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课程设计报告_马新朋

合集下载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总结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总结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总结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领域,掌握人-机-环境系统的交互作用及优化方法。

2. 使学生掌握人因工程在设计、评估和改进产品、工作场所等方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人因工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针对具体案例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

2.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创新能力,能够开展人因工程相关的实践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人因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人类工效学领域的积极性。

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人本意识和环保意识,使他们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和环境保护。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课程性质:本课程旨在教授人因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

2.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和工程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案例,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项目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1. 知识层面:掌握人因工程的基本理论,了解人-机-环境系统的交互作用。

2. 技能层面: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开展人因工程相关的实践活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安全意识、人本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人因工程基本概念与原理:包括人因工程定义、发展历程、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人-机-环境系统的基本构成和相互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人因工程概述2. 人的生理与心理特征:介绍人的生理结构、感知特性、认知过程、心理特征及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人的生理与心理特征3. 人因工程在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产品、工作场所、人机界面等设计领域中人因工程的应用方法及案例。

教材章节:第三章 人因工程在设计中的应用4. 人因工程评估与优化:讲解人因工程评估方法、工具和流程,以及如何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优化改进。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人因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领域;2. 掌握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工程设计和产品设计的影响;3. 了解人因工程学在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安全、提升舒适度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人因工程学原理,分析和评估现有产品的易用性、舒适性和安全性;2. 培养学生运用人因工程学知识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学会运用人因工程学方法,针对特定用户群体进行产品优化和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人因工程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探索、主动学习的态度;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与他人协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对人因工程学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人因工程学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人因工程学的基本观念,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向初中生,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但对人因工程学的了解较少,需要通过课程学习来拓展知识面。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内容应注重实用性、趣味性和启发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人因工程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介绍人因工程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核心原理;- 分析人因工程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 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生理特点:讲解人的生理结构、功能及其在工程设计和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心理特点:分析人的感知、认知、情绪等心理因素对产品设计和使用的影响。

3. 人因工程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工作效率:介绍人因工程学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的具体应用,如办公家具、工具设计;- 安全保障:分析人因工程学在保障安全方面的作用,如交通工具、警示标志设计;- 舒适度:探讨人因工程学在提升产品舒适度方面的应用,如家居、电子产品设计。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课程设计报告2011 级工业工程专业班级课程名称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题目对东苑餐厅点餐窗口的改善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目录课程设计报告 (1)1.课程设计简介 (3)1.1课程设计教学目的与意义 (3)1.1课程设计内容、任务描述与要求 (4)1.3人员分工与时间进度安排 (5)2.点餐窗口的分析与改善 (6)2.1排队空间过小,造成交通混乱和拥堵 (6)2.2 刷卡机过高,使学生和打饭师傅均抬起胳膊,容易造成疲劳 (8)2.3打饭工作台面过高 (10)2.4学生取饭台面过高 (11)2.5打饭师傅视线受阻,和同学沟通得弯腰 (12)2.6学生点餐时要抬头看菜单 (13)2.7学生买饭刷卡不方便 (14)3.个人工作描述及总结 (15)参考文献 (16)课程设计答辩评语 (17)1.课程设计简介由于本次课程设计时间很是仓促,所以根据本次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我们小组迅速决定本次设计的选题为东苑餐厅的点餐窗口,之后根据老师的建议再结合我们自己的新想法仔细认真的完成整个课程设计。

首先我们进行现场调研,收集各种我们需要的数据和资料,为之后的报告做充分的准备工作,然后在接下来的时间开始和小组成员针对设计内容讨论并正式着手课程设计。

我们的小组由四位成员组成,分别是1同学,2同学,3同学和4同学。

1同学和2同学负责现场调研以及数据、资料的收集,图表的制成、改善方法在四人经过讨论分析之后共同完成,之后的课程设计报告排版由马蓬蓬同学完成。

从接到任务书进行现场调研开始,到最终的实际完成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发挥团队精神,由于小组成员知识水平有限,希望辅导老师能够多加指点。

1.1课程设计教学目的与意义《人因工程学》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型学科,是实现人性化设计的重要理论指导和设计方法。

