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江南水乡系列作品欣赏
画苑佳作二:吴冠中江南水乡之代表《墙上秋色》
画苑佳作二:吴冠中江南水乡之代表《墙上秋色》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
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
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等十余种。
吴冠中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他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
江南是最能吸引吴冠中的,亦是他持续最久的绘画主题,创作于1994年的《墙上秋色》,是在大师走遍寰宇之后,对于时间的思考、形式美的琢磨、中西艺道之融合的沉淀,更是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依旧浓烈如初,可以说此幅作品是大师江南系列的代表之作。
吴冠中墙上秋色油画香港苏富比2015春拍成交价3212万港元《墙上秋色》的主要画面是满布爬山虎的白墙,而这处白墙则是留园的外墙,【注:留园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本名‘东园’,清代嘉庆年间由刘恕修葺改建,更名‘刘园’;同治十二年(1873年)又由盛宣怀之父盛康购得,按‘刘园’谐音易名‘留园’,取其‘常留天地间’(俞樾《留园记》)之意;新中国成立后,留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并列中国四大古典园林。
】吴冠中当年游历苏州园林,在狮子林取其奇石,在拙政园取文征明手植之紫藤,在留园则独爱其满布爬山虎的白墙。
吴冠中墙上秋色局部《墙上秋色》展现一堵巨大的江南民居外墙,大片的空白位置满布触手似的爬山虎,从右至左、从下至上踽踽爬行,层次有深有浅,彼此重迭;线条有粗有细,老嫩相织;更与白墙上之斑驳痕迹融为一体,暗示只有经历天荒地老之岁月,方能交结成如此天工人工之奇观。
爬山虎之色彩,除了源自现实的棕、灰、黑色,吴冠中更主观性的加入橘红、草绿、栗黄,不但看起来富于生机,更有如交错的神经线,将观众引导至抽象、乃至超现实的方向联想。
吴冠中墙上秋色局部吴冠中绘画留园墙上之藤蔓,并不止于表现其形式之美,更蕴含对于抽象的时间与记忆之探索,实属以简驭繁的大手笔。
吴冠中的江南题材画,连山村都是那么美
吴冠中的江南题材画,连山村都是那么美图片模式吴冠中,《江南屋》,水墨设色·宣纸,62x68cm,1992年水乡哺育了我的童年,我画过水乡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画里流露了乡情,更体现了我对形式美的追求。
“小桥流水人家”之所以诱人,是由于其结构完美:小桥——大弧线,流水——长长的细曲线,人家——黑与白的块面。
块面、弧线与曲线的搭配组合,构成了多样变化的画面。
画不尽江南人家,正是由于块面大小与曲线长短的对歌间谱出无穷的腔。
“江南人家”“水上人家”“鲁迅故乡”“鲁迅乡土”……画题大都近似,但画面的情调千变万化,形式成了每幅画的主角,各具特色,而题目仅仅标志着水乡而已。
图片模式吴冠中,《江南人家》,水墨设色·宣纸,85x68cm,1987年水乡画面大都偏于小幅,往往选取村头一角或临流故宅之类,更穿插桃柳数枝,易引人入胜。
我后来喜欢表现大规模的江南村落,黑白块面之构成倒有点近乎立体派早期的探索。
我曾以“吴家庄”命名这类作品,因那只属于我自己创造的村庄,她其实并不存在,或确切地说,她曾于我心目中处处存在过。
我也曾用大画幅作水乡行,我想吞掉一整个水乡村镇:三条小河穿流屋宇间,三条银灰色长带托出了密密层层的黑白人家,于是黑与白的块面之大小、体形之长短、倾斜与走向……成了剧中演戏之主角,占满舞台,不施脂粉,全无化妆,人们能陶醉于她们的清唱中吗?图片模式吴冠中,《水乡行》,水墨·宣纸,200x206cm,1997年我总喜欢看小巷,大致由于两个缘由:一是多样形体挤在窄巷里,万象浓缩,构成丰富的画图;二是小巷与外界隔离,躲进小巷成一统,小巷呈现独特的身段体态美。
从形式构成的角度看,惊险的长江三峡与区区小巷并无本质上的差异。
这静巷冷清清,隔绝外界自成一统,似乎空无所有,却含蕴着形式美感之微妙节奏,低音吐柔情。
缓慢的“弧”与“曲”是画面主调,墙头、墙脚、左方远处的山墙、墙里伸出的树枝,都参与了弧与曲合唱,严肃认真,绝不让走调。
吴冠中作品赏析
《水田》2023
