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合集下载

香港联系汇率制

香港联系汇率制

联系汇率令市场汇率在1 7.8的水平上做上 联系汇率令市场汇率在1:7.8的水平上做上 下窄幅波动,并自动趋近之, 下窄幅波动,并自动趋近之,不需要人为去直接 干预;市场汇率则充分利用市场套利活动, 干预;市场汇率则充分利用市场套利活动,通过 短期利率的波动,反映同业市场情况, 短期利率的波动,反映同业市场情况,为港币供 应量的收缩与放大提供真实依据。 应量的收缩与放大提供真实依据。
联系汇率制度规定,汇丰、 联系汇率制度规定,汇丰、渣打和中银三家 发钞银行增发港币时,须按7.8港元等于1 7.8港元等于 发钞银行增发港币时,须按7.8港元等于1美元的 汇价以百分之百的美元向外汇基金换取发钞负债 证明书,而回笼港币时, 证明书,而回笼港币时,发钞银行可将港币的负 债证明书交回外汇基金换取等值的美元。 债证明书交回外汇基金换取等值的美元。 这一机制又被引入了同业现钞市场,即当其 这一机制又被引入了同业现钞市场, 他持牌银行向发钞银行取得港币现钞时, 他持牌银行向发钞银行取得港币现钞时,也要以 百分之百的美元向发钞银行进行兑换, 百分之百的美元向发钞银行进行兑换,而其他持 牌银行把港元现钞存入发钞银行时, 牌银行把港元现钞存入发钞银行时,发钞银行也 要以等值的美元付给它们。 要以等值的美元付给它们。 这两个联系方式对港币的币值和汇率起到了重 要的稳定作用,这是联系汇率制的另一特点 另一特点。 要的稳定作用,这是联系汇率制的另一特点。
联系汇率是与港币的发行机制高度一致的。 联系汇率是与港币的发行机制高度一致的。 香港没有中央银行, 香港没有中央银行,是世界上由商业银行发行钞 票的少数地区之一。 票的少数地区之一。 而港币则是以外汇基金为发行机制的。 而港币则是以外汇基金为发行机制的。外汇 基金是香港外汇储备的唯一场所, 基金是香港外汇储备的唯一场所,因此是港币发 行的准备金。发钞银行在发行钞票时, 行的准备金。发钞银行在发行钞票时,必须以百 分之百的外汇资产向外汇基金交纳保证, 分之百的外汇资产向外汇基金交纳保证,换取无 息的“负债证明书” 以作为发行钞票的依据。 息的“负债证明书”,以作为发行钞票的依据。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是指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货币与美元之间的固定汇率制度,这一制度被称为"联系汇率制度",也称为"钉
住汇率制度"。

该制度自1983年起开始实施,其主要特点是香
港货币当局将香港元与美元的汇率维持在一个固定水平,目前汇率的上下波动范围为1美元兑换7.75至7.85港元。

联系汇率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香港的货币稳定性和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由于香港的贸易和金融业务与全球市场密切相关,固定汇率制度有助于降低汇率风险和外汇波动对经济的影响。

该制度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金融管理局负责管理和执行。

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浮动汇率制度相比,联系汇率制度的稳定性较高,但也不完全排除汇率波动的可能性。

根据与美元的联系,香港经济和金融市场可能受到美国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此外,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也意味着香港的货币政策基本上是与美国的货币政策同步调整的。

需要注意的是,联系汇率制度并非永久不变,香港货币当局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采取调整汇率的措施,但这样的情况十分罕见。

这种联系汇率制度在维持了香港的货币和金融稳定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香港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适应性。

美元港币联系汇率制度

美元港币联系汇率制度

美元港币联系汇率制度简介美元港币联系汇率制度是指香港特别行政区与美国之间的货币兑换制度。

根据该制度,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货币港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保持固定的联系,旨在维持香港的货币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背景香港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其货币港币在国际货币市场中具有重要地位。

为了维持香港的货币稳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香港金融管理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之一就是与美国建立了美元港币联系汇率制度。

美元港币联系汇率制度的原理美元港币联系汇率制度的原理是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干预来维持港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具体来说,香港金融管理局会根据市场情况,通过购买或出售美元来影响港币的供求关系,从而调整汇率。

美元港币联系汇率制度的优势1.维持货币稳定:美元港币联系汇率制度能够有效地维持香港的货币稳定,避免通货膨胀和汇率剧烈波动对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

2.提高金融市场信心:稳定的汇率制度可以增强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对香港金融市场的信心,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香港。

3.促进国际贸易:稳定的汇率有利于国际贸易的进行,降低了企业在跨国交易中的汇率风险,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美元港币联系汇率制度的挑战1.外部冲击:由于香港是一个开放的经济体,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大,外部冲击可能导致汇率的剧烈波动,对香港的金融市场造成不利影响。

2.资金流动:由于香港金融市场的开放性,资金流动可能导致港币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汇率的稳定。

3.政策调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香港金融管理局需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调整,以维持汇率的稳定。

美元港币联系汇率制度的影响1.香港金融市场:美元港币联系汇率制度的实施使得香港金融市场更加稳定和可靠,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资金流入香港。

2.香港经济:稳定的汇率有利于香港的经济发展,提高了企业和个人的信心,促进了投资和消费的增长。

3.对外贸易:稳定的汇率有利于香港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提高了香港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运作原理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运作原理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运作原理联系汇率制度,是香港自1983年10月17日起采用的一种货币发行局制度。

