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的治疗现状分析
中医治疗酒精肝的方法

中医治疗酒精肝的方法
中医治疗酒精肝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中药治疗:常用的中药包括柴胡、黄芪、白术等,这些中药可以增强肝脏的修复功能,促进肝脏细胞再生,帮助肝脏恢复功能。
2. 针灸疗法:针灸可以通过调整气血运行,促进肝气通畅,改善肝功能,减轻肝脏炎症和肿胀,缓解酒精肝的症状。
3. 艾灸疗法:艾灸可以温通经络,活血化瘀,促进肝脏的血液循环,促进代谢产物的排泄,缓解肝脏的负担。
4. 调整饮食:中医治疗酒精肝也会建议患者调整饮食,少吃肥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加强营养补充,同时还要避免饮酒。
5. 调整生活方式:中医治疗酒精肝也会建议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酒、戒烟,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酒精肝需要针对个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具体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使用需要在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同时,治疗过程中应与西医治疗相结合,定期进行检查评估疗效。
酒精性肝病防治研究现状

标 。 ( 0 颅 脑 外 伤 区 出 血 或 脑 出 血 急 性 期 , z 1) 如 — S M 法 检 测 呈 慢 波 功 率 , 弥 漫 性 增 高 , tS M P 且 经 -P 分析 , 照组全 部频段均对称 分布 , 对 a频 段 电 压 平 方
维普资讯
・
468 ・
人 民军 医 2 0 0 2年 第 4 5卷 第 8期 ( 第 5 3期 ) 总 1
( E , N。负 相 波 做 图 , 药 后 波 幅 增 高 , 明 S P) 以 。 给 说 皮 层 状 态 已得 到 改善 ; 无 变 化 , 皮 层 功 能 示 无 改 如 则 善 , 因此 , 作 为 选 择 脑 血 管 搭 桥 手 术 的 重 要 参 考 指 可
2 发病 机 制
2 1 酒 精 及 代 谢 产 物 对 肝 细 胞 的 毒 性 作 用 还 原 . 型辅酶 ( NADH) 乙 醛 , 者 的代 谢 是 由 黄 嘌 呤 脱 和 前 氢 酶 及 氧 化 酶 起 作 用 , 酶 保 持 着 动 态 平 衡 。 由 于 两 还 原 型 辅 酶 的增 加 , 化 酶 的作 用 占优 势 , 果 使 自 氧 结 由 氧 产 生 增 加 , 致 肝 细 胞 损 害 , 生 高脂 血 症 和脂 导 发
酒 精 性 肝 病 防 治 研 究 现 状
2 10 山东 泰安 70 0 解放军 8 8医 院 甘 天 福 丁 明 权 张 光 曙
近 年来 , 精 性 肝 病 ( D) 发 病 率 呈 上 升 之 酒 AL 的
证 实 的酒 精 性 肝 病 病 人 , 般 均 有 每 日饮 酒 ≥ 8 , 一 0 g 连 续 5年 以 上 饮 酒 史 。经 病 理 证 实 为酒 精 性 肝 硬 化 病 人 平 均 每 日饮 酒 量 为 1 0 g 饮 酒 时 间 持 续 ≥ 1 6 , O 年 。酒 精 量 换 算 公 式 为 : 酒 量 ( )×酒 精 含 量 饮 m1 ( ) . ( 精 比重 ) ×0 8 酒 一酒 精 ( ) g 。
酒精性肝病病例报告(1)

THANKS
感谢观看
既往史及个人史
患者否认肝炎、结 核病史,无 手 术 、 外伤、输血史。
个人史:偶尔吸烟史, 饮酒史20年,每日约 40 ° 白 酒 半 斤 , 折 合 酒精量160g/L。
否认“高血压”、 “糖尿病”、“冠 心病”病史。 否 认 食物药物过敏史。
入院查体
神志清楚,精神差,皮肤、巩膜黄染,双肺呼吸 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心音有力, 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上腹部有压痛,无反 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 音4次/分。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双手细微震颤。神经系统病理征未引出。
肝衰竭诊断标准目前仍不统一,不同地区和组织对 于肝衰竭的认识存在差异。肝衰竭早诊断可以改善 患者的预后,且肝衰竭前存在“黄金窗口期”,该 窗口期对于预后非常重要。病因及诱因、炎症和免 疫反应相关指标、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肝细胞再生 相关指标、风险预测模型等方面的研究可能对肝衰 竭前期的发生进行预警。作为一名临床医师,应该 及早发现、早诊断肝衰竭,给予对症治疗,避免肝 衰竭持续加重,减轻患者病痛,减少医疗支出。
02
体质量减轻;
0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黄疸;
04
神经精神症 状;
05
肝掌、蜘蛛 痣。
诊断
一.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 年,折合乙醇量男性≥40g/d,女性≥20g/d;或 2 周 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乙醇量>80g/d。(乙醇量(g)= 饮酒量(ml)×乙醇含 量(%)×0.8)
二.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 谷氨酰转移酶 (GG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和缺糖转铁蛋白(CDT)等指标升高。其中AST/ALT>2、GGT 升高、MCV 升高 为酒精性肝病的特点,禁酒后通常4 周内基本恢复正常(但GGT恢复较慢)。
