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课程改革及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思考与实践

合集下载

新课程改革教学实践思考(3篇)

新课程改革教学实践思考(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新课程改革旨在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对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转变教育观念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

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下是我对转变教育观念的几点思考:1. 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得到充分发展。

2.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3. 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优化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优化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以下是我对优化教学方式的几点思考:1.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技术、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创设情境教学。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强化实践教学。

新课程改革强调实践教学,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实习、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三、加强课程建设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

以下是我对加强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1. 确定课程目标。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情,合理确定课程目标,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2. 优化课程内容。

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删减和拓展,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感悟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感悟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感悟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综合实践活动在课堂中逐渐得到重视,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尝试过很多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实践不断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和优化,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策略,不断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质量。

以下是我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性的思考和感悟。

1.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了解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教会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2.增强课程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综合实践活动能够使课程教学更加有趣、生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参与到学习当中。

在教学中适当引入综合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经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之后,学生的身体、语言、智力、情感、艺术等方面会得到全面发展。

这对于培养孩子的多元化才能和提升竞争力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4.强化校园文化和氛围建设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增强学校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荣誉感,提高学生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注意点1.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的作用和意义,明确学生的任务和目标。

2.要注重活动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去,体验和掌握知识和技能。

3.要关注活动的安全,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4.要重视活动的策划和组织,注重教育效果和教学质量,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让学生有所收获和成长。

三、一些具体教学案例1.开展生态环保活动,让学生了解环保意识和技能。

比如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活动,引导学生重视环境保护,带动全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2.组织学生学习科技创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开展DIY活动、机器人比赛等。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验和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学习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如立冬祭祖、祭灶节等。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的实施方案和思考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的实施方案和思考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的实施方案和思考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越来越成为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年,我们将坚持围绕孩子的全面发展,推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下面我将阐述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思考。

一、实施方案1. 加强教育教学理念建设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模式上,更加注重探究性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在实践教学上,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更好的融入社会。

2. 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针对小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分类和整合,通过多个实践课程的构建,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世界。

例如:体育运动、科学探究、安全教育、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和技能。

3. 加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资源建设倡导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将各种实践资源整合到课堂教学中来。

例如:参观动物园、科技馆等行程,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参与实践活动,并引领学生在线下社会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在实践中体会成长与成功的喜悦。

4. 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针对小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充分显示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过程。

例如:考试、测验、小组活动等多种考量方式。

二、思考1. 学生需要多元化的参与方式小学生乐于探究、好奇心强。

需要教师尽可能丰富的实践活动,以多种角度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

2. 讲究实践活动的设计科学的课程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实践中的创新思考能力。

例如:让学生自己组织文化节、动手制作各种手工作品、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进行科学实验等。

3. 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社会资源有限,需要加强资源的综合管理和利用,因为很容易在高负荷下瓦解。

利用各种实践资源,让学生感受生活的多样性与美丽性,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与归属感,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小学教育的重心也逐渐转向综合实践课的教学。

综合实践课是我国小学教育中的一门纲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

如何开展好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是每位小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展开思考,分享一些在实践中积累的教学经验。

一、灵活创新,注重实践综合实践课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实践、注重实践。

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组织实践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实践的需求。

可以通过实训、讨论、调研、考察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养。

我执教四年级的综合实践课,曾经组织过“模拟购物”、“种树”等实践活动。

在模拟购物中,我安排学生分别扮演商贩和顾客,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的购物体验,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在种树项目中,我引导学生了解树木种植的常识,带领学生实地种植小树苗,让他们了解到植物对环境的重要性。

二、注重分类教学,拓宽知识面我个人善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

例如,在进行家务实践时,我引导学生分类整理洗衣和洗碗的方法,并通过讲课、演示和实践交替,教授学生洗涤的过程和技巧。

这种分类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加突出知识点和技能的练习。

三、多样化教学,因材施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因此,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中,需要通过多样化教学,因材施教。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应变,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不同,注重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因材施教,发掘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如,我在教学中会通过观察、交流和评价,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特点和难点,并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例如,对于某些学生较弱的技能或知识点,我会采用手把手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一对一的指导下完成任务;而对于一些学生喜欢自我探究的,我会采用探究教学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学习,更加自主和灵活。

综合实践的教学思考(3篇)

综合实践的教学思考(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义、教学目标、实施策略和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思考,以期为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目标的一门课程。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提高技能水平。

