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下《“和同为一家”》教案_2
2024年关于和同为一家初一历史教案范文
2024年关于和同为一家初一历史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和同为一家”这一历史概念的基本含义及其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典型事例。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能够通过案例学习分析不同民族间融合的原因和过程。
增强学生的历史资料收集与整理能力,鼓励其从多种渠道获取并整合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民族团结和和谐共处重要性的认识。
引导学生形成尊重历史、尊重多元文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同为一家”概念的理解及其历史意义。
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实例分析。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民族融合的历史背景和复杂性。
引导学生从多元文化的角度理解历史,避免民族主义的偏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古代民族融合的小故事或历史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和同为一家’是什么意思吗?”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 概念阐释详细解释“和同为一家”的含义,指出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性。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古代民族融合的场景,帮助学生建立直观印象。
3. 历史背景分析简要介绍古代中国的多民族格局和民族关系的演变。
分析民族融合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
4. 案例学习选取一两个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融合案例(如文成公主入藏、元朝统一等),进行详细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民族融合的过程、特点和影响。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现代社会中如何体现“和同为一家”的精神?各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6. 课堂小结总结今天学习的要点,强调“和同为一家”的历史意义。
鼓励学生将这一理念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历史案例,加深学生对民族融合的理解。
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手段多媒体展示: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呈现生动的历史画面。
实物展示:如有可能,展示相关历史文物或民族服饰,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1.5.2 “和同为一家” 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课题:
授课时间:年月日总计课时教学目标:
1、唐朝周边主要的少数民族的名称现名、地理位置、杰出首领、民族特点及与唐朝交往的史实。
文成公主入藏。
唐蕃“和同为一家”。
2、讨论松赞干布向唐朝提出和亲的原因,培养的思维拓展能力。
3、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和发展的,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各民族友好交流和团结发展,使今天非常值得借鉴的历史财富。
教学重点:
吐蕃的社会发展及其与唐朝的友好关系。
教学难点:
1、松赞干布向唐朝提出和亲的原因。
2、本课涉及众多族名、地名、人名、称号、历史词语,学生不易掌握。
课时安排:课时
教学过程:
图一图二
材料二: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风。
初中历史《和同为一家(2)》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五课“和同为一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粟末靺鞨、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教学重点】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教学难点】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教学过程】课件2(唐太宗)课前:这个人物是谁?他开创了一个什么盛世?导入导语:对,贞观之治。
这一时期,我国边疆出现了哪些少数民族?作为一代明君,唐太宗和他的后继者们是怎样处理与各民族的关系的?曾写下了哪些民间佳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五课“和同为一家”。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处于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唐朝,政治清明、经济文化繁盛。
那它的民族政策又有什么特点呢?教师:“战”与“和”确实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那么,大唐天子唐太宗李世民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呢?我们通过解读太宗的一句话来了解。
(课件2:开明民族政策)学生:齐读“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教师:请一位同学们结合注释说出这句话的大致意思。
学生:过去的统治者都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少数民族,在我看来,我们没有什么不同,我对各族一视同仁。
教师:太宗的这话体现了他怎样的一种民族政策?学生:平等、开明教师:太宗以开明、平等的政策对待边疆各族,赢得了各族的拥戴。
北方各族和西域首领都尊称太宗为“天可汗”,把他看做大家共同的君主。
教师:要了解唐朝与各民族的关系,首先要来看看唐朝周边有哪些少数民族。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找找唐朝周边的民族。
(课件3: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北方邻近的第一个民族是?(东突厥)再往西北是?(回纥),往西是(西突厥),往南是(吐蕃),再往南是(南诏),东北方向的是(靺鞨)。
初中初一下册历史《“和同为一家”》教案
初中初一下册历史《“和同为一家”》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和同为一家”的含义和历史背景。
2.掌握甲午战争后中国的困境和国家政策的变化。
3.理解中日关系的发展和“和同为一家”对外交政策的影响。
4.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1.了解甲午战争后中国的困境和国家政策的变化。
2.掌握中日关系的发展和“和同为一家”对外交政策的影响。
教学难点1.理解“和同为一家”对外交政策的影响。
2.掌握跨文化交流意识。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通过讲述甲午战争后中国的困境,引出“和同为一家”的含义和历史背景。
2.展示中日之间的地图及重要事件,让学生初步了解中日关系的发展。
第二步:讲解(15分钟)1.讲解中国政府采取的一些政策,如“自强”,“改革开放”,及中日之间的战争和议定书。
2.讲解“和同为一家”政策出台的背景和意义,及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第三步:讨论(20分钟)1.分组讨论学生对“和同为一家”政策的理解和评价。
2.分享小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第四步:巩固(15分钟)1.给学生发放作业:请回家向父母或长辈了解他们对中日关系的看法,并将结果分享给全班。
2.教师点评学生的分享,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