该课程设计是加深学生对人因工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广泛拓展学生对人因工程思想在生活、工作和管理中的应用,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能够应用《人因工程学》基本理论解决现实问题。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理工大学《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基于人因工程学的公交车扶手分析、改善、评价专业:工业工程班级111040802小组成员:指导老师:时间:2014.6.16—62014.6.20课程设计任务书班级111040802 姓名一、课程设计的题目基于人因工程学的公交车扶手分析、改善、评价二、课程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1)公交车扶手高度的问题分析以及改善(2)公交车扶手紧缺的问题分析以及改善(3)公交车扶手抓握不舒适的问题分析以及改善三、课程设计相关附件(如:表格、图纸、软件等)(1)公交车扶手的问题分析以及改善(2)关于公交车扶手的问题的调查问卷(3)应用软件:auto CAD2007、WPS、VISIO 四、课程设计主要参考资料(1)郭伏,省三《人因工程学》(2)焱,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城市公交车设计法研究(3)《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数据统计五、任务发出日期:2014.6.16 完成日期:2014.6.20指导教师签字:指导教师对课程设计的评语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目录1. 引言 (3)2. 研究背景 (3)3. 公交车扶手的问题 (4)3.1 问题一:扶手高高在上,乘客无可奈 (4)3.2 问题二:无地儿可扶,扶手紧缺 (5)3.3 问题三:扶手设计不合理,抓握不舒适 (6)4.分析与改善 (7)4.1针对扶手高度问题 (9)4.1.1扶手高度数据分析 (9)4.1.2改善案 (11)4.2 针对无地儿可扶,扶手紧缺问题 (12)4.3 针对扶手设计不合理,抓握不舒适问题 (13)5. 改进案的综合评价分析 (16)6. 设计体会 (16)参考文献 (17)公交车扶手改善的设计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大部分城市市区人口密集,城市以公共交通为主体。

人们对公交车的性能、技术水平、乘座舒适性、车装置、环保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就目前而言,公交车的设计还没有让人们感到满意,特别是在车扶手这一面。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人因工程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如人体测量学、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等。

2. 使学生理解人因工程在设计和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及保障人体健康方面的应用。

3. 帮助学生了解人因工程在不同行业中的实际案例,如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人因工程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创新能力,以便在项目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人因工程的作用。

3.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人体测量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人因工程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人因工程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方面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理解人因工程在提升生活品质、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人因工程的学科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应用人因工程知识,为人类福祉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1. 人因工程基本概念:包括人因工程定义、发展历程、研究领域及方法。

教材章节:第一章 人因工程概述2. 人体测量学:介绍人体测量学的基本知识,如人体尺寸、人体力学参数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人体测量学3. 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分析人在工作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如感知、认知、疲劳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4. 人因工程应用:介绍人因工程在制造业、交通运输、办公环境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教材章节:第四章 人因工程应用5. 设计原则与方法:讲解人因工程在设计中的原则和方法,如人机界面设计、作业空间设计等。

教材章节:第五章 设计原则与方法6. 项目实践:分组进行项目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报告学院:管理学院专业:工业工程班级:工程102班组员:陈燕燕陈启蔺杜子辉学号:201022187 201022178 201022207指导教师:万鹏目录1.课程设计题目:食堂窗口布局设计 (1)2.摘要(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 (1)3.课程设计目的和意义 (3)4.课程设计要求 (3)5.课程设计总体原则 (3)6.课程设计主要内容: (3)7.现状调查 (3)8.现状分析 (5)9.改进方案 (7)10.课程设计总结 (10)11.课程设计自我评价 (11)12.查阅的资料文献 (11)1.课程设计题目:食堂窗口布局设计2.摘要:食堂是大学校园里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在学校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中,食堂更是显得重要,学生的一日三餐基本上都是由食堂供应,提供一个更好的就餐环境可以有助于学生减轻学业压力,在吃饭时保持良好愉快的心情。

同时,对于学校食堂里的工作人员来说,在食堂工作是一件很辛苦劳累又恨枯燥的事,能适当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也是很重要的。

本文针对学校食堂窗口出现的高峰期买饭拥挤排长队、等待时间长,买饭难,窗口结构布局不完善的现象,结合人因工程学相关专业理论和方法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主要运用的是人因工程学中对人的生理,心里特性和能力限度研究,工作场所性质与作业空间设计理论人体测量理论和设施规划理论中的空间布局设计和通过观察食堂窗口布局设计,打卡器位置,窗口台面高度宽度和台面到玻璃高度,菜盘的摆放位置,菜的价格提示,还有关于特殊的主食窗口的布局,及工作人员操作动作,,结合实际,进行改善,来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减少学生买饭等待时间,提高窗口打饭效率,为学生和食堂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较好的就餐和工作环境。