联系汇率制度是一项有别于中央银行的货币当局制度安排,其特色是发钞银行发行和赎回负债证明书,都须按照7.80港元兑1美元的固定汇率进行。

自1983年至今,这项制度已经经历了三次重大修订。

联系汇率制度符合香港的经济状况,且简单、一致、易于理解,能够满足香港这类高度外向型的经济体的需要。

联系汇率制度是最为强健的固定汇率制度,它固若金汤、刀枪不入,资本流入流出的影响百分之百的转移反映在利率层面。

不同于中央银行制度,联系汇率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不能进行任何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且必须对包括大投机者在内的所有持港元和有意兑换港元者一视同仁,否则将损害货币当局的公信力并带来严重后果。

潘大认为,联系汇率制度的这些特点,都是港股投资者有必要了解的,本文将对此作权威论述。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诞生香港在30年代放弃银本位后,长期与英镑汇率挂钩。

70年代初由于英镑改为浮动汇率,港元曾短暂的与美元挂钩。

由于70年代的美元危机,美元与黄金脱钩并大幅贬值,港元在1974年11 月25日与美元脱钩并改为浮动汇率。

在浮动汇率制度实施的最初两年,港元运作曾一度非常顺利。

但港元大好的形势并未能长期维持,香港于80年代初爆发港元危机。

1983年港元危机最紧迫时,港元曾于两天内大幅贬值了13%港元汇率最低跌至1美元兑9.60港元。

实行联系汇率制度前后的港元汇率走势为应对港元危机并拯救香港银行系统,港英当局于1983年10月15日宣布港元与美元按1美元兑7.80港元挂钩,实行联系汇率制度。

这项安排标志着香港联系汇率制度诞生,成为之后30年香港金融制度的基础。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修订1983年10月至1988年7月这段时间,被视为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第一个版本。

在此期间,货币基础的核心部分,总结余,并非完全遵守货币规则。

同时,管理银行同业结算系统的也不是香港货币当局,而是汇丰银行。

香港汇率制度

香港汇率制度

香港汇率制度1. 引言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拥有自己独特的货币体系和汇率制度。

香港的汇率制度被认为是稳定、透明和自由的,与其它国家和地区有所不同。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香港汇率制度的原理、运作方式和优势。

2. 香港的汇率制度原理香港的汇率制度基于”货币局法”,旨在保持香港货币的稳定和与美元的联系。

根据法律规定,香港货币局负责维持港元与美元的汇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这一制度被称为”连汇制”,使得港元与美元的汇率始终保持在7.75至7.85的范围内,稳定可靠。

3. 港元与美元的联系香港的汇率制度与美元的联系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香港货币局按需买卖港元和美元,以维持汇率在合理范围内波动。

其次,香港银行界对美元和港元的兑换提供自由竞争机制,使得汇率能够根据市场供求变动。

4. 连汇制的运作方式连汇制的运作方式非常灵活,它使用了两个汇率和两种操作方式。

当港元汇率接近于7.85时,香港货币局会出售美元以购买港元,以保持汇率不超过7.85。

当港元汇率接近于7.75时,香港货币局会购买美元以出售港元,以保持汇率不低于7.75。

这种两边出手的方式使得连汇制能够有效地维持汇率的稳定。

5. 连汇制的优势香港的连汇制具有许多优势,使得香港的汇率制度备受称赞。

首先,连汇制使得港元与美元的汇率稳定可靠,为香港的经济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连汇制的灵活性保证了汇率能够根据市场变动进行调整,不受外部干扰影响。

最后,连汇制的透明度使得市场参与者能够准确预测汇率走势,降低了交易风险。

6. 实践中的挑战与应对尽管香港的连汇制相对稳定,但仍面临一些实践中的挑战。

首先,香港需要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以确保连汇制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其次,香港需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形势和市场波动,及时调整汇率政策以应对风险。

最后,香港需要采取措施防范潜在的金融风险,以确保连汇制的顺利运作。

结论总之,香港的汇率制度是稳定、透明和自由的。

连汇制保持了港元与美元汇率的稳定,为香港的经济繁荣提供了坚实基础。

关于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分析与思考

关于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分析与思考

关于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分析与思考摘要: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究竟该不该存留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问题,特别是当199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后,香港经济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虽然香港政府极力维系住了联系汇率制度,但是对于目前情况来说,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它?本文首先对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的发展和运行进行了系统研究调查,之后又分析联系汇率制度的利弊。

再主要结合1998年香港保卫战实例,简略的与泰铢保卫战进行分析。

最后对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存留以及维护进一步研究阐述。

关键词:香港联系汇率制度;香港金融保卫战;泰铢危机等一、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的产生香港的货币制度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首先是从1863年到1935年,香港的货币制度都是银本位,采取固定汇率制度。

后1935年11月,全球白银危机,香港货币制度由银本位转变为与英镑挂钩,当时是1英镑兑16港元(12/1935 - 11/1967);1英镑兑1455港元(11/1967 - 6/1972)的固定汇率制度。

之后香港一度与美元挂钩。

1972年到1974年,按照固定汇率与美元挂钩,当时的汇率为1美元兑5650港元(6/1972-2/1973);1美元兑5085港元(2/1973-11/1974),尔后1974年到1983年,美元弱势,港元改为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仍与美元挂钩,在这期间,由于货币及信贷的过度增长,和投机炒卖等活动致使港元日渐贬值,港元汇率持续走低。

1983年香港政府发布新汇率政策,借此稳定港元,规定发钞银行必须按照780港元兑1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以美元交易。

从1983年至今,香港汇率制度一直为以78港元兑1美元的固定汇率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

从香港货币制度的演变,和联系汇率制度的产生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香港的货币制度和汇率制度其实是两者一体的,密不可分。

二、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运行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实际上属于货币发行局制度。

货币的基础的任何变动必须与外汇储备的相应变动一致。

香港采用联系汇率制的背景及积极作用

香港采用联系汇率制的背景及积极作用

一、香港采用联系汇率制的背景及积极作用香港作为一个小型开放经济体,金融管理局并不控制而且也不能控制货币供应量,货币政策的惟一目标是保持汇率稳定。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香港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港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并逐渐成为香港整个金融体系运行的核心。

