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的本质PPT课件
合集下载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精品系列-PPT人教版高中生物
从控制自变量的角度,艾弗里在每个实验组中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 物质,然后观察在没有这种物质的情况下,实验结果会有什么变化。最 大的困难是,如何彻底去除细胞中含有的某种物质(如糖类、脂质、蛋 白质等)。
2020/11/15
思考·讨论
3、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都分别采用了哪些技术手段来实现他们的实验 设计?这对于你认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什么启示?
2020/11/15
2020/11/15
2、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S型菌细胞提取物
对照组 蛋白酶 RNA酶 酯酶 DNA酶
有R型细菌的培养基
R型细菌+S型细菌
只长R型细菌
结论:DNA是转化因子,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蛋白质、RNA、脂质等不是转化因子。
2020/11/15
艾弗里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细菌的培养技术、物质的提纯和鉴定 技术等。
赫尔希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噬菌体 的 培养技术、同位素标记技术 以及物质的提取和分离技术等。 启示:科学成果的取得必须有技术手段作保证,技术的发展需要以科学 原理为基础,因此,科学与技术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
2020/11/15
只有DNA是遗传物质吗?
2020/11/15
2020/11/15
1、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
1、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
2020/11/15
2020/11/15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示踪法) 蛋白质:C、H、O、N、35S DNA:C、H、O、N、32P
35S标记的噬
32P标记的噬
菌体
菌体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地
2020/11/15
思考·讨论
3、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都分别采用了哪些技术手段来实现他们的实验 设计?这对于你认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什么启示?
2020/11/15
2020/11/15
2、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S型菌细胞提取物
对照组 蛋白酶 RNA酶 酯酶 DNA酶
有R型细菌的培养基
R型细菌+S型细菌
只长R型细菌
结论:DNA是转化因子,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蛋白质、RNA、脂质等不是转化因子。
2020/11/15
艾弗里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细菌的培养技术、物质的提纯和鉴定 技术等。
赫尔希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噬菌体 的 培养技术、同位素标记技术 以及物质的提取和分离技术等。 启示:科学成果的取得必须有技术手段作保证,技术的发展需要以科学 原理为基础,因此,科学与技术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
2020/11/15
只有DNA是遗传物质吗?
2020/11/15
2020/11/15
1、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
1、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
2020/11/15
2020/11/15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示踪法) 蛋白质:C、H、O、N、35S DNA:C、H、O、N、32P
35S标记的噬
32P标记的噬
菌体
菌体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地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说课PPT课件
么,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呢 教材在此埋下伏笔,然后
通过两个经典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最后列举少数生
物只有 RNA而没有DNA的事实,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
物质”这一结论. 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
概念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在教
学中,通过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
1.实验目的: 研究DNA和蛋白质谁是遗传物质? 2.实验材料:两种肺炎双球菌
R型菌 粗糙, 无荚膜,无毒
S型菌 光滑, . 有荚膜,有毒,可致死 9
1
肺
炎 双
2
球
菌
的3
转
化
实 验
4
过
程
S型活菌
R型活菌
S型加热
S型加热 R型活菌
混合.
小鼠死亡 小鼠正常 小鼠正常 小鼠死亡 10
思考为什么第四组实验将R型活细
.
28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能说明
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
()
①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到细菌体内
②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
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 ③新合成的
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
④释放子代噬菌体
A.①② B.④③ C.①④ D.②③
.
