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美国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流派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和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和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摘要结构主义是20 世纪语言学的主要理论, 结构主义语言学是在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语言学流派。
广义上讲, 结构主义语言学是把语言看作本身具有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的独立系统的任何语言研究。
它由三个主要的学派组成, 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结构语言学派。
其中,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流派发展得最完备,对人类的语言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还推动了其他学科的研究,尤其是对第二语言教学。
本文通过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独特阐述与分析,这一流派创建了新的教学理论。
由此产生的教学法——听说法,对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产生重大且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教学理论外语教学听说法结构语言学( structural linguistics) 或结构主义语言学是指20 世纪30 至50 年代在欧美形成和发展的语言学流派,是以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 1857- 1913 年) 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所阐述的语言学理论为代表以及受这种理论影响而进行的语言理论研究。
其基本原则是:“真正实际存在的不是某种个别的语言事实,而是作为系统的语言;语言的每一成分只是由于它跟系统中其他成分的关系而存在;系统不是成分的机械总和,而是规定成分的。
系统的框架或结构是由声音和意义之间的关系、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构成的。
”结构语言学有三个主要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结构语言学派。
然而,为了挽救濒危语言美洲印第安语,而欧洲传统历时语言学没法满足这种只有音而没有书面文字的特殊语言,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 American Structuralist Linguistics),美国结构主义或美国结构语言学或称美国描写语言学(descriptive linguistics),于上世纪初应运而生。
这个学派的先驱者是博厄斯(也译鲍阿斯)及其学生萨丕尔,主要代表是布龙菲尔德,之后是海里斯和霍凯特。
结构主义语言学

(三)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American Descriptive Linguistics School )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又称美 国描写语言学派,继承和发展了 索绪尔的语言“系统”理论,注 重口语和共时描写;注重语言形 式分析, 创造了语言结构分析的 直接成分分析法。
Representatives of American Descriptive Linguistics School
(2)Harris.(海里斯)《结构语言学
的方法》
Thank you very muc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ackground of Structuralism
Birth place:United States
Time: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Origin:the vast diversity of the indigenous languages of the American Indian
(语言符号是由表达方式和表 达内容所构成的综合体。)
Representatives of Copenhagen school • Louis Hjelmslev 叶尔姆斯 列夫——《语言理论纲要》 • Viggo Brondal 布龙达尔 的——《结构语言学》 • Gunnar Uldall 乌尔达尔 的——《语符学纲要》
Development of Structuralism
(1)Originated in the early 1900s, in the structural linguistic of Ferdinand de Saussure. (2)Prague, Copenhagen and American Descriptive Linguistics schools of linguistics (3)In the late 1950s and early 1960s, facing serious challenges from the thought of Noam Chomsky and thus fading in importance.
结构主义语言学三大流派的异同

结构主义语言学三大流派的异同说到结构主义语言学,大家可能会想到“抽象的符号”和“规则系统”这些听起来有点晦涩的东西,实际上这也是个挺有趣的领域!要讲清楚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大流派,得从一些比较基础的东西说起,不然你一头雾水地听着,肯定会觉得难懂。
别着急,我来给你慢慢捋一捋,保准不枯燥,保证让你听完之后有点“啊,原来是这么回事儿”的感觉。
结构主义语言学主要就是讲语言系统、语言结构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就是研究“语言是怎么运作的”。
首先得从索绪尔讲起,他可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大元帅”啊!他告诉我们,语言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由“符号”组成的系统,这些符号的意义不是看它本身,而是看它和其他符号的关系。
比如说,字母“狗”和“猫”这个词,它们各自代表了不同的东西,但你要是不知道“狗”和“猫”的区别,那你说它们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其实它们的意义就来源于它们之间的差异。
