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输血科应知应会知识
输血科应知应会知识输血科是医院内非常重要的科室之一,负责为病人提供输血服务。
在日常工作中,输血科的医务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输血科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相关内容。
1. 输血的定义与目的输血是指将供血者的血液或其血液成分经过特定处理后输注给受血者,以补充患者体内的血液成分,提高其供氧能力和代谢功能。
输血的目的主要有:补充血量和减少贫血;输送凝血因子和提供凝血功能;提供免疫功能等。
2. 输血的适应证与禁忌症输血并非对所有病人都适用,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症。
适应证包括严重贫血、严重失血、凝血功能障碍等;禁忌症则包括急性溶血反应史、输血反应史、血型不合等。
在进行输血前,医务人员需要仔细评估病人的情况,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输血血液成分的选择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输血可以选择全血、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悬液、新鲜冷沉淀等不同的血液成分。
全血适用于急性失血、休克等病情;红细胞悬液主要用于红细胞减少或功能障碍;血小板悬液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新鲜冷沉淀则用于血浆凝固因子缺乏。
4. 输血的前准备工作在进行输血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医务人员需要核对病人的个人信息、血型和配血结果,确保输血的准确性。
其次,检查输血管道是否通畅,消毒皮肤并进行穿刺。
然后,确定输血速度和输血量,并进行必要的病情观察。
5. 输血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输血过程中,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
首先,输血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
其次,严格遵守输血速度和输血量的要求,以防止过快或过多导致输血反应。
此外,输血后还需要观察病人的反应情况,并及时处理输血相关的并发症。
6. 输血的不良反应与处理尽管输血是为了救治病人,但在实际操作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后,病人出现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输血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溶血反应、感染等。
当出现输血反应时,医务人员需要及时停止输血,处理病人的不良症状,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输血病人的健康宣教
输血病人的健康宣教当人们身体出现贫血或其他血液相关疾病时,输血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
然而,对于许多病人来说,他们可能对输血一无所知,缺乏相关的健康宣教。
本文将围绕输血病人的健康宣教展开讨论,并提出如何提高病人对输血的了解和配合度的建议。
1. 输血的定义和意义输血是将健康血液或血液制品经由血管注入病人体内,以补充和替代体内缺乏的血液或某些血液成分。
输血对于恢复病人的血液循环和器官功能,提高患者贫血状态下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2. 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在进行输血前,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判断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急性失血、严重贫血、骨髓功能障碍等。
而禁忌症则需要慎重考虑,包括过敏反应、输血传染病风险等。
3.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在输血前,病人需要接受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血液检测,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适应性。
此外,医生还会评估病人的输血风险,例如过敏史、免疫反应史等,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小不良反应的发生。
4. 输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输血的过程中,病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首先,输血前要告知医生自身的过敏史,以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其次,病人要保持肢体活动,有助于增加血液循环;同时,遵循医生的嘱咐,特别是在输血时要保持静卧,以确保输血安全和有效。
5. 输血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输血后,病人需要接受相应的护理措施和遵循注意事项,以确保有效的恢复和避免不良反应。
病人需要多喝水,以帮助血液稀释和排尿;同时,饮食要清淡,避免摄入过重或刺激性食物;避免剧烈运动等。
6. 输血的风险和并发症虽然输血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例如,输血反应、感染传播、输血相关肺损伤等。
这些风险虽然发生率较低,但对于病人和医生来说,仍需要高度重视。
结语:输血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通过对输血病人的健康宣教,可以提高病人对输血的了解和配合度,保障输血的安全性和疗效。
临床用血制度
临床用血制度临床用血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在进行输血治疗时所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流程。
