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课文
课文研读 经典原文
课文研读经典原文教学参考0524 1607课文研读经典原文文化背景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孔子从小就对“礼”感兴趣,很年轻的时候便精通“礼”,曾到东周向老子问“礼”。
30岁出头,孔子就已经很有学问,关于如何治国有自己的主张,在诸侯国中有了一些名气,并开始有了一些弟子,35岁时,为避鲁国内乱,孔子去了齐国,齐国不能用他,又回到鲁国。
后来,他门下的弟子开始增多。
在他50岁的时候,鲁定公起用他,并逐渐器重他,他在政事上很有作为,在外交斗争中也取得成功,鲁国的风气很快大有改善,这是孔子政治上最得意的一段时期,大约有三四年的时间。
但是鲁定公终于懈怠于政事,对孔子等人也轻慢起来,孔子见机而作,带上学生开始周游列国,他到过卫、陈、蔡等国,各国君主都很尊重他,甚至忌惮他,但没有人能用他,有一次他还差点死于非命,但是他始终怀抱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肯屈就。
14年后,孔子返回鲁国,致力于整理文献和教育弟子,以此而终。
《论语》共20篇,是对孔子言行的记录,出于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之手。
“论语”这一书名的由来,据《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论语》的篇名是从各篇开头部分摘取的两三个字,并没有特别的意思。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思想较为全面地保存在《论语》一书中。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关于什么是“仁”,《论语》里并没有集中、全面的解说,而是散见于各章里的有关解说,且往往是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对象而发的,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层次也有高下之分。
下面是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语录。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学而》)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颜渊》)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4《驿路梨花》课文研读
⼈教版七年级语⽂下册14《驿路梨花》课⽂研读14《驿路梨花》课⽂研读⼀、整体把握⼩说通过发⽣在哀牢⼭深处⼀所⼩茅屋的故事,⽣动地展⽰了雷锋精神在祖国边疆军民中⽣根、开花、发扬光⼤的动⼈情景,再现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乐于助⼈、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歌颂了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貌。
⽂章以“我”和⽼余⼀晚⼀早所见所闻为顺序,围绕“⼩茅屋的主⼈到底是谁”,设计了两次误会、三个悬念,分两个层次,刻画了⼀组⼈物,展⽰了他们助⼈为乐的美好品格。
⾏⾛在深⼭⾥的“我”和⽼余,在淡淡⽉光下,穿过梨树林,发现了⽵篾泥墙的⼩茅屋,房门反扣,屋⾥漆⿊,没有灯也没有⼈,⽩⽊门板上⽤⿊炭写着“请进”两个字。
“这是什么⼈的房⼦呢?”⾃然产⽣的疑问,形成第⼀个悬念,领起了全⽂。
得到帮助的“我”和⽼余,以为前来送⽶的瑶族⽼⼈是⼩茅屋的主⼈,于是同时抓住⽼⼈的⼿,抢着说感谢的话。
可是瑶族⽼⼈说他不是主⼈,⽽是过路⼈。
第⼀个悬念引出的第⼀次误会消除了。
第⼀次误会的消除⼜引出第⼆个悬念。
瑶族⽼⼈不是主⼈,那“主⼈家是谁”呢?瑶族⽼⼈说,他从⼀个赶马⼈那⾥打听到是⼀个叫梨花的哈尼⼩姑娘,她要⽤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
瑶族⽼⼈的讲述产⽣了第⼆次误会。
到此,是⼩说的第⼀个层次。
从哈尼⼩姑娘的出现到引出解放军战⼠建造⼩茅屋的故事,是⼩说的第⼆个层次。
“我”和⽼余、瑶族⽼⼈正在修葺房屋时,看见了梨树丛中闪现出⼀群哈尼⼩姑娘。
⾛在前⾯的约莫⼗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和⼀对晶莹的⼤眼睛,“我”料想她就是梨花。
瑶族⽼⼈也⾛到她们⾯前,深深弯下腰去,⾏了个⼤礼,表⽰感激之情。
可⼩姑娘说:“不要谢我们!房⼦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第⼆次误会消除了,接着产⽣了第三个悬念:解放军战⼠为什么盖房⼦呢?三个悬念、两次误会,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到⼩说的最后,通过哈尼⼩姑娘的述说,我们终于知道了事情的原委:解放军战⼠为了⽅便过路⼈,学习雷锋精神建造了⼩茅屋;梨花姑娘受感动,要⽤为⼈民服务的精神帮助过路⼈,⼀直照料着⼩茅屋;梨花姑娘出嫁后,她的妹妹就接着照顾⼩茅屋;瑶族⽼⼈、“我”、⽼余等过路⼈,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照料⼩茅屋。
关于教师研读课文
教师研读课文一、理解课文内容在开始研读课文之前,教师需要先理解课文的内容,包括课文的主题、情节、人物关系等。
只有理解了课文的基本内容,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后续的分析和研究。
