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

合集下载

河南大学普通生物学考研真题

河南大学普通生物学考研真题

河南大学普通生物学考研真题河南大学2013年硕士生入学考试631普通生物学一.名词解释5*61.反馈:2.心动周期:指从一次心跳的起始到下一次心跳的起始,心血管系统所经历的过程。

3.双受精:是指被子植物的雄配子体形成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融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另一个与中央细胞的极核(通常两个)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的现象。

双受精后由合子发育成胚,中央细胞发育成胚乳。

4.形成层:分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一般指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根和茎中,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

5.芽孢:是指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方式,称为内芽胞(endospore),简称芽胞。

6.原核生物: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或线粒体的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

二.简答题10*61.为什么说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主要因为:1.小肠的吸收面积大。

2.食物在小肠内的存留时间长,可达3~8小时。

3.食物在小肠内已被消化成适于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4.进食后,小肠绒毛可出现节律性的伸缩和摆动,促进绒毛内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有利于吸收。

5.小肠中有各种消化酶比如胰液进入小肠里面含有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2.骨骼和肌肉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收缩带动骨骼运动而实现的。

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枢纽,肌肉收缩为动力完成各种运动。

肌肉收缩牵引骨骼而产生关节的运动,其作用犹如杠杆装置,有3种基本形式:1、平衡杠杆运动,支点在重点和力点之间,如寰枕关节进行的仰头和低头运动。

2、省力杠杆运动,其重点位于支点和力点之间,如起步抬足跟时踝关节的运动。

3、速度杠杆运动,其力点位于重点和支点之间,如举起重物时肘关节的运动。

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收缩的肌肉摸上去又紧又硬,还会变短。

如果肌肉连接着两块骨头,那么当肌肉收缩时,两块骨头就会相互靠近。

3.在植物体中水分是如何运输的?根毛吸水,通过质外体和共质体传输途径往上传导,在茎部由导管向上运输传输到各组织,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动力是根压、蒸腾拉力和内聚力。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③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③

课题17: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标要求】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考向瞭望】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探究、判断与应用。

【知识梳理】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被动运输:1、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如水、CO 2、O 2、甘油、乙醇等。

2、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但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二)主动运输:既需要载体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如细胞吸收K +、Na +、Ca 2+、氨基酸等。

(三)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说明生物膜结构特征是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四)大分子物质以胞吞和胞吐方式进出细胞,这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但不属于跨膜运输。

二、三种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图例比较三、主动运输的意义:在细胞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主动运输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使细胞能主动地从外界吸收被选择的物质,供生命活动利用。

同样,细胞也能利用主动运输把新陈代谢产物排出细胞外。

总之,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摄取、积累物质以及不断排出代谢废物,从而维持细胞组成成分的动态稳定,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四、影响跨膜运输的因素(一)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

(二)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1、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

2、细胞膜上运载物质的载体数量。

(三)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1、载体:是细胞膜上的一类蛋白质。

(1)载体具有特异性,不同物质的载体不同,不同生物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目也不同。

(2)载体具有饱和现象,当细胞膜上的载体全部参与物质的运输时,细胞吸收该载体运载的物质的速度不再随物质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2、能量:凡能影响细胞内产生能量的因素,都能影响主动运输,如氧气浓度、温度等。

(四)影响物质运输速度的曲线分析1、物质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运输速率的影响曲线:(1)自由扩散的运输方向是由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其动力是两侧溶液的浓度差,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物质浓度的增大,其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成正比。

(2)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载体协助,在物质浓度较低时,随物质浓度的增大,运输速率也逐渐增大,到达一定物质浓度时,由于受膜上载体数量的限制,运输速率不再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脂肪酶

脂肪酶

脂肪酶(Triacylglycerol lipase E C3.1.1.3)是广泛存在的一种酶,在脂质代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油水界面上,脂肪酶催化三酰甘油的酯键水解,释放更少酯键的甘油酯或甘油及脂肪酸。

脂肪酶反应条件温和,具有优良的立体选择性,并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在食品、皮革、医药、饲料和洗涤剂等许多工业领域中均有广泛的应用。

1 脂肪酶的来源脂肪酶广泛的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

植物中含脂肪酶较多的是油料作物的种子,如蓖麻籽、油菜籽,当油料种子发芽时,脂肪酶能与其他的酶协同发挥作用催化分解油脂类物质生成糖类,提供种子生根发芽所必需的养料和能量;动物体内含脂肪酶较多的是高等动物的胰脏和脂肪组织,在肠液中含有少量的脂肪酶,用于补充胰脂肪酶对脂肪消化的不足,在肉食动物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的丁酸甘油酯酶。

在动物体内,各类脂肪酶控制着消化、吸收、脂肪重建和脂蛋白代谢等过程;细菌、真菌和酵母中的脂肪酶含量更为丰富(Pandey等)。

由于微生物种类多、繁殖快、易发生遗传变异,具有比动植物更广的作用p H、作用温度范围以及底物专一性,且微生物来源的脂肪酶一般都是分泌性的胞外酶,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和获得高纯度样品,因此微生物脂肪酶是工业用脂肪酶的重要来源,并且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2 脂肪酶的性质脂肪酶是一类具有多种催化能力的酶,可以催化三酰甘油酯及其他一些水不溶性酯类的水解、醇解、酯化、转酯化及酯类的逆向合成反应,除此之外还表现出其他一些酶的活性,如磷脂酶、溶血磷脂酶、胆固醇酯酶、酰肽水解酶活性等(Hara;Schmid)。

脂肪酶不同活性的发挥依赖于反应体系的特点,如在油水界面促进酯水解,而在有机相中可以酶促合成和酯交换。

脂肪酶的性质研究主要包括最适温度与pH、温度与pH稳定性、底物特异性等几个方面。

迄今,已分离、纯化了大量的微生物脂肪酶,并研究了其性质,它们在分子量、最适pH、最适温度、pH和热稳定性、等电点和其他生化性质方面存在不同(Veeraragavan等)。

