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治疗原则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7
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因素
三、精神因素
大脑皮质功能失调还可以引起交 感神经兴奋,使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 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增多,增加心输出量, 促进小动脉痉挛,使得血压增高
Page 8
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因素
四、体重因素
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约60% 的肥胖者合并患有原发性高血压,肥胖 使患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2~6倍。体重 每增加10kg,收缩压升高2~3mmHg,舒 张压升高1~3mmHg
Page 26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
基于肾脏潴留过多钠盐的治疗
噻嗪类利尿药是常用的降压药,用 药早期通过利尿、减少血容量而产生降 压作用,长期用药则可以通过扩张外周 血管而产生降压作用。
Page 27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
四、血管机制
外周阻力血管的变化对血压的影响 较为明显,其中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 和血管内皮细胞生成、激活和释放的各 种血管活性物质(NO、PGI2、ET-1、 EDCF、EDRF)调节心血管功能。
六、内皮细胞功能受损
血压升高使血管壁剪切力和应力增加, 去甲肾上腺素和AT-Ⅱ等血管活性物质增 多,均可明显损害血管内皮及其功能
内皮受损后细胞变性、增大,内皮细 胞的间隙开放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流中 大分子物质如LDL、胰岛素以及各种细胞 生长因子可进入血管壁
Page 36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六、内皮细胞功能受损
Page 24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
三、肾脏潴留过多钠盐
许多途径可诱导肾脏潴留过量摄入的钠 盐,使体液容量增大,而个体对钠盐的敏感 性存在明显差异,由此可解释过多的钠盐仅 使一部分人产生升压反应
Page 25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
基于肾脏潴留过多钠盐的治疗
利尿药:氢氯噻嗪 该类药物可以增强氯化钠和水的排出 量,产生温和、持久的利尿作用 可以抑制远曲小管近端对氯化钠的重 吸收,同时促进钾-钠的交换,使得尿中钠、 氯、钾排泄均增加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五、血管重建
血压因素、血管活性物质和生长因 子以及遗传因素共同参与了高血压血管 重建过程
高血压伴发的血管重建包括血管壁 增厚、血管壁/腔比增加、小动脉稀少以 及血管功能异常
Page 33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五、血管重建
血管壁增厚的原因一是内膜下间隙 与中层的细胞总体积以及细胞外基质的 增加
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的活性, 使得Ang-Ⅱ的生成减少以及缓激肽的降解 减少,降低外周阻力,增加肾血流量,不伴 有反射性心率加快,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Page 20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
基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治疗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 氯沙坦、缬沙坦、坎替沙坦
可以竞争性阻断AT1受体,可以阻断 Ang-Ⅱ所有已知的作用,具有良好的降压 作用
NO与前列环素(PGI2)释放减少, 而具有强力缩血管作用的内皮素和血栓素 (TXA2)释放增加,导致血管舒张减弱 和收缩增强
白细胞粘附在血管壁后使血流从层流 变为涡流
Page 37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六、内皮细胞功能受损
粘附分子的表达增多造成白细胞、血 小板在血管壁粘附、聚集和释放,单核细 胞穿入内皮下层
Page 4
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因素
二、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很早就起了作用,胎儿营养不良
导致出生时体重偏低,此种低体重婴儿以后 发生高血压的几率增加,即使产后增加喂养 亦不能改变其8岁时的血压水平
☻膳食中高盐和中度以上饮酒是国际上已确
定的与高血压发病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
Page 5
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因素
滑肌细胞,属于硝基扩张药,在血管平滑
肌细胞内代谢产生NO,血管内皮细胞产
生EDRF,它们同属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
Page 31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五、血管重建
血管重建既是高血压所致的病理变 化,又是高血压维持和加剧的结构基础
血管壁具有感受和整合急慢性刺激 并做出反应的能力,其结构处于持续的 变化状态