临床用血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护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一、临床用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 适应症:- 严重贫血: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正常值的70%;- 急性失血:大量失血导致血容量不足;- 严重贫血引起的心功能不全;- 严重出血导致休克;- 造血系统疾病等。
2. 禁忌症:- 患有严重的心肺疾病;- 患有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 患有严重的感染性疾病;- 患有严重的过敏反应史;- 患有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等。
二、临床用血的血液来源和血型配对1. 血液来源:- 自体输血:患者自身的血液用于输血;- 家属输血:患者的家属或者亲属捐献的血液用于输血;- 无偿献血:由无偿献血者捐献的血液用于输血。
2. 血型配对:- ABO血型配对:根据供血者和受血者的ABO血型进行配对,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Rh血型配对:根据供血者和受血者的Rh血型进行配对,避免产生Rh血型不合的抗体反应。
三、临床用血的操作流程1. 术前准备:- 确定输血指征和血型配对;- 患者签署知情允许书;- 检查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指标。
2. 输血前操作:- 核对患者的身份、血型和输血单;- 核对供血者的身份、血型和血袋标签;- 检查血袋的密封性和有效期;- 采集样本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3. 输血操作:- 选择合适的输血器材,如输血管、输血针等;- 用生理盐水预冲输血管,避免血液凝结;- 缓慢输血,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 输血过程中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4. 输血后操作:- 输血结束后,住手输血,拔除输血针;- 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如浮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记录输血的相关信息,包括输血量、输血时间等。
四、临床用血的不良反应和处理1. 过敏反应:- 轻度过敏反应:皮肤潮红、瘙痒等,可赋予抗过敏药物治疗;- 中度过敏反应:呼吸难点、荨麻疹等,需即将住手输血,赋予抗过敏药物和氧气治疗;- 重度过敏反应:休克、呼吸衰竭等,需即将住手输血,进行抢救措施。
输血相关知识汇总
输血相关知识汇总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救治手段,可用于治疗贫血、止血和血液病等疾病。
本文将为您介绍输血相关的知识,包括输血的适应症、禁忌症、输血的种类、输血前的准备和输血后的护理等方面内容。
1. 输血的适应症输血适应症是指需要将血液或血液制品注入患者体内,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输血的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 失血过多导致贫血,如严重外伤、手术出血等;- 血液病患者,如再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预防或治疗手术相关的贫血;- 具备并发症风险的患者,如围手术期出血风险高的患者;- 某些遗传性疾病导致的贫血,如地中海贫血等。
2. 输血的禁忌症输血的禁忌症是指某些情况下禁止进行输血,以避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输血的禁忌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无明确的输血指征;- 患者主张拒绝输血或宗教信仰不允许输血;- 存在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或者肺水肿等情况;- 既往输血反应严重或出现畸胎儿综合征;- 存在输血引起的传染病风险,如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 过敏体质或存在输血相关的过敏反应。
3. 输血的种类输血可以根据血液的来源和治疗目的进行分类。
常见的输血种类包括以下几种:- 全血输注:将含有红细胞、血小板和血浆成分的全血直接输注给患者;- 红细胞悬液输注:将红细胞经过特殊处理悬于生理盐水中输注给患者,用于治疗贫血;- 血小板浓缩物输注:将从全血中分离出的血小板浓缩物输注给需要的患者,用于止血;- 血浆输注:将血浆注入患者体内,用于纠正凝血异常和改善循环容量;- 白蛋白输注:将人体制备的白蛋白制剂输注给患者,用于改善血浆蛋白缺乏;- 适宜者间输血:指亲属或者恩人之间通过配型合适的血液互相输血。
4. 输血前的准备输血前的准备是确保输血过程安全有效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完善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过敏史、既往输血史和疾病情况;- 进行血液学和血型学检查,确定输血所需的数量和类型;- 存储血液和制备输血设备;- 静脉通路的建立和输血前的护理措施;- 输血前进行兼容性试验;- 进行输血性疾病的筛查。
自体输血制度与技术管理规范
自体输血制度与技术管理规范一、引言自体输血是指将患者自身的血液收集、保存并在需要时输回患者体内的一种输血方式。
为了确保自体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自体输血制度与技术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体输血的相关规范,包括自体输血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流程、质控要求等内容。
二、自体输血的适应症1. 预定手术患者:对于预定手术患者,如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范围或术前预计需大量输血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自体输血。