2. 思维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

3. 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4. 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索、积极实践。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关心社会,服务社会。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1. 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需求。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2. 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应创设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实践过程,关注学生成长。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体验、感悟和成长,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 强化团队合作,培养协作能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5. 融入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法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度、创新度等。

新课程改革与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新课程改革与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新课程改革与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一、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

它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就新课程改革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主体性、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等理念,而综合实践活动正是这些理念的具体体现。

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实践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方式1.主题探究式活动:以某一主题为核心,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探究,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例如,“水资源调查”、“城市绿化设计”等。

2.社会实践式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如志愿服务、社区服务、职业体验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例如,“环保志愿者活动”、“职业体验日”等。

3.创造发明式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制作、艺术创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机器人制作比赛”、“校园文化艺术节”等。

4.跨学科整合式活动: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环保科学实验”、“历史剧表演”等。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效果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亲身参与、亲身体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探究、合作、解决问题等方式,培养了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

3.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机会,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特长发挥。

4.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让综合实践活动焕发生命力——巨化一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考与实践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结构性突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其全新的课程理念和实施方式,极大地冲击着人们传统的教学观念,给新课程带来了新鲜气息。

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际操作中,我们努力酝造学科氛围,共同打造综合实践活动特色课程和特色活动,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打下了基础,使教师有了创造的空间,使孩子们走出了封闭的课堂,在广阔的天地里实践着、探索着、体验着、创造着,我们发现综合实践课程在我校渐渐地焕发出了生命力,正在一次次地影响着学校的每一位师生。

下面就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管理与实施情况介绍如下:一、课程教材的开发学校通过多年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得到了教师的广泛关注和学校的重视。

通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让教师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努力开发出很多课程资源。

1、教材资源的开发因为我校地处厂区附近,绿色环境的建设对学生尤为重要。

为使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环境,自觉自主地保护环境,我们组织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进行采访、调查、专题研究、参与管理等形式,让学生感受环境与生活、与社会、与人类的紧密联系,获取环境保护的初步知识,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在此基础下,我们学校结合生活、健康、环境编写了《绿色•生活》和《健康教育》的校本课程,让每位师生走进绿色,走进生活,走进健康,共同关注我们的生活环境,健康生活,让我们的教育更有意义。

2、实践课程的开发A 开发科技教育资源。

为了让孩子们学到一些航空、航海、建筑等科技知识,学校提供给学生一个接触和实践科学知识的平台,并且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同时也为进一步树立学校全体师生良好的科技意识,增强良好的科技创新能力,我们在学校普及科学知识,把学校打造成“航模”科技特色品牌学校,提高学生的健脑、健智、动手能力。

B开发经典教育资源。

我们以坚持多年的“经典伴我成长”活动为载体,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充实人文内涵,增加文化含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人文素养。

我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实践的回顾与思考

我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实践的回顾与思考

1 2
拓展课程领域
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领域,涵 盖更多的学科和领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 能力,为课程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3
推动课程与社会的融合
将课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 践机会和社会资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能够让学 生通过亲身实践,提高综 合素质,培养解决问题的 能力。
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助 于学校形成特色,提高教 育质量。
目的与任务
目的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 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综 合素质。
任务
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引导学 生主动参与,培养解决问题的能 力。
合作学习
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培 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 协作能力。
互动教学
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等方式,增强师生之间的 互动和交流。
教学效果与成果
教学效果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得到 了明显提高。
成果展示
学生可以通过作品展示、报告分享等方式展示自己的成果,增强自信心和成就 感。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我 们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 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为实践教学提供更好的保障 和支持。
推动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 合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可以推 动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将 实践教学与科研工作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 识。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5
结论与建议
对本次实践的总结与评价
成功经验

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为了提高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效果,我注重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多样性。

在课程设置上,我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在保证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围绕实际问题
开展教学。

在学习科学知识的我会设计一些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亲手实践,提高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综合实践课强调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这是培养学
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我的教学中,常常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团队合作的方
式完成任务。

我还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我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和组织。

实践是综合实践课的核心,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
培养途径。

为了保证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我会提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实
验器材的准备、实践指导材料的编写等。

我会合理安排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
够充分参与并体验实践的乐趣。

我注重对学生的培养和评价。

综合实践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因此
对学生的评价也要注重多样性和综合性。

我的评价方式包括平时观察、实践任务的完成情况、团队合作的表现等。

我也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
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需要注重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
的合作和交流能力、设计和组织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培养和评价等方面的努力。