第五步:归纳总结(10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对“和同为一家”政策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问答环节,让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作业1.调查你的父母或长辈对中日关系的看法,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调查报告。
学生评价1.本节课我对“和同为一家”政策有了深刻理解和领悟。
2.在小组讨论中,我能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
3.通过调查作业,我能够更真切的了解不同文化间的观点差异。
4.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由交流和思考,培养我们的思辨能力。
教师评价1.学生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问答等环节。
2.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够自由交流、思考问题,提高了自己的思辨能力。
3.学生完成调查作业,能够根据自己的调查结果进行思考和总结。
初中历史《和同为一家》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5 课“和同为一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粟末、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2、教学难点: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
[教学过程]。
七年级历史教案北师大版下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教案课题第5课和同为一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吐蕃的统一及其与唐朝的联姻,并受到唐朝的深远影响;南诏的发展及其与唐朝的关系;回纥的发展及其与唐的友好关系。
理解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回纥、南诏、吐蕃等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都对祖国边疆的开发做出过重大的贡献,都有过灿烂的文化。
唐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开放的政策、强盛的国力和先进的文化,唐朝吸引着各族人民与之交往,与唐朝加强了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原的技术与文化传播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其中,吐蕃与唐朝的关系更是与唐“和同为一家”。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通过分析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使学生认识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民族团结、祥和的重要前提。
教学重点:唐朝与土蕃的关系教学难点:1、对各族人民都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观点的理解教学方法讲述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对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知道多少?或朗诵有关文成公主的配乐诗,由此导入新课。
除了政治上统治时间长、经济发展水平高和文化繁荣以外,也体现在和周边少数民族的相处中,有密切的交流,推动了他们的发展。
不过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汉朝又有很大的区别,究竟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展示《唐朝时期边疆各族分布图》弄清楚唐朝主要边疆民族的名称与分布。
(一)、唐朝与土蕃的关系唐朝时期,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高原,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国家。
吐蕃东临中国,西临新崛起的阿拉伯帝国,南临印度戒日王朝和尼婆罗(尼泊尔),北临突厥。
为了进行统治,把战略位置重要的逻些作为都城,就是现在的拉萨。
(显示吐蕃的政权和经济)松赞干布热心地接受周围各族的先进文化,派贵族子弟到天竺留学,招揽了天竺的学者、尼婆罗的技师、大食的医生。
所有这些国家中,以中国的文明程度最高,松赞干布非常仰慕中原文明,决心要和唐朝建立友好关系。
初中初一下册历史《和同为一家》教案三篇
初中初一下册历史《“和同为一家”》教案三篇篇一1、了解当时各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和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
2、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3、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族的反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重点】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难点】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
【导入新课】历中原地区的许多统治者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矛盾重重。
但在唐朝初期,却有一位皇帝深深地赢得了北方各民族地拥戴。
在这位皇帝生前,各族首领尊奉他为各族首领――“天可汗”,这位皇帝是谁?他为什么获得各族的尊重?唐朝与哪些民族保持了怎样的关系呢?【学习过程】仔细全面的阅读课本,认真完成学案。
一、唐朝的哪两位皇帝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机构?二、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1、吐蕃(bo)人是今天哪个民族的祖先?2、当时的吐蕃(bo)人过着怎样的生活?3、唐朝与吐蕃的和亲(1)7世纪前期,吐蕃的赞普______________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___________。
(2)唐太宗把____________嫁给他。
(3)此次和亲的意义:(4)8世纪初,唐朝又将_____________嫁到吐蕃。
吐蕃和唐朝已经“_____________________”了。
三、唐与回纥(he)、靺鞨、南诏的关系1、回纥是________________的祖先,8世纪中期,建立汗国,唐玄宗封其首领为______________,双方关系友好。
后回纥改名为____________。
2、靺鞨族的一支________________统一各部建立政权。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________________,从此,粟末靺鞨政权以“_________”为号。
有“_______________”之称。
与内地贸易往来频繁。
3、六诏居民是_________和________的祖先。
在唐朝的支持下________统一了六诏。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____________精讲透析1、课本p22动脑筋2、认真识记本课的生字、词。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和同为一家”教案 北师大版
学生观察思考,
总结
老师巡视指导
小结
提问:请大家列举唐代的民族政策及史实
设机构管理:都督府
和亲:文成公主入藏和金城公主入藏
册封:云南王、西海郡王
文物见证:唐蕃会盟碑、千寻塔
练习
《伴你学》
独立完成
检查批改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唐朝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的封建王朝,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唐朝前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繁荣,号称盛世,同时,在我国古代民族交往史上,唐朝以比பைடு நூலகம்开明的民族政策,友好地对待少数民族也堪称历世王朝的典范。
这节课,我们学习唐朝时期的边疆主要民族以及唐朝与它们的关系。
听讲
了解本课的
学习任务
想像文成公主入藏的情景
提问:文成公主入藏和亲有什么重大意义?