香港联系汇率制本身是一个发行制,在发行一定数额的港币时,要有同等价值美元的支持。

它既不同于“盯住制”,也不同于固定汇率制。

联系汇率制规定的1美元兑7.8港元的固定汇率只适用于发钞行与外汇基金之间的发钞准备规定,以及发钞行与非发钞行之间港元与美元交易。

在香港外汇市场上的港元与美元的交易并不受此约束,汇价由市场的供求力量决定。

至此,香港实际上存在两种汇率,一种是固定的发钞行与外汇基金之间的发行汇率,另一种是自由浮动的市场汇率。

香港联系汇率制自1983年实施至今,为维持港元币值的稳定,促进香港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有效控制了港元货币供应的增长,保持了港元币值的基本稳定由于联系汇率制在发钞程序上必须以等值的美元向外汇基金换取负债证明书,从而完全排除了港元发行体制滥发的可能性,每一种形式的港币发行均有100%的外汇储备支持。

发钞的多少不须再依赖发钞银行的合作和各方面人为的判断,而是取决于经济体系赚取外汇的能力,赚取外汇越多,发钞能力就越强。

货币发行量和货币增长率最终由国际收支状况决定,这样就为货币发行和货币量的增长提供一个约束机制,避免了浮动汇率制时期存在的随意性和任意性,使得通货膨胀率明显低于浮动汇率制时期,因而大大减轻了港元贬值的压力,有利于港元币值的稳定。

(二)提高了香港金融体系承受政治经济振荡和国际金融冲击的能力联系汇率制自实施以来,经历了1984年中英关于香港前途问题的谈判,1984-1987年间5次大的港元投机风潮,1987年的全球股灾,1989年的政治性挤提,1990年的海湾战争,1995年墨西哥货币危机以及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等对香港的冲击。

关于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思考

关于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思考

关于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思考蔡杰(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第一部分联系汇率制及其特点联系汇率制度是一种固定汇率制度,其实质是货币局发行制。

发钞银行(汇丰、渣打和中银)如要发行港元,要按1USD=7.8HKD的固定汇率向外汇基金缴纳美元以换取外汇基金发出的“负债证明书”,然后凭“负债证明书”发行港币,发钞银行向其他银行供应港元现钞时也按1USD=7.8HKD的固定汇率。

但是在其他场合,港元兑换外汇的汇率则由市场供求决定。

从理论上讲,在联系汇率制度下,港元的波动趋近于零,其机制如下:当港元下跌至1USD=7.8HKD以上且其幅度大于交易费用时,发钞银行可以在外汇市场上用美元以低于1USD=7.8HKD的汇率买入港元,然后以1USD=7.8HKD的固定汇率将港元买给外汇基金,换回美元,从中赚取汇差。

其他银行也同样可以通过发钞银行进行上述的套汇活动。

随着套汇活动的进行,市场上港币供应减少,外汇供应增加,港元汇率逐渐向1USD=7.8HKD的中心汇率靠拢。

反之,当港元升至1USD=7.8HKD以下且幅度大于交易费用时,套汇活动同样能使港币跌回1USD =7.8HKD的价位。

这套机制被称为“套汇与竞争”机制。

与现实中的其他固定汇率制,尤其是这次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受冲击并崩溃的其他固定汇率制相比,联系汇率制有以下特点:1、汇率制下的港元有足值的外汇储备作为发行准备。

港元发行时,发钞行要想发钞,必须以7.8HKD=1USD的汇率向外汇基金缴纳美元。

这种作法剥夺了香港货币当局滥发货币的权力,使得港元的币值相对较稳定。

而在其它的固定汇率制下,央行仍拥有完全的货币发行权,货币政策的目标也绝非仅仅是稳定汇率。

为了国内经济目标,这些国家常常过量发行货币,从而产生了通货膨胀的倾向,因此这些国家的货币发行通常没有足值的外汇保障。

2、两者中心汇率的确定方式不同,可调节程度也不同。

港元的中心汇率是在港元发行时决定的,其数值等于发钞行发钞时向外汇基金缴纳的外汇与发行的港元的比例。

香港的汇率制度

香港的汇率制度

香港的汇率制度香港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拥有自己独立的货币和独特的汇率制度。

香港的汇率制度被称为“联系汇率制度”,这是一个与人民币(CNY)挂钩的制度。

根据香港的基本法,香港作为一个特别行政区,保持了高度的经济和金融自治权。

香港货币局(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简称HKMA)负责货币和金融系统的稳定。

在香港,货币的发行权属于特区政府,并由港府基金管理局(Exchange Fund)管理和监督。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最初建立于1983年,旨在维持香港与人民币的双边联系。

根据这一制度,香港的货币——香港元(HKD)与美元(USD)挂钩,兑换率为7.8港元兑1美元。

与此同时,香港货币局也确保香港银行系统具有足够的人民币储备,以支撑港元与人民币之间的兑换。

联系汇率制度的优势在于提供了香港货币的稳定性和可信度。

由于与美元挂钩,香港元的价值相对稳定,不会受到外部汇市的剧烈波动影响。

这对于香港这样一个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使得企业和个人能够更好地规划和管理货币风险。

另外,由于与人民币的双边联系,香港成为了一座人民币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

作为离岸人民币市场,香港的银行和金融机构提供了广泛的人民币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存款、贷款、外汇交易等。

