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语言学流派--系统功能语法

合集下载

系统功能语言学

系统功能语言学

系统功能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SFL)是一种语言学理论,最早由英国语言学家麦克·霍尔迪(M.A.K. Halliday)提出。

该理论强调语言的功能性,认为语言是用来实现交际和社会功能的工具。

系统功能语言学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功能:交际功能、表达功能和文化功能。

交际功能是指语言用于交流和理解的能力。

语言是人们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意图的工具,通过语言交流可以建立沟通和互动。

通过分析语言的交际功能,可以了解说话人的意图,并解读他们所表达的信息。

表达功能是指语言用于表达思想、感情和意图的能力。

语言具有丰富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可以用来表达各种类型的信息。

通过分析语言的表达功能,可以了解说话人的观点和态度,并理解他们所表达的意思。

文化功能是指语言用于传递文化价值观念的能力。

语言是每个社会中独特的文化现象,反映了不同社会和群体的价值观念、传统和习俗。

通过分析语言的文化功能,可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探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系统功能语言学通过对语言功能的研究,揭示了语言是如何在社会交往中发挥作用的。

它强调语言的功能性和社会上下文的重要性,认为语言的结构和用法是相互关联的。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语言被视为一种社会实践,其目的是与他人进行交流。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对语言文本的分析和解释来揭示语言的功能。

研究者通常会分析文本中的语法结构、语义意义和语用功能,并将其与具体的社会和文化背景联系起来。

通过这种分析,可以揭示语言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供对语言使用的深入认识。

总之,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一种关注语言功能和社会实践的语言学理论。

它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表达功能和文化功能,并通过对语言文本的分析,揭示了语言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

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我们理解和解释语言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语言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语言学流派 系统 功能学派

语言学流派   系统 功能学派

语言学流派系统功能学派语言学流派系统功能学派语言学,流派,功能学派,系统系统功能学派的兴起,与整个语言学的功能主义思潮有关。

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指的是当代语言学界与形式主义相对峙的一种学术思潮。

它旨在通过语言在社会交际中应实现的功能来描写和解释各种语言的音系的、语法的和语义的语言学特征。

在这个学术思潮中,有几个主要的学派影响比较大,它们是布拉格学派伦敦学派。

布拉格学派一直是语言学界公认的一个功能主义学派,它所说的功能主要包括语言在交际行为中的功能、语言在社会中的作用、语言在文学中的功能以及从功能观点看语言在不同层次方面的问题。

伦敦学派的兴起稍为晚一点,由英国语言学家弗思教授开创,后来由他的学生韩礼德(M.A.K.Halliday)教授继承和发展,形成现在人们称之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学派。

韩礼德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陆续发表了很多著述,建立起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体系,成为语言学中一个独树一帜的的学派。

系统功能语法学派的语言学家门每年举行一次系统理论讨论会。

第一届至第八届在英国召开。

随着影响的扩展和队伍的扩大,1982年第九届年会在加拿大召开,这标志着该学派的理论已具有国际影响。

1985年美国密执安大学举办第十二届年会,由于到美国是布龙菲尔德结构主义和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学派的堡垒,所以在美国举行这样的大会具有深远意义。

到今天,功能主义已经与形式主义成为语言学研究中的两大思潮。

系统功能语法包括"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两个部分,但这不是两种语法的简单总和,而是一种完整的语言理论框架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系统语法或系统语法学着重说明语言作为系统的内部底层关系,它是与意义相关联的可供人们不断选择的若干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网络,又称"意义潜势"。

语言作为符号的一种,在表述说话人想要表达的语义时,必然要在语言的各个语义功能部分进行相应的选择。

西方语言学史-第五章-系统功能语言学

西方语言学史-第五章-系统功能语言学

第五章系统功能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一、理论基础:哲学基础●二、历史发展:四个发展阶段●三、新发展:八个方面的发展●四、发展前景:几个领域的发展●五、系统功能语言学在中国一、基本哲学理论基础●系统功能语言学也是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包括语言学史观和语言学观。

●(一)语言学史观●西方语言学所形成的两大对立的观点,都有其固定的根源。

●1、以普罗塔哥拉和柏拉图为代表的以人类学和社会学为思想根源的学派;●2、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以哲学和逻辑学为思想根源的学派。

(二)功能语言学的语言学观1.符号的观点●(1)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social semiotic),是指在社会文化语境中解释语言。

●(2)社会文化结构和制度本身要用符号解释,而语言是用来代表符号的载体,且其本身亦是一种符号。

是众多符号系统的一种,也是最特殊的符号系统,可以体现任何其他的符号系统,如交通信号,动物语言等。

2. 普遍性和变异性强调变异性。

索绪尔和乔姆斯基都强调语言的共性和核心(共核common core)langue,competence。

但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的系统来自于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运用是语言系统的现实化,所以是相互联系的。