关键字:食堂窗口空间布局提高效率ABSTRACT:As is known to all ,the dining room in an diapensable part of our campus which is very close to our daily life and study.we almost eat all breakfast lunch and supper at the dining room .so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get a comfortable enviromment for us in the dining room.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phenomenon in the college dinner room long term, long waiting time to buy rice difficultly,trying to use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the ergonomics related theory and method to research and solve the problem.This paper mainly talk about work in the theory of research program analysis, operations analysis and action analysis method of Industry Engineering and work space design theory and method, a stopwatch time study method of Human Factor Engineering, through observing the dinning room window design and working personnel moves, find out the defective place, no reasonable a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invalid action.such as the height and the width of the table board ,the height between the table board and the glass board ,and the place of the food tile which influence the workers’ operation ,last but not the least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take the money punches in the right place. Then work out the standardoperating procedure to standardize operation to improve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window staff, and then to reduce students to buy rice waiting time.Key words: the dining room intermediary space arrangement efficiency enhance3.课程设计目的和意义:此次设计的目的主要是将工业工程与人因工程相关基本理论及方法应用于学校食堂卖饭窗口作业中,对窗口设施的设计和摆放以及工作人员的作业流程进行改善,以降低食堂工作人员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最终达到最大限度减少买饭同学等待时间的目的,改善学生的吃饭难的问题。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方案三: 对于扶手,由于长期抓握,故而对其舒适度要求也较高,可以采用较粗的带透气孔的塑料圆环,如下图(12)所示。
参考文献.....................................................17
公交车扶手改善的设计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大部分城市市区人口密集,城市以公共交通为主体。人们对公交车的性能、技术水平、乘座舒适性、车内装置、环保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就目前而言,公交车的设计还没有让人们感到满意,特别是在车内扶手这一方面。公交车乘客经常要保持站姿,站立的乘客要抓住扶手或者横杆。目前,我国常有关于公交车扶手横杆高度不当给乘客带来不便的报道。本文主要以公交车扶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了人因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目前的公交车扶手,指出了其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各种新改善方案。
2、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西南地区常有关于公交车扶手横杆偏高给乘员带来不便和安全隐患的报道。出现乘员无法够到扶手或拉扶手时人体处于极度拉伸的现象,尤其是女性乘员。由表1中的数据可以得出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人男子(18—60岁),女子(18—55岁)的身高均值分别大致为1671.5mm,1565.2mm,西南地区身高均值分别低于全国标准为24.5mm,19.2mm.若再考虑西南地区同我国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较慢的差异,现今,这一身高差距将大于上述的24.5mm,19.2mm.我国现行的公交车扶手高度设计多以全国均值为标准,这种设计显然不适宜西南地区乘员对乘坐舒适性与安全性的要求。寻求适用于西南地区的公交车扶手设计具有其可行性和实用性。
图(6)高低拉环
4.2针对无地儿可扶,扶手紧缺问题
方案一:在车门处的扶手上应该加一些三杆弯状的扶手,以便人们上下车可以扶,而且能增加可以扶的人数,如图(7)所示。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报告_马新朋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报告_马新朋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报告——安工大东校区公交站台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工业工程班级:工业工程133 指导教师:林学号:马新朋 139094122日期: 2016.6.14摘要本文通过对安工大东校区公交站台的站台拥挤问题,站台灰尘问题以及站牌问题的改进.优化设计了公交站台的总体结构以及外形,使其更加适合人们的使用,增加了使用的美好体验.同时运用了本专业的各个学科知识,综合了许多知识,加入了许多计算,提高了其使用效果,使马的公交站台得到了更好的设计.关键词站台拥挤,站牌,站台灰尘,分析计算与设计目录前言.................................................. 1容简介 ............................................ 1.1设计的意义......................................1.2背景简介....................................... 2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分析.................................2.1站台乘客拥挤问题分析.............................2.2站台烟尘问题分析............................2.3站牌问题分析.........................3公交站台的人因工程设计...............................3.1对站台总体结构进行改进...........................3.2对站台乘客拥挤问题进行改进...................3.3对站台烟尘问题进行改进......................4 改进方案的评价..................................4总结............................................... 参考文献.............................................前言人因工程学又称工效学、人机工程学、人类工效学、人体工学、人因学等各种名称,是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学科.人因工程学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人因工程学的基本概念,掌握人-机-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2. 掌握人因工程学在设计中的应用原则,了解人体生理和心理特点;3. 了解人因工程学在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和提高工作效率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人因工程学原理分析实际案例,提出改进方案;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设计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学会使用人因工程学相关工具和软件,进行简单的设计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人因工程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认识到人因工程学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关注弱势群体,提高对人类福祉的关爱。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人因工程学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因工程学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生具有一定的物理、生理和心理知识基础,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但可能对人因工程学概念较为陌生。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引言部分:介绍人因工程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使学生对人因工程学有初步的认识。

