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拼搭》课件

合集下载

(优秀课件)-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拼搭》

(优秀课件)-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拼搭》

活动目标:1。

巩固对常见平面图的认识,初步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2。

发展幼儿创造力思维灵活性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初步认识了解公用边,知道公用边的特征及含义。

活动准备:PPT、美工垫、雪糕棒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巩固对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

播放PPT1页请幼儿观看,这是什么呀?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变个魔术,小朋友可要看仔细哦。

二、讲解&;公用边【大班教案:。

】&;1。

播放PPT2---3页,老师拿掉一根雪糕棒还有几根雪糕棒?你们信不信用5根雪糕棒也能拼搭出两个三角形,我要变了,你们可要看清楚哦?2播放PPT4-6页。

成功了吗?我用5根雪糕棒也拼搭出了两个三角形,咦?奇怪了,同样是两个三角形,为什么面我用了6根雪糕棒,而现在我只用了5根雪糕棒也能搭出两个三角形?(引导幼儿说出两个图形都用到中间的一根雪糕棒)小结:原来这根雪糕棒即是上面三角形的一条边,也是下面三角形的一条边,两个三角形都用到了这条边,教案出自:教案我们就把这条两个图形都用到的边叫做&;公用边&;。

三、创设情境,引发幼儿对闯关游戏的兴趣,启发幼儿用雪糕棒拼搭出图形,感知图形公用边的特征。

1。

播放PPT声音,教师模仿接,告知内容,引入闯关游戏。

2。

引导幼儿用公用边的方法拼搭出要求的图形,进行闯关游戏。

一关:播放PPT7---10页,引导幼儿用6根雪糕棒,用公用边的方法拼搭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并找出它们的公用边。

3。

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幼儿展示自己拼搭成果,并找出公用边。

小结:集体观看PPT11---12页,原来6根雪糕棒可以拼搭出方向不同的图形,而且每个图形都有一条它们的公用边。

二关:播放PPT13---14页,引导幼儿用公用边的方法,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2个正方形和1个长方形,并找出它们的公用边。

5。

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

幼儿展示自己拼搭成果,并找出公用边。

小结:集体观看PPT15页,引导幼儿感知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的每一条边都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公用边,这些边共组成了一个长方形和两个正方形。

幼儿园大班数学《趣味拼搭》优质课件

幼儿园大班数学《趣味拼搭》优质课件

幼儿园大班数学《趣味拼搭》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趣味拼搭》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平面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学习图形的拼搭和组合,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掌握基本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 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图形的拼搭和组合。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图形的拼搭和组合,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磁性拼搭板、各种平面图形模具。

学具:每组一套磁性拼搭板、各种平面图形模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通过PPT展示各种平面图形,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邀请幼儿上台演示,将图形模具拼搭成不同的形状。

2. 新课内容展示(10分钟)(1)教师通过磁性拼搭板,展示图形的拼搭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

(2)教师讲解图形拼搭的方法,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完成图形的拼搭。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复杂的图形,引导幼儿分析图形的组成部分,并尝试拆解。

(2)教师逐步讲解如何将基本图形组合成复杂图形,让幼儿跟随操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使用磁性拼搭板和图形模具,尝试完成指定形状的拼搭。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拼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邀请各组幼儿展示自己的拼搭成果,并分享拼搭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在磁性拼搭板上展示各种平面图形,并标注名称。

2. 用不同颜色的图形模具,展示图形的拼搭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如积木、纸片等),拼搭一个自己喜欢的形状,并拍照记录。

有趣的拼搭 贾志清

有趣的拼搭  贾志清
主备教师贾志清时间:2011年9月21日
课题
有趣的拼搭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1、经过活动过程,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的认识。
2、体会平面和曲面的区别,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
重点
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的认识。
教学
难点
体会平面和曲面的区别,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用具
积木
教学方法
D师生探讨原因。
2、堆一堆:
A操作(提醒学生每次要用同一种形体堆)。
B汇报结果。
C教师总结:球最难堆,圆柱不容易堆,长方体和正方体最好堆。
D探讨原因。
3、摸一摸:
指名上台摸:
A让学生蒙上眼睛摸,不准偷看,并说出摸到是什么形体。(说对的奖励小红花)
B老师提出要摸的形体,学生摸出相应的形体,其余的学生判断对错。(摸对者奖励小红花)
通过本次活动加深学生对这几种形体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4、搭一搭: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搭出相应的物体。搭好后,让学生自主评比谁搭的好。(好者奖励小红花)
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工人师傅在盖房子时用的砖块是什么形体的?为什么?
5、数一数:学生看课本图填数,师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回家用自己的积木和爸爸妈妈再把今天的游戏做一做。
板书设计:
有趣的拼搭
长方体
平面不能滚动容易堆
正方体
圆柱
曲面能滚动不容易堆