是不是有点哲学味儿的感觉?反正就是那种“看似简单,实际上有点深”那种味道。
索绪尔提出了“能指”和“所指”这两个概念,能指就是“狗”这个词本身,而所指就是我们心里对“狗”这只小动物的概念。
你可以这么理解,语言就像是一张网,所有的词汇、符号都在这张网上相互联系和碰撞,创造出无尽的意义。
然后,到了皮尔士的时代,他跟索绪尔的思想有些相似,但又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皮尔士的语言学理论不太讲“符号”的抽象关系,而是更关注“符号如何指向具体的事物”。
他提出了三种符号类型:象征符、指示符和表征符。
象征符就像是字母“狗”,它和实际的狗没有直接联系,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东西。
指示符嘛,简单理解就是“指向”的东西,比如说某个手势、某个标志,它的意思和它指的对象有直接的关联。
至于表征符,嘿,那就更有意思了。
你可以想象,它是代表了一种抽象的意义,比如“爱情”这个词,它并不是某个具体的东西,但它代表了我们共同理解的某种情感。
再说说美国的“分布式语言学”派,换句话说,就是布鲁姆菲尔德的理论。
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 美国描写

索绪尔之后,结构主义发展分成了三个主要的流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学派。
这三个学派都遵循语言符号系统理论,把语言看作语言学研究对象,把言语排除在语言学大门之外,这是结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三个学派的研究侧重点不一样,在具体程序操作中,一些细节也有分岐,形成各自不同的特点。
一.布拉格学派狭义的布拉格学派是指本世纪20年代后半期以来,参加布拉格语言学会,以及在学术观点,学术活动上跟这个学会有密切联系的一批语言学家和文艺理论家。
广义的布拉格学派则包括参加捷克斯洛伐克语言学会等语言学团体,继承布拉格语言学会传统的当代语言学家。
布拉格学派接受了索绪尔的基本理论,承认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但不把语言形式与超语言因素截然分开,重视语言的共时研究,但并不把它与历时研究割裂开来;他们还接受了俄国语言学家库尔德内的功能观,对语言进行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研究,因而自称为结构-功能学派。
布拉格学派(布拉格语言学会)的形成可以追溯到 1926年,V.马泰休斯(1882-1946)领导召开了该学会的第一次会议。
布拉格学派实践了一种独特的研究风格,即共时语言学研究。
它对语言学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待语言。
布拉格学派一度成为影响语言学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源头,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欧洲任何其他语言学团体都没有像布拉格语言学会那样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
"布拉格学派曾影响到美国语言学的每一项重要发展"(Bolinger, 1968)。
特别是其音位学说,对共他结构主义学派有很大影响。
美国人自己也承认,如果没有特鲁别茨柯依(Trubetzkoy)的音位学,;就不可能有今日美国的音位学,犹如没有欧几里德几何,就不会有今日的现代几何。
布拉格学派在第一届国际语言学会议(海牙,1928)上,第一次把他们的音位学的观点公诸于世,引起很大的反响。
该学派集体观点的全面叙述见于他们在第一届国际斯拉夫学会议上所提出的《论纲》。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
(American Structuralist Linguistics)
一. 早期:博厄斯和萨丕尔(20世纪初)
博厄斯(Franz Boas)编写了《美洲 印第安语手册》( Handbook of American Indian Languages) , 该书对 多种印第安语言的语音、语法系统进 行了描写。在《美洲印第安语手册》 的“序言”中,博厄斯论述了描写语言 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他认为这种描写 包含三个部分:语言的语音、语言表 达的语义范畴和表达语义的语法组合 过程,因此《美洲印第安语手册》成 为美国描写语言学的经典之作。
轨位 Slot 类别 Class(es)
法位 Tagmeme =
角色 Role 接应 Cohesion
轨位:某个法位在所在的结构中是核心地位还是外围地位; 类别:区分这个轨位上的语言实体是什么,如词缀、名词、 名词短语、动词根等; 角色(作用):该法位在结构中的功能,如动作者、受事者、 受益者、方位、时间等; 接应:该法位是支配其他法位还是受其他法位支配。 如果用这个公式来表示一个谓语动词:
哈里斯被认为是继布龙菲尔德之后“美国新语言学的 发言人”, 是“后布龙菲尔德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
霍凯特(Hockett)的《现代语言学教程》(A Course in Modern Linguistics)是一部非常著名的美国描写主义传统 的教科书,他不仅对音位语素和语法分析普通语言学及 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方面有着卓越贡献,还极力捍卫 了结构主义的观点,同时又对转换语法中的基础假设提 出了质疑。
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语言学派是20世纪30年代在欧美形成和发展的一种语言学派。
这一学派是在索绪尔语言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般公认索绪尔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开创者。
结构主义语言学派有四个支派:(1)以特鲁别茨柯依、雅谷布森为代表的捷克布拉格学派;(2)以布隆达尔、叶尔姆斯列夫为代表的丹麦哥本哈根学派;(3)以弗斯为代表的英国伦敦学派;(4)以布龙菲尔德等为代表的描写语言学派。
无论是欧洲结构主义语言学派,还是北美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它们都接受索绪尔的基本观点与理论,如区分语言和言语、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认为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体,对语言学家来说,重要的不是声音、文字等实体,而是内在结构,研究语言是研究其结构,即语言系统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正如象棋中重要的不是棋子的材料,而是棋子的位置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的基本原则是:语言中的每一个成分只是由于它跟系统巾的其他成分的关系而存在;在语言系统的框架结构中关系统驭成分,因此,可以采用形式分析和数学方法来研究语言。