Page 3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是睡眠呼吸疾病中最为常见 的一种,以睡眠中上气道阻塞、频繁出 现呼吸不畅和呼吸中断为特征,它可引 起一过性血压升高,长期可导致持续性 高血压,并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Page 11
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因素
七、吸烟
吸烟可导致高血压,并降低降压药物的 疗效,当高血压与吸烟并存时,使其患病急 剧升高。吸烟引起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发展是 因为正常肺泡巨噬细胞在烟的刺激下可释放 中性白细胞趋化因子,将噬中性白细胞吸引 到肺部,肺功能下降,进而损伤右心,右心 供血的右冠状动脉亦受吸烟影响则可能导致 高血压
Page 16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
基于交感神经活性亢进的治疗
3.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 利舍平(利血平) 、胍乙啶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中的囊泡膜具有很高的 亲和力,能与囊泡膜上胺泵(依赖于Mg2+-ATP的胺类 主动转运机制)呈难逆性结合,使囊泡膜失去摄取和贮 存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能力,从而使囊泡内递质的 合成与贮存逐渐减少,以至耗竭,使去甲肾上腺素能神 经冲动传递受阻,从而产生降压作用
结果是胰岛素在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方面的作 用明显受损一定量的胰岛素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低于预 计水平,导致代偿性胰岛素分泌增加,发生继发性高 胰岛素血症(高胰岛素原或其分子片段血症),可使 电解质代谢发生障碍,通过Na+-K+交换和Na+-K+ATP 酶激活,细胞内钠增加,并可使APⅡ刺激醛固酮产生 和作用加强,导致钠滞留
高血压的发 病机制及药 物治疗原则
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因素
一、遗传和基因因素
☻高血压病患者存在着遗传缺陷,例如,有高血压
病家族史的正常血压者较之无家族史的正常血压者 发现血细胞游离钙和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增高
☻高血压病被认为是一种多基因疾病,这些基因的突
变、缺失、重排和表达水平的差异,亦即多个"微 效基因"的联合缺陷可能是导致高血压的基础
在绝经后的女性患者孕激素致高血压病 的作用在体内占优势
Page 43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高Hcy血症时,Hcy不仅可通过氧自由 基、超氧化物或H2O2增加NO降解,而且抑 制NOS的活性,直接致NO生成减少,引起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失调,扩血管物质 减少,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
Page 28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
基于血管机制的治疗
1.钙通道阻滞药 硝苯地平、尼群地平 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有赖于细胞内游
离钙离子,如果抑制了钙离子的跨膜运转可 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下降
通过减少细胞内钙离子含量而松弛血管 平滑肌 ,进而降低血压
Page 29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
基于血管机制的治疗
Page 17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
基于交感神经活性亢进的治疗
4.β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纳多洛儿
具有较强的β受体阻断作用,使得心率 减慢,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输出量降低,冠 状动脉血流量下降。心肌耗氧量下降,从而 导致血压下降
Page 18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
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高浓度CRP可上调血管紧张素受体的 表达,增强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 生成,激活血管平滑肌释放炎症因子,使血 管对内皮依赖性舒血管物质的反应性减弱, 一氧化氮生成减少,导致血管阻力增加,血 管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
Page 42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九、血清中性激素水平
男性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是由于雌激素 水平降低,不能足够拮抗孕激素的不良影响, 导致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血压增高
Page 40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七、胰岛素抵抗
使血管对体内升压物质反应增强,血中 儿茶酚胺水平增加,血管张力增高。高胰岛 素血症可影响跨膜阳离子转运,使细胞内钙 升高,加强缩血管作用,并增加内皮素释放, 减少扩血管的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影响血管 舒张功能
Page 41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八、血清C反应蛋白
肾脏是机体调节钠盐的最主要器官,要 引起高血压,肾脏须潴留过多的钠盐
Page 23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
