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契约破裂_组织承诺与员工绩效_张生太

合集下载

一宗国企员工“心理契约破裂”案例的分析研究

一宗国企员工“心理契约破裂”案例的分析研究
4. 企业心理契约下的员工满意度分析 员 工 满 意 度 是衡 量 员 工 内 在 心 理 对 认 识到的事 物感受 到满意的 程度。它 和心 理 契约之间 的关系 非常密切 ,是心理 契约 关 系 中 最 为 重要 的 一 个 因 素之 一 。 一 个 满 意的组织 关系容 易导致良 好心理契 约的 出 现,良好 心理契 约反过来 也容易引 起员 工 和组织之 间的满 意,两者 之间相互 作用 和 影响。员 工满意 度越高, 心理契约 越牢 固 ,对企业 有较深 厚的忠诚 感和依赖 感, 工 作投入并 且关心 企业或所 在部门的 整体 利 益。如果 员工对 企业的心 理契约关 系比 较 脆弱,那 么他们 对企业就 缺乏忠诚 感, 对 工作采取 消极的 态度。倚 能集团公 司在
系统 是倚能集 团人力资 源管理发 展的必然 趋势 ,这就要 求我们对 人力资源 系统中某 些与 心理契约 关系密切 ,同时随 着员工心 理契 约的变化 难以有效 发挥作用 的部分进 行变 革,从而 满足员工 在新形势 下的新的 需求 ,并引导 员工的心 理契约向 有利于本 公司 的方向发 展。人力 资源管理 进行了适 应员 工心理契 约的这种 变化之后 ,心理契 约与 人力资源 管理最终 恢复到平 衡状态。 “平 衡一不平 衡一平衡 ”这种动 态平衡关 系, 使人力资 源系统在 适应心理 契约变化 的过 程中趋利 避害实现 组织与员 工的最佳 统一。
1. 背景介绍 近 年 来 , 国 内 出 现 了 不少 由 原 国 有 大型企 业分离出 来的新型 企业,这 类企业 普遍存 在着诸如 :人际关 系复杂, 人情味 重 , 人浮 于 事 , 管 理效 率 较 低 的不 良 痕 迹。不 少员工的 二代或三 代家庭成 员都在 同一企 业。不少 干部和员 工习惯于 原有的 管理模 式,求稳 怕变,致 使许多改 革措施 难以推 行。如果 能把握员 工的心理 脉搏, 充分调 动他们的 积极性, 就能增加 企业的 向心力 和创造力 ,从而有 利于创建 现代企 业新型 模式;反 之则阻碍 先进管理 理念的 引 进 和推 广 , 不 利 于现 代 管 理 制度 的 形 成 , 甚至 导 致 企 业 效益 的 严 重 降低 。 因 而,对 这类企业 员工心理 契约进行 调研有 一定的现实意义。 倚 能 集 团 公 司 就 属 于 此类 企 业 。 它 的前身 为兰州供 电局主办 的多经企 业,现 拥有职 工近7000人,现 准备由原来 的责任 有限公 司改制为 股份制公 司,公司 固定资 产为17亿元。 主营电力建 安、冶炼 、小水 电、房 地产以及 各类服务 业。年总 收入达 15亿多元,已具备较大规模经营条件。 2. 调查过程简述 本 文 调 查 采 用 参 观 、 访谈 、 问 卷 调 查、资 料分析的 方法,通 过向倚能 集团公 司员工 群体发放 表格,收 集、统计 数据, 计算因 素选择比 例、权重 、满意度 、平均 值等手 段对员工 心理契约 进行定期 的、区 别不同 人群的测 量,以追 踪员工心 理契约 变化。 本 次倚能集 团公司员 工心理契 约调研 过程 中访 谈人 员共 56人, 其中 高层 8人, 中层 12人,基 层36人 。共 发放总 计325份 调查问卷。 3. 企业员工 心理契约 的平衡、 违背及 破裂