• 50~70年代,致力于油画风景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旳 探索。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旳直观生动性、油画色 彩旳丰富细腻性与中国老式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 起。他擅长体现江南水乡景色,如初春旳新绿、薄薄旳雾 霭、水边村舍、黑瓦白墙,友好、清新旳色调,宁静、淡 美旳境界,使画面产生一种抒情诗般旳感染力。
吴冠中作品赏析
吴冠中简介
吴冠中(1919—2023),20世纪 当代中国绘画旳代表画家之一;终 身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及中国画当代 化之探索,坚韧不拔地实践着“油 画民族化”、“中国画当代化”旳 创作理念,形成了鲜明旳艺术特色; 他执著地守望着“在祖国、在家乡、 在家园、在自己心底”旳真切情感, 体现了民族和大众旳审美需求,他 旳作品具有很高旳文化品格。
《京郊山村》1963
《江南池塘》1972《水乡行Leabharlann 1997《池塘人家》1996
• 70年代起,渐渐兼事中国画创作。他力图利用中国老式材 料工具体现当代精神,并探求中国画旳革新。他旳水墨画 构思新奇,章法别致,善于将诗情画意经过点、线、面旳 交错而体现出来。他喜欢简括对象,以半抽象旳形态体现 大自然音乐般旳律动和相应旳心理感受。既富东方老式意 趣,又具时代特征,令观者耳目一新。
吴冠中作品赏析ppt课件
(二)西方现代抽象派绘画
• 抽象绘画是以直觉和想象力为创作的出发 点,排斥任何具有象征性、文学性、说明 性的表现手法,仅将造形和色彩加以综合、 组织在画面上。因此抽象绘画呈现出来的 纯粹形色,有类似于音乐之处。
• 代表画家有:蒙德里安(Mondrian)【荷 兰】 、康丁斯基﹝Kandinsky﹞【俄】、杰 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美】等 。
《母土春秋》1997
《夜宴越千年》1997
《依附》2001
《水乡行》1997
你认为吴冠中的绘画属于油画还是国画?
(油画)
(国画)
通古今之变,成中西之美!
——吴先生的老同学李霖灿先生(原 台湾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评价吴先生的话
他综合了西画与中国画之精髓,用笔简练,后 期作品常喜以点、线造形。
• 70年代起,渐渐兼事中国画创作。他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 料工具表现现代精神,并探求中国画的革新。他的水墨画 构思新颖,章法别致,善于将诗情画意通过点、线、面的 交织而表现出来。他喜欢简括对象,以半抽象的形态表现 大自然音乐般的律动和相应的心理感受。既富东方传统意 趣,又具时代特征,令观者耳目一新。
《柳塘双牛》1993
《翠堤春晓》1975
(三)技法的突破
《草与莲》1997
《白桦林》1993
《漠》1981
《色色空空》1993
《荷塘》1995
《荷塘春秋》2002
(四)个性的形成
《海棠》2000
《秋瑾故居》1988
《接天莲叶胜于碧》1990
《荒漠》1994
《沧桑之变》1998
《墙上秋色》1997
油画民族化:吴冠中作品赏析(三)
油画民族化:吴冠中作品赏析(三)《先师冠中风骨》吴冠中弟子于海作品(国画)他执著地守望着“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的真切情感,表达了民族和大众的审美需求。
吴冠中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化品格,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的艺术观念和绘画创作就适应历史发展和时代的需要,推动了中国现代绘画观念的演变和发展。
瀑布雨后山泉布面油画 1985年作桂林农家油画 1985年作这幅《桂林山水》是吴冠中先生1985年游历广西桂林时所作。
除了吴冠中常用的习惯笔法之外,这幅画还运用了刀法如远山立面的砌法和迎面的抹法形成鲜明的对比,很恰当地表现了山的质感。
而同类色调的三个山峰,却分别用堆笔法、减笔法和刀法,既拉出山与山之间的距离,又从山的造型上以轻重虚实和方圆加以区分。
近景中以树为主体的竖向黑线和以叶为主体的小平面,相互穿插交织,是整个画面节奏最强烈的部分。
下端一排白色江南房屋更增加了风景中的人间气氛,也是最明亮的部分。
黑白灰、点线面的精巧布局充分体现了吴冠中注重“形式美”的艺术主张。
茶花 1986年作赶市集油画画布 1985年作小巷 1984年作油画 1985年作江南水乡 1985年作吴冠中先生致力于探索油画民族化,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毕加索+城隍庙”。
《江南水乡》将油画的色感、光感和浓郁与国画的流畅、风韵揉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语言样式。