2. 预定产科手术患者:对于预定进行产科手术的患者,如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范围或术前预计需大量输血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自体输血。
3. 预定介入治疗患者:对于预定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如术前预计需大量输血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自体输血。
三、自体输血的禁忌症1. 活动性感染:对于存在活动性感染的患者,禁止进行自体输血。
2. 全身性恶性肿瘤:对于存在全身性恶性肿瘤的患者,禁止进行自体输血。
3. 严重贫血:对于血红蛋白水平低于70g/L的患者,禁止进行自体输血。
四、自体输血的操作流程1. 术前准备:a. 医务人员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自体输血咨询,包括自体输血的目的、适应症、禁忌症等内容,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书。
b.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务人员应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型鉴定、抗体筛查等。
c. 确定自体输血的时间和数量,并安排相应的采血和保存。
2. 采血和保存:a. 采血前,医务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消毒、穿刺部位选择等。
b. 采血时,应使用无菌器具,避免交叉感染。
c. 采集的血液应放置在适宜的血袋中,并进行标记,包括患者姓名、血型、采血日期等信息。
d. 采集的血液应储存在恒温冰箱中,确保血液的质量。
3. 输血操作:a. 输血前,医务人员应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确保输血的准确性。
b. 输血时,应使用无菌器具,避免交叉感染。
c. 输血速度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避免出现输血反应。
五、自体输血的质控要求1. 医疗机构应建立自体输血的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人和工作流程。
输血适应症禁忌症
成分输血适应症1.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适用于慢性贫血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洗涤红细胞:适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病、异型血液输注后所致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更适合于心、肝、肾疾病患者.3.低温保存红细胞:适用于稀有血型及自身血储存.4.辐射红细胞:可有效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宿主病,适用于严重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抑制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输血的患者.5.粒细胞:适用于粒细胞缺乏伴有败血症或威胁生命的感染患者.6.血小板输注:适用于血小板减少及血小板功能障碍所所致的出血患者.7.血浆:适用于凝血因子缺乏;严重肝脏疾病;大量输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烧伤;抗凝血酶III缺乏;血栓性血小板紫癜.8.冷沉淀:适用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血友病A,血管性假血友病;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纤维蛋白含量降低严重创伤、烧伤、手术、感染、DIC、肿瘤.成分输血适应症及注意事项一、红细胞1、悬浮红细胞红细胞悬液这是一种从全血中尽量移出血浆后的高浓度缩红细胞,红细胞压积的高达0.90.由于原抗凝保存液被大部分移出,所含葡萄糖量很少,不能保存,加之红细胞很稠密,输注速度慢,故必须加入适量添加剂才能克服这些缺点.添加剂的配方有多种,都是特别者剂的红细胞保存液.它不仅能使红细胞很好地保存,而且红细胞被添加剂稀释了,输注更流畅.这是目前红细胞成分应用的最佳选择.适应症:悬浮红细胞适用于临床各科的输血、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需要输血者、外伤或手术引起的急性失血需要输血者、心,肾,肝功能不全需要输血者、儿童的慢性贫血特别适合本制品.注意事项:输注前需要血袋反复颠倒数次,使红细胞与添加剂充分混匀.必须时在输注过程中也要不时轻轻摇动血袋使红细胞悬起,以避免出现越慢的现象.若已出现滴速不畅,则可将少量生理盐水通过Y型管双头输液器移入血袋内以稀释并混匀;不应与其它药物混合输用.2、浓缩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红细胞浓缩液适应症:与悬浮红细胞相同.注意事项:输注前要混匀,禁止向袋内加任何药物,也不允许用葡萄糖液,葡萄糖盐水,林格氏液稀释本样品,以免红细胞发生变性,凝集或溶血.3、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制品性质每单位总量约120ML,其中含红细胞60~80ML.生理盐水50ML.血浆和白模层大部分被去除,采用倒置离心法能去除白细胞约70%~80%.这种制品HLA抗原作用较弱,故输血不良反应少.适应症·:由于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患者、·准备作器官移植的患者、·需要反复输血的患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重型地中海贫血等患者,可以第一次输血起就选用本制品.如输本制品仍有发热反应,可改用洗涤红细胞或白细胞过滤器过滤添加剂红细胞或浓缩红细胞.4、洗涤红细胞制品性质每单位洗条红细胞的总量110~120ML,其中含红细胞60~70ML及生理盐水50ML,该制品已去除 80%以上的白细胞和99%的血浆.保留了至少70%的红细胞.在洗条中同时去除了,钾,氨,乳酸,抗凝剂和微小凝块等.血小板随血浆被去除.