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护理单元设置布局与管理要求
最新医院护理单元设置、布局与管理要求
![最新医院护理单元设置、布局与管理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0d7a269a76e58fafab003a3.png)
一、普通病区【设置和布局】每个病区为一个独立的护理单元,一般设30-50张病床,抢救床1-2张。
病区要求布局合理,通风采光良好,消毒隔离设施符合预防医院感染要求,地面平整、易清洁、易干燥、有排水孔,设有防滑、扶手等设施,有防火设备及安全通道病区分病房和附属用房两部分。
病房包括普通病房、抢救室、隔离室。
附属用房包括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内科病区则设诊疗室)、医师办公室、护士办公室(站)、医师值班室、护士值班室、主任办公室、护士长办公室、更衣室、示教室、会客室(接待室)或活动室、库房、配餐室、杂物间、洗涤间、洗手间、洗漱间(浴室)、污衣室等。
1.普通病房病房可设置为单人、双人及多人间,病床的摆放应便于诊疗护理操作,与墙壁垂直摆放。
多人简单牌一般不超过3张病床,双排不超过6张病房;每张病床占用面积6-7㎡,床间距≥1.0m;床沿距墙壁面≥0.6m;单排病房通道净宽≥1.1m,双排床(床尾端)通道净宽≥1.5m。
两床之间设活动隔帘。
病房门直接开向走道,房门净宽≥1.1m,门扇应设观察窗。
病房空间高3-3.3m,墙角为钝角,房间色调柔和、安静、阳光充足,光照适度2.抢救室临近护士站,单独房间,以1~2张病床为宜,床间距≥2,以隔连隔开。
除配备普通病房基本设施以外,还配有抢救车、抢救药品、抢救仪器设备等。
抢救床应配置有滑轮、能力等的多功能抢救床,必要时备心脏按压用得硬板一块;张贴抢救流程或放在抢救车内3.隔离病房以单人房间为宜,门外及病床尾悬挂隔离标志。
配隔离用物,如隔离衣、鞋套、洗手设备、带盖垃圾桶、避污纸,专用食具、便器、存放清洁用物储物柜等。
有条件的医院设层流装置,一净化空气。
4.治疗室设在办公室附近,面积不小于12,用语治疗前的准备工作。
室内布局合理,配置易清洁消毒的治疗操作台、检验灯、药柜、无菌物品存放柜、冰箱、空气消毒设备。
必要时安装纱门、纱窗,光线充足;治疗师有“三查八对一注意”提示和药物配伍禁忌表;有条件的医院可配备生物安全柜。
综合医院护理单元设置要求(通用版)
![综合医院护理单元设置要求(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6b668635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5.png)
综合医院护理单元设置要求(通用版)
护理单元的盥洗室、浴室和卫生间、监护用房,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卫生间设于病房内时,宜在护理单元内单独设置探视人员卫生间。
2、当护理单元集中设置卫生间时,男女患者比例宜为1:1,男卫生间每16床应设1个大便器和1个小便器,女卫生间每16床应设3个大便器。
3、医护人员卫生间应单独设置。
4、设置集中盥洗室和浴室的护理单元;盥洗水龙头和淋浴器每12床~15床应各设1个,且每个护理单元应各不少于2个。
5、盥洗室和淋浴室应设前室。
6、附设于病房内的浴室、卫生间面积和卫生洁具的数量,应根据使用要求确定,并应设紧急呼叫设施和输液吊钩。
7、无障碍病房内的卫生间应按规范的要求设置
8、污洗室应邻近污物出口处,并应设倒便设施和便盆、痰杯的洗涤消毒设施。
9、病房不应设置开敞式垃圾井道。
10、监护用房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重症监护病房(ICU)宜与手术部、急诊部邻近,并应有快捷联系;
2)心血管监护病房(CCU)宜与急诊部、介人治疗科室邻近,并应有快捷联系;
3)应设监护病房、治疗、处置、仪器、护士站、污洗等用房;
4)护士站的位置宜便于直视观察患者;
5)监护病床的床间净距不应小于1.20m;
6)单床间不应小于12.00m²。
医护工作区域管理制度
![医护工作区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ffa229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d.png)
医护工作区域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医护工作区域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医院规章制度,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责任部门医护工作区域的管理责任由医务部门和护理部门共同承担,具体工作由医院安全保卫部门协助实施。
三、工作区域划分1. 临床区域:包括急诊科、门诊科、住院病房等临床部门,主要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2. 医务人员休息区:提供医务人员休息的空间,包括休息室、餐厅、卫生间等。
3. 医疗辅助区域:包括设备室、药房、清洁区域等,用于辅助医疗工作。
四、医护工作区域管理1. 区域设置:各区域应明确标识,禁止私自改变区域用途或随意移动设备设施。
2. 进出管理:各区域应设立出入口,实行门卫管理,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
五、医护人员管理1. 身份认证:医护人员进入工作区域前需佩戴工作证,身份信息应与登记资料相符。
2. 衣着要求:医护人员需穿戴符合卫生要求的工作服,规范鞋帽携带,不得穿着拖鞋或露脚趾鞋。
3. 心理素质:医护人员需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六、工作流程管理1. 严格执行工作流程:医护人员需按照规定的工作流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或省略操作步骤。
2. 定时巡视:医护人员应定时巡视工作区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障工作区域的整洁和安全。
七、设备设施管理1. 定期检查:医护人员需定期对工作区域的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报修。
2. 安全使用:医护人员需按照规定的操作方法正确使用设备设施,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八、环境卫生管理1. 定期清洁:医护人员需定期对工作区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环境整洁干净。
2. 垃圾分类:医护人员需按照规定的垃圾分类标准进行垃圾处理,做到不乱丢乱倒。
