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的故事知识分享
五个数学家的故事
五个数学家的故事一、阿基米德测皇冠真假的故事。
阿基米德啊,那可是个超级聪明的古希腊数学家。
有一回呢,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皇冠,可是他怀疑工匠在里面掺了银子,就把阿基米德找来,让他想办法在不破坏皇冠的情况下测测皇冠到底是不是纯金的。
阿基米德想啊想,愁得不行。
有一天,他在洗澡的时候,一屁股坐到澡盆里,水就“哗”地溢出来了。
阿基米德眼睛一下子就亮了,他兴奋得光着身子就跑上街大喊:“我发现了!我发现了!”原来啊,他想到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等于它所排开液体的体积。
他把皇冠和相同重量的纯金块分别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测量它们排开的水量。
如果皇冠排开的水量和纯金块不一样,那就说明皇冠不是纯金的。
就这么着,阿基米德轻松解决了这个难题,他可真是个善于观察生活的大天才。
二、祖冲之算圆周率的故事。
咱中国的祖冲之也是相当厉害的数学家。
在那个没有计算机啥高科技东西的年代,他就铁了心要把圆周率算得更精确。
祖冲之就整天对着一堆算筹摆弄。
他算啊算,白天算晚上也算。
他先从圆的内接正六边形开始,不断地把边数加倍,计算出正十二边形、正二十四边形……一直算到正24576边形的周长。
这计算量可大得吓人,但是祖冲之就有那股子韧劲。
最后呢,他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这个精确度啊,在当时那可是世界领先水平呢。
这就好比在一片黑暗中,祖冲之硬是点亮了一盏超亮的灯,为后来的数学发展和工程计算等都奠定了超级坚实的基础。
三、高斯快速求和的故事。
高斯小时候就是个数学小天才。
有一次啊,他的数学老师想让同学们安静会儿,就出了一道题,让大家计算从1加到100的和。
老师心想,这得算好一阵子呢,可没那么容易。
结果呢,小高斯不一会儿就举手说他算出来了。
老师还不信呢,觉得这小家伙肯定是瞎猜的。
高斯就不紧不慢地说:“1加100是101,2加99也是101,3加98还是101,这样两两相加一共有50组101,所以答案就是50×101 = 5050。
关于我国数学家的小故事5篇
关于我国数学家的小故事5篇“迟序之数,非出神怪,有形可检,有数可推”。
--祖冲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我国数学家的小故事5篇,欢迎借鉴参考。
我国数学家的小故事一熊庆来(1893.09.11~1969.02.03),字迪之,出生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息宰村。
熊庆来热爱教育事业,为培养中国的科学人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熊庆来自幼养成勤奋好学的好习惯,非凡的记忆力与天才的语言接受能力,常令教育过他的中外教师惊叹不已。
他潜心于学术研究与著述,编写的《高等数学分析》等10多种大学教材是当时第一次用中文写成的数学教科书,创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近代数学研究机构——清华大学算学研究部和国立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等3所大学的数学系,以及中国数学报。
他一直治学严谨,数学论文常常修改三五遍以上。
在任教授期间,他总是非常认真地批改学生的作业。
作业中的错误他用红毛笔仔细地逐本圈阅,改正。
好的作业,则用大笔书写一个“善”字,表示满意。
他经常废寝忘食,不顾病痛地工作。
据熊庆来的夫人回忆,在东南大学第一年,过度疲劳使他吐血,而且又犯痔疮,熊庆来竟顽强地伏在床上坚持编写教义。
熊庆来在“函数理论”领域造诣很深。
1932年他代表中国第一次出席了瑞士苏黎世国际数学家大会。
1934年,他的论文《关于无穷级整函数与亚纯函数》发表,并以此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个获此学位的中国人。
在这篇论文中,熊庆来所定义的“无穷级函数”,国际上称为“熊氏无穷数”,被载入了世界数学史册,奠定了他在国际数学界的地位。
我国数学家的小故事二杨辉,中国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他在我国古代数学史和数学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杨辉一生留下了大量的著述,其著名的数学书共五种二十一卷,这些著作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数学宝库,为数学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杨辉还画了一张表示二项式展开后的系数构成的三角图形,称做“开方做法本源”,现在简称为“杨辉三角”。
中国数学家的小故事简短4个
中国数学家的小故事简短4个中国古代有很多杰出的数学家,他们留下了许多精妙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下面是四个关于中国数学家的小故事:故事一:神奇的郭守敬郭守敬是明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
他最著名的是他的水银全象仪,这是一种高精度的天文仪器,能够准确测量太阳和其他星体的位置。
郭守敬通过观测和建模,改进了《殷礼》中的望季度章,提出了真望经,通过此等理论依据推演重建了古代浑仪。
他的工作为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故事二:发明算盘的张丘建张丘建是中国古代发明家兼数学家。
相传,他是全球最早发明算盘的人。
算盘是一个用来计算的工具,它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进行大量的数学运算。
张丘建通过这个发明,极大地提高了数学计算的效率,他的算盘被广泛使用,对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故事三:画地为牢的赵爽赵爽是唐代数学家和军事家。
相传,他是全球第一个利用三棱镜测量角度的人。
当时,唐玄宗希望他为东都洛阳设计一座城市。
赵爽在测量城市的方位时,没有传统的测量工具,于是他利用了一个三角木柱和一块平整的地面画出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然后利用三棱镜测量出了角度。
凭借准确、高效的测量方法,赵爽顺利地设计了一座城市,并被唐玄宗赞赏。
故事四:善于算术的刘徽刘徽是中国古代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他是南北朝时期学者,创立了中国古代数学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
刘徽善于应用算术解决实际问题,他提出了一套解决线性方程组的方法,被称为"史生"方法,这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线性方程组解法之一。
他凭借着对数学的研究,为中国数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由于每个故事都设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以这些数学家的背景和成就也有所不同。
然而,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对数学的研究和创新作出了杰出贡献,为中国数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些小故事展示了中国数学家们的智慧和勇气,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十个数学家的小故事