二、分析课文结构分析课文结构是教师研读课文的重要环节。
教师需要了解课文的段落、层次和布局,从而更好地把握课文的逻辑关系和整体结构。
三、把握课文主题把握课文主题是教师研读课文的核心任务之一。
教师需要深入挖掘课文的主题思想,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和情感,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四、研究作者意图研究作者意图是教师研读课文的重要方面。
教师需要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个人经历和思想观点等,以便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五、探索语言特点探索语言特点是教师研读课文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需要了解课文的语言风格、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等,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六、发掘教育价值发掘教育价值是教师研读课文的重要任务之一。
教师需要深入挖掘课文的教育价值,包括思想教育、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等方面,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七、思考学生学情思考学生学情是教师研读课文的重要步骤之一。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等,以便更好地制定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
八、确定教学目标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等。
教学目标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进行制定,并且要具体、明确、可操作。
九、设计教学方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需要设计教学方案,包括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和教学素材等。
教学方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并且要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十、准备教学素材准备教学素材是教师研读课文的最后一步。
教师需要准备各种教学素材,包括图片、音频、视频和课件等,以便更好地辅助教学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素材的质量和适用性,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课文研读 经典原文_9837
课文研读经典原文教学参考0526 0753课文研读经典原文文化背景《左传》是《左氏春秋传》的简称,又称《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所记载的历史年代大致与《春秋》相当,同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但《春秋》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左传》的明确纪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7),并在全书最后附上了一段鲁悼公四年(前453)三家分晋的史实。
《左传》最初是单行的,至西晋杜预,始将《左传》与《春秋》逐年合并(即“经传合一”),从此相沿不易。
《左传》全文共196 000多字,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号称“大经”。
《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但与后二者重在阐发义理不同,《左传》更重视对《春秋》史实的补充。
《左传》的,司马迁和班固都认为是左丘明,但后世也有不同的看法。
由于古书的成书过程非常复杂,往往经过多代多人始能写定,所以确定十分不易。
学术界现在一般认为,《左传》是由某位史学家(在没有足够反证的情况下,姑且可以认为是左丘明)撰写,又经后世不断增益而成,约成书于战国早期。
关于《左传》与《春秋》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看法认为它是解释春秋的一部史书。
另一种看法认为它是单独的著述,与《春秋》有关,但并不是专为解释《春秋》而作的。
其依据主要有三点:一是《左传》与《春秋》记载时间下限不同;二是《左传》中的有些内容在《春秋》中并无记载,而《春秋》中的有些记载在《左传》中又没有解释;三是《左传》使用夏历,对于晋国的历史记载得比较详细,而《春秋》使用周历,重在记载鲁国的历史。
《左传》是我国历史著作的典范,是我国编年体史书的第一个高峰,也是《史记》问世以前我国最重要的史书。
《左传》的内容十分丰富,举凡天文、地理、氏族、制度、人物、军事、外交、经济、礼俗以及鬼神、灾祥、卜筮之事,无不记载,史料价值非常高。
当代史学家钱穆先生就曾说过,《左传》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基准。
寻找吃鸟真凶——郑振铎《猫》课文研读