这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了便利,使其能够更灵活地使用人民币进行国际经贸活动。

联系汇率制度也存在一些挑战和争议。

首先,由于港元与美元挂钩,香港可能受到美元政策变化的影响。

例如,美国加息可能导致香港银行系统流动性收紧,影响香港的经济和金融稳定。

其次,一些学者和市场观察家认为,联系汇率制度限制了香港货币政策的自主性,无法独立回应本地经济的需求。

总之,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是其独特的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为香港提供了货币稳定和可信度,为国际贸易和金融活动提供了便利。

然而,香港仍然需要随着时间和经济变化来评估和调整这一制度,以确保其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全球经济格局。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是香港由1983年10月17日开始实施的汇率制度。

在联系汇率制度的架构内维持汇率稳定是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的首要货币政策目标之一。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属于固定汇率制度的一种。

在联系汇率制度下,港元以7.80港元兑1美元的汇率与美元挂勾。

与其他固定汇率制不同,这是一种货币发行局制度,政府或中央银行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主动插手干预外汇市场(即透过控制港元的供应与需求来直接影响汇率)。

在联系汇率制度内,汇率稳定主要透过香港三间发钞银行(中国银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渣打银行)进行套戥活动达成,可称之为一个自动调节机制。

这亦是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与其他固定汇率制的最大不同之处。

联汇制度的运作香港金融管理局位于国际金融中心二期的总部货币发行局制度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是一种货币发行局制度。

货币发行局制度的意思是货币基础的流量和存量均得到一种外币提供百分百的支持。

换言之,货币基础的任何增减变动都必须得到外汇储备按固定汇率计算的配合。

在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下,三间发钞银行可以按7.8港元兑1美元的汇率以美元向金管局购买负债证明书,或相反,以负债证明书按7.8港元兑1美元的汇率退回等值美元。

即是说,发钞银行要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都必须以等值的美元支持。

当中的枢纽就是负债证明书。

香港的外汇储备参见:香港外汇基金香港的外汇储备由香港外汇基金持有。

在香港,外汇储备资产总额达$ 321.0 (2013年1月)十亿美元,在全球排行第九,约相当于香港流通货币的9倍,反观理论上,只要外汇储备等值于货币基础便足够。

但为了避免潜在的风险,香港金管局前主席任志刚认为捍卫港元稳定实际所需的外汇储备高于理论所需之最低水平好几倍。

香港的货币基础货币基础是货币供应的根基,又称“高能货币”,俗称“银根”,一般以M0表示。

在学术上,货币基础一般包括流通法定货币(CU)及银行系统储备(R)()。

而香港的货币基础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政府发行的纸币及硬币负债证明书(用以支持发钞银行发行纸币)总结余(指商业银行在金管局所持的结算户口之结余总额,反映银行同业的流动资金水平)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金管局代政府发行的港元债券,是金管局为外汇基金发行之债务工具)香港货币基础总额的最新数据是1,051,167百万。

联系汇率制度是什么_港币汇率制度

联系汇率制度是什么_港币汇率制度

联系汇率制度是什么_港币汇率制度联系汇率制度是什么_港币汇率制度联系汇率制度是什么意思?说来大家一定有很多问题:为什么要联系汇率?弱方兑换保证,强方兑换保证分别是什么?这种制度有什么优缺点?那你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整理的联系汇率制度是什么_港币汇率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联系汇率制度是什么?定义是这么写的:联系汇率制度就是将本币与某特定外币的汇率固定下来,并严格按照兑换比例,使货币发行量随外汇存储量联动的货币制度。

也可以这么理解:联系汇率制度相当于将自己国家或者地区的货币与外币挂钩,每一单位的当地基础货币,有100%对应的外汇作为准备金。

典型的例子就是香港,除香港外也有阿根廷比绍挂钩美元以及保加利亚货币挂钩欧元(1.1369,-0.0012,-0.11%)等例子。

香港自1983年起正式建立港元(7.8484,-0.0003,-0.00%)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机制,并维持1美元兑换7.80港元的固定汇率。

为了更好的保证机制顺利运行,2005年,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增加了强方兑换保证(1美元兑7.75港元)和弱方兑换保证(1美元兑7.85港元),并承诺只要触及区间的任何一边,金管局会入市干预,让汇率在1美元兑7.75-7.85港元浮动。

什么是弱方兑换保证和强方兑换保证?简言之,就是为维持货币稳定,金管局避免港元价格过弱或者过强时的买入港元或卖出港元的价格。

为什么需要这两个保证呢?首先要明白两个名词——香港银行同行业拆借利率HIBOR和伦敦同业拆借利率,也是国际金融市场中大多数浮动利率LIBOR。

港元真正的利率是HIBOR,而美元在海外市场利率则和LIBOR的基础利率紧紧相关。

联系汇率制度下,港元和美元挂钩,根据HIBOR和LIBOR的利率走势,我们可以判断资金的流动性。

举个栗子,2018年美联储不断加息,LIBOR和HIBOR的息差不断拉大到了100个点,意味着持有港元和持有美元所获得的利息收益要差1%,大家纷纷抛售港元,换成美元套利。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

(三)联系汇率制度的作用
1.积极作用 1) 稳定汇率。联系汇率制度的推行是建立在 严格的货币发行准备制的基础上,只有充足的 美元准备才能发行钞票,保证了货币的稳定, 杜绝了滥发钞票,引发通胀的现象。发行准备 坚实,是保证货币稳定,汇率稳定的根本。 2) 自动调节国际收支。当国际收支逆差,外 资流出,外币汇率上涨,本币贬值时,则本币 发行准备减少,通货紧缩,利率提高,其结果 可减少需求,压缩进口,缓解国际收支逆差, 使汇率趋于平稳。 3)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减少政府干预。
1.香港特区的发钞银行(如汇丰银行、 渣打银行和中国银行)如发行港钞,要按1美 元∶7.8(HK$)港元的固定汇率向外汇基金 (已并入金融管理局)交存美元,并换取 “负债证明书”,作为港钞的发行准备。 2.如发钞银行向外汇基金退回港钞与 “负债证明书”则按1美元∶7.8港元的固定 汇率赎回美元。 3.其他众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需要港 钞也按上述比价,向发钞银行交付美元领取 港钞,如退回港钞,则按原比价赎回美元。