十个数学家的小故事十个数学家的小故事一天,法国数学家蒲丰请许多朋友到家里,做了一次试验.蒲丰在桌子上铺好一张大白纸,白纸上画满了等距离的平行线,他又拿出很多等长的小针,小针的长度都是平行线的一半.蒲丰说:“请大家把这些小针往这张白纸上随便仍吧!”客人们按他说的做了.蒲丰的统计结果是:大家共掷2212次,其中小针与纸上平行线相交704次,22107043.142.蒲丰说:“这个数是的近似值.每次都会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而且投掷的次数越多,求出的圆周率近似值越精确.”这就是著名的“蒲丰试验”.数学魔术家1981年的一个夏日,在印度举行了一场心算比赛.表演者是印度的一位37岁的妇女,她的名字叫沙贡塔娜.当天,她要以惊人的心算能力,与一台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展开竞赛.工作人员写出一个201位的大数,让求这个数的23次方根.运算结果,沙贡塔娜只用了50秒钟就向观众报出了正确的答案.而计算机为了得出同样的答数,必须输入两万条指令,再进行计算,花费的时间比沙贡塔娜要多得多.这一奇闻,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沙贡塔娜被称为“数学魔术家”.工作到最后一天的华罗庚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从小喜欢数学,而且非常聪明.1930年,19岁的华罗庚到清华大学读书.华罗庚在清华四年中,在熊庆来教授的指导下,刻苦学习,一连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后来又被派到英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他对数论有很深的研究,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他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走遍了20多个省、市、自治区,动员群众把优选法用于农业生产. 记者在一次采访时问他:“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他不加思索地回答:“工作到最后一天.”他的确为科学辛劳工作的最后一天,实现了自己的诺言.21世纪七大数学难题美国的克雷数学研究所于2019年5月24日在巴黎宣布了众多数学家评选的结果:对七个“千禧年数学难题”的每一个悬赏一百万美元.“千年大奖问题”公布以来,在世界数学界产生了强烈反响.这些问题都是关于数学基本理论的,但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对数学理论的发展和应用的深化产生巨大推动.认识和研究“千年大奖问题”已成为世界数学界的热点.不少国家的数学家正在组织联合攻关.可以预期,“千年大奖问题”将会改变新世纪数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卡儿,(1596-1650)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解析几何学奠基人之一.他认为数学是其他一切科学的理论和模型,提出了数学为基础,以演绎为核心的方法论,对后世的哲学.数学和自然科Х⒄蛊鸬搅司薮蟮淖饔谩?笛卡儿分析了几何学和代数学的优缺点,表示要寻求一种包含这两门科学的优点而没有它们的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解析几何,《几何学》确定了笛卡儿在数学史上的地位,《几何学》提出了解析几何学的主要思想和方法,标志着解析几何学的诞生,思格斯把它称为数学的转折点,以后人类进入变量数学阶段.笛卡儿还改进了韦达的符号记法,他用a、b、c……等表示已知数,用x、y、z……等表示未知数,创造了“=”,“”等符号,延用至今.笛卡儿在物理学,生理学和天文学方面也有许多独到之处. 韦达韦达(1540-1603),法国数学家.年青时学习法律当过律师,后从事政治活动,当过议会议员,在西班牙的战争中曾为政府破译敌军密码.韦达还致力于数学研究,第一个有意识地和系统地使用字母来表示已知数、未知数及其乘幂,带来了代数理论研究的重大进步.韦达讨论了方程根的多种有理变换,发现了方程根与分数的关系,韦达在欧洲被尊称为“代数学之父”.1579年,韦达出版《应用于三角形的数学定律》,同时还发现,这是的第一个分析表达式.主要著有《分析法入门》、《论方程的识别与修正》、《分析五章》、《应用于三角形的数学定律》等,由于他贡献卓著,成为十六世纪法国最杰出的数学家.高斯印象中曾听过一个故事:高斯是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事情已处理了一大半,虽然上课了,仍希望将其完成,因此打算出一题数学题目给学生练习,他的题目是:1+2+3+4+5+6+7+8+9+10=?,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才有可能算出来,也就可以藉此利用这段时间来处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转眼的时间,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老师看到了很生气的训斥高斯,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老师听了下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11+11+11+11+11=55,我就是这么算的.高斯长大后,成为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高斯小的时候能将难题变成简易,当然资质是很大的因素,但是他懂得观察,寻求规则,化难为简,却是值得我们学习与效法的.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的轶事华罗庚(19101982)出生于江苏太湖畔的金坛县,因出生时被父亲华老祥放于箩筐以图吉利,“进箩避邪,同庚百岁“,故取名罗庚.华罗庚从小便贪玩,也喜欢凑热闹,只是功课平平,有时还不及格.勉强上完小学,进了家乡的金坛中学,但仍贪玩,字又写得歪歪扭扭,做数学作业时倒时满认真地画来画去,但像涂鸦一般,所以上初中时的华罗庚仍不被老师喜欢的学生而且还常常挨戒尺.金坛中学的一位名叫王维克的教员却独有慧眼,他研究了华罗庚涂鸦的本子才发现这许多涂改的地方正反映他解题时探索的多种路子.一次王维克老师给学生讲[孙子算经]出了这样一道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其二,五五数剩其三,七七数剩其二,问物几何?“正在大家沉默之际,有个学生站起来,大家一看,原来是向来为人瞧不起的华罗庚,当时他才十四岁,你猜一猜华罗庚他说出是多少?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
六位数学家的故事
六位数学家的故事一、阿基米德:测皇冠的智慧老头阿基米德生活在古希腊。
那时候的他呀,就像一个超级智慧的怪才。
据说啊,国王让工匠做了一顶纯金的皇冠,可是他怀疑工匠在里面掺了银子,就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整天就琢磨这事儿,吃饭想,洗澡也想。
就在他洗澡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进入浴缸,水就会溢出来,而且他感觉身体浸入水里的体积和溢出水的体积是一样的。
他兴奋得光着身子就跑上街大喊:“我发现了!我发现了!”然后他就用这个原理,把皇冠和同等重量的纯金块分别放入装满水的容器里,通过比较溢出水的多少,就知道皇冠有没有掺假啦。
阿基米德可真是个能从生活小事里找到大奥秘的厉害角色。
二、祖冲之:执着于圆周率的大师祖冲之是咱中国古代了不起的数学家。
那时候计算工具可不像现在这么先进,啥电脑啥的都没有。