酶化学总结

酶化学总结
① 催化效率高,用量少. 催化效率高,用量少. 加快反应速度但不改变化学反应平衡点( ② 加快反应速度但不改变化学反应平衡点(不改 变平衡常数) 变平衡常数). ③ 降低反应活化能. 降低反应活化能 反应活化能. 活化能: 在一定的温度下, 活化能 : 在一定的温度下 , 1mol分子全部进 分子全部进 入其活化态所需要的自由能. 入其活化态所需要的自由能. 反应前后自身结构不变. ④ 反应前后自身结构不变.
超氧化物歧化酶(Cu2+,Zn2+),乳酸脱氢酶(NAD+) 乳酸脱氢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缀合酶 = 酶蛋白 辅因子 = 全酶 酶蛋白+ 催化时,须脱辅酶和辅因子同时存在才起作用 催化时, 辅因子:对热稳定的非蛋白质有机小分子物质或金属离子 辅因子:
酶的辅助因子主要有金属离子和有机化合物 金属离子: 金属离子:Fe2+,Fe3+,Zn2+,Cu+,Cu2+,Mn2+,Mg2+ ,K+, Na+等. 有机化合物: 生物素,铁卟啉等. 有机化合物:NAD ,NADP,FMN,FAD , CoA,FH4,生物素,铁卟啉等. , , , 辅酶(coenzyme):与酶蛋白结合较松,可透析除去.如:辅酶I,II,金属离子. :与酶蛋白结合较松,可透析除去. 辅酶 辅酶 , ,金属离子. 辅基(prosthetic group):以共价键和脱辅酶结合,不能用透析法除去,需经过一 辅基 :以共价键和脱辅酶结合,不能用透析法除去, 定的化学处理才能有蛋白分开. 定的化学处理才能有蛋白分开. 生物体内辅因子种类有限, 生物体内辅因子种类有限,而酶的种类繁多 辅因子种类有限 同一种辅因子(决定催化反应的类型)往往可以与多种不同的酶蛋白结合而表现出 同一种辅因子(决定催化反应的类型)往往可以与多种不同的酶蛋白结合而表现出 多种不同的酶蛋白 对于不同底物 不同底物的催化作用 对于不同底物的催化作用 如:苹果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中,均需辅酶I(催化不同的底物脱氢) 苹果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中,均需辅酶 (催化不同的底物脱氢)

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

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
的紧张性收缩逐渐加强,使胃内压 加大。这有利于胃液渗入食物,并
促使食糜向十二指肠移行。
(3)胃的蠕动 食物进人胃后约5分钟,胃便开始蠕动。胃蠕动
2.胃液
的意义是搅拌和粉碎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
(1) 胃酸
合,以利消化;并可推进胃内容物通过幽门,向 十二指肠移行。
(2) 胃蛋白酶
(3) 黏液
(4) 内因子
食物在体内过程
生消 理化
与 吸 收
内营 运养 输素
的 体
内营 代养 谢素
的 体
质营 的养 排代 泄谢

与消 吸 功化 收 能系
统 的 组 成
循 环 系 统 的 组 成
各 种 营 养 素 的 运
蛋 白 质 的 代 谢
脂 代碳 肾 尿 尿 类 谢水 的 液 液 代 化 结的 的 谢 合 构形 排
物 特成 放 的点
• 1.紧张性收缩
• 小肠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紧张性收缩。当 小肠紧张性降低时,肠腔易于扩张,肠内 容物的混合与推进减慢;反之,当小肠紧 张性增强时,混合与推进作用加快。
• 2.分节运动 • 环状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的活动。
• 当一段小肠作分节运动时,在该段肠管上, 相距一定间隔的几处环状肌同时收缩,因 而将食糜分割成许多节段;随后,原来收 缩处转变为舒张,舒张处转变为收缩,使 原来的食糜节段分为两半而邻近的两半则 合拢,形成一个新的节段。
• ②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有乳化作用,能降 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微粒。
• ③胆盐可与脂肪酸、甘油一酯等结合,形成 水溶性复合物,从而促进脂肪的吸收。
• ④胆盐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 (三)小肠液
• 由小肠粘膜中的小肠腺所分泌。

酶可分为六大类

酶可分为六大类

可分为六大类:1、氧化还原酶类,如脱氢酶、氧化酶、还原酶、过氧化物酶。

2、转移酶类,如甲基转移酶、氨基转移酶、蛋白酶、脂肪酶、多聚酶。

3、水解酶,如淀粉酶。

4裂解酶类,如脱水酶、脱羧酶。

5、异构酶,如表构酶、异构酶。

6、合成酶,如谷氨先胺合成酶。

免疫可以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病原体。

包括皮肤、黏膜等组成的第一道防线,一集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的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含有一些吞噬细胞,用于吞噬病原体)如果两道防线都突破了,那么人体最后一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就发挥作用了。

特异性免疫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感应阶段:识别、处理抗原的阶段。

2.反应阶段:淋巴细胞(免疫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记忆细胞形成阶段。

3.效应阶段:淋巴细胞发挥免疫作用杀死抗原的阶段。

抗原和抗体1.抗原:抗原一般指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

如细菌病毒、花粉等。

人体的免疫系统遇到这些外来物质时,就会费力抵抗予以消灭。

而有时自身的组织也会成为抗原,如癌细胞。

2.抗体:抗体是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通俗点就是杀灭抗体的物质。

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

抗原进入人体后,已经突破了皮肤、黏膜等组成的第一道防线,这时第二道防线就发挥作用了,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会杀灭这些外来物质。

与此同时,人体最后一道防线也被激活。

人体分泌抗体来杀灭这些外来物质。

如果这种抗原的入侵原理是进入人体正常细胞进行繁殖,那么上述免疫都不起作用。

也就是体液免疫不起作用了。

这个时侯,人体会启动细胞免疫。

人体的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是有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的。