3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书信,提到了一个什么事件?有何影响?又反映了唐蕃关系发展到什么程度?
思考回答
看图
回答
观察解释
学生讨论交流
随带的物品
及技艺
讨论回答
讨论回到
1金城公主入藏
2关系日益密切
3“和同为一家”
教师归纳
总结
板书
点苍山
会盟
1南诏政权是怎样建立的?
回答
讨论
回答
一视同仁的政策体现了比较开明平等的民族关系
阅读
联系回答
思考回答
巡视,指导,点拨板书
开明平等
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归纳板书
松赞干布与
文成公主
提问: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可上溯到唐朝,藏族在唐朝叫什么?他们的生活状况?
1展示图片并提问
为什么说松赞干布是吐蕃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北师大版历史七下《“和同为一家”》word教案
“和同为一家”教案示例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突厥的兴衰及其与唐的关系。
回纥的发展及其与唐的关系。
吐蕃的统一及其与唐的关系。
二、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指导学生比较突厥和回纥两个民族在生活、文化方面的异同,培养运用比较的方法去认识和表述历史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1.突厥、回纥、吐蕃等族都有悠久的历史,都对祖国边疆的开发作过重大贡献。
2.唐朝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了进一步发展,各族人民加强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边疆各族与中原王朝的关系是友好的,其中吐蕃更是与唐“和同为一家”。
3.通过本课学习,加深学生认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唐朝对西域、西南和东北的管辖,说明以上地方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重点、难点1.本课重点:回纥、吐蕃及其与唐的关系。
2.本课难点:使学生认识友好互助是各族关系的主流,各族统治者之间的战争则是一时的历史现象,这是一个难点。
另外本课内容较多,又多陌生的地名、人名、族名,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一、导入教师先让学生观看介绍突厥族发展的视频资料-“突厥兴衰”,然后引导学生回忆,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还有没有这个民族了(没有了,已溶入其它民族中。
)?再让学生阅读“和同为一家”这句唐朝时吐蕃赞普上书唐皇帝的话。
提问学生谁知道吐蕃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唐时,我国边疆地区还生活着哪些少数民族?从而引入新课内容。
二、讲授新课(一)、突厥汗国的兴衰1.突厥人的经济文化生活和习俗2.突厥汗国的建立和分裂(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视频资料中的有关知识)3.唐朝对东突厥、西突厥的战争教师在讲解后提问学生:从这一事件中可以看出唐太宗在对待民族问题上采取了什么政策?(学生阅读课本中的材料,思考回答)教师小结:这种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唐朝中央政权与边疆各族友好交往;北方各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由此可以看出,一旦少数民族对唐王朝构成威胁,他就用战争解除这种威胁,征服之后加以安置,对战败民族的贵族还加以优厚待遇,实行了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和同为一家教案设计
适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和同为一家”》教课设计设计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和同为一家”》教课设计设计教课目的一、基础知识目标突厥的兴衰及其与唐的关系。
回纥的发展及其与唐的关系。
吐蕃的统一及其与唐的关系。
二、能力培育目标经过指导学生比较突厥和回纥两个民族在生活、文化方面的异同,培育运用比较的方法去认识和表述历史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1.突厥、回纥、吐蕃等族都有悠长的历史,都对祖国边境的开发生过重要贡献。
2.唐代期间,我国一致的多民族国家有了进一步发展,各族人民增强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边境各族与中原王朝的关系是友善的,此中吐蕃更是与唐“和同为一家”。
3.经过本课学习,加深学生认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唐代对西域、西南和东北的管辖,说明以上地方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国土。
要点、难点1.本课要点:回纥、吐蕃及其与唐的关系。
2.本课难点:使学生认识友善相助是各族关系的主流,各族统治者之间的战争则是一时的历史现象,这是一个难点。
此外本课内容许多,又多陌生的地名、人名、族名,学生掌握起来有必定的难度。
一、导入教师先让学生观看介绍突厥族发展的视频资料-“突厥兴衰”,而后指引学生回想,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还有没有这个民族了(没有了,已溶入其余民族中。
)?再让学生阅读“和同为一家”这句唐代时吐蕃赞普上书唐皇帝的话。
发问学生谁知道吐蕃是今日哪个少量民族的先人?唐时,我国边境地域还生活着哪些少量民族?进而引入新课内容。