点、线、面的抽象元素变成了江南风景的具象描写,吴冠中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中西绘画多种对立的矛盾。
大户人家布面油画 1985年作《大户人家》是吴冠中先生的油画走向世界的代表作之一,这件写意油画也是中国油画获得国际市场认同的里程碑式作品,它曾以让世人震惊的高价被国外收藏家珍藏。
吴冠中说,这件《大户人家》“处于包围感的形式构成中。
大片黑屋顶、大块黑门窗、墨绿的水,串连了树枝之线、山墙之线,都为守护这家而携手合作,也是相互抱合,抱合之间有起伏,有摇摆、画面包涵波状运动。
显然,在整体波动中,屋顶面对着水之荡漾,心情也活跃起来,不安于自己呆板的形体,得意忘形,“变形”了。
试析吴冠中作品中江南水乡的形式美
试析吴冠中作品中江南水乡的形式美作者:吴志刚来源:《美与时代·中》2023年第11期摘要: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的作品以江南水乡题材居多。
他在追求形式美的过程中提炼出新的绘画理念,创造了新的绘画图式语言,对我国山水风景画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概述吴冠中钟情于江南水乡的原因,分析其江南水乡题材作品中的建筑及环境之美、文化涵养之美,并结合具体实例,从点的应用、线的应用、面的应用以及黑灰白的关系处理等方面论述其江南水乡系列水墨作品的绘画语言形式之美。
关键词:吴冠中;水墨画;绘画语言;形式美吴冠中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其作品以江南水乡题材居多。
他在绘画中注重表现节奏感与形式美,依托点线面与黑白灰的完美融合,配合鲜艳明快的色彩,营造江南水乡的清秀和俊丽,给人带来无尽的遐想,令人痴迷陶醉。
吴冠中关于江南水乡题材的画作颇有造诣,在追求形式美的过程中提炼了新的绘画理念,创造了新的绘画图式语言,对我国山水风景画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吴冠中钟情江南水乡的原因探究吴冠中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他自幼热爱绘画,展现出极高的绘画天赋。
他于1936年考入了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开始学习西画、中国画和水彩画,后因成绩优异,表现出色,于1946年公费赴法留学,跟随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苏弗尔皮教授学习油画,四年业成后回国,致力于油画风景画创作,并先后担任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师。
自20世纪70年代起,吴冠中开始尝试水墨画创作。
虽然他在作画时仍运用笔、墨、宣纸等传统材料,但却有意改变了中国传统绘画语言,使画作在不失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又能以西方绘画理念传达现代精神,不仅突出了画作的个性色彩,又体现了他对水墨画创作的深度思考。
吴冠中的画作有形式、内容和内涵上的美,艺术境界非常高,因此其多數作品都拍卖出了天价。
吴冠中的水墨画创作题材非常广泛,其中江南水乡是最具代表性的,也是他最钟爱的表现对象。
这一点从他创作的油画和水墨画作品中可以得到验证,该类题材作品数量繁多,且呈系列化。
江南水乡吴冠中画作赏析
江南水乡吴冠中画作赏析吴冠中在江南写生吴冠中从早年秀丽的江南风景到晚年的抽象线条,用最简单的点、线、面、色之间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形式架构,画面洋溢着浓郁的中国文化诗情和神韵。
作为生于江南,长于水乡的画家,吴冠中对江南水乡有着浓厚的深情。
正因为有着如此深刻的情怀,使他笔下的水乡流露出情真意切的雅致与领袖。
水乡描绘江南水乡是吴冠中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和最典型的题材。
这幅作品以寥寥几笔勾画了江南水乡安宁,白墙黑瓦庄严静谧,盘旋在屋顶的燕子给画面注入了一丝活泼,增添了动感。
江村这幅作品充分体现了“点线面,黑白灰,红黄绿”的吴家作坊风格。
吴冠中用绘画形式中抽象的结构美去营造自己作品的意境,他捉住了江边村庄安静空幽的意蕴赋予了其独特的抽象艺术语言,产生强烈的视觉美感。
双燕《双燕》的构图正显示了吴冠中对艺术造型的掌握,画中的黑白对比、几何形的组合──特别是长方、扁方、垂直、横卧的形状,都是他建构形式美的要素。
江南春吴冠中用纯熟的绘画技法,柔和的色调将江南水乡的春光乍泄景色展现于笔墨丹青之上。