29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不能证明( ) ①DNA分子结构的相对稳定性 ②DNA能自 . 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稳定 性 ③DNA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④DNA能产 生可遗传变异 ⑤DNA是遗传物质 ⑥DNA是 主要的遗传物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④⑥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共36张PPT)
S型细菌 的细胞 提取液
混合
只长R型细菌
第一组
第二至第四组
第五组
实验过程归纳
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注意: 1.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既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同 时证明了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2.被转化的R型菌只是少量,在培养后既有R型细菌又有 S型细菌的培养基中,R型菌的菌落占多数;
2.下列有关核酸与遗传物质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 B.有些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C.在真核生物中,DNA和RNA都是遗传物质,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核酸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T2噬菌体
• 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由头部(含DNA)和尾部组成 • 侵染大肠杆菌后,在自身遗传物质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
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进行大量增殖。当噬菌体增殖到一定 数量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大量的噬菌体。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年
2.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
S型菌
(菌落光滑)
肺 炎 链 球 菌 体 内 转 化 实 验 过 程
结论:
注射 R型 活细菌
小鼠不死亡 第一组
R型细菌 无毒
注射 S型 活细菌
注射加 热致死 的S型
细菌
将R型活细菌 与加热致死 的S型细菌混 合后注射
小鼠死亡,从小鼠体 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
第二组
S型细菌 有毒
小鼠不死亡 第三组
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无毒
T2噬菌体
RNA
烟草花叶病毒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 ,只有少数生物的遗传物 质是 RNA 。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新版高中人教版生物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2张PPT)学习演示PPT课件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1.噬菌体的结构及侵染细菌的过程: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2.实验方法: 同位素标记法
DNA (C、H、O、N、 32P)
蛋白质 (C、H、O、N、35S )
如何使噬菌体标记上放射性?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3.实验过程:
噬菌体是寄生生活的,必须用
活细胞来培养,所以可以用含有放
射性物质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
让噬菌体被标记上放射性。
含35S标记的大 肠杆菌培养基
含32P标记的大 肠杆菌培养基
被35S标记的噬菌体
被32P标记的噬菌体
被35S标记的噬 菌体与细菌混合
被32P标记的噬 菌体与细菌混合
保温培养一段时间后
搅拌
离心
二放、射噬 性菌同体位侵素染标细记菌法实:验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的特殊元素 正2)确此的实推验论最应后是通:过已什经么加确热定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转化因子,能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第说1明节DNDAN才A是是遗主传要物的质遗。传物质 第201世节纪D中N叶A,是科主学要家的发遗现传染物色质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在这两种物质中,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呢?试着设计实验来证明你 被的3观2点P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 型(细C、菌H,、若O、有N,、多还P)是少? 在32P标记的组,上清液中会含有较低的放射性因为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过短噬菌体还未来得及侵入大肠杆菌,过长的话噬菌体使细
5.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比较
比较项目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设计思路
设法将DNA和其他物质分开,单独研究它们各自不 同的功能
放 射 性 同 位 素 标 记 法 :直 接 分 离 法 : 分 离 S型细菌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高中生物学必修二(28张PPT)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搅拌后离心
搅拌后离心3²P标记的噬菌体 32P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图3 - 6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示意图
离心后在搅拌器中搅拌、离心,检测上清 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上清液的 放射性很低
在新形成的 菌体中没有检 测到³5s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细菌裂解
结论
艾弗里与赫尔希等人选用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 材料,以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具有哪些优 点 ?细菌和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具有以下优点:(1) 个体很小,结构简单,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病毒 无细胞结构,只有核酸和蛋白质外壳。易于观察 因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2) 繁殖快,细菌20~30min 就可繁殖一代,病毒短 时间内可大量繁殖。
T2 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大肠杆菌的病毒。它结构简单,外 形呈蝌蚪形,具有多角形头部和棒状尾部。头部由很多相同 的蛋白质亚单位构成外壳,内藏一条长50纳米的双链DNA分子。
T2噬菌体
噬菌体侵染细菌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思 考1.科学家为什么把噬菌体作为研究DNA 是遗传物 质的材料?T2噬菌体结构组成简单,只有DNA 和蛋白质两种化学物质。2.病毒看不见摸不着,怎样进行实验呢?科学家 是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 成的。在这两种物质中,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呢?这 个问题曾引起生物学界激烈的争论。
思考
思考你认为遗传物质可能具有什么特点?遗传物质应能够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可以准确地复 制,并传递给下一代,结构比较稳定,等等。
思考
R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
得到全新病毒
蛋白质