酒精性肝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酒精性肝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摘要】目的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是因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中毒性肝损伤,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这3种形式可单独或混合存在。
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相当复杂,已成为最近几年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酒精性肝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酒精性肝病tnf-a nf-kb营养因素遗传【中图分类号】r575.5【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5-039-02酒精性肝病(ald)是因长期过量饮酒导致的中毒性肝损伤,根据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提出的酒精性肝病病理学诊断标准,可分为轻型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5种类型,ald是西方国家导致肝硬化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常见十大死因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习惯的改变,ald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酒精已成为继病毒性肝炎后导致肝损害的第二大病因[1]。
关于ald 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诠释如乙醛的毒性作用,内毒素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作用,氧化应激与自由基,肝细胞蛋白质的改变及诱导的免疫反应,肝星状细胞活化与肝纤维化进展。
而继发性免疫反应内毒素诱导的炎症反应﹑细胞因子的作用则起关键作用[2]。
因此,对ald发病机制的研究很有必要,对临床诊断ald和指导用药提供依据。
肝脏是体内酒精代谢的最主要器官,其中90%~95%酒精在肝脏通过乙醇脱氢酶(adh)和微粒体乙醇氧化酶系统(meos)进行氧化代谢,当血循环中乙醇含量较低时,主要由adh代谢,而血中乙醇水平很高时或长期饮酒者,则主要由meos起作用,乙醇诱导的细胞色素p450称为p450iie1或cyp2e1[3]。
研究表明,长期大量饮酒可使得肠通透性明显增加,酒精可影响kupffer细胞的吞噬﹑杀菌和生成因子等功能使肝脏对lps的清除减少,血液中的lps增高,引起内毒素血症,lps首先与血浆中的lbp结合,lbp为血清中的一种糖蛋白,对各类细菌的类脂a均具高度聚合力,能与lps形成lps-lbp复合物。
酒精性肝病基层诊疗指南

药物性肝病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可能导致药物性肝 病,其临床表现与酒精性肝病相似, 但无饮酒史。
03
酒精性肝病的治疗
一般治疗
戒酒
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最基本措施 ,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改善肝功能 。
营养支持
针对酒精性肝病患者,提供适当的营 养支持,包括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食 物,以满足身体需求。
生活方式调整
抗纤维化药物
对于已经出现肝硬化的 患者,可考虑使用抗纤 维化药物,以延缓病情
进展。
其他药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医生可能会开具其他药
物治疗。
其他治疗方式
01
02
03
04
中医药治疗
根据中医理论,可使用中药方 剂或中草药进行治疗,以调理
身体、改善症状。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酒精性肝病患者,如 出现肝功能衰竭或肝硬化等,
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异常,如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AST)升 高,血清白蛋白降低等。
影像学检查
超声、CT或MRI显示肝脏脂肪 浸润和/或纤维化。
诊断流程
2. 体格检查
检查患者是否有肝肿大、黄疸 、肝病面容等体征。
4. 影像学检查
进行腹部超声、CT或MRI检查 ,观察肝脏形态和结构。
1. 询问饮酒史
酒精性肝病基层诊疗指南
目录
• 酒精性肝病概述 • 酒精性肝病的诊断 • 酒精性肝病的治疗 • 酒精性肝病的预防与康复 • 酒精性肝病的基层诊疗实践
01
酒精性肝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 导致的肝脏疾病。
分类
酒精性肝病可以分为酒精性脂肪 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 化和酒精性肝硬化等类型。
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研究

2 1 两组 患 者 临床 疗 效 的 比较 , . 见表 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 能, 表2 . 见 。
3 讨 论
的临床诊断标准, 其临床分型诊断如下 () 1轻度酒精 性肝病( ) 2 酒精 性 脂肪 肝 () 3 酒精 性 肝 炎 ( ) 精 性肝 纤维 化 ( ) 4酒 5 酒精 性 肝
11 -床 资料 . l 占
111 诊 断标 准 ..