寻找吃鸟真凶——郑振铎《猫》课文研读秦雄教读《猫》,我们难免有这样的想法:“我”也并未亲见黑猫咬第一只黄鸟,为什么“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就“开始觉得我是错了”?难道不可能出现花白猫咬死第一只黄鸟,而这只黑猫偶然路过咬死第二只黄鸟,即两个凶手的情况吗?也就是说“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这样为花白猫漂白洗冤是不是有点武断了呢?一推断凶手是第三只猫即花白猫的理由:一、花白猫“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并且“张婶便跑来把猫捉了去。
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有作案动机,很强的吃鸟欲望。
二、“我”的潜意识,“一定是它”;妻的潜意识坐实与难过,无疑火上浇油。
所以“我”失去理智。
三、最重要的是,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注意,“默默无言”后是“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说明张婶是想辩护的,但没有理由,更说明凶犯是花白猫无疑。
四、猫的表象“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这给了我吃鸟的臆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
细细一读,不难发现,“我”把猫当作凶手全是“先入为主”思想在作怪。
带着“不喜欢它”的有色眼镜,带着“一定是猫”的主观臆想,所以对鸟儿的“凝望”有了戒心,认为是“心生歹意”,猫的一切举动都是罪证。
在这种男女主人强大的心理背景下,即使有其他建议的渠道也被打杀了,与其说张婶是“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不如说是根本不给她“辩护”的机会。
于是,悲剧发生了,猫自然伤得不轻,所以声音是“悲楚地”“咪呜”。
其时,“我”是有机会补救“受伤”的“良心”的。
因为“两个月后”“我们的猫”才“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
两个月时间“我”也许偶然见到它,但它远远地逃着众人,再也不肯相信“人”这种动物,所以逃在“屋脊”上,所以最终死掉,所以给“我”“更难过得多”的自责与悔恨。
二到底真凶是不是花白猫呢?“我”最后是“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因而思想急速地一百八十度大转变:“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第6课《老山界》课文研读-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6 老山界教学重点1.梳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展开叙述的文章。
可以让学生根据时间和地点的线索,梳理作者翻越老山界的经过,并把重点放在体会红军翻山过程的曲折、艰难上。
2.品味文中精彩的语句,体会作者在行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本文叙事简洁生动,同时也有很多细腻的描写,充满了浓郁的抒情气息。
引导学生赏析精彩的语句,注意体会其中表现出的乐观、昂扬的精神和革命必胜的信念。
3.感受文章所传达的精神品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长征是载入史册的不朽伟绩,文章记叙红军长征过程中翻越老山界的经过,写的是“事”,展现的却是“人”,是具有坚强的革命意志、征服了重重艰险的红军战士。
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对事件(翻山情节)的梳理深化到对人物精神品质的体察,透过文章记叙的翻山过程中的一件件事、一处处细节,感悟红军战士的精神品质。
课文研读一、整体把握本文是回忆长征的经典名篇。
文章真实、生动地记叙了作者在长征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过程,写的事情不少,头绪也很多,却线索清晰,详略得当,将整个翻山过程写得十分清楚,是叙事散文的典范。
文中有许多富于抒情气息的描写,一向为人称道,不仅极为生动、细腻,让读者读来仿佛置身于山路之中,目睹作者登山夜宿的过程,而且充满感染力,令人振奋。
文章令人信服地展现了红军这支坚强的革命队伍的风貌和能够克服任何艰难险阻的伟大品质。
可以说,这篇文章的经典地位,就在于透过精到的叙事、生动的描写,张扬出昂扬的革命情怀。
1.精到的叙事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1段,对事件的起始简要地做了介绍。
第2段以下至倒数第2段是第二部分,记叙翻山的过程,一方面清晰地展示出“时间”的推进,另一方面清楚地点出作者当时所在的地点,也就是点明“空间”的转移:开头是“下午才动身,沿着山沟向上走”,写出队伍行动迟缓的情形;接着写“天色晚了”,“我们”“跑到前面去”,“在转弯地方”进了一间瑶民的房子,和瑶民母女攀谈;之后,“天黑了才到山脚”,写夜间山路的险峻;接着又“走了半天”,在山路上露宿;夜间醒来,是“半夜里”不知不觉又睡着了;再写第二天的行程,点明“黎明的时候”醒来,准备出发;“走了不多远”,就看见雷公岩;翻过雷公岩,一路前进,先是“快要到山顶”,之后终于在“下午两点多钟”到达山顶;最后是“一气儿跑下山去”。
《回忆鲁迅先生 (节选)》课文研读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课文研读一、整体把握本文节选自萧红在鲁迅先生去世三年后写的回忆文章,主要对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进行了记述。
