拉开了“绿

色中国行——走进衢州”大型公益活动的序幕。

新闻二:5月17日由共青团衢州市委、中国少年先锋队衢州工作委员

会联合举办的“保护地球·绿色行动”活动,在西区市政广场举行,

通过义卖环保作品、爱心捐赠、现场书画等方式,向市民倡导低碳生

活。

新闻摘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假如你被评为“绿色小卫士”,请你写一则获奖感言

在班会上发言。(60字以内)

获奖感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12~14段,回答4~7题。

4.“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与哪一句相照应?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5.为什么最后“我”让“绿囚”恢复了自由?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6.文中最后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7.你对“我”“囚绿”的做法是如何理解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三、美文品析

(2011·深圳中考)阅读下面的美文,完成8~12题。

古藤

①翻下来,腾挪上去,再翻下来,再腾挪上去,就像临产前的巨蟒,痛苦地不知如何摆放自己的身体;又似台风中的巨浪,狂躁不安

地叠起万般花样。

②这该是多少藤的纠缠啊!洋洋洒洒不知多少轮回。

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怎么能是一棵藤

呢?但它确实是一棵藤,一棵独立的藤,学名叫“白花

鱼藤”,属稀有的物种。

③好美的名字,有色有形,诗意盎然。这棵藤距离何仙姑家庙不远,说它沾了何仙姑的仙气,或何仙姑沾了它的仙气也未可知。

④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它一定受过无尽的苦痛:风雨剥蚀过它,雷电轰击过它,战火遭历过它。它依附的

大树,长大,长高,长老,直到一个夜晚轰然倒塌。那伤感的声音,

把一棵古藤的后半生弄得不知所措。现在那棵树只剩下一段冒出地表

的枯树桩。藤,身子一半已朽,一些枝条乱于风中。花颜月貌,要么

死亡,要么活着。

⑤无有依托就不再存有想法,就像失去娘的孩子,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与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藤留下坚毅、痛苦、挣扎的过程。1 300年风霜雨雪,把它变成根,变成树,变成精。

⑥藤,木的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

重笔的轻染,有淋漓的汁点。

⑦因此也就想到,一位90高龄的书家出席一个集会,有人上前

搀扶说,您老气色不错啊。老人说,色没有了,气还有。而看这藤,

乃真气色。据悉,藤依然6月开花如瑞雪,而后还结果,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那该是多么迷人的意境啊!

⑧人其实同藤一样,从一点点爬起,活得不知有多艰难。要依靠

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要学着做人,学着生活,学

着应付,学着面对。

⑨见过一些社会底层的老人,这些人多是农家人,田间里辛劳一生,慢慢地累弯了腰,在墙角路边聊度余生,那腰也就更像一棵藤。

我还在医院里看到一个老态女子,弯了的腰使头几乎垂于地面,走路时双手撑在脚上,脚挪手也挪,身子像个甲壳虫。出了产房,你几乎

忽略了她是一个女人,可她确确实实地生出了一个孩子,成为一个母亲,那是个大胖小子呢。这个古藤般瘦弱的女人,总是弯曲着身子,

幸福地搂着她的白胖的儿子,那是她身上滋长出的嫩芽,是她生命的又一次接续。她不需要谁的同情与搀扶,她诠释了一个生命。

⑩我们试图找到白花鱼藤的起点与终点。很多的人绕来绕去,终不得结论。它没有根吗?没有头吗?也许真的就找不到答案了,它不再靠根活着,不再靠头伸展,只要生命在体内一息尚存,就以藤的个性,滋生、蔓延、上升、翻腾。很多人开始同这棵藤照相合影,但总

是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它真不同于一棵树、一束花。有的干脆坐在了

它弯曲的躯干上,于是又有一些人坐着或趴上去,我真担心它那枯老

的身子会突然颓毁。但藤承受住了,为了我们的某种满足。

?我们热热闹闹地走后,它还将留在那里,守着它的岁月,守着

它的孤独。当然也守着倔强的形象,被人凝视,被人思索,被人景仰。

(作者:王剑冰,选自《时文选粹》第2辑,有改动)8.通读全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古藤的特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9.请品析第⑥段画线的句子。

藤,木的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重

笔的轻染,有淋漓的汁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10.“要么死亡,要么活着。”这是一个___________关系的复句。

11.请你谈谈第⑧段在文中的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12.作者在第⑤段写“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与自己相绕”,第⑧段却

写“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这两种生存方

式你更赞成哪一种?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四、写作训练

13.【写法借鉴】作者在本文中运用了象征手法,如房屋的简陋潮湿暗

示了我们祖国的内忧外患,绿色植物的这种执著向阳精神象征了我们“永不屈服于黑暗”的民族精神。

【片段仿写】请仿照这种写法,选一种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物写

一段话,语言要通顺,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200字左右)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A项,“涸”应读hé;C项,“茁”应读zhuó;D项,“增”应为“憎”。

2.答案:(1)叹词,表赞美。(2)盘旋舞蹈的样子。(3)比喻不管事物发展的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3.答案(示例):(1)衢州十分重视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开展各种

活动倡导低碳生活。

(2)感谢大家给我的鼓励,今后我一定会尽我的能力当好环保小卫

士,并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绿色。

4.【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段结构中的照应的分析能力。解答时要注意

前后表明原因的或相关联的语句。

答案:我是原打算七月尾就回南京去的。

5.【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从作者的情感

入手,注意作者情感的变化。

答案:是由于对它的挚爱,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对自由和光明的呼唤。

6.【解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识能力及对其作用的理解能力。

从文中语句可判断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种修辞手法可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具体,既能写出某事物的特点,又能突出人物的思

