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联系汇率制度是香港经济的定海神针

聯繫匯率制度是香港經濟的定海神針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其經濟發展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
聯繫匯率制度是香港經濟的一個重要支柱。
自1983年實施聯繫匯率制度以來,香港穩定的貨幣政策以及穩定的匯率制度一直為國際投資者和本地居民提供了信心和保障。
本文將探討聯繫匯率制度對香港經濟的重要性,以及其作為香港經濟的定海神針的重要性。
聯繫匯率制度的重要性在於其為香港提供了穩定的貨幣政策和匯率制度。
在聯繫匯率制度下,香港的貨幣政策與美元掛鉤,並受到聯繫匯率制度的約束。
這意味著香港的貨幣政策和匯率制度相對穩定,並且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較小。
這為香港經濟提供了穩定的環境,有利於吸引國際投資和促進經濟發展。
聯繫匯率制度作為香港經濟的定海神針,具有重要的意義。
由於香港是一個開放、自由的經濟體,外部環境的變化對香港經濟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聯繫匯率制度的存在就顯得尤為重要。
它為香港提供了一個穩定的基礎,使得香港可以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保持經濟的穩定和發展。
在金融風暴和其他國際金融危機中,聯繫匯率制度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充分的驗證,為香港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聯繫匯率制度對香港經濟的穩定和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
在聯繫匯率制度下,香港的貨幣政策和匯率制度相對穩定,這為香港的金融體系提供了穩健的運行環境。
同時,穩定的匯率制度也為外商和本地企業提供了一個穩定的經營環境,有利於投資和商業活動的進行。
穩定的匯率制度也可以促進經濟的擴張和發展,促進了對外貿易和金融服務的發展,為香港的經濟增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聯繫匯率制度的穩定性還可以增強人們對香港經濟的信心。
在不穩定的國際金融市場環境下,穩定的匯率制度和貨幣政策可以減少市場波動,提高投資者和居民對香港經濟的信心。
這為香港吸引外來投資和促進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有助於促進經濟的穩定和健康發展。
香港联系汇率制

联系汇率令市场汇率在1 7.8的水平上做上 联系汇率令市场汇率在1:7.8的水平上做上 下窄幅波动,并自动趋近之, 下窄幅波动,并自动趋近之,不需要人为去直接 干预;市场汇率则充分利用市场套利活动, 干预;市场汇率则充分利用市场套利活动,通过 短期利率的波动,反映同业市场情况, 短期利率的波动,反映同业市场情况,为港币供 应量的收缩与放大提供真实依据。 应量的收缩与放大提供真实依据。
联系汇率制度规定,汇丰、 联系汇率制度规定,汇丰、渣打和中银三家 发钞银行增发港币时,须按7.8港元等于1 7.8港元等于 发钞银行增发港币时,须按7.8港元等于1美元的 汇价以百分之百的美元向外汇基金换取发钞负债 证明书,而回笼港币时, 证明书,而回笼港币时,发钞银行可将港币的负 债证明书交回外汇基金换取等值的美元。 债证明书交回外汇基金换取等值的美元。 这一机制又被引入了同业现钞市场,即当其 这一机制又被引入了同业现钞市场, 他持牌银行向发钞银行取得港币现钞时, 他持牌银行向发钞银行取得港币现钞时,也要以 百分之百的美元向发钞银行进行兑换, 百分之百的美元向发钞银行进行兑换,而其他持 牌银行把港元现钞存入发钞银行时, 牌银行把港元现钞存入发钞银行时,发钞银行也 要以等值的美元付给它们。 要以等值的美元付给它们。 这两个联系方式对港币的币值和汇率起到了重 要的稳定作用,这是联系汇率制的另一特点 另一特点。 要的稳定作用,这是联系汇率制的另一特点。
联系汇率是与港币的发行机制高度一致的。 联系汇率是与港币的发行机制高度一致的。 香港没有中央银行, 香港没有中央银行,是世界上由商业银行发行钞 票的少数地区之一。 票的少数地区之一。 而港币则是以外汇基金为发行机制的。 而港币则是以外汇基金为发行机制的。外汇 基金是香港外汇储备的唯一场所, 基金是香港外汇储备的唯一场所,因此是港币发 行的准备金。发钞银行在发行钞票时, 行的准备金。发钞银行在发行钞票时,必须以百 分之百的外汇资产向外汇基金交纳保证, 分之百的外汇资产向外汇基金交纳保证,换取无 息的“负债证明书” 以作为发行钞票的依据。 息的“负债证明书”,以作为发行钞票的依据。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是指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货币与美元之间的固定汇率制度,这一制度被称为"联系汇率制度",也称为"钉
住汇率制度"。
该制度自1983年起开始实施,其主要特点是香
港货币当局将香港元与美元的汇率维持在一个固定水平,目前汇率的上下波动范围为1美元兑换7.75至7.85港元。
联系汇率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香港的货币稳定性和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由于香港的贸易和金融业务与全球市场密切相关,固定汇率制度有助于降低汇率风险和外汇波动对经济的影响。
该制度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金融管理局负责管理和执行。
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浮动汇率制度相比,联系汇率制度的稳定性较高,但也不完全排除汇率波动的可能性。
根据与美元的联系,香港经济和金融市场可能受到美国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此外,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也意味着香港的货币政策基本上是与美国的货币政策同步调整的。
需要注意的是,联系汇率制度并非永久不变,香港货币当局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采取调整汇率的措施,但这样的情况十分罕见。