效: 未达到 以上标准或者 病情 加重。 . 统计学处理方法 15 采用S S 0 o P S1 .K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 计量 资料 的比较 用t 验 ; 检 计数 资料 的 比 较用 卡 方 检 验
2 结 果
A D 断 参照 2 0 年 l月 由 中华 医 学 会 肝病 学 分 会 通 过 L 诊 02 0
【 要 】 目的: 摘 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 对酒精性肝病的治疗效果 。 方法 : 8 将12 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 治疗组和对照组 , 对照组6 例患者给予维生素C 4 和甘草酸二铵 , 治疗组6 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3 周。 4 ~4 结果 : 治疗结束后, 两组 患者 肝 功 能均 有 不 同程 度 的 改 善 , 治疗 组优 于 对 照 组 。 但 结论 : 烯磷 脂 酰 胆 碱 能 显著 改善 酒 精 性 肝 病 引 起 的肝 细胞 损 害 。 多
14 疗 效评 定标 准 .
随着 经 济水 平 的 发展 , 国酒 精 性 肝 病 ( L 的 发 病率 明 我 A D)
显增加, 已经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 的肝脏疾病 , 日益为人 也 们重视 , 而有 所 局 限 的 是 目前 酒 精 性 肝 病 的 治疗 方 面 除 了戒 酒 , 治疗外, 支持 缺乏 特 效 的治 疗措 施 , 为此 , 笔者 进 行 了探 索 ,
酒精性肝炎的预后评估

酒精性肝炎的预后评估编者按:“第九届全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酒精性肝病学术会议”期间,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原解放军第三O二医院)非感染性肝病科邹正升教授发表了题为“酒精性肝炎的预后评估”,现对相关内容进行报道。
酒精性肝病(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慢性肝脏疾病,疾病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炎(AH)、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至肝功能衰竭。
该病是我国的常见肝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最新的中国指南将酒精性肝病的临床分型分为:轻症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脂肪肝、AH和酒精性肝纤维化及肝硬化。
来自北京解放军第302医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至2013年12年间住院的酒精性肝病患者疾病谱分型比例分别为:酒精性肝硬化(81.18%)、轻型AH(9.51%)、重症AH(5.51%)、酒精性脂肪肝(3.80%)。
其ALD在所有肝病中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
对AH早期进行预后评估有助于判断病情以及指导治疗,尤其是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从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目前对AH的严重程度评估方法很多,多种评分系统可供使用,包括CTP分级、Maddrey’s 判别函数、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Glasgow肝炎评分(GAHS)、Lille评分、ABIC评分、AHHS评分(表1)。
表1 AH预后评估的评分系统提出及公式1、CTP评分CTP评分是临床上使用最早且最常用的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方法。
模型的主要指标包含肝性脑病、腹水、胆红素、白蛋白、凝血功能(PTA或PT或INR),其中在评估胆汁淤积性疾病(PBC及PSC)时需要对胆红素分值进行校正。
此外CTP评分需要纳入肝性脑病及腹水这两项主观指标,评分的客观准确性受到一定影响。
2、Maddrey’s判别函数、MELD评分及GAHS评分临床上最常使用的AH预后评分系统是Maddrey’s判别函数、MELD评分及GAHS评分。
Maddreys判别函数是最早的用于重症AH 的分级评分标准,计算方式为:4.6×〔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对照凝血酶原时间(可取12秒)〕+血清胆红素水平(mg/dL)。
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乙醇性肝病疗效分析

2 结 果
1 . 2 治 疗 方法 :两组 患 者 在进 行 治疗 前 后 均需 要严 格 戒 酒 ,并
根 据具 体 的情况适 当的服用 维生 素和 能量 剂等 作 为基础 的治 疗 。
两 组 患 者 中 ,试 验 组 显 效 2 1 例 ,有 效 2 6 例 ,总 有 效 率 为
物 ,本 次试验 的治 疗周期 为4 周左右 。
表 1治疗前后各肝功能指标变化 ( ±s)
者 总 有效 率 比较 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P<O . 0 5 ),并且 两 组 患者 均 为 出现任何 较 为严 重的不 良反 应发 生 。具体 的肝 功 能等情 况 的
指 标情 况见表 1 。
7 6 6 2
吉林 医学2 0 1 3 年1 2 月第 3 4 卷 第3 6 期
硫 普罗 宁联 合 多烯磷脂 酰胆碱 治疗 乙醇性肝 病疗 效分析