只有做到
了这些,才能提高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课教学随想(3篇)

综合实践课教学随想(3篇)

第1篇一、引言综合实践课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刻认识到综合实践课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本文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综合实践课教学进行反思和探讨。

二、综合实践课教学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实践课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参与各类实践活动,激发自身潜能,勇于尝试,敢于创新。

2.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课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形成良好的实践素养。

3.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实践课涵盖多个领域,如科学、艺术、体育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综合实践课,学生可以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三、综合实践课教学存在的问题1. 教师对综合实践课的认识不足部分教师对综合实践课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理解不够深入,认为综合实践课是副科,可有可无。

这种观念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投入不足,影响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效果。

2. 教学资源匮乏由于综合实践课涉及多个领域,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校缺乏必要的场地、设备和师资力量,导致综合实践课难以深入开展。

3.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目前,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评价体系尚不完善,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综合实践课教学的改进措施1. 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课的认识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教师充分认识到综合实践课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参与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工作。

2. 优化教学资源学校应加大对综合实践课的投入,改善教学设施,丰富教学资源,为综合实践课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关于“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关于“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关于“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思考和建议综合与实践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将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结合多个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主动地进行实验、观察、调查、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动手能力与团队合作的精神。

综合与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提供给学生一个真实、具体、实践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够将抽象的理论与现实的实践相结合,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

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终身学习者。

然而,在推行综合与实践教学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教学能力,能够将各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和运用。

其次,综合与实践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协作,需要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然而,教师和学生的观念和范式转变需要时间和资源的支持。

最后,由于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的限制,综合与实践教学可能面临时间不足和评价不准确的问题。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一、鼓励多学科整合:学校应该鼓励各个学科的教师跨界合作,通过设计跨学科的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将各学科的知识融入其中,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够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二、提供师资培训:为了支持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推行,学校应该提供相关的师资培训,帮助教师掌握综合思维和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技能。

同时,学校也应该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例如实验室设备、实践场地等。

三、建立评价体系:针对综合与实践教学的特点,学校应该建立适合的评价体系,整合定性和定量评价手段,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发展。

评价体系应该关注学生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而非仅仅关注知识掌握的程度。

四、注重学生实践活动的设计:在进行综合与实践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活动的设计,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获得真实的问题和挑战。

活动可以包括实验、观察、调查、研究、演练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和感受。

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综合实践课是小学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一、多样化设计教学活动综合实践课是一门集理论、实践和综合能力培养为一体的课程,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需要注重多样性和实践性。

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观察、调查等不同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不同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的需求。

例如,在教学“湿地保护”时,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湿地保护区或让学生自行制作湿地景观来增加教学的实践性,同时在教学“团队合作”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竞争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课时,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化、兴趣爱好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的互动中促进知识的形成,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去,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教学“水循环”时,可以通过让学生互动探究水循环的过程、用废品做成水循环实验、分析水资源分布的现状等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三、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综合实践课是一个涵盖面广的课程,其教学内容非常丰富。

因此,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根据课程的整体要求,制定具体的目标和计划,分阶段进行有机的组合和协调,使各部分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并不断地完善和调整课程体系,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教学体系。

例如,在教学“森林资源”的时候,可以先通过自然资源的介绍,从中挖掘出森林的关键作用,然后设计一些课程活动,如树木生长过程的观察与实验、讲解木材的生产、森林消防等内容的介绍,最终让学生形成整体的认识。

四、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渗透到学科的各个领域,因此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中活用信息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多媒体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并利用多媒体技术、虚拟模拟实验等手段对学生进行视听刺激,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教学内容。

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以及评价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实践探索。

课程设置方面,综合实践课应该涵盖多个领域的知识和能力,包括科学、数学、语言、艺术等方面。

通过选取有代表性和实用性的内容,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整合和融合,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亲自体验和探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方法方面,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问题导向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讨论和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提升能力。

教学资源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实验设备、模型、多媒体教具等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操作和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实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感受和体验真实的世界,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生活适应能力。

评价方面,要注重学生的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和形式,包括个人展示、小组讨论、实践报告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要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进行评价,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师应积极创设实践环境和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和多元发展,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真正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2024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改总结

2024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改总结

2024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改总结2024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经过一年的改革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新的课程设计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下面,我将对2024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改革进行总结。