祖冲之就靠着自己的聪明脑袋和一堆算筹(那时候的计算小木棍),埋头苦算圆周率。
他就跟圆周率较上劲了,不停地算啊算。
别人可能算一会儿觉得差不多得了,他不。
他非要算出一个非常精确的数值。
最后他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可比西方早了好多好多年呢。
就像他在一个没有路的地方,硬是靠自己的脚步走出了一条通往精确圆周率的大道,而且他在天文历法等方面也有好多厉害的成就,真是个全能型的科学大神。
三、欧几里得:几何界的大拿四、高斯:数学小天才的传奇人生高斯小时候就是个超级天才。
有一次啊,老师在课堂上让同学们计算从1加到100的和。
别的小朋友都在吭哧吭哧地一个一个加呢,小高斯眼睛一转,就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
他发现1加100等于101,2加99等于101,这样两两组合,一共有50组101,所以答案就是5050。
老师都惊呆了,这孩子简直是个小怪物啊。
长大以后的高斯在数学的好多领域都有巨大的贡献。
他就像一个数学界的探险家,不管是数论、代数还是几何,他都能开辟出新的道路。
他的脑子就像一个超级计算机,能处理各种复杂的数学问题,而且他的研究成果对后来的数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个真正的数学巨星。
5个数学家的小故事简短
5个数学家的小故事简短1、高斯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在10岁时就解决了“100个数的和等于1000”的问题。
高斯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用了一个很小的技巧,就是先将这100个数进行分组,每组分别是1+2+3+4+5+6+7+8+9+10=55,然后再加上55,得到110,再除以2,得到55。
因此,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55。
2、欧拉是瑞士著名的数学家,他小时候非常聪明,经常能够快速地解决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
有一次,欧拉和他的父亲在一条船上散步,他的父亲出了一个难题:“一个80岁的老人从船头走到船尾需要多长时间?”欧拉立刻回答:“只需要1秒钟!”他的父亲非常惊讶,问他为什么。
欧拉解释道:“因为船是在平静的湖面上行驶的,老人可以在一秒钟内走完整个船身长度,也就是从船头走到船尾的时间。
”3、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他发现了毕达哥拉斯定理(即勾股定理)。
有一次,他和他的学生们在野外散步时,看到了一片草地上的铁匠铺。
毕达哥拉斯问他的学生们:“你们知道铁匠铺里的铁砧和铁锤是怎么放的吗?”学生们回答:“当然是放在地上啊。
”毕达哥拉斯微笑着说:“不对哦,它们应该是挂在火炉上的。
”学生们都不相信,但毕达哥拉斯解释道:“铁砧代表直角,铁锤代表锐角和钝角。
只有将它们挂在火炉上,才能形成直角、锐角和钝角。
”4、希尔伯特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在数学领域做出了很多重要的贡献。
有一次,他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解一个难题时,突然发现自己的鞋子忘在了办公室里。
他灵机一动,对学生们说:“我必须回去拿我的鞋子,但在我回来之前,你们可以自由思考这个问题。
”当他回到教室时,他发现学生们还在思考他留下的问题。
希尔伯特非常高兴,因为他的学生们已经学会了如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5、陈景润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在数论领域做出了很多重要的贡献。
有一次,他在图书馆里看书时,发现了一本非常难的数学著作。
他开始阅读这本书,但很快就遇到了困难。
不过,陈景润并没有放弃,他继续思考和研究这本书中的问题。
简短的数学家小故事(精选22篇)
数学家的小故事简短数学家的小故事简短简短的数学家小故事(精选22篇)数学家是对世界数学的发展作出创造性工作的人士,将其所学知识运用于其工作上(特别是解决数学问题)。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简短的数学家小故事(精选22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简短的数学家小故事1泰勒斯(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来到埃及,人们想试探一下他的能力,就问他是否能测量金字塔高度。
泰勒斯说可以,但有一个条件——法老必须在场。
第二天,法老如约而至,金字塔周围也聚集了不少围观的老百姓。
秦勒斯来到金字塔前,阳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地面上。
每过一会儿,他就让人测量他影子的长度,当测量值与他身高完全吻合时,他立刻在大金字塔在地面上的投影处作一记号,然后再丈量金字塔底到投影尖顶的距离。
这样,他就报出了金字塔确切的高度。
在法老的请求下,他向大家讲解了如何从“影长等于身长”推到“塔影等于塔高”的原理。
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相似三角形定理。
简短的数学家小故事2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
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习。
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有一个数,3个3个地数,还余2;5个5个地数,还余3;7个7个地数,还余2,请问这个得数是多少?”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
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华罗庚上完初中一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了,只好替父母站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
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大学;华罗庚被聘为大学教师,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1936年夏,已经是杰出数学家的华罗庚,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剑桥大学工作两年。
而此时抗日的消息传遍英国,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风尘仆仆地回到祖国,为西南联合大学讲课。
华罗庚十分注意数学方法在工农业生产中的直接应用。
著名数学家的小故事精选13篇
著名数学家的小故事精选11. 赫尔曼·维尔斯赫尔曼·维尔斯(Hermann Weyl,1885-1955)是一位著名的德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曾经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教授。
他的主要贡献之一是建立现代几何学的基础。
他还致力于解决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一些基本问题。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维尔斯成了一位游走的演说家,穿梭于世界各地的大学和学术机构,向广大学生和研究者们传授他的知识和智慧。
