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语言学流派复习资料
西方语言学史复习考试材料

第一章古代语言学第一节古印度语言研究1.波尼尼的《梵语语法》第二节古希腊、罗马语言研究一、古希腊哲学家的语言研究1.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2.柏拉图《科拉迪洛篇》3.亚里士多德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主要著作:《解释篇》《修辞学》《诗学》4.芝诺创立的哲学学派——斯多嘎学派。
因芝诺在雅典意为“彩绘有顶柱廊”的画廊讲学,故称之为画廊学派或斯多葛派二、重要争论:“词”“物”之争1.公元前五世纪:自然派:事物的名称是由事物的本质决定的;惯例派:事物的名称和带我的本质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名称之所以指称事物,是由于惯例。
自然界是如何构成的?自然界的运动情况如何反应到语言之中?观点一:大自然的运动没有什么规律可言观点二:星球的运动和季节的变化不是杂乱无章的,而由一种不可抗拒的规律支配的。
2.公元前三世纪左右(核心转移:如何看待语言的规则)规则派:语言是人为的,就一定有规律的。
语言基本上是有系统,有规则的。
异常派:天然形成的东西没有什么规律可言;如果语言是人为的,人类会早已把不规则的现象纠正过来了--帕加马学派三、古罗马语言学3、瓦罗的《论拉丁语》被称为第一个有著作留下来的认真研究语言的拉丁学者和所有拉丁语学者中最有创见的人。
4、多纳图斯的《语法术》5、普利西安的《语法原理》第二章历史比较语言学一.定义:又称比较语法。
研究语言之间结构上的亲缘关系,通过对有亲属关系的语言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它们之间的对应规律,从而构拟这些语言的共同母语。
拉斯克最先对亲属语言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代表作《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起源的研究》葆朴第一个将梵语与欧洲语言进行系统比较的语言学家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语言学研究成就:语言类型学。
认为语言有四种类型:孤立语:一个词代表一个意思的。
粘着语:用简单的词组合成复合而词形和意义又都不变的。
屈折语:用词尾变化来表示语法关系的。
西方语言学流派资料

西方语言学流派
Schools of Linguistics ——导读
大学外语教学部
作者简介
1965年毕业于北京外 国语学院英语系, 1980年获英语语言文 学硕士学位,1986年 在英国兰开斯特大学 获副博士学位。现任 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 研究所所长、教授、 博士生导师
版本比较
本书性质
刘润清
第三章十九世纪与历史语言学
尽管此时的理论与观点存在偏颇, 但这些历史语言问题的 提出仍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同时也预示了二 十世纪结构主义语法的诞生。他们关于语言客观性和独立 性的论述,关于材料第一、理论第二的主张以及重视考察 当时语言和方言的做法,都在结构主义语法中反映了出来。
第三章十九世纪与历史语言学
第四章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开端
索绪尔开创了语言学的新纪元,其《语言学教程》是语 言学史上一座标志性的里程碑。 自 《语言学教程》 问世以 来,结构主义理论和研究方法便跃上了历史舞台, 索绪尔 作为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对后世的影响波及范围之广、 延续时间之久可谓亘古未有,从 20 世纪初至今的语言学流 派无一不受到他的影响。继索绪尔之后,结构主义语言学 大为盛行,在各国发展为不同的学派,二十世纪二、三十 年代同时出现了三派结构主义语言学:布拉格学派、哥本 哈根学派与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它们分别侧重不同的 研究领域,有各自的研究方法,并且都做出了斐然的成绩。
其中不乏可贵的贡献,如“自然派”与“惯例派”的 辩论(后发展为斯多葛派与亚历山大派的论战)明辩 了语言的基本问题、启发了人们对语言本质的思考; 斯拉克斯所著的西方第一部全面完整的语法书《语法 科学》总结发展了希腊语的研究成果;古罗马人瓦罗 的《论拉丁语》、普利森的《语法惯例》论证了拉丁 语的语法体系;中世纪初的波依修斯第一次提出了语 言的普遍性问题;希伯来语、阿拉伯语、罗曼语等在 十八世纪也得到了广泛系统的研究,新的语言思想也 已萌芽。
西方语言学流派知识点总结