2.消极作用
1) 削弱其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维持港元与美元固 定比率的基本条件是港元利率与美元利率保持稳定,这 就在客观上使港元利率必须随美元利率的变化而变化。 2) 易于招致国际游资的冲击。港元过度坚挺会诱发国 际游资流入,使港元升值;反之亦然。 3) 不能利用汇率杠杆调节本地区经济。在东南亚金融 危机期间,不能随之降低本币汇率,获得扩大出口的 好处。因为如果下调本币汇率,就动摇了联系汇率制, 不能保持汇率稳定和强势货币的态势。
香港特区实际存在两种汇率
• 发行汇率:
发钞银行与外汇基金(金融管理局)、 商业银行等与发钞银行之间的实行的汇 率,即1美元∶7.8港元的联系汇率。
• 市场汇率:

精选什么是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精选什么是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什么是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所谓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是指将香港本地的货币与某种特定的外币相挂钩,按照固定的汇卒进行纸币的发行与回收的一种货币制度。

在香港,纸币是由汇丰、渣打和中银三家指定的商业银行发行的。

根据香港的法律,在联系汇率制匿下,发钞银行需要向香港金融管理局交付美元,换取负债证明书,并将其拨人外汇基金账户,用以作为发行纸币的依据,再按照香港财政司规定的固定汇率。

以1美元兑7.8港元的汇率发行等值的港市。

其他银行(在香港称作持牌银行)则可以同样的汇率向发钞银行存入美元,并获得等值的港市。

反过来,在回收港市时汐卜汇基金、发钞银行和持牌银行之间也按1:7.8的固定汇卒进行方向相反的操作。

由此不难看出,以美元作为港市发行的基础和依据,并使二者保持固定的汇率,是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两个基本要点。

自1935年以来,香港共实行过六种汇率制度,每次变动的原因都与当时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有关。

但联系汇率制的实施、却有着更深层的政治及经济原因,1982年9月,中英就香港前途问题正式开始谈判。

由于最初谈判进展缓慢,导致谣言四起,人心浮动。

房地产市场崩溃,港元不断贬值。

其间,香港各阶层人士多次呼吁港府出面挽救港元,但港英当局以种种理由进行推倭,1983年9月24日,港元在外汇市场上暴跌,对美元汇价逼近1:10,港汇指数也锐挫至57.2的历史最低水平。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港英当局不得不放弃其完全不干预货币市场的原则,转而接受经济学家格林伍德的建议——建立一个钉住美元的浮动汇率制。

据说,当时有人提议将汇率固定在1:8的水平,出为它有着象征“发”的吉利谐吝。

但此建议被当时的财政司长彭励治否定,而将汇率定为1:7.8。

联系汇率制度的实施,迅速地稳定了香港货币。

十多年来,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受到多次的挑战。

其问,经历了1987年的全球性股灾、1990年的海湾战争,1991年国际商业银行倒闭、1992年欧洲汇率机制风暴、1995年墨西哥货币危机以及1997年下半年以来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但香港货币都能一一化解风险,成功地经受住了考验。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但是加息和减少港元供应量却直接导致了 但是加息和减少港元供应量却直接导致了 股市、楼市的下跌。恒生指数在1997 1997年 股市、楼市的下跌。恒生指数在1997年10 28日跌到8775点 日跌到8775 月28日跌到8775点,比8月7日的最高水平 下跌47.4% 楼宇价格也普遍降低10% 47.4%。 10%至 下跌47.4%。楼宇价格也普遍降低10%至 20%。与此同时,由于利率升高, 20%。与此同时,由于利率升高,资金成 本增加,投资和消费势必下降。 本增加,投资和消费势必下降。加之港元 的汇价相对于亚洲已经贬值的货币明显偏 港产品出口和香港的旅游、 高,港产品出口和香港的旅游、零售业也 受到影响。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通货紧缩、 受到影响。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通货紧缩、 需求下降、失业增加、市场萧条, 需求下降、失业增加、市场萧条,整个经 济处于严重的衰退局面。 济处于严重的衰退局面。
自1998年5月,国际游资大肆反扑,他们兵分 1998年 国际游资大肆反扑, 三路,高卖低买、拉长补短,向香港汇、 三路,高卖低买、拉长补短,向香港汇、股、 期三市同时发难:从香港银行拆借巨资, 期三市同时发难:从香港银行拆借巨资,打 压汇市;尽数抛出股票,将股市放低; 压汇市;尽数抛出股票,将股市放低;在期 市预订大批指数看跌单,只等港府乖乖就范, 市预订大批指数看跌单,只等港府乖乖就范, 束手被擒。他们苦心积虑,布下连环套: 束手被擒。他们苦心积虑,布下连环套:第 一步,短时间内大量抛售港币, 一步,短时间内大量抛售港币,迫使港府提 高利息,香港股市必将出现几天狂跌; 高利息,香港股市必将出现几天狂跌;
(五)结果
香港政府8 香港政府8月份果断的直接入市及有关监管措施 的强化,稳定了证券市场的信心, 的强化,稳定了证券市场的信心,使股指很快止 跌回升, 跌回升,并迫使国际炒家不得不以较高的价格补 入抛空的股票和期指。 入抛空的股票和期指。最后是国际炒家以严重损 失被彻底击退。仅索罗斯就赔了8亿美元。 失被彻底击退。仅索罗斯就赔了8亿美元。尽管 这时香港仍处于衰退阶段, 这时香港仍处于衰退阶段,但生产总值负增长的 幅度开始收窄。1998年第四季度本地生产总值比 幅度开始收窄。1998年第四季度本地生产总值比 上年同期减少5.7% 1999年第一季度比上年同期 5.7%, 上年同期减少5.7%,1999年第一季度比上年同期 减少2.9% 第二季度比上年同期增加1.1% 2.9%, 1.1%, 减少2.9%,第二季度比上年同期增加1.1%,香港 经济逐步走向复苏。 经济逐步走向复苏。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是指香港与美国之间的联系汇率制度,也称为“港美汇率联系制度”。