想感情。

答案:拟人。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使作者的情感更为真切感人。

7.【解析】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考查对问题的认识能力。解答此题要

从文章的内容出发,不要抛开文本谈理解。

答案(示例):“囚绿”是“我”的“爱美”情结,是“我”写作的需要。“我”与常春藤都有一种执著精神,都有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与

追求,从全文来看,可以说“绿”是“我”的寄托,是“我”的灵魂。“我”囚绿,违背了其生长规律,但正是因为囚绿才发现它对自由和

光明的向往,才发现它的执著,才能因爱而囚,因爱而放,最后达到

咏物抒情的目的。

8.【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由于本文是一篇

托物言志的散文,所以在总结古藤特点的时候要从其外在和内涵两个

方面作答。

答案:外在特点:外形弯曲、古老,是一棵独立的藤;内在特点:坚

毅(不屈、顽强)、倔强(孤独)。

9.【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优美句子的赏析能力。解题时首先从修辞

的角度进行赏析,然后再考虑其文字特点或在文中的作用等。

答案:这里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排比形式工整,感情强烈,层层深入地赞颂了古藤是木的范例,凝聚了天地间水土的精华,阐释了生命的内涵;比喻生动、形象,讴歌了古藤生命的顽强与不屈,表

达了作者对古藤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10.【解析】本题考查对复句类型的判断能力。解答此题一要从所使

用的关联词进行判断,二要根据句意进行判断。

答案:选择

11.【解析】本题考查重要段落在文中的作用,解题时可从结构和内

容两方面进行考虑。

答案: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由藤及人,揭示了古藤的寓意。12.【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无论选择哪种观点,都要做到观点

明确,还要结合现实,充分说出自己的理由,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

答案:示例一:对于这两种生存方式,我更赞成第一种,要像古藤那样独立顽强、不屈地生存,并与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抗争,这才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生活中,我也经常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我都一一独立地战胜了它们,我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生活经验,感受到了生命的愉悦。

示例二:对于这两种生存方式,我更赞成第二种,我们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我们的年龄还小,生活经验不足,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个又一个不可知的困难和挫折,如果单凭个人的能力和经验,我们难免会栽跟头,受到伤害;如果我们能借助父辈、师长的力量,不仅可以少走弯路,而且可以更加专注地做我们该做的事情,生命也许会更加精彩。

13.答案(示例):茫茫大漠,广袤无垠,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却生长着一种小小的植物——红柳。你看它:棕红色的枝干,坚硬挺拔;深绿的叶子郁郁葱葱。夏天,枝叶茂盛,红绿交映,犹如一棵棵异彩缤纷的奇葩,在沙漠中生长、繁衍;又犹如一个个勇士,在贫瘠的土

地上拼搏奋斗,世世代代抗拒狂风骤沙。它不嫌贫瘠,默默无闻地扎根在荒漠之中,为大自然创造绿色屏障;它不惧干旱,用生命的全部甘泉,滋润着人迹罕至的土地;它不畏沙暴,顶酷日,斗严寒,抗风沙,顽强地与恶劣环境抗争,为贫瘠的大地增添无限春色。

九年级语文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5分) 1.(3分)(1)(1分)隶书。 (2)(2分)静思天下事,多读圣贤书。 2.(6分)(1)(4分)①shǔ;②暇;③lǚ;④怡。 (2)(2分)①A;②B。 3.(2分)读培根的随笔,我体会到了透彻深邃的哲理;读高尔基的小说,我拥有了战胜坎坷命运的力量;读鲁迅的诗集,我获得了生命不止、战斗不息的坚韧意志;读陆游的诗词,我树立了忠诚爱国、抗敌立功的志向。 4.(4分)(1)(1分)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75%。(或:24~29岁者占多数,30岁及以上的占少数。)(意思答对即可) (2)(3分)A.应将关联词语后的内容对换(句序不当,逻辑错误)。 B.可删去“务必不要辜负我的期望”;或改为“祝节目越办越好”(表达不得体)。格式:“顺祝”退后两格,“身体健康,工作愉快”应顶格写(祝语书写错误)。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5.(8分)①何当共剪西窗烛;②思而不学则殆;③星河欲转千帆舞;④梦回吹角连营;⑤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2分)凄凉地;弃置身。 7.(3分)示例一:用“沉舟”和“病树”比喻久遭贬谪的自己,用“千帆”和“万木”比喻仕途得意的新贵们,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之情。 示例二: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一定会比现在更好。 示例三:这两句诗告诉我们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表达诗人乐观向上的精神。 8.(2分)A(B应读作xiǎn;C 应读作sì;D应读作xiàn)。 9.(4分)①亲近而不庄重;②耸立的样子;③有时;④等同,一样。 10.(4分)①(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并不显得妖媚。②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11.(2分)甲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乙文运用了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批判了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现象。(表现手法0.5分,现象0.5分) 三、名著阅读(5分) 12.(3分)智取生辰纲;吴用;晃盖(公孙胜、刘唐、阮小七、阮小五、阮小二)。 13.(2分)精细(或:精明能干、小心谨慎)。不敢喝那下了蒙汗药的酒;看别人喝了无事,自己才喝,而且只喝半瓢。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小心谨慎、十分精细的人。(性格特点1分,结合内容分析1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囚绿记》教案

《囚绿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散文脉络,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 2.巩固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从品味关键句——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 3.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教学重难点: 1. 欣赏细致精彩的景物描写。 2. 理清感情线索,明确“绿”的象征意义。 3.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认识主旨。 ★教学方法: 以讨论——赏析——点拨——仿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分成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启发,让语文课更具开放性。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大千世界姹紫嫣红的斑斓色彩中,对于绿色,我们有一种由衷的热爱。因为,绿色是生命的颜色,是希望的颜色。看到绿色,我们就会感到