应用本制品可显着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适应症:输入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的患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需要输血的患者;由于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引起输血发热的患者也可试用本制品;注意事项:由于大多数单位采用的是开放式洗涤法,故本制品制成后最好在数小时内输注完毕.二、白粒细胞适应症对中性粒细胞过低的患者采用预防性粒细胞输注的方法已废弃,而治疗性粒细胞输住也呈日益减少的趋势.注意事项 1、本制品输注前必须做ABO血型交叉配合试验;2、制备后应尽快离开血管,到达感染部位,或者先到肺部,然后进入肝脾.因此,输住效果不是看白细胞数是否升高,而是看体温是否下降,感染是否好转.自体输血的优点和禁忌症及不良反应自体输血的优点:1、可避免输血相关性感染,如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及其他血源性致病源.2、既可避免同种抗体的产生,防止移植物抗宿主病,又可避免同种异体免疫作用所致的溶血、发热、过敏及异体配型失误所致的不幸事故.3、可降低因异体血引起的免疫抑制所致的手术后肿瘤早期复发率,4、等容量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提高组织运氧能力、减少凝血物质的损失.5、通过自体血液回收机收集手术中的出血,经过过滤、洗涤、离心、浓缩,获得浓缩红细胞, 可以不用或少用异体血.6、不需要输血前的交叉配血及输血产生的血费,节约费用.7、特殊群体的用血如稀有血型患者、宗教信仰而拒绝使用他人血液的患者、血液供应困难地区的患者等自体输血禁忌症: 1、血液已被细菌污染2、血液可能被肿瘤细胞污染3、严重贫血者及出凝血功能障碍者4、脓毒血症或菌血症者5、胸、腹开放性损伤超过4小时或血液在体腔中存留过久6、全身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自体输血不良反应:1、稀释式自体输血放血过快可引起血压下降,甚至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输液量过多可因心脏负荷过重而发生急性肺水肿.2、贮存式自体输血手术前多次采血容易造成血患者血容量不足,采血过程可能会发生献血反应.3、回收式自体输血可能造成患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继发DIC.输注前采集或贮存不当容易导致溶血反应.。
输血适应症和不良反应
专业工程施工方案一建一、工程概述本次工程施工项目为XX市XX大桥主桥施工,属于XX工程公司承接的重点工程项目,施工范围包括主桥桥面、主塔、桥梁墩柱、施工路基等。
二、施工准备1. 施工前期准备在施工前期,需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收集设计文件、办理施工许可证、采购施工设备和材料、组织施工人员等。
2. 设备准备根据施工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准备好所需要的各类施工设备,包括吊车、混凝土搅拌机、塔吊等,并进行仔细的检查和试运行。
3. 施工环境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环境整治和准备工作,包括清理施工区域、搭建施工临时设施、确保施工场地平整等。
三、施工方案1. 主桥桥面施工主桥桥面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浇筑,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模板搭建、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严格控制浇筑质量和工艺要求。
2. 主塔施工主塔采用钢结构进行施工,首先进行钢构件的吊装和拼装,然后进行焊接和喷漆处理,最后进行主塔的整体调整和安装。
3. 桥梁墩柱施工桥梁墩柱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模板搭建、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并进行养护和检查。
4. 施工路基施工路基采用碎石路基,首先进行场地平整和排水处理,然后搭设路基桥架,最后进行碎石填筑和压实。
四、安全保障1. 施工人员安全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具,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期间人员安全。
2. 设备安全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同时建立设备维修记录和安全使用规范。
3. 施工现场安全设立施工安全区域和警示标志,进行施工现场巡查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处理施工现场安全问题。
五、质量控制1. 施工质量检查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检查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标准。
2. 施工质量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质量验收和检测,对主桥桥面、主塔、桥梁墩柱、施工路基等进行质量检验和评审,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六、环境保护1. 施工排污控制采取必要的措施对施工过程中的废水、废气和垃圾进行控制和处理,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儿童输血指南
儿童输血指南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输血已成为治疗儿童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然而,在儿童输血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输血指南以确保儿童的安全和有效性。
本文将为您介绍儿童输血的相关指南,以便家长和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输血过程中所需注意的事项。