二、解说新课(一)、突厥汗国的兴衰1.突厥人的经济文化生活和风俗2.突厥汗国的成立和分裂(教师指引学生回想视频资猜中的有关知识)3.唐代对东突厥、西突厥的战争教师在解说后发问学生:从这一事件中能够看出唐太宗在对待民族问题上采纳了什么政策?(学生阅读课本中的资料,思虑回答)教师小结:这类较为开通的民族政策促使了唐代中央政权与边境各族友善交往;北方各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初中初一下册历史《“和同为一家”》教案
初中初一下册历史《“和同为一家”》教课设计本课的主题是〝隋唐期间 , 我国一致的多民族国家获取空前发展〞 . 教材第一介绍吐蕃人的社会生活状况 .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和亲 . 吐蕃赞普的上书 , 说了然吐蕃与唐代〝和同为一家〞的亲密关系 . 其次介绍了回纥 . 南诏等民族与唐代的友善交往和经济文化沟通的状况, 说明唐代民族交往的宽泛性. 一同看看初中初一下册历史《〝和同为一家〞》教课设计! 欢迎查阅 !初中初一下册历史《〝和同为一家〞》教课设计11.认识当时各少量民族的社会生活和发展及与唐代的关系.2.剖析唐代民族政策的特色3.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和发展的 ; 民族友善沟通有益于各族的反展 , 这类关系是我公民族关系的主流.【要点】吐蕃的发展及唐代与吐蕃的友善关系.【难点】唐代对边境各民族采纳的比较开通的`政策.【导入新课】历史上中原地域的很多统治者与边境地域的少量民族矛盾重重 . 但在唐代早期 , 却有一位皇帝深深地博得了北方各民族地拥护 . 在这位皇帝生前 , 各族领袖尊奉他为各族领袖――〝天可汗〞 , 这位皇帝是谁 ?他为何获取各族的尊敬 ?唐代与哪些民族保持了如何的关系呢 ?【学习过程】认真全面的阅读课本 , 认真达成教案 .一. 唐代的哪两位皇帝建立了管辖西域的机构?二.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1.吐蕃 (bo) 人是今日哪个民族的先人 ?2.当时的吐蕃 (bo) 人过着如何的生活 ?3.唐代与吐蕃的和亲(1)7世纪先期,吐蕃的赞普______________一致了青藏高原,定都___________.(2)唐太宗把 ____________嫁给他 .(3)此次和亲的意义 :(4)8世纪初,唐代又将_____________嫁到吐蕃.吐蕃和唐代已经〝_____________________〞了 .三.唐与回纥 (he). 靺鞨 . 南诏的关系1.回纥是 ________________的先人 ,8 世纪中期 , 成立汗国 , 唐玄宗封其领袖为______________,两方关系友善 . 后回纥更名为 ____________.2.靺鞨族的一支 ________________一致各部成立政权 . 唐玄宗封其领袖为________________,此后 , 粟末靺鞨政权以〝 _________〞为号 . 有〝_______________〞之称 . 与内陆贸易来往屡次 .3.六诏居民是 _________和 ________的先人 . 在唐代的支持下 ________一致了六诏 . 唐玄宗封其领袖为 ____________精讲透析1.课本 p_动脑筋2.认真识记本课的生字 . 词 .吐蕃. 松赞干布 . 逻些 . 回纥 . 回鹄 . 粟末靺鞨 . 南诏. 彝族等 .【思想拓展】用史实说明唐代统治者是如何灵巧办理周边少量民族的关系的?并说说你的感想.【牛刀小试】同步训练一选择题 . 二资料分析题【自我评论】掌握的很好好一般初中初一下册历史《〝和同为一家〞》教课设计2【教课目的】经过本课学习 , 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代的关系, 认识回纥 .粟末 . 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代的关系.经过指引学生剖析唐代民族政策的特色. 出现这类政策的原由及影响, 培育学生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心主义剖析问题的能力 ; 经过指引学生总结各民族与唐代的关系 , 培育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经过本课学习 , 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和发展的 ; 民族友善沟通有益于各民族的发展 , 这类关系是我公民族关系的主流 .【教材剖析】本课的主题是〝隋唐期间, 我国一致的多民族国家获取空前发展〞 . 教材第一介绍吐蕃人的社会生活状况 .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和亲 . 吐蕃赞普的上书 , 说了然吐蕃与唐代〝和同为一家〞的亲密关系 . 其次介绍了回纥 . 南诏等民族与唐代的友善交往和经济文化沟通的状况 , 说明唐代民族交往的宽泛性 .本课的要点 , 是吐蕃的发展及唐代与吐蕃的友善关系.本课的难点 , 是唐代对边境各民族采纳的比较开通的政策 . 唐太宗的〝自古皆贵中华 , 贱夷狄 , 朕偏爱之如一〞的态度 . 唐代与吐蕃的和亲 . 唐玄宗封立回纥 . 与南诏等少量民族领袖的政策都是开通政策的表现 .【教课过程】导入 : 历中原地域的很多统治者与边境地域的少量民族矛盾重重. 但在唐代初期, 却有一位皇帝深深地博得了北方各民族的拥护 . 在这位皇帝生前 , 各族领袖尊奉他为各族的领袖——〝天可汗〞 , 这位皇帝是谁 ?他为何能获取各民族的尊重?(经过上述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引出要学习的新内容 .)(出示布达拉宫的图片)大家知道这座宫殿是为谁而建筑的吗?——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松赞干布是哪一个民族的领袖?——吐蕃吐蕃是生活在哪个地域 ?是此刻的哪个民族 ?(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吐蕃的地点, 并达成图表 : 在地图上填上唐代先期边境的少数民族 )填图时注意 :这些少量民族多数散布在哪些地域?唐代政府设置了哪些机构管辖这些少量民族?下边我们详细来看看这些民族与唐代的关系如何?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1.吐蕃的民俗习惯(出示相关藏族生活的图片, 从中联想唐代时吐蕃生活风俗的状况)生活的地域 : 青藏高原一带 .生产 : 游牧为业 , 有的以农耕为生 .