九、突发事件处理1. 应急预案:医护人员需熟悉相关应急预案,掌握突发事件处理技能,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2. 火灾事故:医护人员发现火灾等突发事件时,应第一时间拨打119报警,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逃生和救援。
医院护理单元设置布局与管理要求
![医院护理单元设置布局与管理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b25d04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b.png)
医院护理单元设置布局与管理要求一、医院护理单元的设置要求:1.合理规划:护理单元应根据医院的规模和特点进行合理规划,包括病床数量、布局、功能分区等。
不同类型的病房应相互独立,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2.功能完善:护理单元应设有接诊区、病区、清洁与污染垃圾处理区、办公区等功能区域。
同时要配备必要的设施和设备,包括洗手台、报警器、呼叫系统等,以便护士随时提供及时的护理服务。
3.通风良好:护理单元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空气质量,以保障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
空气污染控制设备应定期维护,并配备滤芯等设备。
4.安全设施:护理单元应安装安全设施,包括自动灭火系统、监控系统等,以防止火灾等危险发生。
二、医院护理单元的布局要求:1.明确分区:护理单元应根据不同功能和需要进行明确的分区,如干净区和污染区分开,不同科室分开等。
相关设施和设备应按照功能合理布局,方便护士工作。
2.私密性:护士站台和病床之间应有足够的隔离空间,以保护患者的隐私。
同时,护士站台应设有隐私保护措施,确保患者个人信息不被他人窥探。
三、医院护理单元的管理要求:1.人员配置:护理单元应根据病床数量和患者需求合理配置护士人员。
不同病区和不同护理级别的患者应有相应的护理人员和专业知识。
2.培训管理:医院应对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并建立健全的培训制度。
定期举办护理技能培训班和病例讨论会,提升护士的专业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3.质量管理:医院护理单元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护理规章制度、定期检查护理质量、收集和分析护理质量数据等。
同时,还需建立患者满意度调查机制,及时反馈并改善不满意的情况。
4.安全管理: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患者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患者在护理单元的安全。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施和设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医院护理单元的设置、布局与管理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配备必要的设施和设备,以及规范化的管理和人员培训,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医院肿瘤科病区护理单元设置布局与管理要求
![医院肿瘤科病区护理单元设置布局与管理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341c2de915f804d2a16c17f.png)
医院肿瘤科病区护理单元设置布局与管理要求
肿瘤科病区在具备普遍病区配备的基础上,还应考虑建筑布局具有减轻职业危害的良好通风要求。
【设置与布局】
1.按普通病区设置与布局要求。
2.化疗药配制室
包括更衣间、准备间、配药间。
(1)更衣间设洗手及干手设施、感应式水龙头、穿衣镜、衣柜、鞋柜、淋浴间、用物存放柜。
(2)准备间配置药柜、冰箱。
(3)配药间有条件的医院设生物净化配药柜、检液灯、药物传递窗口、治疗台、空气消毒设备、配药用物、有毒物质外溢处理箱等。
无生物净化配药柜的医院,在普通病区治疗室基础上增加换气设施,必要时安置纱门、纱窗。
【管理要求】
1.同普通病区管理要求。
2.建立健全本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质量标准并贯彻落实。
3.护士经过肿瘤专科知识培训。
4.化疗防护设施配备齐全,操作时穿防护服,戴口罩、双层手套,必要时戴护目镜和面罩。
5.认真执行化疗患者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化疗的不良反应,患者健康教育落实到位。
6.加强护患沟通与心理护理。
7.严格按医疗废物处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化疗废弃物的处置。
医院介入诊疗中心护理单元设置布局与管理要求
![医院介入诊疗中心护理单元设置布局与管理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0996b0faef8941ea66e0590.png)
医院介入诊疗中心护理单元设置布局与管理要求介入诊疗技术是指在临床影像技术(X线、CT、MRI等)引导下,通过经皮穿刺或体腔途径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细微的器械导入病变部位进行诊断、治疗的技术。
【设置与布局】介入诊疗中心包括介人门诊、介入手术室和介入病区。
介入门诊和介入病区布局设置管理同普通门诊和普通病区,本节重点介绍介入手术室。
介入手术室要求周围环境安全,靠近介入病区及各临床检查科室,适合手术、影像工作的环境;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及严格三区划分(即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非限制区),各区之间标识明显。
限制区设于内侧,包括机房(手术操作室)、无菌物品存放间、药品存放间、清洁走道(内走道)、控制室、洗手区;半限制区设于中间位置,包括洗涤冲洗间;非限制区设于入口端,包括办公室、更衣室、候诊区、污物处理间、污物走道(外走道)等。
非限制区与半限制区、半限制区与限制区之间用电动门相隔,保持关闭状态。
1.手术间(1)每间面积20~30m²,限设1张手术床,通风设备齐全,手术间之间有内走道相连,内走道宽敞,宽度≥1.5m;墙面和天花板采用可隔音、坚实、光滑、无空隙、防火、防湿、易清洁的材料,墙角呈圆形,防止积灰;地面采用抗静电材料,质地坚固、光滑、无缝隙、可冲洗、不易腐蚀、不易被血液浸染。