搅拌后离心3²P标记的噬菌体 32P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图3 - 6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示意图
离心后在搅拌器中搅拌、离心,检测上清 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上清液的 放射性很低
在新形成的 菌体中没有检 测到³5s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细菌裂解
结论
艾弗里与赫尔希等人选用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 材料,以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具有哪些优 点 ?细菌和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具有以下优点:(1) 个体很小,结构简单,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病毒 无细胞结构,只有核酸和蛋白质外壳。易于观察 因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2) 繁殖快,细菌20~30min 就可繁殖一代,病毒短 时间内可大量繁殖。
T2 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大肠杆菌的病毒。它结构简单,外 形呈蝌蚪形,具有多角形头部和棒状尾部。头部由很多相同 的蛋白质亚单位构成外壳,内藏一条长50纳米的双链DNA分子。
T2噬菌体
噬菌体侵染细菌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思 考1.科学家为什么把噬菌体作为研究DNA 是遗传物 质的材料?T2噬菌体结构组成简单,只有DNA 和蛋白质两种化学物质。2.病毒看不见摸不着,怎样进行实验呢?科学家 是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 成的。在这两种物质中,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呢?这 个问题曾引起生物学界激烈的争论。
思考
思考你认为遗传物质可能具有什么特点?遗传物质应能够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可以准确地复 制,并传递给下一代,结构比较稳定,等等。
思考
R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
得到全新病毒
蛋白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PT课件人教版
吸附
释放
组装
注入 合成
吸附 注入 合成 组装 释放
制备含有放射性标记噬菌体
❖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2P 和35S的培养基 中培养细菌 ❖分别用上述细菌培养T2噬菌体,制备含32P 的噬菌体和含35S的噬菌体
证明:
DNA是遗 传物质
四、烟草花叶病毒的侵染实验
烟草花叶病毒(简称TMV),它的基本 成分就是蛋白质和RNA。
[例 2] 右图表示用同位素 32P、35S 分别标
记 T2 噬菌体的 DNA 和大肠杆菌的蛋白质(氨基
染色质
蛋白质
染色体
DNA分子
经典实验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艾弗里确定转化因子的体外转化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烟草花叶病毒的侵染实验
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S型菌落(光滑)
肺炎双球菌
S型:菌落表面光滑,不被 免疫系统识别,有多糖 荚膜,使人患肺炎或小 鼠得败血症,有毒性。
R型: 菌落表面粗糙,被 免疫系统识别,没有荚 膜,无毒性。
1957年,格勒和施拉姆
结论: 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 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绝大多数生物都是以 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RNA病毒:艾滋病病毒(HIV逆转录)、
非 流感病毒(如禽流感,猪流感,
细 现称甲型H1N1病毒,逆转录)、
定遗传变化的物质,也就是说,DNA才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艾弗里的实验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是, 不是所有的人都信服这一结果,因为实验 中DNA纯度最高时也还有0.02%的蛋白 质,所以有人对其结果表示怀疑。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共49张PPT)
因为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可能还没有完成侵染过程,或者子代噬菌体
已经释放,经离心到了上清液中显示放射性。
A组 标记噬菌体 35S标记蛋白质
B组 32P标记DNA
过 噬菌体侵染细菌 程
测试放射性子代噬菌体没有35S 子代噬菌体有32P
上清液中有35S
上清液中没有32P
结论:在亲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 DNA,即DNA是遗传物质,而蛋 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用DNA酶处理过的S型细菌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使细菌与噬菌体外壳分开
艾弗里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因子实验
4 分型别的用 蛋含白3质2外p 的壳、噬可菌诱噬体导菌和S型含转体35化s的为侵噬R型菌染体去细感菌染未的被标实记的验大肠中杆菌,。 对在细菌体内合成蛋白质
正确的叙述是( D) 结论:在亲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
A、分子的结构相对稳定 B、能够自我复制
沉淀物:细D菌.放指射性导低 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噬菌体,核糖体、氨基酸原料
和酶由细菌提供
5、从肺炎双球菌的S型活细菌中提取DNA,将s型DNA和R 型活细菌混合培养时,R型活细菌的后代中有少量的S型菌体 ,这些S型的菌体的后代均为S型菌体。这个实验表明DNA( ) D A、分子的结构相对稳定 B、能够自我复制 C、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D、能够引起遗传的变异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同位素示踪法)
32P标记 DNA
35S标记
蛋白质
有32P标记 DNA中有 的DNA 32P标记
无35S标记 外壳蛋白 的蛋白质 无35S标记
DNA是遗 传物质
?
• 1.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培养噬 菌体(侵染细菌),②35S和32P标记噬菌体,③ 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实验步骤的先后顺 序为( )
已经释放,经离心到了上清液中显示放射性。
A组 标记噬菌体 35S标记蛋白质
B组 32P标记DNA
过 噬菌体侵染细菌 程
测试放射性子代噬菌体没有35S 子代噬菌体有32P
上清液中有35S
上清液中没有32P
结论:在亲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 DNA,即DNA是遗传物质,而蛋 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用DNA酶处理过的S型细菌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使细菌与噬菌体外壳分开
艾弗里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因子实验
4 分型别的用 蛋含白3质2外p 的壳、噬可菌诱噬体导菌和S型含转体35化s的为侵噬R型菌染体去细感菌染未的被标实记的验大肠中杆菌,。 对在细菌体内合成蛋白质
正确的叙述是( D) 结论:在亲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
A、分子的结构相对稳定 B、能够自我复制
沉淀物:细D菌.放指射性导低 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噬菌体,核糖体、氨基酸原料
和酶由细菌提供
5、从肺炎双球菌的S型活细菌中提取DNA,将s型DNA和R 型活细菌混合培养时,R型活细菌的后代中有少量的S型菌体 ,这些S型的菌体的后代均为S型菌体。这个实验表明DNA( ) D A、分子的结构相对稳定 B、能够自我复制 C、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D、能够引起遗传的变异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同位素示踪法)
32P标记 DNA
35S标记
蛋白质
有32P标记 DNA中有 的DNA 32P标记
无35S标记 外壳蛋白 的蛋白质 无35S标记
DNA是遗 传物质
?