一、输血适应症及禁忌症儿童输血前,需要明确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输血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1. 重度贫血:如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 失血:如创伤、手术等引起的失血。
3. 凝血功能异常:如血友病等。
4. 造血系统疾病:如急性髓系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而输血的禁忌症包括:1. 无输血指征的轻度贫血。
2. 社会道德或宗教信仰禁忌。
3. 红细胞抗体引起的输血反应。
二、输血前准备在儿童输血前,需要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 充分评估:医护人员需要对儿童的输血指征进行充分评估,并详细了解儿童的病史、过敏史等相关情况。
2. 血型检测:进行准确的血型检测,确保输血的血型匹配。
3. 交叉试验:进行血液交叉试验,检测受血者是否存在抗体。
4. 输血同意:取得合法有效的输血同意书,经过家长或法定监护人的签字同意。
5. 输血风险告知:向家长或法定监护人详细告知输血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并发症,并获得他们的知情同意。
三、输血过程在儿童输血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步骤进行执行,以确保输血的安全与有效。
1. 输血准备:准备输血所需的输血器材、输血液袋和输血管道,并核对血袋信息与医嘱是否一致。
2. 输血前复核:医护人员在输血前复核血袋信息、血型、交叉试验结果等,确保血液的正确性。
3. 输血速度: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输血目的等因素,确定适当的输血速度,常规输血速度为15~20滴/分钟。
4. 观察与监测:输血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儿童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血压等,同时仔细观察儿童是否出现呼吸困难、皮肤红斑等输血反应症状。
5. 输血结束:输血结束后,即刻关闭输血管道,并监测儿童的相关生命体征以确认无输血不良反应再行拔管。
血液输注技术规范标准
血液输注技术规范标准血液输注是临床工作中非常常见的一项医疗操作,它可以有效地补充患者体内的血液成分,从而维持体内正常的生理功能。
然而,由于输血涉及到人体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就血液输注技术规范标准进行探讨。
一、输血适应症血液输注是在一些特定情况下进行的,它主要适用于以下病情:1. 大出血:如外伤、手术等引起的大量失血,需输注血液以保持血容量和循环稳定。
2. 缺血性疾病:如心肌梗死、中风等导致组织缺血的病情,输血可以提供足够的血液供氧。
3. 血液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输血可以补充患者体内缺乏的血细胞。
4. 免疫缺陷:如严重的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输血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5. 术前备血:手术前需要提前准备血液,以备手术过程中的失血情况。
二、输血准备在进行输血前,有一系列必要的准备工作需要完成:1. 患者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年龄、性别、病史、过敏史等,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2. 血液配型:进行血型鉴定和配型试验,以确保输血的相容性。
3. 血液筛查:进行传染性疾病标志物的检测,排除可能存在的感染风险。
4. 血液保存:对血液进行适当的保存,包括保存温度、储存时间等要求,以确保血液的质量。
5. 输血设备准备:准备好输血所需的输血器材,如输血管、输血袋、输血针等。
三、输血操作流程在进行输血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核对血液信息:核对血袋上的血型、血液成分以及配血结果,与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对照,确保输血的准确性。
2. 注射速度控制: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嘱,控制输血的速度,常用的输血速度为20滴/分钟。
3. 注意观察: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以及是否有过敏或不良反应的表现。
4. 输液结束:当输血完成或医嘱终止时,及时停止输血,并及时妥善处置输血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四、输血并发症及应对措施虽然输血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操作,但也存在一些并发症风险,包括输血反应、感染、过敏反应等。
输血法护理知识点总结
输血法护理知识点总结一、输血适应症和禁忌症:1. 输血适应症包括贫血、出血、严重贫血症状等。
同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输血。
2. 输血禁忌症包括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等。
在这些情况下,患者需要绝对禁止进行输血治疗。
二、输血前准备工作:1. 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血型、Rh因子、病情状况等。
2. 评估患者的输血适应性,包括判断患者的贫血程度、出血量、凝血功能等。
3. 获取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报告、临床病史等。
4. 向患者充分介绍输血的目的、适应症、过程和可能的并发症,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
三、输血操作流程:1. 核对患者的姓名、住院号、出生日期等身份信息,与输血单上的信息进行核对。
2. 核对血袋标签上的信息,包括血袋号、血型、Rh因子、血浆成分等。
确保输血血袋的准确性。
3. 在输血前和输血后进行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4. 开始输血前,对输血管路进行清洁消毒,确保输血管路的无菌状态。
