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翻译者的文化素养与维汉翻译
一个合格译员应该具备的素质
![一个合格译员应该具备的素质](https://img.taocdn.com/s3/m/5401a9a89b89680203d825ed.png)
随着对外交流合作与跨文化交际的不断发展,译员或译者对需求量大大增加,同时也对其各方面的素质的要求有了较大的提高。
作文英语专业的学生,未来潜在的翻译后备军,应该如何具备这些素质呢,经过本学期的翻译实践,我对翻译者应具有的素质有了较大的感悟。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译者呢?我有了自己的感悟。
一、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翻译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面对篇幅巨大,内容难懂的作品,本身心理上就承担了较大的压力,极易产生抵触,厌烦等不良情绪情绪。
要想实现高质量的翻译,首先就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静下心来仔细认真的翻译。
当今社会浮躁情绪弥漫,有些人会选择盲目快译的方法追求速度,很难保证质量,也达不到翻译所提出的标准,严重的话会造成误解和错误,给读者和大众带来危害。
所以应该静下心来,还是要慢功出细活的。
作为初学者的我们,尤其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学习。
练习,翻译,练好各项基本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良好的基础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作为一个译者,必须要精通本国语言。
当我们阅读本国文学作品时,较之于外语文学作品,我们通常更自信于自己的理解能力。
我们自以为完全读懂了文意,可是一旦开始翻译就会遇到障碍,才发现很多地方都理解错了。
因为是本国语言,较为自信,阅读时就不仔细认真,我们一味糊弄自己。
为此,翻译充当着外语学习的最好方法。
三、良好的沟通愿望和协作精神有愿望则技能自然显现,有精神则协作效果不断显现。
具有良好的心态决定沟通协作的效果。
经常发现,有不少译员把给翻译公司作稿件看成一项卖菜的事业。
一种纯粹交易的心态和固有的简单化处理的保守意识。
实际上,翻译是一项人类思维活动的复杂劳动。
客户稿件的内在实质和外在表达方式也存在千差万别。
拿过稿件不闻不问,埋头翻译后稿件往往差强人意。
根本原因即前期缺少双方认可的质量规范,翻译过程中又缺乏有效沟通。
四、熟练高超的软件操作技能。
有别于在线机器或软件翻译,现代译员借助CAT翻译辅助软件可以极大提高工作效率-把重复性、记忆性工作交给软件处理,把思考和创意性工作交给大脑和灵感。
浅析笔译员应具备的素质
![浅析笔译员应具备的素质](https://img.taocdn.com/s3/m/48867bd7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b.png)
浅析笔译员应具备的素质
笔译员作为翻译行业中的重要人物,其职业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要成为一名成功的
笔译员,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1.语言能力
2.文化素质
笔译员在进行翻译工作时,需要丰富的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包括广泛的文化背景知识、文化交流能力和文化敏感度。
笔译员需要了解各种文化、历史和社会等方面的信息,尤其
是目标语言的文化和各种语言的母语和性格。
归纳大量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翻译员更精
准地传达原文中的意思,同时避免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产生误解。
3.专业知识
笔译员在翻译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技术、商业、政治等领域的词汇,因此拥有丰富
的专业知识也是非常必要的。
这需要翻译员建立自己的专业词汇库,以及根据不同领域的
要求为其增加词汇量。
同时,翻译员还需要钻研所翻译内容的背景知识,全面了解相关方
面的法律、政策、标准和规范。
4.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能够准确、完整地理解和分析各种信息,同时有效地运用已有知识
和技能来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翻译对工作的严谨性要求高,所以需要翻译员在翻
译前写下详细的翻译计划,包括翻译的目标,需要翻译的内容,翻译工具的选择等,以降
低翻译过程中出错的风险。
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可以使翻译员的翻译质量大大提高。
5.良好的时间管理和工作习惯。
浅析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策略
![浅析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ae2143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4a.png)
浅析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策略
中文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主要指翻译的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有着各
自不同的文化背景。
在中文言语的翻译中,重要的文化因素涉及到文字的
识别、习俗、礼仪、历史等。
通过不同语言的文字,读者可以在不同文化
中发现不同的意义,而翻译就是将这种意义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
文化翻译的策略包括文字类型识别、文化差异等,其中文字类型识别
是指翻译文本中的文字识别,尤其是中文文字,中文文字有许多种而且非
常复杂,需要翻译者准确识别;文化差异是指文化的差异,不同文化中的
文本可能存在不同的语言习惯、文化规范或其他文化习俗等,翻译者应该
对这些差异有深刻的认识,并且能够准确的从原文翻译出正确的文本。
此外,翻译中要注意基于文化的不同,尤其是涉及到内容比较敏感的,一定要注意文字和文化的相关性,以免出现口误或文体不当等。