有一次,当他访问了大约一周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后,一位学生来到了他的面前,向他询问一个问题:“教授,您认为数学的目标是什么?”听到这个问题,维尔斯沉思了一会儿,并回答说:“数学的目标是证明我们所相信的一切是错的。
”这句话让这位学生和旁听的学生们感到很惊讶,因为他们都被告知数学的目标是推理和证明正确性。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逐渐明白了维尔斯所说的意义:数学是一种有关证明真理或假设的学科,而证明真理或假设之前,我们必须先证明一切可能的思路和观点都是错误的,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真理。
2. 加布里埃尔·克鲁克曼加布里埃尔·克鲁克曼(Gabriel Crone,1648-1730)是一位著名的荷兰数学家,他被誉为“经验主义数学”的开创者之一。
他的主要兴趣是实用的数学应用,例如测量、工程和天文学。
他还发展了新型积分方法,被称为“克鲁克曼法”。
在他的生命中,克鲁克曼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和变革,例如荷兰的“黄金世纪”,英国的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
尽管他在这些变革中保持了中立,但他的工作和成就在数学领域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传说,有一次当克鲁克曼在路上行走时,他听到了两个青年在讨论数学问题。
他决定加入他们的讨论,但他不告诉他们他是谁。
两个青年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你如何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克鲁克曼冷静地思考了几分钟,然后回答说:“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如果你想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你需要说明它的三条边相等。
五位数学家的故事
五位数学家的故事一、阿基米德的故事阿基米德那可是相当牛的数学家。
据说啊,他在洗澡的时候,突然发现了浮力定律。
当时他正琢磨着怎么判断国王的王冠是不是纯金的呢。
他一躺进澡盆,水就溢出来了,他那小脑袋瓜就像灯泡突然被点亮一样,大喊着“尤里卡(我发现了)”,光着身子就跑出去了,也顾不上什么形象了。
还有一次,罗马军队攻打他所在的城市,他老人家呢,就在那专心致志地研究几何图形呢。
罗马士兵冲进来让他跟他们走,他正沉浸在数学的世界里啊,就说等他把这道题解完。
那士兵哪管这个啊,直接就把他给杀了。
阿基米德死的时候还在地上画着他的几何图形呢,你说这对数学是多大的损失啊。
二、祖冲之的故事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成就那也是响当当的。
那时候计算圆周率可不容易啊,没有啥高级的计算器。
祖冲之就靠着他那聪明的脑袋和一双勤劳的手。
他把圆切割成好多好多小块,就像切饼一样,然后一点点计算。
三、高斯的故事高斯小时候就是个数学小天才。
他上小学的时候,老师为了让学生们安静会儿,就出了一道超级难的数学题,1 + 2+3 + ……+100等于多少。
老师本以为这些小屁孩得算上好长时间呢。
结果高斯很快就举手说他算出来了。
老师都惊呆了,问他咋算的。
高斯就说啊,1加100等于101,2加99等于101,这样两两组合,一共有50组,那答案不就是50×101 = 5050嘛。
老师当时就知道这孩子不是一般人,后来高斯果然在数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什么数论、代数、统计学等等方面都有他的身影,他就像数学界的一颗超级明星,闪闪发光。
四、欧几里得的故事欧几里得就一门心思地研究几何,把几何的知识整理得井井有条。
他从一些基本的定义、公理出发,一步步推导出各种各样的定理。
就像搭积木一样,一块一块地把几何的大厦给建立起来了,后世的几何学习都离不开他打下的基础。
五、华罗庚的故事华罗庚可真是个传奇人物。
他家里穷得叮当响,初中都没读完就辍学了。
但是他对数学那是爱得深沉啊。
他就自己在家自学数学,靠着几本数学书,像着了魔一样整天研究。
五个数学家的小故事汇总
五个数学家的小故事汇总数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数学家,比如阿基米德、牛顿、欧拉等阿基米德有“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翘起整个地球”的豪言壮语,牛顿因为一个苹果的故事为众人所知。
欧拉似乎没有这些戏剧性的故事。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五个数学家的小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个数学家的小故事1数学家欧拉的生平欧拉1707年4月15日生于瑞士巴塞尔,1783年9月18日卒于俄国圣彼得堡。
他生于牧师家庭。
15岁在巴塞尔大学获学士学位,翌年得硕士学位。
1727年,欧拉应圣彼得堡科学院的邀请到俄国。
1731年接替丹尼尔·伯努利成为物理教授。
他以旺盛的精力投入研究,在俄国的14年中,他在分析学、数论和力学方面作了大量出色的工作。
1741年受普鲁士腓特烈大帝的邀请到柏林科学院工作,达25年之久。
在柏林期间他的研究内容更加广泛,涉及行星运动、刚体运动、热力学、弹道学、人口学,这些工作和他的数学研究相互推动。
欧拉这个时期在微分方程、曲面微分几何以及其他数学领域的研究都是开创性的。
1766年他又回到了圣彼得堡。
欧拉是18世纪数学界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不但在数学上作出伟大贡献,而且把数学用到了几乎整个物理领域。
他又是一个多产作者。
他写了大量的力学、分析学、几何学、变分法的课本,《无穷小分析引论》、《微分学原理》、《积分学原理》都成为数学中的经典著作。
除了教科书外,他的全集有74卷。
五个数学家的小故事2毕达哥拉斯 (约公元前580年~约前500(490)年)毕达哥拉斯出生在爱琴海中的萨摩斯岛(今希腊东部小岛)的贵族家庭,自幼聪明好学,曾在名师门下学习几何学、自然科学和哲学。
因为向往东方的智慧,经过万水千山,游历了当时世界上两个文化水准极高的文明古国——巴比伦和印度,以及埃及(有争议),吸收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印度文明(公元前480年)的文化。
他最早悟出万事万物背后都有数的法则在起作用;认为无论是解说外在物质世界,还是描写内在精神世界,都不能没有数学。
关于数学家的小故事
关于数学家的小故事数学家,是一种神秘而又充满智慧的职业。
他们用逻辑和推理,解决了许多人类难以解决的问题。
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普通人不同,他们能够看到数学的美妙之处,也能够发现数学中的错误和漏洞。
下面,我将讲述一些关于数学家的小故事,希望能够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神秘的职业。
故事一:费马大定理费马大定理是数学史上最著名的问题之一,它的内容是:对于任何大于2的整数n,不存在三个整数a、b、c,使得a^n+b^n=c^n 成立。
这个问题被数学家费马提出,但他并没有给出证明。
这个问题困扰了数学家们几百年,直到1994年,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才证明了这个定理。
他用了8年的时间,才找到了证明这个定理的方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家需要耐心和毅力,才能够解决一些困难的问题。