生命的鲜活,生机的磅礴。那么,当现代著名散文家陆蠡面对绿色时,他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跟着陆蠡先生随绿漫步。请同学们把课文打开——《囚绿记》。 二.检查预习,掌握基础知识 陆蠡.瞥.见茎.叶蕈.菌葱茏 .. ..移徙.淅沥 婆娑 ..纤.细急不暇.择揠.苗助长涸辙.之鲋...猗郁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品一品、悟一悟) 让学生带着问题分成小组,一起思考、讨论、交流、欣赏,引导学生再阅读。小组派代表用精练的语言加以概括交流。设计问题如下: 文章自始至终紧扣“绿”字讲述作者与常春藤的一段交往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心愿。 1.结合文章题目,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思考: 本文从哪一段开始写“囚绿”?“囚绿”前后又写了什么?以小标题的方式,理出文章线索。 爱绿(1—7)——囚绿(8—12)——放绿(13)——思绿(14) 2.请同学们听老师配乐朗读重点语段(5-7段),找出文中体现作者对绿喜爱的语句,品味鉴赏。 3.作者为什么“爱绿”? abcd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囚绿记》课堂实录

《囚绿记》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大自然那么多色彩,最能显出活力的是什么色彩呢?生:是绿色。 师:对。绿色是希望的象征,绿色是生命的希望。当我们看到绿色时,我们好像看到了充满活力的春天,但是,当我们看到绿色被践踏时,我们又会有什么感想呢? 生:我们肯定会不好受。 师:今天,我们走进陆蠡的《囚绿记》,看看陆蠡这位散文家看到绿色被践踏时有什么感受。你们了解陆蠡这位散文家吗? 生:不了解。 师:好,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下。陆蠡,原名陆考原,学名陆圣泉,陆蠡是他的笔名。浙江天台人,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翻译家,是一位坚贞的爱国者。“抗战”爆发后留守“孤岛”上海,在“受异族的侵凌,祖国蒙受极大的耻辱”的年代,继续从事编辑、写作和翻译工作,1942年4月不幸被日伪宪兵拘捕,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不久惨遭杀害,年仅34岁。他的散文有着夺目的光彩和独特的风格。 生1:一位不怕死的散文家。(众生笑) 师:确实是一位不怕死的作家。我们学习这篇文章要掌握什么知识点呢,要掌握作者赋予“绿”什么深刻含义,文中的“绿”有什么象征意义。(师把这目标板书)下面我们用五分钟浏览这篇文章,并给文章分好层次。

(生看书) 师:刚才你们看这篇文章时,有没有发现文中有哪些生字? 生:有。 师:好,我们一起先解决生字,掌握这些生字的读音: 涸辙(hé)淅沥(xī)(lì) 葱茏(cōng)(lóng) 婆娑(suō)镶嵌(xiāng)(qian) 蕈菌(xùn)瞥见(piē)(板书) 师:全文都是围绕什么字来写的? 生:都是围绕“绿”字来写的。 师:那么,围绕“绿”字分为多少层次写出来的? (学生讨论) 师:好了,我们一起来归纳,该篇文章写到了:寻绿(1-4段) -- 观绿(5-7段) --囚绿(8-12段)--释绿(13段)--怀绿(14段)(板书)(生做好笔记) 师:作者把绿囚禁起来前写了些什么内容?文中有没有关键的语句?生:有。 师:马上找一找有哪些。 生:窗外面长着常青藤,投射进来一片绿影。 师: 就是这片绿影深深吸引了“我”,后来和绿朝夕相处,作者有什么感觉? 生2:喜悦而又满足,欢喜,快活,留恋。 师:作者为什么喜欢绿,在文中找出来。 生3:“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

九年级语文囚绿记教案设计范文

九年级语文囚绿记教案设计范文 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它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使用课件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情绪,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是整理分享的九年级语文《囚绿记》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囚绿记》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 1、从解读题目入手,理清作者的感情线索。 2、概括作者笔下绿的特点,理解绿的象征意义。 3、多元解读主题,感受优秀作品恒久的生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绿的象征意义,感受优秀作品恒久的生命力。 教学方法: 诵读感知、读写品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顾城有诗云:“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今天就让我们带着一双慧眼,一起去寻找那片绿,共同走进陆蠡的《囚绿记》。 二、检查预习,积累字词: 请大家在中找出下列字词,并注音: 陆蠡( lǐ ) 涸辙( zhé ) 淅沥( xī ) 猗郁( ī ) 移徙( xǐ ) 婆娑 ( suō ) 瞥见( piē ) 蕈菌( xùn ) 揠苗助长( à )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题目为《囚绿记》,“绿”是指什么?“囚绿”是怎么回事?作者为什么“囚绿”? 明确:“绿”指常春藤。 “囚绿”是作者把常春藤的两条柔枝从窗子的破洞中牵进房间,让它垂在自己的书桌上,以便时时欣赏。 “囚绿”是因为喜爱。 2.课文哪几段是直接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请用与“囚绿”形式相同的短语概括。