为了尽可
能地把握文化翻译的关键文字及典型文化概念,翻译者也可以研究比较不
同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及相似性,对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字及文化进行深入
的理解和研究。
浅析笔译员应具备的素质
![浅析笔译员应具备的素质](https://img.taocdn.com/s3/m/30032723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32.png)
浅析笔译员应具备的素质笔译员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
这是笔译员最基本的素质,也是进行翻译工作的基础。
一名优秀的笔译员不仅需要精通源语言和目标语言,还需要了解这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习惯用语、俚语等。
只有对语言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够准确地将源语言的信息传达到目标语言中,避免出现翻译错误。
笔译员应具备广博的知识。
在进行翻译工作时,可能会涉及到各种不同领域的内容,比如政治、经济、科技、文学等。
笔译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能够快速理解并准确翻译各种领域的内容。
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背景,才能够胜任各种类型的翻译工作。
笔译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翻译工作并不是简单地将一种语言的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文字,还需要根据不同的语境和目标受众进行灵活的转换和调整。
笔译员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能够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并将其准确传达给目标受众。
面对一些专业术语和表达方式,笔译员还需要具备查询能力和解释能力,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通顺性。
在进行翻译工作时,笔译员还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这是因为一些原文可能会存在一些逻辑漏洞、概念不清晰或者用词不当的问题,需要笔译员有能力对原文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并进行准确的翻译。
只有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才能够在翻译过程中做到信达雅,保证翻译质量。
笔译员还应该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和应变能力。
翻译工作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比如工作任务的紧急性、翻译要求的复杂性、客户的异议等。
在这些情况下,笔译员需要有能力保持镇定、迅速应对,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只有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和应变能力,才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中胜任自己的工作。
笔译员还应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虽然翻译工作通常是一种独立的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笔译员可能会需要与客户、编辑、校对等多方面的人员进行沟通和合作。
笔译员需要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浅析翻译者的文化意识与维汉翻译
![浅析翻译者的文化意识与维汉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440340e0242a8956aece460.png)
第11卷第2期 2020年01月Vol.11 No.2January 2020161浅析翻译者的文化意识与维汉翻译古力巴哈尔·麦麦提(阿克苏日报社,新疆阿克苏843000)摘 要:在我国,汉维翻译是民族与民族之间交流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维吾尔民族有着灿烂的历史和丰富的文明成果,本文从新闻报道中的维汉翻译入手,从翻译者的文化意识等方面分析维汉翻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文化意识;维汉翻译;翻译者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2-0161-02维吾尔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维吾尔族文明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维汉翻译是沟通汉族人民与维吾尔族人民交流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具体表现在维汉翻译不仅仅是传播和传递民族交流中重要信息的纽带,是促进民族和谐发展的润滑剂,还表现在翻译对新闻报道的二次创作的过程。
[1]一、维汉翻译的现状我国对维语的翻译历史悠久,大约从维吾尔族与汉族开始交流起,就慢慢产生了维汉翻译的工作。
就当前来看,维汉的翻译工作涉及诸多方面,不论是对出版书籍的翻译,还是对报纸、杂志、新闻的翻译,都进入了欣欣向荣的发展阶段。
就维汉翻译的类别来看,不论是文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类的,还是科技类的,都有所涉及,范围广泛。