组织支持契合_心理授权与雇员组织承诺_一个_省略_佣关系管理的理论框架_基于海底

组织支持契合_心理授权与雇员组织承诺_一个_省略_佣关系管理的理论框架_基于海底

《管理世界》(月刊)2011年第12期摘要:农民工治理是社会与经济转型期我国亟待解决的战略性难题。

本文从微观企业层面对新生代农民工雇佣关系及其治理机制展开探讨。

运用案例研究方法,从心理契约视角揭示了组织支持契合、心理授权与雇员组织承诺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基于此构建了一个新生代农民工雇佣关系管理的理论框架。

案例研究发现:(1)不同于知识型员工组织支持与组织承诺的同步演进,新生代农民工雇佣关系呈现鲜明的“组织支持在先、组织承诺在后”非对称特性;(2)组织支持契合对雇员组织支持感和企业组织支持效率都产生重要影响,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组织支持诉求主要包含四个维度,即家庭网络支持、社会认同支持、组织公平支持和都市融合支持;(3)组织支持契合通过调整雇员心理授权结构这一中介桥梁影响组织承诺。

本研究丰富和拓展了农民工治理文献的研究思路,为化解农民工治理难题提供新的启示;同时也能够为雇佣关系管理研究文献贡献新的知识。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组织支持契合心理授权组织承诺雇佣关系一、引言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事物。

我国每年都有约1.2亿农民工“背土离乡”进城打工,这既为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也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发展的有效形式(韩长赋,2006;蔡昉,2007)。

经历30年的时代变迁,当前农民工主体大都是出生于80后,沐浴在改革开放春风里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

与父辈们不同,新生代农民工①在成长经历、个人诉求、参照目标、身份认同、外出务工动因、自我心理定位等方面都已发生根本性变化(杨春华,2010)。

他们受教育程度比父辈高,拥有更高职业发展期望,渴望融入城市生活,更加关注身份等同、他人尊重与社会认同等(王春光,2001;刘传江,2009)。

然而,由于知识技能相对缺乏、城乡二元制度差异等原因,在融入城市过程中面临诸多现实困难,依然遭受身份歧视、制度排斥、隐性隔离等不公平待遇(程名望等,2006;白南生等,2008),由此导致与所在城市和组织之间情感纽带脆弱、工作变换频繁②、身份认同迷失等消极后果。

新生代员工心理契约破裂对建言行为的影响——组织承诺的中介作用

新生代员工心理契约破裂对建言行为的影响——组织承诺的中介作用
2) 心理契约破裂与建言行为。 心理契约破裂 是建立在员工对于组织未能履行心理契约中的责 任或者承诺时的一种心理感知。 Morrison 和 Rob⁃ inson 认为,心理契约破裂是员工对于组织未能履 行心理契约中与员工贡献相称的一种或多种责任 的主观感知,是员工的一种心理感知,是属于认知
第 5 期 杨美美:新生代员工心理契约破裂对建言行为的影响 ·105· ������������������������������������������������������������������������������������������������������������������������������������������������������������������������������������������������������������������������������������������������������������������������������������
理契约破裂导致工作满意度下降[3] 。 钱士茹等发 现,组织承诺对建言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具有
现 新 生 代 员 工 心 理 契 约 破 裂 与 离 职 倾 向 正 相 高组织承诺的员工,更关心组织的发展状况,愿意
关[4] 。 在工作行为方面,张超群、张生太等认为心 为组织出谋划策[12] 。 已有的相关研究多是选择工
第 25 卷 第 5 期
2018 年 10 月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an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25 No������ 5 Oct.2018
������������������������������������������������������������������������������������������������������������������������������������������������������������������������������������������������������������������������������������������������������������������������������������

