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走班教学管理规定
中学走班制日常管理办法(3篇)

中学走班制日常管理办法中学走班制是一种教学管理模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根据学校制定的课程安排进行选课。
在走班制下,中学需要制定一套日常管理办法,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校园秩序。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中学走班制日常管理办法:1. 选课制度: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兴趣爱好,向学校选课,学校根据教务安排提供选课指导。
2. 班级管理:根据选课结果组建班级,班级管理成为走班制的基本工作。
每个班级需要有一名班主任负责带班工作,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学习指导和生活辅导。
3. 学生考勤:学校需要建立考勤制度,记录学生的到校情况和迟到早退情况,并及时通知家长。
4. 课程安排:根据学生选课结果,学校需要合理安排课程表,确保各个科目的教学时间和教师安排。
5. 学习监督: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使用成绩和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及时和家长沟通学情。
6. 成绩管理:学校需要建立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及时记录学生的各科成绩情况,以便教师和家长监督学生学习。
7. 学生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各种社团和活动,让学生在校园中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发展兴趣爱好。
8. 安全管理:学校要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9. 家校合作:学校需要与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及时传递学校的管理信息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10. 不良行为处理:对于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学校要及时进行处理,教育和引导其改正错误。
以上是一些可能的中学走班制日常管理办法,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制定和实施,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校园秩序。
中学走班制日常管理办法(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中学走班制的日常管理,确保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学实行走班制的学校。
第三条中学走班制日常管理以学校教育教学实际为基础,遵循科学、规范、公正、公开的原则。
第四条学校要充分发挥管理主体作用,保障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教导处校本课程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教导处校本课程选课走班实施方案一、选课形式教导处校本课程走班实施方案,是指通过学生选课的方式,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对某些课程进行走班安排,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校本课程选课走班是学生在校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选课流程1、制定选课计划对于校本课程选课走班,学校应提前制定选课计划,包括选课的对象、范围、方式、时间等。
选课计划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因素,例如班级基本情况、课程需求和兴趣等。
2、宣传选课信息学校应当及时宣传选课信息,包括选课的时间、方式、课程介绍、教师信息等。
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宣传,例如校内宣传、学生家长会议、校园广播、校内电子公告牌等。
3、学生选课学生在了解校本课程选课走班信息后,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选课。
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4、审核选课结果学校应当在选课截止时间之后,对学生的选课结果进行审核。
学校应当确保每位学生都选到了自己想选的课程,并根据选课结果,安排具体的课程走班。
三、选课管理1、课表管理学校应当在选课结束后,及时为参加校本课程选课走班的学生编制课程表,并且通过各种方式,及时通知学生及其家长。
2、教师管理学校应当根据选课结果,及时安排教师授课,并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支持。
同时,学校应当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反馈教师的教学状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3、学生管理学校应当对参加校本课程选课走班的学生进行全面管理。
其中包括课程学习、学习积极性、学生评价等。
四、评价体系学校应当根据校本课程选课走班的实际情况,建立评价体系,通过各种途径,对课程走班的效果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应包括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学生评价等。
五、实施效果通过校本课程选课走班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校本课程选课走班的实施也能够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中学选课走班教学管理细则

