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道情戏研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县道情戏研究

薛海斌

本篇论文以大量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文献和当地文人零散记载,对临县道情戏的历史渊源、成戏年代、班社艺人、剧目剧本以及音乐唱腔、舞台美术等方面加以比较全面的整理和理论上的研究,希求全面系统地勾勒出临县道情戏的发展史。临县道情戏又称晋西道情,渊源于古代道士所唱的"道歌"。道歌蜕变于法曲道情,是法曲道情世俗化的产物。法曲道情向俗曲道情的转变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首先是讲唱经典的阶段,称为"一经"。其完成得益于"应门道士"这一特殊群体的形成。其次是唱词阶段,简称"二词"。"俗讲"这一艺术样式形成后,它既破坏了宗教的严肃氛围,又亵渎了庙堂音乐,受到宗教正统人士的极力反对与责难。佛教"俗讲"被取缔之后,道教士也不敢公开进行"俗讲"表演,只好进行变革。于是,他们将道教之外流传的某些得道升天的传说艺术加工,编撰成故事传唱,在居士林中进行。同时,他们让居士们学会其中的一些唱段,作为诵经的功课。这样,法曲道情无论从演唱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进行了全面的变革,它标志着"新经韵"的产生。最后是俗曲道情的形成阶段,简称"三道情"。这一阶段是新经韵向道情鼓子词转化,以及道情鼓子词向叙事道情转化的重要阶段。后一转化标志着戏曲道情即将诞生。此后,道情鼓子词进一步发展,演出技艺与表现内容逐渐完善,最终在明末清初一变而成戏曲道情,登上了舞台。临县道情戏同样也经历了上述三个阶段。这与金元时期北方全真教盛行有关,它给俗曲道情的繁荣提供了理想的人文环境。临县道情戏是在清道光至咸丰年间搬上了舞台的。演出单位有业余村镇班社和职业班社两类。村镇班社集中在湫水河两岸和下川一带,多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到次年正月或二月演出。这种班社没有班社名称,多以村名或挑头人称之。班社成员多为本村人,很少有外村人参加。职业道情班社活跃在清末民初,当时全县有二、三十个这样的班社,职业班社的班主一般由顶尖的艺人担任,有时也由当地有钱人充当班主。职业班社打破每年正月的演出习惯,常年在周边村落一带或外县演出。道情班社的收入分配有两种方式:一是按成员在班社的作用及道具归属而定。二是采用"锣圈板"的均分制。道情班社起初不实行导演制。解放后受话剧的影响,才开始实行导演制。传统道情戏多在正月演出,有时婚嫁祝寿、庙会开光、孩子满月和谢神还愿时也有进行表演。临县道情戏以"二小"或"三小"为主构成角色体制,角色很少化妆,服装以单色为主,很少杂色,没有五彩斑斓的视觉效果。后来,道情戏吸收其它剧种的舞台艺术养分,逐步发展成为山西地方戏的重要成员。临县道情戏演唱方式以坐唱为主,兼有站

唱、背唱、边唱边舞以及帮腔等多种形式。唱词和说白均为由民间艺人自创而成,口语化极浓,简直就是当地生活用语。同时,早期剧目中唱词和对白还带有明显的叙事痕迹。道情戏唱词多为上下句对称句,或五言、或七言,但以七言为主。有时也用杂言。还有,唱词和说白多加衬字,但多为虚词。道情戏乐队分为文场和武场两大部分,文场由管子、胡胡、梅笛、笙、扬琴、四胡等构成,其中管、笛、笙、胡胡称为"文场四大件"。武场乐器是在渔鼓、简板的基础上吸收其它剧种的武场乐器构成的,其中渔鼓、简板、小镲、木鱼又叫"武场四大件"。管子、渔鼓和简板是临县道情伴奏用的特色乐器。临县道情的音乐比较古老。它曲调繁多,能够表达多种复杂的感情。其成套唱腔有单曲牌重复和曲牌联套体两大类型。曲牌由以下四种构成:第一种是道情的基本曲牌。第二种是道歌与民间曲牌相结合而演变的曲牌。第三种是吸收当地民歌形成的小调曲牌。第四种是移植其它剧种的板式,主要是晋剧中的〖介板〗、〖流水〗、〖滚白〗、〖哭板〗等。临县道情戏现存剧目大约有100多个。现存40余种道情戏剧本和剧本片段之中,大部分为农村艺人的手抄本,这些剧目很少有知识分子的文字润泽,语言形象质朴,生活气息很浓厚。临县道情戏按其产生的时代可分为三类:一是传统戏。二是移植改编的古装戏。三是创作改编的现代剧目。临县道情戏的艺术特色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宗教音乐特色浓郁。2、大众化和浓重的农村生活气息。3、故事情节简单,多侧重于场面的渲染和人物情感的抒发,有时候,人物对白游离于剧情之外,难于现出戏剧的特质。4、语言通俗,接近日常生活用语;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它更加清新自然、活泼流畅。临县道情戏现在衰落了。它经历了新、旧两个时代,最终以曲艺表演的形式出现,从而把这一特色鲜明的艺术行式留在了人们的心中。它衰落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长期缺乏高水平的剧目,使它逐渐失去了观众,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艺术土壤。2、舞台形象追求类型化,忽略了对艺术形象的创新和变革;同时也忽略了对舞台艺术的进一步追求。3、政治的强力干预导致观众欣赏淡漠,使它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群众基础;也使观众审美取向转移和欣赏趣味发生变化,道情戏也就走进了艺术生命的低迷状态。4、电视机等娱乐媒体带走了大批观众,传统戏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冲击,临县道情戏也不例外。临县道情戏的振兴还是有希望的。临县道情戏缺少的是高水平的剧目。昆剧《十五贯》和山西地方小戏眉户的成功经验是值得临县道情戏吸收和借鉴的。同时,道情戏在当地、乃至晋西北是有坚实的群众基础的,耳熟能详的旋律是会在群众心中激起他们遥远的记忆的,这也正为临县道情戏的再次兴盛提供了艺术的土壤。

关键字:法曲;法曲道情;俗曲道情;临县道情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