心理契约破裂感对员工忠诚表现的作用机制

心理契约破裂感对员工忠诚表现的作用机制
遍 , 如 , o i o , raz & R u sa (9 4 在 一 项 追 踪 例 R bn n K at s o se u 19 ) 裂。 目前 . 术 界 对 心 理 契 约 破 裂 感 与 效 果 变 量 之 间 的 关 系 及 学 其 内 在 机 制 进 行 有 力 的 探 索 C i & P n (0 8 研 究 表 hu eg 2 0 ) 明 . 理 契 约破裂 感会 增 加员 工 组 织越 心 轨 和 人 际 越 轨 .并 且 敌 对 的 归 因 风 格 ( sl t b t n lSye 在 心 理 契 约 Hote At u响 ,并 且责 任 心调 节两 者 间的关 系 , 即员工 责 任 心越 弱 。 理 契 约破 裂 感 与离 职意愿 、 心 组织 忠 中国企业 员工 为 例 ,发 现心 理契 约破 裂 感对 组织 承诺 、 组
在 心理契 约破 裂之后 . 在认 知评 价 的基 础 上所 产 生 的消极 诚 和工作 满意 度 的关 系越强 。 h n.si& Z og 2 0 ) C e Tu h n (0 8 以 情 绪体验 . 如愤怒 、 例 不公平 感 等 心理 契约 破裂 感是 导致 员 工产 生心 理 契约 违 背 的基 础 . 因此 . 多学 者 都 把心 理 织公 民行 为 和工 作 绩 效产 生 显 著 的 负 向影 响 . 且 , 工 众 并 员 契约 破裂感 作为 研究 重点 心 理契 约破 裂感 的现 象非 常普 传统 性越 弱 , 两者关 系越强 。 ua tl 08通 过一项 追 D l ea( 0 ) c . 2

理 论 述 评
完全 中介 心 理 契 约 破 裂 感 与 组 织 公 民行 为 之 间 的关 系 。
1 念 的界 定 。心 理 契 约 ( scOo ia C nrc) .概 Py h l c l o t t最 K e i t 12 0 ) 过 两项 研 究 发现 , 理 契约破 裂感对 g a iwt e. (0 9 通 z a 心

组织承诺对个体行为、绩效和福利的影响研究

组织承诺对个体行为、绩效和福利的影响研究

本文涉及交互效应的分析, 为了消除由交互 效应所引起的共线性问题, 我们对感情承诺、 继续 承诺和规范承诺变量在计算交互效应之前做了集 中化 ( C e n t e r e d ) 处 理, 用其背离分数( D e v i a t i o n S c o r e s ) 来代替, 这种方法为 A i k e n等
3 ] 性的研究。M e y e r 等[ 对三维度构架的研究做了

M e y e r & A l l e n 对组织承诺的已有研究做了概 括和总结, 提出了三维度的组织承诺的概念, 将组 织承诺定义为一种精神状态( M i n d s e t ) , 或者一种 心理状态, 且由三个维度组成, 即感情承诺, 继续 承诺和规范承诺。其中感情承诺是指组织与员工 之间的感情联系, 或是一种归属感、 认同感; 继续 承诺指员工意识到的终止与组织的成员关系会带 来一系列的成本损失; 规范承诺是员工留在组织 中的道德上的义务感。区分三维度的关键是体现
[ 1 , 2 ]
感情上的隶属, 继续承诺所反映的是员工感知的 离开的成本, 而规范承诺所反映的是保持组织成 员身份的义务感。三个维度有着不同的发展过 程,也 会 导 致 员 工 不 同 的 行 为、态 度。 M e y e r & A l l e n 归纳这些可能的变量为一个三维度 组织承诺模型, 三维度组织承诺模型得到了较为 普遍的认可和接受, 大量的实证研究基于这个模 型展开。M e y e r & A l l e n的三维度组织承诺模型提 出之后, 在很多国家和不同文化背景下做了验证
介, 并且被广泛地应用于辨析净影响的研据分 析。我们的分层模型是这样设计的, 当离职意图、 工作寻找行为、 在职绩效以及组织公民行为分别 作为因变量时, 首先将控制变量作为一组放入到