教学反思:
讲授、谈话、讨论
教学过程
修改备注
一、激趣揭题。
出示小红花,检查上节学习的知识。
谈话:好,今天老师带你们用这些物体拼搭你喜欢的建筑。

《有趣的七巧板》课件

《有趣的七巧板》课件

回顾活动过程,你觉得七巧板“巧”在哪里?
用 2块、3块、4 块……都能拼成已经 学过的图形。
七巧板能拼出很 多有趣的图形。
我选3块能拼出更多的图形。
选的块数越多,拼法也越多。
用七巧板拼我们学过的边形
说一说,下面的图形是用七巧板上哪些图形拼成的?
下面都是用一副七巧板拼成的图形,分别像什么?你能照样 子拼一拼吗?
1
火箭
蜡烛
小猫
小兔
小鱼

乌龟
松鼠
鸽子
山羊
公鸡


踢腿
《有趣的七巧板》
有趣的七巧板
七巧板又称智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18世纪流传 到了国外,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并迅速传播开来,被称为“东 方模板”。七巧板虽然仅有七块板组成,但是它们可以拼出多种 多样的图形。
问题:①一副七巧板有几块? ②有几种不同的图形? ③哪几块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你能用七巧板拼出已经认识的图形吗? 我选2块,拼出了三角形和四边形。

一年级上册数学《有趣拼搭》教学课件

一年级上册数学《有趣拼搭》教学课件

一年级上册数学《幽默的拼搭》授课方案授课内容:本课授课内容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第二课时《幽默的拼搭》,主要授课第35 页后半部分和第36 页的内容以及练习八的第4、 5、 6、 7 题。

授课目的:1、使学生在拼、搭活动中经历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责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些立体图形特色的认识与理解,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初步建立空间看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初步获得解析问题、思虑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过数学活动,让学生初步感觉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研究和创新意识。

授课重点:使学生能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拼出新的图形,能较清楚地向别人说明所拼图形的内容与方法。

授课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解析问题、思虑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法与学法:在授课“幽默的拼搭”这部分内容时,主要先经过拼摆若干个小正方体、小长方体和圆柱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领悟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牢固对峙体图形特色的认识。

再经过“看谁搭得又稳又高”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授课过程中,教师采用:试一试指导法、收效回授授课法。

学生采用:合作交流、实验研究法。

授课准备 :积木(分 1、 2 号篮子)授课过程:一、发言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以前玩过搭积木吗?老师知道同学们喜欢搭积木。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位“朋友“和小朋友们一起来玩搭积木,你们猜猜他们是谁?(生猜一个师板贴一个)圆圆鼓鼓小俏皮,滚来滚去不费劲。

(球)正正方方六张脸,平圆滑滑都相同。

(正方体)上下圆圆相同大,放倒一推就转动。

(圆柱)长长方方六张脸,相对两面一个样。

(长方体)小朋友们真棒!看来小朋友们对前面学习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

今天我们就用这些立体图形来玩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幽默的拼搭”(板书课题)【设计妄图】:本课先以平和的发言引入课题并以“猜一猜”活动复习四种立体图形的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趣味拼搭》PPT课件4

《趣味拼搭》PPT课件4
左面
正面
上面
右面
背面
( )
( )
6.
用四个小立方体怎么摆能摆出:从左面看是这样的图形
课堂检测:下面的图形从上面看,是什么形状,连连看。
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形状一般不同。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小强从什么位置看到的?连一连。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小组活动
数学游乐园
从它的哪个面能看到下面的图形?
前面、后面、上面、下面
侧面
1.
从前面看到的是
从上面看到的是
2.
应该怎么摆?
用同样的三个小方块进行拼搭,有哪些搭法?从不同的角度看还一样吗?
小组活动
数学游乐园
我看到的:
我看到的:
我看到的:
1.
填一填:下面的图形是在哪个位置观察的?
小鸟
小猫
从正面看
从侧面看
从上面看
3.看、想、画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看、想、画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看、想、画
俄罗斯方块
G D
OO
大家一定都玩过俄罗斯方块吧,这些下落的俄罗斯方块,都是由一个一个等大的小方块拼搭出来的,下落的各种各样的小方块,你会拼搭吗?
趣味拼搭
用同样的两个小方块进行拼搭,有哪些搭法?从不同的角度看还一样吗?
方法:1、拿玩具转一圈看。2、如果物体较大,人绕物体转一圈看。或用一个较小的物体模型来替代。
要观察好物体,需从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进行全方位、综合的观察。
请大家闭上眼睛,思考:这时,你知道盲人怎样做才能真正知道大象的样子吗?