下面将从其背景、执行机制、特点和优缺点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背景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香港的外汇市场遭遇剧烈的波动。

为了稳定香港的经济和金融体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签署了一项协议,确立了香港与美元之间的联系汇率制度。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执行机制是以香港货币局为核心来实施的。

货币局通过买卖外汇市场上的货币,以保持港元兑美元的汇率维持在约7.75至7.85港元兑一美元的浮动区间内。

当港元接近该区间的上限时,货币局将进行干预,以购买更多的美元来稳定汇率;当港元接近下限时,则会进行售出美元来提振港元的价值。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汇率区间的设定给予了香港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性,使得香港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进行调整。

其次,外汇市场上的汇率波动相对较小,保持了汇率的稳定性,有利于商业和投资的发展。

此外,香港联系汇率制度还有助于吸引外国投资者,提高了香港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然而,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也存在一些缺点和挑战。

首先,由于汇率受到美元的影响较大,香港的货币政策相对受限,难以完全独立决策。

其次,汇率的稳定性可能会导致香港经济过度依赖金融服务业,缺乏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最后,尽管联系汇率制度能够吸引外国投资者,但也会使香港的经济开放程度和自由度受到限制。

综上所述,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汇率制度,充分发挥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

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它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逐步完善和优化。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主要内容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主要内容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主要内容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 选定美元作为锚货币。

港元对美元的汇率锁定在1美元=7.8港元。

2. 港元完全可以兑换。

3. 港元的发行要有100%的美元作准备。

4. 香港金融管理局负责港元的发行,但其本身不发行货币,而是授权给三家商业银行(汇丰、渣打、中银)办理。

这三家银行要把相应规模的美元存入香港金融管理局,就可以获得港币的发行权。

5. 香港金融管理局不得持有商业银行发行的债券,即使商业银行面临破产,金融管理局也不能出面干涉。

也就是说,香港金融管理局没有“最后贷款者”的职能。

6. 香港无中央银行,也无货币局,货币发行的职能是由三家商业银行承担的。

发钞银行在发行港币现钞时,必须向香港外汇基金按1=HK 的固定比率上缴等额美元,换取无息负债证明书;发钞银行回笼港币现钞时,可按1=HK 的固定比率向外汇基金交还负债证明书,收回等额美元;外汇基金鼓励发钞银行与其他银行的港币现钞的交易以同样的方式进行。

这样,港币现钞对美元的汇率就固定在1=HK 的水平上。

但这一汇率只是发钞银行与外汇基金之间港币现钞的官方汇率,发钞银行与其他银行之间,银行同业间现汇交易、银行与客户间不论现钞还是现汇交易都按市场汇率进行。

7. 香港联系汇率制拥有两个内在的自我调节机制,一个是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另一个是套利机制。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是指若香港出现国际收支盈余,则外汇储备增加,货币供应量随之增加,这会导致物价上升、利率下降,这将导致贸易收支恶化、资本流出增加,最终使国际收支盈余减少直至其恢复均衡。

若出现赤字,则反之。

另一个机制就是套利机制,当市场上港币市场汇率比1=HK 高时,人们会卖出美元买进港元;而当市场上港币的市场汇率比1=HK 低时,人们会卖出港元买进美元,这样做都会使港元汇率恢复到1=HK。

8.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是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首要货币政策目标,在联系汇率制度的架构内,通过稳健的外汇基金管理、货币操作及其他适当的措施,维持汇率稳定。

香港联系汇率制的利弊分析及前景_李强

香港联系汇率制的利弊分析及前景_李强
7
加息 失败也证 明 了 货 币政 策 目标 的 唯一 性
,
香 港 在 18 9
3
年的
5 9

另外在
,
l9 9 ( 】 年 的 波斯湾 战争

1
9
1

5
月的 国 年东
历 史性 危机 中 选 择 美 元汇 率为政 策 目 标 这 一决 定已由事实 证
际 商业 银行倒 闭
1
9
2
年 秋 的 欧 洲 汇 市风 暴
, , , 。
边 缘 挽救 了香 港
制 的 最初 目 的

当美
( 二 ) 保 持 了 港元兑 美 元 汇 率 的 长期 德 定 实现 了 联 系 汇 率
元 对其 它 主要 货币汇 价下 跌 时 港元 随 之 下降 香港 的 出 口 竞争

1 98 3
0 月至 年 1
19 7
年 底 的 资料 显 示 港 元

19 2
0 月中 英 年 1

明是 正 确 的 汇 率 稳定 下来 后 香 港 整个 金融 体 系也 随 之 稳 定 下
:
,
关于香港政 制 发 展的 争拗
,
1
9
,
5
年 墨 西 哥 金 融 危机