这种联系汇率制度在维持了香港的货币和金融稳定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香港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适应性。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运作原理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运作原理联系汇率制度,是香港自1983年10月17日起采用的一种货币发行局制度。
联系汇率制度是一项有别于中央银行的货币当局制度安排,其特色是发钞银行发行和赎回负债证明书,都须按照7.80港元兑1美元的固定汇率进行。
自1983年至今,这项制度已经经历了三次重大修订。
联系汇率制度符合香港的经济状况,且简单、一致、易于理解,能够满足香港这类高度外向型的经济体的需要。
联系汇率制度是最为强健的固定汇率制度,它固若金汤、刀枪不入,资本流入流出的影响百分之百的转移反映在利率层面。
不同于中央银行制度,联系汇率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不能进行任何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且必须对包括大投机者在内的所有持港元和有意兑换港元者一视同仁,否则将损害货币当局的公信力并带来严重后果。
潘大认为,联系汇率制度的这些特点,都是港股投资者有必要了解的,本文将对此作权威论述。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诞生香港在30年代放弃银本位后,长期与英镑汇率挂钩。
70年代初由于英镑改为浮动汇率,港元曾短暂的与美元挂钩。
由于70年代的美元危机,美元与黄金脱钩并大幅贬值,港元在1974年11 月25日与美元脱钩并改为浮动汇率。
在浮动汇率制度实施的最初两年,港元运作曾一度非常顺利。
但港元大好的形势并未能长期维持,香港于80年代初爆发港元危机。
1983年港元危机最紧迫时,港元曾于两天内大幅贬值了13%港元汇率最低跌至1美元兑9.60港元。
实行联系汇率制度前后的港元汇率走势为应对港元危机并拯救香港银行系统,港英当局于1983年10月15日宣布港元与美元按1美元兑7.80港元挂钩,实行联系汇率制度。
这项安排标志着香港联系汇率制度诞生,成为之后30年香港金融制度的基础。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修订1983年10月至1988年7月这段时间,被视为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第一个版本。
在此期间,货币基础的核心部分,总结余,并非完全遵守货币规则。
同时,管理银行同业结算系统的也不是香港货币当局,而是汇丰银行。
1997年香港金融危机

联系汇率制是一种固定汇率制度,它是将本币与某种特定外币的汇率固 定下来,并严格按照既定兑换比例,使货币发行量随外汇储存量联动货 币制度。
香港于1983年实行的联系汇率制度 发钞银行一律以1美元兑换7.8港元的比价。 通过稳健的外汇基金管理、货币操作及其他适当的措施,维持汇率稳定
应对措施:
香港政府很清楚,炒家们此次主要靠的是从香港银行拆借港币,再 拿到海外市场上抛售。 所以,只要使拆借港元利息提高,就能够轻而易举地断了炒家的粮 草,使炒家们赔了巨额利息,如潮水般退去。
以上数据来自香港金管局年报
炒家们的方法:
1998年5月开始,炒家们设了一个连环计。 第一步,疯狂抛售港元,造成恒生指数暴跌; 第二步,当恒生指数暴跌时,淡仓合约平仓,炒家们带钱离去。
年份
1997年10月 1997年11月 1997年12月 1998年1月 1998年2月 1998年3月 1998年4月 1998年5月 1998年6月 1998年7月 1998年8月
数额
91,786 96,952 93,175 98,167 96,722 96,958 96,120 96,474 96,510 96,007 87,624
香港外汇储备数额
在整个救市行动中 香港政府共动用外汇基金约1180亿港元。 据称,美国国际大炒家索罗斯在香港汇市和股 市的投机炒作中,损失约8亿美元。
至1999年7月,香港股市回升至14000点以上。
谢 谢
1998年,恒生指数已从1997年8月的16000多点跌至6600点。
通常将具有稳定且较高的现 金股利支付的公司股票称为 “蓝筹股”。蓝筹股多指长 期稳定增长的、大型的、传 统工业股及金融股。 应对措施: 1998年8月14日到28日,香港政府通过多家证券公司,通过持有的外汇基 金大手吸纳蓝筹股,从而使恒生指数一路飙升,最后以7829点收市。
香港汇率制度解析

香港汇率制度解析定义:所谓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是指将香港本地的货币与某种特定的外币相挂钩,按照固定的汇率进行纸币的发行与回收的一种货币制度。
在香港,纸币是由汇丰、渣打和中银三家指定的商业银行发行的。
根据香港的法律,在联系汇率制度下,发钞银行需要向香港金融管理局交付美元,换取负债证明书,并将其拨人外汇基金账户,用以作为发行纸币的依据,再按照香港财政司规定的固定汇率,以1美元兑7.8港元的汇率发行等值的港币。
其他银行(在香港称作持牌银行)则可以同样的汇率向发钞银行存入美元,并获得等值的港币。
反过来,在回收港币时,外汇基金、发钞银行和持牌银行之间也按1:7.8的固定汇率进行方向相反的操作。
由此不难看出,以美元作为港币发行的基础和依据,并使二者保持固定的汇率,是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两个基本要点。
联系汇率的运作:1.货币发行局制度。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属于货币发行局制度,在这个制度下,货币基础的流量和存量必须有充足的外汇储备支持,透过严谨和稳健的货币发行局制度得以实施.香港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发行局,纸币大部分由3家发钞银行即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中国银行(香港)发行。
法例规定发钞银行发钞时,需按7.80港元兑1美元的汇率向金管局提交等值美元,并记入外汇基金的帐目,以购买负债证明书,作为所发钞纸币的支持。
相反,回收港元纸币时,金管局会赎回负债证明书,银行则自外汇基金收回等值美元。
由政府经金管局发行的纸币和硬币,则由代理银行负责储存及向公众分发,金管局与代理银行之间的交易也是按7.80港元兑1美元的汇率以美元结算。
在货币发行局制度下,资金流入或流出会令利率而非汇率出现调整。
若银行向货币发行当局出售与本地货币挂钩的外币(以香港而言,指美元),以换取本地货币(即资金流入),基础货币便会增加,若银行向货币发行当局购入外币(即资金流出),基础货币旧会收缩。