崇尚战功 , 以战死为荣 . 军法很严 , 战时前队皆死 , 后队方进 . 以战死为荣 , 几代都战死的有家被视为高门大族.赞普——藏语 , 意为有势力的君王 , 沿用为吐蕃国王的专称 .2.文成公主入吐蕃学生介绍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 , 吐蕃王国的创立者 ,629 年继位为赞普 , 当时年仅 _岁 . 他父亲在权利求夺中被毒死 . 父王诸臣和母后诸族举兵公然反叛 .学生思虑并回答 :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特别的意义?①保护了和平 , 加强了友情②亲密了两方经济文化沟通3.金城公主入吐蕃出示资料 :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给唐代皇帝的书信: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 , 又蒙降金城公主 ,遂和同为一家 . 天下百姓 , 普皆安乐 .思虑 : 为何吐蕃赞普要自称外甥, 又说是先皇帝的舅宿亲 ?由于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因此唐代皇帝是他的岳父, 他自称为外甥 ; 而他的长辈松赞干布曾娶文公主, 因此唐代皇帝又是尺带珠丹的舅家.初中初一下册历史《〝和同为一家〞》教课设计3一.学习目标 :1.认识突厥 . 吐蕃 . 回纥 . 粟末靺鞨 . 南诏的社会生活 ;2.总结唐代与各民族的关系 , 剖析唐代民族政策的特色和影响 ;3.认识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 民族友善沟通是我公民族关系的主流.学习要点 : 唐代推行开通民族政策的表现.学习难点 : 唐代推行开通民族政策的原由.二.自主学习充足准备 ( 找出重要人物 . 事件等基本因素并坚固记忆 ) ( 一 ) 隋唐和吐蕃的关系1.吐蕃是的先人 .7 世纪先期 , 一致青藏高原 , 国都 .2.时, 公主入吐蕃 , 嫁给 .她入吐蕃的作用 :.3.8世纪初,唐代又将公主,嫁给.吐蕃和唐代已经〝〞(二)隋唐和回纥的关系1.回纥是的先人 ,8 世纪中期 , 回纥成立汗国 .2.时, 封其领袖 .(三)隋唐和靺鞨的关系1.7世纪末,领袖一致各部,成立政权.2.唐玄宗封其领袖为 . 史称〝〞(四)隋唐和南诏的关系1.六诏居民 , 是和的先人 , 生活在云南苍山洱海一带 , 以后 ,一致了六诏 .2.时, 封其领袖 .三.小组议论 , 知识擂台 ( 沟通检查预习状况 )四.讲堂研究 ( 要求: 小组合作 . 研究. 沟通 )1.阅读资料 :〝自古皆贵中华 , 贱夷狄 , 朕偏爱之如一 . 〞--------唐太宗①这段资料的主要意思是什么?②唐代期间对少量民族地域推行什么政策?③唐太宗为我国一致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五. 学生回头看 ( 依据状况有要点的看书或背诵)六. 当堂训练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原居住在黑龙江 . 松花江流域一带的民族是 : ()A.靺鞨B. 突厥C. 回纥D. 吐蕃2.崇圣寺千寻塔是古代汉族与哪一个少量民族友善交往的历史目睹?A.吐蕃B. 靺鞨C. 回纥D. 南诏3.回纥族是今日哪个民族的先人 ?()A.彝族B. 白族C. 维吾尔族D. 藏族4.表现南诏建筑艺术水平的是 ()A.大昭寺B. 千寻塔C. 布达拉宫D. 渤海石灯塔5.唐代初年 , 以下名称中还未出现的是 ( )A.吐蕃B. 回鹘C. 突厥D.靺鞨6.以下相关唐代与边境少量民族交往联系的史实 , 哪一项表达是不切实的 ?()A.唐太宗设置了管辖西域的行政和军事机构[ 根源 : 学| 科| 网 ]B.唐太宗先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 后又把金成公主嫁到吐蕃C.唐太宗被北方各族和西域领袖尊称为〝天可汗〞D.和同为一家是吐蕃赞普在给唐代皇帝的上书中的话7.阅读以下资料 , 回答以下问题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 , 又蒙降金城公主 , 遂和同为一家 . 天下百姓 , 普皆安乐. 〞------- 尺带珠丹致唐代皇帝的上书请回答①上述资料反应了唐代与哪个民族的友善关系 ? ②唐代与这个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另一史实是什么 ?(3 分)初中初一下册历史《〝和同为一家〞》教课设计。
七年级历史下册《“和同为一家”》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下册《“和同为一家”》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下册《“和同为一家”》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下册《“和同为一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和并能够简述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粟末、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2.引导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能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学习重难点]重点: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难点: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
[自主学习]一、唐与吐蕃的关系1、吐蕃是的祖先,生活在一带。
2、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统一青藏高原,定都。
唐太宗把嫁给他。
文成公主到吐蕃有何作用?3、8世纪初,唐朝又将嫁到吐蕃。
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