新版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有趣的拼搭综合练习》课件

新版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有趣的拼搭综合练习》课件

摸一摸
长方体
长长的,方方的 有8个尖尖的角 有6个面
正方体
方方正正的 有8个角 有6个面
圆柱
长长的,圆圆的 从上到下,粗细相同 上下两个面都是圆形
猜一猜: 圆圆鼓鼓小淘气, 滚动起来不费力。
Hale Waihona Puke 猜一猜:正正方方6张脸, 平平滑滑都一样。
猜一猜:
上上下下一样粗, 放倒一推就滚动。
猜一猜:
智力大比拼
听好: 哪些物体只有平平的面,没有弯曲的面? 哪种物体只有弯曲的面,没有平平的面? 哪种物体既有平平的面,又有弯曲的面?

长长方方一物体, 平平稳稳随处见。
长方体
圆柱

动手搭出你所 喜欢的图形。
下图中有哪些图 形?
长方体有( 3 )个,正方体有( 2 )个, 圆柱有( 2 )个,球有( 2 )个。
这只小动物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 各用了几个?
( 1 )个 ( 4 )个 ( 4 )个
( 2 )个
( 8 )个 ( 6 )个 ( 3 )个 ( 1 )个
滚一滚
滚一滚
滚一滚
滚一滚
滚一滚
•11、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6、当在学校所学的一切全都忘记之后,还剩下来的才是教育。2021年10月21日星期四2021/10/212021/10/212021/10/21 •17、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2021年10月 2021/10/212021/10/212021/10/2110/21/2021 •18、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2021/10/212021/10/21October 21, 2021 •19、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1/10/212021/10/212021/10/212021/10/21

大班数学精品课件《有趣的图形拼搭》

大班数学精品课件《有趣的图形拼搭》

大班数学精品课件《有趣的图形拼搭》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教材第七章“平面图形与拼搭”展开,详细内容涉及平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分类、图形的拼搭与组合。

重点围绕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基础图形进行拼搭活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在游戏中深化对图形特征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并命名常见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类、拼搭等活动,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图形拼搭的组合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创新拼搭。

教学重点:图形的认识、分类及拼搭技能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形拼搭示例、教学挂图。

2. 学具:学生用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平面图形卡片、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拼搭实物,如积木、拼图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图形认识与分类(10分钟)通过挂图引导学生认识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图形,并进行分类练习。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几个典型的图形拼搭案例,讲解拼搭思路和方法,强调图形间的相互关系。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图形卡片,尝试进行拼搭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合作拼搭(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创意拼搭,要求每组完成一个主题作品,促进团队协作。

6. 成果展示与评价(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图形名称及特征2. 图形分类方法3. 图形拼搭步骤及技巧4. 小组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给定的图形卡片,拼搭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并命名。

2. 答案:学生需在作业中展示拼搭图案,并注明所用图形的名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在拼搭活动中的表现,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图形拼搭实例,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综合实践有趣的拼搭教学课件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综合实践有趣的拼搭教学课件

苏教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认识图形综合实践 有趣的拼搭
2.能够应用图形的特征准
确地进行直观判断。

学习目标
1.通过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数一数等活动,进一步体会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我们一起来玩积木吧!
看看哪个滚得最快?
滚一滚
球滚得最快
滚一滚
圆柱也可以滚
滚一滚
长方体不可以滚
滚一滚
正方体不可以滚
先堆一堆,玩一玩。

哪种最难堆?
你能摸出一个 吗?
摸出的是什么?
圆圆鼓鼓小淘气,滚动起来不费力。

猜一猜:
正正方方6张脸,平平滑滑都一样。

猜一猜:
猜一猜:
上上下下一样粗,放倒一推就滚动。

长长方方一物体,平平稳稳随处见。

猜一猜:
比比谁搭得好!
你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吗?你还有哪些收获呢?
思 考
4
6
4
3
3
2数一数
苏教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谢谢收看综合实践 有趣的拼搭。