中学选课走班教学管理细则为加强选课走班教学管理,规范选课走班教学中教与学的行为,保证选课走班教学有序、高效开展,特制订本细则。
一、班级管理第一条学生根据学校提供的选修课程组合,自主填报选修课程选择志愿,学校根据学生志愿并结合师资与场地条件,组建所开设课程的教学班。
第二条选修课程教学班管理实行导师负责制。
课程导师是教学班的核心,是选修课程教学班中教学、纪律、财物、安全管理的第一负责人。
课程导师由教学班任课教师担任,任课教师担任几个班的选修课程教学,就相应担任几班级的课程导师。
第三条教学班实行走班小组制管理。
选修课程导师应在课程第一讲前,以原行政班为单位,将学生划分为几个走班学习小组,固定学生座位,确定教学班教学座位表,每次教学中学生座位不允许随意调换。
第四条建立健全教学班班级组织机构。
选修课程导师应在课程第一讲前,确定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走班组长等学生干部,并明确相关职责:班长——协助课程导师做好教学班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协助导师考勤,对迟到、旷课、请假同学进行登记,每次课后交选修课程导师;督促本班同学按照规定的座次坐好,提前做好课前准备。
副班长——主要负责班级的卫生、教室公物的维护;下课后组织同学迅速离开教室;督促值日生清理教室;检查教室内公物损失状况,并及时作好登记和报告;对于使用选修教室的课程教学班,课后负责关闭电源、关锁窗门。
学习委员——主要负责作业的收齐和学习信息的上传下达;具体负责督促各行政班走班组长在每次课后次日下午上课前收齐本教学班同学的作业,完成《选修课程作业登记表》登记后与作业一起交课程导师;在每次上课前到课程导师办公室把作业领回分发给学生,同时领回《选修课程作业登记表》便于下次作业收交情况的登记。
走班组长——负责收集本行政班同学的作业,每次课后次日中午静校前交教学班学习委员,对于欠缴作业的同学及时催缴,对在上交教学班学习委员前扔未上交的同学做好记录并将名单告知教学班学习委员;将缺课同学的“选修课请假单”课前交选修课程导师并告知教学班班长。
2024年中学走班制日常管理办法

2024年中学走班制日常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提高中学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2024年开始实行走班制的中学。
第三条走班制是指中学在教学中不再按照传统的班级划分,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特长,实行课程个性化选择,组成不同的教学班。
第四条走班制的实施,应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五条本办法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报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章学生选课和分班第六条学生选课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选择权,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发展需求选择适合的课程。
第七条学生选课时间为每学期开始前的一个月,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向学校提交选课申请。
第八条学校应根据学生选课情况,合理组织课程,并对学生进行初步分班。
第九条学校要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和学习成绩,合理安排教学班级和人数。
第十条学校应在选课期结束后的一个星期内,公布学生分班结果。
第十一条学生对分班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诉。
第三章教学管理第十二条学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进度和质量。
第十三条学校应组织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需求,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
第十四条学校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建立导师制度,进行教学指导和辅导。
第十五条学校应建立健全教师评价体系,对教师进行定期评估和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十六条学校应加强教材建设,选用适合走班制的优质教材和教辅材料。
第十七条学校要加强课程评价与考核,采用多种评价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能力。
第十八条学校应保障学生的课程权益,确保学生按照选课结果,如期获得所选的课程教学。
第四章日常管理第十九条学校应制定学生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合理规范学生的行为。
第二十条学校要建设和谐的班级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和社团组织。
第二十一条学校应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学生选课、分班、考试成绩等信息进行管理。
新高考选课走班制度

新高考选课走班制度新高考选课走班制度是指在新高考改革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未来职业规划等因素,自主选择参加的科目,并按照学校的安排进行选课走班。
具体来说,新高考选课走班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选课: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未来职业规划等因素,选择参加的科目。
2. 分班:学校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班级。
3. 走班:学生按照学校的安排,在不同的班级之间进行走班学习。
新高考选课走班制度的实施,旨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新高考选课走班制度对学生和学校有哪些影响?新高考选课走班制度对学生和学校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体如下:对学生的影响:1. 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新高考选课走班制度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未来职业规划等因素,自主选择参加的科目,从而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
2. 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新高考选课走班制度要求学生在不同的班级之间进行走班学习,这有助于学生接触不同的学科知识和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由于学生需要在不同的班级之间进行走班学习,这可能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需要学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学习计划。
对学校的影响:1. 提高了学校的管理难度:新高考选课走班制度要求学校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进行分班,这增加了学校的管理难度,需要学校更好地协调各方面的资源。
2. 促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新高考选课走班制度要求学校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进行教学改革,推动学校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3. 增加了学校的师资压力:新高考选课走班制度要求学校配备更多的教师,以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这增加了学校的师资压力。
4. 促进了学校的课程建设:新高考选课走班制度要求学校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进行课程建设,推动学校开发更多的校本课程和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选课走班实施制度及流程