19 7
来 而货 币 量和汇率必 须经 常调 整 以 符 合 7
(2 ) 关 于 香 港 对 美 国 经 济 的 依存 问 趁
, , ,


9 8 1 2 至
,
19
3 年 香港 由于 政 8
,
,
,
治 前景 欠 明朗 引致 资 金 大量 外流 港 元 备 受 抛 售压 力

关于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缺陷及改革的分析

关于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缺陷及改革的分析

一。香港出口至美国商品额占总额比例
图2 中国内地和美国占香港进出口总额比例变化图 (注:2001--2006年的出口额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并未直 接公布,本文根据港产品出13'贸易总额和转口贸易总额相加得出。)
(资料来源: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网站http://www.censtatd. gov.nk历年数据整理所得。)
三、结论 如前所述,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而美国经济处于危机后低 迷的时期,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缺陷和弊端愈加明显。其根本 原因在于,中国内地经济与香港经济的联系日趋紧密,大陆经 济周期与香港经济周期的同步性逐步显现,目前香港经济与内 地经济的紧密性及互动性已经超过了香港与美国之间的经济 联系,人民币对对港币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在港币的估值中加 人人民币的因素,实行盯住一篮子货币或者盯住人民币的汇率 制度是未来香港改革汇率制度的趋势和方向。但改革联系汇率 制度或者引入人民币对港币估值影响的前提是人民币的可自 由兑换。因此,当前改革香港联系汇率制的时机并不成熟,只有 当人民币国际化进展顺利,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成为可能 时,改革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才切实可行。
Hale Waihona Puke 万方数据换、汇率形成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确定其汇率?可见,在 中国尚未实现资本项目完全可自由兑换的情况下引入人民币 作为篮子货币,确定汇率波动区间以管理汇率水平是比较困难 的。所以当前联系汇率制度还不能改变,当中国实现资本项目 可自由兑换并实行灵活的汇率制度时,港币盯住一篮子货币制 度才是切实可行的。第二种改革措施是实行港币盯住人民币的 联系汇率制度。港币盯住人民币无疑可以反映香港与中国内地 经济的紧密性和同步性。同时,港币盯住人民币并没有忽略美 元的因素,因为中国目前实施的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政策本身就 包含了美元的因素,所以港币盯住人民币也就相当于间接地部 分盯住了美元。但港币盯住人民币要求人民币是可自由兑换货 币,所以当前实行港币盯住人民币是不现实的。另外,市场对于 维持人民币作为盯住货币的信心还不足以和美元相比。2002年 中银国际的报告中建议以人民币取代美元与港币挂钩,导致香 港汇市异常波动,随后港府、IMF相继表示支持联系汇率制以 稳定市场。这说明市场对于人民币取代美元尚存疑虑,鉴于人 民币的不可自由兑换以及内地的金融体系不健全,实行以人民 币为名义锚的联系汇率制尚待时日。

联系汇率制度是香港经济的定海神针

联系汇率制度是香港经济的定海神针

聯繫匯率制度是香港經濟的定海神針1. 引言1.1 引言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香港的货币制度不仅仅是为了自身利益而运转,更是为了全球经济体系的稳定和发展。

聯繫匯率制度在香港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影响力远远超出了香港的地理范围。

香港聯繫匯率制度的成功实施,不仅使得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更加稳固,同时也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贡献了力量。

2. 正文2.1 香港聯繫匯率制度的背景香港聯繫匯率制度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83年,当时香港政府为了稳定香港货币和打击通货膨胀,决定采取一种与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度。

这个决定得到了香港居民的广泛支持,并在随后的几年内逐渐完善和巩固。

与此聯繫匯率制度也为香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

外商对香港的信心增强,投资者更愿意在这个稳定的环境中投资。

香港的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也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

香港聯繫匯率制度的背景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政府为了维护货币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所做出的积极努力。

这种制度的实施为香港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为香港成为一个繁荣稳定的国际金融中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 聯繫匯率制度的优势1. 稳定性:聯繫匯率制度可以帮助保持香港货币的稳定性,减少货币贬值或升值的幅度,有助于稳定经济环境,吸引外国投资。

2. 独立性:聯繫匯率制度使香港货币政策与中国大陆相对独立,香港可以根据自身经济状况灵活调整货币政策,不受外部影响。

3. 信誉:聯繫匯率制度能够提升香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声誉,使香港货币更具吸引力,增强对外贸易和投资的信心。

4. 利率稳定:聯繫匯率制度带来的货币稳定性也意味着利率的稳定,有利于企业和个人规划未来,降低风险。

5. 投资者信心:聯繫匯率制度的存在使投资者相对更加信心满满,不必担心货币波动带来的风险,有利于长期投资和经济发展。

聯繫匯率制度的优势在于为香港经济提供了一个稳定可靠的货币政策框架,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市场的认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5 年推出 3 項措施的背景
❖ 預期人民幣升值的投機 ❖ 香港經濟狀況改善 ❖ 美元貶值
總結餘
十億港元 60
50
總結餘(不包括外匯基金 債券的利息支出)
十元億港 60
50
40
40
30
30
20
20
10
10
0
0
Q1 Q2 Q3 Q4 Q1 Q2 Q3 Q4 Q1 Q2 Q3 Q4
2003
2004
2005
港元與美元利率
一個月本港銀行 同業拆息
一個月倫敦銀行 同業拆息
貨幣環境過度寬鬆的影響
❖ 長遠而言會增加通脹壓力及產生 資產價格泡沫的風險
❖ 倘若息差太大, 將來需作出一次過 大幅調整時, 亦會令市場不穩定
三項優化措施
三項優化措施
強方兌換保證
弱方兌換保證
兌換範圍操作
三項優化聯繫匯率制度的措施 ①
1993年4月1日
外匯基金管能
❖ 維持港元匯價穩定 ❖ 透過穩健投資策略,管理外匯基金 ❖ 促進香港銀行體系穩健 ❖ 發展香港金融市場基礎設施,使貨幣暢順流

匯價穩定的重要
❖ 香港是細小而高度開放型經濟體系 ❖ 作為國際貿易中心,對外貿易總值相等
於本地生產總值 (GDP)的4倍
❖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 匯價波動會影響海外