作者以女性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许多零散的生活细节,将鲁迅置身在日常生活中去描写,使他的形象生活化、真实化,不仅可敬更加可亲。
文章由诸多片段连缀而成,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等多个方面。
从鲁迅明朗的笑、轻捷的走路姿态写起,之后回忆了先生夜谈沉思、饮食习惯、开玩笑、读青年来信、不在意校样、看电影、翻书休息、夜里工作、尝鱼丸、包书和病中工作等诸多生活场景。
这些片段的组合并没有严密的逻辑关联,其实就是鲁迅日常生活点滴的纪实,作者信手拈来,真实可信,感人至深。
在平淡的生活状态下呈现出鲁迅先生的个性、情趣、思想,从细微之处显示了鲁迅伟大的品格。
嘱咐许广平给萧红付车费的细心,和萧红开玩笑的诙谐,深夜读青年来信的负责,对有人用他的手稿包油条的不在意,工作到凌晨的刻苦辛劳,尝鱼丸的严谨求证,包书的认真细致,等电车时候吸烟的悠然……萧红以其独特的观察视角,让读者“不仅认识了思想家的鲁迅,也认识了作为一家之长的鲁迅和作为一个情义深重的宽厚长者的鲁迅”(肖凤《〈萧红散文选集〉修订版序言》)。
文章内容看似寻常甚至琐碎,心有所忆就落笔成文,但这恰恰是萧红写作的特点:貌似漫不经心的背后是对鲁迅深刻的了解,貌似轻描淡写的内里是对鲁迅炽烈的情感。
写日常琐事,却不落痕迹地展现了伟人情怀。
文章以其别具特色的叙事风格,形成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成为了怀念鲁迅的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这是萧红用心血谱写的一曲鲁迅先生的赞歌,也是一曲深沉凄丽的挽歌,萧红对鲁迅的景仰、敬爱、怀念之情缓缓地流淌其中。
二、素养提升阅读能力培养。
本课是一篇自读课文,文字量较大,结构松散,在指导自读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通读课文,梳理文意的能力。
自读时要借助文旁的批注切入文章本身,为阅读引路,变无目的阅读为有目标阅读。
研读小学语文课文,感悟“生本教育”理念[论文]
研读小学语文课文,感悟“生本教育”理念“生本教育”是一种尊重生命,尊重自然,顺应儿童天性,提升生命质量且具有科学意义与崭新价值的教育体系。
“生本教育”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需要我们用心感悟,用心实践。
通过选取小学语文3篇课文,分析小学语文课文中蕴藏的“生本教育”理念。
小学语文课文生本教育理念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感悟“生本教育”理念,善于发现语文课文中蕴藏的“生本教育”火花。
笔者就以研读寓言《揠苗助长》、课文《桃花心木》和《乌塔》为例,谈谈对“生本教育”理念的感悟。
一、顺应学生学习天性,发挥教师“导航”作用“生本教育”理念强调学习是人自身的一种需要,而不是外在压力的结果。
《揠苗助长》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故事中的宋人做了这样一件事情:不顾禾苗自然生长本能和发展规律,强行人为拔苗助长。
结果,禾苗不但没有长高,反而全部枯死了。
宋人愚蠢之处,恰恰是违背了禾苗自然生长发展规律。
这个故事的启示是:顺应自然规律,科学培育“禾苗”成长。
这个故事,对我们进行生本教学实验就很有启发:学生就是天天向上的“禾苗”,教师就是科学培育“禾苗”的园丁,“禾苗”天天健康快乐成长,教师科学培育是关键。
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顺应学生学习天性,让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自主学习;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做现代化的优秀“农夫”,为学生生长过程做好科学“施肥”“松土”“浇灌”“防病”等指导工作,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科学导航,为学生创设科学、民主、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科学、丰富、健康、智慧学习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合作、自主探究、自主评价等提供科学指导。
这则寓言故事蕴含的“生本教育”理念,就是相信人具有学习的天性,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天生的学习天性,教师应充分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科学“导航”。
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发挥园丁“授渔”作用《桃花心木》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二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位种桃花心木的园丁,从不定时、定量地为树苗浇水,而是模仿大自然时旱时雨的特征,让小苗在不确定的环境中生长,以便于它能将根扎得更深,更能适应将来的生长。
研读课文是教材处理的关键
文 处 理 ” 。
下 面 是 我 对 人教 版 三 年 级 上 册 的 课 文 《 州 桥》 赵 的 研 读 。 对 这 样 一 篇 看 似 浅 显 易 懂 的 课 文 ,我 们 应
该 研 读 到 什 么 样 的程 度 ?