三、肾脏潴留过多钠盐
在各型肾实质性疾病所致的高血压中甚 多见,且也在原发性高血压者中占相当比例。 根据盐负荷后诱发高血压的状况,高血压人 群可分为盐敏和盐耐两类
摄入钠盐后平均动脉压显著上升者称为 盐敏性高血压
1.钙通道阻滞药 硝苯地平、尼群地平 硝苯地平作用于细胞膜L型钙通道,通
过抑制钙离子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血管平 滑肌细胞的收缩有赖于细胞内,使钙离子浓 度降低,小动脉扩张,总外周阻力下降而降 低血压
Page 30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
基于血管机制的治疗
2.血管平滑肌扩张药
硝普钠
硝普钠可以直接松弛小动脉和静脉平
☻在高飞行血员压、的医形师成、和会维计师持等过职程业中者交高感血神经活 压患病率明显增高; 性亢进起高了血压极患其者重经要l~的2作周休用息,血压
☻ 大多可交降感低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之间的平 长期衡失的调精,神交紧感张神、经焦兴奋虑性、增压加抑,等其所末致的反 复的梢脉应和释激静放状脉儿收茶态缩酚以胺,及增心对输多应出,激从量的而增引加反起应小增动强,使大 脑皮质下神经中枢功能紊乱
Page 12
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因素
八、行为与血型
☻A型行为患者易发生恼火、激动和不耐烦等
不良情绪,可促进血管壁的损伤,使高血压 进一步恶化
☻AB血型者性格较其他三型更易紧张,易发
生高血压可能与血液流变学有关
Page 13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
一、交感神经活性亢进
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如从事驾驶员、
Page 9
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因素
五、口服避孕药
服避孕药妇女血压升高发生率及 程度与服药时间长短有关。35岁以上妇 女容易出现血压升高,口服避孕药引起 的高血压一般为轻度,并且可以逆转, 在终止服药后3~6个月血压可恢复正常
Page 10
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因素
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
AT-Ⅱ是循环RAAS的最重要成分,通 过强有力的直接收缩小动脉或通过刺激肾上 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而扩大血容量
通过促进肾上腺髓质和交感神经末梢释 放儿茶酚胺,均可显著升高血压
Page 19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
基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治疗
1.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药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
二是血管总体积不变但组成成分重 新排布导致血管内外径缩小
Page 34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六、内皮细胞功能受损
血管管腔的表面均覆盖着内皮组织, 其细胞总数几乎和肝相当,可看作人体 内最大的脏器之一
内皮细胞不仅是一种屏障结构,而 且具有调节血管舒缩功能、血流稳定性 和血管重建的重要作用
Page 35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二、环境因素
☻饮食过量摄入钙和钠,容易引起血压升高,
钙和钠是通过使血管硬化和收缩血管作用加 强而升高血压的
☻镁、锌、铜、钾等元素若摄入不足,也易
引起血压升高
Page 6
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因素
三、精神因素
紧张、愤怒、惊恐、心理冲突等社会、 心理因素的不良刺激可引起强烈、反复、 长时间的紧张及情绪激动和精神创伤等导 致血管舒缩中枢功能紊乱,造成交感神经 系统过度兴奋,促使肾上腺素、血管紧张 素等分泌增多,心肌收缩增强,心输出量 增加,全身小动脉痉挛,周围血管阻力增 强,引起血压升高
Page 14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
基于交感神经活性亢进的治疗
1.中枢性降压药 可乐定、甲基多巴、胍法辛
胍那苄、莫索尼定、利美尼定
Page 15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
基于交感神经活性亢进的治疗
2.神经节阻断药
樟磺咪芬
为NN受体阻断药,能与神经节的NN受体结 合,竞争性地阻断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结合,不 能引起神经节细胞除极化,阻断神经冲动在神 经节中的传递,主要扩张小动脉,使得血压明 显下降
Page 21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
基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治疗
3.肾素抑制药 雷米克林
可以抑制由肾脏肾小球旁细胞分泌的释 放入血的肾素活性,使得Ang- Ⅰ生成减少
Page 22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
三、肾脏潴留过多钠盐
从与肾脏有关的发病机制角度看,高血压 亦可区分为肾素依赖型和水钠依赖型两大类
白细胞的激活则可释放多种细胞因子 如氧自由基、白介素、TNF-a(肿瘤坏死 因子)等
Page 38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七、胰岛素抵抗Baidu Nhomakorabea
高血压病患者中约半数存在胰岛素 抵抗现象。
胰岛素抵抗指的是机体组织的靶细 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和(或)反应 性降低的一种病理生理反应
Page 39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七、胰岛素抵抗