教材章节:第一章 引言2. 人体生理和心理特点:分析人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探讨心理特点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人体生理和心理特点3. 人-机-环境系统:讲解人、机器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阐述人因工程学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三章 人-机-环境系统4. 人因工程学原理与应用:介绍人因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

教材章节:第四章 人因工程学原理与应用5. 设计原则与实践:讲解人因工程学在设计中的原则,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基于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基于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基于人因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领域。

2. 使学生理解人因工程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3. 帮助学生掌握人因工程的基本研究方法,如观察、实验、数据分析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人因工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能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分享观点。

3. 培养学生运用人因工程原理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人因工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2. 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在使用产品、设备和工作环境中的需求,提高关爱他人、关注用户体验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认识到人因工程在保障人类安全、健康和舒适中的责任和使命。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人因工程的基本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和工程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人因工程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程实践,提高产品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

二、教学内容1. 人因工程基本概念:介绍人因工程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使学生对人因工程有整体的认识。

教材章节:第一章2. 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分析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及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如人的感知、认知、运动能力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3. 人因工程研究方法:讲解观察、实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进行人因工程研究的基本技能。

教材章节:第三章4. 人的作业效能与舒适度:探讨人的作业效能、舒适度与工作环境、设备设计的关系,提高学生关注用户体验的意识。

教材章节:第四章5. 人因工程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人因工程在各类产品设计中应用的案例,如家具、交通工具、电子产品等。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报告本文旨在介绍一门名为“人因工程”的课程设计报告。

该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报告背景、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成果评估以及未来展望。

一、报告背景人因工程是一门从人类学、心理学、工程学等多学科领域相互交叉的学科,旨在完善和改进产品、服务和系统的设计,以适合人类的需求、能力和限制。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人因工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被视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故障率、改善劳动环境和质量保证等方面的有效途径。

然而,目前全球人因工程领域的专业人员仍相对不足,因此急需加强人因工程的教育和培养。

二、课程设计目的本人因工程课程的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了解人因工程领域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具备基本的分析和评估能力,掌握基本的设计原则和规范。

通过课程设计,帮助学生培养创新精神,锻炼实践能力,并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有效应用所学知识。

三、课程设计内容1. 人类工效学:介绍人类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对产品和系统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

2. 任务分析与需求分析:介绍任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流程,以分析和理解用户的需求。

3. 人机界面设计:讲解人机交互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以及如何设计简单、易用、可靠的界面。

4. 人工智能和自动化:介绍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考虑人类因素。

5. 实验室实践:通过实验室实践,学生将学到如何评估和改进产品、服务和系统的设计。

四、课程设计成果评估课程设计采用成果评估方式,包括设计报告、实验报告、学习笔记和成果展示等。

其中设计报告和实验报告重点考察学生实际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学习笔记可以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深度理解,成果展示可以展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未来展望人因工程课程设计将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宝贵的资源和支持,同时对人因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技术革新也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人因工程学科的发展与人类生产生活的质量和效率息息相关,未来的研究和应用空间将越来越广阔。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报告本文主要对“人因工程课程设计报告”进行分析和总结。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人因工程的定义,它是研究人员和怎么使用和交互机器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许多方面,如认知心理学、人类生理学、工业设计等,以确保产品、系统或流程的设计使人们在使用时更加有效和安全。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是该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如何设计、评估和改进产品、系统和流程,以提高人们的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学习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对人因工程课程设计报告进行分析和总结。

首先,针对学习目标方面,人因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学生需要掌握人因工程的关键概念和原理,如认知人类学、心理学、人机界面设计等。

这些基础理论对于后续的设计和实践活动有巨大的帮助。

2.应用技能:学生需要掌握各种工具和技术,如人类工效学的方法、人机交互设计的原则等。

在这些方面的掌握使得学生能够进行更加精确的评估和设计工作,以达到最佳结果。

3.注重综合能力:学生需要具备评估和改进现有设计的能力,同时也需要能够设计新的产品、系统或流程来满足用户需求。

这需要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同时具备创新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其次,从课程设置方面分析,人因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一般包括以下模块:1.概述:课程教师将介绍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其在产品、流程和系统设计中的重要性。

2.人类工效学和人机交互设计:学生将学习人类工效学和人机交互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包括可用性测试、任务分析、任务建模和任务评估等。