的条理性。
对 教 材 的处 理 :能 根 据 教 材 在 全 册 或 单 元 中 的地 位 , 确 定 对 教 材 的处 理 ;能 根 据 学 生 的 学 习特 点 ,确 定 对 教 材 的 处 理 :能 根 据 自己 对 教 材 的 别 出 心 裁 的 体 味 ,确 定 对 教 材 的 处 理 等 。 教 材 处 理 的 关 键 ,是 教 师 研 读 课 文 的 水 平 与 能 力 :教 师 研 读 课 文 的 水 平 , 制 约 着 教 师 教 材 处 理 的
但 … - 且 …… ”“ 的 ……有 的……还 有 的…… ” ・ 而 、有
立足 于 获取 教 学 内容 而 去反 复地 、多 角度 地 、
从总到分地研读课文 ;
立足 于透 彻地 理 解 而去 读 课 文 ,对 课 文 内容 进 行 分 解 ,对 课 文 内容 进行 综 合 ,对 课 文 内容 进 行 提 炼 ; 立 足 于 别 出 心 裁 的 体 验 而 去 读 课 文 ,力 求 读 出 课 文 的 深 刻 奇 美 之 处 ,哪 怕 面对 的是 很 老 的 课 文 ; 立足 于生 发教学 创意 而去 读课 文 ,在精 细的课 文 研 读 中得 到 教 学 设 计 的 启迪 。
四 年 级 教 学 的创 意 :内容 概 括 .段 式 学 用
桥 墩 、 拱 形 、横 跨 、 创举 、 雕 刻 、 精 美 、 图 案 、缠
阅读教学应从研读课文开始
阅读教学应从研读课文开始作者:朱河清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6年第10期研读课文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功,甚至可以说是教师的“极致能力”。
教师研读课文的深浅度对课堂教学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没有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只能图个表面热闹,热闹之后,学生什么也没有。
据了解,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会增加“钻研教材、钻研文本”的目标要求,这是很有针对性的,是阅读教学的“返本归根”。
一、研读课文是实现课文阅读教学价值的前提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历来都是重视“教材研读”的。
1990年颁布实施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字要规规矩矩的写,课文要仔仔细细的读,练习要踏踏实实的做,作文要认认真真的完成。
”这实际上也是对教师的要求,课文要仔仔细细的读,是一种阅读态度。
当前,在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浅入浅出”的现象,缺少鞭辟入里的有效分析,学生“会的”教得太多,“不会的”却又教得太少。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深刻地指出:“要重视课文教学,课文教学不要打水漂。
”一位年轻教师教《斑羚飞渡》,整节课停留在“讲述故事、画面展示与欣赏”,基本没有触及文本,更不用说深入探究,学生所得甚少。
课后,这位老师的自我反思是:备课不足,三分钟读课文,三天时间做课件,十分钟“讲”课,35分钟学生“讨论”。
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可能很多,但教师没有“仔仔细细的读”课文,底气不足,应该是重要的原因。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大量阅读,是语文教育的返朴归真。
但是,如果漠视课文,那么,课文的教学价值将被弱化,学生阅读态度、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培养将缺乏充分的历练,失去最基本的“支撑”,阅读教学有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是令人担忧的。
于漪老师曾经说过:“钻研教材是无底止的,写了教案去实践,进行实践后再来看教案,就会觉得没有一篇自己是十分满意的。
且不说深与浅,就是…准‟也十分困难。
”名师尚且如此,何况普通教师。
经典模板 (97)《回延安》课文研读
《回延安》课文研读一、整体把握贺敬之于1956年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
大会期间,诗人受到革命老区人民的热烈欢迎,目睹延安城的新貌,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回延安》。
这首诗政治性和抒情性都很强,地域特色鲜明,民歌气息浓厚,在20世50年代创作的革命诗歌中属于上乘之作。
这首诗共五章,下面按章分别归纳要点。
第一章表达重返延安时的激动之情,以及见到延安亲人时的喜悦之情。
可以分两层:一层写回延安时的心情,“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然后一“抓”一“贴”两个动作,再宕开一笔,“几回回梦里回延安”的持久愿望,最后“千声万声呼唤你”直抒胸臆,是从不同方面表达“激动”的心情。
二层写延安亲人“迎过延河来”,诗人竟然说不出来话来,唯有一个动作“一头扑在亲人怀”,表达的心情除了激动,还有喜悦。
第二章追忆当年在延安的生活,表达对延安的感激之情。
当年的生活写得非常概略,只选取典型的事物和情景,“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等;还有比喻性的描写,“树梢树枝树根根”“羊羔吃奶眼望着妈”等,非常奇巧而含蓄地表达了延安对诗人的培养,同时,这两句诗写在开头,又是起兴的写法。
第三章描写亲人欢聚时的热烈场面,表达亲人之间的喜悦之情。
地点在窑洞,亲人话家常。
选取了几个典型人物———老爷爷、团支书、社主任等;描述了热烈的场面———“团团围定炕上坐”“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点出了所谈的话题———“我梦见鸡毛信来”“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十年来革命大发展”等。
第四章描述延安城新面貌,表达对延安建设成就的赞美之情。
以“我”的眼光来看延安新貌,选取了“一条条街道”“一座座楼房”“一盏盏电灯”“一排排绿树”等典型事物来描写,以“母亲延安换新衣”总括这一新貌。
第五章回顾延安的光荣历史,展望延安的美好前程,表达诗人的惜别之情。
这是最后一节,点明与延安相关的地点———杨家岭、宝塔山、枣园、延河,与延安相关的人物———毛主席、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等,表明这些革命传统在今天更加发扬光大,延安未来更加美好,“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全诗带着高亢的情调结束。
课文研读
四、课文第4则研读【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即了解自己更重要)。
战胜别人的人有劲儿,战胜自己的人刚强(即战胜自己更重要)。
知道满足的人就是富人。
确定不移、竭力实行的人有意志。
不丧失合适位置的人(比如那些自知、自胜的人)能够长久。
死得不荒唐的人就是长寿的。
【解读】1、两个难点:其一是“知足者富”和”强行者有志”的理解。
这里的“富”,主要是指精神上的富足;物质上欲求不高,也能相对富足。
所谓“知足者常乐”是也。
“强行者有志”,是说志向只有付诸实施,并确定不移、顽强坚持的,才是有志。
其二是对于“死而不亡”的理解。