其中一部分造血干细胞流入胸腺,并在胸腺中发育为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另一部分直接在骨髓中发育为B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

当T 细胞和B细胞收到抗原刺激时,会增殖分化为具有免疫效应的效应T细胞和效应B细胞,进而发挥细胞免疫。

洗涤产品中添加的四种酶

洗涤产品中添加的四种酶

常见的洗涤产品中添加的四种酶介绍目前在洗涤产品中使用的酶共有4种: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

它们有着对污垢的特殊去污能力,并且具有在洗衣粉配方中所占成本较少而洗涤效果提高很大的特性。

蛋白酶可将蛋白质水解,变成可溶性的氨基酸的酶。

蛋白酶是应用于洗涤剂中最重要的一类酶制剂,这是因为像血、奶、蛋、果汁、汗渍、可可、咖啡等蛋白质是衣物上最普遍存在的污垢,而且是最难被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助洗剂所去除的.蛋白酶能把蛋白质先分解成可溶性的肽键,然后再分解成氨基酸,从而很容易被洗去。

在这种场合下,即使不能使蛋白质完全分解,只要得到用合成洗涤剂容易除去的分解物即可.由于生成可溶性物质或易分散于洗涤液中的物质,使吸附的蛋白质污垢减少,原来在蛋白质存在下牢固地吸附于纤维上的污垢也比较容易地去除。

因洗衣液是偏碱性的,因此净衣纯露的蛋白酶也是耐碱的,一般是碱性蛋白酶.脂肪酶脂肪酶是继蛋白酶之后,第二个应用于洗涤剂行业中的酶制剂.它的显著特点是使洗涤剂在低温时也能达到对脂肪的优良去除能力.并且它具有效果累积功能,其去污能力可以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加而表现得更加明显.淀粉酶是可将淀粉水解,变成糊精或麦芽糖的酶。

衣物上常见的淀粉类污垢有巧克力、土豆泥、面条、粥等,加入淀粉酶的加酶洗衣粉对去除这类污垢效果良好。

同时,淀粉酶和脂肪酶之间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

实际污垢中的成分及其复杂,如蛋白质类、脂肪类、淀粉类可能共存,所以利用集中酶制剂的复配,可以大大提高去污效果。

纤维素酶纤维素酶在洗涤剂中的应用可以说是一项重要的发明.它的作用对象不是衣物上的污垢,而是织物表面因多次洗涤而在主纤维上出现的微毛和小绒球.用纤维素酶处理后,织物表面的微毛和绒球就被除去,可以平整织物表面,同时有增白效果,使有色衣物的色泽变得更加鲜艳,使白色衣物恢复其本色.另外,纤维素酶将主纤维上的微毛和绒球除去后,使主纤维变得光滑,减少了微纤维之间的纠缠,而使纤维变得柔软。

纤维素、脂肪酶、蛋白酶、淀粉酶筛选培养基

纤维素、脂肪酶、蛋白酶、淀粉酶筛选培养基

1. 筛选产生纤维素酶菌株的培养基:
CMC-Na 10g,硫酸铵4g,磷酸二氢钾2g,七水硫酸镁0.5g,氯化钠0.5g,蛋白胨1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

121℃,20min 灭菌。

待菌生长良好后,加0.1g/L刚果红染色,用1mol/L氯化钠洗涤,观察透明圈。

2. 筛选产生蛋白酶菌株的培养基:
NA(营养琼脂)培养基+1.5%脱脂奶粉
即奶粉15g/100ml水分装,灭菌后以10%的量加入到NA中)
3. 筛选产生淀粉酶菌株的培养基:
可溶性淀粉2.5g,蛋白胨5g,硫酸铵2.5g,磷酸二氢钾3g,六水氯化钙0.25g,琼脂20g,水1000ml。

待菌生长良好后,加碘液染色,观察透明圈。

4. 筛选产生脂肪酶菌株的培养基:
乳化液15ml,酵母膏5g,硫酸铵5g,七水硫酸镁0.5g,六水氯化钙0.5g,七水硫酸亚铁0.1g,琼脂20g,水1L。

维多利亚兰:0.004%(40mg/l)(配维多利亚兰溶液2mg/ml,1L加20ml维多利亚兰溶液) 乳化液:橄榄油与2%聚乙烯醇(PV A)按1:3(V/V)的比例混合,20000r/min,破碎乳化2min,间歇5min,再次乳化2次。

酶可分为六大类

酶可分为六大类

可分为六大类:1、氧化还原酶类,如脱氢酶、氧化酶、还原酶、过氧化物酶。

2、转移酶类,如甲基转移酶、氨基转移酶、蛋白酶、脂肪酶、多聚酶。

3、水解酶,如淀粉酶。

4裂解酶类,如脱水酶、脱羧酶。

5、异构酶,如表构酶、异构酶。

6、合成酶,如谷氨先胺合成酶。

免疫可以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病原体。

包括皮肤、黏膜等组成的第一道防线,一集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的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含有一些吞噬细胞,用于吞噬病原体)如果两道防线都突破了,那么人体最后一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就发挥作用了。

特异性免疫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感应阶段:识别、处理抗原的阶段。

2.反应阶段:淋巴细胞(免疫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记忆细胞形成阶段。

3.效应阶段:淋巴细胞发挥免疫作用杀死抗原的阶段。

抗原和抗体1.抗原:抗原一般指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

如细菌病毒、花粉等。

人体的免疫系统遇到这些外来物质时,就会费力抵抗予以消灭。

而有时自身的组织也会成为抗原,如癌细胞。

2.抗体:抗体是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通俗点就是杀灭抗体的物质。

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

抗原进入人体后,已经突破了皮肤、黏膜等组成的第一道防线,这时第二道防线就发挥作用了,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会杀灭这些外来物质。