新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有趣的拼搭综合练习》公开课课件

新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有趣的拼搭综合练习》公开课课件

长方体
圆柱

动手搭出你所 喜欢的图形。
下图中有哪些图 形?
长方体有( 3 )个,正方体有( 2 )个, 圆柱有( 2 )个,球有( 2 )个。
这只小动物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 各用了几个?
( 1 )个 ( 4 )个 ( 4 )个
( 2 )个
( 8 )个 ( 6 )个 ( 3 )个 ( 1 )个
滚一滚
滚一滚
滚一滚
滚一滚
滚一滚
•1、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2、一个人的知识如果只限于学校学习到的那一些,这个人的知识必然是十分贫乏的2021/10/152021/10/152021/10/1510/15/2021 1:03:58 PM •3、意志教育不是发扬个人盲目的意志,而是培养合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意志。 •4、智力教育就是要扩大人的求知范围 •5、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6、我们要提出两条教育的诫律,一、“不要教过多的学科”;二、“凡是你所教的东西,要教得透彻”2021年10月2021/10/152021/10/152021/10/1510/15/2021 •7、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愉悦的,是教师的最高本领2021/10/152021/10/15October 15, 2021 •8、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2021/10/152021/10/152021/10/152021/10/15
摸一摸
长方体
长长的,方方的 有8个尖尖的角 有6个面 Nhomakorabea 正方体
方方正正的 有8个角 有6个面
圆柱
长长的,圆圆的 从上到下,粗细相同 上下两个面都是圆形

幼儿园大班数学《趣味拼搭》精品课件

幼儿园大班数学《趣味拼搭》精品课件

幼儿园大班数学《趣味拼搭》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1. 形状认知: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形状的认识。

2. 拼搭技巧:运用各种形状卡片进行创意拼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识别并说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形状。

2. 培养幼儿运用形状卡片进行创意拼搭的能力,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增强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形状的识别和拼搭技巧。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形状卡片、磁性白板、磁性形状教具、教学课件。

2. 学具:每组一套形状卡片、磁性白板、磁性形状教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以“形状王国”的故事导入,带领幼儿进入一个充满神奇形状的世界。

2. 形状认知(5分钟)a. 教师展示磁性形状教具,引导幼儿说出各种形状的名称。

b. 幼儿分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形状接力赛,巩固形状认知。

3. 拼搭技巧(5分钟)a. 教师示范拼搭一个简单的图形,如小房子。

b. 幼儿分组进行拼搭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创意拼搭(10分钟)a. 教师提出创意拼搭主题,如“美丽的城堡”。

b. 幼儿分组进行创意拼搭,教师观察并给予鼓励。

5. 展示与分享(5分钟)a. 各组展示自己的拼搭作品,分享拼搭过程中的趣事。

b. 教师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a.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b. 提问幼儿:“你们还能用这些形状拼搭出什么作品呢?”六、板书设计1. 形状认知: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2. 拼搭技巧:创意拼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形状卡片拼搭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幼儿对形状的认知程度,拼搭技巧的掌握情况等。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中与父母一起进行形状拼搭活动,提高亲子互动。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4.2《有趣的拼搭》课件(17张PPT)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4.2《有趣的拼搭》课件(17张PPT)

数一数,下图中各有几个小正方体来自填一填。( 6 )个( 4 )个
( 4 )个
( 5 )个
数一数,填一填。
( 8 )个 ( 4 )个 ( 4 )个 ( 7 )个
从下面5个图形中选取4个进行拼搭。在搭得最稳的图形下面 画“○”;在搭得最高的图形下面画“△”。
()
(△ )
(○ )
先摆一个 ,在 的右边摆一个
?试一试。
探究新知
(一)拼一拼。 4.用4个
拼一拼。 看,我拼成了一个正方体!
探究新知
(二)数一数。
( 20 )个
( 5 )个
( 15 )个
探究新知
(二)数一数。
( 4 )个
( 5 )个
探究新知
(三)搭一搭。 看谁搭得又稳又高。
所有的积木都要用上!
探究新知
(三)搭一搭。 交流:你都知道了什么? 1.用所有的积木搭。 2.看谁搭得又稳又高。 操作:你想怎样搭呢?快动手搭一搭吧! 1.尽量往高搭。 2.怎样搭才能把球放稳? 检验:要想知道谁搭的高,怎么办呢? 比一比就知道了!
4.2《有趣的拼搭》
情境导入
这几个物体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特点? 根据这些形状的特点来拼一拼、搭一搭。
探究新知
(一)拼一拼。 1.用2个 拼一拼。
我拼成了长方体。
探究新知
(一)拼一拼。 2.用3个 拼一拼。
拼成了长方体。
还能拼成这样的形状呢!
探究新知
(一)拼一拼。 3.要想拼成
,需要几个
8个。