在我国维汉翻译史上,许多的翻译工作者兢兢业业地工作,呕心沥血地翻译出很多优秀的作品,为翻译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当前的新闻翻译工作来看,不仅仅是中央电视台和新疆电视台等投入新闻的翻译中,还有一些民间的个人或者是团体,也在网络新闻等方面为维汉新闻的翻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维汉新闻翻译工作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在维汉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维汉新闻翻译中的文化意识(一)文化意识在维汉新闻翻译中的影响文化意识是维汉新闻翻译中翻译者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品质。
一方面,汉族文化和维吾尔族文化各有其特殊而灿烂的部分,翻译工作做得好有利于促进两种文化间的交流和共同繁荣。
译者文化身份对翻译的影响
![译者文化身份对翻译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e6221de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2.png)
译者文化身份对翻译的影响
翻译是一项涉及文化交流的复杂任务。
翻译本身不仅需要实现对一种语言的转换,更需要跨越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桥梁作用。
因此,翻译人员的文化身份将直接影响其翻译行为和结果。
首先,翻译人员的文化身份将影响其对目标语言和源语言之间差异的理解。
通过其独特的文化背景,翻译人员能够识别并翻译传统的习语、俚语、惯用语和文化参考。
例如,一名以中国文化为根基的翻译人员可能会更容易理解和准确翻译“风水”这个中文词语,但对于其他文化来说,这个词语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解释。
其次,翻译人员的文化身份也会影响到其在翻译过程中做出的选择。
例如,翻译人员可能因个人信仰或政治观点而选择性地翻译或省略特定文本,导致传达的信息发生改变。
这也说明了翻译始终是一个具有主观性的活动。
最后,翻译人员的文化身份还将影响其对文本目标受众的理解。
例如,翻译人员可能会更关注本土化和文化适应性,以确保所翻译的文本在目标群体中获得更高的接受度。
他们会考虑当地的文化影响和词语习惯,确保其翻译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地的环境。
总之,翻译人员的文化身份对翻译的影响非常重要。
因此,我们需要尊重每个翻译人员的文化背景,并在翻译活动中充分重视文化差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流。
英语翻译和汉语言文化素养分析
![英语翻译和汉语言文化素养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3db342964bcf84b9d57bcf.png)
一、现阶段英语翻译教学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一)重视程度不足。
英语翻译教学课程设置情况普遍不同,某些偏远地区英语翻译课程量不是十分充足,并且各个课程的设置情况基本上不会发生变化,欠缺创新,因此英语翻译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影响,详细对此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切实就是因为高校管理机构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并没有将英语翻译教学放置在较为重要的地位上,教学认知存在一定偏差性,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基本上养成翻译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开展翻译教学工作的过程当中,基本上也不会对翻译理论及技巧进行分析,在此背景下,想要对英语翻译教学效率及效果做出保证,自然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
(二)教学模式创新性不强。
英语翻译教学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并没有进行必要的创新,因此英语翻译教学创新本身处于一种停滞的状态当中,英语翻译教学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及校方也没有对翻译教学创新的重要性形成清晰的认识,从而想要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在此背景下,英语翻译教学课程体系难以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除去上文中所说的问题之外,英语翻译课程教学模式发展的过程中,也容易遭受到其他各个因素的影响,比方说,师资力量不是十分充足,学生难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英语文化形成深入的认识,从而英语翻译教学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想要实现预期的目标,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二、重视学生汉语言素养提升翻译教学效率的措施(一)积极转变课程结构。
转变英语翻译教学的课程结构,有计划的增添汉语言文化的内容,在原本对英语翻译基础知识及技巧学习情况进行阐述的背景下,增添一些汉语言文化学习内容,促使现阶段英语翻译教学中太过正式英语但是忽视汉语言的情况发生转变。
英语翻译教学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增添中国文化课程,展现民族文化,促使学生英语水平大幅提升的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汉语水平做出保证。
英语翻译课程教学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使用到的都是英语授课模式,希望可以在课程上增添学生的英语语言,并开展多样化的英语训练活动,促使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得到一定程度提升,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翻译技巧。
译者素质探究
![译者素质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48c81d7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8c.png)
译者素质探究