一、课程内容的调整2024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融入现实生活,将课程内容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学生通过参与社区服务、科研实践、创客实践等活动,深入了解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

同时,课程中加入了创新设计和技术应用的内容,让学生有机会锻炼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这样的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2024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方法也进行了创新。

以往的课堂中,教师是主要的教学者,而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在新的课程中,教师更多地扮演导师的角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知识和能力。

同时,引入了信息技术,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三、评价方式的改革2024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改革还涉及评价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考试评价往往只注重知识的掌握程度,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新的课程中,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外,还引入了实践评价和综合评价。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也成为评价的重要依据。

这样的评价方式更加全面和准确,更加能够体现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潜力。

四、师资队伍建设2024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还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

学校对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交流,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学校还加强了与社会各界的合作,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和企业家来校进行讲座和指导。

这样的师资队伍建设确保了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结起来,2024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新的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评价方式更加全面和准确,师资队伍建设为课程改革提供了保障。

综合实践课程改革体会

综合实践课程改革体会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与创新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我有幸参与了综合实践课程的改革实践,以下是我在这一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一、改革背景与意义综合实践课程改革是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

传统的学科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综合实践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1. 政策背景: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为综合实践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

2. 教育理念更新: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从“单一评价”转向“多元评价”,这是教育理念的重大转变。

二、改革实践与探索在综合实践课程改革中,我参与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课程内容改革:打破学科界限,整合课程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例如,我们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2. 教学方法改革:采用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环保行动”项目中,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数据分析、方案设计等环节,体验环保的重要性。

3. 评价方式改革: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

例如,在“社区服务”活动中,学生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评价自己的表现。

4. 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组织和管理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

同时,鼓励教师跨学科合作,形成团队优势。

三、改革成效与体会通过综合实践课程的改革,我深刻体会到以下几点:1. 学生受益匪浅: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了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几点思考

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几点思考
结果与反馈
活动结束后,学校对参与学生的反馈进行汇总和分析,发现学生普遍对 这种实践活动感到满意,认为自己得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案例二:某中学的科技创新活动
目的和内容
该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动手能 力和创新思维。活动内容包括科技制作、创新实验、科技 竞赛等。
实施过程
在活动前,学校通过宣传和组织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 参与。在活动中,学生自由组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 行实践,教师提供指导和资源支持。
根据活动目标,分析所需的资源、人员、 时间等方面的需求,为流程设计提供基础 数据。
制定应急预案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详细的活动流程 ,包括活动内容、时间安排、人员分工等 。
预测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制定相应的应 急预案,确保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活动过程中的指导与管理
现场指导
在活动进行中,对参与者进行现 场指导,确保活动按照预定的流
02
综合实践活动的策划与准备
活动目标的设定
01
02
03
明确活动目的
在策划综合实践活动时, 首先要明确活动的目的, 确保活动能够达到预期的 效果。
确定活动主题
根据活动目的,选择一个 或多个主题,确保活动内 容丰富多彩。
考虑参与人群
在设定活动目标时,要充 分考虑参与人群的需求和 特点,确保活动能够吸引 更多人参与。
综合实践活动开展 的几点思考
2023-11-11
目录
• 综合实践活动概述 • 综合实践活动的策划与准备 •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管理 • 综合实践活动的挑战与对策 • 综合实践活动的案例分析 • 综合实践活动的展望与未来发展
01
综合实践活动概述
定义与特点

我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实践的回顾与思考

我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实践的回顾与思考

学生参与情况
学生参与度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参与度较高,他们积极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展现出了 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学生反馈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和形 式比较满意,认为这些课程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03
实践成果与收获
学生能力提升方面
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学生学会了 如何与他人协调配合,更好地达成共 同目标。
培养了创新思维
综合实践活动课注重学生的探究和发 现,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 成了创新意识。
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不仅学会了如何 找到问题的答案,还掌握了如何处理 复杂问题的能力。
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通过深入社会实践,学生对社会问题 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逐渐培养起关 注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能够让学生通过亲 身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 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创新思维。
提升学校教育质量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助于学校更 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回顾与思考的目的
01
02
03
总结经验
回顾我校开设综合实践活 动课的实践过程,总结经 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 供参考。
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的 创新精神、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能力。
增强了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通过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规划和实施,提高了自身的专业 素养和教学能力。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 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 不断调整和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 的课程设置,确保课程内容的时 效性和实用性。