画面充满诗意,布局精妙,线条准确有力,枝杆蜿蜒遒劲,富于变化而不呆板。
初春的新绿、薄薄的雾霭、小村的黑瓦白墙,和谐而清新的色调,宁静而恬淡的境界,使画作产生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
天鹅吴冠中长期在油彩和墨彩的互补兼作中探索,终生探索中西艺术结合之路,他的画也呈现了新的面貌,渐渐从长于状物向偏于抒情过渡,厚实浓重也渐趋明朗与空灵,有着全新的审美取向、情趣和气质。
四川水田吴冠中一开始是用油画材料来捕捉山间水田的这种镜面效果,但他发现,“在如镜子的水面色调变化极为微妙,冷暖倾向难于言传”。
后来他“索性扬弃水光天色之色彩变化”,将“油画水田移植进了水墨中”,既避免了油色之滞凝,更着力于发挥线之盘旋与疏密,创造出另一番境界与腔调。
江南吴冠中很多作品都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画面充满诗意,他特别重视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
吴冠中:“黑、白、灰是江南主调,也是我自己作品银灰主调的基石。
【名品赏析】吴冠中绘画作品欣赏(十九)
【名品赏析】吴冠中绘画作品欣赏(十九)吴冠中绘画作品欣赏(十九)墙上秋色横幅墙上秋色纸本彩墨 1991年作 (1725万元,2011年12月北京保利)《墙上秋色》的主题是吴冠中非常喜欢的,他多次围绕这个主题进行过创作,既有油画,也有水墨。
在这张水墨《墙上秋色》中,画家以很大的画幅表现了一面爬满藤蔓的老墙。
老墙和藤蔓之间,传递出一种江南古镇特有的沧桑感和静谧,立于老墙前面两株树干,将画面一分为二,打破了原本的静谧。
最初《墙上秋色》的立意就来自于他受到苏州留园中一面山墙的吸引,特别是山墙和藤蔓之间的纠结关系,给了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他说:“苏州留园有一块巨大的山墙,墙上布满了藤线,年代久远,藤本已粗如臂、腿,层层叠叠,交错穿插,延伸到高远处的藤线则细于柳丝,柔于纤草。
粗线细线在墙上相交又相离,缠绵悱恻。
早春,遍体吐新芽,万点青、黄布满了棕色的枝藤;深秋,残红错落地点缀上、下、左、右,都似拍节的音符,共奏点、线之曲”,这些高墙藤线间的纠葛深深的吸引了吴冠中的注意。
石榴镜心设色纸本 1991年作春日镜心设色纸本 1991年作周庄周庄1985年春,吴冠中先生在周庄仔细揣摩後,看清了水乡古镇面貌的神韵,精心绘出四十八幅图画,深情地称誉“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1992年,吴冠中先生再次重访周庄,提笔泼墨,从此使周庄在华夏大地上声名与日俱增,成为众人心往神驰之地。
与他的江南系列一样,这里的房屋依然还是门窗漆黑,给人浑厚的感觉,但门前的拱桥,桥上的人群,直笔的小径,甚至是水边、路旁、树梢上星星点点的绿意与挂晒衣裳的红蓝,却使对茅舍的坚硬叙事有了灵动的效果。
观此幅《周庄》,或简约,或繁密,或简繁相间;或银白,或灰黑,或黑白一体;或写实,或意象,或实意俱存。
桥,古意朴拙,环拱徐上,沓至人群,耐人寻味;水,源远流长,暗淡掠影,水巷如织,微波荡漾;人家,临水而筑,傍木而依,前庭垂柳,墨瓦白墙。
江南水乡温存的情感,在吴冠中的笔下跃然纸上。
《梦里水乡》赏析
《梦里水乡》赏析(原创版)目录1.《梦里水乡》概述2.《梦里水乡》的艺术特点3.《梦里水乡》的意义解读4.总结正文【《梦里水乡》概述】《梦里水乡》是一幅描绘江南水乡美丽景色的中国画,作者是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
这幅画以简洁的线条和柔和的色彩勾勒出一幅宁静、优美的江南水乡风光,充满了诗意和浪漫。
画面中,湖面平静如镜,倒映着天空和云朵,两岸绿树葱茏,民居错落有致,小桥流水,一派江南水乡的典型景象。
【《梦里水乡》的艺术特点】《梦里水乡》具有以下几个艺术特点:首先,画面构图简洁,线条流畅。
吴冠中以简练的线条描绘出江南水乡的景致,线条曲径通幽,充满韵律感。
这种简约的构图方式使画面显得更加纯净、和谐。
其次,色彩运用独具匠心。
在这幅画中,吴冠中巧妙地运用了色彩对比和调和,以淡雅的蓝绿色调为主,与白色的云朵、民居和桥梁形成柔和的对比。
这种色彩搭配使得画面更加和谐、宁静。
最后,画面意境深远。
吴冠中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向人们传达了一种诗意的江南水乡文化,寓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种富有哲理的意境使得这幅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梦里水乡》的意义解读】《梦里水乡》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江南水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这幅画以优美的画面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光,让人们更加了解和喜爱这一片充满诗意的土地。