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发展,翻译行业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发展。
在翻译市场中,好的译者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什么是好的译者素质呢?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
首先,好的译者应该具有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翻译工作的基础,只有掌握了深厚的语言能力,才能听懂、理解并准确表达原文的含义。
因此,译者应该具有极高的语言敏感度,掌握好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法、词汇、用词等基础知识。
在翻译过程中,要精确把握原文的句意,不得漏译、误译或者错译。
其次,好的译者应该具有专业素质。
翻译领域的要求非常高,因此,译者应该有所专长,具有行业或领域的背景知识,熟悉领域的专业术语和行业文化,这样才能让翻译成果做到精准和专业。
另外,译者应该不断学习、积累知识,保持专业素质的提高。
第三,好的译者应该具有文化素质。
在翻译过程中,准确表达原文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目标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差异,使得翻译成果更加贴近当地文化和习惯。
因此,译者应该有广博的文化素质,对两种或多种文化有所了解,包括文学、历史、宗教、艺术、政治等领域的知识,这样才能翻译出更具有当地特色的文本。
第四,好的译者应该具有管理能力。
随着翻译项目的日益复杂,译者需要和其他团队成员进行协作,以完成翻译任务。
因此,译者需要具有管理能力,包括时间管理、项目管理、团队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以保证翻译任务的高效完成。
总而言之,好的译者应该具有多方面的素质,除了语言能力外,还应该具有专业、文化、管理等方面的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优质的翻译成果,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翻译行业的发展。
中英翻译的文化素养
![中英翻译的文化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b0b381df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0.png)
对学生是如此,对那些已经“出道”的人又如何呢?央视 名嘴水均益的英语“贼溜”了吧,可不时有“专家”喋喋不休 地指责其语言有许多不规范的地方。相反,来自美国、英国、 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荷兰的国外网友则全部支持态度,认为 这样的英语再正常不过了。
具有高深佛学修养的弘一法师把这诗翻译成中文: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君掌盛无边,刹那含永劫。 现在我们从弘一法师的翻译中明显看出一处错误,就是把 英文原文的“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变成了“一花一世 界,一沙一天国”。 然而,具有高度中西方文化修养的著名诗人梁宗岱则这样 翻译了这首诗: 一颗沙粒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 把无限放在你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如若把这两首诗的译稿同时摆出来让大家评判,那么,具 有中国传统文化或具基本佛学知识的人肯定更喜欢择弘一法师 的翻译。原来这是弘一法师故意犯错,更有佛法的光辉,这与
中英翻译的文化素养
艺术文化交流
顾骁南
语言是文化,要想做一名称职的英语翻译必须深入理解中 西方文化,这几乎成为国内翻译界的共识。翻译一部作品,如 果译者对作品西方文化中常识性东西不熟悉,或是对历史典 故、生活方式,包括风俗习惯等诸方面不理解“硬”要去译, 出差错,甚至闹出笑话,则是必然的结果。反之,中国的英语 教学与翻译缺乏中国的文化元素,学生所接触到的材料与他们 的现实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无关,表述的全部是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这会使 我们的英语教学与翻译走向另一个极端,形成削足适履的文化 尴尬。
从文化角度看翻译的忠实
![从文化角度看翻译的忠实](https://img.taocdn.com/s3/m/bd41a45f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25.png)
从文化角度看翻译的忠实翻译是跨越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准确传递原意是其最基本的职责。
忠实地翻译原文内容不仅要求对语言功底的掌握,更需要对文化差异有一定的了解与理解。
因此,从文化角度看翻译的忠实,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种集体共同体验的总和,它涉及到民族、地域、历史、信仰等多个方面。
一个国家的文化特色与价值观念往往会影响其语言、文字、习俗等方面。
因此,当翻译一份文本时,需要考虑其所属文化的影响因素。
首先,文化背景的不同会导致翻译难度的提高。
例如,翻译中国的古诗词需要对其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如历史情境、文学传统等,在对原文进行翻译时要对这些因素进行考虑。
同时,一些文化特有的惯用语、俚语等本土化语言同样需要进行转化,以便目标读者能够理解。
这一过程需要翻译者有广泛的文化知识储备,才能做到忠实翻译。
其次,忠实翻译还需要考虑文化差异的间隔与理解。
例如,聚会上的礼仪方式在不同的国家中差别较大,对于文化上的拒绝、尊重与礼仪、态度等不同的理解,也会导致翻译不准确。
因此,一个翻译的忠实并不只是单纯的语言无误,更应该是在文化的理解上进行把握和传递,让目标读者与原文作者产生类似的认同感。
最后,翻译忠实性的表现还涉及到文化背景的传承。
一个文化的特色是通过历史遗留物来支撑的,文化习俗、传统等都是文化传承的体现。
作为翻译者,需要从原文中提取出文化内涵,对原文进行解读,通过语言的传承来实现文化的传递。
总的来说,翻译的忠实包括对语言的准确转化、对文化的恰当把握与传递。