基础货币扩张或收缩,会令本地利率下降或上升,会自动抵消原来资金流入或流出的影响,而汇率一直保持不变。
关于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思考

关于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思考蔡杰(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第一部分联系汇率制及其特点联系汇率制度是一种固定汇率制度,其实质是货币局发行制。
发钞银行(汇丰、渣打和中银)如要发行港元,要按1USD=7.8HKD的固定汇率向外汇基金缴纳美元以换取外汇基金发出的“负债证明书”,然后凭“负债证明书”发行港币,发钞银行向其他银行供应港元现钞时也按1USD=7.8HKD的固定汇率。
但是在其他场合,港元兑换外汇的汇率则由市场供求决定。
从理论上讲,在联系汇率制度下,港元的波动趋近于零,其机制如下:当港元下跌至1USD=7.8HKD以上且其幅度大于交易费用时,发钞银行可以在外汇市场上用美元以低于1USD=7.8HKD的汇率买入港元,然后以1USD=7.8HKD的固定汇率将港元买给外汇基金,换回美元,从中赚取汇差。
其他银行也同样可以通过发钞银行进行上述的套汇活动。
随着套汇活动的进行,市场上港币供应减少,外汇供应增加,港元汇率逐渐向1USD=7.8HKD的中心汇率靠拢。
反之,当港元升至1USD=7.8HKD以下且幅度大于交易费用时,套汇活动同样能使港币跌回1USD =7.8HKD的价位。
这套机制被称为“套汇与竞争”机制。
与现实中的其他固定汇率制,尤其是这次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受冲击并崩溃的其他固定汇率制相比,联系汇率制有以下特点:1、汇率制下的港元有足值的外汇储备作为发行准备。
港元发行时,发钞行要想发钞,必须以7.8HKD=1USD的汇率向外汇基金缴纳美元。
这种作法剥夺了香港货币当局滥发货币的权力,使得港元的币值相对较稳定。
而在其它的固定汇率制下,央行仍拥有完全的货币发行权,货币政策的目标也绝非仅仅是稳定汇率。
为了国内经济目标,这些国家常常过量发行货币,从而产生了通货膨胀的倾向,因此这些国家的货币发行通常没有足值的外汇保障。
2、两者中心汇率的确定方式不同,可调节程度也不同。
港元的中心汇率是在港元发行时决定的,其数值等于发钞行发钞时向外汇基金缴纳的外汇与发行的港元的比例。
联系汇率制度是什么_港币汇率制度

联系汇率制度是什么_港币汇率制度联系汇率制度是什么_港币汇率制度联系汇率制度是什么意思?说来大家一定有很多问题:为什么要联系汇率?弱方兑换保证,强方兑换保证分别是什么?这种制度有什么优缺点?那你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整理的联系汇率制度是什么_港币汇率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联系汇率制度是什么?定义是这么写的:联系汇率制度就是将本币与某特定外币的汇率固定下来,并严格按照兑换比例,使货币发行量随外汇存储量联动的货币制度。
也可以这么理解:联系汇率制度相当于将自己国家或者地区的货币与外币挂钩,每一单位的当地基础货币,有100%对应的外汇作为准备金。
典型的例子就是香港,除香港外也有阿根廷比绍挂钩美元以及保加利亚货币挂钩欧元(1.1369,-0.0012,-0.11%)等例子。
香港自1983年起正式建立港元(7.8484,-0.0003,-0.00%)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机制,并维持1美元兑换7.80港元的固定汇率。
为了更好的保证机制顺利运行,2005年,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增加了强方兑换保证(1美元兑7.75港元)和弱方兑换保证(1美元兑7.85港元),并承诺只要触及区间的任何一边,金管局会入市干预,让汇率在1美元兑7.75-7.85港元浮动。
什么是弱方兑换保证和强方兑换保证?简言之,就是为维持货币稳定,金管局避免港元价格过弱或者过强时的买入港元或卖出港元的价格。
为什么需要这两个保证呢?首先要明白两个名词——香港银行同行业拆借利率HIBOR和伦敦同业拆借利率,也是国际金融市场中大多数浮动利率LIBOR。
港元真正的利率是HIBOR,而美元在海外市场利率则和LIBOR的基础利率紧紧相关。
联系汇率制度下,港元和美元挂钩,根据HIBOR和LIBOR的利率走势,我们可以判断资金的流动性。
举个栗子,2018年美联储不断加息,LIBOR和HIBOR的息差不断拉大到了100个点,意味着持有港元和持有美元所获得的利息收益要差1%,大家纷纷抛售港元,换成美元套利。
港币 联系汇率制度

港币联系汇率制度港币联系汇率制度,是指香港特别行政区与人民币之间的汇率制度。
根据1993年与中国达成的《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内地经济关系的安排》(《安排》),香港特别行政区采用联系汇率制度,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货币政策应以维持港元兑美元汇率的稳定为首要目标,同时维护其货币市场的稳定,维护港元的货币架构和金融秩序,并促进经济发展。
港币与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是香港特别行政区为保持汇率和金融市场的稳定而采取的一种货币政策。
通过限制以美元为基础货币的港元在市场上的供给,以及在汇市上买进卖出美元来维持港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香港特别行政区实现了货币市场稳定。
1983年,香港特别行政区与美国签署了《港美联合公告》,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金融市场将建立与美国市场的关系。
随后,在1985年,中国宣布贬值人民币,并对香港市场的金融波动进行了限制,这使得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以限制港元申购的供给。
为了应对这一困局,香港特别行政区与美国的合作得到了提高。
1986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美元货币局签订了《货币协议》。
协议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货币政策重点是维持港元兑美元的稳定,为此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承诺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持港元的强势。