• 1.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培养噬 菌体(侵染细菌),②35S和32P标记噬菌体,③ 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实验步骤的先后顺 序为(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中小学PPT教学课件
明确提出生物是不断进化而来的
《
物
观点,指出“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种
起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彻底推翻了
源
》
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
封 面
物种起源示意图
达尔文所著《物种起源》(全名为《依据自 然选择或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的物种起源》) 于1859年11月24日问世。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 一次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著作批判了创 造论的错误,阐明了进化论的思想。
——牛顿
聪明人之所以不会成功,是由
于他们缺乏坚韧的毅力。 ——牛顿
达尔文
近代生物科学的奠基者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Charles Robert Darwin 1809.2.12~1882.4.19 英国博物学家 进化论的奠基人
《物种起源》封面
19世纪英国杰出的生物学家、物种起源和发展 学说的创始者、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找到生物发 展的规律,证明所有的物种都有共同的祖先。他在 科学上完成了一个伟大的革命,结束了生物学领域 中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统治时期,对近代生物科 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生弯曲,太阳后面的星星视觉位置会变化。埃丁顿的观测证实了爱因斯坦的预测。
爱因斯坦相对论著作书影
这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 一篇划时代的文献,将会引起 非常激烈的辩论。在历史上, 只有围绕着哥白尼的学说才有 过。
这是物理学上一场伟大的 革命!
——马克斯·普朗克
广义相对论(General Relativity)是爱因斯坦于 1915年以几何语言建立而成的引力理论,统合了狭义 相对论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将引力改描述成因时 空中的物质与能量而弯曲的时空,以取代传统对于引 力是一种力的看法。因此,狭义相对论和万有引力定 律,都只是广义相对论在特殊情况之下的特例。狭义 相对论是在没有重力时的情况;而万有引力定律则是 在距离近、引力小和速度慢时的情况。
(新教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PT-人教版课件
十混合
S型细菌 的细胞 提取物
S型细菌 的细胞提 取物
有R 型 细菌的 培养基
第一组
第五组
只长R型细菌
R型细菌
S型细菌
14
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处理蛋白酶 RNA 酶 酯酶 DNA 酶分别与R 型细菌混合培养R 型、S型 R 型、S型 R 型、S型 R 型、S型 R 型实验结论: DNA 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实验同时说明:蛋白质等物质不是遗传物质
> 课堂练习1、 在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 和 35S标记噬菌体的DNA 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 是( C )
—CONH-C-⑤-C-COOHH H
③
②
31
Ø课堂练习2、下列关于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 该实验证明从S 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 可以使小鼠死亡B. 该实验中,加入S型肺炎双球菌DNA的培养基上只出现光滑型菌 落C. 艾弗里提取的DNA中掺杂有非常少的蛋白质,实验没有完全排除 蛋白质的作用D.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混合S型细菌
S型细菌的 细胞提取物
S型细菌 的细胞 提取物
十混合
第二至第四组
有R型细 菌的培 养基
有R型 细菌的 培养基
第一组
R型细菌
S型细菌
十
13
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DNA 酶
第5组实验①现象:不长出S型细菌②结论:用DNA酶处理后,细胞提取物失去转化活性
有R型细菌的培养基
实验结论
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
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
S型细菌 的细胞 提取物
S型细菌 的细胞提 取物
有R 型 细菌的 培养基
第一组
第五组
只长R型细菌
R型细菌
S型细菌
14
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处理蛋白酶 RNA 酶 酯酶 DNA 酶分别与R 型细菌混合培养R 型、S型 R 型、S型 R 型、S型 R 型、S型 R 型实验结论: DNA 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实验同时说明:蛋白质等物质不是遗传物质
> 课堂练习1、 在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 和 35S标记噬菌体的DNA 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 是( C )
—CONH-C-⑤-C-COOHH H
③
②
31
Ø课堂练习2、下列关于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 该实验证明从S 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 可以使小鼠死亡B. 该实验中,加入S型肺炎双球菌DNA的培养基上只出现光滑型菌 落C. 艾弗里提取的DNA中掺杂有非常少的蛋白质,实验没有完全排除 蛋白质的作用D.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混合S型细菌
S型细菌的 细胞提取物
S型细菌 的细胞 提取物
十混合
第二至第四组
有R型细 菌的培 养基
有R型 细菌的 培养基
第一组
R型细菌
S型细菌
十
13
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DNA 酶
第5组实验①现象:不长出S型细菌②结论:用DNA酶处理后,细胞提取物失去转化活性
有R型细菌的培养基
实验结论
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
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的本质PPT
18
(3)若搅拌不彻底,对以上两组实验的结果又会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 提示 会导致第一组实验的沉淀物中出现较高的放射性,对第二组实验无影响。因 为如果搅拌不彻底,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无法与大肠杆菌细胞体分离,经离心, 会同大肠杆菌细胞体一起出现在沉淀物中。
19
[典例 2] (2019·三明一中月考)以含(NH4)235SO4、KH321PO4 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 向大肠杆菌培养液中接种 32P 标记的 T2 噬菌体(S 元素为 32S),一段时间后,检测子 代噬菌体的放射性及 S、P 元素,下表中对结果的预测,最可能发生的是( )
3.科学探究——从等多个角度理解相关实验,学会同位素标记病毒的 在RNA分子上
基本方法和原理。
4.科学思维——分析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大肠
杆菌实验和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的实验结论,归纳概括出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
3
2.两种肺炎链球菌的比较 菌落是由一个微生物细胞经过繁 殖而产生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 体,可根据菌落的大小、形态、 颜色等特征鉴别微生物的种类。
荚膜是某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包围的一层胶 状物质。无荚膜的肺炎链球菌,感染人或动 物体后,容易被吞噬细胞吞噬并杀灭。有荚 膜的肺炎链球菌可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有 利于细菌在宿主细胞内生活并繁殖。
实验过程 设计思路
实验组别
一
二
S是蛋白质的特征元素,P是DNA的特征元素,用不同的放射性同位 素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地、单独地观察它们的作用