所以,它强调从功能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系统性。

●韩礼德把语言变异分为“方言”和“语域”,立足于语言的变异性3. 语言行为语言被看作一个行为系统,是社会文化行为的一种。

人类社会是由不同的行为系统组成的,而语言是这个系统的一种;同言语行为理论。

●行为本身也是一种系统(“能做什么”)●行为具有一定社会价值(“做了什么”)●由此可见,语言行为是行为潜势(potential)在一定社会集团中通过语言符号得以体现。

4. 功能理论三个类型,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语言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语言的功能来影响、控制、选择的。

●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1)经验功能(experiential function)语言是对存在于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过程(process)和事件(event)的反映。

20世纪西方主要语法学派概述

20世纪西方主要语法学派概述

20世纪西方主要语法学派概述20世纪是语法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语法学派的前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西方的语法学派从上世纪以来,也经历了从古典语法学到现代语法学的发展历史。

西方主要语法学派有古典语法学、结构主义语法学、马歇尔-普桑语法学、行为语言学、人类语言学、语义语法学、形式语法学等几大流派。

一、古典语法学古典语法学是20世纪最早的语法学流派,起源于古希腊语学家西塞罗的《里奥斯篇》。

古典语法学以统一的理论体系,把语法作为独立的知识体系来研究,认为语法是一套完整的规则,语法学的主要任务是从语言中如何构成句子出发,分析句子的结构,研究句子的成分以及句子中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古典语法学以描述语法规则和句法结构为主,重视句子内部的结构,认为句法现象可以用句法规则描述,句法分析是研究句子内部构成关系的基础。

古典语法学流派的代表人物有:Alexander Bain、Francis J. Green、John Rupert Firth、J. R. Firth等。

二、结构主义语法学结构主义语法学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新兴语法学流派,它建立在古典语法学的基础之上,与古典语法学的区别在于,它认为句法现象是由一系列句子结构所决定的,它强调一种实验分析的方法,更多的考虑句子的实际意义。

结构主义语法学认为句法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圈网’,句法现象可以分为上下文环境、前面语句、后面语句、内部结构等几个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

结构主义语法学的代表人物有:Noam Chomsky、Zellig Harris、Stephen Ullmann等。

三、马歇尔-普桑语法学马歇尔-普桑语法学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新语法学流派,它是以美国语言学者艾伦马歇尔和德国语言学家弗兰克普桑为代表的,被称为“弱结构主义语法学”、“传统结构主义语法学”或“变体结构主义语法学”。

马歇尔-普桑语法学认为,语言语法和句子结构具有自发性,不论语言环境如何,句子的结构都是一致的,句子的重复使用会让句法结构更加清晰。

《系统功能语法及其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

《系统功能语法及其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

《系统功能语法及其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一、引言系统功能语法(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作为一种语言分析方法,近年来在语言学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它不仅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在话语分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基础及其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

二、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基础系统功能语法是由英国语言学家迈克·霍奇金森(Michael Halliday)提出的一种语言学理论。

该理论主张语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网络,由一系列功能子系统组成,包括经验系统、逻辑系统和符号系统等。

在语言使用中,这些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语言的意义。

1. 经验系统:经验系统是系统功能语法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关注语言如何反映现实世界中的经验。

经验系统包括两个子系统:及物性系统和语态系统。

及物性系统关注语言如何描述事物的性质和关系,而语态系统则关注语言的时态和体态。

2. 逻辑系统:逻辑系统是系统功能语法中负责组织信息的部分,它包括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等。

主位结构关注句子中信息的起始点,而信息结构则关注信息的组织和排列。

3. 符号系统:符号系统主要关注语言如何表达意义和关系,包括隐喻、转喻等修辞手法。

这些修辞手法使语言具有丰富的表达力和多样性。

三、系统功能语法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系统功能语法在话语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分析语言的组织结构、功能和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话语的生成和解释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系统功能语法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

1. 分析话语的语态和时态:通过分析话语的语态和时态,我们可以了解说话者的态度和视角,以及说话时的语境和时间信息。

例如,使用进行时态可以表达一种持续的行动或正在发生的事情,而完成时态则强调动作的完成或结果。

2. 揭示话语的主题和结构:通过分析话语中的及物性系统和主位结构,我们可以揭示话语的主题和结构。

例如,在描述某个事件时,说话者可能会使用不同的及物性过程来描述事件的性质和关系,从而形成不同的主题和结构。

系统功能语法

系统功能语法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产生的背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形成不是凭空而起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有着不可忽视的历史和时代背景,具备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并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