设置手术间工作人员通道、患者通道及污物通道。
手术间工作人员通道与手术间之间设有缓冲区,内放置铅衣等防护用品。
(2)室内有足够的电源插座、日光灯、除湿机、空气消毒机等。
设置双路电源、备用供电装置。
(3))设有X线影像系统、手术摄像系统、血管内超声显像设备,有良好的放射防护设施,四周及天棚、地板设有铅板屏障,手术操作室外有防护标识。
(4)仪器设施配备导管储藏柜、药品储藏柜、无菌物品储藏柜、抢救车及抢救流程图、心电监护仪、除颤仪、输液泵、麻醉机、呼吸机、吸氧和吸痰装置、高压注射器、多导生理记录仪、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血管内旋磨设备、手术无影灯、电子计时器等。
医院急诊科护理单元设置布局与管理要求
![医院急诊科护理单元设置布局与管理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49994901ed9ad51f11df2a3.png)
医院急诊科护理单元设置布局与管理要求急诊科是急症救治的重要场所,是医院服务的主要窗口。
要求布局合理,设备设施完善,人力配备充足,绿色通道畅通无阻。
【设置与布局】急诊科建筑要求独立或相对独立成区,与住院部、各类辅助检查部门相邻近。
急诊入口通畅,设无障碍通道,方便轮椅、平车出入,设有救护车专用通道和停靠处,有条件的医院可分设急诊患者和救护车出入通道。
急诊科设医疗区和支持区。
医疗区包括预检分诊处、各专科诊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清创室、留观室,三级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设洗胃室、急诊手术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支持区包括挂号、药房、收费、心电图、B 超、放射等各类辅助部门,另设转运车、轮椅停放处、公用电话等公共设施。
流程合理,24小时满足急诊服务。
1.预检分诊处设立在急诊科入口醒目位置。
有就诊流程图,配候诊椅、传呼装置、手卫生设施等,备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手电筒、压舌板等医疗检查器械。
2.诊室综合性医院设内、外、妇、儿、眼、口腔、耳鼻咽喉科等专科诊室,配备办公桌、坐椅或坐凳、诊查床、隔帘或屏风、非手触式水龙头、洗手和干手设施等。
网络信息化医院每间诊室配备电脑及打印机。
专科诊室配备专科检查设备。
妇产科各室安装不透明玻璃与隔帘。
3.治疗(输液)室根据医院条件,可分输液接待区、配药区、注射区、处置区。
配药区和处置区同普通病区。
注射区分设肌肉注射区与静脉注射区,有条件的医院男、女患者分室肌肉注射,另设采血室、输液区,配备输液椅、抢救车、吸痰及输氧装置、空气消毒设备、电插座等。
4.抢救室靠近急诊科入口,与预检分诊处邻近,设置一定数量的抢救床位。
抢救床为多功能抢救床,有条件的医院设隔离间。
配氧气及负压吸引装置、抢救车、抢救药品、设备等,张贴抢救流程图(详细要求见《湖南省医院急诊科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
(1)常用仪器设备心电图机、多参数心电监护仪、快速血糖仪、输液泵、注射泵、呼吸机、除颤仪、起搏器、超声雾化仪、洗胃机等,有条件的医院可备动脉血气分析仪。
(仅供参考)医院护理单元设置、布局与管理要求
![(仅供参考)医院护理单元设置、布局与管理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a5c8953c5da50e2524d7f5d.png)
一、普通病区【设置和布局】每个病区为一个独立的护理单元,一般设30-50张病床,抢救床1-2张。
病区要求布局合理,通风采光良好,消毒隔离设施符合预防医院感染要求,地面平整、易清洁、易干燥、有排水孔,设有防滑、扶手等设施,有防火设备及安全通道病区分病房和附属用房两部分。
病房包括普通病房、抢救室、隔离室。
附属用房包括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内科病区则设诊疗室)、医师办公室、护士办公室(站)、医师值班室、护士值班室、主任办公室、护士长办公室、更衣室、示教室、会客室(接待室)或活动室、库房、配餐室、杂物间、洗涤间、洗手间、洗漱间(浴室)、污衣室等。
1. 普通病房病房可设置为单人、双人及多人间,病床的摆放应便于诊疗护理操作,与墙壁垂直摆放。
多人简单牌一般不超过3张病床,双排不超过6张病房;每张病床占用面积6-7㎡,床间距≥1.0m;床沿距墙壁面≥0.6m;单排病房通道净宽≥1.1m,双排床(床尾端)通道净宽≥1.5m。
两床之间设活动隔帘。
病房门直接开向走道,房门净宽≥1.1m,门扇应设观察窗。
病房空间高3-3.3m,墙角为钝角,房间色调柔和、安静、阳光充足,光照适度2. 抢救室临近护士站,单独房间,以1~2张病床为宜,床间距≥2,以隔连隔开。
除配备普通病房基本设施以外,还配有抢救车、抢救药品、抢救仪器设备等。
抢救床应配置有滑轮、能力等的多功能抢救床,必要时备心脏按压用得硬板一块;张贴抢救流程或放在抢救车内3. 隔离病房以单人房间为宜,门外及病床尾悬挂隔离标志。
配隔离用物,如隔离衣、鞋套、洗手设备、带盖垃圾桶、避污纸,专用食具、便器、存放清洁用物储物柜等。
有条件的医院设层流装置,一净化空气。
4. 治疗室设在办公室附近,面积不小于12,用语治疗前的准备工作。
室内布局合理,配置易清洁消毒的治疗操作台、检验灯、药柜、无菌物品存放柜、冰箱、空气消毒设备。
必要时安装纱门、纱窗,光线充足;治疗师有“三查八对一注意”提示和药物配伍禁忌表;有条件的医院可配备生物安全柜。
医院普通病区单元设置、布局
![医院普通病区单元设置、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221099186c175f0e7cd137a3.png)
普通病区【设置和布局】每个病区为一个独立的护理单元,一般设30-50张病床,抢救床1-2张。
病区要求布局合理,通风采光良好,消毒隔离设施符合预防医院感染要求,地面平整、易清洁、易干燥、有排水孔,设有防滑、扶手等设施,有防火设备及安全通道。
病区分病房和附属用房两部分。
病房包括普通病房、抢救室、隔离室。
附属用房包括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内科病区则设诊疗室)、医师办公室、护士办公室(站)、医师值班室、护士值班室、主任办公室、护士长办公室、更衣室、示教室、会客室(接待室)或活动室、库房、配餐室、杂物间、洗涤间、洗手间、洗漱间(浴室)、污衣室等。
1.普通病房病房可设置为单人、双人及多人间,病床的摆放应便于诊疗护理操作,与墙壁垂直摆放。
多人简单牌一般不超过3张病床,双排不超过6张病房;每张病床占用面积6-7㎡,床间距≥1.0m;床沿距墙壁面≥0.6m;单排病房通道净宽≥1.1m,双排床(床尾端)通道净宽≥1.5m。