其次,它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画面中,人们生活在宁静、优美的水乡环境中,享受着和谐、幸福的生活。
这种美好的生活状态无疑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最后,它体现了艺术家的高超技艺。
吴冠中以简约的线条、柔和的色彩和富有哲理的意境展现了他卓越的艺术才华,让人们对艺术家产生敬意,对艺术产生热爱。
【总结】《梦里水乡》是一幅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作品。
它以优美的画面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光,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艺术家的高超技艺。
《河上小镇》 吴冠中作品赏析
《河上小镇》是吴冠中的一幅作品,它以独特的视角和笔触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
以下是对这幅作品的赏析:
1.独特的视角:吴冠中在《河上小镇》中采用了俯瞰的视角,将整个
小镇的景色尽收眼底。
这种视角使得画面更加开阔,给人一种宽广的感觉。
同时,这种视角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仿佛可以感受到小镇的热闹和活力。
2.丰富的色彩:吴冠中在《河上小镇》中运用了丰富的色彩,使得画
面更加丰富多彩。
他运用了蓝色、绿色、黄色等颜色,将小镇的景色描绘得如诗如画。
同时,他也运用了白色和黑色等颜色,使得画面更加鲜明,更加有层次感。
3.独特的笔触:吴冠中的笔触非常独特,他运用了流畅而富有节奏感
的线条,将画面中的景物描绘得生动形象。
他的笔触既富有力度,又充满了诗意,使得画面更加具有艺术感。
4.表现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吴冠中的《河上小镇》表现了江南水乡
的美丽景色。
画面中的小桥流水、古镇人家、渔船人家等元素,都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同时,画面中的水面和天空等元素,也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宽广和深远。
总之,《河上小镇》是吴冠中的一幅非常优秀的作品,它以独特的视角和笔触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
这幅作品充满了诗意和艺术感,让人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吴冠中 作品《绍兴小景》介绍
吴冠中作品《绍兴小景》介绍吴冠中《绍兴小景》41×105cm 1981年对于生于江苏省宜兴县的吴冠中老先生来说,描绘江南水乡就是怀着平静的心态、深厚的情感画出家乡的真实。
沉淀在心中的故乡情和多年对江南水乡的创作,使吴冠中先生描绘人杰地灵的如画江南下笔有神。
在他的笔下,和谐、柔美的色调绘制出的黑瓦白墙、乌黑的窗棂、只只乌篷船、蜿蜒的水路充满着诗情画意,不知不觉中流露出宁静、淡然、灵秀的意味。
吴老先生以水乡为题材的画作,倍受大众的喜爱和收藏家的青睐。
此幅创作于1981年的《绍兴小景》如诗如梦,动人心弦。
自70年代起,吴冠中先生逐渐开始从事中国画的创作。
他专注于中国画的改革创新,力求用传统的中国绘画工具表现现代元素,他的水墨画就是通过这一手法展示了如同诗词中描绘的画面。
半抽象的画风,风格新颖、构思大胆,生动的表现了自然与生活的完美呼应以及心灵上的震撼,既保持了传统画风的韵味,又富于时代的特点,令观者眼前一亮。
吴冠中先生将中国传统的绘画布局与西方绘画的平面相融合,用单纯但醒目的黑、白、灰或褐、白、灰寻求丰富和强烈的节奏感、韵律感。
西方的色彩和东方的墨韵自然交汇,形成了吴冠中老先生的独特画风。
他用精湛的绘画技艺,将绍兴古镇的悠悠古韵融入现代情思。
既表达了东方传统意趣,又具有时代特征,令观者耳目一新。
黑、白、灰的因素完美地融入了画面的造型当中,画中白墙墨顶,小桥流水,舟影波光。
曲与直,刚与柔,虚与实的对比,加上红红绿绿的色彩点缀,营造出空灵、清丽、明快,抒情的意境。
让人觉得明明是真实存在的古镇绍兴、水乡小镇,又不完全等同于现实。
此画作无论挂于客厅、书房、卧室亦或是办公室,都能彰显眼光的独到、品位的高雅。
吴冠中作品赏析分析
谢谢大家!