故事二:高斯的天才高斯是数学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在数学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
他的天才之处在于,他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
有一次,他的老师给他布置了一道数学题,要求他在一小时内解决。
高斯只用了一分钟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还发现了一种通用的方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家需要有天赋和才华,才能够在数学领域取得成功。
故事三:图灵的机器图灵是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图灵机的概念,这是一种理论上的计算模型。
他认为,任何计算机都可以用图灵机来模拟。
他的这个理论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是,图灵的生命却很短暂,他在40岁时因为自杀而离开了人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家需要有创新和勇气,才能够推动数学领域的发展。
故事四:纳什的疯狂纳什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他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但是,他也有着疯狂的一面。
他患有精神分裂症,曾经在医院里接受过治疗。
但是,他的疯狂并没有影响他在数学领域的成就。
他在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是对他在博弈论领域的贡献的认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家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着自己的弱点和缺陷。
数学家的小故事简短4个
数学家的小故事简短4个一、普林斯顿和数学题:普林斯顿是一位十分出色的数学家,被称为“数学之父”。
一次,普林斯顿准备参加一场数学题测试,为了充分准备,他做了大量的家庭作业,但他却总是犯着同一个错误,别人能一次正确解答,他就要解三次。
最终,普林斯顿努力完成了所有的题目,结果发现,所有他辛苦计算出来的答案和考试答案完全一样。
经过一番细查,他发现自己每次做错的原因是因为他把乘号(X)和加号(+)给搞混淆了,然后改正错误就正确解答出来。
二、亚历山大的风险计算:亚历山大·普罗米修斯是一位伟大的古希腊科学家,也是著名的数学家。
据记载,亚历山大曾经研究过一个数学题,题目是:一只兔子从A地出发,每走一步有50%的几率可以到达B地,有50%的几率会反向走回到A地,所以该兔子有多大几率能够到达B地?于是,亚历山大把这个数学题转换成了一个概率问题,他做出的结论是只要兔子走的最后一步是向前走就一定能到达B地,而走到最后一步所需要的步数平均为4步。
因此,他的结论被称之为“4平方定理”,直到现在这个定理还在经常被研究和应用。
三、费马的理论:费马是一位德国数学家,他是能数论主剂学派中鼻祖旷皮瓦(Kron)学说的开拓者之一。
费马主要从事代数学,尤其是证明圆周率是一个有理数的定理,又称为费马定理。
他定义了以下一个有趣的数学定理,称之为“费马的理论”:只要一个数字不是0或1,那么将它不断除以2,最终结果一定会得到1。
这个定理可以作为数字的级数收敛到1的证明。
四、蒙特卡洛的数学证明:蒙特卡洛是一位著名的法国数学家,他在数学上做出许多贡献,尤其是其著名的“蒙特卡洛定理”受到许多数学家和金融学者的广泛认可。
蒙特卡洛定理是他为了证明概率以太多次重复达到固定数字,而运用数学完成统计概率预测与计算学出来的。
蒙特卡洛定理说:对任何概率事件,当重复次数足够多时,它的概率会趋于固定值,而且这个固定数会随重复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蒙特卡洛的定理为普通数学家用数学定理研究概率事件提供了重要方法。
数学家有趣的故事
数学家有趣的故事数学家有趣的故事11、泰勒斯:巧测金字塔。
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
原来告示上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
于是就找法老。
2、田忌赛马。
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
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
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
数学家有趣的故事2伽利略17岁那年,考进了比萨大学医科专业。
有一次上课,比罗教授讲胚胎学。
他讲道:“母亲生男孩还是生女孩,是由父亲的强弱决定的。
父亲身体强壮,母亲就生男孩;父亲身体衰弱,母亲就生女孩。
”比罗教授的话音刚落,伽利略就举手说道:“老师,我有疑问。
我的邻居,男的身体非常强壮,可他的妻子一连生了5个女儿。
这与老师讲的正好相反,这该怎么解释?”“我是根据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讲的,不会错!”比罗教授想压服他。
伽利略继续说:“难道亚里士多德讲的不符合事实,也要硬说是对的吗?科学一定要与事实符合,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科学。
”比罗教授被问倒了,下不了台。
后来,伽利略果然受到了校方的批评,但是,他勇于坚持、好学善问、追求真理的精神却丝毫没有改变。
正因为这样,他才最终成为一代科学巨匠。
数学家有趣的故事3小欧拉在一个教会学校里读书。
有次,他向老师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老师是个神学的信徒,他不知道天上究竟有多少颗星,圣经上也没有回答过。
这个老师不懂装懂,回答欧拉说:"天有有多少颗星星,这无关紧要,只要知道天上的星星是上帝镶嵌上去的就够了。
"欧拉感到很奇怪:”天那么大,那么高,地上没有扶梯,上帝是怎么把星星一颗一颗镶嵌到一在幕上的呢?上帝亲自把它们一颗一颗地放在天幕,他为什么忘记了星星的数目呢?上帝会不会太粗心了呢?”老师又一次被问住了。
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怒气,这不仅是因为孩的问题使老师下不了台,更主要的是,老师把上帝看得高于一切。
数学家的小故事
1.高斯的小学数学老师认为在这样的小山村里不可能会有什么天才,因而对于教育并不上心,一天上课,他给学生们布置下了一道计算题,从1加到100,他认为大家肯定会用很长时间去做,这样自己就可以安心看书学习了,哪知,才一会儿高斯就用很短的时间计算出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他所使用的方法是:对50对构造成和101的数列求和(1+100,2+99,3+98……),同时得到结果:5050。
老师不敢相信,因为高斯,他改变了自己的上课态度。
这一年,高斯9岁。
2.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
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习。
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有一个数,3个3个地数,还余2;5个5个地数,还余3;7个7个地数,还余2,请问这个得数是多少?”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
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华罗庚上完初中一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了,只好替父母站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