二、回纥的勃兴:1、唐朝政府在对新疆的管理:唐太宗设立的和武则天设立的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2、回纥是的祖先。
8世纪中期,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
后来,回纥改名为。
三、“车书本一家”:靺鞨族生活在我国东北的、。
7世纪初,靺鞨族的一支统一各部。
后来在那里设州,以其首领为都督,封。
四、苍山洱海间的南诏:六诏居民是和的祖先。
在唐朝支持下,统一了六诏,唐玄宗封其首领为。
体现了南诏高超建筑艺术的建筑是。
[合作探究]1、归纳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名称民族祖先地区自身发展及其与唐朝关系吐蕃1.统一,定都2.把嫁给松赞干布(作用:密切了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之间的友好关系。
3.8世纪初,唐朝又将嫁到吐蕃。
回纥封其首领为。
靺鞨1._________统一各部;2._______封其首领为____________。
六诏1._________统一六诏;2._________封其首领为_____________。
2、看图片读材料:①请认识左图中的人物图一:_______,图二:_______。
北师版七年级下教案:和同为一家
]“和同为一家”〖课程标准〗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天可汗”的含义,了解唐太宗受到少数民族拥戴的史实。
讲述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故事,并能说出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列举唐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简述“和同为一家”的含义,并能说出自己体会。
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中提供的历史材料,学会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
识读“唐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了解唐朝周边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以及他们与唐朝密切交往的史实,掌握识读历史地图的方法。
收集整理唐朝民族交往的传说故事,掌握收集历史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重走“文成公主进藏路线”的活动,掌握史实,体会文成公主入藏的艰辛。
编演历史剧,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式和巩固是各民族人民长期开发、共同建设的结果,是各民族之间友好交融的结果。
认识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友好交往的基础。
通过唐朝民族政策的了解,树立尊重别人、平等待人的意识,培养学生待人宽容、豁达的性格。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表达能力。
难点陌生的地名、人名、族名较难掌握;认识友好互助是各民族关系的主流。
〖教学准备〗教材分析本课是唐朝民族关系史课,着重介绍了唐朝和睦、融洽的民族关系的历史。
唐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唐朝密切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联系,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和进步,巩固和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本课用“天可汗”“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和“点苍山会盟”三目来说明唐朝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和同为一家”。
唐太宗平等对待少数民族赢得少数民族的拥戴;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朝与吐蕃的联系与交往;点苍山会盟促进了西南地区和内地的交流。
总之,唐朝先进文化吸引与开放的民族政策是和睦的基础,少数民族首领也为友好和睦做出了贡献。
通过唐朝民族关系史的了解,能进一步加深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这一时代特点的认识和理解。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和同为一家”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教学内容分析
(一)单元章节内容分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我国历史上隋朝和唐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的大发展。
(二)课时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唐朝与当时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1.突厥汉国的兴衰
2.唐蕃和同为一家
3.唐朝与回鹘
4.唐朝与靺鞨
5.唐朝与南邵
重点、难点:吐蕃的发展和唐朝的关系;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
3.渤海政权与唐亲密Βιβλιοθήκη 关系(四)仓山而海间的南诏
1.六诏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
2.唐玄宗封首领为云南王
1.复习题问:
唐朝的繁荣,出现繁荣的原因,导入,唐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2.提出:
在历史上中原统治者与少数民族矛盾很深。但在唐朝有一位却被少数民族拥为“天可汗”为什么?