与此同时,人体最后一道防线也被激活。

人体分泌抗体来杀灭这些外来物质。

如果这种抗原的入侵原理是进入人体正常细胞进行繁殖,那么上述免疫都不起作用。

也就是体液免疫不起作用了。

这个时侯,人体会启动细胞免疫。

人体的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是有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的。

其中一部分造血干细胞流入胸腺,并在胸腺中发育为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另一部分直接在骨髓中发育为B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

当T 细胞和B细胞收到抗原刺激时,会增殖分化为具有免疫效应的效应T细胞和效应B细胞,进而发挥细胞免疫。

微生物酶分类

微生物酶分类

1 微生物酶的分类、作用机理及来源1.1淀粉酶。

淀粉酶是能够分解淀粉糖苷键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α-淀粉酶、β-淀粉酶、糖化酶和异淀粉酶。

α-淀粉酶又称淀粉1,4-糊精酶,能够切开淀粉链内部的α-1,4-糖苷键,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含有6个葡萄糖单位的寡糖和带有支链的寡糖。

生产此酶的微生物主要有枯草杆菌、黑曲霉、米曲霉和根霉。

β-淀粉酶又称淀粉1,4-麦芽糖苷酶,能够从淀粉分子非还原性末端切开1,4-糖苷键,生成麦芽糖。

此酶作用于淀粉的产物是麦芽糖与极限糊精。

此酶主要由曲霉、根霉和内孢霉产生。

糖化酶又称淀粉α-1,4-葡萄糖苷酶,此酶作用于淀粉分子的非还原性末端,以葡萄糖为单位,依次作用于淀粉分子中的α-1,4-糖苷键,生成葡萄糖。

此酶作用于支链淀粉后的产物有葡萄糖和带有α-1,6-糖苷键的寡糖;作用于直链淀粉后的产物几乎全部是葡萄糖。

此酶产生菌主要是黑曲霉(左美曲霉、泡盛曲霉)、根霉(雪白根酶、德氏根霉)、拟内孢霉、红曲霉。

异淀粉酶又称淀粉α-1,6-葡萄糖苷酶、分枝酶,此酶作用于枝链淀粉分子分枝点处的α-1,6-糖苷键,将枝链淀粉的整个侧链切下变成直链淀粉。

此酶产生菌主要是嫌气杆菌、芽孢杆菌及某些假单孢杆菌等细菌。

1.2蛋白酶。

蛋白酶系催化分解蛋白质肽键的一群酶的总称,它作用于蛋白质,将其分解为蛋白胨、多肽及游离氨基酸。

此酶种类繁多,广泛存在于所有生物体内,按其来源可分为植物蛋白酶、动物蛋白酶、微生物蛋白酶(又可分为细菌蛋白酶、放线菌蛋白酶、霉菌蛋白酶等);按其作用形式可分为肽链内切酶、肽链外切酶;按所产蛋白酶性能分为酸性蛋白酶、霉菌蛋白酶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

酸性蛋白酶(最适pH=2~5)产生菌主要是黑曲霉、米曲霉、根霉、微小毛霉、似青霉、青霉、血红色螺孔菌等的某些种;中性蛋白酶(最适pH=7~8)产生菌主要是枯草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腊状芽孢杆菌、米曲霉、栖土曲霉、灰色链霉菌、微白色链霉菌、耐热性解蛋白质杆菌等;碱性蛋白酶(最适pH=9~11)主要产生菌为枯草杆菌、腊状芽孢杆菌、米曲霉、栖土曲霉、灰色链霉菌、镰刀菌等。

食品加工中重要的酶

食品加工中重要的酶

第二节食品加工中重要的酶一、淀粉酶凡催化淀粉水解的酶,称为淀粉酶。

淀粉酶是糖苷水解酶中最重要的一类酶。

因水解淀粉的方式不同,可将淀粉酶分为四类:α-淀粉酶、β-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和脱支酶。

(一)α-淀粉酶α-淀粉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

在发芽的种子、人的唾液、动物的胰脏内含量甚多。

现在工业上已经能利用枯草杆菌、米曲霉、黑曲霉等微生物制备高纯度的α-淀粉酶。

天然的α-淀粉酶分子中都含有一个结合得很牢固的Ca2+,Ca2+起着维持酶蛋白最适宜构象的作用,从而使酶具有高的稳定性和最大的活力。

α-淀粉酶是一种内切酶,以随机方式在淀粉分子内部水解α-1,4糖苷键,但不能水解α-1,6糖苷键。

在作用于淀粉时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水解直链淀粉,首先将直链淀粉随机迅速降解成低聚糖,然后把低聚糖分解成终产物麦芽糖和葡萄糖。

第二种情况是水解支链淀粉,作用于这类淀粉时终产物是葡萄糖、麦芽糖和一系列含有α-1,6糖苷键的极限糊精或异麦芽糖。

由于α-淀粉酶能快速地降低淀粉溶液的黏度,使其流动性加强,故又称为液化酶。

不同来源的α-淀粉酶有不同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

最适温度一般在55~70 ℃,但也有少数细菌α-淀粉酶最适温度很高,达80 ℃以上。

最适pH一般在4.5~7.0之间,细菌中α-淀粉酶的最适pH略低。

(二)β-淀粉酶β-淀粉酶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的种子中,大麦芽内尤为丰富。

少数细菌和霉菌中也含有此种酶,但哺乳动物中还尚未发现。

β-淀粉酶是一种外切酶,它只能水解淀粉分子中的α-1,4糖苷键,不能水解α-1,6糖苷键。

β-淀粉酶在催化淀粉水解时,是从淀粉分子的非还原性末端开始,依次切下一个个麦芽糖单位,并将切下的α-麦芽糖转变成β-麦芽糖。

β-淀粉酶在催化支链淀粉水解时,因为它不能断裂α-1,6糖苷键,也不能绕过支点继续作用于α-1,4糖苷键,因此,β-淀粉酶分解淀粉是不完全的。

β-淀粉酶作用的终产物是β-麦芽糖和分解不完全的极限糊精。

2021年高考生物 必背知识点 酶的分类与功能

2021年高考生物 必背知识点 酶的分类与功能

2021年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酶的分类与功能摘要: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内容在细菌中类似的解旋酶很多,都具有ATP酶的活性。