5. 开始输血后,每15分钟进行一次生命体征监测,包括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皮肤黏膜颜色、呼吸急促、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6. 输血时,要保持输血管路的通畅,避免输血管路出现堵塞、血栓等情况。
7. 输血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输血反应情况,包括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等。
四、输血后护理:1. 输血结束后,需要及时停止输血,拔掉输血管路。
2. 输血后,对输血管路进行处理,包括清洁、消毒、记录输血的时间、数量等信息。
3. 输血结束后,进行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包括观察患者的反应、效果等。
4. 输血后,需要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包括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调理等。
5. 输血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确保患者的健康恢复。
五、输血并发症的护理:1. 输血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等,护士在输血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输血反应情况,及时处理并记录。
输血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输血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输血安全知识培训课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1.输血的基本概念:输血是指将血液通过静脉输注给患者,以补
充患者因疾病或手术等所需的血液。
输血可以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提高血压、缓解组织缺氧等,是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
2.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包括失血性休克、手术中或手
术后大出血、凝血因子缺乏等。
禁忌症包括过敏反应、细菌污染、溶血反应等。
3.输血前的准备:包括确定输血量、种类、时间等,以及进行交
叉配血试验。
4.输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包括输血速度、温度、观察患者反应
等。
5.输血后的观察和处理:包括观察有无过敏反应、细菌污染反应
等,以及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6.输血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包括发热反应、过敏反应、细菌污
染反应、溶血反应等。
7.输血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包括保护患者的权益、遵守医疗伦理
和法律规定等。
在制作输血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上内容进行讲解,并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使课件更加生动形
象,易于理解和记忆。
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科室、病种等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输血安全知识培训计划,提高培训效果。
发生输血输液反应
三、输血反应
1、发热反应(非溶血反应):最常见的输血反应,发生的主 要原因是存在致热源,为细菌的代谢产物、 高分子多醣体,主要存在于抗凝剂,采血和输血 器皿中。 (1)症状:高热 发热前先有发冷或寒战,继而发生高热,体温在39℃以 上,大多数发生在1-2小时内。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 皮肤潮红及周身不适。血压无明显变化。症状可持续1-2小 时,伴有大汗,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 (2)治疗:A、立即减慢输血速度,严重者可停止输血。 B、解热镇静药,如阿司匹林,寒战者应用杜冷丁。 C、将血标本送血库复查,并做细菌培养,以区别早期 溶血反应及细菌引起的、急性肺水肿 3、各种肾衰 4、肝功能衰竭
二、输血的注意事项
1、严格查对; 2、认真检查; 3、输血的温度,1-21℃ 4、血中不加任何药物,输血前后用NS冲洗 输血管道。 5、保持时间:冷藏不大于3W。 6、放置时间:不大于四小时。 7、注意无菌操作。 8、加强观察:P、BP、尿量和颜色。 9、保留血袋,输完后保存2小时以备核查。
发生输血输液反应的急救流程
骨三科 程文颖
输血
输血是治疗和急救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治疗 外伤、失血、重症感染等疾病引起的血液成 分的丢失和血容量减少的主要手段。 输血不但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输入的多种 血液成分还能改善病人的循环增加红细胞携 氧能力,提高血浆蛋白,增强免疫力和凝血 功能,并可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和骨髓的造血 功能。 输血虽然有治疗作用,但也存在潜在的危险 性,外科医生应当严格掌握输血的适应症, 并正确选用各种血液制品。
二)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1.立即停止输液或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4.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临床输血应用管理制度
临床输血应用管理制度为规范临床输血应用及管理工作,提高输血安全性,确保输血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各临床科室输血工作及相关部门。