在当时,类似这样的汇率制度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并不是常见的。
然而,通过这种联系汇率制度,香港特别行政区成功控制了通货膨胀和资本外流,同时杜绝了市场对港元的空头攻击,从而维持了香港经济的稳定和繁荣。
港币联系汇率制度自1983年建立以来,经历了很多变迁和调整。
1993年,香港特别行政区与中国大陆达成《安排》,在此基础上,香港特别行政区启动了“货币局联结变形机制”,即所谓的“红色预算案计划”。
在“红色预算案计划”下,港元的供应量由港府管理,并定期发布月度汇率报告。
在这一机制下,港币仍与美元挂钩,但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平衡供求关系,维护港元汇率的稳定。
在2019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财政预算案中,对“红色预算案计划”进行了调整,取消了每个月的汇率报告,并将港币准备金率从1%提高至2.5%。
联系汇率制度

联系汇率制度一、联系汇率制度简介(一)联系汇率制度的产生香港的货币制度与汇率制度是融为一体的,在发展为贸易和金融中心期间,实行过不同类型的货币和汇率制度。
1.银本位时期。
英国在1841年开始在香港实行殖民统治,当时中国采用复本位货币制度分两个层面实施:红铜、青铜或铸铁钱币-制钱用于小额交易;银锭用于大额商业交易、交税及储存财富。
此外,西班牙和墨西哥的银元也成为国际贸易活动的主要交易媒介。
香港是贸易中心,银元被普遍采用,早期的港英殖民地政府曾经试图推广英镑作为香港的官方货币,但由于英镑并不普及而且供应短缺,无法以英镑收税,,港英政府遂于1863年宣布当时的国际货币-银元为香港的法定货币,并于1866年开始发行香港本身的银元,直到1935年,香港的货币制度都是银本位。
2.与英镑挂钩时期。
1935年11月,由于美国及其它地方银价飙升,后来由于全球白银危机,港英政府放弃银本位制度,并于1935年11月9日宣布港元为香港本地货币,与英镑的固定汇率为1港元兑1先令3便士即16港元兑1英镑的汇率与英镑挂钩。
根据1935年颁布的《货币条例》,银行须向外汇基金交出用于支持该银行发行纸币的所有白银,以换取负债证明书,外汇基金则把受到的白银投资于英镑资产,这些负债证明书成为发钞银行发行纸币的法定支持。
实际上,这种安排就是货币发行局制度。
发钞银行日后若增发纸币,必须以英镑购买负债证明书。
3.浮动汇率时期。
1972年6月,英国政府决定让英镑自由浮动。
其后,港元一度与美元挂钩,由1972年6月开始,发钞银行可以港元购买负债证明书。
1974年11月,由于美元弱势,港元改为自由浮动。
虽然浮动汇率制度实施后的最初两年运做很顺利,但自1977年开始,由于货币及信贷过度增长,导致贸易逆差扩大,通货膨胀高企,港元汇率持续下降,加上投机炒卖的活动出现了少有的抢购商品风潮,令港元贬值的情况进一步恶化。
港英政府遂在1983年10月15日公布稳定港元的新汇率政策,即按7.8港元兑1美元的固定汇率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
精选什么是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什么是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所谓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是指将香港本地的货币与某种特定的外币相挂钩,按照固定的汇卒进行纸币的发行与回收的一种货币制度。
在香港,纸币是由汇丰、渣打和中银三家指定的商业银行发行的。
根据香港的法律,在联系汇率制匿下,发钞银行需要向香港金融管理局交付美元,换取负债证明书,并将其拨人外汇基金账户,用以作为发行纸币的依据,再按照香港财政司规定的固定汇率。
以1美元兑7.8港元的汇率发行等值的港市。
其他银行(在香港称作持牌银行)则可以同样的汇率向发钞银行存入美元,并获得等值的港市。
反过来,在回收港市时汐卜汇基金、发钞银行和持牌银行之间也按1:7.8的固定汇卒进行方向相反的操作。
由此不难看出,以美元作为港市发行的基础和依据,并使二者保持固定的汇率,是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两个基本要点。
自1935年以来,香港共实行过六种汇率制度,每次变动的原因都与当时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有关。
但联系汇率制的实施、却有着更深层的政治及经济原因,1982年9月,中英就香港前途问题正式开始谈判。
由于最初谈判进展缓慢,导致谣言四起,人心浮动。
房地产市场崩溃,港元不断贬值。
其间,香港各阶层人士多次呼吁港府出面挽救港元,但港英当局以种种理由进行推倭,1983年9月24日,港元在外汇市场上暴跌,对美元汇价逼近1:10,港汇指数也锐挫至57.2的历史最低水平。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港英当局不得不放弃其完全不干预货币市场的原则,转而接受经济学家格林伍德的建议——建立一个钉住美元的浮动汇率制。
据说,当时有人提议将汇率固定在1:8的水平,出为它有着象征“发”的吉利谐吝。
但此建议被当时的财政司长彭励治否定,而将汇率定为1:7.8。
联系汇率制度的实施,迅速地稳定了香港货币。
十多年来,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受到多次的挑战。
其问,经历了1987年的全球性股灾、1990年的海湾战争,1991年国际商业银行倒闭、1992年欧洲汇率机制风暴、1995年墨西哥货币危机以及1997年下半年以来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但香港货币都能一一化解风险,成功地经受住了考验。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但是加息和减少港元供应量却直接导致了 但是加息和减少港元供应量却直接导致了 股市、楼市的下跌。恒生指数在1997 1997年 股市、楼市的下跌。恒生指数在1997年10 28日跌到8775点 日跌到8775 月28日跌到8775点,比8月7日的最高水平 下跌47.4% 楼宇价格也普遍降低10% 47.4%。 10%至 下跌47.4%。楼宇价格也普遍降低10%至 20%。与此同时,由于利率升高, 20%。与此同时,由于利率升高,资金成 本增加,投资和消费势必下降。 本增加,投资和消费势必下降。加之港元 的汇价相对于亚洲已经贬值的货币明显偏 港产品出口和香港的旅游、 高,港产品出口和香港的旅游、零售业也 受到影响。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通货紧缩、 受到影响。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通货紧缩、 需求下降、失业增加、市场萧条, 需求下降、失业增加、市场萧条,整个经 济处于严重的衰退局面。 济处于严重的衰退局面。