两床之间设活动隔帘。
病房门直接开向走道,房门净宽≥1.1m,门扇应设观察窗。
病房空间高3-3.3m,墙角为钝角,房间色调柔和、安静、阳光充足,光照适度,空气流通,温度、湿度适宜。
房间内基本设备配备适宜、固定,床单位配备温馨舒适,满足住院患者基本医疗护理和生活需要。
床单位配备包括病床、床垫、被褥、棉被、枕芯、传单、被套、枕套、床头柜、床旁椅等。
每个床头墙壁上方有床号标记、呼叫对讲装置、中心供氧急负压设备、照明装置等。
(照明装置包括照明灯、床头灯、夜灯、应急灯,其他还包括输液天轨或输液架、储物柜、窗帘、电源插座等。
)病床高0.6m、长2m、宽1m,床脚有滑轮便于移动,有可调节体位的靠背架或升降架,有双侧活动床栏,床下有面盆架。
床垫要求选用牢固的布料制作,坚韧而松软,各种被服材质宜用全棉布料,病服宽松,色泽柔和,便于穿脱和清洗。
2.抢救室邻近护士站,单独房间,以1~2张病床为宜,床间距≥2,以隔连隔开。
医院共用护理单元管理制度
![医院共用护理单元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35f533b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62.png)
一、总则为了规范医院护理单元的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共用护理单元,包括病房、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等。
三、管理职责1. 护理部负责制定和修订共用护理单元管理制度,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2. 护理单元负责人负责对本单元的护理工作进行全面管理,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3. 护理人员应遵守本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安全。
四、护理单元设置与布局1. 护理单元设置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医院实际情况,布局合理,通风采光良好。
2. 病床间距均等,床头柜、床头、床下、窗台等区域物品摆放整齐,无杂物。
3. 床单、被套铺法统一,空床铺成备用床。
床头卡及床头标识统一。
4. 管道、器械、导线放置有序,抢救器材做到四定(定物品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
五、护理工作流程1.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
2.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患者用药、治疗、护理安全。
3.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预防医院感染。
4. 加强危重、昏迷、瘫痪老人、老年及小儿患者的护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5.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护理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六、质量检查与改进1. 护理部定期对共用护理单元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护理单元负责人应定期组织自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
3. 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制定改进措施,持续提高护理质量。
七、奖惩1. 对严格执行本制度,护理质量优异的护理单元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患者安全事件或护理质量下降的,按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八、附则1. 本制度由护理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以上制度,旨在确保医院共用护理单元的管理规范、有序,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医院护理单元设置布局与管理要求
![医院护理单元设置布局与管理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b7510312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73.png)
一、普通病区设置和布局每个病区为一个独立的护理单元,一般设30-50张病床,抢救床1-2张;病区要求布局合理,通风采光良好,消毒隔离设施符合预防医院感染要求,地面平整、易清洁、易干燥、有排水孔,设有防滑、扶手等设施,有防火设备及安全通道病区分病房和附属用房两部分;病房包括普通病房、抢救室、隔离室;附属用房包括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内科病区则设诊疗室、医师办公室、护士办公室站、医师值班室、护士值班室、主任办公室、护士长办公室、更衣室、示教室、会客室接待室或活动室、库房、配餐室、杂物间、洗涤间、洗手间、洗漱间浴室、污衣室等;1.普通病房病房可设置为单人、双人及多人间,病床的摆放应便于诊疗护理操作,与墙壁垂直摆放;多人简单牌一般不超过3张病床,双排不超过6张病房;每张病床占用面积6-7㎡,床间距≥;床沿距墙壁面≥;单排病房通道净宽≥,双排床床尾端通道净宽≥;两床之间设活动隔帘;病房门直接开向走道,房门净宽≥,门扇应设观察窗;病房空间高,墙角为钝角,房间色调柔和、安静、阳光充足,光照适度2.抢救室临近护士站,单独房间,以1~2张病床为宜,床间距≥2,以隔连隔开;除配备普通病房基本设施以外,还配有抢救车、抢救药品、抢救仪器设备等;抢救床应配置有滑轮、能力等的多功能抢救床,必要时备心脏按压用得硬板一块;张贴抢救流程或放在抢救车内3.隔离病房以单人房间为宜,门外及病床尾悬挂隔离标志;配隔离用物,如隔离衣、鞋套、洗手设备、带盖垃圾桶、避污纸,专用食具、便器、存放清洁用物储物柜等;有条件的医院设层流装置,一净化空气;4.治疗室设在办公室附近,面积不小于12,用语治疗前的准备工作;室内布局合理,配置易清洁消毒的治疗操作台、检验灯、药柜、无菌物品存放柜、冰箱、空气消毒设备;必要时安装纱门、纱窗,光线充足;治疗师有“三查八对一注意”提示和药物配伍禁忌表;有条件的医院可配备生物安全柜;发药车、治疗是定位放置;5.处置室与治疗室相邻,洁污分区,布局合理;设物品柜、处置台、洗手池、干手设备、洗手示意图、清洗池、垃圾分类、治疗室及办公室专用卫生工具;6.