现分别简述如下:1.英国语言研究的传统(1)从16世纪开始,对语言的研究在英国蓬勃发展,并被打上了“实用语言学”的烙印。

正音学、词典学、速记学、拼法改革以及人造的“哲学语言”等,都反映了英国在语言研究方面的率先发展,也反映了英国语言研究的“实用性”的倾向。

英国对语言研究的传统使现代语言学在英国较早地成为独立的学科,造就了许多杰出的语言学家(如著有《语音学手册》(1877)的施威特(Sweet)、发明了基本元音参照点系统(即元音舌位图)的丹尼尔"琼斯(Danie•Jones)),也为后来的系统功能学派的诞生提供了历史条件。

(2)马林诺夫斯基的语言理论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以研究土著文化著称,是“人类学功能学派”的创始人。

他对语言理论最重要的贡献莫过于强调语言的功能,强调语境研究的重要性。

他使用“情景语境”(contextofsituation)探讨语义,认为话语应放在全部的生活方式情景中去理解,话语的意义实质上就是当时当地正在发生的人的活动。

马林诺夫斯基的“情景语境”和“意义是语境中的功能”的思想为语言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为后来的弗斯“语境学说”(contexturalism)和韩礼德关于语言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历史的铺垫。

(3)弗斯的语言理论20世纪40年代初,弗斯成了英国语言学界的中心人物,并创立了“伦敦学派”。

弗斯和马林诺夫斯基一样,也认为话语的意义在于它的使用,而意义是情景语境中的复杂关系的总和,所以意义不应局限于词汇和语法意义,还应包括情景语境中的意义。

由此,“语境中的功能”(functionincontext)这个提法便构成了弗斯意义理论的核心环节。

弗斯的“语境”概念分两种,一种语境来自语言内部,即一个结构各个成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和一个系统内项目或单位之间的聚合关系;另一种语境来自语言外部,它涉及一个人的全部经历和文化历史,融合了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系统功能语法介绍

系统功能语法介绍
系统功能语法
3
• 语言系统和语言结构被看成是社会系统和社会结构的体现 形式,语言成了一种“社会符号”。 • 语境的符号结构可由语场、语旨、语式表现出来,决定了 语义系统的功能成分,语场决定了概念功能,语旨决定了 人际功能,语式决定了语篇功能,因此也就决定了语域, 决定了与语境有密切联系的意义潜势,并体现在语篇里。 • 社会交际总是以语篇这样的语言形式进行的,语篇是许许 多多意义选择的产物。语篇的环境是情景语境. • 情景语境是一种符号结构,其三个变量(语场、语旨、语 式)分别与语义系统的概念、人际、语篇成分发生联系。 • 某个语境的符号特征决定了语域,这个过程受到语码的制 约,而这种语码又是社会结构的产物。
• Halliday(1978)用语言发展(language development)来指语言学习过程。语言是通过 互动而学会的。 • 功能语言学研究的不是母语学习中的心理过程, 而是社会过程。他(1975)从功能的角度观察语 言发展的初期阶段,研究儿童逐渐学会表达意义 的过程。儿童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了语言的一些基 本功能以及一些意义选择。儿童在开始时学会的 选择很有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出的声 音在一些情况下取得了效果,这激发了他们推进 使用声音表达意义的过程。
(4)文体学研究 ) • 文体学研究的是语篇。功能语言学关注作 家的写作背景,文学作品的语言对于读者 的影响,从语言功能的角度分析作品中的 语言凸显(prominence)。Halliday (1971)分析了Golding的《继承者》 (The Inheritors)中的及物性系统,发现 整部小说突显了人对外部世界的过程的解 释。
• 他观察了自己的儿子Nigel的学习情况,在9 个月的时候,Nigel只会两种功能,只知道 用每种功能来表达一两个意义。在10个半 月时,Nigel掌握了四种功能,能表达十二 种不同的意义。到了1岁零4个半月时, Nigel掌握了六种功能,能表达50种意义, 开始进入母语。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Halliday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Halliday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公元 20 世纪,当传统语法威名坠地、逐渐衰落之际,世界的语言学界便迎来了群雄割据的时代⋯⋯把语言看作功能的流派,看重语言环境重要性的流派,把语言看作复杂结构的流派,崇尚寻求语言极致规律的流派⋯⋯除此之外许多小流派在这之间登场,也在这之间消逝⋯⋯当前,语言学界仍存在着众多流派;在此之中,具有比较大影响力的有:1.强调共时、系统性、语言功能的布拉格学派(Prague School)2.强调语言环境和语音系统重要性的伦敦学派(London School)3.注重描写语言研究结构的美国结构主义(American Structuralism)4.寻求人类极致的语言知识的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ve-Generative Grammar)不同的语言学流派的见解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句子是怎么组成的,也就是在句法学上面(以后会再说明语言学的不同分支)。

而今天将要涉及的,就是以韩礼德(Halliday)为首的伦敦学派。

20世纪初,人类学教授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认为,一个人所在的语言环境(语境)会对一个人怎么使用和理解语言产生很大的作用。