自1998年5月,国际游资大肆反扑,他们兵分 1998年 国际游资大肆反扑, 三路,高卖低买、拉长补短,向香港汇、 三路,高卖低买、拉长补短,向香港汇、股、 期三市同时发难:从香港银行拆借巨资, 期三市同时发难:从香港银行拆借巨资,打 压汇市;尽数抛出股票,将股市放低; 压汇市;尽数抛出股票,将股市放低;在期 市预订大批指数看跌单,只等港府乖乖就范, 市预订大批指数看跌单,只等港府乖乖就范, 束手被擒。他们苦心积虑,布下连环套: 束手被擒。他们苦心积虑,布下连环套:第 一步,短时间内大量抛售港币, 一步,短时间内大量抛售港币,迫使港府提 高利息,香港股市必将出现几天狂跌; 高利息,香港股市必将出现几天狂跌;
(五)结果
香港政府8 香港政府8月份果断的直接入市及有关监管措施 的强化,稳定了证券市场的信心, 的强化,稳定了证券市场的信心,使股指很快止 跌回升, 跌回升,并迫使国际炒家不得不以较高的价格补 入抛空的股票和期指。 入抛空的股票和期指。最后是国际炒家以严重损 失被彻底击退。仅索罗斯就赔了8亿美元。 失被彻底击退。仅索罗斯就赔了8亿美元。尽管 这时香港仍处于衰退阶段, 这时香港仍处于衰退阶段,但生产总值负增长的 幅度开始收窄。1998年第四季度本地生产总值比 幅度开始收窄。1998年第四季度本地生产总值比 上年同期减少5.7% 1999年第一季度比上年同期 5.7%, 上年同期减少5.7%,1999年第一季度比上年同期 减少2.9% 第二季度比上年同期增加1.1% 2.9%, 1.1%, 减少2.9%,第二季度比上年同期增加1.1%,香港 经济逐步走向复苏。 经济逐步走向复苏。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是指香港与美国之间的联系汇率制度,也称为“港美汇率联系制度”。
下面将从其背景、执行机制、特点和优缺点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背景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香港的外汇市场遭遇剧烈的波动。
为了稳定香港的经济和金融体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签署了一项协议,确立了香港与美元之间的联系汇率制度。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执行机制是以香港货币局为核心来实施的。
货币局通过买卖外汇市场上的货币,以保持港元兑美元的汇率维持在约7.75至7.85港元兑一美元的浮动区间内。
当港元接近该区间的上限时,货币局将进行干预,以购买更多的美元来稳定汇率;当港元接近下限时,则会进行售出美元来提振港元的价值。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汇率区间的设定给予了香港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性,使得香港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进行调整。
其次,外汇市场上的汇率波动相对较小,保持了汇率的稳定性,有利于商业和投资的发展。
此外,香港联系汇率制度还有助于吸引外国投资者,提高了香港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然而,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也存在一些缺点和挑战。
首先,由于汇率受到美元的影响较大,香港的货币政策相对受限,难以完全独立决策。
其次,汇率的稳定性可能会导致香港经济过度依赖金融服务业,缺乏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最后,尽管联系汇率制度能够吸引外国投资者,但也会使香港的经济开放程度和自由度受到限制。
综上所述,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汇率制度,充分发挥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
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它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逐步完善和优化。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主要内容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主要内容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 选定美元作为锚货币。
港元对美元的汇率锁定在1美元=7.8港元。
2. 港元完全可以兑换。
3. 港元的发行要有100%的美元作准备。
4. 香港金融管理局负责港元的发行,但其本身不发行货币,而是授权给三家商业银行(汇丰、渣打、中银)办理。
这三家银行要把相应规模的美元存入香港金融管理局,就可以获得港币的发行权。
5. 香港金融管理局不得持有商业银行发行的债券,即使商业银行面临破产,金融管理局也不能出面干涉。
也就是说,香港金融管理局没有“最后贷款者”的职能。
6. 香港无中央银行,也无货币局,货币发行的职能是由三家商业银行承担的。
发钞银行在发行港币现钞时,必须向香港外汇基金按1=HK 的固定比率上缴等额美元,换取无息负债证明书;发钞银行回笼港币现钞时,可按1=HK 的固定比率向外汇基金交还负债证明书,收回等额美元;外汇基金鼓励发钞银行与其他银行的港币现钞的交易以同样的方式进行。
这样,港币现钞对美元的汇率就固定在1=HK 的水平上。
但这一汇率只是发钞银行与外汇基金之间港币现钞的官方汇率,发钞银行与其他银行之间,银行同业间现汇交易、银行与客户间不论现钞还是现汇交易都按市场汇率进行。
7. 香港联系汇率制拥有两个内在的自我调节机制,一个是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另一个是套利机制。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是指若香港出现国际收支盈余,则外汇储备增加,货币供应量随之增加,这会导致物价上升、利率下降,这将导致贸易收支恶化、资本流出增加,最终使国际收支盈余减少直至其恢复均衡。