这种结构主义观点影响了人类学、社会学、文学评论等其他学科研究。
其哲学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
结构主义语言学有三个流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布拉格学派也称功能语言学派。
该学派创立于1926年10月,以布拉格语言学会成立为标志,其创始人为马泰休斯,他担任这个学会的首任会长。
马泰休斯是布拉格学派的早期理论家,他深刻地分析了新语法学派的缺陷,强调以共时观指导语言研究。
特鲁别茨柯依是布拉格学派的杰出代表,他的《音位学原理》是现代音位学的经典著作。
另一位成就卓著的代表人物是雅柯布逊,他提出的“区别性特征”的学说对现代语言学具有重大意义。
法国著名语言学家马丁内虽然没有正式参加布拉格语言学会,但由于他的语言观体现了布拉格学派的学术思想,所以有的学者把他作为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
布拉格学派自称结构-功能学派,他们的语言观是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结合。
他们提出语言是多功能的结构体系,由多个相互依存的次系统构成;建立了音位学说;提出了“语言联盟”的理论和“句子的实际切分”的学说。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_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个流派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_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个流派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是结构主义的创始人。
索绪尔的思想对整个人文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索绪尔之后,出现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个流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下面对这三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基本学术观点及其贡献作一个简明的介绍。
布拉格学派也称功能语言学派。
该学派创立于1926年10月,以布拉格语言学会成立为标志,其创始人为马泰休斯,他担任这个学会的首任会长。
马泰休斯是布拉格学派的早期理论家,他深刻地分析了新语法学派的缺陷,强调以共时观指导语言研究。
特鲁别茨柯依是布拉格学派的杰出代表,他的《音位学原理》是现代音位学的经典著作。
另一位成就卓著的代表人物是雅柯布逊,他提出的区别性特征的学说对现代语言学具有重大意义。
法国著名语言学家马丁内虽然没有正式参加布拉格语言学会,但由于他的语言观体现了布拉格学派的学术思想,所以有的学者把他作为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
布拉格学派自称结构-功能学派,他们的语言观是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结合。
他们提出语言是多功能的结构体系,由多个相互依存的次系统构成;建立了音位学说;提出了语言联盟的理论和句子的实际切分的学说。
布拉格学派主要以音位研究著称,其主要贡献是首次系统地阐明了音位学的任务、原理和研究方法,使它在结构主义语言学诸领域中居于领先地位。
美国语言学家鲍林格评价说:欧洲任何其他语言学团体都没有象布拉格语言学会那样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
哥本哈根学派也称丹麦学派,又叫语符学派,创立于1931年,以哥本哈根语言学会成立为标志。
代表人物为叶尔姆斯列夫、布龙达尔、乌尔达尔。
代表著作有叶尔姆斯列夫的《语言理论纲要》、布龙达尔的《结构语言学》、乌尔达尔的《语符学纲要》。
哥本哈根学派的核心人物是叶尔姆斯列夫,他对语言的观察细致入微,注意到了语言的一些重要特质:语言的遗传性、社会性、符号性;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言语的区别等。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个流派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个流派导读: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是结构主义的创始人。
索绪尔的思想对整个人文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索绪尔之后,出现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个流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下面对这三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基本学术观点及其贡献作一个简明的介绍。
布拉格学派也称功能语言学派。
该学派创立于1926年10月,以布拉格语言学会成立为标志,其创始人为马泰休斯,他担任这个学会的首任会长。
马泰休斯是布拉格学派的早期理论家,他深刻地分析了新语法学派的缺陷,强调以共时观指导语言研究。
特鲁别茨柯依是布拉格学派的杰出代表,他的《音位学原理》是现代音位学的经典著作。
另一位成就卓著的代表人物是雅柯布逊,他提出的“区别性特征”的学说对现代语言学具有重大意义。
法国著名语言学家马丁内虽然没有正式参加布拉格语言学会,但由于他的语言观体现了布拉格学派的学术思想,所以有的学者把他作为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
布拉格学派自称结构-功能学派,他们的语言观是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结合。
他们提出语言是多功能的结构体系,由多个相互依存的次系统构成;建立了音位学说;提出了“语言联盟”的理论和“句子的实际切分”的学说。
布拉格学派主要以音位研究著称,其主要贡献是首次系统地阐明了音位学的任务、原理和研究方法,使它在结构主义语言学诸领域中居于领先地位。
美国语言学家鲍林格评价说:“欧洲任何其他语言学团体都没有象布拉格语言学会那样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
”哥本哈根学派也称丹麦学派,又叫语符学派,创立于1931年,以哥本哈根语言学会成立为标志。
代表人物为叶尔姆斯列夫、布龙达尔、乌尔达尔。