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因素
三、精神因素
大脑皮质功能失调还可以引起交 感神经兴奋,使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 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增多,增加心输出量, 促进小动脉痉挛,使得血压增高
Page 8
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因素
四、体重因素
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约60% 的肥胖者合并患有原发性高血压,肥胖 使患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2~6倍。体重 每增加10kg,收缩压升高2~3mmHg,舒 张压升高1~3mmHg
Page 26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
基于肾脏潴留过多钠盐的治疗
噻嗪类利尿药是常用的降压药,用 药早期通过利尿、减少血容量而产生降 压作用,长期用药则可以通过扩张外周 血管而产生降压作用。
Page 27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
四、血管机制
外周阻力血管的变化对血压的影响 较为明显,其中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 和血管内皮细胞生成、激活和释放的各 种血管活性物质(NO、PGI2、ET-1、 EDCF、EDRF)调节心血管功能。
六、内皮细胞功能受损
血压升高使血管壁剪切力和应力增加, 去甲肾上腺素和AT-Ⅱ等血管活性物质增 多,均可明显损害血管内皮及其功能
内皮受损后细胞变性、增大,内皮细 胞的间隙开放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流中 大分子物质如LDL、胰岛素以及各种细胞 生长因子可进入血管壁
Page 36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六、内皮细胞功能受损
Page 24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
三、肾脏潴留过多钠盐
许多途径可诱导肾脏潴留过量摄入的钠 盐,使体液容量增大,而个体对钠盐的敏感 性存在明显差异,由此可解释过多的钠盐仅 使一部分人产生升压反应
Page 25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
基于肾脏潴留过多钠盐的治疗
利尿药:氢氯噻嗪 该类药物可以增强氯化钠和水的排出 量,产生温和、持久的利尿作用 可以抑制远曲小管近端对氯化钠的重 吸收,同时促进钾-钠的交换,使得尿中钠、 氯、钾排泄均增加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五、血管重建
血压因素、血管活性物质和生长因 子以及遗传因素共同参与了高血压血管 重建过程
高血压伴发的血管重建包括血管壁 增厚、血管壁/腔比增加、小动脉稀少以 及血管功能异常
Page 33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五、血管重建
血管壁增厚的原因一是内膜下间隙 与中层的细胞总体积以及细胞外基质的 增加
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的活性, 使得Ang-Ⅱ的生成减少以及缓激肽的降解 减少,降低外周阻力,增加肾血流量,不伴 有反射性心率加快,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Page 20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
基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治疗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 氯沙坦、缬沙坦、坎替沙坦
可以竞争性阻断AT1受体,可以阻断 Ang-Ⅱ所有已知的作用,具有良好的降压 作用
NO与前列环素(PGI2)释放减少, 而具有强力缩血管作用的内皮素和血栓素 (TXA2)释放增加,导致血管舒张减弱 和收缩增强
白细胞粘附在血管壁后使血流从层流 变为涡流
Page 37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六、内皮细胞功能受损
粘附分子的表达增多造成白细胞、血 小板在血管壁粘附、聚集和释放,单核细 胞穿入内皮下层
Page 4
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因素
二、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很早就起了作用,胎儿营养不良
导致出生时体重偏低,此种低体重婴儿以后 发生高血压的几率增加,即使产后增加喂养 亦不能改变其8岁时的血压水平
☻膳食中高盐和中度以上饮酒是国际上已确
定的与高血压发病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
Page 5
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因素
滑肌细胞,属于硝基扩张药,在血管平滑
肌细胞内代谢产生NO,血管内皮细胞产
生EDRF,它们同属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
Page 31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五、血管重建
血管重建既是高血压所致的病理变 化,又是高血压维持和加剧的结构基础
血管壁具有感受和整合急慢性刺激 并做出反应的能力,其结构处于持续的 变化状态
Page 3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是睡眠呼吸疾病中最为常见 的一种,以睡眠中上气道阻塞、频繁出 现呼吸不畅和呼吸中断为特征,它可引 起一过性血压升高,长期可导致持续性 高血压,并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Page 11