(赏绿)——囚绿——(释绿)——(念绿) 四、细读课文,品味情感: 1. 找出文中对绿的前后不同的称呼,看看不同的称呼反映出作者对绿的情感前后有什么不同的变化。尽量使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提示:运用圈点批注符号) 赏绿绿影喜悦满足欢喜留恋 囚绿绿色喜悦不快可怜恼怒 释绿绿囚珍重祝福 念绿绿友怀念 2.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常春藤的句子,并标上序号,品味作者笔下绿的特点。 (1)囚禁前,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位绿友的精神风貌的?概括出这位绿友怎样的`特点?(生命力旺盛蓬勃无拘无束) (2)囚禁后,作者又是如何描写这位绿友的精神风貌的?此时的它又有什么特点? (柔弱而蓬勃向阳固执) 在自由自在的环境中,常春藤这位“绿友”活泼可爱,充满朝气;而囚禁后成了“病孩子”,但即使这样,它仍然十分固执,永不

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3课《囚绿记》学案设计(含答案)

《囚绿记》学案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学会运用圈点批注的读文方法。 2.过程与方法:找出作者抒写绿的形象的语句,探究绿的象征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 二、导读 1.简介作者 陆蠡(1908----1942),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现代散文家、革命家、翻译家,1931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后与友人创办泉州语文学社。1933年至1934年在泉州中学教书,同时开始写作散文。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不久由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日,惨遭杀害,时年34岁。 陆蠡以散文诗集《海星》步上文坛,暂露头角。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囚绿记》。译著有俄国屠格涅夫的《罗亭》,英国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 2.解题 绿是窗前的一株常春藤;“囚绿”是作者把常春藤的两条柔枝从窗子的破洞中牵进房间,叫它垂在自己的书桌上,以便时时欣赏。(“囚绿”意思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囚绿记”告诉我们这篇文章的文体

属于——记叙性的散文。 3.背景 本文写于抗战前期“祖国蒙受奇耻大辱的时候”,作者陆蠡当时正在沦为孤岛的上海,他怀念一年前在北平时所住公寓窗外的一株常春藤,民族危亡之际那株倔强的常春藤也便有了深刻的象征意义。 二、导思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我”为什么要“囚”绿?(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3.文中哪几段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圈划关键句(即那些写行动的句子),理清全篇的思路,如能像“囚绿”那样用动宾结构的两个字概括。 4.这株常春藤在被囚前与被囚后各有着怎样的外形与特征?“囚绿”后,绿表现出怎样的特点? 5.你如何看待作者的“囚绿”? 6.作者为什么囚绿后又放绿? 7.“绿”象征着什么?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人? 四、导练 [跟踪试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涸辙gù淅沥xī揠苗助长yà B、婆娑 sha 流连lián 急不暇择xiá C、珍重zhēn 猗郁qī毫不犹豫yù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综合测试卷

2018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综合测试卷 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作揖./编辑.停滞./繁植.执拗./扭.捏作态天骄./矫.揉造作 B.促狭./海峡.鲁钝./遁.词扑.倒/前仆.后继墨.守/默.默无闻 C.发怔./征.引撩.逗/撩.起愧赧./赦.赦有名灌溉./慷慨.大方 D.恪.守/洛.阳阴霾./埋.头重.叠/郑重.其事拜谒./歇.斯底里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兵临城下,形势间不容发 ....,我们必须迅速做出决断。 B.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深思熟虑,又要随机应变 ....,关键要敢于迎难而上。 C.先天残疾的他没有选择自暴自弃 ....,没有选择自甘堕落,纵然面临生活、工作的不便以及企业、社会的歧视,他依然选择坚持,选择与命运顽强抗争。 D.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唯一的不二法门 ....。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八个企业的领导干部在年底开会,研究2018年度如何深化企业改革的问题。 B.截至2018年3月为止,达州全市的摩托车保有量已突破40万辆,电瓶车、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也在快速增长。 C.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 D.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4.(原创题)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有关报告指出,仅以某大城市为例,该城市中小学生每年校园餐饮的浪费总量估算值约7780吨,折合经济损失约1.6亿元,而浪费掉的这些食物所占用的耕地面积约为28万公顷。 ②教育和引导中小学生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是中小学生人生中的重要一课。 ③必须看到,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有限的国家,仍有数千万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正视校园餐饮浪费的问题。 ④培养他们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使其受益终身。 ⑤如果放到全国范围内来看,数据无疑将更加惊人。 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高中语文囚绿记人教版必修二

囚绿记 【教学目标】 1.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2.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 3.巩固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从品味关键句——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 【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1、3是本文教学的重点。教学目标2是教学的难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而不只是结论的传递。 【教学方法】 从圈划、品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含有言外之意的语句入手,把握本文的主旨,提高感悟能力。 【教学设计】本文教学需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巴金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多好的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囚绿记》的作者,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散文家和翻译家陆蠡。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1942年,他才34岁,坚贞不屈死于日寇酷刑之下。83年4月,国家民政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 现在,让我们一起研读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绿记》,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

二、研读课文 1.本文题为“囚绿记”,意思是记述“囚绿”的经过。 ① 哪几段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 请快速阅读课文,圈划关键句(即那些写行动的句子)这样也就理清了全篇的思路,如能象“囚绿”那样用两个字概括更好,这是任务一。 ② 哪一段,哪几段写得特能打动你,使你动情的,做一下记号,待会儿我们要好好朗读和品味。 ③质疑。有疑惑的地方打个问号。 学生自读、圈划。 2.提问任务一 全班交流后明确: 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择绿、近绿、囚绿、释绿,这过程与作者的感情有什么联系呢? 每一个意念与行动都体现着作者对绿的爱,文章的最后,作者向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一株常春藤“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一年后还在怀念并盼望再见。曲折有致地表现了爱绿色生命的生活经历和心灵历程。每一步都有感情的深化。一浪又一浪地把爱绿色生命的心潮向前推进。 3.刚才你在快速阅读时,哪一段或哪几段最打动你?我们来读一下,好好品味。 个别读(说明理由)、散读、全读。 4.我们在朗读时,都被作者对绿的挚爱感动了,作者为什么对绿——一株常春藤这么爱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圈划有关词、短语、句子,作些批注。