含35S的培养基+无标记的大肠 含32P的培养基+无标记的大肠杆菌
标记大肠杆菌
杆菌→含35S的大肠杆菌
→含32P的大肠杆菌
23
(3)若搅拌不彻底,对以上两组实验的结果又会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 提示 会导致第一组实验的沉淀物中出现较高的放射性,对第二组实验无影响。因 为如果搅拌不彻底,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无法与大肠杆菌细胞体分离,经离心, 会同大肠杆菌细胞体一起出现在沉淀物中。
19
[典例 2] (2019·三明一中月考)以含(NH4)235SO4、KH321PO4 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 向大肠杆菌培养液中接种 32P 标记的 T2 噬菌体(S 元素为 32S),一段时间后,检测子 代噬菌体的放射性及 S、P 元素,下表中对结果的预测,最可能发生的是( )
3.科学探究——从等多个角度理解相关实验,学会同位素标记病毒的 在RNA分子上
基本方法和原理。
4.科学思维——分析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大肠
杆菌实验和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的实验结论,归纳概括出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
3
2.两种肺炎链球菌的比较 菌落是由一个微生物细胞经过繁 殖而产生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 体,可根据菌落的大小、形态、 颜色等特征鉴别微生物的种类。
荚膜是某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包围的一层胶 状物质。无荚膜的肺炎链球菌,感染人或动 物体后,容易被吞噬细胞吞噬并杀灭。有荚 膜的肺炎链球菌可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有 利于细菌在宿主细胞内生活并繁殖。
实验过程 设计思路
实验组别
一
二
S是蛋白质的特征元素,P是DNA的特征元素,用不同的放射性同位 素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地、单独地观察它们的作用
含35S的培养基+无标记的大肠 含32P的培养基+无标记的大肠杆菌
标记大肠杆菌
杆菌→含35S的大肠杆菌
→含32P的大肠杆菌
23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的本质PPT课件
核酸:科学研究已经充分证明,核酸具备上述4个特点,所以核酸才是生物体的遗传物 质。核酸又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绝大多数生物体的遗传 物质是DNA,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二. 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1、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当时人们已经认识 到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各种氨基酸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排 列,形成不同的蛋白质。这就使人们很自然地想到,氨基酸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可 能蕴含着遗传信息。当时对于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研究,还没有发现与此类似的结构特 点。
四.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四.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四.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5、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用32P和35S标记两种T2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短时 间保温后,搅拌、离心,检查上清液和沉淀的放射性。
短时间保温:有利于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但来不及释放
搅拌: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2、20世纪30年代,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此时人们已认识到 DNA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脱氧核苷酸的化学组成包括磷酸、 碱基和脱氧核糖。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有4种,每一种有一个特定的碱基。这一认识 本可以使人们意识到DNA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对DNA的结构没有清晰的了解,认为 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一.作为遗传物质所必须具备的特点
1、在细胞生长和繁殖的过程中能够精确地自我复制,使得前后代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2、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和新陈代谢的过程; 3、具有储存大量遗传信息的潜在能力; 4、结构比较稳定,但在特殊情况下又能发生突变,而且突变以后还能继续复制,并能 遗传给后代。
二. 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1、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当时人们已经认识 到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各种氨基酸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排 列,形成不同的蛋白质。这就使人们很自然地想到,氨基酸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可 能蕴含着遗传信息。当时对于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研究,还没有发现与此类似的结构特 点。
四.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四.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四.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5、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用32P和35S标记两种T2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短时 间保温后,搅拌、离心,检查上清液和沉淀的放射性。
短时间保温:有利于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但来不及释放
搅拌: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2、20世纪30年代,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此时人们已认识到 DNA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脱氧核苷酸的化学组成包括磷酸、 碱基和脱氧核糖。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有4种,每一种有一个特定的碱基。这一认识 本可以使人们意识到DNA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对DNA的结构没有清晰的了解,认为 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一.作为遗传物质所必须具备的特点
1、在细胞生长和繁殖的过程中能够精确地自我复制,使得前后代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2、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和新陈代谢的过程; 3、具有储存大量遗传信息的潜在能力; 4、结构比较稳定,但在特殊情况下又能发生突变,而且突变以后还能继续复制,并能 遗传给后代。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的本质PPT教学课件
第
1
节
D
N
A
是
主
要
的
遗
传
物
质
主要 内容
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断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问题探讨
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在这 两种物质中,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呢?这个问题曾引起生物学界 激烈的争论。 讨论:1.你认为遗传物质可能具有什么特点?