西方语言学流派知识点总结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通过对语言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和文化。
在西方语言学领域,有许多不同的流派和学说,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对一些主要的西方语言学流派进行总结和概述。
1. 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是20世纪初期兴起的一种语言学流派,其核心思想是语言的结构是决定其意义和功能的关键因素。
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关注语言的内部结构,通过分析语言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要素来揭示其规则和模式。
其中,最知名的结构主义学派是索绪尔学派和布洛姆菲尔德学派。
2. 生成语法生成语法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学理论,其核心思想是语言是通过某种生成规则产生的。
生成语法学派认为语言的产生过程是基于一系列规则和转换的,这些规则可以用形式化的方式来描述。
生成语法的代表人物包括诺姆·乔姆斯基和查尔斯·菲尔。
生成语法的研究对后来的语言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语用学语用学是一门关注语言使用情境和交际目的的学科。
与其他流派不同,语用学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和交际效果。
语用学家研究语言如何在特定情境中传达意义,以及人们如何通过语言进行交际和理解。
格里姆斯学派和奥斯丁学派是语用学的重要代表,他们的研究对于理解语言和交际过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 语言变化研究语言变化研究是一门关注语言随时间变化的学科。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发生演变和变化。
语言变化研究关注语言的历史发展和变迁,通过对历史文献和现代数据的分析,揭示语言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威廉·拉布学派和米哈伊尔·巴哈京学派是语言变化研究的重要代表。
5. 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是一门关注语言与社会关系的学科。
社会语言学家研究语言与社会因素(如社会地位、性别、年龄等)之间的关系,揭示社会因素对语言使用和变化的影响。
社会语言学的代表学派包括华兹沃斯学派和拉布学派。
以上只是对一些主要的西方语言学流派进行了简要的总结。
02西方语言学流派-第二章

第一节 古印度的语言学
• 可以看到,尽管他们没有把语言抽象体系和语言实际运用 的区别讲得十分明确,可是他们的观察和分析很有价值, 对当代语言学产生了影响。 • 二、语音和音位方面 • 1.古印度的语音学也很发达,提出了发音器官、发音部位、 塞音、擦音、元音、半元音等语音学上的概念。 • 他们把元音看作独立的语音成分,把辅音看作从属成分, 因为没有辅音也可以构成音节。
第二节 古希腊语法
• 苏格拉底:论述两种观点的优缺点。 • 他说,一个句子分成两个部分:名词部分和动词部分。 • 要把每个词分解为其组成成分才能找到词的意义,有些复 杂词的意义是由可分析的组成部分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如 catastrophe(大祸)由三部分组成:cat(猫)、astro (天体)和fee(费用),catastrophe是指“来得很快、 巨大无比、代价很高的事物”;有些简单词可以分析成辅 音、元音和半元音,再分析不同音的特质或模仿的是什么 东西,如rho音就表示“运动”,因为发这个音时舌部运 动很快。 • 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这是由惯例造成的。
第一节 古印度的语言学
•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印度在文学、哲学 和自然科学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做出了独创性贡献。为了保 存口头相传的婆罗门教义《吠陀经》的原文和梵语文学, 古印度的语言学家们用经验的方法,对于梵语语法作过相 当详细的描述。著名语言学家巴尼尼的《梵语语法》(也 叫《八书》),由3996条诗歌体的规则所组成。据推测, 它写于公元前600∽前300年之间,它全面总结了此前的研 究成果。 • 古印度语言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般语言理论和语 义,语音和音位,语法描写。
西方语言学流派
第二章 历史的回顾-西方传统语言学
第二章 历史的回顾-西方传统语言学
《西方语言学流派》第五章三四节