初中语文《囚绿记》说课稿

初中语文《囚绿记》说课稿 初中语文《囚绿记》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初中语文《囚绿记》说课稿1 各位评委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囚绿记》。 一、说教材 《囚绿记》是我国现代作家、翻译家陆蠡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写成的一篇咏物抒情的散文。课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的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囚绿记》以其写景状物新颖独特、含蓄蕴藉,写出了景物的灵性而别于其它一般散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散文的要求上由“欣赏”提升到“鉴赏”的层次,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对其进行鉴赏评价,充分发挥文本的示范作用,实现新课标所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在课堂上对教材的处理可以做大胆的突破,不必面面俱到,而是抓住标题和文中的几个重点语句引导学生通过揣摩讨论鉴赏,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侧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力求利用四十五钟时间让学生掌握借助关键语句鉴赏散文的阅读方法。针对以上原则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从品读文章语言当中解读作者抒发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由此,促使学生关爱弱小生命,同情弱势群体,学会逆境中追求光明、向往自由的精神境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知识能力目标:指导学生学习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借助关键句子理解课文的方法。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本文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鉴赏分析重要语句这一传统而又有效的阅读方法。基于对学情的考虑,学生在寻找关键句子圈点评价时往往抓不住要点,在批注当中往往只有表面的认识,不能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思考与联想,在语言表达方面许多同学可能会欠准确完整,因此,如何提高圈点批注的质量,把圈点批注落到实处,就成了本课的难点。 四、说学法: 指导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课堂配乐朗读的基础上找出文中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发展变化的关键句子圈点批注,讨论鉴赏,学习从文章标题和重点语句入手鉴赏写景状物的散文。针对散文学习已经有过几个单元,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说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依据对话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老师先用示范引导学生圈点批注和探究问题,然后学生课堂训练并互动交流,老师分析小结后再让学生展示、交流成果。每个学生在情感、经验、阅历、知识

高中语文第3课囚绿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囚绿记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理清结构。 2、体味语言,理解作者的情感。 3、学习象征手法,探究文章的主旨。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巴金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他就是陆蠡。 当代诗人顾城曾写道:“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今天就让我们带着一双慧眼,共同走进陆蠡的《囚绿记》,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 二、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题目是“囚绿记”,意思是“记叙囚绿的过程”,“囚绿”体现在文章的哪些章节?“绿”在被囚之前和之后又与作者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根据以下几个问题理清文章思路。 1、“绿”是指什么?(常春藤) 2、文中哪几段写囚绿?(8-12) 3、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因为他爱绿,文章开篇就讲述了他因为爱那片绿影而选择了一间并不是很 好的房间) 4、作者最终把绿彻底“囚”牢了吗?(后来把绿释放了,文章的倒数第二段。) 5、离开了绿,作者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怀念,文章的最后一段“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 我的圆窗和绿友”) 我们沿着作者对“绿”的情感变化历程,可以将文章思路归纳为: 爱绿(1-7)——囚绿(8-12)——释绿(13)——怀绿(14) 可以说每一步都是作者感情的深化,曲折有致地表现了他热爱绿色生命的生活经历和心灵历程。一浪又一浪地把热爱绿色生命的心潮向前推进。 三、具体赏析 1、我们在朗读时,都被作者对绿的挚爱感动了,作者为什么对绿——一株常春藤这样喜爱呢?请

同学们快速阅读1~7段,找出表现作者爱绿的关键语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主畅谈) 因为在作者眼中“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作者喜欢绿,他“欢喜看草绿”“留恋于这片绿色。”他“天天望着”、“细细观赏”,而且,“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他需要有陪伴,而象征着生命和快乐的绿枝条便成了他的唯一的“朋友”,因而他说“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2、那么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株绿色,让作者如此痴迷呢?请同学们自由诵读8—12段,“囚绿”这一 部分,找出被囚前后表现绿藤的生长状况的句子并概括出它的特点。 绿囚禁前:生命力旺盛蓬勃无拘无束 囚禁后:柔弱而蓬勃向阳固执 在自由自在的环境中,常春藤这位“绿友”活泼可爱,充满朝气;而囚禁后成了“病孩子”,但即使这样,它仍然十分固执,永不屈服。如此强烈的反差,如此鲜明的对比,作者仅仅是为了写“常春藤”吗,是否有其他的深意呢? 3、请同学们齐读文章最后两段,并找出文中能体现本文写作背景的语句。 (补充介绍背景及作者生平。) 明确:卢沟桥事件发生了,烽烟四逼中的旧都。 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时值日寇入侵,华北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本文写于1938年。1937年上海沦陷后成为一座“孤岛”,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作者陆蠡当时就是自告奋勇留在上海的文艺工作者之一。正由于这个原因,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日本兵抓捕,狱中他宁死不屈,被刑审数月,惨遭杀害,年仅34岁。 作者生活在民族衰微、民不聊生的黑暗社会。这篇文章写作时,作者正在“孤岛”上海,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怀念起北平的常春藤,有着怎样的深意呢?或者说他为我们展示了这样一株蓬勃的、向阳的、固执的常春藤想要表达怎样的主旨或主题呢? 蓬勃————希望、生命 绿向阳————自由、光明 固执————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 (物)托物言志(志) 陆蠡作为一个爱国的作家,他不仅抒发了自己对绿的热爱,更赋予绿以时代需要的精神,寄托了作者对民族未来的美好祝愿和个人的愿望。这种通过描写物的特征来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的写作方