3.设计案例和评估:学生将接触到一些典型的设计案例,同时需要对这些案例进行评估和提出改进建议来优化设计。

4.设计项目:学生作为小组进行设计项目,在该项目中需要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同时体现出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第三,从教学方法方面分析,人因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一般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座:学生通过听讲座来掌握基础理论,同时教师还可以讲解实际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人因工程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人因工程对人类行为和工作效率的影响。

通过设计和实施实验,我们分析了工作环境、人机界面和任务复杂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人因工程在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错误率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为工作环境的改进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引言:人因工程是一门研究人类与工作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通过优化工作环境、人机界面和任务设计,旨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率和提升工作满意度。

本实验旨在探讨人因工程对人类行为和工作效率的影响,并为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了随机对照实验设计。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参与者在相同的任务环境下进行工作,但实验组的工作环境、人机界面和任务复杂度经过了人因工程的优化。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工作绩效、错误率和工作满意度进行了比较。

实验过程:实验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前测、实验操作和后测。

前测阶段用于记录参与者的基本信息和工作经验。

实验操作阶段,参与者完成了一系列与实际工作相关的任务,记录了工作绩效和错误率。

后测阶段,参与者填写了关于工作满意度的问卷。

结果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工作绩效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水平。

实验组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完成任务所需时间较短,错误率较低。

而对照组在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错误和延误。

此外,实验组的工作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人因工程的优化对于提升工作满意度具有积极影响。

讨论:实验结果表明,人因工程对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的影响。

通过优化工作环境、人机界面和任务复杂度,可以提高工作绩效,减少错误率,并增强工作满意度。

这对于各种工作环境和行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进一步研究可以探讨不同人因工程策略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的效果,并深入分析其机制。

结论:本实验的结果表明,人因工程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率和提升工作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优化工作环境、人机界面和任务复杂度,可以实现这些目标。

人因工程的应用潜力巨大,对于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人因工程改善课程设计

人因工程改善课程设计

人因工程改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掌握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理解人因工程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和方法;3.分析并改善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课程质量;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人因工程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和方法;3.分析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方案;4.实践案例:利用人因工程改善实际课程设计。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节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讨论法:分组讨论人因工程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和方法;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方案;4.实验法:实践案例,利用人因工程改善课程设计。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提供相关的教材,以便学生深入学习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参考书:推荐相关的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因工程的应用和方法;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2.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3.考试:安排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安排教学安排将按照以下进度进行:1.第1-2周:讲解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第3-4周:讨论人因工程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和方法;3.第5-6周:分析实际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方案;4.第7-8周:实践案例,利用人因工程改善课程设计;5.第9-10周:进行教学评估,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因工程学的基本概念,掌握人-机系统的交互原理;2. 培养学生运用人因工程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工作场所、产品设计和人机界面等;3. 介绍人因工程学在提高工作效率、安全性及舒适性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人因工程学原理进行简单设计和评估的能力;2.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就人因工程学问题进行有效讨论;3. 培养学生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计算机软件等,对人因工程学问题进行模拟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人因工程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人-机交互领域的好奇心;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认识到人因工程学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方面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关注人类福祉和可持续发展,将人因工程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性和学生认知水平,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达到以上课程目标,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引言:人因工程学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研究领域;2. 人-机系统的交互原理:感官系统、运动系统与认知系统的基本原理;- 教材第二章:人体结构与功能、第三章:感知与运动;3. 人因工程在设计中的应用:工作场所设计、产品设计与人机界面设计;- 教材第四章:人因工程在设计中的应用;4. 人因工程学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了解人因工程学在提高工作效率、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具体应用;- 教材第五章:案例分析;5. 人因工程学评估方法:介绍常用的人因工程学评估方法及工具;- 教材第六章:评估方法与工具;6.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简单设计实践,运用人因工程学原理评估和优化设计方案;- 结合教材内容,开展实践活动。

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组织,以教材为基础,按照教学大纲安排和进度进行。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人因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工作中的行为和特性,以便设计更有效和安全的工作环境、工具和设备的学科。

这门学科贯穿于工程技术的各种领域中,例如医疗设备、航空、交通系统、信息技术、消费产品等等。

在这个日益复杂和技术化的世界中,人因工程学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明显。

为了迎合这个趋势,许多大学和学院开设人因工程学课程。

在这个课程设计中,学生将通过学习认知心理学、人类生理学、人类提高技术、工效学、人类因素工程和人际工程等领域的知识,了解人类如何与技术和系统协作,并在设计过程中保证安全和效率。