三、输血适应症与禁忌症1. 输血适应症(1)急性大出血及休克:急性外伤、手术、肝脾、牙龈、子宫、胃肠穿孔等造成的急性大出血或休克时,应尽快输血。
(2)贫血症状明显:贫血伴有头晕、乏力、心悸、气促等症状明显者,应考虑输血。
(3)血液病: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患者可能需要输血。
2. 输血禁忌症(1)过敏史:有输血不良反应史或对血制品过敏的患者禁忌输血。
(2)溶血性贫血:由于自身或外源物质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患者禁忌输血。
(3)慢性贫血:轻度贫血且无明显症状的患者不宜常规输血。
(4)出血病:如血友病、先天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病等,不宜输血。
四、输血程序及操作1. 术前准备(1)要求患者协作,充分告知需要输血的目的、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预防措施。
(2)患者全身情况评估,了解患者既往输血史、传染病史等。
(3)测定患者血型与Rh因子,确保输血配型正确。
2. 输血前处理(1)抽取待输血血样,进行交叉配血并确认结果。
(2)在输血前1小时测定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3)患者饮食宜清淡,注意适当水分摄入。
3. 输血操作(1)核对输血用血样、输血标签等信息,确保配血正确。
(2)输血前开展输血前常规护患措施,包括备好输血器具、用血袋与导管等。
(3)按照医嘱及输血流程依次进行输血。
(4)输血过程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5)输血结束后,留置导管30分钟,观察患者情况,确认无不良反应后拔除导管。
五、输血不良反应处理1. 过敏反应(1)药物性过敏:立即停止输血,予以抗组胺药物、皮质激素治疗。
(2)输血反应:可进行过敏筛查确认原因,再决定是否继续输血。
2. 发热反应(1)可进行解热处理,结合患者情况决定是否停止输血。
输血的原则
输血的原则输血的原则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疾病情况和输血需求,合理选择合适的输血方式和血液制品,确保输血安全和有效性。
输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治疗方法,对于某些疾病或病情严重的患者来说,输血可以帮助恢复机体的血液功能,维护生命体征的稳定,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然而,由于输血涉及到安全性和适应性等问题,为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需要合理掌握输血的原则。
首先,必须明确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输血的适应症包括:急性失血性休克、贫血、血友病、恶性肿瘤等。
而输血的禁忌症包括:心功能不全、肺水肿、心肺功能明显减退、严重贫血、凝血功能异常等情况。
明确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是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首要条件。
其次,需要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试验。
在进行输血前,需要对献血者和患者的血型进行鉴定,以确定是否存在血型不符。
同时,还需要进行交叉试验,通过混合患者血清和献血者红细胞的反应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抗体与抗原的反应。
血型鉴定和交叉试验可以帮助减少输血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
再次,要注意合理使用血液制品。
输血不仅包括全血输注,还包括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悬液、血浆和凝血因子等血液制品。
在进行输血前,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确定需要输注的血液制品。
不同的血液制品有不同的适应症和使用方法,合理使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避免不必要的损害。
此外,还要注意输血的速度和输血的监测。
输血的速度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过快或过慢的输血速度都可能引发不良反应。
并且,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红蛋白浓度、凝血功能等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最后,对于输血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处理。
输血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输血相关肺损伤、感染等不良反应,当发生此类情况时,需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同时,对于输血前后可能出现的其他并发症,也要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处理。
综上所述,输血的原则包括明确适应症和禁忌症、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试验、合理使用血液制品、控制输血速度和监测、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
输血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输血的适应症及禁忌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输血已成为救治病患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输血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它有着明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本文将就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展开讨论,以便读者对于输血能够有更全面的了解。