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因素
七、吸烟
吸烟可导致高血压,并降低降压药物的 疗效,当高血压与吸烟并存时,使其患病急 剧升高。吸烟引起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发展是 因为正常肺泡巨噬细胞在烟的刺激下可释放 中性白细胞趋化因子,将噬中性白细胞吸引 到肺部,肺功能下降,进而损伤右心,右心 供血的右冠状动脉亦受吸烟影响则可能导致 高血压
Page 16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
基于交感神经活性亢进的治疗
3.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 利舍平(利血平) 、胍乙啶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中的囊泡膜具有很高的 亲和力,能与囊泡膜上胺泵(依赖于Mg2+-ATP的胺类 主动转运机制)呈难逆性结合,使囊泡膜失去摄取和贮 存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能力,从而使囊泡内递质的 合成与贮存逐渐减少,以至耗竭,使去甲肾上腺素能神 经冲动传递受阻,从而产生降压作用
结果是胰岛素在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方面的作 用明显受损一定量的胰岛素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低于预 计水平,导致代偿性胰岛素分泌增加,发生继发性高 胰岛素血症(高胰岛素原或其分子片段血症),可使 电解质代谢发生障碍,通过Na+-K+交换和Na+-K+ATP 酶激活,细胞内钠增加,并可使APⅡ刺激醛固酮产生 和作用加强,导致钠滞留
高血压的发 病机制及药 物治疗原则
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因素
一、遗传和基因因素
☻高血压病患者存在着遗传缺陷,例如,有高血压
病家族史的正常血压者较之无家族史的正常血压者 发现血细胞游离钙和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增高
☻高血压病被认为是一种多基因疾病,这些基因的突
变、缺失、重排和表达水平的差异,亦即多个"微 效基因"的联合缺陷可能是导致高血压的基础
在绝经后的女性患者孕激素致高血压病 的作用在体内占优势
Page 43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高Hcy血症时,Hcy不仅可通过氧自由 基、超氧化物或H2O2增加NO降解,而且抑 制NOS的活性,直接致NO生成减少,引起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失调,扩血管物质 减少,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
Page 28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
基于血管机制的治疗
1.钙通道阻滞药 硝苯地平、尼群地平 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有赖于细胞内游
离钙离子,如果抑制了钙离子的跨膜运转可 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下降
通过减少细胞内钙离子含量而松弛血管 平滑肌 ,进而降低血压
Page 29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
基于血管机制的治疗
Page 17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
基于交感神经活性亢进的治疗
4.β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纳多洛儿
具有较强的β受体阻断作用,使得心率 减慢,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输出量降低,冠 状动脉血流量下降。心肌耗氧量下降,从而 导致血压下降
Page 18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
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高浓度CRP可上调血管紧张素受体的 表达,增强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 生成,激活血管平滑肌释放炎症因子,使血 管对内皮依赖性舒血管物质的反应性减弱, 一氧化氮生成减少,导致血管阻力增加,血 管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
Page 42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九、血清中性激素水平
男性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是由于雌激素 水平降低,不能足够拮抗孕激素的不良影响, 导致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血压增高
Page 40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七、胰岛素抵抗
使血管对体内升压物质反应增强,血中 儿茶酚胺水平增加,血管张力增高。高胰岛 素血症可影响跨膜阳离子转运,使细胞内钙 升高,加强缩血管作用,并增加内皮素释放, 减少扩血管的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影响血管 舒张功能
Page 41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八、血清C反应蛋白
肾脏是机体调节钠盐的最主要器官,要 引起高血压,肾脏须潴留过多的钠盐
Page 23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
三、肾脏潴留过多钠盐
在各型肾实质性疾病所致的高血压中甚 多见,且也在原发性高血压者中占相当比例。 根据盐负荷后诱发高血压的状况,高血压人 群可分为盐敏和盐耐两类