在设计人因工程学课程时,教授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

以下是一些设计课程的重要考虑因素:1. 目标设计课程的第一步是明确课程的目标。

对于人因工程学课程来说,教授需要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的学科范畴和知识点。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授需要编写所需教材、回忆课堂上的知识点和组织相关研究。

2. 课程内容教授需要确定所需教材和课程内容。

科目通常关注人类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问题,如工作环境如何影响工作表现、疲劳和应激的影响及其影响、工具和设备的人件工程设计等方面。

教授也可以关注工作场所的质量与交流、解决问题的技巧和奖励激励等管理类问题。

3. 教学方法教授使用的方法在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中非常重要。

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演示案例、问题解决操作、小组讨论、参观现场和实验。

經過這個過程的教育,學生可以開始扎根於實踐,学习如何应对现实场景中出现的问题。

4. 实践和实验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教授应该提供足够多的实践机会。

可以在实验室里操控控制设备,观察个人行为,以及使用各种人工工具等等。

学生将在这些实践机会中学习如何应对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实践后进一步理解和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

5. 项目为了进一步灌输人因工程学的相关主题,参与一个小型的项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可以让学生团队合作,并在遇到挑战时进行协商和决策。

项目可以由类别和需求分别分配来完成,以确保学生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和技巧。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课程概述人因工程学是一个研究人在工作环境中与机器、设备和工作任务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致力于优化人机系统的设计,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错误率和提高舒适度。

在本门课程中,我们将探讨人因工程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人因工程学的基础概念和原理。

课程目标本门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人因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并掌握如何应用这些原理来优化人机界面和工作流程。

学生将能够评估和设计用户界面、人工处理和自动化交互系统,以及执行正确的人机交互评估。

授课内容人因工程学的基本原理我们将介绍人因工程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概念,例如:•人体测量学:研究人体特征(如身高、体重、手臂长度等)的测量方法和数据。

•生物力学:研究人体肌肉和关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以及有关压力、力和工作负荷的问题。

•计算机和人因工程学:研究人机界面和工作流程之间的交互关系。

人因工程学在用户界面设计中的应用我们将探讨人因工程学在用户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这包括使用真实数据评估和设计界面,以及应用人因工程学的原理来优化用户体验。

以下是一些主题:•元素分组、排列和分类•单一操作界面•信息呈现•用户交互设计人因工程学在工作流程中的应用我们将介绍人因工程学在工作流程中的应用。

我们将讨论怎样确定最佳流程,避免人误操作,优化协作,以及评估人员工作效率。

以下是一些主题:•工作流程分析•任务分配和时间管理•人员协调和交流•决策支持系统人因工程学的评估我们将介绍人因工程学的评估方法,以便确定界面或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主题:•实验方法和问卷调查•任务分析和计时•人机交互监控•统计分析评估标准我们将根据以下标准来评估每个学生的表现:•课堂参与度(20%):出席,并积极参与讨论。

•课堂演示(30%):展示针对具体问题的人因工程学设计解决方案。

•期末考试(50%):考察掌握各种人因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应用和评估方法。

参考资料•李玉芳. 人因工程学导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Kathleen M. Robinette, Mark W. Scerbo. Human factors in aviation[M]. Academic Press, 2018.•Neville A. Stanton, Paul M. Salmon. Human factors methods: a practical guide for engineering and design[M]. CRC Press, 2019.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人因工程学,掌握如何使用相关原理来评估和设计用户界面和工作流程,以此来优化人机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报告——安工大东校区公交站台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工业工程班级:工业工程133 指导教师:林学号:马新朋 139094122日期: 2016.6.14摘要本文通过对安工大东校区公交站台的站台拥挤问题,站台灰尘问题以及站牌问题的改进.优化设计了公交站台的总体结构以及外形,使其更加适合人们的使用,增加了使用的美好体验.同时运用了本专业的各个学科知识,综合了许多知识,加入了许多计算,提高了其使用效果,使马的公交站台得到了更好的设计.关键词站台拥挤,站牌,站台灰尘,分析计算与设计目录前言.................................................. 1容简介 ............................................ 1.1设计的意义......................................1.2背景简介....................................... 2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分析.................................2.1站台乘客拥挤问题分析.............................2.2站台烟尘问题分析............................2.3站牌问题分析.........................3公交站台的人因工程设计...............................3.1对站台总体结构进行改进...........................3.2对站台乘客拥挤问题进行改进...................3.3对站台烟尘问题进行改进......................4 改进方案的评价..................................4总结............................................... 参考文献.............................................前言人因工程学又称工效学、人机工程学、人类工效学、人体工学、人因学等各种名称,是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学科.人因工程学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

