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薇教学反思
采薇教学反思
这次课有两个地方值得自己总结,一是古诗文字词的解释、积累,一是预设与生成的问题。
先说第一个问题。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教古诗文时要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对古诗文感觉艰难,很难理解古诗文的字词句。如何
解决这个问题呢?我现在还很茫然。上课的时候我给学生充分的时
间让他们就不懂的字词句提出疑问,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比如“不
遑启处”如何解释,这句话虽然书上有注解,但这个学生不理解单
独解释“启”为“跪”,“居”为“坐”,怎么合起来解释就成了“休息”。又比如“载渴载饥”的“载”不知道什么意思,实际上
在讲《氓》的时候就已经提到了这个字,“载笑载言”,这说明这
个学生课后的复习和必要的知识整理没有到位。又比如“彼尔维何”的“维”不知道什么意思,其实后面的“彼路斯何”的“斯”有解释,而这两句话是相似的结构,根据古文对应法则,“维”与“斯”意义相同,这说明这个学生还不知道看古文的基本方法。又比如
“戎车既驾”的“既”不知道理解,实际上在《烛之武退秦师》中
已经学过了,“既东封郑”,到了这里,学生又不知道迁移了。所
以想到了韩军老师提到的“举三反一”,难道学习语文,学生真的
只能是“举三”才能“反一”吗?这要耗损多少时间啊。但要解决
这个问题,我除了想到再多做几次练习外,没有更多的办法。
第二个问题。关于预设和生成,已经有很多文章进行了阐释,我不多说。只说说我这课是怎么处理的。教学设计是设计成老师提问的,但在上课时,发生了变化,在学生提完了字词句的问题后,觉
得学生的思维正活跃,就要求学生就诗歌内容进行提问。学生提了
两个问题,都很有代表性,一个是为什么以“采薇”为标题(因为
诗歌的情感主要是思乡),一个是前三章为什么与后三章开头写法
不同(比如《蒹葭》自始至终都是回环往复的写法)。我觉得学生
提的这两个问题恰好是我设计里的内容。学生对这两个问题展开了
探讨,注意到了诗歌中字词的变化,有学生分析到了
“作”“柔”“刚”与思乡的联系。当然有学生想偏了,认为“薇”是家乡的特色菜,所以采薇来吃,是想借此来抒发思乡情绪。显然
这个学生没有注意到“薇”是野菜,但仍然能注意到思乡也不错了。
我补充说诗经许多篇目以开头为标题,比如《蒹葭》、《硕鼠》、《伐檀》、《关雎》等等,这首诗也如此。至于为什么后面不是回
环往复的结构了,我让学生先分析了后面所写的内容,都知道是描
写战争场面的,我就请学生进行情景想象,此时已经是战场了,双
方都蓄势待发,剑拔弩张,只等将帅一声令下,就冲锋杀敌了,如
果此时突然有一个士兵弯着腰,边走边唱道“采薇采薇,曰归曰归”可能吗?采薇是打仗时做的事吗?学生明白了场景的变化使得诗歌
的叙述发生了变化,而且学生也明白了诗经中并不是所有的诗歌都
是从头至尾采用回环往复的结构的,是可以有变化的。
《采薇》这首诗所叙写的是卫国战士离乡出征的艰苦生活和内心的苦痛,这样的军旅生活离学生们的现实比较远,诗篇中战士英勇
爱国但又思亲恋家的复杂心理让现在的学生去理解有些困难。所以,如何设置情境,如何引领学生去体会,去理解就成为本课教学中的
难点。自我感觉本课对这方面难点的处理还不是很得力,希望可以
下次可以得到改进。
1、立意不高,容量不够
这堂课我只上了三十几分钟,而且写话就占用了很长时间,感觉交给学生的东西很少。
立意问题。王老师在评课中这样提到:“《诗经·采薇》是中国文化的原典,是基于“杨柳依依”的意象,自《诗经》后,成为中
国文化中最经典的意象,被一代代诗人所吟唱。《采薇》既是原典,又是情感的原点。”对于这一点,我有一点点认识,但是没有这么
深刻,因此解读上、设计上都没有体现出来,深感文化底蕴不够。
我甚至企图用拓展的一首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让学生理解“杨柳”的文化意蕴,学生听得稀里糊涂,没有学生可以答上来。
王老师的话终于让我明白问题出在哪里。学生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诗意、诗境、诗情都还没感悟,就开始拓展,第一次
《村居》,一次不够还来一次《送元二》。“原典”上的落实非常
不到位。“昔我往矣”中的“往”,我仅仅理解成“去”的意思。
往是什么?往其实是战争的需要,需要告别乡亲,需要告别家人,往,是离别,是离乡。只有有了这样的理解和体验,孩子们才能对
后面意象的情趣和情味有所体会。
思路问题。从《诗经》以后,才有了很多以柳入诗。结果我却用另外的诗来说明“杨柳”的`含义,牵强地告诉学生“柳”就是“留”的意思。这样的思路很明显是错误的。应该是解读完经典的意象之
后再拓展开去,朝着送别诗的方向去拓展。比如老师们提到的: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杨柳岸、晚风残月”等。
2、情境创设不足。
在体会“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一处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面对大雪纷纷满天飞,面对眼前的一草一木,“我”在想些什么?希望学生在情感积淀与想象中明白到“我”经历了思念、征战、伤痛的苦,从而明白到“我”虽然回来了,但是已经是满心满身的
伤痕了。但是学生都只提到了思念亲人,没有真正体会诗人内心的
悲凉。我应该在这之前给他们把情境创设好。
3、对比这一写作特色挖掘不深。
“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这两个场景不仅是描绘了两处景色的对比,更重要的是暗示了人物的心境。
而这个心境不仅仅是离别时的不舍与回来时的悲伤,更重要的是,杨柳依依的春景象征了诗人离去时虽是不舍却是青春勃发的,而经
历了战争的伤痛之后他的心境却是一派寒冬的萧煞景象了。
4、过渡语不恰当。
“在依依杨柳下,诗人会和谁告别?你能想象当时分别时的场景吗?”这个环节中,学生说到和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朋友等
分别的场景。大多数同学说的都是人物的动作,比如一个学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