选课走班实施制度及流程
选课走班实施制度及流程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选课阶段:
- 学校确定选课时间和选课平台(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 学生了解选课要求、课程提供情况和选课流程,并与家长讨论确定选课方向;
- 学生登录选课平台,按照学校要求进行选课;
- 学校对选课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审核。
2. 选课设置:
- 学校提供选课目录,包括各个学科的课程选项和课程介绍;
- 学校设置选课要求,如必修课程、选修课程、限选课程等;
- 学校为学生提供选课咨询服务,解答学生对选课内容和方向的疑问。
3. 选课调整:
- 学生提交选课申请后,学校进行选课审核,查看选课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 学校根据选课情况,根据课程资源和教师配备等情况进行选课调整;
- 学校将选课结果进行公示和通知,包括确认选课课程、上课时间和教室等信息。
4. 上课安排:
- 学校根据选课结果,安排学生的上课时间和教室;
- 学校为学生提供上课时间表和教室安排表,使学生清楚自己的课程和上课地点;
- 学校与教师协商安排教学任务,保证每个班级的课程安排合理。
5. 教学评价:
- 学校根据选课制度,进行教学评价;
- 学生按照课程要求参加考试、完成作业等,学校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估;
- 学校与家长、学生进行教学成果的沟通和交流。
需要注意的是,选课走班实施制度和流程可能因学校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选课走班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在规定的选课时间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而不再按照传统的班级分班制度进行教学。
选课走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选择权,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下面是一个关于选课走班实施方案的例子。
一、目标1. 提供更多样化的课程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实施步骤1. 课程开设(1)学校根据教学资源和师资情况,制定一份多样化的选修课程目录。
(2)选修课程应包括不同学科领域的课程,例如艺术、体育、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
(3)学校可以邀请外部专业人士或机构,开设具有特色的课程,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4)学校应根据学生选课情况,合理安排选修课程的时间和教师配置。
2. 选课流程(1)学校制定选课时间表,提前向学生和家长宣传选课流程和规则。
(2)学生通过线上或线下的选课系统,选择感兴趣的课程。
(3)学校设立选课指导老师,帮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和适应能力要求,以便做出合适的选课决策。
(4)选课过程中,学校需根据班级容量和课程资源情况,对选课进行审核和调整,确保学生的选择合理和平衡。
3. 教学管理(1)根据学生选课结果,分班制定课表,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
(2)选课走班期间,学校应加强学生选课指导,引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并关注学生的选课情况,及时提供帮助。
(3)学校应举办选课说明会,向学生和家长介绍选课走班的目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4)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4. 评价与反馈(1)学校应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2)评价方式应多样化,包括考试、作业、小组项目等形式。
(3)学校应根据学生的选课结果和学习表现,综合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发展。
三、保障措施1. 教师培训:学校应对教师进行选课走班培训,提高其对多样化课程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学生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学生选课走班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选课走班制度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选课走班制度的实施,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实施目标。
1. 促进学生兴趣特长的培养,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2. 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3. 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三、实施方案。
1. 完善选课走班制度。
学校应建立健全选课走班制度,包括选课规则、选课流程、选课时间等方面的规定,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课机会和平台,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进行选课。
2. 加强教师培训。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选课走班教学能力,引导教师根据学生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确保教学质量。
3. 加强学生指导。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选课指导,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进行选课,帮助学生合理安排课程,确保学习效果。
4. 健全评价机制。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选课走班评价机制,对选课走班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不断完善选课走班制度。
四、实施保障。
1. 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选课走班制度的实施,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选课走班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完善管理制度。
学校应完善选课走班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选课走班管理体系,确保选课走班工作的规范运行。
3. 加强宣传推广。
学校应加强对选课走班制度的宣传推广,让师生和家长充分了解选课走班的意义和好处,形成良好的选课走班氛围。
五、总结。
学生选课走班制度的实施,对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制定选课走班实施方案,不断完善选课走班制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走班制教学管理规范