换药室可设在治疗是附近,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配诊疗床、处置台、无菌用物柜、清洁物品与外用药柜、鹅颈灯、洗手及干手设备、空气消毒设备、医用垃圾分类盛装容器、专用卫生工具等,相关标示清晰;7.护士办公室设在病区中心位置,紧邻抢救室,有利于观察和抢救患者,呈扇形或X形设置;室内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和诊疗辅助用具,包括办公桌、电脑、打印机、、纸张柜、记事版等8.医师办公室医护分开设置,配备必要的值班床、家具、卫生间等;9.男、女更衣室配备衣柜、鞋柜、穿衣镜等;课余值班室一起配套安置,外室为更衣室,内置值班室;10.会客室或患者活动室克设置于病房入口处或病区末端房间,室内安放电视机、沙发、报纸、书刊、健康教育资料、功能锻炼器材、饮水装置等;11.主任及护士长办公室有条件的医院设置;室内配备办公桌、椅、电脑、投影屏幕、书柜、示教模型等;有条件可配多媒体示教设备,作为病区会议、小讲课、员工及学生学习场所;12.库房供病区存放备用办公用品、医疗仪器物品、布类、保洁用品等;物品分类放置,标识清晰,便于取用;克根据条件设置1~2个库房,洁、污物分开;13.配餐室通风良好,工作台、墙面、地面、洗涤池等易于清洁;酌情设置防蝇、防尘的餐具柜;配备微波炉、开水供应设备、餐台或桌,有条件者克配置消毒碗柜;14.洗涤间用于处理污物、洗涤和消毒各种用后物品,一般设置在人员流动少的病区一端;配备抹布或毛巾清洗消毒池、拖把清洗及消毒侵泡池、引流物及分泌物倾倒消毒池,抹布架、拖把池、便器架、垃圾袋存放柜、垃圾通道等;格式拖把、抹布等卫生洁具按清洁区域污染区专用专放,分区、分类明确;15.杂物间存放平车、轮椅、陪人床等16.洗漱室或浴室每个房间未设独立卫生间时,则设公共男、女洗漱室和浴室;洗漱室设洗手池;浴室内设淋浴、热水设备、扶手和信号灯,门向外开;17.公共卫生间设男、女卫生间及洗手池;管理要求1.人员管理(1)上班着工作服,仪表端庄,整洁大方(2)遵守护士守则和“护士工作行为规范”;(3)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各班工作有质量要求和考核标准,分工明确,各司其责;(4)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熟悉专科疾病诊疗原理及护理常规;(5)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防止不良事件发生;2.环境管理(一)清洁落实病区清洁卫生制度,定期检查考核,达到环境“五无”;既无痰迹、无蜘蛛网、卫生间及大小便器无臭味和尿垢、室内无死角、地面无积水;地板和玻璃显本色;室内家具无灰尘、无污迹;桌面、窗帘等清洁、无破损、无污迹;室内无未及时倾倒的呕吐物、排泄物等污物;患者身体及床单位清洁;工作人员遵守卫生规范;(二)整齐病区布局同意、陈设一致,物品定位放置,摆设整齐;病床间距均等;床头柜用物摆放整齐,放置水杯、药杯及常用物品;床头、床下、窗台无杂物;室内空中不拉线,无悬挂衣物;鞋及脸盆放于床下架上;毛巾挂于指定位置;床单、被套铺法统一,空床铺成备用床;床头卡及床头标识统一,管道、器械、导线放置有序;库房内物品分类清楚,放置有序,清洁干燥;护士站无私人用品,抽屉、柜内物品存放有序;护士值班室整洁美观,床褥叠放整齐,个人用物入柜;(三)舒适病区温馨、美观,色调雅致;空气流通,光线柔和,白天以自然采光为主;睡眠是有窗帘当光线;室温以18~26为宜;湿度在50~60.床单位被服用料对健康无害,床单位用物充足;床铺平整、干燥、清洁无渣屑,病服松软合体患者睡眠时宜用地灯或壁灯;夜间巡视用手电筒,无特殊情况不开房灯,避免强光刺激患者;患者体位舒适,符合病情要求;护患关系融洽,言语文明、有礼貌;护理服务热情周到,对患者做到“四心”;既细心、耐心、爱心及责任心,即使了解患者生理、心里及社会的等健康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护理技术熟练,向患者尽可能提供无痛注射、穿刺、换药等技术;加强基础护理,做到勤巡视,即使更换污染被服、保持患者皮肤、口腔洁净,无护理并发症;(四)安静强度控制在45以下,避免噪声过大;工作人员做到“四轻”;走路轻,说话轻、开关门窗轻及操作轻;护士上班穿软底鞋,不穿高跟鞋、响底鞋、拖鞋;保持病区病床、治疗车、护理车、换药车、平车、轮椅车等滑轮灵活,各类车轴转无响声,定期清洁车轮和润滑轮轴;椅、凳脚有橡皮垫;做好病区探视告知,禁止在室内大声喧哗,将收音机、电视机等电子发声设备声音调到适当大小或建议使用耳机;集中治疗和护理,尽可能避免干扰患者休息;(五)安全病区走道清洁、宽敞、通畅、保证推床通过;走道、楼梯有扶手;走道有“消防安全疏散路线示意图”,消防设施完好,紧急通道及公共阳台不堆放杂物,保持畅通,便于抢救患者和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有必要的警示牌,如“小心跌倒”“禁止吸烟”“静”等,标识清晰、醒目、规范、齐全;病区装饰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防静电、容易清洁和符合防火要求的原则;外墙及屋面无渗漏,外窗气密性和防水性良好;地面防滑、平坦、无门槛、排水通畅无渗漏、无积水、无污垢;床号、门牌号安置位置固定合理;病房内有必要的安全设备,如病房护栏、呼叫系统、卫生间有扶手等;对老、幼、昏迷、精神异常的患者有相应的安全措施;躁动患者使用保护用具;热疗和链接电极的患者防烫伤;地面保持清洁、干燥、潮湿时有防滑标志;各类医用仪器及抢救设备如心电监护仪、输液泵、静脉注射泵、呼吸气囊等用物齐全,功能良好,有简明操作流程、使用说明及维修记录本;对抢救车内药品定期每周清点一次,用后即使补充;抢救物品管理做到“四定”“三及时”和保持完好率100.严格执行值班交接班、探陪人员管理制度,及时巡视病房,发现不安全迹象立即报告有管部门;提醒患者不要携带贵重物品及大量现金入病房,注意个人物品和公共财物的保管,防范偷盗;严格落实医嘱制度、插队制度和执行各项技术操作流程,防范医疗事故和医患纠纷;一旦发生事故或纠纷,在积极救治患者的同时,按程序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和处理;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护理控制制度,预防医院感染;环境消毒设施齐全,各类物品消毒、处置及保存符合规范;卫生洁具分区使用,标识清楚,用后清洗悬挂;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垃圾分类符合要求,加强个人职业防护;保证病区冷水、热水、开水、空调供应,有冷热标志、电源、水源、冷暖气、氧气等各项设备有专人负责检查维护;注意用电、用火、用水安全;煤气或微波炉有使用说明,患者及其家属使用时有专人指导;有停水、停电、医用气体泄漏和失火等突发意外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学习消防知识,确保人人能正确使用消防器材;肿瘤科病区肿瘤科病区是具备普遍病区配备的基础上,还应考虑建筑布局具有减轻职业危害的良好通风要求;设置与布局1.