若出现赤字,则反之。
另一个机制就是套利机制,当市场上港币市场汇率比1=HK 高时,人们会卖出美元买进港元;而当市场上港币的市场汇率比1=HK 低时,人们会卖出港元买进美元,这样做都会使港元汇率恢复到1=HK。
8.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是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首要货币政策目标,在联系汇率制度的架构内,通过稳健的外汇基金管理、货币操作及其他适当的措施,维持汇率稳定。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机制

一、香港汇率制度现状中国金融大典香港1983年实行联系汇率制度,最初的主要内容是将港元和美元的汇率固定于7.8:1的水平,使市场汇率在预定官价的上下2%范围内浮动。
在此制度下,香港存在两个平行的外汇市场,即由外汇基金,发钞银行与其他持牌银行因发钞关系而形成的公开外汇市场和发钞银行与其他持牌银行因货币兑换而形成的同业现钞外汇市场。
相应地,存在官方固定汇率和市场汇率两种平行的汇率。
而联系汇率制的运作,正是利用银行在上述平行市场上的竞争和套利活动进行的,也即政府通过对发钞银行的汇率控制,维持整个港元体系对美元的联系汇率;通过银行间的套利活动,市场汇率围绕着联系汇率波动并向后者趋近。
联系汇率制度建立之初,香港的经济传统上与美国经济联系紧密,将居民对港元的信心建立在对美元的信心的基础上,这种制度安排使得汇率制度的经济基础与信心基础相统一。
但历史发展到今天,这种统一是否依然存在?从目前的情况看,美国与香港经济联系程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两地经济增长的相关系数由20世纪70年代的平均0.75逐步下降到80年代的0.5,并于90年代进一步下滑接近于零。
相比较而言,中国大陆与香港经济的联系程度不断加深,两者经济增长相关系数在1990~1997年间上升到0.76,虽然这个趋势在1998年金融危机以后反转,但总的来说,香港经济与中国大陆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香港的经济越来越依赖于中国大陆经济。
(注:数据来源:香港政府统计处,国家统计局,美国商业部,中银国际预测。
)二、联系汇率制度利弊分析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人们对香港的未来不确定,港元汇价曾在1983年秋天出现暴跌。
为了恢复居民对港币的信心,稳定香港局势,联系汇率制度诞生。
这种将港币同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度极大地增强了香港居民对港币的信心。
联系汇率制度的优点主要表现在:1.固定汇率制度适合小型开放经济体。
2.联系汇率制度下采取港元钉住美元这一国际货币的手段,增强了人们对港币的信心,减少了因投机而引起的汇率波动,降低了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使个人、企业、政府都有稳定的预期,从而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
简要介绍和评价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简要介绍和评价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介绍香港联系汇率制度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是指香港特别行政区利用汇丰银行(HSBC)和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在合同内提供的约14天期限的买卖外汇工具,与美元汇率有所联系。
它的主要目的是保持香港元与美元之间的固定汇率,并确保香港货币及金融系统的稳定。
该制度于1983年引入,随着香港回归中国后仍然有效。
根据这一制度,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将持有的外汇资金并将其换算成美元储备,确保香港货币供应量与美元按合约换算比率保持一致。
这一比率是7.8港元兑1美元。
当兑美元交易达到特定限度时,香港政府将根据特定协议购买或出售香港元以稳定汇率。
优势和效果1.稳定:联系汇率制度有效地保持了香港本币与美元之间的固定汇率,这有助于稳定香港的货币系统,并为投资者提供了可预测的环境。
这对于保持香港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至关重要。
2.防危机:香港坚持联系汇率制度使其免受外部金融危机的冲击。
由于香港的货币供应量与美元相联,香港可以依靠美元储备来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并避免货币贬值和资本大规模外流的风险。
3.投资吸引力: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吸引了大量国际投资者,特别是对于那些希望在亚洲地区进行交易的跨国公司。
稳定的汇率有利于企业预测成本和风险,并提高了对香港的信心。
4.动态调整:尽管联系汇率制度的目标是保持固定汇率,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有权根据市场情况自由买入或卖出香港元,以维持稳定。
这使得系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适应市场需求。
挑战和争议1.货币政策受限:由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需要保持香港元与美元的固定汇率,它的货币政策相对受限。
这可能限制了香港政府在应对经济挑战和通胀压力方面的灵活性。
2.长期维持难度:为了维持汇率,香港政府需要持续购买或出售香港元,这可能导致金融储备的减少。
如果长期维持这一制度变得困难,可能会对香港金融系统和经济稳定造成风险。
3.透明度问题: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外汇市场上的操作缺乏透明度。
金融危机下的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金融危机下的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当世界经济处于繁荣时期或遵循较为一致的主导规律时,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能够较好地稳定其金融系统,促进经济发展,不会有太多负面作用;但是,当世界经济或金融体系经历大幅动荡或在主要经济体之间出现了不一致的经济周期时,联系汇率制度的缺陷就开始显现出来。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诞生于1983年,联系汇率制度是一种货币发行局制度,货币的流量和存量都需要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来支撑。