任继愈先生认为说,“说什么死而不亡是长寿,这些都是唯心主义的思想。
”而张松如先生认为,“死而不亡”并不是在宣传“有鬼论”,不是在宣扬“灵魂不灭”,而是说,人的身体虽然消失了,但人的精神是不朽的,是永垂千古的,这当然可以算做长寿了。
课本中列举了两种的解说,可择善而从。
2、具体内容解说:(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这两组句子,每组前后两句,后句语意上重于前句,前宾后主。
“知人”就是了解别人,“自知”就是了解自己,这是一组对立项。
在两者之间,老子选择的是“自知”。
他认为了解别人的人是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则是高明、圣明。
这是一个极富人生哲理的判断,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自知实际上更为困难;一般人的毛病尤在于不自知。
“胜人”和“自胜”是一组对立项。
在两者之间,《老子》选择的是“自胜”。
它认为战胜别人的人只是有劲儿,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刚强。
这也是一个极富人生哲理的判断,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自我其实更难于超越,就是说战胜自己其实更困难。
(2)、“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一般人认为富有就意味着拥有大量的财产,可老子却说那知道满足的人就是富有的人。
其中的启示意义也是很深刻的。
语文老师常用研读课文的方法研究
语文老师常用研读课文的方法研究同学们,下面老师介绍几种语文研读课文的方法,大家认真阅读,仔细体会,定有大收获,内容如下:我研读课文的八种方法(一)文本细读法所谓文本细读,是指从字、词、句等言语材料的释读入手,细致分析言语的表达手法、修辞手法,层层解剖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王尚文语),全力开掘言语的多侧面内涵,以一种类似于“老牛犁地”的深耕细作的方式,读出课文的味道。
语文课首要的任务就是带领学生亲近文本,涵泳语言,在课文中走个来回,赏析出它的用词之美、句式之妙、章法之奇、立意之高。
语文课不是教“内容”的课,而是教“形式”的课,更准确地说,是教“怎样从形式到达内容”的课。
以《春》为例: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美文,文句清新,读来朗朗上口,但是叫学生说,却又说不出究竟好在哪里。
不妨通过比较的方法,品味一下作者的句式。
将下面三组文字(1和2,3和4,5和6)分别读一读,做个比较。
1、园子里和田野里,一大片一大片嫩嫩、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了出来。
在软绵绵的草地上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地吹着。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第1句给人的感觉是,人看着嫩嫩、绿绿的小草正从土里偷偷地钻出来,而且一大片一大片都是,这显然不可能。
第2句给人的感觉是,因为发现到处都是嫩嫩的、绿绿的,便想象小草是刚从土里钻出来的,是“偷偷”的,像故意不让人注意似的,这是完全可能的。
“嫩嫩”和“绿绿”要读得像是有水滴出来的新鲜感觉。
“瞧去”在中间,“满是的”单独放在最后,强化了发现的神秘与欢喜:啊,小草可真有本事,能一下子,而且是这么一大片的从地里全钻出来了呢!还有,第1句“在软绵绵的草地上”的“软绵绵”,只是对“草地”的一般想象;而第2句“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落在最后,则是由于人是在草地上坐着、躺着、打滚、踢球等等,才有了对草和对风的感觉。
经典模板 (43)《一滴水经过丽江》课文研读
《一滴水经过丽江》课文研读一、整体把握2012年6月,阿来第三次来到丽江,探访了当时还在建设中的高山植物园。
回到丽江城后,受友人所赠十三卷本《云南史料丛刊》的“诱惑”,阿来应允写一篇“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有关丽江的文章。
面对着众多写丽江的佳作,面对着丽江的千头万绪,他觉得“这篇文章是非写不可了,如何着手,依然心下茫然”(《小资与艳遇概括不了真正的丽江》)。
最终,阿来写出了这篇文章,我们也就有了这篇课文。
文章共16段,内容非常丰富,结构却很清晰,作者同时在时、空两个维度上展开文章,以“一滴水”作为线索和流动的“镜头”,串起了丽江的地理环境、自然风景、历史发展、当代风貌、文物古迹、民风民俗。
从时间的维度来看,本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1—5段,以水滴“自述往事”的方式,叙写历史;第6—16段,以水滴“旅途记事”的方式,描写现在。
从空间的维度来看,第一部分由高而下,从雪峰直入地下;第二部分则是平地起伏,接近一般游人的视角。
两部分连在一起,恰好是一滴水从在玉龙雪山之巅形成到汇入金沙江的真实时空历程,文章就在这样一个真实的叙事框架中缓缓展开,让虚构的叙事者娓娓道来,构思之巧妙令人赞叹。
第一部分中的第1、2两段,讲述“一滴水”的前生,更描述丽江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周边最重要的地理标志———玉龙雪山。
文章一开头就营造出从峰顶俯瞰的空间高度和地质时代的时间长度,气势不凡。
接下来的三段,借水的行程,描写山林的风光,更重要的是以简约而又形象的语言,极具概括性又不失具体地表现丽江城(特别是四方街)的建成史和成名史。
记录了对丽江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人物。
然后用几笔简略的描写,展现溶洞的幽暗,让“一滴水”暂时退隐幕后,这既是一般所说的“过渡”,也是文章进行时空转换与跳跃的准备。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它本身构成一个局部的时空线索。
就时间而言,从白天写到黄昏、夜晚,继而写到次日黎明;就空间而言,从城外的黑龙潭,城边的大水车,循玉河入城,穿越丽江城后汇入城外的金沙江。
《再塑生命的人》课文研读
《再塑生命的人》课文研读一、整体把握《再塑生命的人》节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说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长久地凝视我的老师──安妮·莎莉文。
”安妮·莎莉文开启了海伦·凯勒的智慧,也陪伴着她走过了生命的大半旅程。
节选部分讲述的是安妮·莎莉文刚刚走进海伦凯勒生活时的故事。
文章开篇明义:“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为什么是“最重要的”的?因为此后“我”的生活开始与此前截然不同了。
文章接着回忆了“我”与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初次相见,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那天下午的情境。
尽管海伦·凯勒只是安静地走到门口,默默地等待,但“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
句中“搓捻”“抚弄”这些下意识的动作,仍然可以看出这个六岁多的孩子内心是多么的不平静。
这种内心波动与她此时阴郁的心态是一致的。