翻译者应当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用更适合目标读者理解的方式进行传递,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浅析笔译员应具备的素质
![浅析笔译员应具备的素质](https://img.taocdn.com/s3/m/02438ac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d.png)
浅析笔译员应具备的素质笔译是一项需要高超语言技能和文化素养的工作,而笔译员作为承担这项工作的重要角色,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
下面我们来浅析一下笔译员应具备的素质。
语言能力是笔译员最基本的素质之一。
笔译员需要精通至少两种语言,包括母语和外语。
母语是笔译员最擅长的语言,他们需要对其有着非常深厚的认识和掌握,能够准确地将外语表达的内容转换成母语。
笔译员也需要对外语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包括语法、词汇、语境、习惯用语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具备了丰富的语言能力,笔译员才能够胜任繁重的翻译工作。
文化素养也是笔译员必备的素质之一。
由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语言产生深远的影响。
笔译员需要对不同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能够准确地理解和传达原文中的文化内涵。
在翻译过程中,如果缺乏对文化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就很容易出现“失译”的情况,给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带来影响。
笔译员需要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水平。
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也是笔译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在进行翻译过程中,笔译员需要理清文章的逻辑结构和思路,准确地把握原文的意思,并根据上下文和语境进行恰当的表达。
当遇到一些复杂的句子结构或者词语搭配时,笔译员需要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能够对原文进行深入的解读和理解,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通顺性。
敏锐的观察力和大局观也是笔译员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在翻译过程中,笔译员需要及时发现原文中的细微差异和隐含意义,对于一些隐晦的语言表达和含蓄的表达方式,需要有辨别力和敏锐的感知能力。
笔译员还需要具备大局观,能够理解、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和主旨,确保译文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细心和耐心也是笔译员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在进行翻译工作时,笔译员需要对细节有着高度的关注和敏感度,确保译文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翻译工作常常需要持续性的耐心和毅力,尤其是在面对长篇大论或者技术性较强的翻译内容时,需要有耐心和毅力去完成翻译任务。
笔译员是一种高要求的职业,不仅需要具备出色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和大局观,以及细心和耐心的态度。
译者的汉语言文化修养对于英语翻译的影响 教育资料
![译者的汉语言文化修养对于英语翻译的影响 教育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be31031dd88d0d233d46aa8.png)
译者的汉语言文化修养对于英语翻译的影响每年两会,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召开的中外记者会,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目光。
截至2016年3月,张璐已连续七年坐在总理旁边,担任翻译。
七年里,这位外交部高级翻译,因准确翻译领导人引用的古诗词以及大方得体的形象广为人知。
有网友评论说,她对古诗文的翻译准确流畅,国学功底扎实,是合格的大国翻译。
对于复杂的古诗词翻译来说,由于中文和英文的文化背景差别很大,其中深刻的文化内涵很难在翻译中体现出来,一般都只能翻译大意。
而张璐翻译得很好,不仅准确,而且清楚。
这名翻译家告诉记者,翻译界对于古诗词的翻译要求是信、达、雅,基本要求是忠实于本意,其次要准确、易懂。
从词语的起源来说,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而中国的古诗词更是艰深晦涩,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古典美。
女神翻译张璐能够将古诗词的神韵用另一种不同的语言翻译出来,不仅在于专业的英文翻译水平,更在于深厚的汉语言文化修养。
一、口译古诗词难点女神翻译张璐每次跟随总理担任翻译官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进行口译。
对于总理出口成长的古诗词,口译需要翻译者现场的快捷反应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这和口译的特点息息相关。
口译特点1.口语转瞬即逝,“快”是口译有别于笔译的主要指征之一。
正因为有速度的要求,所以对于口译的修辞、美感等并不像笔译那样严格。
然而,口译仍要求译者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用另一种语言将说话人所表达的信息“尽可能”流利、完整地传递给听众。
但是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对于引用文章的熟悉度其实更大,翻译起来更困难,因为书面语当中的实际含义往往比口语更丰富。
2.关于口译的标准口译专家李越然提出口译的标准应该是“准、顺、快”,即“准确、通顺、快捷”,这与口译专家仲伟合提出的“忠实、通顺、及时”以及口译专家张清平所提出的“反应迅速、意译准确、语言通顺”都不谋而合。