心理资本对员工的工作绩效_组织承诺及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心理资本对员工的工作绩效_组织承诺及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32 9
其中, 自信或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完成 某一具体任务时, 对自己激发自身动机、运用认知资 源和执行行动计划的能力的相信程度; 希望是指一 种积极的、与动机有关的状态, 建立在目标导向的主 观能动性和实现目标的计划之间的交互作用所产生
的成功感的基础上; 乐观是指人把积极的事件归因 于内部、持久、普遍深入的原因, 把消极事件归因于 外部、暂时和特定情景中的原因的积极解释风格; 坚 韧性指一个人从逆境、不确定状态、冲突、失败和责
希望、乐观和坚韧性。采用 Luthans等研究中 的问卷测量这三个变量。三个子问卷的中文版本都 在研究中国员工时使用过, 其中, 希望问卷由 6个项 目构成, 采用从 1到 8的利克特量表测量, 1 表示
完全错 , 8 表示 完全对 ; 乐观问卷由 10 个项 目构成, 采用从 1到 5的利克特量表测量, 1 表示
1 前言
几年前, 以原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Seligm an 为首 的一些心理学家发起了积极心理学研究运动, 强调 心理学研究应该改变以往侧重人的功能和行为上消 极的病理表现、人们遇到的心理问题和弱点的研究 取向, 重视对人的积极情感、积极特性和积极心理状 态等方面进行研究, 以便借助科学方法来发现那些 能够促进个体充分认识和发掘自身发展潜力、提升 个人幸福感、增强团队和组织的效能的积极心理因 素和方法 [ 1~ 5] 。受此影响, 在健康心理学、临床心理 学和精神 (心理 ) 治疗等领域, 一些研究人员相应开 展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 6 ] 。 Luthans则 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观点应用到组织行为学研究 领域, 并提出 积极组织行为学 ( posit ive o rgan ization al behav ior) 这一 概念 [ 7, 8 ] 。 L uthans和 Y oussef指 出, 积极心理学研究运动对管理实践产生了两个主 要影响: 一是一些组织研究专家开展了积极组织学 术 ( posit ive o rgan izationa l scho larsh ip) 探 讨, 强 调研 究组织遇到危机和不利情境时能够提升其生存能力 和有效性的积极组织特征, 比如, 积极的个性特质、 个体差异等; 另一个是认识到研究积极组织行为学

《现代企业管理》参考答案

《现代企业管理》参考答案

《现代企业管理》课后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名词解释企业:现代企业是通过向社会提供产品或劳务,获取经济利益的独立的经济实体。

企业生命周期:企业生命周期是指企业初创、成长、成熟、衰退,直至死亡的过程。

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

企业风险:企业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以及由此而可能给企业造成的危害或损失。

二、选择题(单项或多项)1.C 2.B 3.B 4.A、B、C 5.A、B、C、D6.A、B、C 7.A、B、C、D 8.A、B、C、D、E 9.C三、简述或论述题(答题要点):1.如何理解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1)大规模采用先进的生产手段,系统地将最新科学技术成果用到生产经营活动中。

(2)企业制度从业主制、合同制到股份制逐步演变。

(3)生产经营专业化、一体化不断深入。

(4)随着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进程的加快,现代企业正走向知识化、信息化、电子化、网络化和虚拟化。

2.如何理解现代企业的基本性质?(1)现代企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专门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2)现代企业是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自我发展的独立的经济实体(3)现代企业是依法设立、依法经营的法人组织(4)企业是社会系统中的生命有机体。

3.如何理解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层组织,处在社会再生产的基础地位(2)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4.企业系统的构成要素有哪些?(1)从国民经济系统看,企业是一个开放的子系统(2)从社会系统角度看,企业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有:环境、组织、个人、矛盾与发展。

(3)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资源系统看,企业系统要素包括:人力资源、知识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组织管理和市场资源。

5.如何理解企业的生命周期?企业作为一个生物有机体,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即出生、成长、老化、死亡。