人—机—环境系统是指由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人与其所操纵的机器以及他们所处的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也可以简称为人—机系统。

在上述系统中人是出于主体地位的决策者,也是操纵者或使用者;机是指人们所操纵或使用的一切物的总称,它可以是机器,也可以是设施、工具或用具等;环境是人、机所处的物质和社会环境。

人、机、环境在其构成的综合系统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完成特定的工作过程。

为了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人因工程学把人的工作优化问题作为追求的重要目标。

其标志就是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高效、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和生活。

高效,就是在保证高质量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安全,是指减少或消除差错和事故;健康,是指设计和创造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舒适,是指作业者对工作有满意感或舒适感,它也关系到工作效率和安全,是对工作优化的更高要求。

1.1设计的容选题的目的及意义在大学期间也层多次去过一线城市旅游,在见识过其他城市的公交站台以后,队本校周边的公交站台也有了一些改动的想法,尤其是在学习了人因工程学以后,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队公交站台的改进,更加方便同学们的出行.1.2背景简介公交车站台从深层面上说是展示城市形像的窗口和平台,公交站台在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的审美要求等设计要素的同时,也体现了城市文明进程。

公交站台应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它的设计应该包含了乘客的候车平台、顶棚、站牌、区域地图、候车座位、照明系统以及站台前公交专用道路。

乘客使用的是公交的整个系统,包含站台、标识、座椅、站牌、道路等。

因此在设计公交车站台时,应该尽量考虑到多方面,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其分析本人对安工大东校区的公交站台进行了详细的观察,以正门门口的公交车站为对象,拍照取样和收集数据,并进行缝隙。

下面是本人对现存问题的分析:现在安工大东校区公交站台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安工大东校区公交站台进行分析研究,结合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的缺点主要有:a)站台乘客拥挤问题b)站台烟尘问题c)站牌问题问题分析2.1.站台乘客拥挤问题分析公交车对社会影响巨大可谓是巨大的,对城市发展起着最基本的推动作用。

公交车给人们带来了极大方便,使得市民体验到彼此间前所未有的接近,它缩短城市和邻近村镇间的距离、往来频繁,更重要的是市民乘坐公交车的同时也是在为我们整个人类节能减排做一份小小的贡献。

然而有些公交站台的设计却不那么的合理。

随着中国人口总量的增长,为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市中来生活。

伴随着城市中人口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市民也选择了公交车为主要的出行工具。

然而,公交站台乘客的拥挤却让人们对等待公交产生了厌烦。

以下是以安工大东校区公交车站为例来说明:我是在晚上七点钟进行观察的.通过观察发现站台已经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拥挤,有的学生都已经站到了站台的边沿上了。

为了对其作出更好的改善方案,对现场站台进行了简单的估计计算,为便于理解,下面是站台的大概模型图.图 1 候车亭示意图结果如上图所示,整个公交车的站亭有2.60m宽,但是站台亭子前面可容人们站立的宽度仅有1.30m。

作为支撑作用的亭身立于正中央,亭子后半部分的130米宽的面域就成了空地,没有发挥到解决站台拥挤的作用上来。

根据实地测量计算得出平均人流密度为:2.5人/平方米(本数据为网上查询,未必准确)。

根据心理学的有关调查研究表明,通常把心理空间分为了四个围,即紧身区(亲密距离)、近身区(个人距离)、社交区(社交距离)、公共区(公共距离)由于彼此之间的距离落到了<=450mm,属于亲密距离的围,陌生人之间落到了这个区间易让人感到不适。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改善。

2.2站台烟尘问题分析烟尘问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全国各地不仅是公交车站,在任何一条马路上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安工大在马是属于人流量相当大的地方,马路上车流量很大,烟尘问题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需要改善。

2.3.站牌问题分析站牌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①站牌位置问题,②夜晚昏暗问题,③路线图区域高度问题。

对于站牌位置问题,站牌是位于候车亭的一侧,当乘客查询公交路线时,很容易挤在公交亭后的过道中,这就给乘客和过道中的摩托车造成不便和一定的安全隐患。

对于夜晚昏暗问题,路灯距离站牌的位置很远,所以在夜晚的时候,公交站牌和候车亭都会有光线不足而造成昏暗的问题,会不方便乘客夜晚查询公交路线。

另外,昏暗的环境还容易使人产生不安全感。

对于路线图区域长宽比例不足,当乘客看最高的路线时需要尽力仰头,而看最低位置路线时需要俯身或蹲下才能看清,这些会造成乘客的不舒适感,反应了视觉运动规律中眼睛沿垂直方向运动比沿水平方向运动更易疲劳。