王菊芳 ( 山西省大 同市第 四人民医院肝病科 ,山西 大同 0 普罗 宁联 合 多烯 磷脂 酰胆 碱治 疗 乙醇 性肝 病疗 效情 况 。方 法 :选 择 接受 乙醇 性肝 病治 疗 的患 者9 8 例 ,分 为 试 验 组 与对 照组 ,每 组4 9 例 ,两组 患者 治疗 前后 均严 格戒 酒 ,根 据具 体 的情况 适 当的使 用维 生 素和 能量剂 等 作为 基础 的治疗 。其 中试 验组 每天 额外 进行 静脉 滴注4 6 5 mg 的多烯 磷脂 酰胆 碱 和2 0 0 mg 的硫普 罗 宁 ,在 此治 疗期 间不 可 以使用 降酶类 的药 物 。结果 :两组 患者 中 ,试验 组显效 2 l 例 ,有 效2 6 例 ,总 有效率 为 9 5 . 9 %。对 照组 显效 9 例 ,有效 2 9 例 ,总有 效率 为7 7 . 6 %,两组 患者 总有效 率 比较差 异有统 计学 意义 ( P<0 . 0 5 ),并且 两组 患者 均为 出现 任何 较为严 重 的不 良反应 发生 。结论 :硫普 罗宁 联合 多烯磷 脂酰 胆碱 治疗 乙醇 性肝 病疗 效较 好 ,值得 在实 际临床 中进行 推广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精性肝病的治疗现状分析作者:梁瀚文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13期摘要:近年来,我国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ALD成为了不容忽视的、严重威胁大众健康的隐形杀手。
据此,主要从西医和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病两方面进行介绍。
目前西医治疗酒精性肝病主要从戒酒、营养支持、药物治疗、联合治疗、手术治疗等方面着手,其中戒酒是最直接、最基础的措施。
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病主要使用中药,单味中药及复方在治疗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存在成分复杂、作用机理不明确、未知副作用等问题。
酒精性肝病虽然可以从西医和中医两方面进行治疗,药物种类繁多,但临床上缺乏针对酒精性肝病治疗的特效药,仍需进一步探索新的治疗途径。
关键词:酒精性肝病;治疗;西医;中医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9.13.041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由于长期大量摄入酒精导致的肝脏疾病。
随着饮酒年限以及饮酒量的增加,损伤也呈现进展状态。
2018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指出ALD临床可分为轻症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5型。
虽然未发现全国性、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但一些区域性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我国饮酒率和患病率都呈逐年上升趋势。
2011~2016年5年之间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肝病患者中酒精性肝病比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酒精性肝病好发于40~60岁人群。
西北地区(陕西、甘肃、新疆)人群总饮酒率66.2% ,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国内首个酒精性肝病研究所主任李保森指出我国酒精性肝病的发病人数以及占肝病的比例仍会继续上升。
本文主要从西医、中医两个方面总结酒精性肝病治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后期治疗研究指明方向。
1 西医治疗酒精性肝病1.1 一般治疗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肝病最直接、最基础的措施。
戒酒可以减轻任何阶段的酒精性肝病患者的肝组织形态及肝功能的损害,减缓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从而提高ALD各阶段的存活率,早期戒酒30%的患者均可以完全恢復健康。
一般情况下,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酒精依赖。
酒精依赖者在医院住院期间完成脱“瘾”后,仅是摆脱了躯体对酒的依赖,而精神或心理上的渴求则需要更加科学系统的长期治疗。
大多数的患者在戒酒时都会出现戒酒综合征,如厌食、恶心、抑郁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抽搐、认知障碍等情况。
当患者出现戒酒困难时,还应使用适当的外力进行干预,如心理辅导、有效的家庭支持等,增加戒酒成功率,降低复饮率。
除戒酒外,合理的营养也是防治酒精性肝病的物质基础,营养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疾病的转归与否。
早期的酒精性肝病没有明显症状,或仅出现食欲不振、胃部不适等轻度不适,而中后期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长期营养失调会影响机体免疫功能,使肝脏的解毒能力以及对病原体的抵抗力降低,导致肝功能更易受到损害,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
大多数的酗酒者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患者可以选择夜间加餐、优质蛋白、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益生元和益生菌等饮食疗法,从而促进肝功能恢复,降低相关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发生。
1.2 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并没有针对酒精性肝病治疗的特效药。
轻中度酒精性肝病的患者仅需在戒酒和营养支持基础上密切观测即可,而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等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缓解或改善症状,药物有如下几种。
1.2.1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对于早期酒精性肝病无治疗作用,但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临床上应用较普遍。
糖皮质激素治疗和非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患者28天生存率显著提高。
