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 第4-6章-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感觉的分类
Baidu Nhomakorabea
1.外部感觉 外部感觉是由有机体以外的客观刺激引起、反映外界 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 外部感觉主要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 2.内部感觉 内部感觉是由有机体内部的刺激引起、反映有机体自 身状态的感觉。 内部感觉主要有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二、知觉的含义
(一)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 映。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整合后的综合反 映。 (二)知觉的分类 1.视知觉、听知觉等 根据知觉过程中感受器的不同,知觉可分为视知觉、听知觉、 嗅知觉、味知觉和触摸知觉等类型。 2.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依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 运动知觉。
三、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一)感觉和知觉的共同点 1.反映的对象相同——都是对当前客观事物的反映。 2.依赖的物质基础相同——都是人脑的活动。 (二)感觉和知觉的差异 1. 产生的来源不同 感觉主要来自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及其客观刺激的物理特征。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进行综合和解释的心 理活动过程。 2.反映的具体内容不同 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不 同属性、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整体的反映。 3.生理机制不同 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一、感觉的含义及其分类 (一)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 反映。

(二)感觉的特点 1.感觉是对当前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不是对过去的或间接的事 物的反映。 2.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 3.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二)知觉者的主观因素 知觉者的需要与动机、愿望与要求、目的与任务、兴趣与爱好、已 有知识经验等等,都是把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重要主观条件。 二、知觉的整体性 是指根据自己的知识与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不同属性、不 同部分的刺激信息作为整体反映的过程。客观事物只有部分或个别 属性作用于感官,但人对它们的知觉是完整的。 三、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过程中,个体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感知的事物 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其确定意义的过程,即为 知觉的理解性。 它与个体的知识经验、实践经历、言语指导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 有关。
第二节 感觉的测量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一)感受性 感受性是指人的感受器对适宜性刺激的感觉能力。 (二)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者刺激变化的强度,或 者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变化所需的量的临界值。它是测量人的感 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 1.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绝对感 受性是指刚刚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强度)的能力。 二者呈反比关系:值越低(刺激量越小),感受性越大。
第四节 知觉的组织
心理学把由感觉到知觉的选择处理过程称为知觉的组织。其中最 主要的组织原则有四种。 一、相似原则 按刺激物相似特征组成的个体知觉经验倾向。 二、接近原则 按刺激物间距离关系组成的个体知觉经验倾向。 三、闭合原则 个体运用经验补充或删减刺激物线索以获得有意义或合乎逻辑的 知觉经验。如图4-5 四、连续原则 指心理上的连续,如图4-6
(四)信号检测论 主要用于测试人对刺激信息的辨别能力,能把被 试反应的主观因素和感受性两者区分开来。 一般在信号和背景不易分清的条件下进行,更适 宜于人的主观因素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的研究。
第三节
感觉现象
一、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 发生变化的现象。 视觉适应是最常见的感觉适应现象,包括明适应和暗适应两 种。 二、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是指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一)同时对比 不同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同时对比现象。 (二)继时对比 不同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对比现象。
2.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 差别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够引起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 的最小差别量。它是衡量差别感受性的指标。 差别感受性是指刚刚能够觉察出同类刺激之间的最小 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二者呈反比关系: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差别感受性越 小;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则差别感受性越高。
二、感觉阈限测量
(一)极限法 又称最小变化法、序列探索法、最小可觉差法(或 最小差异法),是直接测量感觉阈限的基本方法。 操作方法:按照大小呈现刺激系列,各刺激间强 度差异微小且间距相等,要求被试对其做出“有”或 “无”的感觉的判断。 (二)平均差误法 又称调整法、再造法、均等法,它可以用来测定绝 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操作方法:向被试呈现一个标准刺激,再让被试调 整一个比较刺激,使之与标准刺激相等。

第五节 知觉的基本特征
一、知觉的选择性 人根据自己当前的需要与兴趣,对某些有意义的刺激物进行选 择加工的过程称为知觉的选择性。 被选择进行加工的刺激信息,称为知觉的对象,而同时作用于感 觉器官的其他刺激信息称为知觉背景。
(一)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1.强度大,对比明显的刺激物,容易成为个体的知觉对象。 2.在空间上接近、连续,形状上相似,尤指符合格式塔心理学知 觉组织原则的客观刺激物,容易成为个体的知觉对象。 3.在相对静止的背景上运动着的客观事物,容易成为个体的知觉 对象。 4.维度变化多的客观刺激物容易被知觉为对象。
(三)恒定刺激法 又称固定刺激法、正误法、次数法。不仅可 用于测定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阈限,还可以用于 确定其他心理量。 操作方法:通过预实验,先选定若干个刺 激,,其中最大刺激强度为几乎95%的次数都 能被感觉到,最小刺激为几乎5%的次数能被感 觉到。此范围内选择5~7个强度等距的刺激。每 个刺激随机呈现多次(50~200次)。根据被试 报告次数的整体分布来测定感觉阈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