心理契约破裂、领导信任与员工知识分享——以马基雅维利主义为调节

心理契约破裂、领导信任与员工知识分享——以马基雅维利主义为调节

心理契约破裂、领导信任与员工知识分享以马基雅维利主义为调节付 晔1,钟 熙2(1.华南理工大学发展战略与规划处;2.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0)收稿日期:2019-08-03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A 030313631)作者简介:付晔(1974-),女,福建松溪人,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发展战略与规划处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㊁科研管理和知识产权等;钟熙(1991-),男,湖南邵阳人,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㊁企业战略管理等㊂本文通讯作者:钟熙㊂摘 要: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系统性探讨心理契约破裂作用于员工知识分享的内在机理和情境机制㊂基于219名员工的有效调查问卷数据,结果发现:心理契约破裂对员工知识分享存在显著负向影响;领导信任在心理契约破裂与员工知识分享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但随着员工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提高,领导信任的中介作用减弱;随着员工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提高,领导信任对员工知识分享的正向影响减弱㊂关键词:心理契约破裂;领导信任;知识分享;马基雅维利主义D O I :10.6049/k j j b yd c .201904089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 S I D ):中图分类号:C 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20)04-0147-06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C o n t r a c t B r e a c h ,T r u s t i n S u p e r v i s o r a n d E m p l o y e e s 'K n o w l e d ge S h a r i n g :t h e M o d e r a t i n g Ro l e o f M a c h i a v e l l i a n i s m F u Y e 1,Z h o n g Xi 2(1.O f f i c e o f D e v e l o p m e n t S t r a t e g y a n d P l a n n i n g ,S o u t h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2.S c h o o l o f B u s i n e s s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S o u t h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G u a n gz h o u 51064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P r e v i o u s s t u d i e s h a v e m a i n l y d i s c u s s e d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c o n t r a c t b r e a c h o n e m p l o y e e s 'n e g a t i v e b e -h a v i o r s ,b u t f e w h a v e f o c u s e d o n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c o n t r a c t b r e a c h o n e m p l o y e e s 'p o s i t i v e b e h a v i o r s ,e s p e c i a l l yk n o w l e d g e s h a r i n g .B a s e d o n t h e s o c i a l e x c h a n g e t h e o r y ,t h i s s t u d y 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 e x pl o r e s t h e i n t e r n a l m e c h a n i s m a n d s i t -u a t i o n a l m e c h a n i s m o f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c o n t r a c t b r e a c h a c t i n g o n e m p l o y e e s 'k n o w l e d g e s h a r i n g.B a s e d o n t h e v a l i d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d a t a o f 219e m p l o y e e s ,t h i s s t u d y f o u n d t h a t :f i r s t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c o n t r a c t b r e a c h h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n e ga t i v e i n f l u e n c e o n e m p l o y e e s 'k n o w l e d g e s h a r i n g .S e c o n d l y ,t r u s t i n s u p e r v i s o r p l a y s a c o m p l e t e l y i n t e r m e d i a r y r o l e i n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e -t w e e n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c o n t r a c t b r e a c h a n d e m p l