有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可降低28天死亡率,但在90天或1年的治疗效果没有明显改善。
糖皮质激素副作用较多,如向心性肥胖、骨质酥松、抑制免疫等,临床上使用时应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合理地使用,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把危害降到最低。
1.2.2 已酮可可碱临床上较少应用己酮可可碱治疗酒精性肝病,且目前尚缺乏己酮可可碱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研究。
有研究表明其可减少感染的发生率,当患者出现合并感染的情况下可作为糖皮质激素的替代药物。
林素芳通过前瞻性实验研究发现己酮可可碱与强的松龙片治疗重症酒精性肝炎疗效的比较,发现前者在降低患者死亡率及减少严重并发症方面效果更优。
1.2.3 多烯磷脂酰胆碱多烯磷脂酰胆碱作为酒精性肝病的辅助治疗药物,可用于治疗脂类代谢异常所导致的酒精性脂肪肝,其作用机制主要是修复肝细胞膜、加速脂质代谢。
另外,因多烯磷脂酰胆碱含有苯甲醇,过敏者及婴幼儿应忌用。
1.2.4 美他多辛美他多辛能够改善ALD患者的肝功能、总胆红素及血脂水平,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疾病预后,降低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的近期死亡率,在ALD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美他多辛还可以加快酒精从血清中清除的速度,对改善酒精中毒症状和行为异常等现象十分有利。
1.2.5 还原型谷胱甘肽还原型谷胱甘肽能够激活机体内的氧化还原系统,抑制肝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
其主要成分谷氨酸、甘氨酸会参与多种生化代谢反应,促进肝脏解毒减轻肝组织损伤、促进肝细胞修复,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从而治疗酒精性肝病。
1.2.6 水飞蓟素类临床上使用的水飞蓟素类包括水飞蓟素、水飞蓟宾胶囊、水飞蓟宾葡甲胺等。
具有稳定肝细胞膜、保护肝细胞酶系统、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提升肝脏的解毒能力,改善肝功能指标与血脂水平。
其中,水飞蓟宾葡甲胺更易溶于水、吸收迅速,具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
1.2.7 腺苷蛋氨酸腺苷蛋氨酸可以通过提高胱硫醚β合成酶活性来改善内质网应激,也可以通过抑制ERS 诱发的肝细胞凋亡的作用来改善酒精所致的肝损伤,进而减少肝细胞凋亡,减轻肝脏损伤。
1.2.8 异甘草酸镁异甘草酸镁对于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确切、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另外,一些临床研究显示双环醇、硫普罗宁等也能改善酒精性肝病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
1.3 联合治疗临床上医生往往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联合使用两种或三种药物治疗酒精性肝病,以减轻药物的副作用或增加疗效。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改善肝功能指标,降低肝纤维化程度,促进肝细胞再生,二者相互补充共同发挥治疗作用。
有研究表明药物联合常规治疗亦可提高治疗效果,如美他多辛胶囊联合戒酒、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健康干预管理可以使患者更容易戒除酒瘾,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4 手术治疗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当患者病程进展到酒精性肝硬化终末期,出现严重并发症且药物治疗无效时,可以考虑肝移植。
移植前应先戒酒,可以改善患者预后及肝损伤,提高所有阶段ALD患者的生存时间。
术前戒酒超过6个月还可能降低术后复饮的可能性,术后戒酒或非过量饮酒也可以促进移植后长期生存率。
并且有研究表明以酒精性肝病为第一移植原因的患者在术后复饮率更高。
因此,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适当调整戒酒时间,并且于术后继续戒酒以降低肝移植后再入院的风险。
2 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病中医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许多古代文献中都记载着有关解酒毒的药物。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医药研究工作者对中医研究的逐步深入,单味中药及复方在 ALD 的治疗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蒋琴等对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发现临床运用中药治疗酒精性肝病主要从专家经验方、验方举例、自拟方等方面进行,均取得一定疗效。
在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治疗酒精性肝病方面,葛根、枳椇子、姜黄、黄芪等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一定防治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
王莹等应用黄芪治疗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发现黄芪粗提物通过下调肝脏指数,改善肝功能指标,减轻肝细胞坏死和脂肪变性程度,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张志毕等运用余甘子治疗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发现余甘子通过乙醇代谢酶活性调节、脂代谢调控、抗氧化损伤、抗炎和抗细胞凋亡对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作为开发解酒护肝类保健食物的依据。