这位皇帝是谁?为什么会获得各民族的尊敬?主要少数民族有哪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土蕃的社会发展和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粟末靺鞨、南诏与唐朝。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各民族和唐朝的关系培养学生归纳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项目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五步教学)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本节介绍唐朝和回纥、粟末靺鞨、南诏、土蕃的关系,体现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第5课“和同为一家”
(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的社会生活
2.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定都逻些
3.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4.8世纪初金成公主嫁到吐蕃
5.“和同为一家”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教学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教学案主设计人:一、【学习目标】1、了解唐朝前期周边少数民族的概况,知道“天可汗”的含义,了解唐太宗受少数民族拥戴的有关史实;了解和掌握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的历史史实及意义。
2、通过阅读图片、史料,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识读“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了解唐代周边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二、【课堂预习】(一)基础知识梳理1、“天可汗”:“可汗”是什么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天可汗”又是指谁?2、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这个故事是指唐朝和哪个民族的关系?松赞干布的贡献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二)预习检测通读教材,标划知识点,并解决以下问题:①唐朝与吐蕃的关系用一句话概括,应是 。
②在唐朝与吐蕃友好相处过程中,有两位女性做出重大贡献和牺牲,她们分别是( )和( )。
③吐蕃的两位赞普是 和 。
三、【课堂教学】(一)构建知识体系(二)课堂练习1、张华假期去西部实地感受西部大开发的情况,顺便去参观位于大昭寺内的文成公主像,他应该去( )A 成都B 银川C 兰州D 拉萨“和同为一家”2、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关系反映的是()A、唐与南诏的关系B、唐与吐蕃的关系C、唐与突厥的关系D、唐与回纥的关系3、唐太宗大败东突厥,俘虏东突厥的首领是( )A.皮罗阁B.颉利可汗C.大祚荣D.骨力裴罗4、被西藏人民亲切称为“阿姐甲沙”(意为汉族阿姐)的人是()。
A. 昭君姑娘B. 文成公主C. 则天皇帝D. 金城公主5、下列关于唐与少数民族的交往的史实中,不正确的是()A 唐太宗在东突厥地区设立都督府,任用突厥贵族管理B 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C“和同为一家”道出唐与吐蕃的密切关系D 唐玄宗时,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6、唐初为发展唐蕃友好关系作出杰出贡献的友好使者是()。
A.王昭君B.文成公主C.金城公主D.李清照7、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和同为一家》教案02
“和同为一家”学习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使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使学生认识到少数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都是对祖国边疆的开发做出过重大贡献的,都有过灿烂的文化。
2、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相关情况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突厥、回鹘、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学生了解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平等、友好往来的史实,并能列举唐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
3、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这种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恶归纳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少数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比较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天可汗”;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
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友好互助是各族关系的主流,各族统治者之间的战争则是一时的历史现象,这是一个难点。
另外本课内容较多,又多陌生的地名、人名、族名,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位置关系,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关于唐朝与各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可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准备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少数民族的资料。
查找《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和《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贞观长歌》第二集片段突厥进犯唐朝,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介绍突厥的相关资料及其兴衰,然后指出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还有没有这个民族了(没有了,已溶入其它民族中。
)?提问学生谁知道吐蕃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从而引入本课内容。
二、新课讲授:展示《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与《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以及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讨论:1、从图中,分别说出边疆各族的名称和方位及唐朝前后,周边少数民族有什么样的变化?2、从材料中唐太宗所说的话,体现了什么民族政策?有何影响?学生:分成两组讨论回答。
(七年级历史教案)和同为一家
和同为一家七年级历史教课设计第 5 课“”一、教课目的:知识目标:1、认识主要史实:①唐代的民族政策。
②唐代周边主要少量民族的名称和地理地点。
③ 吐蕃一致。
④ 文成公主入藏。
⑤ 汉蕃“和同为一家”。
⑥ 唐代与周边少量民族的友善关系。
2、认识主要历史人物。
能力目标:1、采集藏族、维吾尔族、满族、彝族、白族的相关资料,培育学生采集资料、整理资料、比较剖析资料的能力。
采集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相关故事。
2、着手设计少量民族方向图,让学生确定正确的历史空间观点。
3、叙述文成公主的故事,培育学生口头表达历史事件的能力。
4、剖析各民族与唐代的关系,概括唐代民族关系特色,培育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