希望大家在查看这些高考知识点的时候注意多加练习。

一、酶的分类二、主要酶的功能概述1.解旋酶:作用于氢键,是一类解开氢键的酶,由水解ATP来供给能量它们常常依赖于单链的存在,并能识别复制叉的单链结构。

在细菌中类似的解旋酶很多,都具有ATP 酶的活性。

大部分的移动方向是5′→3′,但也有3′→5′移到的情况,如n′蛋白在φχ174以正链为模板合成复制形的过程中,就是按3′→5′移动。

在DNA复制中起作用。

2.DNA聚合酶:在DNA复制中起作用,是以一条单链DNA为模板,将单个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形成一条与模板链互补的DNA链,形成链与母链构成一个DNA分子。

3.DNA连接酶:其功能是在两个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如果将经过同一种内切酶剪切而成的两段DNA比喻为断成两截的梯子,那么,DNA连接酶可以把梯子的“扶手”的断口处(注意:不是连接碱基对,碱基对可以依靠氢键连接),即两条DNA黏性末端之间的缝隙“缝合”起来。

据此,可在基因工程中用以连接目的基因和运载体。

与DNA聚合酶的不同在于:不在单个脱氧核苷酸与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而是将DNA双链上的两个缺口同时连接起来,因此DNA连接酶不需要模板4.RNA聚合酶:又称RNA复制酶、RNA合成酶,作用是以完整的双链DNA为模板,边解放边转录形成mRNA,转录后DNA仍然保持双链结构。

对真核生物而言,RNA聚合酶包括三种:RNA聚合酶I转录rRNA,RNA聚合酶Ⅱ转录mRNA,RNA聚合酶Ⅲ转录tRNA 和其她小分子RNA。

在RNA复制和转录中起作用。

5.反转录酶:为RNA指导的DNA聚合酶,催化以RNA为模板、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DNA的过程。

具有三种酶活性,即RNA指导的DNA聚合酶,RNA酶,DNA指导的DNA聚合酶。

浅谈几种常见酶制剂的研究及其应用

浅谈几种常见酶制剂的研究及其应用

浅谈几种常见酶制剂的研究及其应用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它具有高效性、专一性、无毒副作用、不产生残留等特点。

酶广泛的存在于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体内,是生物体维持正常的生理生化功能必不可少的成分。

家禽、家畜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也是在消化道中各种酶的作用下将各种大分子的物质降解为易被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的。

酶制剂通常可粗略分成2大类:一类是内源性酶,与消化道分泌的消化酶相似,如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直接消化水解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另一类是外源性酶,它是消化道不能分泌的酶,如纤维素酶、果胶酶、半乳糖苷酶、β-葡聚糖酶、戊聚糖酶(阿拉伯木聚糖酶)和植酸酶。

外源性酶不能直接消化水解大分子营养物质,而是水解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间接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

大量的试验研究表明,酶制剂主要参与机体内的以下活动:①参与细胞的降解,使酶与底物充分接触,促进营养成分的消化;②去除抗营养因子,改善消化机能;③补充(或激活)内源酶的不足,改进动物自身肠道酶的作用效果;④参与动物内分泌调节,影响血液中某些成分的变化;⑤水解非淀粉多糖(NSP),降解消化道内容物的黏度;⑥改变消化道内菌群的分布;⑦加强动物保健;⑧减少环境污染。

几种常见酶制剂的作用见表1。

1 蛋白酶蛋白酶是工业酶制剂中最重要的一类酶,约占全世界酶销售量的60%。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作用最适pH值,蛋白酶可分为酸性蛋白酶(pH值为2.5~3)、中性蛋白酶(pH值在7左右)、碱性蛋白酶(pH值在8左右)。

酸性蛋白酶用途十分广泛。

食品工业上用于啤酒、白葡萄酒的澄清和酱油的酿造;制革工业用于脱毛和皮革软化;医药工业用作消炎和助消化剂;饲料工业中多采用酸性和中性蛋白酶,以提高动物对蛋白质的水解效率,促进动物对饲料蛋白质的吸收效率。

1.1 酸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分子量在35 000道尔顿左右。

酶分子活性中心有2个天冬酰氨残基,在已经进行过氨基酸序列分析的酸性蛋白酶分子中约有30%的区域是同系的。

淀粉酶 蛋白酶 脂肪酶

淀粉酶 蛋白酶 脂肪酶

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
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都是生物体内的酶类,它们在生物体
的新陈代谢和消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
下淀粉酶。

淀粉酶是一种酶类,它能够加速淀粉和糖类的水解反应,将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分解成简单的糖类,这对于植物和动物来说都
是非常重要的。

在人体内,淀粉酶存在于唾液和胰液中,能够帮助
我们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接下来是蛋白酶,它是一类能够加速蛋白质水解的酶。

蛋白质
是生物体内非常重要的营养物质,但它们通常比较复杂,需要被分
解成氨基酸等较小的分子才能被吸收利用。

蛋白酶在胃液和胰液中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我们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使其转化为
身体能够吸收的形式。

最后是脂肪酶,它是一种能够加速脂肪水解的酶。

脂肪是生物
体内非常重要的能量来源,但是脂肪分子通常比较大且不易被水溶解,因此需要脂肪酶来帮助分解成较小的脂肪酸和甘油。

脂肪酶主
要存在于胆汁和胰液中,能够帮助我们消化食物中的脂肪,使其转
化为身体能够吸收利用的形式。

总的来说,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都是消化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酶类,在帮助我们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同时,它们的存在也为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提供了重要的帮助,促进了身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