按普通病区设置与布局要求2.化疗药配置室包括更衣室、准备间、配药间1)更衣室设洗手及干手设备,感应式水龙头、穿衣镜、衣柜、鞋柜、淋浴间、用物存放柜2)准备间配置药柜、冰箱3)配药间有条件的医院设生物净化配药柜、检验灯、药物传递窗口、治疗台、空气消毒设备、配药用物、有毒物质外渗处理箱导尿管;无生物净化配药柜的医院,在普通病区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换气设备,必要时安置纱门、纱窗;管理要求1.同普通病区管理要求;2.建立健全本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质量标准并贯彻落实;3.护士经过肿瘤专科知识培训;4.化疗防护设施配备齐全,操作时穿防护服,戴口罩、双层手套,必要时戴护目镜和面罩;5.认真执行化疗患者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化疗的不良反应,患者健康教育落实到位;6.加强护患沟通与心理护理;7.严格按医疗废物处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化疗废弃物的处置;。
医院产科病区(包括产科病房和产房)护理单元设置布局与管理要求
![医院产科病区(包括产科病房和产房)护理单元设置布局与管理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867712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4.png)
医院产科病区 (包括产科病房和产房) 护理单元设置布局与管理要求(一)产科病房【设置与布局】设在与产房、新生儿科相邻近区域,根据需要设置一个或者多个护理单元,每一个单元设 30~40 张病床,抢救床 1~2 张。
病房相对分为产前区 (内设产前高危病房)、母婴同室区、工作用房 (同普通病区) 外,还需设新生儿沐浴室、新生儿水泳室、新生儿抚触室、配奶间、检查室、健康教育室等。
有条件的医院可设置新生儿治疗室、新生儿出院处置室及集待产、分娩、休养为一体的“家庭母婴房”。
(1)产前区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 6m2 ,床间距离≥1m,两床之间设隔帘,病床可调节体位。
其他设置配备同普通病区。
(2) 母婴同室区每组母婴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 7m2 ,要求母、婴床头平行放置。
配带有扶手的靠背椅和踏脚登。
便于产妇喂哺婴儿。
婴儿床可挪移和升降,床单位配备包括床垫、婴儿被,婴儿洗脸与洗臀盆分开,酌情配备蚊帐、四季衣物、一次性尿布等。
(3)新生儿沐浴室室温可调控,配备冷、热水系统和自动调节水温的恒温及空气消毒设备,婴儿沐浴池 (普通与隔离分开)、工作人员洗手设施、沐浴前更衣台、沐浴后更衣台、储物柜,婴儿专用推车、体重秤、沐浴支托架、消毒毛巾、浴巾及衣服、脐带处理用物等。
有条件的医院可配备挪移式婴儿沐浴车。
(4)新生儿水泳室宜采用可视装修,室温可调控。
设置沐浴池,工作人员洗手设施,冷、热水系统与泳缸排水系统,空气消毒设施,卫生处置池;配备水泳前更衣台、水泳后更衣台、储物柜、水泳缸、水泳颈圈、坐凳、消毒浴巾与毛巾等;可配置电视机或者 VCD。
(5)新生儿抚触室宜采用可视装修,室温可调控。
设置工. 作人员洗手设施、卫生处置池、空气消毒设施等;配置抚触台、抚触台软垫、抚触椅、消毒浴巾与毛巾、婴儿抚触油及用品等;有条件的医院可配备挪移式抚触车;可配置电视机、 VCD。
(6)配奶间设置清洗奶具池(分普通与隔离池)、工作人员洗手设施、卫生处置池、冷热水系统、室温调控装置、空气消毒设施;配置冰箱、食具消毒柜、食品柜、配奶台、盛装冷热水容器;配制奶粉容器、母乳储存容器、奶瓶、奶嘴、配奶用辅助用具等。
医院儿科病区护理单元设置布局与管理要求
![医院儿科病区护理单元设置布局与管理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711f308910ef12d2bf9e78f.png)
医院儿科病区护理单元设置布局与管理要求【设置与布局】儿科病区应独立设置,尽可能设于住院部的第一层,有单独的出入口,病区大门安装保险锁,两面开启,以便管理。
病房设计注意通风、采光、安全和童趣化。
地面选择防滑、便于清洗和消毒的材料。
墙壁颜色柔和,装饰小儿喜爱的卡通图案。
根据需要设普通病室、新生儿室、抢救室、重症监护室、隔离观察室、办公室、治疗室、配膳室、娱乐室、家属接待室、仪器室、储藏室、更衣室、值班室等。
配置呼叫系统、供氧吸引装置、空调、非手触式洗手设施。
配备常用急救仪器设备及药物,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雾化器等。
1.普通病室床位数以30~40张为宜。
每张病床占用面积、床间距等要求同普通病区。
2.新生儿室无独立新生儿病区的医院设置新生儿室,设在儿科病区的一端,具体参照“新生儿病区”设置与布局。
3.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按需设置床位数(标准监护病房以9~12 张床位适宜),床间距≥1m,相邻床位用隔帘隔开。
通常采用半环形设置,中央为护士工作站,周围为监护床;另设隔离室,隔墙为玻璃门窗。
设置工作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分监护区、治疗室(区)、污物区,分区明确,洁、污分流。
4.隔离观察室设两道门,入口处有洗手设施、隔离衣柜、更鞋处,室内病床不得多于2张,设专用卫生间、医疗用具消毒柜。
5.护士站设在病区中央,邻近 PICU和治疗室。
6.娱乐室房间光线充足,室内设小桌椅,各种便于洗刷、消毒和安全的玩具、简单的教具、画报供患儿玩赏和恢复期儿童开展娱乐活动、复习功课。
7.卫生间有条件的设坐式便器,备较小幼儿使用的便盆椅。
【管理要求】1.同普通病区管理要求。
2.建立健全本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质量标准并贯彻落实。
3.病房环境适合小儿心理、生理特点,可张贴或悬挂卡通画,尽可能人性化布局。
4.病房保持室温22℃~24℃,相对湿度50%~60%。
5.病房安全管理(1)陈设符合要求,有防坠床、防跌倒等安全设施。
护理单元的建设和管理
![护理单元的建设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adb17c7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70.png)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 护理单元概述 • 护理单元的建设 • 护理单元的管理 • 护理单元的改进与创新 • 护理单元的案例分享