例如说,有些词语只能在某一群人里面才有特定的意思,或者说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才有特定的意思。

马林诺夫斯基这种光辉的思想被语言学家弗斯(Firth) 继承了下来。

弗斯把这种光辉思想和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 (Saussure) 的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伦敦学派。

而现在,伦敦学派传承到了韩礼德这一代;因为这个学派注重语言环境和语言系统的重要性,因此伦敦学派也被称为系统语言学(systemic linguistics)和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韩礼德,人称M.A.K. Halliday,英格兰约克郡里兹人。

对语言很感兴趣,本科阶段在伦敦大学学习汉语语言文学,之后在北京大学深造,接着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攻读现代汉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raditional grammar and SFG
(Gerot & Wignell, 1994)
Traditional
Systemic-functional
Researching method
prescriptive grammar
descriptive grammar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
Views on the nature of language
• TG Grammar views language as “a form of knowing”, rather than “a form of doing” by SF Grammar’s point of view.
• Chomsky makes a distinction between “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 while Halliday distinguishes “linguistic behavior potential” and “actual linguistic behavior”.
• While Halliday focuses on the following two questions : • a) What are the social functions of language ? • b) How are these functions reflected in the linguistic system ?
Research features • The abstract rules are the prominent features of TG Grammar, while the concepts of language function and language structure are greatly emphasized in SF Grammar.
Research methods
• Since SF Grammar views that language is inseparable from social activities of man, it takes actual uses of language as the object of study, in opposition to Chomsky’s TG Grammar which takes the ideal speaker’s linguistic competence as the object of study. • So the research method of SF Grammar follows the experimental way , while the TG Grammar takes the rational way.
Definitions of grammar
mainly concerned with syntax (+ some morphology)
'lexicogrammar' – no distinction between lexis and grammar.
Both are meaning-creating.
Studying the structures of language and how they are produced is to study how the mind works to produce and process language Emphasis on form and structure Looks at the well-formedness of language produced by nativespeakers; grammar is about rules governing form
parole.
*Their theories both undergo several stages.
TGG Mentalist view of language, i.e. language exists in the mind
SFG Social view of language, i.e. language exists in society as it is used by people in different social contexts Studying language is to study how language serves to communicate different types of meanings and purposes in different contexts Emphasis on function and meaning Looks at how meaning varies with context; grammar is a resource for communication
1928年12月7日-
Similarities
*They are both schools of modern linguistics.
*They both treasure synchronic description. *They both made similar concepts like langue and
Areas covered
text > sentence > clause > phrase > word > morpheme
the whole communicative event: ideational, interpersonal and textual functions.
Lexicogrammar
王力 罗常培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GG and SFG
Research perspectives:
• Psychological vs Sociological Chomsky’s theory initiates from his three main questions set for linguistics : • a) What constitutes knowledge of language ? • b) How is such knowledge acquired ? • c) How is such knowledge put to use ?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VS Traditionalhe main content of SFG
1.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views language as a system of choices. 2. Language and context are closely interrelated. 3. Context of situation (Register) consists of three parameters: Field, Tenor and Mode, which reflects three metafunctions of language: ideational, interpersonal and textual. 4. Context of culture (Genre) has three dimensions: the register configuration, the text’s staged or schematic structure, the realization patterns in the text.
Views static dynamic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VS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Michael Alexander Kirkwood Halliday
1925年4月13日-
Avram Noam Chomsky
Theoretical origin TGG
Aristotle Grammaire Gé né rale et Raisonné e Wilhelm von Humboldt Zellig Sabbettai Harris
SFG
Protagoras Plato European functional linguistics Edward Spair Benjamin Lee Whorf Sydney Lamb Kenneth L.Pike
References
1.Routledge Gerot,L.& Wignell,P.1994. Making sense of functional grammar[M]. Sydney:Antipodean Educational Enterprises. 2.Liu Runqing & Feng Zongxin, Schools and Theories of Linguistics[M],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2004. 3. Liu Xin & Lu Yaozhong,2008, The comparision between transformational- generative grammar and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J]. Language:33-41. 4. 崔冬梅,2009,《转换生成语法与系统功能语法对比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 5.侯万春,1999,语言学中的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J],《重庆师院学报》(2):59-63。 6.苗兴伟,1998,系统功能语法与转换生成语法对比刍议[J],《外语研究》(3):21-22。 7.林六辰,韩秀珍,1996,转换生成语法与系统功能语法对比[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5):47-61. 8.刘润清,2002,西方语言学流派[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9.徐烈炯,2002,功能主义与形式主义[J], 《外国语》(2):14-17。 10.王志军,肖建安,2001,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研究的相容性[J],《山东外语教学》 (1):37-39。 11. 朱永生,严世清,2001,《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