• 70年代起,渐渐兼事中国画创作。他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 料工具表现现代精神,并探求中国画的革新。他的水墨画 构思新颖,章法别致,善于将诗情画意通过点、线、面的 交织而表现出来。他喜欢简括对象,以半抽象的形态表现 大自然音乐般的律动和相应的心理感受。既富东方传统意 趣,又具时代特征,令观者耳目一新。
• 中国水墨绘画方面——与时俱进; • 油画等艺术形式上——探索民族特色。 • 核心——秉持中国人特有的“诗意”和
“象心”来相通。
他在这些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和优秀品质,是 他留给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精神遗产。
作品赏析
• 一、创作形式 • 二、创作内容 • 三、创作风格 • 四、艺术源头
一、创作形式
《春风桃柳》1999
《春满》2000
(二)几何块面的抽象感
《苦瓜家园》1998
《黑白故里》1992
《瀑》1999
《迹》2002
(三)挥毫泼墨的写意感
写意,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讲究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 是一种形简而意丰的表现手法。
《汉字春秋-凹凸》2007
《大宅》2001
蒙德里安代表作:
康定斯基代表作:
波洛克代表作:
(三)印象派绘画
• 不依据可靠的知识,以瞬间的印象做画。19世纪后半叶到 20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如:莫奈、 马奈、德加、莫里索......他们都善于抓住一个具有特点的 侧面去做画,所以他们必须疾飞画笔把颜色直接涂在画布 上,他们只能多考虑画的总体效果,较少的顾及枝节细部。 印象主义的以粗放的笔法做画,作品缺乏修饰,是一种外 表草率的画法。
大师吴冠中、李可染笔下的梯田之美
大师吴冠中、李可染笔下的梯田之美吴冠中桂林水田吴冠中诞生於江南鱼米之乡。
儿时故乡生活的回忆,深深烙印在画家的脑海里,成为其创作素材之一。
吴冠中在回忆童年文章中写道:“河道纵横,水田、桑园、竹林包围著我们的村子。
”吴冠中山间水田 1979年作吴冠中画过多幅四川的水田,但他自己却说,他比较满意的“仅寥寥数幅”,并且大都是上世纪70年代画的。
这件水墨的《山间水田》,为我们一窥吴冠中70年代末酝酿油水转换的重大转折提供了一面历史的镜子。
吴冠中天府梯田 1980年作吴冠中滇池人文凭 1986年作吴冠中黄土高原 1987年作 (1870万元,2005年拍卖)中国画中强调用线,重视以写线来展现和表达多重且深邃的艺术气质。
吴冠中先生是擅长以线来勾划眼中和心中景物的中国画巨匠。
线,可以流畅、可以顿涩、可以滑润、可以苍健、可以挺秀、可以疏散……,其重要的是贴切、生动、艺术地展现景物之美、表现绘画之精妙。
吴冠中先生在《黄土高原》中以极富乐感和旋律的线条,奏出了一篇震人魂魄的激情交响曲。
在此幅画中,线条繁而不乱、杂而有序,热情奔放却合理有度。
以线表现西北的黄土高原、着重以线展现高原之雄浑和壮美,创造性地展现了高原之美,感人至深、美如天境、令人神驰遐想。
吴冠中江南水乡 1987年作吴冠中天色(四川水田)90年代吴冠中湘西水田 1990年作这幅《湘西水田》,一贯的吴冠中式墨线,在蜿蜒中迂回变化着浓淡粗细;一贯的吴冠中式色块,在分割中曲折交替着深浅沉浮;而江南特有的乌黑的屋顶和门窗,在绿树的枝杪里隐约;春风拂过后新绿的小山和田埂,又在粉红的桃花里嫣然。
这是烟雨里的江南,烟雨里的湘西,笼罩在一层薄薄的空蒙里的与“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湘西水田;也许,这就是吴冠中自己梦里江南故乡水田的剪影吧。
吴冠中山居吴冠中梯田 1992年作这是吴冠中在1992年画的一件“江南水乡”题材画,人们已经见不到原来的江南风光画法,一改江南才子型的画法,转而进入到一种境界式的画法,与他的代表作《桂林水田》的追求大同小异。
吴冠中 鲁迅的故乡赏析
吴冠中鲁迅的故乡赏析吴冠中《鲁迅的故乡》赏析吴冠中是中国当代画坛的重要艺术家,他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丰富的创作内涵而备受赞誉。
其中,他的作品《鲁迅的故乡》更是备受瞩目,本文将对其进行赏析。
《鲁迅的故乡》是吴冠中于1994年创作的油画作品,尺寸为130×197厘米,现藏于中国美术馆。
这幅作品以深沉的色彩和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了鲁迅的故乡——绍兴。
整幅画面以绍兴的传统建筑为背景,表现了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致。
画面的左侧是一片错落有致的青瓦白墙,屋脊上覆盖着茂盛的青苔,屋檐下垂着的木头雕花显得古朴而精致。