雅克布逊的区别性特征是对 音位学的重要贡献。
• 区别性特征的优点:用“辅音性”和“元音性”两 个特征就可以区别辅音、元音、半元音和流音这四 种情况。 • 区别性特征的局限性:在语言的自然结合中会遇到 一定的困难。 • 区别性特征的创造性: 这些特征旨在揭示音位的对比,而不是 描写语言特点。 这些特征本质上都具有偶值性质。 全部特征主要是依据声学特点来规定的。
第三节 历时音位学
背景: 1928年 布拉格学派的特鲁别茨柯 依、雅克布逊和卡尔采夫斯基在海 牙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语音学会议上 起草并发表了声明。他们宣布:音 位学研究方法不仅适用于共时语言 学,而且适用于历时语言学。
相关概念
• 两个音位能归于一个对比对子(contrastive pair)的 语音特征叫相关特征(correl则的、孤立的音位现象,使音位系统呈现最大的规则性,以趋向经济 与和谐。布拉格学派认为,在语音演化中,许多结构性的变化都可以从功能角度解释清楚。
• /p/与/b/的对立具有较高的功能值 因为它可以用来区别许多音位对子. • /ᶴ/与/ᶾ/之间的对立的功能值就很小。 因为它只能区别很少的音位对子。 功能值大的音位或语音成分不容易发生变化, 功能值小的容易发生变化。
功能音变
• 历时音位学研究音变时,只注意引起语音结构变 化的音变。因为只有这种音变才具有功能,才是 真正重要的。这种有功能作用的演变叫“音位学 转换”。 • 功能音变的概念假设语言有一种系统,这种系统 遵循一定的和谐原则和经济原则。结果是一切孤 立的、不对称的音位对立趋向消亡,一切不符合 相关原则的音变趋向消失。 • 功能音变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由于相关性的原因, 各种语言都以最经济的办法来组织自己的音位, 相关的音位对子越多,语言的结构就越经济,因 为这样可以用最少的区别特征来区分最多的音位。
西方语言学流派

15
背景知识介绍 (一)作者:
朱晓农,男,浙江乌镇人,1952年生于上海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Canberra)文学院语言学系博士,主修实验语音学。 先后在香港理工大学、澳洲国立大学工作。现在香港科技大 学任教。
是中国语言学界少有的能从科学哲学角度观察语言研究的学者
(二)特点:
《虚实谈:现代语言学的工作旨趣》 发表于1987年《文字与文化》丛书上。 大多谈他自己在语言学方面的一些观点。 文中举了很多例子。
大多例子都可以通过进一步分析来澄清。
16
一、开篇 二、科学与社会 三、语言学中的虚和实 四、事件事理和物相物理 五、材料和理论
六、材料的收集和材料的安排
七、发现的模式 八、科学的时尚和范式 七 九、天经地义和天诛地灭 十、结语 九 十
24
五、材料和理论
事实上,对于事件的研究都不免会碰到两个问题,一是材 料庞杂如何处理,一是材料的可靠性如何。
有一种观点认为:材料摆多了,道理自然出来了,理论是 蕴涵在材料里的。但书中指出材料再多,也不能保证讲清楚道 理,甚至不能保证道理已经看清楚。 同时,作者又指出材料本身是死的,无所谓“意义”。它的
意义是思想赋予它的。有时候,材料再多也没用。材料的详略多 寡并没有决定性意义(材料的非决定性)。关键在于你想说明什 么,在于他们能否进入某个已有的认识系统,或利用他们来构建 新的认识系统。
25
材料多少是相对而言的。只要有目的、有理论地开始收
集材料,也就开始了科学工作。反之就不是。当研究对象是像 语言那样的无穷集合又是一个随时变动的活东西时,材料收集 到什么程度才算够了,根本无法回答。“共时描写”只是一种 相对的、近似的说法。 总之,材料工作是重要的,但它不能超然进行,它受到各种 情况的限制。首先是理论制约,更一般地说受到背景知识和研究
西方语言学流派--导读笔记

西方语言学流派--导读笔记第一章历史的回顾1.古希腊语法苏格拉底柏拉图亚历士多德斯多噶派(stoics)斯拉克思的《语法科学》2.古罗马语法瓦罗《论拉丁语》普利森《语法惯例》多纳特斯3.中世纪语法英格兰:6世纪初:比德(Bede),阿尔坤(Alcuin)公元1000年:阿尔福利柯(Aelfric)《拉丁语法》《拉丁会话手册》12世纪:冰岛语语法《首篇语法专论》波依修斯(Boethius,480-524),在巴黎和雅典求学彼得·海利亚斯的语法逻辑化(logicalization of grammar)在经院哲学影响下的思辨语法(speculative grammar);如希思帕尼斯(Petrus Hispanus)在巴黎求学,《逻辑纲要》13、14世纪:摩迪斯泰学派(Modistae)的思辨语法4.从文艺复兴到十八世纪的语言学德国古典学家罗赫林(Reuchlin)的《论希伯来语的基本规则》斯巴华伊的阿拉伯语法14世纪:但丁《论俗语》,提倡发展口头意大利语15世纪:出现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语法著作16世纪:法语语法,波兰语语法,斯拉夫语语法法国哲学家拉梅(1515-1572):当时的结构主义先驱,反对亚里士多德和经院哲学,著有希腊语、拉丁语和法语等语法著作。
传教士活动使语言学家认识到世界语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西班牙耶稣会传教士夏维尔等人第一次将汉语语法学传到欧洲。
经验主义学派:英国的布莱特创造速记方法和观察派语音学家霍尔德,理性主义学派:英国威尔金斯设想“哲学语言”,法国的保尔—罗瓦雅尔学派(思维是语言的基础)。
18世纪:法国哲学家康迪雅克的《论人类认识的起源》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德国哲学家海德(Herder1744-1803)《论语言的起源》1769英国讨论普遍语法:詹姆士?哈利斯《对语言和普遍语法的哲学探讨》(1751),霍恩?托柯,詹姆士?伯尼特。
5.古代印度的语言学梵语研究的发现开启了整个十九世纪的比较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
西方语言学史复习材料