走班制教学管理规范引言走班制教学是指学生按照不同学科进行分班,并由不同的老师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在一些中小学已经逐渐推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然而,要确保走班制教学的管理规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对学校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I. 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走班制教学需要在不同科目之间进行灵活的资源调配。
学校应综合考虑各科教师的专业背景、经验和能力,合理安排教师的分班情况。
保证每名教师教学负荷的合理分配,避免单个科目资源过度集中或不足的情况。
II. 教学内容的统一规划走班制教学中,各科教师应协同合作,确保教学内容的统一规划。
每位教师应明确自己所负责教学的范围,并与其他科目的老师进行沟通和协商,保持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和连贯性,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并掌握知识。
III. 教学评价的科学标准走班制教学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为教师提供准确的反馈信息。
学校应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包括学生考试成绩、作业质量、课堂参与度等方面。
教师需要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IV.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走班制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学校应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环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其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V. 教师的专业成长与交流走班制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提供相关的教育资源和机会。
教师可以互相交流教学经验,分享优秀案例,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同时,学校也应给予教师合理的发展机会和激励措施。
VI. 学生管理的规范实施走班制教学对学生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纪律和管理机制,明确学生的行为规范和责任。
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情感需求。
通过引导和激励,使学生在多样化的学科学习中获得成长。
VII. 家校合作的有效沟通走班制教学要求学校与家长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新高考选课走班管理制度

新高考选课走班管理制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教育的改革也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
其中,新高考选课走班管理制度的实施,被认为是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
新高考选课走班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新高考选课走班管理制度的实施意义1、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新高考选课走班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特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提高教学质量通过选课走班,可以更灵活地安排教学资源,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科需求,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选课走班,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各种学科的选择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良好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新高考选课走班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平等公正原则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长情况,合理设置各种选课走班课程,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公平机会进行选课,实现个性化发展。
2、灵活多样原则学校应当通过选课走班,提供各种不同的学科、课程选择机会,满足学生的多元学科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因材施教原则学校应当在选课走班时,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和选课指导,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4、规范管理原则学校应当对选课走班过程进行规范管理,确保选课走班的公平公正,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新高考选课走班管理制度的实施措施1、优化课程设置学校应当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增加更多的选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学科需求,扩大学生的学科选择范围。
2、完善选课走班流程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选课走班流程,包括选课指导、选课登记、选课审批等各个环节,确保选课走班流程的顺畅和规范。
3、建立选课走班档案学校应当建立选课走班档案,对学生的选课走班情况进行记录和归档,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数据支持。
学校走班教学管理规定

学校走班教学管理规定1.引言学校走班教学管理规定是一项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组织科学合理的走班教学,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学科选择权,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业规划提供了便利。
2.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
固定的班级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需要通过走班教学管理来提供更多的学科选择和灵活的学习模式。
3.教学模式走班教学管理是一种采用不同教学模式的教育方式。
通过不同的课程安排和选课机制,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科选择,如科学、艺术、体育等。
4.学生选择权走班教学管理规定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在一定的范围内选修自己喜欢的学科,不再受限于传统的班级划分。
5.激发学习兴趣走班教学管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科选择,学生能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主动参与学习。
6.个性化学习走班教学管理规定提供了个性化学习的机会。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实现更好的个性化学习效果。
7.教师专长发挥走班教学管理规定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
教师可以在熟悉的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授课,发挥自己的专长。
8.管理要求走班教学管理规定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学校需要制定科学的走班管理制度,确保教学资源合理配置和学科之间的协调。
9.支持机制走班教学管理规定需要教育部门提供相应的支持机制。
教育部门可以制定一些标准和指南,为学校提供管理上的支持和监督。
10.家校合作走班教学管理规定需要加强家校合作。
家长可以与学校密切配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科选择,为学生提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11.评估与调整走班教学管理规定需要进行评估与调整。
学校可以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情况,及时对走班管理规定进行调整和改进。
12.总结走班教学管理规定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实施走班教学管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校管理得到优化。
选课走班教学管理规定