推进课程改革及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思考与实践

推进课程改革及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思考与实践

双流中学实验学校推进课程改革及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思考与实践高志文双流中学实验学校2003年开始建成招生,是将国家级示范校双流中学的初中部分离出来,引入民间资金修建的一所现代化股份制民办学校。

学校占地约130余亩,建设面积接近7万平米。

目前,学校有初中学生3000多人,教职工290余人。

建校伊始,学校就在继承双流中学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利用我校办学自主权大,机制灵活的特点,确定走一条特色发展、高品位办学的道路。

我校经过深入思考提出了“人本化、规范化、创新化、现代化”的办学思想,以此全面指导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其基本内涵:人本化是指要相信和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规范化是指要按规律办学,实行制度化管理;创新化是指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新意,在管理、教育教学和学习的理念、内容、方法上不断更新,不允许默守陈规,简单重复过去的东西;现代化是动态的,是指学校要不断吸取全国、全世界先进的教育成果,结合实际为我所用,保持学校一直走在教育的最前列。

学校校训是“自主、合作、务实、求新”。

这既是学校领导班子的工作作风,也是我们的教风和学风,校训的内涵与办学思想是一致的。

在办学思想指导下,我们确定的办学目标是要把学校建设成“理念先进,质量一流,特色鲜明,在深化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充分显示出实验性、示范性,全省知名,全国有影响,充分参与国际交流的现代化名校”。

在办学思想和建校目标的引导下,学校一直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导向,以寻找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创建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可持续有实效的机制为已任。

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我校目前基本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特色道路——加强校本课程建设,构建并实施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

一、学校特色全国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已经多年,也有一些经验和成效。

但不可否认,至今从面上看还在混乱中摸索,鲜有经得起时间和实践考验的成果,系统的可操作的模式几乎没有。

在深入分析和反思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中,受新课程改革的启发,我校把目光锁在“课程”上。

2024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改总结(2篇)

2024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改总结(2篇)

2024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改总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变革与创新。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在2024年,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课改探索与实践。

本文将对此次课改进行总结,以期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同时也为未来的课改探索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背景介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现有的学科课程之外开设的一门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早在____年,教育部就明确提出了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与意义,但长期以来,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该课程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发展。

为了推进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创新,2024年,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课改。

二、课改目标本次课改的目标是建立一门具有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培养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具体目标包括:1. 建立全新的课程体系,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培养要求。

2. 制定适应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3. 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4. 加强与社会资源的对接,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

三、课改内容1. 课程设置与资源整合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了多个课程模块,包括创新实践、社会实践、文化艺术、体育健康等方面,涵盖了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各个领域。

同时,该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进行了深度整合,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跨界思考与综合实践。

2. 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本次课改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了项目制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实践教学方法。

同时,引入了评价体系的改革,注重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和素养。

除了传统的笔试、口试外,还增加了实践考核和个人陈述等方式,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表现。

3. 教师培训与发展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本次课改推动了教师培训与发展的工作。

通过专业培训、教学示范、交流研讨等形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流中学实验学校推进课程改革及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思考与实践高志文双流中学实验学校2003年开始建成招生,是将国家级示范校双流中学的初中部分离出来,引入民间资金修建的一所现代化股份制民办学校。

学校占地约130余亩,建设面积接近7万平米。

目前,学校有初中学生3000多人,教职工290余人。

建校伊始,学校就在继承双流中学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利用我校办学自主权大,机制灵活的特点,确定走一条特色发展、高品位办学的道路。

我校经过深入思考提出了“人本化、规范化、创新化、现代化”的办学思想,以此全面指导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其基本内涵:人本化是指要相信和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规范化是指要按规律办学,实行制度化管理;创新化是指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新意,在管理、教育教学和学习的理念、内容、方法上不断更新,不允许默守陈规,简单重复过去的东西;现代化是动态的,是指学校要不断吸取全国、全世界先进的教育成果,结合实际为我所用,保持学校一直走在教育的最前列。

学校校训是“自主、合作、务实、求新”。

这既是学校领导班子的工作作风,也是我们的教风和学风,校训的内涵与办学思想是一致的。

在办学思想指导下,我们确定的办学目标是要把学校建设成“理念先进,质量一流,特色鲜明,在深化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充分显示出实验性、示范性,全省知名,全国有影响,充分参与国际交流的现代化名校”。