而画面的右侧则是一条宽阔的小河,河畔的柳树倒映在碧绿的水面上,给人以宁静的美感。
吴冠中通过色彩和构图的运用,将整个画面分为明暗对比鲜明的两部分。
左侧建筑的阴影部分显得沉重而压抑,而河畔的阳光照射下则显得明亮而开朗。
通过这样的处理,吴冠中巧妙地营造了视觉上的对比,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吴冠中在绘画技法上也做到了独具匠心。
他使用了明暗的层次感来表现建筑物的立体感,利用精细的笔触描绘出了建筑物上琐细的纹路和细节。
不仅如此,他还巧妙地运用了光影的变化,使得画面更富立体感和层次感。
在整个画面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的是绍兴的传统建筑。
这些建筑不仅代表着鲁迅的故乡,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吴冠中通过对建筑细节的精心描绘,使得观者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沉淀和传承。
除此之外,画面中的小船也是吴冠中难得的创见。
小船停靠在河畔,静静地等待着下一位乘客。
船身的深浅不一的色彩与建筑物的颜色形成了对比,既突出了船的存在感,又增添了画面的趣味性。
吴冠中的《鲁迅的故乡》通过对绍兴传统建筑和自然景色的描绘,深情地呈现了鲁迅的故乡风光。
画面中的建筑、河流和小船无一不散发着浓厚的江南水乡气息,使观者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那种宁静、淡雅的江南之美。
总的来说,吴冠中的《鲁迅的故乡》以其细腻的笔触、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构图,成功地将鲁迅的故乡形象化。
吴冠中江南水乡系列的内容与形式
吴冠中1936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学习西画,同时学习中国画和水彩画。
1946年公费赴法国留学,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随苏弗尔皮教授学习油画。
1950年学成回国,回国后吴冠中主要致力于油画风景画的创作,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20世纪70年代之后,吴冠中开始尝试水墨画的创作。
其水墨画有异于传统中国画,虽然在作画的材料和工具上运用的是传统的笔墨和纸张,但是有意将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语言做了改变,不失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又加以用西方现代绘画理念表达现代精神,所以吴冠中的水墨画个性鲜明,极具现代气息,绘画作品以及绘画理念对现当代我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吴冠中的水墨画创作题材十分广泛,而江南水乡始终是他热衷描绘表现的对象。
这一系列的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在吴冠中的绘画作品中很具有代表性。
吴冠中之所以对江南水乡题材情有独钟,笔者认为,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点:首先,吴冠中出生于江南(江苏宜兴),生于兹长于兹,对于家乡的感情至诚至深。
虽然不到二十岁便离开家乡外出求学,受战争影响辗转重庆再后出国,即使回国后又长期工作在北京,但家乡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在他童年时留下的印象,无论身在何处,都使他心心念念。
其次,江南水乡特有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风貌,房屋建筑层次错落形式感强,气候湿润,自古就被称为烟雨江南,适宜于用水墨来表达。
一、江南水乡的题材内容江南建筑的特征以及环境江南的房屋建筑大多是白墙黛瓦,出于安全和防火的考虑房屋的外墙往往很高,远近高低层次错落,外墙上窗户也极小,留作通风用。
由于河流众多,依赖石桥沟通南北东西,所以“小桥流水人家”这一诗句极好地描写了江南的建筑和环境。
岸上屋旁多种植杨柳,建筑和杨柳倒影在水中,相映成趣。
二、江南水乡系列水墨作品的绘画语言形式在吴冠中的绘画理念中,形式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他认为美术的核心就是形式美,而关于笔墨,吴冠中有“笔墨等于零”的说法。
赏析丨吴冠中《周庄》:只是特别特别留恋
赏析丨吴冠中《周庄》:只是特别特别留恋有一副油画,曾被一位东南亚藏家秘藏了20年,如今在一场春季拍卖会卖出了2.36亿港元的高价。
这幅画就是吴冠中的名作《周庄》。
此画作于1997年,尺寸为148x297cm,长度近3米,是艺术市场上目前所见最大尺幅的吴冠中作品。