选课走班教学管理规定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中学选课教学班管理办法随着我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施行,根据《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我校在08级学生中施行选课走班制教学管理,使静态班级变为动态班级。
这样原有的班级管理模式也将发生变化,将出现行政班、教学班相结合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新机制。
为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井然,特制定本管理意见。
第一条行政班管理模式:班集体管理制度不变。
学校通过《滨海中学中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办法》的实施,建立学生成长记录。
强化教管合一,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考察,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第二条学科走班制管理模式: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德育导师分别从不同角度做好学科走班制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第三条原行政班和班集体建制不变,班主任负责行政班学生的升旗仪式、课间操、班会课、自习课管理等,组织参加学校安排的各项活动,并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
具体管理措施如下:(1)班主任要根据学校的安排,积极主动配合任课老师指导学生做好选课工作。
(2)在工作方法上要变静态为动态,变被动为主动。
根据走班制的特点,注意了解学生的表现、困难,尽心尽责,主动工作。
(3)班主任要有良好的合作精神,要主动帮助任课教师克服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支持和配合任课教师搞好工作,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4)班主任要教育学生树立“大集体”观念,在行政班和教学班都要注意团结友爱,维护班级的纪律和荣誉,培养主人翁意识,并要求班干部起模范带头作用。
(5)班主任要及时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任课教师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对待。
对于不适应“走班制”的学生要多关心,及时与任课教师协商,尽量缩短学生学习的适应期,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第四条学科走班上课必须做到“三定”:定临时班干部、定座位、定科代表;任课教师负责本节课学生的出勤、学习态度、表现情况及纪律、卫生等常规工作的管理。
普通高中选修课程与走班教学实施方案

普通高中选修课程与走班教学实施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普通高中选修课程与走班教学的实施方案。
选修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至关重要,而走班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研究的需求。
通过实施该方案,学校将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
2. 方案内容2.1 选修课程设置- 学校应按照学科特点和学生兴趣,合理设置多样化的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可涵盖文科、理科、艺术等多个领域,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研究需求。
2.2 选修课程适用范围- 选修课程适用于普通高中所有年级的学生,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专长进行选课。
2.3 选课机制- 学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选课机制,确保学生能够依据自身兴趣和学业发展需求进行选课。
选课机制应包括选课时间、选课方式和选课权限等方面的规定。
2.4 走班教学实施- 走班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选修课程的教学需求。
学校应根据选修课程的特点,灵活安排教师和学生的课程安排,保障教学质量。
2.5 教学管理与评估-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确保选修课程的教学质量。
同时,针对选修课程,学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综合考察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能力发展。
3. 实施效果和预期收益3.1 教学质量提升- 实施选修课程和走班教学方案将使学生在更多领域得到全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能力。
3.2 学生个性化发展- 通过选修课程和走班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进行研究,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化特点。
3.3 创新能力培养- 选修课程的开设和走班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其将来的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4. 结语本方案旨在为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和走班教学提供一个实施方案,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
希望学校能够根据本方案的指导,积极推动选修课程和走班教学的实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机会。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是指对某项工作在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法和工作步骤等方面作出全面、详细、明确支配的方案文件。
这是一种应用写作风格。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选课走班实施方案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选课走班实施方案篇1为深化学校课程改革,促进同学多元化进展,实现同学终身持续进展,学校打算本学期进一步深化实施拓展性课程"走班选课'教学,为保证拓展性课程"走班选课'的有序开展,特制订本方案,详细内容如下:一、实施程序1、鼓舞老师结合自己的爱好特长,开发拓展性课程,编撰课程资料,尽可能的形成校本教材,报学校审核。
2、学校审核后确定课程,制作成海报在宣扬栏中宣扬,向全体同学公示。
3、依据同学的学科爱好、进展潜能、将来进展的要求、同学与家长的共识、以及老师指导意见等,引导同学通过自主选课平台自主选课。
4、同学选课报名结束后,组成新的班级,根据规定时间和地点开展拓展性课程教学。
5、制定和完善拓展性课程评价方案,每学期末对同学的拓展性课程学习状况进行总结与评价。
二、实施时间:本方案从第6周开头实施,本学期初一、初二拓展性课程"走班选课'统一在双周周三团队课进行。
三、实施要求:1、同学:(1)准时到达指定教室候课,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旷课,不得在教室滞留,不得随便调换上课班级;(2)上课须带笔记本,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仔细听讲,不得在上课期间做作业;乐观参与课堂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
2、指导老师:(1)指导老师在第6周周一前去图书室选择一本教材,或去书店购买一本教材(凭发票报销),作为拓展性课程"走班选课'教材;(2)第一次上课前组织部分同学打扫好上课教室的卫生,桌椅摆放整齐;(3)课前仔细备课,充分预备,充分敬重同学的爱好、潜能和将来进展的要求;上课时尽可能地做到讲练结合,充分调动同学学习的乐观性;(4)教案写在"走班选课'活动记载本上,要求每节课写两课时的教案,一学期写14节左右的教案;(5)根据规定时间和地点开展课程教学,有事不能正常开课的,必需提前向学校教学处报告,作好调课支配并准时通知同学;(6)上课期间指定一名同学做好点名工作,对无故不参与的同学准时与班主任联系,并纳入期末评价;(7)支配同学做好上课教室电灯、门窗的开关工作,课后组织同学打扫好教室卫生。
选课走班管理制度