目录
CONTENTS
01
护理单元概述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护理单元是医院中负责提供护理服务 的最小组织单位,通常由一组护理人 员和相关医疗设备组成,负责一定数 量患者的护理工作。
特点
护理单元具有明确的任务和职责,负 责患者的病情观察、治疗配合、生活 照顾和康复指导等,是医院中不可或 缺的重要组织。
护理单元的重要性
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单元的建立有利于提高护理 工作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从 而提升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安
详细描述
该护理单元注重患者需求,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提供 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同时,该护理单元还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患者的自 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成功案例三:数字化护理单元的转型与发展
总结词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护理单元的数字化转型,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
详细描述
该护理单元积极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数字化护理系统,实现了患者信息、医嘱、护理记录等数据 的电子化管理。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为临床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全和健康。
优化资源配置
护理单元能够更好地整合人力资源 和医疗设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医院的整体运营效率。
加强团队协作
护理单元为护理人员提供了一个团 队协作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加强团 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提高工作效 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护理单元设置布局与管理要求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一、普通病区【设置和布局】每个病区为一个独立的护理单元,一般设30-50张病床,抢救床1-2张。
病区要求布局合理,通风采光良好,消毒隔离设施符合预防医院感染要求,地面平整、易清洁、易干燥、有排水孔,设有防滑、扶手等设施,有防火设备及安全通道病区分病房和附属用房两部分。
病房包括普通病房、抢救室、隔离室。
附属用房包括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内科病区则设诊疗室)、医师办公室、护士办公室(站)、医师值班室、护士值班室、主任办公室、护士长办公室、更衣室、示教室、会客室(接待室)或活动室、库房、配餐室、杂物间、洗涤间、洗手间、洗漱间(浴室)、污衣室等。
1.普通病房病房可设置为单人、双人及多人间,病床的摆放应便于诊疗护理操作,与墙壁垂直摆放。
多人简单牌一般不超过3张病床,双排不超过6张病房;每张病床占用面积6-7㎡,床间距≥;床沿距墙壁面≥;单排病房通道净宽≥,双排床(床尾端)通道净宽≥。
两床之间设活动隔帘。
病房门直接开向走道,房门净宽≥,门扇应设观察窗。
病房空间高,墙角为钝角,房间色调柔和、安静、阳光充足,光照适度2.抢救室临近护士站,单独房间,以1~2张病床为宜,床间距≥2,以隔连隔开。
除配备普通病房基本设施以外,还配有抢救车、抢救药品、抢救仪器设备等。
抢救床应配置有滑轮、能力等的多功能抢救床,必要时备心脏按压用得硬板一块;张贴抢救流程或放在抢救车内3.隔离病房以单人房间为宜,门外及病床尾悬挂隔离标志。
配隔离用物,如隔离衣、鞋套、洗手设备、带盖垃圾桶、避污纸,专用食具、便器、存放清洁用物储物柜等。
有条件的医院设层流装置,一净化空气。
4.治疗室设在办公室附近,面积不小于12,用语治疗前的准备工作。
室内布局合理,配置易清洁消毒的治疗操作台、检验灯、药柜、无菌物品存放柜、冰箱、空气消毒设备。
必要时安装纱门、纱窗,光线充足;治疗师有“三查八对一注意”提示和药物配伍禁忌表;有条件的医院可配备生物安全柜。
发药车、治疗是定位放置。
5.处置室与治疗室相邻,洁污分区,布局合理。
设物品柜、处置台、洗手池、干手设备、洗手示意图、清洗池、垃圾分类、治疗室及办公室专用卫生工具。
6.换药室可设在治疗是附近,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
配诊疗床、处置台、无菌用物柜、清洁物品与外用药柜、鹅颈灯、洗手及干手设备、空气消毒设备、医用垃圾分类盛装容器、专用卫生工具等,相关标示清晰。
7.护士办公室设在病区中心位置,紧邻抢救室,有利于观察和抢救患者,呈扇形或X形设置。
室内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和诊疗辅助用具,包括办公桌、电脑、打印机、电话、纸张柜、记事版等8.医师办公室医护分开设置,配备必要的值班床、家具、卫生间等。
9.男、女更衣室配备衣柜、鞋柜、穿衣镜等。
课余值班室一起配套安置,外室为更衣室,内置值班室。
10.会客室或患者活动室克设置于病房入口处或病区末端房间,室内安放电视机、沙发、报纸、书刊、健康教育资料、功能锻炼器材、饮水装置等。
11.主任及护士长办公室有条件的医院设置。
室内配备办公桌、椅、电脑、投影屏幕、书柜、示教模型等。
有条件可配多媒体示教设备,作为病区会议、小讲课、员工及学生学习场所。
12.库房供病区存放备用办公用品、医疗仪器物品、布类、保洁用品等。
物品分类放置,标识清晰,便于取用。
克根据条件设置1~2个库房,洁、污物分开。
13.配餐室通风良好,工作台、墙面、地面、洗涤池等易于清洁。
酌情设置防蝇、防尘的餐具柜。
配备微波炉、开水供应设备、餐台或桌,有条件者克配置消毒碗柜。
14.洗涤间用于处理污物、洗涤和消毒各种用后物品,一般设置在人员流动少的病区一端。
配备抹布或毛巾清洗消毒池、拖把清洗及消毒侵泡池、引流物及分泌物倾倒消毒池,抹布架、拖把池、便器架、垃圾袋存放柜、垃圾通道等。
格式拖把、抹布等卫生洁具按清洁区域污染区专用专放,分区、分类明确。