目前香港按照7.8港元兑1美元的固定汇率与美元挂钩,汇率有一定的浮动区间。
联系汇率制度的运作过程如下:三大发钞行以7.8港元兑1美元的汇率向金管局提供等值美元,金管局将其计入外汇基金账下,外汇基金向发钞行发放负债证明书,由此发钞行可以发行港币。
每1港元都对应一定量的美元,香港的货币政策也因此不得不跟随美国的步伐。
联系汇率制度使香港20多年的金融体系维持稳定,期间经历了多次金融危机,联系汇率制度依然完好无损。
尽管如此,我们仍要认识到,联系汇率制度应用于香港这样一个特殊经济体的确存在一些不足。
香港经济的显著特征即它是一个非常自由的经济体,港府奉行市场主导的经济政策,政府不对经济或市场做任何指导性规划。
在经历了上世纪80、90年代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型之后,香港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经济和金融高度开放。
另一方面,香港回归之后,与大陆的贸易关系更加密切,中港贸易占香港贸易总量的40%左右,因而香港的经济节奏与大陆的趋同性越来越明显。
这种开放程度极高且政策奉行经济自由的经济体,在当前世界经济动荡以及区域经济进展不一致时,尤其是在受大陆影响日渐加深的背景下,其现行的联系汇率制度将导致其金融系统以及经济体出现种种难以解决的矛盾。
例如,最近香港的高通胀和高房价已经开始显现,而港府又很难走出独立于美国的利率政策,这就是由于其背靠大陆却附加了现有货币体制的必然结果。
香港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两难局面,我们可以从蒙代尔三角的理论框架中找到一些线索。
联系汇率制度是香港经济的定海神针

聯繫匯率制度是香港經濟的定海神針1. 引言1.1 引言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香港的货币制度不仅仅是为了自身利益而运转,更是为了全球经济体系的稳定和发展。
聯繫匯率制度在香港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影响力远远超出了香港的地理范围。
香港聯繫匯率制度的成功实施,不仅使得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更加稳固,同时也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贡献了力量。
2. 正文2.1 香港聯繫匯率制度的背景香港聯繫匯率制度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83年,当时香港政府为了稳定香港货币和打击通货膨胀,决定采取一种与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度。
这个决定得到了香港居民的广泛支持,并在随后的几年内逐渐完善和巩固。
与此聯繫匯率制度也为香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
外商对香港的信心增强,投资者更愿意在这个稳定的环境中投资。
香港的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也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
香港聯繫匯率制度的背景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政府为了维护货币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所做出的积极努力。
这种制度的实施为香港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为香港成为一个繁荣稳定的国际金融中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 聯繫匯率制度的优势1. 稳定性:聯繫匯率制度可以帮助保持香港货币的稳定性,减少货币贬值或升值的幅度,有助于稳定经济环境,吸引外国投资。
2. 独立性:聯繫匯率制度使香港货币政策与中国大陆相对独立,香港可以根据自身经济状况灵活调整货币政策,不受外部影响。
3. 信誉:聯繫匯率制度能够提升香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声誉,使香港货币更具吸引力,增强对外贸易和投资的信心。
4. 利率稳定:聯繫匯率制度带来的货币稳定性也意味着利率的稳定,有利于企业和个人规划未来,降低风险。
5. 投资者信心:聯繫匯率制度的存在使投资者相对更加信心满满,不必担心货币波动带来的风险,有利于长期投资和经济发展。
聯繫匯率制度的优势在于为香港经济提供了一个稳定可靠的货币政策框架,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市场的认可。
港元联系汇率制度

港元联系汇率制度是一种货币制度,旨在保持港元的汇率稳定。
该制度与美元挂钩,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以下是对港元联系汇率制度的回答:1. 什么是港元联系汇率制度?港元联系汇率制度是一种货币制度,它与美元挂钩,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这意味着港元与美元之间的汇率是固定的,即一港元始终等于一美元。
这种制度旨在保持港元的汇率稳定,避免汇率波动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2. 为什么实行港元联系汇率制度?实行港元联系汇率制度的原因是为了保持香港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香港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金融中心,与全球经济紧密相连。
保持港元的汇率稳定有助于减少外汇风险对企业的冲击,促进贸易和投资活动。
此外,实行联系汇率制度还可以增强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信心,吸引更多国内外投资和资金流入。