口译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翻译传播手段,是在提前不知晓说话者思想的意图上进行语言交流,这个过程中有太多的随即反应和深度理解,非常考验译者的灵活度和翻译水平,当然口译也是国与国之间进行交流完成交谈不可或缺的媒介。
浅谈翻译者的文化意识与翻译工作
![浅谈翻译者的文化意识与翻译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bcb8aac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b.png)
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330浅谈翻译者的文化意识与翻译工作艾力西尔·阿合买提(伊犁日报社维吾尔文编辑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835000)摘 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民族与民族交流过程中,翻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文主要从维文编辑部翻译入手,探讨翻译者的文化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翻译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从而提出比较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翻译者;维汉翻译;文化意识在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的过程中,翻译就成为最重要的环节。
正确的翻译,既有利于在民族交流中传播正能量,又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和谐发展。
一、新闻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一)词语翻译不够准确部分翻译者自身表达能力有所欠缺,而且理解能力有所偏差,在实际新闻翻译工作中,不太深入了解汉语中的某些名词,因此最后的新闻报道内容也存在一定差异性。
(二)时态翻译不够规范在对一些新闻内容进行阅读时,我们会发现部分译文中会出现表达不太正确的语句,或者某些内容就是词不达意,更严重的还会加一些具体新闻事件的时间搞错。
上述情况,究根结底,都是因为在实际翻译工作中,翻译者不能正确翻译造成的。
(三)划分句子不够清晰在对某些新闻内容进行翻译时,不能够准确划分句子或者不能够按照合理顺序进行整理,依据自己的想法翻译播报之后,会让受众感觉莫名其妙或摸不着头脑。
二、新闻翻译的改进策略(一)不断提高翻译者的语言水平对所有翻译工作者来说,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将语言水平作为扎实基础。
因此,翻译工作者要不断提高其自身语言水平。
例如,翻译工作者必须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非常精通,才能够确保顺利完成整个翻译工作,要从以下方面做起,其一、提高翻译人员的准入门槛。
虽然在较短时间内为翻译人员设置比较低的门槛,可以为新闻工作提供足够数量的翻译者,但最终翻译的作品与翻译水平参差不齐[1],严重拉低了整体翻译水准。
有必要提高翻译人员的准入门槛,同时还要要求在应聘相关翻译人员时要深入考察自身的语言水平;其二、加强技能考核培训。
翻译者的文化意识与维汉翻译方法初探
![翻译者的文化意识与维汉翻译方法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604d8b2e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0.png)
翻译者的文化意识与维汉翻译方法初探发布时间:2021-11-09T12:07:36.160Z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2月上34期作者:阿卜力克木·阿卜杜米吉提[导读] 维吾尔族是我国的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之一,维吾尔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维吾尔族悠久的历史中也产生了许多优秀文化,由于中华民族发展当中,各民族都具有其独特的语言,因此进行必要的语言翻译则是加强各民族交流的必要手段。
维汉翻译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简单的语言沟通,更在于对不同语言文化了解度,因为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有其文化意义。
进行维汉翻译不仅可以加强维吾尔族与汉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还可以促进维吾尔族与汉族的和谐发展。
新疆墨玉县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台)阿卜力克木·阿卜杜米吉提新疆墨玉 848100摘要:维吾尔族是我国的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之一,维吾尔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维吾尔族悠久的历史中也产生了许多优秀文化,由于中华民族发展当中,各民族都具有其独特的语言,因此进行必要的语言翻译则是加强各民族交流的必要手段。
维汉翻译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简单的语言沟通,更在于对不同语言文化了解度,因为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有其文化意义。
进行维汉翻译不仅可以加强维吾尔族与汉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还可以促进维吾尔族与汉族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翻译者;文化意识;翻译方法;在翻译者进行语言翻译工作时,翻译者自身的文化意识会对翻译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例如汉语中的一字多意,尤其是当两种含义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时就会对翻译工作的进行造成极大阻碍,因此翻译者再进行语言翻译之前不仅需要了解两种语言的含义,还应该对不同语言使用民族的文化环境进行一定了解。