此外,还有一些中西医联合治疗,如中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ALD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血清指标改善明显。
中医药在本领域的研究仍处于临床观察总结阶段,且缺少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研究,判断疗效时标准不一,缺少客观评价标准;另一方面,对于中药复方进行研究的相关实验,其作用的机理以及研究并没有深入地进行探讨。
此外,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可能存在某些对人体有害的未知毒副作用,仍需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3 结论目前西医治疗酒精性肝病主要从戒酒、营养支持、药物治疗、联合治疗、手术治疗等方面着手,其中戒酒是最直接、最基础的措施。
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病主要使用中药,中医药研究工作者通过对中医研究的逐步深入,单味中药及复方在治疗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存在成分复杂、作用机理不明确、未知毒副作用等问题。
酒精性肝病虽然可以从西医和中医两方面进行治疗,药物种类繁多,但临床上缺乏针对酒精性肝病治疗的特效药,仍需进一步探索新的治疗途径,研制出针对疾病的药物和方法,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此外,中西医结合能兼容中药和西药两者共同的优势,可以作为酒精性肝病治疗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1] 酒精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年更新版)[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8,34(05):939-946.[2]高广甫,张淑凤,王长武,等.206例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特点[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33(09):1766-1768.[3]延华,张粉利,高艳琼,等.饮酒与酒精性肝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07):917-918+920.[4]我國酒精性肝病处于大规模发病初期[J].河北中医,2014,36(12):1867.[5]朱冰,刘利敏,刘鸿凌.重症酒精性肝炎治疗进展[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6,19(01):117-120.[6]曲红艳,徐鹏程.不同康复期酒精依赖者环境线索诱发反应比较观察[J].人民军医,2016,59(06):595-596.[7]陈娟.营养治疗对肝硬化患者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4):174-175.[8]Mathurin P,O"Grady J,Carithers RL,et al.Corticosteroids improve short-term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lcoholic hepatitis: meta-analysis of individual patient data[J].Gut,2011,60(2):255-260.[9]Thursz MR,Richardson P,Allison M,et al.Prednisolone or pentoxifylline for alcoholic hepatitis[J].N Engl J Med,2015,372(17):1619-1628.[10]旷晓晴,张小燕,傅念.己酮可可碱和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酒精性肝炎的meta分析[J].临床荟萃,2016,31(09):1023-1026+1029.[11]林素芳.己酮可可碱治疗重症酒精性肝炎的前瞻性临床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07):924-926.[12]何炎坤,黄雄立,张晓云,等.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30):3799-3800.[13]李游,章燕虹,沈薇.美他多辛治疗酒精性肝病的meta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8,(2):181-185.[14]张新民.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在酒精性肝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18,19(01):81-83.[15]陈梅.美他多辛胶囊联合健康干预管理对酒精性肝病患者预后的影响[J].肝脏,2018,23(06):557-558.[16]张敏.重症酒精性肝炎与肝移植[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4,(1):12-14.[17]张敏,向轶,丁晋彪,等.酒精相关性肝病肝移植术后再饮酒与生存分析[J].肝脏,2014,19(09):647-649.[18]蒋琴,毛德文,易鑫宇,等.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研究及思考[J].大众科技,2017,19(08):90-93.[19]王莹,刘馨宇,王沙沙,等.黄芪粗提物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16,38(02):105-108+138.[20]张志毕,张媛,于浩飞,等.余甘子提取物对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7,38(05):350-356.[21]谢函君,叶志伟.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06):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