代表著作有叶尔姆斯列夫的《语言理论纲要》、布龙达尔的《结构语言学》、乌尔达尔的《语符学纲要》。
哥本哈根学派的核心人物是叶尔姆斯列夫,他对语言的观察细致入微,注意到了语言的一些重要特质:语言的遗传性、社会性、符号性;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言语的区别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美国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流派的评述
摘要: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期间,作为一种很有影响力的语言学流派,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一直占据着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主导地位。
本文在总结此流派产生的背景、基本观点、代表人物及其重要贡献后,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对它做了简单的评述,从而对美国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流派有一个基本了解。
关键词: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流派;布龙菲尔德;评述
序言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或称美国描写语言学(descriptive linguistics),是上世纪30年代初至50年代末占统治地位的一个重要的语言学流派。
基本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它特别强调整体,注重对语言和言语的区分;它认为语言天生就是一种符号系统和音义结合的结构;语言要素的本质决定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语言的整体性是通过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来表现的;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是语言的特征,而前者应予以更多的关注;语言应该是描述性的而不是规定性的。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主要以语言的结构和系统作为研究的对象,更加注重活生生的口语研究。
同时,它也受到行为主义中“刺激-反应”模式的影响,它重视对形式的分析,避免对问题意义的探讨,它采用直接成分分析的方法来处理句子。
美国结构主义的出现和发展在推动语言教学研究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产生的背景
(一) 社会历史背景
在20 世纪早期,印度土著语言正面临着快速的灭亡,为了使这些珍贵的研究数据得以保存下来,人类学家和语言研究者们需要采取一种全新的方法来处理语言。
因此,记录这些活生生的口头语言就变得刻不容缓,至关重要,这对美国结构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非常有利[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语言专家们都投身于语言教学当中,在当时,军事人员都需要说流利的外语,口语自然而然就成了
训练的重点。
基于这种状况,听说法,一种现今仍流行的教学方法,在20 世纪50 年代应运而生。
两位著名的美国语言学专家,布龙菲而德和弗里斯,对听说法的创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 理论背景
在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诞生之前,另外一个具有划时代和历史意义的事件就是索绪尔所著的《普通语言学教程》的出版。
在这部著作中,索绪尔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和革命性的观点,比如语言的共时和历时研究; 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物; 语言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对语言的历时研究和共时研究的区分结束了当时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占主导地位的局面,而且为20 世纪共时语言学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实际上,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是以共时描述为基础而产生的。
索绪尔为语言提供了一种综合而科学的思考模式,为语言研究的发展开创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在某种程度上讲,索绪尔在传统语言学上引发了一场有意义的革命,因而被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之父。
二、主要代表人物、著作和贡献
美国结构语言学是结构语言学中发展最完善、最重要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博厄斯、萨丕尔、布龙菲尔德等[3]。
先驱者是博厄斯和萨丕尔,分别著有《美洲印第安语手册》和《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二人都强调要对语言作客观的共时描写;最重要的代表人是布龙菲尔德,1924年他和博厄斯、萨丕尔等人一起创立了“美国语言学会”,1925年出版会刊《语言》,1933年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出版,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是这一学派的奠基性著作,使它进入“布龙菲尔德时期” [3]。
50年代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进入进入成熟期,也称“后布龙菲尔德时期”,哈里斯和霍盖特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
重要代表人物:布龙菲尔德
布龙菲尔德,全名列昂纳德.布龙菲尔德,美国语言学家。
1887 年4月1日出生于美国芝加哥。
北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先驱人物之一。
布龙菲尔德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语言论》,布龙菲尔德于1933年出版的《语言论》宣告了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正式诞生[4]。