①能贮存大量的遗传信息。 ②可以复制,并能传递给下一代。 ③结构比较稳定。 ④能够知道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和新陈代谢。 2.你认为证明某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的可行方法有哪些? 将遗传物质转移给其他生物,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
R
二肺 炎 链 球 菌 的 转 化 实 验
2.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
在80-100 ℃的温度范围内,蛋白质失活,DNA双链解开;当温度恢复至室温后,DNA双链 能够重新恢复,但蛋白质的活性无法恢复。
S型菌 荚膜
加热 杀死
控制荚膜形 成的X基因
被破坏的S型菌
X基因进 入R型菌
X基因吸附在 R型菌表面
重组
三噬 菌 体 侵 染 细 菌 的 实 验
上清液放射性很高, 沉淀物放射性很低。
35S标记的 噬菌体
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 经短时间保温后 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 用搅拌器搅拌
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 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32P标记 的噬菌体
子代噬菌体 中无35S
细菌裂解后检测子 代噬菌体的放射性
子代噬菌体 中含32P
上清液放射性很低, 沉淀物放射性很高。
三噬 菌 体 侵 染 细 菌 的 实 验
结论:DNA才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1
节
D
N
A
是
主
要
的
遗
传
物
质
主要 内容
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断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问题探讨
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在这 两种物质中,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呢?这个问题曾引起生物学界 激烈的争论。 讨论:1.你认为遗传物质可能具有什么特点?
①能贮存大量的遗传信息。 ②可以复制,并能传递给下一代。 ③结构比较稳定。 ④能够知道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和新陈代谢。 2.你认为证明某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的可行方法有哪些? 将遗传物质转移给其他生物,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
R
二肺 炎 链 球 菌 的 转 化 实 验
2.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
在80-100 ℃的温度范围内,蛋白质失活,DNA双链解开;当温度恢复至室温后,DNA双链 能够重新恢复,但蛋白质的活性无法恢复。
S型菌 荚膜
加热 杀死
控制荚膜形 成的X基因
被破坏的S型菌
X基因进 入R型菌
X基因吸附在 R型菌表面
重组
三噬 菌 体 侵 染 细 菌 的 实 验
上清液放射性很高, 沉淀物放射性很低。
35S标记的 噬菌体
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 经短时间保温后 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 用搅拌器搅拌
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 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32P标记 的噬菌体
子代噬菌体 中无35S
细菌裂解后检测子 代噬菌体的放射性
子代噬菌体 中含32P
上清液放射性很低, 沉淀物放射性很高。
三噬 菌 体 侵 染 细 菌 的 实 验
结论:DNA才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典例1] (2019·天化中学期末)在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促进R型菌转化成S型菌
的转化因子是S型菌的( )
A.蛋白质
B.多糖
C.RNA
D.DNA
答案 D
9
[对点练1] (2019·宁波九校联考)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是证实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最早 证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肺炎链球菌是导致人患败血症的病原体 B.肺炎链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 C.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 D.粗糙型(R)菌株是唯一能够引起败血症或肺炎的菌株
17
(1)若保温时间过短,对第一组实验和第二组实验的结果会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 提示 对第一组实验无影响,但会导致第二组实验的上清液中出现较高的放射性。 因为保温时间过短,会有大量亲代噬菌体尚未将DNA注入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这 部分完整的亲代噬菌体一并出现在上清液中。 (2)若保温时间过长,对以上两组实验的结果又会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 提示 对第一组实验无影响,会导致第二组实验的上清液出现较高的放射性。因为 保温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已经从裂解的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经搅拌离心,这部 分完整的子代噬菌体会一并出现在上清液中。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
课程标准要求
核心素养对接
1.生命观念——从分子水平上,利用结构与功能观,分析DNA
适合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点。
2.科学思维——运用归纳与概括的方法,分析肺炎链球菌体外转
化实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和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 概述多数生物的基因
归纳出其在实验思路上的共同点。 是DNA分子的功能片
学业质量水平 水平一 水平一
水平二
水平一
肺炎链球菌的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实验
———————————————自主梳理———————————————
1.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1)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 蛋白质
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2)20世纪30年代,人们认识到 DNA
的重要性,但是认为蛋白质
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
10