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大学;华罗庚被聘为大学教师,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3.伽罗华生于离巴黎不远的一个小城镇,父亲是学校校长,还当过多年市长。
家庭的影响使伽罗华一向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1823年,12岁的伽罗华离开双亲到巴黎求学,他不满足呆板的课堂灌输,自己去找最难的数学原著研究,一些老师也给他很大帮助。
老师们对他的评价是“只宜在数学的尖端领域里。
4. 数学之神——阿基米德叙拉古的亥厄洛王叫金匠造一顶纯金的皇冠,因怀疑里面掺有银子,便请阿基米德鉴定一下。
当他进入浴盆洗澡时,水漫溢到盆外,于是悟得不同质料的物体,虽然重量相同,但因体积不同,排去的水也必不相等。
根据这一道理,就可以判断皇冠是否掺假。
阿基米德高兴得跳起来,赤身奔回家中,口中大呼:『尤里卡!尤里卡』』[希腊语enrhka,意思是『我找到了』]他将这一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即物体在液体中的减轻的重量,等于排去液体的重量,总结在他的名著《论浮体》[On Floating Bodies]中,后来以『阿基米德原理』著称于世。
数学家小故事10篇最简短的
数学家小故事10篇最简短的1、陈景润:陈景润是我国有名的数学家。
他不爱逛公园,不爱遛马路,就爱学习。
他学习起来,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
有一天,陈景润在吃中饭的时候,摸摸脑袋发现头发太长了,应该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见了,还当他是个大姑娘呢。
于是,他放下饭碗,就跑到理发店去了。
理发店里人很多,大家挨着次序理发。
陈景润拿得牌子是三十八号。
他想:轮到我还早着哩,时间是多么宝贵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费掉。
他赶忙走出理发店,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来。
他背了一会,忽然想起上午读外文的时候,有个地方没看懂。
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把他弄懂,这是陈景润的脾气。
他看了看表,才十二点半。
他想:先到图书馆去查一查,再回来理发还来得及,站起来就走了。
谁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轮到他理发了。
理发员大声地叫:“三十八号!谁是三十八号?快来理发!”你想想,陈景润正在图书馆里看书,他能听见理发员喊三十八号吗?2、高斯:高斯在哥廷根大学时,有次有事迟到,赶到教室时几乎都已经下课了。
高斯走进教室后,发现教师不在,黑板上写着几道题。
高斯以为这些题目是今天的作业题,便把题目记下来。
当晚,他花了一整夜时间去研究这些数学题,没想到的是,这些题目异乎寻常地难。
高斯直到天亮也只解决了一道题,第二天他很沮丧地找到老师,把这些都告诉了他。
他的老师异常震惊:“这些可都是数学史上最著名的难题啊,你竟然只花一个晚上就解决了一道?”而高斯解决的这道难题,就是困扰了数学家两千年之久的正十七边形尺规作图问题。
那一年,高斯只有19岁!3、华罗庚:有一次正在看店的华罗庚在计算一道数学题,来了一位女士想买棉花,当她问华罗庚多少钱时,他完全沉醉于做题中,没有听见对方说的话,当他把答案算完随口说了一个数字,而女士以为他说的是棉花的价格,尖叫道:“怎么这么贵?”。
这时华罗庚才知道有人过来买棉花,当华罗庚把棉花卖给女士后才发现刚才自己的算题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这可把华罗庚急坏了,不顾一切的去追那位女士,最终还是被他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
十位数学名人故事
十位数学名人故事十位数学名人故事导语: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大的抱负,无比坚强的毅力。
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后世的人们作出了表率,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些名人故事,欢迎查阅,供参考。
1、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死于进攻西西里岛的罗马敌兵之手(死前他还在主:“不要弄坏我的圆”。
)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
2、伽罗华生于离巴黎不远的一个小城镇,父亲是学校校长,还当过多年市长。
家庭的影响使伽罗华一向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1823年,12岁的伽罗华离开双亲到巴黎求学,他不满足呆板的课堂灌输,自己去找最难的数学原著研究,一些老师也给他很大帮助。
老师们对他的评价是“只宜在数学的尖端领域里工作”。
3、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在意大利半岛南端西西里岛的叙拉古。
父亲是位数学家兼天文学家。
阿基米德从小有良好的家庭教养,11岁就被送到当时希腊文化中心的亚历山大城去学习。
在这座号称"智慧之都"的名城里,阿基米德博阅群书,汲取了许多的知识,并且做了欧几里得学生埃拉托塞和卡农的门生,钻研《几何原本》。
4、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
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5、20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的冯·诺依曼。
众所周知,1946年发明的电子计算机,大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进步。
鉴于冯·诺依曼在发明电子计算机中所起到关键性作用,他被西方人誉为"计算机之父"。
数学家高斯的小故事简短4个
《数学家高斯的小故事简短 4 个》小朋友们,今天来讲数学家高斯的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高斯小时候上学,老师让同学们算从 1 加到100 的和。
别的小朋友都在慢慢地加,高斯很快就算出来啦,因为他发现了小窍门。
第二个故事,有一次高斯在路上走着,看到一个工人在砌砖,他一下就算出了一共有多少块砖。
第三个故事,高斯看书特别快,能很快记住很多数学知识。
第四个故事,高斯长大后,解决了很多很难的数学问题,大家都很佩服他。
《数学家高斯的小故事简短 4 个》小朋友们,听我讲哦。
第一个,高斯很小的时候,就能帮爸爸算账,算得又快又准。
第二个,老师出了一道很难的数学题,大家都不会,只有高斯很快就做出来了。
第三个,高斯做数学题的时候特别认真,有时候连饭都忘了吃。
第四个,高斯还会自己想出新的数学题来做,可聪明啦。
《数学家高斯的小故事简短 4 个》
亲爱的小朋友们,故事来啦。
第一个,高斯去买东西,老板算错了账,高斯一下就指出来啦。
第二个,高斯在纸上随便画画,就能画出数学图形。
第三个,高斯睡觉的时候都在想数学题,梦到答案会马上起来写下来。
第四个,高斯还教其他小朋友学数学,大家都喜欢他。
小朋友们,高斯是不是很厉害呀?。
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有哪些