摄入钠盐后平均动脉压显著上升者称为 盐敏性高血压
1.钙通道阻滞药 硝苯地平、尼群地平 硝苯地平作用于细胞膜L型钙通道,通
过抑制钙离子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血管平 滑肌细胞的收缩有赖于细胞内,使钙离子浓 度降低,小动脉扩张,总外周阻力下降而降 低血压
Page 30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
基于血管机制的治疗
2.血管平滑肌扩张药
硝普钠
硝普钠可以直接松弛小动脉和静脉平
☻在高飞行血员压、的医形师成、和会维计师持等过职程业中者交高感血神经活 压患病率明显增高; 性亢进起高了血压极患其者重经要l~的2作周休用息,血压
☻ 大多可交降感低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之间的平 长期衡失的调精,神交紧感张神、经焦兴奋虑性、增压加抑,等其所末致的反 复的梢脉应和释激静放状脉儿收茶态缩酚以胺,及增心对输多应出,激从量的而增引加反起应小增动强,使大 脑皮质下神经中枢功能紊乱
Page 12
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因素
八、行为与血型
☻A型行为患者易发生恼火、激动和不耐烦等
不良情绪,可促进血管壁的损伤,使高血压 进一步恶化
☻AB血型者性格较其他三型更易紧张,易发
生高血压可能与血液流变学有关
Page 13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
一、交感神经活性亢进
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如从事驾驶员、
Page 9
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因素
五、口服避孕药
服避孕药妇女血压升高发生率及 程度与服药时间长短有关。35岁以上妇 女容易出现血压升高,口服避孕药引起 的高血压一般为轻度,并且可以逆转, 在终止服药后3~6个月血压可恢复正常
Page 10
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因素
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
AT-Ⅱ是循环RAAS的最重要成分,通 过强有力的直接收缩小动脉或通过刺激肾上 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而扩大血容量
通过促进肾上腺髓质和交感神经末梢释 放儿茶酚胺,均可显著升高血压
Page 19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
基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治疗
1.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药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
二是血管总体积不变但组成成分重 新排布导致血管内外径缩小
Page 34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六、内皮细胞功能受损
血管管腔的表面均覆盖着内皮组织, 其细胞总数几乎和肝相当,可看作人体 内最大的脏器之一
内皮细胞不仅是一种屏障结构,而 且具有调节血管舒缩功能、血流稳定性 和血管重建的重要作用
Page 35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二、环境因素
☻饮食过量摄入钙和钠,容易引起血压升高,
钙和钠是通过使血管硬化和收缩血管作用加 强而升高血压的
☻镁、锌、铜、钾等元素若摄入不足,也易
引起血压升高
Page 6
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因素
三、精神因素
紧张、愤怒、惊恐、心理冲突等社会、 心理因素的不良刺激可引起强烈、反复、 长时间的紧张及情绪激动和精神创伤等导 致血管舒缩中枢功能紊乱,造成交感神经 系统过度兴奋,促使肾上腺素、血管紧张 素等分泌增多,心肌收缩增强,心输出量 增加,全身小动脉痉挛,周围血管阻力增 强,引起血压升高
Page 14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
基于交感神经活性亢进的治疗
1.中枢性降压药 可乐定、甲基多巴、胍法辛
胍那苄、莫索尼定、利美尼定
Page 15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
基于交感神经活性亢进的治疗
2.神经节阻断药
樟磺咪芬
为NN受体阻断药,能与神经节的NN受体结 合,竞争性地阻断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结合,不 能引起神经节细胞除极化,阻断神经冲动在神 经节中的传递,主要扩张小动脉,使得血压明 显下降
Page 21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
基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治疗
3.肾素抑制药 雷米克林
可以抑制由肾脏肾小球旁细胞分泌的释 放入血的肾素活性,使得Ang- Ⅰ生成减少
Page 22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
三、肾脏潴留过多钠盐
从与肾脏有关的发病机制角度看,高血压 亦可区分为肾素依赖型和水钠依赖型两大类
白细胞的激活则可释放多种细胞因子 如氧自由基、白介素、TNF-a(肿瘤坏死 因子)等
Page 38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七、胰岛素抵抗Baidu Nhomakorabea
高血压病患者中约半数存在胰岛素 抵抗现象。
胰岛素抵抗指的是机体组织的靶细 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和(或)反应 性降低的一种病理生理反应
Page 39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七、胰岛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