因此,这三种酶类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功能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高一下册生物《酶》课后习题答案

高一下册生物《酶》课后习题答案

高一下册生物《酶》课后习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与酶的化学本质不相同的物质是( )A. 性激素B. 载体C. 胰岛素D. 抗体2. 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A.氨基酸B.核苷酸C. 氨基酸或核苷酸D.甘油和脂肪酸3. 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能起催化作用B. 酶都有消化作用C. 调节新陈代谢的物质不一定是酶D. 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4. 在植物细胞中,下列过程需要酶参与的是A.O2进出细胞B.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C.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D.CO2进入叶绿体5. 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很可能是( )A.肽酶B.蛋白酶C.脂肪酶D.淀粉酶6.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酶的正确叙述是( )A. 是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B. 有的从食物获得,有的从体内转化而来C. 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D. 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7. 蛋白酶水解蛋白质,破坏了蛋白质的( )A.全部肽键B.空间结构C.氨基酸D.双螺旋结构8. 胰蛋白酶在水解过程中,通常能得到多肽,最后能得到氨基酸,这说明( )A.胰蛋白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B.胰蛋白酶是生物催化剂C.胰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胰蛋白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多肽9. 下列有关酶的正确叙述是( )A.活细胞产生的,只在细胞内起作用B.酶和激素的作用相同C.酶的产生受遗传物质控制D.在催化过程中不断被消耗10. 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这种药片的主要功能是( )A. 增强免疫力B. 提供能量C. 减肥D. 助消化11. 在过氧化氢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其结果应该是( )A.产生气泡B.溶液呈蓝色C.溶液呈紫色D.产生砖红色沉淀12. 绝大多数酶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为( )A. 多肽B. 氨基酸C. 核苷酸D. 核糖核苷酸13. 下列有酶的产生与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内分泌腺细胞产生在细胞外起作用B. 外分泌腺细胞产生在细胞外起作用C. 内外分泌腺细胞产生在细胞内外都起作用D. 所有细胞都产生,在细胞内外都起作用14. 下列有关酶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所有反应都能进行B.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和一般的无机催化剂相同C.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一样反应前后不变D. 生物体内的酶不易受体内环境条件的影响15. 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A. 降低了底物分子的活化能B. 增加了反应物的活化能C. 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 提高了反应物之间的活化能16. 同一个体不同活的体细胞中所含酶的A. 种类有差异,数量相同B. 种类无差异,数量相同C. 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D. 种类无差异,数量不同17. 下图表示一个有酶起作用的化学反应,则A、B、C最可能代表( )A. 麦芽糖酶麦芽糖葡萄糖B. 淀粉酶淀粉麦芽糖C. 蛋白酶蛋白质多肽D. 脂肪酶脂肪甘油和脂肪酸18. 17题所示的生理反应主要发生在( )A. 口腔B. 胃C.小肠D.大肠19. 科学家( )设计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实验, 最先证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A. 巴斯德B. 毕希纳C. 萨姆纳D.斯帕兰札尼20. 下列关于酶本质的研究,按研究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证明了脲酶是一种蛋白质② 酒精发酵需要活细胞的参与③ 发现少数RNA也具具有生物催化功能④ 人们认识到酿酒就是让糖类通过发酵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⑤ 用不含酵母菌的提取液进行发酵获得成功,证明生物体内的催化反应也可能在体外进行A. ①⑤④②③B.③④⑤②①C.⑤③④①②D.④②⑤①③21. 关于的酶的化学本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B. 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是固醇C. 德国化学家毕希纳证明酶是一种蛋白质D. 巴斯德证明少部分酶属于RNA22. 下列关于酶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B. 德国化学家毕希纳证明酶也可以在细胞外起作用C. 酶和部分激素都可以起催化作用D. B和C都正确23. 用淀粉酶处理该物质时,断裂的化学键为( )A. 1B. 2C. 1和3和5D. 2和424. 用蛋白酶和肽酶处理一分子由571个氨基酸形成的四条肽链的蛋白质时,需要消耗( )个水分子.A. 575B. 571C. 570D. 56825. 下列有关蛋白质(1)、酶(2)、核酸(3)、RNA(4)、DNA(5)的包含关系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共50分)26. (10分)小明同学对妈妈刚买来的“白猫”牌洗衣粉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后,发现说明部分有“含有一种活性物质”,为了验证其性质,进行了下述实验:根据上述实验过程的图解,回答以下问题:(1) 洗衣粉中的活性物质很可能是(2) 实验甲中纱布上蛋白膜消失的原因是(3) 实验乙中纱布上蛋白膜没有消失的原因是(4) 该洗衣粉能否洗丝物和毛制品,为什么? ,27. (10分)在城镇居民的家庭生活中,常用买来的“酵母粉”作为发面物质,请根据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酵母粉中的活性物质很可能是(2) 能使面蓬松的主要原因是产生了,该物质的主要来源(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3) 能否用冷水或开水和面,为什么? ,28. (12分)根据下列实验,填写有关内容:试管号试管内容物条件检测1 2毫升浆糊+2毫升纯唾液370C 10分钟3滴碘液2 2毫升浆糊+2毫升清水370C 10分钟3滴碘液3 2毫升浆糊+2毫升纯唾液800C 10分钟3滴碘液4 2毫升浆糊+2毫升纯唾液+2滴浓盐酸370C 10分钟3滴碘液(1)在上述实验中,试管内容物变蓝的有(2)通过上述实验中的1、2号试管对比,可以说明(3)通过上述实验中的1、3号试管对比,可以说明(4) 通过上述实验中的1、4号试管对比,可以说明29. (6分)在淀粉分解实验中,仅向你提供分别装于试管中的唾液5毫升和1%淀粉液10毫升,滴瓶中的碘液若干,滴管1支,白瓷板10块,手表一块,室温250C。