选课走班管理制度一、选课走班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1、公平公正选课走班管理制度要保证选课和走班的公平,确保学生在选择课程和转班时不受到任何不公正对待。
学校应该建立严格的选课规则和程序,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选择所需的课程和班级。
2、科学合理选课走班管理制度要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化发展要求。
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合理安排选课和走班,确保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和班级。
3、透明公开选课走班管理制度要透明公开,学生和家长应该清楚了解选课和走班的相关规定和流程。
学校应该及时公布选课和走班的相关信息,确保学生和家长能够了解选课和走班的具体要求。
4、有序稳定选课走班管理制度要有序稳定,保证选课和走班的顺利进行。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选课和走班管理机制,确保课程的正常开设和学生的走班顺利进行。
二、选课走班管理制度的建设要点1、选课指导学校应该加强选课指导,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选课信息和指导。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选课讲座、发布选课手册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选课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
2、选课监督学校应该加强选课监督,建立健全的选课监督机制。
学校可以通过班主任、辅导员等教师,对学生的选课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学生选择的课程符合学习要求。
3、走班安排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科学安排走班计划。
学校可以通过班级调整、分班分组等方式,适时调整学生的班级,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学习。
4、走班管理学校应加强走班管理,建立健全的走班管理制度。
学校可以通过班主任、教务处等部门,对学生的走班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走班过程的顺利进行。
5、信息录入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信息录入系统,及时记录学生的选课和走班情况。
学校可以通过电子信息系统、学生档案等方式,记录学生的选课和走班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问题处理学校应加强问题处理,及时解决选课和走班中出现的问题。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调查、召开会议等方式,解决学生和家长在选课和走班过程中的困惑和疑虑,确保选课和走班的顺利进行。
高中学校选课及走班教学管理制度的研究与实践

高中学校选课及走班教学管理制度的研究与实践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教育的选课及走班教学管理制度也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选课与走班教学是高中教育中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对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高中学校选课及走班教学管理制度的研究与实践,探讨其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及发展方向。
1. 选课制度目前,我国高中学校的选课制度主要分为自主选课和强制选课两种。
自主选课是指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自由选择课程,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而强制选课则是学校规定学生必须选修某些必修课程,这有利于保证学生各科学习的全面发展,但也可能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 走班教学管理制度走班教学管理制度是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通过选课制度在不同的教师间进行跨班级的教学。
这样做有利于学校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
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教师之间的教学风格不一致,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等。
三、高中学校选课及走班教学管理制度的问题分析1. 学生兴趣和需求不同由于学生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各异,因此在选课和走班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
有的学生对某些专业课程有浓厚的兴趣,而有的学生则更愿意选择通识性课程,这就需要学校在制定课程设置时需要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2. 教师教学风格不一致在走班教学管理制度中,学生可能会接受来自多位教师的教学,但这些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水平不一定一致。
这就需要学校在教师培训和管理上做更多的工作,确保教学质量的一致性。
3. 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由于选课和走班制度的灵活性,学生可能会选择过多的课程,导致学习负担过重,时间和精力无法兼顾。
这就需要学校在指导学生选课时要合理引导,不能盲目追求“多而全”。
1. 个性化教育针对学生兴趣和需求的不同,学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上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学生在选课时有更多的自主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学校选修课走班管理制度