在办学思想和建校目标的引导下,学校一直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导向,以寻找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创建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可持续有实效的机制为已任。

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我校目前基本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特色道路——加强校本课程建设,构建并实施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

一、学校特色全国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已经多年,也有一些经验和成效。

但不可否认,至今从面上看还在混乱中摸索,鲜有经得起时间和实践考验的成果,系统的可操作的模式几乎没有。

在深入分析和反思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中,受新课程改革的启发,我校把目光锁在“课程”上。

经过深入学习和思考,我们认识到:学校所有的有目标、内容,有实施计划或方案、有评价的育人活动都是课程。

正因为课程具有目标明确、内容具体、计划落实,有效果评价的特点,所以学校教育只有用“课程”的形式实施才能真正的系统化、可持续、有实效。

而一切目的不明、内容空泛、形式上热闹实际上不落实的运动式的“活动”,结果都是浮云,飘过之后没有痕迹,一片空空荡荡。

所以,我校始终抓做改革传统课程,建设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校本课程体系这个核心来推进素质教育实施。

经过反复研究,我校构建了以课改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如图)。

关于素质教育的目标——全面协调发展并充分发展个性特长。

全面协调包括各学科协调、德智体协调、身心协调、知识能力、方法的协调等等。

而充分发展个性特长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传统教育的一个最大弊端就是千人一面、扼杀个性。

关于改革教学过程,我们重点抓了构建并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编写并使用教学案。

关于改革课程结构:我们的作法一是开齐开足开好国家基础学科课程;二是开发建设系统化的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选修课、德育课程、学校文化隐性课程;三是举办了学科特长实验班,以便以班为单位进行课程结构改革实验。

综合实践活动课后面重点介绍(此略)。

选修课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发展,从各班招收的少数某方面有兴趣有基础的学生参与的课程。

目前,我校已有了较丰富的选修课菜单,基本保证每个学生在我校学习期间能至少选修2门课程(部分选修课菜单如下)双流中学实验学校选修课课程(一)学科综合拓展型选修课(部分)(二)社团活动型选修课(部分)我校倡导德育的课程化并编制了以健全人格培养为核心的德育课程体系: 我校把学校文化作为一门发挥潜移默化影响的隐性课程来建设,包括理念、组织结构、制度体系、课程体系、仪式、标识、人际关系、环境布置几个方面,其内容都必须符合学校理念和育人目标要求。

生命与生活 个人与群体 人与自然 存在与规律 已知与未知 现象与本质 善良仁爱诚信正义勤劳自强自知 自尊 自信 自律 需要倾向广度持久效果自觉性 果敢性 坚毅性 自制力友爱感 道义感 审美感 理智感 气质感 果断或犹豫 强烈或压抑 敏捷或迟缓 稳定或波动关于环境保护 关于人际交往 关于劳动成果二、综合实践活动课活动课口头上重要,行动上不重要,抓考分踏踏实实,抓活动课敷衍应付,做形式,走过场是目前广泛存在的现象,也是素质教育无法深入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克服这种现象,我校付出了艰苦努力。

经过许多开创性工作,我们加深了对活动课的认识,建立了活动课的开发,管理、评价、奖惩机制,实现了活动课的系统化开设和常态化运行。

(1)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涵:我校认定的活动课,是指围绕一个课题或一个任务(多数是来自于生活、生产、社会实际的),由学生自主(师生合作)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探究从而解决问题,或进行操作(制作、创作)从而完成任务(或完成作品)的学习形式。

这种学习的目标取向重点不是为了掌握学科知识点,而是为了让学生体验探究和操作的过程,学习研究方法,提高手脑并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促进自主学习和知识的综合应用。

加深对生活、生产、社会实践的认识。

(2)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标:我校确定的各类活动课的总育人目标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师生、生生之间合作学习,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扩展和综合应用;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手脑并用中加深体验;让学生掌握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并运用于探究解决一些有意义的问题,特别是与生产、生活、社会或自然有关的实际问题,以增强创新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围绕课题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我校重点开展的活动课,我们将这类活动课的目标更具体化为: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②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③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并运用于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创新能力;④在探究解决结合生产、生活、社会与自然实际的课题中,培养学生科学、求实的精神、深刻理解学习与社会人文和自然界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3)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种类我校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种类如下:课题学习类是我校开设活动课的重点,其突出特点是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探究创新能力并能较全面地实现活动课的目标;劳技类主要是培养学生设计制作、手脑并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在劳动中体会家长的辛苦,社会劳动成果的不易;社区服务类主要是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加深对社会和生活、生产实际的理解,加深实际体验,增强社会责任感。