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有哪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有哪些 在⼈类历史发展和社会⽣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有哪些呢?下⾯是⼩编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数学家的故事1、苏步青 苏步青1902年9⽉出⽣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个⼭村⾥。
虽然家境清贫,可他⽗母省吃俭⽤,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学。
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学就懂。
可是,后来的⼀堂数学课影响了他⼀⽣的道路。
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中来了⼀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师。
第⼀堂课杨⽼师没有讲数学,⽽是讲故事。
他说:“当今世界,弱⾁强⾷,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分中国。
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位同学都有责任。
”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作⽤。
这堂课的最后⼀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
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
”苏步青⼀⽣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堂课使他终⾝难忘。
杨⽼师的课深深地打动了他,给他的思想注⼊了新的能量。
读书,不仅为了摆脱个⼈困境,⽽是要拯救中国⼴⼤的苦难民众;读书,不仅是为了个⼈找出路,⽽是为中华民族求新⽣。
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在杨⽼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
⼀迷上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
现在温州⼀中(即当时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本⼏何练习薄,⽤⽑笔书写,⼯⼯整整。
中学毕业时,苏步青门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
17岁时,苏步青赴⽇留学,并以第⼀名的成绩考取东京⾼等⼯业学校,在那⾥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
为国争光的信念驱使苏步青较早地进⼊了数学的研究领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写了30多篇论⽂,在微分⼏何⽅⾯取得令⼈瞩⽬的成果,并于1931年获得理学博⼠学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家的故事一个故事引发的数学家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
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
几所大学得知消息,都想邀请沈教授前进去讲学,他谢绝了邀请。
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为了报达母校,他来到了这所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
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
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
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
大数学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眩目的光辉。
……”陈景润瞪着眼睛,听得入神。
从此,陈景润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课余时间他最爱到图书馆,不仅读了中学辅导书,这些大学的数理化课程教材他也如饥似渴地阅读。
因此获得了“书呆子”的雅号。
兴趣是第一老师。
正是这样的数学故事,引发了陈景润的兴趣,引发了他的勤奋,从而引发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为科学而疯的人由于研究无穷时往往推出一些合乎逻辑的但又荒谬的结果(称为“悖论”),许多大数学家唯恐陷进去而采取退避三舍的态度。
在1874—1876年期间,不到30岁的年轻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向神秘的无穷宣战。
他靠着辛勤的汗水,成功地证明了一条直线上的点能够和一个平面上的点一一对应,也能和空间中的点一一对应。
这样看起来,1厘米长的线段内的点与太平洋面上的点,以及整个地球内部的点都“一样多”,后来几年,康托尔对这类“无穷集合”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通过严格证明得出了许多惊人的结论。
康托尔的创造性工作与传统的数学观念发生了尖锐冲突,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攻击甚至谩骂。
有人说,康托尔的集合论是一种“疾病”,康托尔的概念是“雾中之雾”,甚至说康托尔是“疯子”。
来自数学权威们的巨大精神压力终于摧垮了康托尔,使他心力交瘁,患了精神分裂症,被送进精神病医院。
真金不怕火炼,康托尔的思想终于大放光彩。
1897年举行的第一次国际数学家会议上,他的成就得到承认,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罗素称赞康托尔的工作“可能是这个时代所能夸耀的最巨大的工作。
”可是这时康托尔仍然神志恍惚,不能从人们的崇敬中得到安慰和喜悦。
1918年1月6日,康托尔在一家精神病院去世。
康托尔(1845—1918),生于俄国彼得堡一丹麦犹太血统的富商家庭,10岁随家迁居德国,自幼对数学有浓厚兴趣。
23岁获博士学位,以后一直从事数学教学与研究。
他所创立的集合论已被公认为全部数学的基础。
数学家的“健忘”我国数学家吴文俊教授六十寿辰那天,仍如往常,黎明即起,整天浸沉在运算和公式中。
有人特地选定这一天的晚间登门拜门拜访,寒暄之后,说明来意:“听您夫人说,今天是您六十大寿,特来表示祝贺。
” 吴文俊仿佛听了一件新闻,恍然大悟地说:“噢,是吗?我倒忘了。
” 来人暗暗吃惊,心想:数学家的脑子里装满了数字,怎么连自己的生日也记不住?其实,吴文俊对日期的记忆力是很强的。
他在将近花甲之年的时候,又先攻了一个难题——“机器证明”。
这是为了改变了数学家“一支笔、一张纸、一个脑袋”的劳动方式,运用电子计算机来实现数学证明,以便数学家能腾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创造性的工作,他在进行这项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对于电子计算机安装的日期、为计算机最后编成三百多道“指令”程序的日期,都记得一清二楚。
后来,那位祝寿的来客在闲谈中问起他怎么连自己生日也记不住的时候,他知着回答:“我从来不记那些没有意义的数字。
在我看来,生日,早一天,晚一天,有什么要紧?所以,我的生日,爱人的生日,孩子的生日,我一概不记,他从不想要为自己或家里的人庆祝生日,就连我结婚的日子,也忘了。