1933年到 1950年的时期被称为“布龙菲尔德时代”。
其主要思想,语言是刺激反应的过程;语言是口语,不是
文字;语言是一种习惯;语言是各不相同。
更多地注重形式分析和客观分析,布龙菲尔德制定了语言结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成为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理论指南。
三、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评述
(一) 积极方面
与历史比较语言学相比,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第一次强调了语言整体的重要性。
在研究方法方面,结构主义语言学家重视语言结构和语言要素之间的关系,而且他们还为语言分析方法建立了详尽的过程。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把语言结构同逻辑符号联系在一起,由此,信息论也被引入语言学研究中[5]。
另外,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把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加以系统的研究,使得语言学与符号学联系得更紧密。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注重语言的不同而不是语言的通性,强调分析技能而不是理论,这样就形成了主要用于分析描述语言形式的过程及方法[6]。
它承认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特征,拒绝采用印欧语系的语法特征来评价其他语言的语法系统。
当涉及到某些术语的定义时,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完全脱离传统语言学当中的模糊与歧义,在此之后,它开始遵守语言描述的精确性、客观性以及语言分析当中的谨慎。
在哲学上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是以逻辑实证主义为基础,在心理学上是以行为主义为基础的,这就促使这一学派尊重语言事实以设计出精密的语言分析方法。
它所提出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对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不仅表现在语言理论研究领域,而且在语言实际应用领域表现得更为明显。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以布龙菲而德为代表的一些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排除了各种各样非语言因素的影响,使语言学研究步入科学的范畴。
在某种程度上讲,没有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就没有乔母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
随着时间的流逝,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所呈现出来的弥足珍贵的财富将更具意义。
(二) 消极方面
与乔母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相比,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对句法分析做出的贡献非常有限。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之所以被转换生成语法替代,是由于后者的句法理论有很强的生成解释能力,它是建立在哲学中的理性主义基础之上的[1]。
一种语言学理论想维持很强的生命力就必须不断创造并更新其思想,而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在心理学与语言学的关系问题上,布龙菲而德陷入了前后矛盾的状态中。
一方面,他脱离了对结构心理学的依赖,宣称心理学研究对语言学研究没有必要;另一方面他却转向了行为主义心理学,他试图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来解释语言。
从行为主义心理学出发,布龙菲尔德把词汇的意义归纳总结为刺激与反映,同时,他尽量避免谈及语义问题,他所谓的用来表达情感和心理状态的自身认知词,依照布龙菲而德的原则,不能找到合适的意义。
基于语境来看词汇的意义,证明了布龙菲而德非常狭窄的眼光,他将语境仅仅限制为能被非常容易识别的数据,而并不考虑说话者的情感或心理状态。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将语言层面同语法等级混为一谈,实际上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布龙菲而德非常重视最小成分,他对语法中的最小单位——音位予以特别的关注。
在音系学中,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强调了音位的主导地位。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仅仅适合比较落后的不发达的语言,对于那些拥有丰富文学遗产的书面语而言,它的方法并不适用。
另外它还忽略了传统中的书面语,事实上与写作系统相比,书面语对某些语言,特别是法语,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结构主义语言学将语言的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分裂开来,而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语言学需要研究者们用全面的眼光去看待这门科学。
参考文献
1.杨静.西方语言学流派综述[J].科技世界,2012(7).
2.李林菊.语言学流派及其发展[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9).
3.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4.韩泽亭.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及前景展望[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6(2).
5. Bloomfield L. Philosophical Aspects of Language [M].New York: Henry Holt, 1942.
6. Hymes D. American structuralism [M].The Hague: Mouton Publisher,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