的上面。(在正确的摆法下面画“√”)
,再把 摆
()
(√ )
()
()
数一数,下图中各有几个小正方体? ( 6 )个 ( 5 )个 ( 7 )个

小学数学五年级第2课时 有趣的拼搭

小学数学五年级第2课时  有趣的拼搭

第六单元认识物体第2课时有趣的拼搭教学内容:课本第32--33页。

教学目标:1、经历活动过程,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

2、体会平面和曲面的区别,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判断能力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能作出判断和简单的评价。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这些物体的名称和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体会平面、曲面。

课前准备:师生共同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积木玩具。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朋友,你们愿意和它交朋友吗?2、上节课我们学了认物体,请大家回忆一下,学了哪些物体?3、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积木,好不好?谁能在玩的时候也学到新的知识,就能得到老师奖励的红花。

4、出示课题:有趣的拼搭。

产品视频拍摄详细问题了解下!二、探究交流1、“滚一滚”。

交代:请靠左边坐的四位小朋友按顺序分别从袋中拿出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各一个,把它们一起放在滑板顶端。

右边的四位小朋友做裁判,观察这四个物体同时往下滑,会发现什么?听口令操作。

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左右两组轮流操作,结果是否和其他同学发现的一样?师生共同总结。

学生评价。

2、“堆一堆”。

谈话:(3/4拍打击乐)下面我们就一边欣赏音乐,一边用这些物体堆一堆,又会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呢?操作:请各组的1号小朋友拿出几个正方体,2、3、4号小朋友也分别拿出几个长方体、圆柱和球,堆一堆,你发现了什么?讨论交流。

学生评价。

3、“摸一摸”。

讲述:看者小朋友学得这么投入,有一位老爷爷可高兴了。

(出示圣诞老人)他给小朋友带来很多礼物,大家想知道什么好礼物吗?指名上台摸,说说摸出来的是什么物体。

分组摸,请没组的小组长拿出预先准备的口袋,其余7人挨着顺序分别摸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4、“搭一搭”。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讨论交流:你搭的是什么?是用什么物体搭成的?为什么用这些积木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这些物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鄂教版数学高一第2课时 有趣的拼搭

鄂教版数学高一第2课时  有趣的拼搭

第六单元认识物体第2课时有趣的拼搭教学内容:课本第32--33页。

教学目标:1、经历活动过程,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

2、体会平面和曲面的区别,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判断能力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能作出判断和简单的评价。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这些物体的名称和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体会平面、曲面。

课前准备:师生共同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积木玩具。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朋友,你们愿意和它交朋友吗?2、上节课我们学了认物体,请大家回忆一下,学了哪些物体?3、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积木,好不好?谁能在玩的时候也学到新的知识,就能得到老师奖励的红花。

4、出示课题:有趣的拼搭。

二、探究交流1、“滚一滚”。

交代:请靠左边坐的四位小朋友按顺序分别从袋中拿出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各一个,把它们一起放在滑板顶端。

右边的四位小朋友做裁判,观察这四个物体同时往下滑,会发现什么?听口令操作。

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左右两组轮流操作,结果是否和其他同学发现的一样?师生共同总结。

学生评价。

2、“堆一堆”。

谈话:(3/4拍打击乐)下面我们就一边欣赏音乐,一边用这些物体堆一堆,又会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呢?操作:请各组的1号小朋友拿出几个正方体,2、3、4号小朋友也分别拿出几个长方体、圆柱和球,堆一堆,你发现了什么?讨论交流。

学生评价。

3、“摸一摸”。

讲述:看者小朋友学得这么投入,有一位老爷爷可高兴了。

(出示圣诞老人)他给小朋友带来很多礼物,大家想知道什么好礼物吗?指名上台摸,说说摸出来的是什么物体。

分组摸,请没组的小组长拿出预先准备的口袋,其余7人挨着顺序分别摸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4、“搭一搭”。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讨论交流:你搭的是什么?是用什么物体搭成的?为什么用这些积木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这些物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搭一搭看谁搭得又稳又高。 所有的积木 都要用上! 你想怎样搭呢?
1.尽量往高搭。
搭一搭
看谁搭得又稳又高。 所有的积木 都要用上! 你想怎样搭呢?
1.尽量往高搭。 2.把球放稳。
比一比
数一数
(4 )个
(5 )个
( 8 )个
创意拼搭
请用小组里的积木搭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我学会了……
我的名字叫 皮皮
机器人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用形状相同的积木拼出一个图形。
拼一拼
拼一拼
1. 用2个 拼一拼。
拼一拼
2. 用3个 拼一拼。
拼一拼
2. 用4个 拼一拼。
……
拼一拼
3. 用4个 拼一拼。
拼一拼
4. 用2个 拼一拼。
哪些形状是用4个 。
拼成的?在(
)里画“√”
考考你的眼力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