貨幣政策目標
貨幣穩定,即保持港元匯價穩定,在外 匯市場港元兌美元的匯率保持在 7.80 港 元兌1美元左右的水平
美元作為掛鈎貨幣的原因
❖ 美元是本港從事對外貿易與金融交易主 要採用的貨幣
❖ 美國是香港的第二大貿易伙伴
❖ 香港與美國的經濟週 期相關性最高
流通貨幣
港元鈔票由三家發鈔銀行負責發行, 並以美元按固定匯率提供十足支持。
固定匯率
港元紙幣
HK$7.8=US$1
美元
銀行結算戶口的結餘總額
金融管理局
銀行 銀行 銀行 銀行 銀行 銀行 銀行 (持牌銀行在金管局開設的結算戶口)結餘總額 =銀行同業流動資金供應水平
外匯基金票據和債券
❖ 構成香港政府以外匯基金記帳的直接 及無條件的責任
市場的疑慮: ❖ 亞洲金融風暴 ❖ 在人民幣貶值的傳言下, 市場懷疑 金管局對維持聯繫匯率的決心 ❖ 大量沽空港元,令流動資金緊拙及 利率大幅波動
亞洲金融風暴期間利率走勢
年率(%) 100
年率(%) 100
90
90
80
隔夜同業拆息 第一浪
80
70
70
第二浪
60
泰銖自由浮動
60
(7月2日)
第三浪
50
聯繫匯率制度的背景
❖ 1982 - 83年中英就中國恢復行使香港
主權的談判,引起信心危機,港元大
幅貶值。

1983年
10月17日起實行聯繫匯率制度。
❖ 「貨幣發行局」制度 的一種
貨幣發行局制度
❖貨幣基礎 (Monetary base) 得到十足 的外匯儲備支持
❖貨幣基礎包括: ❖流通貨幣 ❖銀行體系結餘總額 ❖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未償還總額
50
第四浪
40
40
推行七項技術性
30
措施 (9月7日)
30
20
一個月同業拆息
20
10
10
0
0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七項技術性措施
於 1998 年 9 月初推出 7 項技術性措施, 以進一步鞏固香港的貨幣發行局制度
七項技術性措施
外匯市場 2002-05 年期間的發展
港元/美元
8.00
7.95
7.90
港元市場匯率 弱方兌換保證
港元/美元
8.00 7.95 7.90
7.85
觸發兌換保證
7.85
7.80
7.80
7.75
7.75
7.70
7.70
7.65
7.65
7.60
7.60
Q1
Q2 Q3
Q4
Q1 Q2
Q3
Q4
Q1 Q2
Q3
Q4
7.70
7.70
23/5
20/6
三項優化聯繫匯率制度的措施 ③
設立兌換範圍,範圍內可進行符合貨 幣發行局制度運作原則的市場操作
7.90
7.90
7.85
7.85
兌換
7.80
範圍
7.80
7.75
7.75
7.70
7.70
目的
❖ 消除跟港元升值潛力有關的不確定性 ❖ 令港元利率更貼近美元利率 ❖ 改善聯繫匯率制度的運作
兌換保證
貼現窗
弱方兌換保證
金管局
美元
銀行
港元 1 美元 = 7.80 港元
清楚表明政府維持聯繫匯率制度的決心
貼現窗
銀行
金管局
銀行以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為抵押品 與金管局訂立回購協議,按照貼現率 獲取日終 (每天 4:30pm) 流動資金
避 免 利 率 過 度 波 動 ,但 當 港 元 受 到 重 大 的 沽 售 壓 力 下, 容 許 利 率 有 秩 序 地 調 節。
8.5
8.0
國商(香港) 墨西哥
倒閉
貨幣危機
(91年夏季) (95年1月)
亞洲 金融風暴 (97年7月
-98年)
2001年 9月11日
人民幣匯率 體制改革 (05年7月)
7.5
7.0 6.5
(全 87球 年股10災月)(9波0危年斯機8灣月)歐洲制匯危率機機 (92年9月)
公布鄧小平逝世 (97年2月)
❖ 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劵的發行計劃始於 1990年3月
❖ 票據年期分為91, 182及 364天,債 劵年期分為2, 3, 5, 7, 10及 15年
香港聯繫匯率制度 如何運作?
自動調節機制 (1)
自動調節機制 (2)
聯繫匯率對外來沖擊的承受能力
港元/美元
9.5
9.0
推出聯繫匯率制度
(83年10月)
金管局在強方兌換保證下以7.75港元兌 1美元的匯率向持牌銀行買入美元
7.85
7.85
7.80
7.80
7.75
7.75
7.70
7.70
三項優化聯繫匯率制度的措施 ②
逐漸將金管局在弱方兌換保證下向持牌 銀行賣出美元的匯率從7.80移至7.85
7.90
7.90
7.85
7.85
7.80
7.80
7.75
7.75
阿根廷放棄 貨幣發行局制度
(02年1月)
雷曼兄弟倒閉及 全球金融危機
(08年9月)
6.0
5.5
5.0 81 83 85 87 89 91 93 95 97 99 01 03 05 07 09
優化聯繫匯率的措施
❖ 1998 年 9 月 ( 7 項措施 )
❖ 2005 年 5 月 ( 3 項措施 )
1998 年推出 7 項措施的背景
港元兌美元匯率
港元 / 美元 7.90
港元 / 美元 7.90
7.85
7.85
7.80
7.80
7.75
7.75
7.70
兌換範圍
7.70
港元市場匯率
7.65
弱方兌換保證
7.65
強方兌換保證
7.60
7.60
Q1 Q3 Q1 Q3 Q1 Q3 Q1 Q3 Q1 Q3 Q1 Q3 Q1 Q3 Q1 Q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