吴冠中在其著作《画眼》中如是描述《周庄》的创作过程:“80年代我坐船到周庄,像是登上了孤岛,环村皆水也,那里不通汽车。
冷冷清清,寻寻觅觅,桥前桥后,傍岸闲卧舟楫。
我住下写生,那是惟一的一家旅店,木头楼梯,登楼一望,黑瓦白山墙,流水绕人家,杨柳垂荫,鹅鸭相逐,处处入画”。
吴冠中始终着墨于儿时江南。
“苏联专家说,江南不适宜作油画。
银灰调多呈现于阴天,我最爱江南的春阴,我画面中基本排斥阳光与投影,若表现晴日的光亮,也像是朵云遮日那瞬间。
我一辈子断断续续总在画江南。
”下面,是吴冠中的乡村画作。
他画下的一草一瓦,是你心中的中国吗?○村景○叠翠渡江春○江南村景○渔村○竹林茅舍○落日水乡○玉龙山下人家○乡村○池塘人家○春山新雨后○春江水暖○早春○家○故乡○故乡○故乡苇塘○家乡的云○水乡○水乡小景○水乡○小村即景○嘈嘈皆乡音○村落○水乡行○江村○渔村○海南人家○白桦林○庐山山村○忆胶东农家院○小院春暖○桃花季节○石岛山村○房东家○新疆人家○西双版纳村寨(文章来源:Lens杂志)。
吴冠中江南水乡系列作品欣赏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吳冠中江南水鄉系列作品欣賞
吴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
1942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随苏沸尔学校学习西洋美术史。
吴冠中1950年秋返国。
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现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曾出版过《吴冠中素描、色彩画选》、《吴冠中中国画选一辑》、《东寻西找集》、《吴冠中散文选》等。
吴冠中先生于2010年6月25日23点52分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
吴冠中江南小镇水墨画作文
吴冠中江南小镇水墨画作文小曲廊镜心设色纸本 1987年作本幅题曰时客北京而忆江南,虽未点明笔底庭院属谁家,但也有提示足让观众随着画家的创作历程而循小曲廊般曲径通幽,直抵苏州拙政园一角!一九八四年,画家笔下名作《鱼之乐》取景自苏州拙政园那不过约三、五十公尺的一段临水短廊,本幅则截取了像是长廊的一截,透过方型门点出园里门外的位置,上方瓦顶与地上通道的深浅墨块呈迂回曲折,打通了门里门外的区隔,一点翠蔓攀墙而出徐徐下垂,更冲破了人为建构的距离,让自然生息洋溢其间。
全画写来见虚重呼应,黑与白的分际拿捏精准,在半抽象处理中充分流露画家的人文素养。
追忆秦淮镜心设色纸本 1990年作吴冠中画作里,水的叙事是一个很特别的现象。
他的水,一般有三个型态:“—”形的,“U”形的或者“|”形的。
因为倾注的情感和思考不同,画作中的水叙事也随之变换型态。
此幅中采用了一种不完全“U”形水叙事,意在表现他对秦淮河这一历史时空的思考和审美。
秦淮河是一条脂粉的河,承载着太多女子的梦,并由朱自清的名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而蜚声中外。
吴冠中对这一既是历史遗迹又是现实生活的时空交叠点,有着无以名状的复杂情感。
一方面,他对秦淮河故地的昔日繁华景象有着说不清的向往,因此希望“重抹胭脂,再造酒家”,恢复其旧日荣光。
这是作为游子的吴冠中对故乡的情愫,因此,在秦淮河两岸高宅上的天空里,他画入了代表相思和痴情的燕子,而在秦淮河边,他画上了新绿的柳丝和泊岸的小船,并把一种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然而代表了一个时间段的建筑作为审美的主角。
而另一方面,他又深深迷失并自悔于自己这种对旧日不现实的向往和沉迷。
因为“U”形水叙事其实表达的是一种回环的情结,这从他的其它作品中可以看出。
于是,他以一种略近于U的水叙事来消解甚至掩盖自己沉迷于旧日秦淮河的不现实的情愫。
而且,沉静的、倒影着两岸民居的水面,其实正是他对自己情感不动声色的逃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吳冠中江南水鄉系列作品欣賞
吴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
1942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随苏沸尔学校学习西洋美术史。
吴冠中1950年秋返国。
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现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曾出版过《吴冠中素描、色彩画选》、《吴冠中中国画选一辑》、《东寻西找集》、《吴冠中散文选》等。
吴冠中先生于2010年6月25日23点52分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