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娟 白族源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娟民族学Y2014101001
白族源流之一——乌蛮源流考
南诏后期、大理国前期,“白蛮”是白族的民族称谓,这一称谓与白族形成前的“白蛮”有明显分别。即:“白蛮”是白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等同于白族;南诏后期、大理国前期,“白蛮”则成为白族特定时期的民族称谓。也就是说,自南诏后期以来出现的“白蛮”和“乌蛮”也不等同于白族形成前的“白蛮”和“彝族”。乌蛮是白族的源流之一,其在西南边疆民族发展中的地位极为重要, 上承氏羌系统的昆明、史等民族, 下启现代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各民族, 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民族群体。
有关乌蛮的记载始见于《北史·周法尚传》“浦州乌蛮反, 诏法尚便道讨击破之。”1
林超民先生认为,隋唐时期洱海地区的“白蛮”部落群体是由“昆明之属”中原来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部族与汉族移民融合而成的;而受汉文化影响较小,较多地保留了自己社会文化特征的以游牧为主的那部分“昆明之属”,则被称为“乌蛮”,他们以畜牧经济为主,兼营农业,过着“夏处高山,冬入深谷”的生活。由“昆明族”分化成的“白蛮”、“乌蛮”在历史上都有从事农业生产的记录,若以农业生产之有无标准来区分“古代洱海人”与“昆明人”的族源则明显论据不足。
也有部分学者认为“白蛮”即后来的白族,而“乌蛮”则为后来的彝语支诸民族,尤指彝族,这样的说法显然是不正确的。“白蛮”、“乌蛮”只是普通名词,而并不是种属称谓。方国瑜先生在《云南民族史讲义》中明确指出:“住在洱海区域不同的部族,何以樊绰分别为乌蛮、白蛮?首先要说:乌蛮、白蛮是普通名词;并且是相对的称呼,而不是固定的特别名词;就是说,不能以乌蛮、白蛮为种属的专门名称,只是作者以区别不同部族的。”
隋唐时期的“白蛮”、“乌蛮”并不与现今的白族和彝族一一对应,“白蛮”、“乌蛮”不是种属名称;其次,《蛮书》提到的“白蛮”汉姓非常多,如张寻求、伊辅酋、伊宽求、段子英等,“乌蛮”则有杨秉忠、杨阿觸、杨酋盛等。南诏“德化碑”中也出现了许多汉姓。现今彝族汉姓较少,而白族则几乎都是汉姓,从大理国以来杨姓就一直是大理地区白族的大姓,而南诏时期乌蛮多为杨姓则与“白蛮”即白族,“乌蛮”即彝族的观点明显不符;最后,从宗教信仰角度来看,南诏时期“白蛮”、“乌蛮”有相同的原始宗教信仰,白蛮、乌蛮显然不能与现今白族、彝族一一对应。
那么针对乌蛮,有以下三点讨论:
第一, 乌蛮作为一个民族群体名称出现的时间问题。《隋书·周法尚传》记载“悯州乌蛮反, 攻陷州城, 诏令法尚便道击之。军将至, 贼弃州城, 散居谷间, 法尚捕不能得。于是遣使慰谕, 假以官号, 伪班师, 日行二十里, 军再舍, 潜遣人规之, 知其首领尽归栅, 聚饮相贺。法尚选步骑数千人, 袭击破之, 获其渠帅数千人, 虏男女口万余。”2从表面上看,《隋书》是唐初写成的, 而作者魏征(580—643)是跨越了几个历史时代的人, 能看到南北朝时期诸多的文献资料, 他是从这些文献
1《北史》卷76《周法尚传》
2《隋书》卷65《周法尚传》
中知道乌蛮的, 并将其写人相关文献之中。因此, 可以认为在南北朝时期, 乌蛮已经被汉族史家作为一个族称记人史籍。
第二, 乌蛮是否只分布在拢州。崔州, 南梁武帝大同三年置, 宋属大理, 故治在今四川省西昌市。从《隋书》的记载来看, 似乎只有褂州才有乌蛮。但事实并非如此,乌蛮应是西南地区分布较广、人数较多的民族群体, 史家只记载了与汉民族政权接触较多,且势力强大者, 而乌蛮的其他部分则由于齐梁之际, 囊氏占宁州, 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 各地保境不通, 所以没有被认识。故到了强大而统一的唐代, 对乌蛮的认识和记载便全面且详细了起来。
第三, 乌蛮何以称之为乌蛮。其实乌蛮是一个他称, 带有强烈的民族歧视色彩,是汉民族史家对有尚黑文化习俗并有共源关系的某一民族群体的称呼。
再来看隋唐时期乌蛮的分布情况。
第一, 西部的乌蛮, 主要分布在《史记·西南夷列传》所说的“西至桐师以东, 北至叶榆”这一广大地区, 为今天的楚雄州西部、大理市及保山市, 以历史上所谓的六诏(或八诏)为主, 故《云南志》卷3载“六诏并乌蛮, 又称八诏。”3
第二, 北部的乌蛮, 主要分布在雅碧江以东、大渡河以南、金沙江以北并一直延伸到滇东北、黔西, 即从今四川西昌向东一直到云南昭通和贵州毕节。这些乌蛮便是汉晋时期分布在越衡郡和朱提郡的昆明、史之后。《新唐书》载:“乌蛮与南诏世为婚姻, 其种分为七部落:一曰阿芋部, 居曲、靖州故地;二日阿孟;三日夔山;四日暴蛮;五曰卢鹿蛮, 二部落分保竹子岭六曰磨弥敛七曰勿邓。”4综合各种史料来看, 乌蛮的阿芋部分布在今昭通、鲁甸等地;阿孟部分布在今云南镇雄境内;夔山部在今云南大关、彝良境内;卢鹿部分布在今云南会泽、巧家、东川等地;磨弥敛部在今云南宣威;勿邓则分布在今四川凉山州从雅碧江到滇东北一线的广大地区。这些地区总体上与汉晋时期的越禽郡、朱提郡和昆明的分布区是重合的。
第三, 东部乌蛮基本上就是南诏统一之前的“东囊乌蛮”, 主要分布在今楚雄州东部、滇中红河州、文山州的部分地区。5
从而可以看出,乌蛮是囊括了上一个历史时期有共源关系的昆明、雯等的民族群体, 到南北朝时被汉族历史学家或政府官员概括为一个具有尚黑文化习俗的民
族群体, 故被称为乌蛮。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些民族群体在文献之中虽然没有说他们是“乌蛮之后”或“乌蛮种类”, 但仍可以从其生产、生活习俗中明确他们还是“乌蛮种类”。
例如寻传蛮、裸形蛮、丰巴蛮、两林蛮、锅锉蛮等。
从乌蛮自身的分化与发展角度看, 乌蛮到底是一个具有确定性的民族族称, 还是具有不确定性的民族泛称的问题, 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即乌蛮直接发展为彝族说和乌蛮发展形成为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民族说。
3(唐)樊绰撰、赵吕甫校释:《云南志校释》,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第93页。
4《新唐书》卷222《南蛮传下》
5尤中:《中国西南民族史》, 第2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