语文版2019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综合测试题(有答案)

第五单元单元测试题 第Ⅰ卷(20分) 一、听力Ⅰ。本大题4小题,共8分。 答题提示:第Ⅰ卷的1~4题读一遍,第Ⅱ卷的11题读两遍,答案写在试卷的相应位置上。请注意,录音只播放一次,考生可以边听边答题。 1. 听读一段场景,女主持人所说的一句话应该是()(2分) 2. 听一段话,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2分) A. 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 B.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1972年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C.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蒲幌一郎曾撰文称图书和版权作为人之创造精神的重要推动力,“在争取和平的斗争中发挥着突出作用”。 D. 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七次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 听读一段说明文,完成3~4题。 3.不属于文段中出现的俗语或谚语的一项是()(2分) A.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B. 东虹轰隆西虹雨。 C. 东边日出西边雨。 D.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 B. 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可能转为阴雨。 C. 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 D. 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二、语文基础。本大题6小题,共12分。 5.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 众人取笑了一回,见新人老气横秋 ....的那个样子,便纷纷散去。 B. 节日期间,公园里熙熙攘攘 ....,人们笑逐颜开,真热闹呀! C. 学习应该聚精会神 ....,不能三心二意。 D. 青海湖,醉人的湖,那充满梦幻色彩的奇异景色总是让远道而来的游客安之若素 ....,久久不愿

[教案]第三课囚绿记

囚绿记陆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体会作者表达的深刻思想内涵——借窗前的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理解象征手法,并能在写作中加以模仿使用。 在教师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语文课更具开放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准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设计: 1、教学重点 (1)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抗敌精神的歌颂。 (2)巩固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品味关键句——从凝聚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 2、教学难点 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绿”的象征意义。 3、教具准备 课文朗读磁带多媒体课件 4、教学时数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巴金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多好的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囚绿记》的作者,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散文家和翻译家陆蠡。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1942年,他才34岁,坚贞不屈死于日寇酷刑之下。83年4月,国家民政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 现在,让我们一起研读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绿记》,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 2、研读课文 ⑴本文题为“囚绿记”,意思是记述“囚绿”的经过。 ①哪几段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 请快速阅读课文,圈划关键句(即那些写行动的句子)这样也就理清了全篇的思路,如能象“囚绿”那样用两个字概括更好,这是任务一。 ②哪一段,哪几段写得特能打动你,使你动情的,做一下记号,待会儿我们要好好朗读和品味。 ③质疑。有疑惑的地方打个问号。

2019年九年级毕业综合测试语文试题卷(20190730140726)

2019年九年级毕业综合测试语文试题卷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0分) 一、(6小题,20分)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沉淀./银锭.默契./锲.而不舍 B.续弦./玄.虚粘.贴/拈.轻怕重 C.甜.美/恬.静摄.取/蹑.手蹑脚 D.广.博/粗犷.阴晦./诲.人不倦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宣泄全愈断章取义断壁残垣 B.慰藉剽悍心有灵犀味同嚼腊 C.贮存鞭挞漠不关心彬彬有礼 D.镌永狡黠纷至沓来川流不息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人们在不断改变着观点,例如昨天鼓吹革命,今天讴歌保守,昨天崇洋,今天尊儒,但是 这些变化与他们的灵魂无关,我们从中看不到精神历程,只能看到时尚的投影,他们或,或, 把他们先后鼓吹过的观点搜集到一起,我们只能得到一堆意见的碎片,用它们是怎么也拼凑 不出一个完整的个性的,所以,知识分子首先要自救,在躁动中保持静观沉思,在中做智者, 守护好人类和人生的那些永恒的基本价值。 A随遇而安标新立异凡夫俗子 B.随波逐流标新立异芸芸众生 C.随遇而安异想天开芸芸众生 D.随波逐流异想天开凡夫俗子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一尊可爱的大熊猫雕塑矗立在街心花园,独具魅力的“袖珍之国”摩洛哥用浓郁的中国 元素欢迎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到访。 B.根据“智慧阅读”项目组近日开展的调查显示,我区学生每月的课外阅读量在4本以上的比例为51.6%,高于全市平均值 1.7%。 C.无人驾驶技术的日渐成熟,差不多45%到53%上下的司机对全自动驾驶汽车用于机场和主 题公园的载人交通系统感到满意。 D.由于不断创新和经验积累,再加上政策扶持,使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大 汽年品牌都在新能源领域不断进步。 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阅读是一种孤独,它同看电影、看录像,听音乐会是那样地不同,后者是一块巨大的生日 1