第一章古代语言学第一节古印度语言研究1.波尼尼的《梵语语法》第二节古希腊、罗马语言研究一、古希腊哲学家的语言研究1.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2.柏拉图《科拉迪洛篇》3.亚里士多德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主要著作:《解释篇》《修辞学》《诗学》4.芝诺创立的哲学学派——斯多嘎学派。
因芝诺在雅典意为“彩绘有顶柱廊”的画廊讲学,故称之为画廊学派或斯多葛派二、重要争论:“词”“物”之争1.公元前五世纪:自然派:事物的名称是由事物的本质决定的;惯例派:事物的名称和带我的本质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名称之所以指称事物,是由于惯例。
自然界是如何构成的?自然界的运动情况如何反应到语言之中?观点一:大自然的运动没有什么规律可言观点二:星球的运动和季节的变化不是杂乱无章的,而由一种不可抗拒的规律支配的。
2.公元前三世纪左右(核心转移:如何看待语言的规则)规则派:语言是人为的,就一定有规律的。
语言基本上是有系统,有规则的。
异常派:天然形成的东西没有什么规律可言;如果语言是人为的,人类会早已把不规则的现象纠正过来了--帕加马学派三、古罗马语言学3、瓦罗的《论拉丁语》被称为第一个有著作留下来的认真研究语言的拉丁学者和所有拉丁语学者中最有创见的人。
4、多纳图斯的《语法术》5、普利西安的《语法原理》第二章历史比较语言学一.定义:又称比较语法。
研究语言之间结构上的亲缘关系,通过对有亲属关系的语言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它们之间的对应规律,从而构拟这些语言的共同母语。
拉斯克最先对亲属语言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代表作《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起源的研究》葆朴第一个将梵语与欧洲语言进行系统比较的语言学家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语言学研究成就:语言类型学。
认为语言有四种类型:孤立语:一个词代表一个意思的。
粘着语:用简单的词组合成复合而词形和意义又都不变的。
屈折语:用词尾变化来表示语法关系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程知识构建(60分)
1.请列举西方语言学演进过程中的经典著作,中英文均可。
(10部)(1×10=10)例: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2.给下列语言学家以学术流派为纲进行归类。
(10分)
威廉·琼斯索绪尔布龙菲尔德施莱歇尔雷斯琴
特鲁别茨柯依拉斯克格林马泰休斯博厄斯
雅可布逊勃鲁格曼葆朴维尔纳
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
布拉格学派:青年语法学派:
3. 写出《西方语言学流派》(刘润清编著)中第三章的目录。
(10分)
4.综述下列语言学流派的研究理念,核心思想(4选2,30分)
历史比较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
布拉格学派
美国结构主义
一、课程知识构建(60分)
1.请列举西方语言学演进过程中的经典著作,中英文均可。
(10部)(1×10=10)例: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2. 写出《西方语言学流派》(刘润清编著)中第四章的目录。
(10分)
3.综述下列语言学流派的研究理念,核心思想(4选2,30分)
历史比较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
布拉格学派
美国结构主义
4.给下列语言学家以学术流派为纲进行归类。
(10分)
威廉·琼斯索绪尔布龙菲尔德施莱歇尔雷斯琴
特鲁别茨柯依拉斯克格林马泰休斯博厄斯
雅可布逊勃鲁格曼葆朴维尔纳
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
布拉格学派:青年语法学派:
综合运用题
针对2013年度《当代语言学》期刊上的某一篇研究文献写一篇读后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