解析 肺炎链球菌是导致小鼠患败血症的病原体,A错误;肺炎链球菌的体内转化实 验证明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B错误;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C正确; 光滑型(S)菌株是引起败血病或肺炎的菌株,D错误。 答案 C
18
(3)若搅拌不彻底,对以上两组实验的结果又会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 提示 会导致第一组实验的沉淀物中出现较高的放射性,对第二组实验无影响。因 为如果搅拌不彻底,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无法与大肠杆菌细胞体分离,经离心, 会同大肠杆菌细胞体一起出现在沉淀物中。
3
2.两种肺炎链球菌的比较 菌落是由一个微生物细胞经过繁 殖而产生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 体,可根据菌落的大小、形态、 颜色等特征鉴别微生物的种类。
荚膜是某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包围的一层胶 状物质。无荚膜的肺炎链球菌,感染人或动 物体后,容易被吞噬细胞吞噬并杀灭。有荚 膜的肺炎链球菌可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有 利于细菌在宿主细胞内生活并繁殖。
13
【易错提示】 (1)转化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R型细菌都被转化成S型细菌,而只是少部分R型细菌 被转化成S型细菌; (2)由于DNA的热稳定性比蛋白质要高,所以加热杀死S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 质永久变性失活,但其内部的DNA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降低又逐渐恢复活性;
14
(3)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都通过添加特定的酶特异性 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是遗传物质,利用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 原理”。 (4)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体内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但并没有证明转化因子 是哪种物质。艾弗里的实验则证明了转化因子是S型细菌体内的DNA。
图示
菌落 (光滑、粗糙)
有无 荚膜 有无毒性
S型细菌
_光__滑___
R型细菌
_粗__糙___
两种菌在小鼠体内繁殖,毒性效果相互对照
___有___ ___无___
__有____ ___无___
4
3.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5
结论: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体内含有“转化因子”,促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还不知道转化因子的化学本质
6
4.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在人工培养基中繁殖
蛋白
S型细菌 的细胞提
取物
DNA
R型细菌
DNA
DNA
7
【科学方法】 自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 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 (1)加法原理: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例如在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分别作加 温、滴加FeCl3溶液、滴加肝脏研磨液的处理,就是利用了“加法原理”。 (2)减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例如,在 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 出DNA是遗传物质,就是利用了“减法原理”。
15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自主梳理———————————————
16
3 2P和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 DNA
用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 蛋白质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 裂解
35S
35S
离心
32P
搅拌 离心 32P
高 低
35S 低
高
DNA
很高 很低
DNA
32P
蛋白质 外壳 DNA
11
联想质疑
★R型菌无荚膜,S型菌有荚膜,荚膜对细菌有保护作用。
12
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将S型细菌用氯仿抽提数次→用乙醇沉淀→将 沉淀溶于盐溶液→加入水解多糖的酶,37 ℃消化4~6 h→再用氯仿抽提→用乙醇 沉淀→制得了含有转化因子的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含有核酸以及极少量的蛋白 质)。 目的:依次去掉多糖、蛋白质、RNA、脂质和DNA,看细胞提取物是否还有转化 活性。
3.科学探究——从选材、原理、方法、步骤、结果、结论和设置 段,有些病毒的基因
对照的方式等多个角度理解相关实验,学会同位素标记病毒的 在RNA分子上
基本方法和原理。
4.科学思维——分析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大肠
杆菌实验和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的实验结论,归纳概括出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
[典例1] (2019·天化中学期末)在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促进R型菌转化成S型菌
的转化因子是S型菌的( )
A.蛋白质
B.多糖
C.RNA
D.DNA
答案 D
9
[对点练1] (2019·宁波九校联考)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是证实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最早 证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肺炎链球菌是导致人患败血症的病原体 B.肺炎链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 C.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 D.粗糙型(R)菌株是唯一能够引起败血症或肺炎的菌株
17
(1)若保温时间过短,对第一组实验和第二组实验的结果会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 提示 对第一组实验无影响,但会导致第二组实验的上清液中出现较高的放射性。 因为保温时间过短,会有大量亲代噬菌体尚未将DNA注入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这 部分完整的亲代噬菌体一并出现在上清液中。 (2)若保温时间过长,对以上两组实验的结果又会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 提示 对第一组实验无影响,会导致第二组实验的上清液出现较高的放射性。因为 保温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已经从裂解的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经搅拌离心,这部 分完整的子代噬菌体会一并出现在上清液中。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