高中语文课时作业3囚绿记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课时分层作业(三) 囚绿记 [基础运用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囚绿记》中蕴含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之道。把个人意志强施于别人,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是一种痛苦。我们主张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的理由,是因为旁观者和当事人有着不同的认知度导致的。如果总是让别人来操纵自己,( )。 在养子育子的教育中,很多孩子成为家长操纵的对象。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犹如一群__________的骆驼,在漫漫求学的道路上苦苦前行。由于课业的繁重,学时的紧迫,他们常常是__________,没有甄别决定教育种类和教育内容的时间,对于家长设定的各种艺体培训及重点科目的补习,往往__________,只好用大量的课余时间去满足家长预设的任务。久而久之,他们的大脑意识中渐渐忽略了自己的个性爱好,甘愿沦为父母眼中的“乖乖娃”。更有甚者,不少家长忽视了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总是想方设法地借助各种培训辅导企图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人中龙凤,这种__________的行为,其实是真爱中的最大的伤害。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主张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的理由,是旁观者和当事人有着不同的认知度导致的。 B.当事人和旁观者有着不同的认知度的理由,是导致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的原因。 C.我们主张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的理由,是当事人和旁观者有着不同的认知度。 D.旁观者和当事人有着不同的认知度,是导致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的理由。 C[整个句子属于句式杂糅,可去掉“导致的”;“理由”和“因为”重复,“的理由”与“因为”可去掉一个;“当事人”和“旁观者”的关系主次不同,句中“我们”应指“当事人”,所以“当事人”和“旁观者”的位置不能颠倒。]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就有一种被束缚了手脚的感觉,心甘情愿地顺从父母的安排 B.就有思想被别人侵略的痛苦,甚至是一种被束缚了手脚的感觉 C.就有思想被别人侵略的痛苦,心甘情愿地顺从父母的安排 D.就有一种被束缚了手脚的感觉,甚至是思想被别人侵略的痛苦 D[A、C两项对下文内容概括不全面。B项与下文论述的行为和思想两个方面不对应。]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任劳任怨急于求成置若罔闻舍本逐末 B.忍辱负重急不暇择视同至宝揠苗助长 C.忍辱负重急于求成置若罔闻舍本逐末 D.任劳任怨急不暇择视同至宝揠苗助长 B[忍辱负重: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屈辱,承担重任。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急不暇择: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急于求成:不顾一切地想要马上取

2020年初中语文九年级综合测试卷

2020年初中语文九年级综合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30分) 1、阅读文段,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4分) 他正向古代典jí( )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è()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jiǒng jiǒng( )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2、在下面语段横线上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2分) ______说早期的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历史局限,近10多年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污染日益严重了。这不是某个国家能独自解决的。______,国际间的共同协调和联合行动,____实现人类与自然的重新和谐。 A.尽管那么只有才能 B. 尽管所以只要就 C.如果那么只有才能 D. 如果所以只要就 3、下列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对犯错误的同学,我们应认真地指出他的特点,真诚地帮助他,不能讳疾忌医。 B. 放暑假了,李明参加了旅行社组织的“海南三日游”活动,他那被晒黑的饱经风霜的脸,让人联想起亚热带的阳光。 C. 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把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鼓起来。 D. 你们学校打篮球的水平实在高,我们甘拜下风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B.这青山绿水,茂林丰田,对于这些老农垦队员来说无疑不是青春汗水的结晶。 C.在常规能源中,水电的优越性是无可比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 D.北京健康使者公司和10家医院共建的“医疗绿色通道”,是一种崭新的快捷求医机制。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高中语文第3课囚绿记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2-含答案

《囚绿记》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抓住重点词句,理清文章思路,体会其间蕴含的情感;探讨“绿”的深刻含义;理解“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的内涵,培养良好的情操。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探究与展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顽强的个人品质与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二、学习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体会其间蕴含的情感;探讨“绿”的深刻含义。 三、学习难点 理解“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的内涵,培养良好的情操。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自学预习 (一)预习导学案 1.通读文章,掌握重点字音字形。 涸辙()镶嵌()婆娑()蕈()菌茎() 葱茏()迁徙()学徒()猗()郁瞥()见 急不暇()择了截()爽直揠()苗助长 2.有感情朗读课文,学生互相(或教师)纠正错误字音。 3.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课文中哪几段是写“囚绿”?“囚绿”之前、之后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每一部分流露出 第二课时:课堂教学 (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几米说:生命中不断有人离开或进入,于是,看见的,看不见了;记住的,遗忘了。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我要问:你曾喜欢的那一片浓绿,囚住了,是不是可以算作真的拥有呢? (二)课文研读,品味鉴赏 1.预习检测。 课文中哪一部分是写“囚绿”?“囚绿”之前、之后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每一部分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填写下表)

2.重点研读。 速读课文,筛选出描写常春藤(绿)的语句,说一说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关注下面一些语句,引导学生品读画线的词句: 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 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嫩叶,渐渐变青。 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 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 永远向着阳光生长。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 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 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 植物是多固执啊! 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绿是生命、希望、慰安、快乐的象征;绿的这一切特性使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获得了精神上的激励,所以,他深深地爱着绿。因为爱绿心切,所以“囚绿”,这体现了作者对绿的“自私之爱”。绿被囚禁之后,它的尖端总朝着原来的方向,固执,具有追求光明的性格,永不屈服于黑暗,这使作者的心灵受到触动,所以最后才会“珍重地开释”“祝福”,这体现了作者对绿的“敬重之爱”。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语文版

第四单元测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 ..的一项是(C)(2分) A.悖谬.(miù)希冀.(jì) 伫.立(zhù)一幢.(zhuàng) B.把晤.(wù)咫.尺(zhǐ) 悸.动(jì)脂.粉(zhī) C.谄.媚(xiàn)惩.罚(chéng) 惊骇.(hài)洗劫.(jié) D.蹂躏.(lìn)给.予(jǐ) 箱箧.(qiè)瞥.见(piē)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B)(2分) A.东隅萌发难辞其咎与生具来 B.苟同疮痍忐忑不安勃然大怒 C.珍摄珐浪同捐前嫌未雨绸缪 D.咆哮熟稔政躬违和勿庸赘言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2分) A.小狗丢失后,他心急如焚,到处张贴“寻狗启示 ..”。 B.今年五一假期,前来长沙县金井镇“茶文化基地”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 C.为了纪念唐代书法大家欧阳询,“当代文人书法周”活动在望城区书堂山举行,为书法爱 好者提供了一场叹为观止 ....的文化盛宴。 D.世上无难事 .....,长沙磁浮快线的建设者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努力,终.....,只怕有心人 于按照完成了建设任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2分) A.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B.我们只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C.青年人应当把自己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紧密相连,刻苦学习,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D.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我市推广并通过了“美丽乡村游”的休闲旅游政策。 5.下列各句中破折号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B)(2分) A.人们应该赞扬你的母亲——伟大的中国! B.只有两条板凳——其实,即使有更多的板凳,这屋子也不能同时容纳30个人吃粥。 C.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盒用精致盒子装着的饼干。 D.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D)(2分) A.《致蒋经国先生信》的作者是廖承志,他写这封信的目的是劝告蒋经国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做出贡献 B.《给儿子的一封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刘亚洲,他创作了一系列国际军事题材的报告文学,代表作品如《恶魔导演的战争》