(4)课题的开发实施为了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顺利开设,我校经研究用制度保障了:①课时的落实,周一至周五校内学科小课题活动课安在课表中,占总课时的10%;周六外出大型活动课及社团、小组研究性学习课占总课时的10%;社区服务、职业体验及劳技由学生根据学校方案和教师的指导,分散利用节假日在家长协助下完成。

②人员的落实,我校除了组织专人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题,还对全体教师进行开设活动课的培训,规定所有教师都要参与到活动课的研讨和开设中来。

有效地解决了活动课“谁来教?”的问题,为活动课开设提供了人员保障。

③资金的落实,开发建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涉及大量的人员培训、资源开发、外出考察,包括开课的补贴需要大量资金,学校充分运用办学自主权大,机制灵活的优势,将活动课开设所需经费全额纳入预算,落实了资金保障,避免了开设活动课停留在口头号召、精神鼓励层面,教师凭一时热情一阵风似的开展。

使学校活动课开设走上了一条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综合实践活动课虽然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为必修,但国家层面却没有提供可操作的课程资源,具体的操作系统和资源须要学校自主开发。

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发建设经历了两个阶段。

最初采取普遍宣讲,一般号召,学科教研组组织教师自发开发的方式,起到了大面积动员,大面积开设活动课的作用。

但随着对活动课研究的深入和要求的提高,我们发现这种普遍号召、自发开发的方式存在不少问题:课题分散,各课题内容各不相关,随意性大;学科封闭,缺乏综合;没有一个总体目标,各课题的目标指向散乱;课题的选择、设计和过程的实施很不规范,质量参差不齐。

为有效克服以上不足,学校通过认真研究,借鉴科研课题的管理方式,研究建立了三级课题开发建设体系。

我校的三级课题开发实施体系:一级课题组是学校成立总课题组,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有关科室主任,教研组长及主研教师为成员。

总课题组负责制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发及实施和管理的总方案,明确开设活动课总的指导思想,课程目标,对课程进行界定和分类,指明课程资源及实施途径,提出课程设计、实施及成果总结的规范化要求和课程开发的组织机构及人员职责,建立评价及奖惩机制。

总课题组还负责为活动课开发实施提供人、财、物保障,负责对下级课题开发建设进行检查评估,提出改进措施,实施奖惩。

根据学校方案设计的我校活动课的范围,学校分别建立了三个二级课题组,第一个是理科类探究性学习课题组,负责周一至周五校内理科类小课题,周六外出理科类课题及理科类社团活动、小组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开发和开设指导;第二个文科类探究性学习课题组,负责周一至周五文科类小课题,周六外出文科类综合大课题以及文科类社团活动、小组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开发和开设的指导;第三个负责社区服务、职业体验、劳动技术开设方案的制订和课程实施的指导。

二级课题组分别由相关学科组长、备课组长、参研骨干教师组成,学校在其中任命一位热情高、开发能力强的老师任组长,负责组织协调。

二级课题组还负责对三级课题的开发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价。

三级课题由班主任和学科老师负责开发并实施。

周一至周五分学科小课题主要由各班学科任课老师负责:学科老师在与学生一起学习讨论二级课题的基础上,根据二级课题规定的领域和指明的方向发现并提出几个三级小课题,学生自愿分小组,各小组分别承担一个三级小课题开展活动,教师自始至终扮演参与者、帮助者、组织者的作用。

周六外出学科综合的大型活动课由当天外出的几个班相关学科老师和班主任负责三级子课题开发和实施:相关学科老师组成小组先在校内组织学生学习二级课题方案,从中发现并确定几个三级小课题,学生自愿组成小组分别选择一个三级课题作好探究活动方案为外出做好准备。

在外出活动过程中,学科老师主要负责课题活动的帮助、指导,班主任主要负责组织管理、安全,也协助课题探究。

社区服务、职业体验、劳技则主要由班主任负责:先组织学生学习二级课题的要求,然后指导学生自行选择三级课题项目,利用节假日回家在家长协助下实施。

班主任还负责对学生交回的活动记载资料进行初评(劳技类由二级课题组组织统一测试)。

社团活动类由二级课题组提出一些活动选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参加,指导教师由二级课题组推荐或由学生聘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