一、维汉翻译现状我国的维汉翻译也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维吾尔族与汉族进行交流时便出现了维汉翻译,维汉翻译最早的目的是促进维吾尔族与汉族的与语言交流。
但是在中华民族大一统的今天,维汉翻译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语言交流了,当前阶段的维汉翻译对文学、哲学、科技发展等都有涉及,因此当前阶段的维汉翻译对于中华民族共同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翻译者的文化素养与维汉翻译
翻译是跨越文化的语言交流途径之一,是把原语言的信息用目的语语言表达出来,使读者能
得到原作者所表达的意思与原文作者大致相同的感知。
翻译要求要从文化的角度准确地再现
原语言所要传达的含义、情感和深层意味,翻译者不仅要有双语能力,还要具有双语言所承
载的文化乃至多文化的知识内涵,特别是要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宗教、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
俗传统以及地域风貌特性等一系列影响因素均有一定的了解。
从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来看:一个民族既有自己的语言,又有自己的文化。
语言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工具,反映了该语言族群认知世界的方法,记录了该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集
中体现着该文化的价值取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信息。
在维汉翻译中,文化差异是其存
在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正是缺乏对维汉文化深入理解,使得两族民众对对方语言理解存在
偏差。
因此,为了更正确、全面、深刻地传递原文信息,就必须要深入探究维汉两个民族的
民族特征和文化差异,将双语的文化内涵必须适当连接起来。
两族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仅
表达原语言的表面意思是不够的,还须对两族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
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目
的语中要包含了操原语言民众的民族文化和个性,最大限度地还原其文化背景,翻译者要运
用自身文化素养进行翻译,必须要尽可能地结合目的读者的阅读与理解能力,使原语言文化
反映的内容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
翻译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个思维再创造的过程。
在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
翻译者首
先要忠实于原作的内容,也就是说翻译过程中主要是传达准确意思,而不是自己进行创作。
只是文字翻译更注重形式上的忠实;其次,要讲求语言文字的流畅性;最重要的是,任何翻
译都离不开文化的传达,要准确的翻译源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这是翻译好一
篇文章的关键。
从维汉民族文化差异来看:“文化”这个概念的涵盖面极为广泛,内涵极为丰富。
在翻译中密
切注意文化上的差异,对其处理的优劣往往是翻译成败的关键。
维汉两种文化背景差异很大。
汉语深深植根于儒家思想。
把我国的传统文化视为“儒家文化”。
而维吾尔族的传统文化主要
重视的是该民族的名族风俗。
如:在打招呼、道谢、称呼等方面,维汉民族具有不同的表现
方法,如:汉族人通常见面打招呼时的见面语是“你吃过饭了吗?”“你要去哪里?”等,这些
礼貌用语在汉文化中是没有更多深意的,只不过是具有礼节性的寒暄方式之一。
但是汉族这
样的问候形式并不适用所有民族,比如维吾尔族人见面的时候还是问别人吃饭了吗这样的语言,则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这是因为在他们的文化中,人们认为提到吃饭就会误解为
问候的人要请他们吃饭,所以这样的见面语要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翻译者文化素养的重要性看:翻译者必须具有文化素养,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语言能离开特
定的文化背景,任何语言都充满了人类文化活动的痕迹,不仅体现了本民族的习俗文化、地
域差异,而且也透视着该民族的宗教信仰、世界观和价值观。
翻译者要认识到翻译既是跨语言、又是跨文化的信息交流,而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跟语言的差异一样,可能成为交流的障碍。
缺乏文化素养的翻译者,只顾到表面意思的转换,而忽视了语言背后的所反映的文化差异,导致翻译存在误差。
由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体现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
一旦语言进入交际,语
言便承担着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
这就要求作者不但有双语能力,而且要了解两种语言
文化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对宗教文化以及地域特征等都需有一定的
了解认识。
翻译要将两个民族,甚至多个民族的文化结合起来,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
能达到两种语言的真正交流,也无法达到语言翻译“雅”的境界。
从维汉翻译所处的现实状况看:随着新疆各族人民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我们应时刻注意两
个民族间语言的差异,用敏锐的感受来发现文化鸿沟并努力跨越,才能使得维汉翻译问题变
得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