15.杂物间存放平车、轮椅、陪人床等16.洗漱室或浴室每个房间未设独立卫生间时,则设公共男、女洗漱室和浴室。
洗漱室设洗手池。
浴室内设淋浴、热水设备、扶手和信号灯,门向外开。
17.公共卫生间设男、女卫生间及洗手池。
【管理要求】1.人员管理(1)上班着工作服,仪表端庄,整洁大方(2)遵守《护士守则》和“护士工作行为规范”。
(3)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各班工作有质量要求和考核标准,分工明确,各司其责。
(4)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熟悉专科疾病诊疗原理及护理常规。
(5)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防止不良事件发生。
2.环境管理(一)清洁落实病区清洁卫生制度,定期检查考核,达到环境“五无”;既无痰迹、无蜘蛛网、卫生间及大小便器无臭味和尿垢、室内无死角、地面无积水。
地板和玻璃显本色。
室内家具无灰尘、无污迹;桌面、窗帘等清洁、无破损、无污迹;室内无未及时倾倒的呕吐物、排泄物等污物。
患者身体及床单位清洁。
工作人员遵守卫生规范。
(二)整齐病区布局同意、陈设一致,物品定位放置,摆设整齐。
病床间距均等;床头柜用物摆放整齐,放置水杯、药杯及常用物品;床头、床下、窗台无杂物;室内空中不拉线,无悬挂衣物;鞋及脸盆放于床下架上;毛巾挂于指定位置。
床单、被套铺法统一,空床铺成备用床。
床头卡及床头标识统一,管道、器械、导线放置有序。
库房内物品分类清楚,放置有序,清洁干燥。
护士站无私人用品,抽屉、柜内物品存放有序。
护士值班室整洁美观,床褥叠放整齐,个人用物入柜。
(三)舒适病区温馨、美观,色调雅致;空气流通,光线柔和,白天以自然采光为主;睡眠是有窗帘当光线;室温以18~26为宜;湿度在50~60.床单位被服用料对健康无害,床单位用物充足。
床铺平整、干燥、清洁无渣屑,病服松软合体患者睡眠时宜用地灯或壁灯;夜间巡视用手电筒,无特殊情况不开房灯,避免强光刺激患者。
患者体位舒适,符合病情要求。
护患关系融洽,言语文明、有礼貌。
护理服务热情周到,对患者做到“四心”;既细心、耐心、爱心及责任心,即使了解患者生理、心里及社会的等健康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护理技术熟练,向患者尽可能提供无痛注射、穿刺、换药等技术。
加强基础护理,做到勤巡视,即使更换污染被服、保持患者皮肤、口腔洁净,无护理并发症。
(四)安静强度控制在45以下,避免噪声过大。
工作人员做到“四轻”;走路轻,说话轻、开关门窗轻及操作轻。
护士上班穿软底鞋,不穿高跟鞋、响底鞋、拖鞋。
保持病区病床、治疗车、护理车、换药车、平车、轮椅车等滑轮灵活,各类车轴转无响声,定期清洁车轮和润滑轮轴;椅、凳脚有橡皮垫。
做好病区探视告知,禁止在室内大声喧哗,将收音机、电视机等电子发声设备声音调到适当大小或建议使用耳机。
集中治疗和护理,尽可能避免干扰患者休息。
(五)安全病区走道清洁、宽敞、通畅、保证推床通过。
走道、楼梯有扶手。
走道有“消防安全疏散路线示意图”,消防设施完好,紧急通道及公共阳台不堆放杂物,保持畅通,便于抢救患者和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
有必要的警示牌,如“小心跌倒”“禁止吸烟”“静”等,标识清晰、醒目、规范、齐全。
病区装饰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防静电、容易清洁和符合防火要求的原则;外墙及屋面无渗漏,外窗气密性和防水性良好;地面防滑、平坦、无门槛、排水通畅无渗漏、无积水、无污垢。
床号、门牌号安置位置固定合理。
病房内有必要的安全设备,如病房护栏、呼叫系统、卫生间有扶手等。
对老、幼、昏迷、精神异常的患者有相应的安全措施;躁动患者使用保护用具;热疗和链接电极的患者防烫伤。
地面保持清洁、干燥、潮湿时有防滑标志。
各类医用仪器及抢救设备如心电监护仪、输液泵、静脉注射泵、呼吸气囊等用物齐全,功能良好,有简明操作流程、使用说明及维修记录本。
对抢救车内药品定期每周清点一次,用后即使补充。
抢救物品管理做到“四定”“三及时”和保持完好率100.严格执行值班交接班、探陪人员管理制度,及时巡视病房,发现不安全迹象立即报告有管部门。
提醒患者不要携带贵重物品及大量现金入病房,注意个人物品和公共财物的保管,防范偷盗。
严格落实医嘱制度、插队制度和执行各项技术操作流程,防范医疗事故和医患纠纷。
一旦发生事故或纠纷,在积极救治患者的同时,按程序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和处理。
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护理控制制度,预防医院感染。
环境消毒设施齐全,各类物品消毒、处置及保存符合规范。
卫生洁具分区使用,标识清楚,用后清洗悬挂。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垃圾分类符合要求,加强个人职业防护。
保证病区冷水、热水、开水、空调供应,有冷热标志、电源、水源、冷暖气、氧气等各项设备有专人负责检查维护。
注意用电、用火、用水安全;煤气或微波炉有使用说明,患者及其家属使用时有专人指导。
有停水、停电、医用气体泄漏和失火等突发意外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学习消防知识,确保人人能正确使用消防器材。
肿瘤科病区肿瘤科病区是具备普遍病区配备的基础上,还应考虑建筑布局具有减轻职业危害的良好通风要求。
【设置与布局】1.按普通病区设置与布局要求2.化疗药配置室包括更衣室、准备间、配药间1)更衣室设洗手及干手设备,感应式水龙头、穿衣镜、衣柜、鞋柜、淋浴间、用物存放柜2)准备间配置药柜、冰箱3)配药间有条件的医院设生物净化配药柜、检验灯、药物传递窗口、治疗台、空气消毒设备、配药用物、有毒物质外渗处理箱导尿管。
无生物净化配药柜的医院,在普通病区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换气设备,必要时安置纱门、纱窗。
【管理要求】1.同普通病区管理要求。
2.建立健全本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质量标准并贯彻落实。
3.护士经过肿瘤专科知识培训。
4.化疗防护设施配备齐全,操作时穿防护服,戴口罩、双层手套,必要时戴护目镜和面罩。
5.认真执行化疗患者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化疗的不良反应,患者健康教育落实到位。
6.加强护患沟通与心理护理。
7.严格按医疗废物处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化疗废弃物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