学校选修课走班管理制度背景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已经发生了变化。
学校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方面需要更多元化、差异化的教育方式和内容,因此学校选修课成为了学生在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学校也提供了多样化的选修课程。
走班管理制度是指学校在学生选修课时,采用预先设定课程安排,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灵活安排班级和课程教学的方式。
引入走班管理制度对于学校选修课程的教学、管理和评价有着重要意义。
走班管理制度的目的走班管理制度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学校选修课程,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具体地说,走班管理制度的目的包括:•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走班管理制度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学习能力,制定适合学生的选课计划;•优化教学效果:走班管理制度能够根据学生的水平安排课程,采用分层教学、多元化教学等教学方式,使得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提升教育质量:走班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改善选修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竞争实力:走班管理制度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实力。
走班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法走班管理制度需要在选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具体如下:•制定选课方案: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科特点、学科结构和教学资源等因素,综合考虑学生的需求,制定适合的选课方案;•宣传选课政策: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宣传选课政策,向学生及家长普及有关选课的基本知识和选课的注意事项;•学生选课: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和兴趣,参照选课方案,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课程。
学生选择课程后要择优排定学习计划,并将选修课程填写到学生选课报告上,报送管理员审核。
在选课完成后,学校需要进行以下工作:•开设课程: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学校需要合理开设选修课程,并按照选课方案的要求,同步多组开设同一门选修课的教学班级。
巴蜀中学走班选课选项课管理规定

巴蜀中学走班选课选项课管理规定(1)班主任要根据学校的安排,积极主动配合任课老师指导学生做好选课工作。
(2)在工作方法上要变静态为动态,变被动为主动。
根据走班制的特点,注意了解学生的表现、困难,尽心尽责,主动工作。
(3)班主任要有良好的合作精神,要主动帮助任课教师克服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支持和配合任课教师搞好工作,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4)班主任要教育学生树立“大集体”观念,在行政班和教学班都要注意团结友爱,维护班级的纪律和荣誉,培养主人翁意识,并要求班干部起模范带头作用。
(5)班主任要及时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任课教师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对于不适应“走班制”的学生要多关心,及时与任课教师协商,尽量缩短学生学习的适应期,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课走班教学管理规定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中学选课教学班管理办法
随着我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施行,根据《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我校在08级学生中施行选课走班制教学管理,使静态班级变为动态班级。
这样原有的班级管理模式也将发生变化,将出现行政班、教学班相结合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新机制。
为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井然,特制定本管理意见。
第一条行政班管理模式:班集体管理制度不变。
学校通过《滨海中学中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办法》的实施,建立学生成长记录。
强化教管合一,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考察,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第二条学科走班制管理模式: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德育导师分别从不同角度做好学科走班制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第三条原行政班和班集体建制不变,班主任负责行政班学生的升旗仪式、课间操、班会课、自习课管理等,组织参加学校安排的各项活动,并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
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1)班主任要根据学校的安排,积极主动配合任课老师指导学生做好选课工作。
(2)在工作方法上要变静态为动态,变被动为主动。
根据走班制的特点,注意了解学生的表现、困难,尽心尽责,主动工作。
(3)班主任要有良好的合作精神,要主动帮助任课教师克服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支持和配合任课教师搞好工作,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4)班主任要教育学生树立“大集体”观念,在行政班和教学班都要注意团结友爱,维护班级的纪律和荣誉,培养主人翁意识,并要求班干部起模范带头作用。
(5)班主任要及时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任课教师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对待。
对于不适应“走班制”的学生要多关心,及时与任课教师协商,尽量缩短学生学习的适应期,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第四条学科走班上课必须做到“三定”:定临时班干部、定座位、定科代表;任课教师负责本节课学生的出勤、学习态度、表现情况及纪律、卫生等常规工作的管理。
第五条建立学生学习、表现情况反馈制度;定期召开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联席会和各层面学生座谈会,做好学生学习状态分析,保证走班制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第六条实行学生课外咨询制度。
第七条做好资料搜集和整理工作:学生模块学分认定表、成绩汇总表等;各种反馈信息,如问卷调查原始资料及调查分析,走班制过程管理有关的其他材料。
第八条学校各职能部门既分工又合作,加强对行政班和教学班的指导、管理和服务,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并统筹、协调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