但是,有些数字非记不可,也很容易记住……”苹果树下的例行出步1884年春天,年轻的数学家阿道夫·赫维茨从哥廷根来到哥尼斯堡担任副教授,年龄还不到25岁,在函数论方面已有出色的研究成果.希尔伯特和闽可夫斯基很快就和他们的新老师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他们这三个年轻人每天下午准5点必定相会去苹果树下散步.希尔伯特后来回忆道:“日复一日的散步中,我们全都埋头讨论当前数学的实际问题;相互交换我们对问题新近获得的理解,交流彼此的想法和研究计划.”在他们三人中,赫维茨有着广泛“坚实的基础知识,又经过很好的整理,”所以他是理所当然的带头人,并使其他两位心悦诚服.当时希尔伯特发现,这种学习方法比钻在昏暗的教室或图书馆里啃书本不知要好多少倍,这种例行的散步一直持续了整整八年半之久.以这种最悠然而有趣的学习方式,他们探索了数学的“每一个角落”,考察着数学世界的每一个王国,希尔伯特后来回忆道:“那时从没有想到我们竟会把自己带到那么远!”三个人就这样“结成了终身的友谊.”报效祖国宏愿--华罗庚的故事同学们都知道,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数学家。
他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从此华罗庚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
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
"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
""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
"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
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
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
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华罗庚从海外归来,受到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到清华园,被委任为数学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
从此,开始了他数学研究真正的黄金时期。
他不但连续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绩,同时满腔热情地关心、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
为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为应用数学研究、试验和推广,他倾注了大量心血。
据不完全统计,数十年间,华罗庚共发表了152篇重要的数学论文,出版了9部数学著作、11本数学科普著作。
他还被选为科学院的国外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家的院士。
中西文化交流之倡导者莱布尼兹对中国、的科学、文化和哲学思想十分关注,是最早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德国人。
他向耶酥会来华传教士格里马尔迪了解到了许多有关中国的情况,包括养蚕纺织、造纸印染、冶金矿产、天文地理、数学文字等等,并将这些资料编辑成册出版。
他认为中西相互之间应建立一种交流认识的新型关系。
在《中国近况》一书的绪论中,莱布尼兹写道:“全人类最伟大的文化和最发达的文明仿佛今天汇集在我们大陆的两端,即汇集在欧洲和位于地球另一端的东方的欧洲——中国。
”“中国这一文明古国与欧洲相比,面积相当,但人口数量则已超过。
”“在日常生活以及经验地应付自然的技能方面,我们是不分伯仲的。
我们双方各自都具备通过相互交流使对方受益的技能。
在思考的缜密和理性的思辩方面,显然我们要略胜一筹”,但“在时间哲学,即在生活与人类实际方面的伦理以及治国学说方面,我们实在是相形见拙了。
”在这里,莱布尼兹不仅显示出了不带“欧洲中心论”色彩的虚心好学精神,而且为中西文化双向交流描绘了宏伟的蓝图,极力推动这种交流向纵深发展,是东西方人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繁荣进步。
莱布尼兹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毕生的努力,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他的虚心好学、对中国文化平等相待,不含“欧洲中心论”偏见的精神尤为难能可贵,值得后世永远敬仰、效仿。
陈景润的故事陈景润不爱玩公园,不爱逛马路,就爱学习。
学习起来,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
有一天,陈景润吃中饭的时候,摸摸脑袋,哎呀,头发太长了,应该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见了,还当他是个姑娘呢。
于是,他放下饭碗,就跑到理发店去了。
理发店里人很多,大家挨着次序理发。
陈景润拿的牌子是三十八号的小牌子。
他想:轮到我还早着哩。
时间是多么宝贵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费掉。
他赶忙走出理发店,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来。
他背了一会,忽然想起上午读外文的时候,有个地方没看懂。
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把它弄懂,这是陈景润的脾气。
他看了看手表,才十二点半。
他想:先到图书馆去查一查,再回来理发还来得及,站起来就走了。
谁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轮到他理发了。
理发员叔叔大声地叫:“三十八号!谁是三十八号?快来理发!”你想想,陈景润正在图书馆里看书,他能听见理发员叔叔喊三十八号吗?过了好些时间,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把不懂的东西弄懂了,这才高高兴兴地往理发店走去。
可是他路过外文阅览室,有各式各样的新书,可好看啦。
又跑进去看起书来了,一直看到太阳下山了,他才想起理发的事儿来。
他一摸口袋,那张三十八号的小牌子还好好地躺着哩。
但是他来到理发店还有啥用呢,这个号码早已过时了。
高斯的故事7岁那年,小高斯上小学了。
教师名字叫布特纳,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数学家”。
这位来自城市的青年教师,总认为乡下的孩子都是笨蛋,自己的才华无法施展。
三年级的一次数学课上,布特纳对孩子们又发了一通脾气,然后,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长长的算式:81297+81495+81693+……+100701+100899=?“哇!这是多少个数相加呀?怎么算呀?”学生们害怕极了,越是紧张越是想不出怎么计算,布特纳很得意。
他知道,像这样后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大198的100个数相加,这些调皮的学生即使整个上午都乖乖地计算,也不会算出结果。
不料,不一会儿,小高斯却拿着写有答案的小石板过来了,说:“老师,我算完了。
”布特纳连头都没抬,生气地说:“去去,不要胡闹。
谁想胡乱写一个数交差,可得小心!”说完,挥动了一下他那铁锤似的拳头。
可是小高斯却坚持不走,说:“老师,我没有胡闹。
”并把小石板轻轻地放在讲台上。
布特纳看了一眼,惊讶得说不出话来,没想到,这个10岁的孩子居然这么快就算出了正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