作者用“神情紧张”“小心翼翼”“心砰砰直跳”“唯恐意外发生”“大雾中的航船”这些十分形象又富于情感的文字,形象、真切地表现了盲童的处境:六岁的孩子对外界世界充满了好奇,但聋、瞎、哑这些生理缺陷关闭了她接触世界的大门。
她无助、脆弱,需要能引航的光明带她走出迷雾。
文章虽以《再塑生命的人》为题来写莎莉文老师,但开篇并没有把笔墨放在莎莉文身上,而是通过描述“我”的心理状态,来表明对于这个孩子,此时的莎莉文是多么重要啊──“恰恰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初次上课,莎莉文老师送给了“我”一个布娃娃。
这是给一个六岁女孩的最好礼物。
然后“莎利文小姐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写‘doll’这个词”,很明显,这个手指游戏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模仿起来。
从这里,我们体会到了莎莉文老师的高超的教育方法──通过游戏,让海伦·凯勒产生学习的兴趣,并且有了成就感。
而产生兴趣,获得成就正是莎莉文老师为海伦·凯勒打开外界世界大门的钥匙。
教师研读课文需要注意几个关注点论文
教师研读课文需要注意的几个关注点一、明确教学“增长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明确教学的“增长点”呢?在第十册《白杨》一课的阅读教学中,要求“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应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独立思考”。
而在学习第五册《爬天都峰》时就明确指出:“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多读读,多想想,读完全文把前后内容联系起来再想一想”。
通过对这两次阅读点的分析比较,我们清楚地知道,“联系上下文多读多想”这一要求是循序渐进地安排的。
“联系生活实际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就是在原来基础上的新目标,就是《白杨》一课阅读教学的“增长点”。
二、选准开课“切入点”1.题眼切入法如《草船借箭》,揭题后引导学生抓住题眼“借”字提问:谁向谁借箭?为什么借箭?结果怎样?教师随机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对文本展开深层次的探究性阅读,寻求问题的答案。
2.情境切入法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情感性很强,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十里长街送别总理那催人泪下的场面,再配上教师深情的画外音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以情悟文,以文激情,情理交融”。
3.重点切入法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入手,能起到提纲挈领的效果。
如《长城》,可抓住“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这个中心句引导学生展开对课文的研读。
三、挖掘教材“空白点”这是指善于挖掘、捕捉教材内容和表达上的空白点,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解读。
例如《黄山奇石》一文,课文根据黄山岩石名形相似的“奇”,通过“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等石的具体描写,突出“很有趣”。
其他奇石,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一笔带过,进行略写,形成了空白。
我们可引导学生紧扣“奇形怪状”,抓住岩石的名字,发挥想象力,分别说说这三块略写的岩石的样子。
四、寻找读写“结合点”这是指在研究教材时,要善于发现教材中读与写的最佳结合点,并进行有效设计。
1.改写式如将《游园不值》《望庐山瀑布》等写景类的古诗改写成以学生为第一人称的游记,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入境入情。
经典模板 (49)《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文研读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文研读一、整体把握1976年,23岁的马丽华受到当时许多大学生去西藏插队落户的影响,“被一种很单纯的热情、理想、信念所鼓舞” (《行吟西藏的心路历程》)而入藏工作。
她原打算去做小学教师,由于能写诗、善作文,被留在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工作,四年多后调入《西藏文学》编辑部任编辑。
入藏约十年后,她的长篇散文《藏北游历》问世(后与《西行阿里》《灵魂像风》合为《走过西藏》),为她赢得了广泛的声誉,马丽华也为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西藏热”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某种程度上因为这部书的刺激,‘西藏’本身也迅速成为重要的时尚元素” (李敬泽《山上宁静的积雪,多么令我神往》)。
课文即选自《藏北游历》的第七章《冰雪大江源》。
《藏北游历》的写作,与人文纪录电影《万里藏北》的拍摄关系密切。
马丽华担任这部电影的编剧,在拍摄过程中更深刻地认识了藏北的自然与人文,也经历了翻车、骨折等种种磨难,她说:“不拍《万里藏北》,我不太可能走遍那曲地区十多个县份,《藏北游历》就不是现在这样子。
” (《西藏歌者》)课文中多次提到的“大部队”,指的就是这部电影的摄制人员。
全文以时空为顺序,以作者跟随摄制组探险的两天行踪为线索,抒写了自己在不同地点的见闻感受。
文章共15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写初见各拉丹冬的景象。
作者通过向导之口概括介绍了各拉丹冬的地貌,西北阴坡和东南阳坡的不同,为下文做了铺垫。
作者整体勾勒出各拉丹冬雪山的变化多端、神秘高峻的形象,描写了隆冬将尽时节各拉丹冬地区风云变幻、严寒依旧的环境特点。
作者还提到风行一时的“长江考察热”,赞美了探索长江源头的探险者,既侧面表现各拉丹冬自然环境的险恶,也暗示了下文作者和摄制组将遭遇到严峻的考验。
第二部分(第3—11段),详写第一天在不同地点所见的景象及感受。
先写驻地条件的艰苦和高山缺氧带来的痛苦,“力大如牛”的人也有缺氧反应,“气喘吁吁”,“不很适应”,作者自己“就更不在话下了”。
研读课文第3自然段
水稻——我们的生命之源
水稻是人类主食之一,也是我们的生命之源。
在全球90%以上人口的饮食结构中,都有水稻的身影。
许多人对于水稻所知甚少,不清楚种植水稻的过程,更不了解水稻的生长习性。
首先,水稻是一种水生植物,喜欢生长在深水中,因此需要大量的水资源。
在栽培时,我们需要安排好水利设施,及时进行水田的灌排和排水,保证水稻生长所需水分。
其次,水稻对光照和温度的要求较高,需要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
一般来说,适宜的温度为20-30℃之间,例如在稻谷抽穗期,适宜的温度应该在28℃左右。
最后,水稻对土壤的要求也很高,需要保持土壤肥沃,并添加适量的肥料来满足其生长需求。
此外,在种植期间,我们还需要注意田间管理,加强病虫害的防控,以保证水稻生长的健康稳定。
总之,种植水稻不仅需要充足的水源,适宜的气候条件,而且需要科学的管理与维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研读课文。
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分段试译,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1.讨论课文段落层次: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
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
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
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
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揉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
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处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
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
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
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
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
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
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
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
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2. 学习讨论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
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
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
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
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
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
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
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二. 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
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
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小组讨论,小组推荐发言人,以组为单位提问、交流)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点拨: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
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2)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点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
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3)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
点拨: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4)“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点拨: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
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5)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点拨: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
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四.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比喻的有关知识,明确比喻的表达效果。
引入对本文论证艺术的最大特点——采用大量的比喻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的鉴赏。
点拨:
(1)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
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
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
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
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
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
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
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2)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
每段说明一个问题。
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
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
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3)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
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
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这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