三.改进方案(一)对站台总体结构改进1港湾式停靠站长度计算港湾式停靠站就是在道路车行道外侧,采取局部拓宽路面的公共交通停靠站,公交车辆停靠在港海,而不占用行车道图2 公交站台总体尺寸图进出站过程分析公交车辆在站台的运行可分为进港湾和出港湾两个阶段。

下面对这两个阶段中公交车辆的运行轨迹进行分析,并以此确定站台泊位乃至整个站台的长度。

(1)、车辆进港湾阶段因公交车辆进港湾停靠必须经历变换车道和减速停靠两个过程,现对这两个过程分别予以描述。

如图所示A.变换车道的过程。

公交车辆在转换车道进港湾的过程中需经历三个关键状态:即变换车道前的状态1、车辆反向转弯时的临界状态2和变换车道完毕的状态3。

重要的是要确定车辆的运行轨迹只需对状态2的位置和状态3的纵向位置进行研究。

实践证明,在公交车辆变换车道时,中间临界状态2的位置应刚好在状态1、3的中心对称处,即车头刚进入港湾而车尾即将进入港湾时的位置。

同时,为避免与已进站停靠的公交车辆发生碰撞,公交车在转换车道的过程中,应能保证在其倾斜角度最大时车身壁不对公交车1构成威胁,而当进站公交车运行到车尾与已停靠的公交车1的车头在同一横截面上时,则恰好满足这一要求,此时即为临界状态2的纵向位置。

此时即为临界状态2的纵向位置。

同理.由车辆前后轮运行轨迹的互逆性可知:状态3时公交车车尾的纵向位置应是刚好与状态2时车辆的最前端在同一横截面上。

通过以上分析,公交车辆在状态2和状态3时的具体位置便可确定.从而整个车辆转换车道的运行轨迹得以确定。

由图2可知,公交车辆变换车道所需的空间长度应为公交车辆的对角线长和公交车长之和,共计算公式如下:为公交车辆长(m),为公交车辆宽(一般取2.5m)B、减速过程公交车辆在车道变换后,需经过减速方能在站台停靠、其减速段的长度,可由下式计算:v为减速前的速度:a为减速度(一般取3.0 )。

C、进站长度计算由以上分析知,港湾式停靠站进站所需的长度应为和之和,计算公式如下:(2)、车辆出港湾的过程因公交车辆出港湾时.,不受停靠车辆的影响,因此车辆可以转弯半径直接出站,车辆前悬运行轨迹见图1。

由图所示的几何关系可知,车辆出港湾所需的长度的计算如下:R为车辆出站时前悬转弯半径(一般12 m长的公交车的转弯半径为13.9-15.5 m),在此取15m,车道宽d(一般取3.5m)。

由图2可知,整个港湾式站台长度应包括n个公交进港湾所需的长度的总和,以及最后一个泊位的公交车辆出港湾的长度。

计算公式如下:令v=4 ,以12m长的公交车为例,各不同泊位教的港湾式停靠站台长度计算见表1:表1我们设计的是泊位数1个,公交站长为36m,某个车站长度大约为33m,需要调整为36m。

2.站台宽度确定b(一般取站台宽度基本由两部分组成,即乘客候车区宽度b和站台两侧沿安全带宽t0.4m )。

由此可得侧式站台基本计算公式如下:站台的总宽度C B ,计算公式:C B =b+2t b ,乘客候车区宽度影响因素分析由以上站台宽度计算公式可知.站台宽度主要由候车区宽度决定。

乘客候车区的宽度应根据车站候车人数站台人流分布特征以及各泊位停靠的线路数等因素来预侧。

a.车站候车人数。

站台宽度设计的最基本要求就是满足候车乘客所需的空间要求。

候车人数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到候车区的宽度。

我们选取高峰时段上车乘客数为基本研究参数。

b.站台人流分布特征。

有研究证明:当人流分布密度ρ= 2.52m 人时,在这种密度中的人群,可以读书看报,也可适当流动、有利于均匀分布。

c.各泊位停车线路数。

因为在公交站台上,一般都是好几条线路的车辆使用同一个泊位,同一泊位通常会有好几趟公交车辆的乘客在等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