一、输血的适应症输血的适应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失血性休克:在大出血或大手术中,出现休克症状的患者往往需要输血来恢复血容量和血压,以维持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功能。
2. 血液凝血功能障碍:某些疾病或药物的影响,造成了患者的出血倾向增加,如重度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此时输血可以提供相应的凝血因子或血小板来纠正凝血障碍。
3. 严重的贫血:当患者的贫血程度达到一定严重程度,如血红蛋白(Hb)浓度低于70g/L,且症状明显,例如气促、乏力、头晕等,输血可以迅速提高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改善贫血相关症状。
4. 造血功能衰竭:某些疾病影响了患者的造血功能,如再障、白血病等,此时输血可以提供正常的血细胞来支持患者的正常生理活动。
二、输血的禁忌症输血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输血禁忌症:1. 不需要输血的轻度贫血:有时候患者的贫血程度并不严重,只是轻度贫血而无明显症状,此时并不需要进行输血。
2. 可通过其他手段纠正的凝血异常:对于某些凝血异常,如低纤维蛋白血症、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等,可通过补充相应的凝血因子来纠正,无需输血。
3. 非急需的手术:在一些非急需输血的手术中,如择期手术或仅需要小量出血的手术操作,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来控制出血,避免输血。
4. 主观临床症状不严重的贫血:对于贫血病人,若主观临床症状不明显,例如头晕、乏力等症状轻微,即使血红蛋白水平低,也不一定就需要输血。
请注意,以上列举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仅为一般情况下的参考,具体还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指导进行判断和决策。
结论输血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具有明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了解这些信息可以使患者和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中更加科学和准确地应用输血技术,从而对患者的诊治产生积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静脉输血的适应症(一)急性出血急性出血为输血的主要适应症,特别是严重创伤和手术时出血。
一次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10%(500m1)时,临床上无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可以不输血。
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20%(500~800m1)时,应根据有无血容量不足的临床症状及严重程度,同时参考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HCT)的变化选择治疗方案。
一般首选输注晶体液、胶体液或少量血浆增量剂,不输全血或血浆。
当失血量超过总血容量20%(1000m1)时,应及时输注适量全血。
(二)贫血或低蛋白血症手术前如有贫血或低清蛋白血症,应予纠正。
贫血而血容量正常的患者,原则上应输注浓缩红细胞;低蛋白血症者可补充血浆或清蛋白液。
(三)重症感染全身严重感染或脓毒血症、恶性肿瘤化疗后所致严重骨髓抑制继发难治性感染者,可通过输血提供抗体和补体,以增加抗感染能力。
(四)凝血功能障碍根据引起病人凝血功能障碍的原发疾病,输注相关的血液成分加以矫正,如血友病病人应输注凝血因子或抗血友病因子,凝血因子Ⅰ缺乏症病人应补充凝血因子Ⅰ或冷沉淀制剂,也可用新鲜全血或血浆替代。
静脉输血的禁忌症静脉输血的禁忌症包括:急性肺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栓塞、恶性高血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肾功
能极度衰竭及对输血有变态反应者。
静脉输血的注意事项(1)输血前必须严格检查全血的外观,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合格;还要认真核对患者、交叉配合报告单和待输血液之间是否无误,包括患者和献血者的姓名、性别、ABO和Rho(D)血型、交叉配合试验和抗球蛋白试验的结果、血袋号码、血类和血量等,并且应该有两人核对,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2)输血时应到患者床前核对病案号、患者姓名、血型等,确定受血者本人后,用装有滤器的标准输血器进行输血。
(3)血液临输注前再从冷藏箱内取出,在室温中停留的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
输用前将血袋内的血液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
(4)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汪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5)输血过程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输血初期10—15分钟或输注最初30—50毫升血液时,必须由医护入员密切注视有无不良反应。
如果发生不良反应,须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负责医师及时诊治,同时通知输血科或血库做必要的原因调查。
通常,输血不必加温血液。
(6)输血后将血袋保存于2—8℃冰箱24小时,以备出现意外情况时核查用。
(7)输血完毕,医护人员逐项填写输血反应调查回执,并于输血完毕后第二夭退还输血科保存。
输血科每月统计上报医务处(科),负责医师将输血情况记录在病历中。
(8)输血完毕后,医务人员将输血单第二联贴在病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