5、编写文成公主入藏小品,培育学生的想象能力。
6、分组学习,培育学生与别人团联合作的能力。
感情目标:1、认识政府开通的政策,是国家一致、民族团结的保证。
2、认识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族友善有益于各族的发展。
3、唐代与周边少量民族友善关系,是我国古代中央政权与周边民族关系的模范。
其开放的民族政策是今日特别值得借鉴的历史财产。
二、教课简析:教课要点:1、吐蕃的社会发展。
指引学生回想小学社会课上相关藏族的内容。
2、吐蕃与唐代的友善关系。
鼓舞学生叙述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故事,使学生亲身领会“和同为一家”的亲近关系。
3、介绍布达拉宫“曲结竹普”宫室里的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雕像。
教课难点:唐代开通的民族政策。
三、课前准备1、指导分组采集资料。
2、采集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相关故事。
四、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都知道,今日我国是个一致的多民族国家,境内共有五十六个民族,大家能说出多少个民族?生:(众说纷纭,可能说不全)师:大家有兴趣的话,能够回去查找相关资料认识五十六个民族的状况。
下面,这些图片,你能说一说是哪个民族?(逐个展现几个相关民族的图片:藏族、维吾尔族、满族、彝族、白族。
)让学生说出民族的名称。
请五个学生介绍今日这五个民族的概略。
初中历史《和同为一家(1)(2)》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5 课“和同为一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主要史实:①唐朝的民族政策。
②唐朝周边主要少数民族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③吐蕃统一。
④文成公主入藏。
⑤汉蕃“和同为一家”。
⑥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
2、了解主要历史人物。
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图片、史料,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2、通过识读“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了解唐代周边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
3、通过课堂编排有关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并能培养他们信息的处理和表达表演的能力。
4、分组学习,培养学生与他人团结合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1、认识政府开明的政策,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保证。
2、认识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有利于各族的发展。
3、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友好关系,是我国古代中央政权与周边民族关系的典范。
其开放的民族政策是今天非常值得借鉴的历史财富。
教学重点:1、吐蕃的社会发展。
引导学生回忆小学社会课上有关藏族的内容。
2、吐蕃与唐朝的友好关系。
鼓励学生讲述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故事,使学生切身体会“和同为一家”的亲密关系。
3、介绍布达拉宫“曲结竹普”宫室里的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塑像。
教学难点: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三、课前准备1、指导分组收集资料。
2、收集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有关故事。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都知道,今天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境内共有五十六个民族,大家能说出多少个民族?生:(七嘴八舌,可能说不全)师: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回去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五十六个民族的情况。
下面,这些图片,你能说一说是哪个民族?(逐一展示几个有关民族的图片:藏族、蒙古族、彝族、白族。
)让学生说出民族的名称。
师:(告诉大家这四个民族在我国唐朝时的称呼。
)今天,我们着重学习唐朝与这四个民族的关系。
二、学习新课(1)唐与东突厥之设立管辖机构□ 挂图《唐初边疆各族的分布》,请一学生指图,说出周边主要少数民族的名称和地理方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教学目标
1.道德目标:培养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的品质。
2.情智目标:
①感情目标:增强民族自豪感,发扬奋发向上的精神。
②认识目标:知道“天可汗”的含义,了解唐太宗受到少数民族拥戴的有关史实;讲述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故事,说出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教学时间 ( 1学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
(一)感情调节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繁荣开放的唐代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关系如何
呢?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民族关系是怎样出现的?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会找到答案。
展示课题。
(二)自学
1.自学内容1:理清本课知识体系。
自学方法:认真阅读教材,完成历史创造性练习P20 “课前思考”。
2.自学内容2:“天可汗”。
自学方法:阅读教材P2627“天可汗”一目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唐朝对东突厥采取了哪些政策?
(2)唐朝为什么要用突厥贵族而不用汉人进行管理? (3)解释“天可汗”的含义,“天可汗” 指的是谁?他为什么能得到少数民族的
拥戴?
3.自学内容3: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自学方法:认真阅读教材P27-30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一目的的内容,
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三)练习(解题、互阅或自阅)
完成创造性练习P20—23
(四)反思小结
唐和吐蕃
的关系
吐蕃生活在__________地区, 是______族的祖先,首领称为_______。
唐玄宗时,____________上表说,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唐蕃“甥舅会盟碑”至今仍屹立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成公主 入藏和亲 ___________是吐蕃杰出政治家,唐太宗把___________嫁给他。
意义 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速一材料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
太宗尝谓长孙无忌等曰:“朕即位之初,有上书者非一,或言人主必须威权独任,不得委任群下;或欲耀兵振武,慑服四夷。
惟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
朕从此语,天下大宁。
绝域君长,皆来朝贡,九夷重译,相望于道。
凡此等事,皆魏征之力也。
吴兢《贞观政要》
①魏征指出的“中国既安,远人自服”对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有什么影响?
②“耀兵振武,慑服四夷”与“偃革兴文,布德施惠”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