粮食工程技术《面粉的主要成分及工艺性能》

粮食工程技术《面粉的主要成分及工艺性能》

二、面粉的主要成分及其工艺性能面粉的主要成分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水分,以及少量的矿物质、维生素和酶等。

我国面粉中主要成分的含量见表1-l-l 。

〔一〕水分面粉中的含水量通常为12 %~14 % ,以游离水和结合水状态存在。

1 游离水即自由水面粉中的水多半属于这类水,其含量受外界的温、湿度的影响而变化,面粉中水分的变化主要是游离水的增减。

2 结合水即束缚水指与淀粉、蛋白质等胶体物质相结合的水。

这类水的分子和上述物质分子中的极性基团形成氢键。

结合水在面粉中的含量相对稳定。

面粉中的含水量通常为12 %~14 % ,以游离水和结合水状态存在。

表1-1-1 面粉主要成分含量〔二〕蛋白质小麦中的蛋白质是构成面筋的主要成分,而面筋在面包的制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面粉中的蛋白质含量随小麦品种、粒质、产区以及种类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我国小麦中的蛋白质的含量一般在8 %~14 %之间。

制作面包所用的面粉,不仅要求其蛋白质的含量,而且更主要的是要求它能形成质量好的面筋。

面粉中总蛋白质含量并不代表所有的蛋白质都能形成质量好的面筋。

面粉中主要含有四种蛋白质,即麦谷蛋白、麦胶蛋白、麦球蛋白和麦清蛋白。

麦谷蛋白和麦胶蛋白不溶于水和稀盐溶液中,称为不溶性蛋白质。

麦球蛋白和麦清蛋白溶于水和稀盐溶液中,属于可溶性蛋白质。

麦胶蛋白可溶于60 %~70 %酒精,属于醇溶蛋白,但不溶于无水酒精中。

等电点为pH6.4到,麦谷蛋白可溶于稀酸或稀碱溶液中,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中溶解度不同。

等电点为pH6到8 ,麦球蛋白和麦清蛋白在面粉中的含量不高,它们主要分布在麸皮和麦胚中、麦球蛋白的等电点为左右,麦清蛋白的等电点为~。

蛋白质在等电点的情况下,溶解度最小,粘度最低,膨胀性最差。

麦胶蛋白与麦谷蛋白是形成面筋的主要成分,这两种蛋白质约占面粉中蛋白质总量的80 %以上。

其中麦胶蛋白具有良好的延伸性,但缺乏弹性。

麦谷蛋白那么富有弹性。

麦胶蛋白质到达最大胀润值时,温度为30 ℃,温度偏低或偏高都会使胀润值下降。

酶在谷物食品加工中应用

酶在谷物食品加工中应用

酶在食品加工中应用——谷物食品08生工2班王文辉0820020051摘要:该文综述谷物食品加工中广泛使用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木聚糖酶、葡萄糖氧化酶、转谷氨酰胺酶特性及其应用进展,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酶;谷物食品;食品加工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d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of the amylase,protease,lipase,xylanase,glucose oxidase,transglutaminase used widely in cereal food processing an d promised its future.Key Words:enzyme;cereal food;food processing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提出粮食概念是指谷物(Cerea1),包括小麦、粗粮和稻谷三大类,其中,粗粮主要包括玉米、大麦、高梁、燕麦、荞麦及其它杂粮;谷物所含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其次是蛋白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谷物食品品质提出更高要求;而生物工程技术发展,尤其是酶工程技术发展为谷物食品加工和品质改良提供有利工具。

品加工中所用酶的特性及其应用。

一、谷物食品加工中所用酶及其特性由于谷物含有丰富淀粉、蛋白质,所以在谷物食品加工中主要使用的酶为淀粉酶和蛋白酶;同时赋予谷物食品特殊风味和良好品质的酶有脂肪酶、木聚糖酶、葡萄糖氧化酶、转谷氨酰胺酶等等。

1.1淀粉酶淀粉酶是谷物食品加工中使用最广泛一类酶,主要有 a一淀粉酶、B一淀粉酶、糖化酶、葡萄糖异构酶、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

a一淀粉酶是内切水解酶,水解中间部位a-1,4糖苷键,把庞大淀粉分子迅速断裂成小分子糊精。

淀粉酶一般在 pH5.5~8时稳定,pH 4以下容易失活,酶最适 pH值为 5~6,不同来源一淀粉酶其性质有很大差别。

一淀粉酶主要来源于真菌、细菌及霉菌。

动物生理学(解析)--生物奥赛

动物生理学(解析)--生物奥赛

1.解析唾液中只有淀粉酶;胆汁不含消化酶,仅起乳化脂肪的作用;胰液中含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胃液中只有胃蛋白酶。

答案C。

2.解析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具有促进细胞间戮合物的形成,加速伤口愈合的作用。

缺乏时,因毛细血管细胞间质不健全,致使毛细血管透性增强,易出血,常见的是牙龈出血;骨膜下出血时,可使四肢肿胀、疼痛,即坏血病。

答案C。

3.解析胆汁呈碱性,在十二指肠中可以中和一部分胃酸,胆汁中含有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都可作为乳化剂,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在肠内乳化成小颗粒,增加了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有利于脂肪的分解;胆盐能促进脂肪消化产物脂肪酸和甘油一醋的吸收;胆盐对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也有作用。

答案A,B,C,D。

4.解析因为胃黏膜细胞分泌一种略带碱性的豁液覆盖在豁膜表面,将胃液与胃的上皮细胞分隔开,而且使扩散进入勃液层的胃蛋白质消化酶失去活性。

B不对,因为胃中有水解蛋白质的酶。

C不对,胃蛋白质消化酶可以水解胃的蛋白质,但由于赫液层的保护作用使它不会与胃上皮细胞直接接触。

D不对,因为胃腺分泌出来的消化酶原是没有活性的,在胃腔中与盐酸接触后被激活。

E也不对,因为没有豁液层的保护作用,愈合的表皮也会被胃蛋白质酶所水解。

答案A。

5.解析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具有促进细胞间戮合物的形成,加速伤口愈合的作用。