3. 联系汇率制度的运作机制是什么?联系汇率制度的运作机制是由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负责管理港元与美元之间的汇率。
金管局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确定港元的汇率,并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如果港元汇率偏离了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金管局会采取措施来调整汇率,以确保其稳定。
4. 联系汇率制度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联系汇率制度的优点是它可以保持港元的汇率稳定,减少外汇风险对经济的影响。
此外,实行联系汇率制度还可以增强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信心,吸引更多国内外投资和资金流入。
然而,这种制度的缺点是它可能会限制香港经济的独立性,因为港元与美元的汇率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此外,如果美元出现波动,也会对港元的汇率产生影响。
5. 联系汇率制度对香港经济的影响是什么?联系汇率制度对香港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有助于保持港元的稳定,减少外汇风险对企业的冲击。
其次,它促进了香港与国际经济的联系,使香港成为了一个高度国际化的金融中心。
此外,实行联系汇率制度还可以增强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信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和资金流入。
6. 联系汇率制度的未来前景如何?未来,联系汇率制度的未来前景取决于全球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变化以及香港经济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所谓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是指将香港本地的货币与某种特定的外币相挂钩,按照固定的汇率进行纸币的发行与回收的一种货币制度。
在香港,纸币是由汇丰、渣打和中银三家指定的商业银行发行的。
根据香港的法律,在联系汇率制度下,发钞银行需要向香港金融管理局交付美元,换取负债证明书,并将其拨入外汇基金账户,用以作为发行纸币的依据,再按照香港财政司规定的固定汇率,以1美元兑7.8港元的汇率发行等值的港币。
其他银行(在香港称作持牌银行)则可以同样的汇率向发钞银行存入美元,并获得等值的港币。
反过来,在回收港币时,外汇基金、发钞银行和持牌银行之间也按1:7.8的固定汇率进行方向相反的操作。
由此不难看出,以美元作为港币发行的基础和依据,并使二者保持固定的汇率,是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两个基本要点。
自1935年以来,香港共实行过六种汇率制度,每次变动的原因都与当时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有关。
但联系汇率制的实施,却有着更深层的政治及经济原因。
1982年9月,中英就香港前途问题正式开始谈判。
由于最初谈判进展缓慢,导致谣言四起,人心浮动,房地产市场崩溃,港元不断贬值。
其间,香港各阶层人士多次呼吁港府出面挽救港元,但港英当局以种种理由进行推诿。
1983年9月24日,港元在外汇市场上暴跌,对美元汇价逼近1:10,港汇指数也锐挫至57.2的历史最低水平。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港英当局不得不放弃其完全不干预货币市场的原则,转而接受经济学家格林伍德的建议--建立一个钉住美元的浮动汇率制。
据说,当时有人提议将汇率固定在1:8的水平,因为它有着象征"发"的吉利谐音。
但此建议被当时的财政司长彭励治否定,而将汇率定为1:7.8。
联系汇率制度的实施,迅速地稳定了香港货币。
二十多年来,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受到多次的挑战。
其问,经历了1987年的全球性股灾、1990年的海湾战争、1991年国际商业银行倒闭、1992年欧洲汇率机制风暴、1995年墨西哥货币危机以及1997年下半年以来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但香港货币都能一一化解风险,成功地经受住了考验。
港币信誉卓著,坚挺稳定。
与此同时,香港经济运行良好,其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
所有这些,联系汇率制度都起到了重要的、不可磨灭的作用。
实践表明,联系汇率制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当初"政治应急"的作用,而发展成为使香港能够有效地承受来自外部的金融震荡和政治冲击的经济手段。
对香港而言,由于其典型的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其经济对外有着强烈的依附性,外资和外贸在经济中占有极大的比重。
因此,本地经济的增长往往受到各种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在这种情况下,用港元钉住美元,稳定汇率,减少了国际贸易和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外汇风险,有利于各类长期贸易及经济合同的缔结及国际资本的集系,从而给香港带来了更多的利益和机会。
这些也可以说是导致联系汇率制度得以产生并持续下来的内在根源。
当然,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也有其自身的一些缺点。
①它使得香港的利率和货币供应受制于美国的利率政策和货币政策,从而严重地削弱了这两个经济杠杆的调节能力。
②联系汇率制度还被认为是造成香港高通货膨胀和实际上的负利率并存的主要原因。
3)由于实行了联系汇率,也无法通过汇率的手段来调节国际收支状况等等。
但是,尽管存在着种种缺陷,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有着深刻和坚实的经济基础,历史也肯定了其稳定经济和市场的作用,同时,经过十多年的风雨和考验,这一制度本身也日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