课程标准要求
核心素养对接
1.生命观念——从分子水平上,利用结构与功能观,分析DNA
适合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点。
2.科学思维——运用归纳与概括的方法,分析肺炎链球菌体外转
化实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和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 概述多数生物的基因
归纳出其在实验思路上的共同点。 是DNA分子的功能片
学业质量水平 水平一 水平一
水平二
水平一
肺炎链球菌的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实验
———————————————自主梳理———————————————
1.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1)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 蛋白质
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2)20世纪30年代,人们认识到 DNA
的重要性,但是认为蛋白质
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
10
解析 肺炎链球菌是导致小鼠患败血症的病原体,A错误;肺炎链球菌的体内转化实 验证明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B错误;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C正确; 光滑型(S)菌株是引起败血病或肺炎的菌株,D错误。 答案 C
18
(3)若搅拌不彻底,对以上两组实验的结果又会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 提示 会导致第一组实验的沉淀物中出现较高的放射性,对第二组实验无影响。因 为如果搅拌不彻底,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无法与大肠杆菌细胞体分离,经离心, 会同大肠杆菌细胞体一起出现在沉淀物中。
3
2.两种肺炎链球菌的比较 菌落是由一个微生物细胞经过繁 殖而产生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 体,可根据菌落的大小、形态、 颜色等特征鉴别微生物的种类。
荚膜是某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包围的一层胶 状物质。无荚膜的肺炎链球菌,感染人或动 物体后,容易被吞噬细胞吞噬并杀灭。有荚 膜的肺炎链球菌可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有 利于细菌在宿主细胞内生活并繁殖。
13
【易错提示】 (1)转化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R型细菌都被转化成S型细菌,而只是少部分R型细菌 被转化成S型细菌; (2)由于DNA的热稳定性比蛋白质要高,所以加热杀死S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 质永久变性失活,但其内部的DNA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降低又逐渐恢复活性;
14
(3)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都通过添加特定的酶特异性 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是遗传物质,利用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 原理”。 (4)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体内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但并没有证明转化因子 是哪种物质。艾弗里的实验则证明了转化因子是S型细菌体内的DNA。
图示
菌落 (光滑、粗糙)
有无 荚膜 有无毒性
S型细菌
_光__滑___
R型细菌
_粗__糙___
两种菌在小鼠体内繁殖,毒性效果相互对照
___有___ ___无___
__有____ ___无___
4
3.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5
结论: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体内含有“转化因子”,促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还不知道转化因子的化学本质
6
4.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在人工培养基中繁殖
蛋白
S型细菌 的细胞提
取物
DNA
R型细菌
DNA
DNA
7
【科学方法】 自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 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 (1)加法原理: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例如在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分别作加 温、滴加FeCl3溶液、滴加肝脏研磨液的处理,就是利用了“加法原理”。 (2)减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例如,在 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 出DNA是遗传物质,就是利用了“减法原理”。
15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自主梳理———————————————
16
3 2P和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 DNA
用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 蛋白质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 裂解
35S
35S
离心
32P
搅拌 离心 32P
高 低
35S 低
高
DNA
很高 很低
DNA
32P
蛋白质 外壳 DNA
11
联想质疑
★R型菌无荚膜,S型菌有荚膜,荚膜对细菌有保护作用。
12
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将S型细菌用氯仿抽提数次→用乙醇沉淀→将 沉淀溶于盐溶液→加入水解多糖的酶,37 ℃消化4~6 h→再用氯仿抽提→用乙醇 沉淀→制得了含有转化因子的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含有核酸以及极少量的蛋白 质)。 目的:依次去掉多糖、蛋白质、RNA、脂质和DNA,看细胞提取物是否还有转化 活性。
3.科学探究——从选材、原理、方法、步骤、结果、结论和设置 段,有些病毒的基因
对照的方式等多个角度理解相关实验,学会同位素标记病毒的 在RNA分子上
基本方法和原理。
4.科学思维——分析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大肠
杆菌实验和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的实验结论,归纳概括出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