缺乏时,因毛细血管细胞间质不健全,致使毛细血管透性增强,易出血,常见的是牙眼出血;骨膜下出血时,可使四肢肿胀、疼痛,即坏血病。

答案C。

6.解析 D项,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贮存于胆囊中;G 项,肝脏可以贮存许多营养物质,其余各项均正确。

答案A,B,C,E,F,H。

7.解析该液体不是从血管流出,也不是从淋巴管中流出,故只能算从细胞组织间隙中流出,是组织液。

答案D。

8.解析从胃与小肠来的血液先经过肝门静脉进人肝,再经大静脉回到右心房、右心室,经肺动脉进人左、右肺,经过肺静脉回到左心房、左心室,经主动脉、大动脉到达右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淀注粉:糊 试管内37都°C加入淀粉,淀粉遇碘变蓝。
试管
加入 物质
水浴 加热
碘液
实验 现象
1 唾液
不变蓝
解释
唾液淀粉酶促进淀粉 分解成麦芽糖
2水
变蓝 水不能促进淀粉的水解
3 唾液
变蓝
唾液淀粉酶需在适宜的温 度下发挥高效的催化能力
思考以下问题:
1. 细细咀嚼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味觉 是否发生了变化?有新物质产生吗?
物理性消化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胃 肠的蠕动等
化学性消化
食物在消化液的作用下逐步 分解的过程(消化液内含有 酶,胆汁除外)
三大有机物的消化公式
唾液
胰液、肠液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胃液
胰液、肠液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
胆汁
胰液、肠液
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乳化作用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
消化腺
肝脏 分泌 胆汁(不含消化酶) 胰腺 分泌胰液(含淀粉酶、蛋白酶、
脂肪酶)
肠腺 分泌肠液(含淀粉酶、蛋白酶 脂肪酶)
消化道中的几个“最”
• 最主要消化吸收器官: 小肠(不是胃)
• 最坚硬的器官:
牙齿
• 无酶的消化液: 胆汁,由肝脏分泌
• 最长的一段: 小肠,长约5-7m
• 最末端的部分: 大肠,成人大肠长约1.5m
2. 实验提示:
淀粉遇碘会变蓝,口腔中的唾液会将淀 粉分解成麦芽糖。
2ml唾液
2ml水
2ml唾液
1
2
3
2ml淀粉糊
1
12
0


3

37℃水浴
碘液
1
2
3
淀粉糊 1 37°C
2
试管
加入 物质
水浴 加热
碘液
实验 现象
1 唾液
不变蓝
2水
变蓝
3 唾液
变蓝
3
解释
唾液淀粉酶促进淀粉 分解成麦芽糖
水不能促进淀粉的水解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
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
位于消化道外面的大的消化腺 位于消化道壁内的小消化腺
唾液腺、 胰腺、 肝脏、 胃腺、 肠腺
唾液
胰液 胆汁 胃液 肠液
咽 口腔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唾液腺 肝脏
肠腺
胃腺 胰腺
消化腺的功能
唾液腺 分泌 唾液(含唾液淀粉酶)
胃腺 分泌 胃液(含胃蛋白酶)
提出问题:淀粉在口腔内发生化学性消化吗?
2. 是什么原因使淀粉变成了有甜味的糖? A. 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B. 唾液的作用。
作出假设: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发生化学性消 化,产生了新物质(有甜味的糖)。
探究实验:
1. 提供的仪器及试剂:
试管 烧杯 碘液 量筒 温度计 酒精灯 三脚架 石棉网 面粉
三、发现有潜在的龋洞时,要及时进行治疗, 防止龋齿发展。
2.胃
浆膜 ———肌肉层 ———黏膜下层 ————黏膜
3、小肠
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 结构特点:
小肠长(全长5-7米)
小肠内壁上有皱襞,皱襞上有许多 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表面积。 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
小肠内是消化与吸收的主 要器官
探究: 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 目的: 说明口腔内发生的化学性消化
• 最大的消化腺:
肝脏
• 面积最大的器官:小肠,其内壁独特的结构使
得小肠的内壁面积可达到
200m²
1.口腔

唾液腺导管

的开口

牙齿
牙齿的结构
牙1冠
牙4釉质
牙2颈
牙5本质
牙3根
牙6髓
龋齿是怎样形成的?
龋齿的发生
预防龋齿
一、做到每天早晚刷牙,特别是在吃糖果和甜 食后漱口。
二、要常吃富有纤维的食物,在咀嚼过程中, 使牙齿经常处于一种摩擦和洗刷的状态,保证 进食时不易在口腔中发酵产酸。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9章第2节第29页
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
广外肇庆外校 王旭
一、什么是消化:大分子物质(糖类、 蛋白质、脂肪)被分
例:把不能直接吸收的淀粉变成可以直接吸收的葡萄糖这就叫消化。 把不能直接吸收的蛋白质变成可直接吸收的氨基酸这也叫消化。
消化的形式
唾液淀粉酶需在适宜的温 度下发挥高效的催化能力
总结: 消化的 部位
部分淀粉初步消化
部分蛋白质初步消化
蛋白质 淀粉 脂肪
氨基酸 葡萄糖 脂肪酸、甘油
1)消化道的哪些器官可以进行消化作用? 1、口腔、胃、小肠 2)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初步消化的部位分别是什么?
2、口腔、胃、小肠 3)口腔、胃、小肠内分别有哪些消化液? 3、口腔(唾液)、胃(胃液)、小肠(胰液、肠液、 胆汁)
4)消化和吸收的最主要场所是哪里? 4、小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