人教版语文-高一 人教必修二第3课囚绿记课堂实录

人教必修二第3课《囚绿记》课堂实录 一、课前导入 师:顾城有诗云:“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今天让我们带着一双慧眼,一起去寻找那片绿。 共同走进陆蠡的《囚绿记》。请问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呢?(我请了两位穿着绿衫的同学来回答。)生:我们一般很难想象得到将绿色囚住,很新颖。 生:我感觉在一个很封闭的环境中,满眼都是绿色,但为什么囚住的是绿色呢? 师:恩,很好,这两位同学即充满了想象,又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那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质疑一起阅读这篇文章,请同学勾 画出有关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 二、阅读课文(学生阅读大约3分钟) 三、合作探究 师:好,大部分同学已经阅读完毕。那么请大家看看课题,囚绿之“绿”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生:(齐)常春藤。 师:什么地方的常春藤? 生:(齐)窗外。 师:能不能将视野再扩大一些呢? 生:(齐)北平的一家公寓。 师:这是几星级的公寓,三星级?四星级? 生:(呵呵直笑)没星级!很简陋。 师:(笑)那是什么吸引了作者住进这所公寓呢?找找文中的原句。 生:(齐)“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 师:那作者与这绿色是日久生情呢还是…… (没等我说完,学生抢着回答。) 生:(齐)一见钟情! 师:(笑)文章当中是怎样说的? 生:“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下来,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 师:作者喜欢这绿色的原因是什么? 生:(齐)“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师:那我怎么没有从你们的朗读中体会到绿色的宝贵啊?我们一起再读一遍。 (学生齐读,明显在语气上加强了。) 师:让我们具体来看看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学生思考,短暂的沉默。) 生:作者说“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还有“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河辙的鱼盼等着雨水”,这些都写出了作者对绿色的怀念,焦 急的等待之情。 师:也就是说绿色给他带来了什么呢? 生:生命和希望。 生:“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这句话反映了作者获得绿的急切心情。 师:那除此以外呢,这句话还反映了作者什么心情?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试卷

期中综合测试卷 本试卷分为Ⅰ卷、Ⅱ卷和Ⅲ卷三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妖娆./富饶.麾.下/朝晖.娉婷./大发雷霆.疆.域/李代桃僵. B.坍.塌/彤.红绮.户/歧.路薄.暮/抽丝剥.茧恭.维/觥.筹交措 C.亵渎./案牍.惊骇./遗骸.消.灭/形销.骨立治.理/心旷神怡. D.瞥.见/弊.病制裁./栽.脏冠.军/冠.冕堂皇秘诀./决.一雌雄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经过装修,布达拉宫显得富丽堂皇 ....,高雅精致。 B.那些粗俗不堪的人在有教养的人面前自惭形秽 ....。 C.新茶配上清纯的山泉,果然相得益彰 ....,不同凡响。 D.爸爸开了一家咖啡馆,很喜欢矫揉造作 ....,所以生意很好。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只有守住底线,相关互联网企业就能把握好科技创新的风口,站在社会发展的潮头。 B.央视推出的《朗读者》《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以及《信·中国》等大型文化综艺节目,均获得不错反响。 C.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影响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 D.中国去年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递交的专利、商标和工业设计申请达110万份,而美国仅有58.9万份,几乎比中国少了一倍。 4.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最起码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 ②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③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也会丧失殆尽。 ④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 ⑤这储蓄,是患难时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擦去泪水的一抹春风。 A.③①④⑤② B.②⑤③①④ C.②⑤①④③ D.③⑤②①④ 二、科技说明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海洋中的鱼医 ①生活在海洋中的鱼类,也有自己的医生——一种体态小巧,行动轻盈的小鱼。鱼医给鱼治病,不是通过用药,而是用尖尖的嘴巴为病鱼清除细菌和坏死的细胞。实际上鱼医是以病鱼身上的寄生虫为美味佳肴的。 ②病鱼就诊时,必须头朝下,尾巴朝上,笔直地悬浮在水中。如果是喉咙生病,那么病鱼就得乖乖地张大嘴巴让鱼医钻进嘴里去。病鱼会不会把鱼医吃掉呢,根据海洋学家的观察分析,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即使是遇上敌害,病鱼也会将鱼医吐出后再逃之夭夭。 ③海洋学家试图在鱼医经常活动的水域将鱼医捉走,结果,前往求医的大为减少。令人惊讶的是,鱼医失踪两周后,该水域的很多鱼都染上疾病,一些鱼的鳞、腮和鳍上开始出现脓肿。海洋学家又做了一个试验,在一些鱼池中放有鱼医,而在另一些鱼池中不放鱼医。结果,有鱼医的水池里,鱼都不生病,而在没有鱼医的水池中,疾病迅速蔓延。 ④鱼医治病的速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一位海洋生物学家曾连续6小时在水中观察鱼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