o y e e s 'k n o w l e d g e s h a r i n g ,a n d w i t h t h e i m p r o v e m e n t of e m p l o ye e s 'M a c h i a -v e l l i a n i s m ,t h e i n t e r m e d i a r y r o l e of t r u s t i n s u p e r v i s o r w i l l b e w e a k e n .T h i r d l y ,w i t h t h e i m p r o v e m e n t o f e m p l o ye e s 'M a c h i -a v e l l i a n i s m ,t h e p o s i t i v e i nf l u e n c e o f t r u s t i n s u p e r v i s o r o n e m p l o y e e s 'k n o w l e dg e sh a ri n g wi l l b e w e a k e n e d .K e y Wo r d s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C o n t r a c t B r e a c h ;T r u s t i n S u p e r v i s o r ;K n o w l e d g e S h a r i n g ;M a c h i a v e l l i a n i s m 0 引言知识分享是指特定个体向组织内其他人提供或传播知识的一种行为㊂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享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构成企业建立㊁获取并提升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资源,对个人㊁团队以及组织实现高绩效或促进创新均发挥着积极作用[1,2]㊂与之相对,员工拒绝知识共享的状况将对组织成长及市场竞争优势等造成严重威胁[3]㊂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各组织为响应越来越激烈的行业竞争,在人力资源实践中采取了减薪㊁减少培训等措施,从而使员工越来越多地体验到心理契约破裂[4]㊂根据前期研究,心理契约破裂即员工对组织未履行心理契约中应履义务的感知,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5]㊂尽管相关研究表明,心理契约形成及其类型在员工知识分享中均扮演着不可忽视的关键角色[6,7],但对于心理契约破裂能否以及如何影响员工知识分享,尚未有研究尤其是基于中国组织环境的实证研究作出确切回答㊂社会交换理论指出,员工遭遇负互惠时,将减少有助于组织利益的行为[8]㊂基于此,本研究引入社会交换理论,探究心理契约破裂对员工知识分享的影响效应㊂根据前期研究,心理契约破裂会引致多种消极情绪反应,不信任是其中之一㊂例如,R o b i n s o n &M o r r i -s o n [9]研究指出,当体验到心理契约破裂时,员工会对组织产生不信任感㊂由于领导者是组织代理人和心理契约履行的直接执行人,因此,心理契约破裂可能导致员工对领导的信任度降低㊂进一步地,员工不愿实施知识分享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不信任,例如不信任领导[10],并且,当员工对领导者的信任(领导信任)水平较低时,确实更少实施知识分享[11]㊂综上,本研究在心理契约破裂与员工知识分享间引入领导信任的中介作用,以期打开心理契约破裂作用于员工知识分享 黑箱 的内在机制㊂此外,具有不同人格特质的个体在响应领导者方面往往存在显著差异[12],意味着领导信任对员工知识分享的影响可能也会受制于个体人格特质㊂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马基雅维利主义这一普遍性人格特质表现出浓厚的研究兴趣[13],随着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提高,员工所具备的不接受互惠主义㊁不信任感㊁功利主义等特征逐渐凸显[14,15]㊂上述特征可能导致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不同的员工通过知识分享等利他行为响应领导信任方面呈现出差异性㊂因此,本研究在领导信任与员工知识分享间引入马基雅维利主义的调节作用,以明确心理契约破裂影响员工知识分享的情境边界㊂1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1.1心理契约破裂与员工知识分享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为王,知识分享对各组织生存㊁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㊂前期研究中,学者们主要探讨促进员工知识分享的正面因素,如批判性反思㊁真实领导以及组织创新氛围等[10],较少关注抑制员工知识分享的负面因素㊂随着各组织越来越频繁地在人力资源实践中采取减薪㊁强制休假等手段,员工越来越能感知到心理契约破裂[4]㊂本研究推测,心理契约破裂对员工知识分享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原因在于:由于组织难以正式规定或要求员工进行知识共享,知识共享也不太可能被包括在职位描述中[10],因而工作场所的知识共享,通常被视为一种有助于组织利益的自觉自愿行为㊂根据社会交换理论的负互惠原则(n e g a t i v e r e c i-p r o c i t y p r i n c i p l e),个体在与组织社会交换中遭遇组织的负面对待(例如心理契约破裂)时,将采取减少有助于组织利益的行为而报复组织㊂例如,N g等[8]研究表明,心理契约破裂导致员工建设性建言行为减少;G r i e p 等[16]研究发现,心理契约破裂导致员工反生产行为增加㊂当心理契约破裂使员工感知到组织的不守承诺时,如未允诺的福利㊁休假等,根据社会交换理论的负互惠原则,员工将采取行为 报复 组织㊂鉴于知识属于高价值资源,是员工在前期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获取或积累的,当心理契约破裂时,为报复组织,员工将自身宝贵知识资源在组织内进行分享的可能性将显著降低㊂据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H1:心理契约破裂会导致员工知识分享显著减少㊂1.2领导信任的中介作用信任有助于消除组织内冲突㊁增加组织内协作,从而促进组织成长[11]㊂目前,有关信任的定义多种多样,相对而言,R o u s s e a u等[17]对信任的定义受到广泛接纳和应用,他们认为,信任是指基于对他人意图或行为的积极预期而愿意暴露或接受脆弱性的一种心理状态㊂信任存在于多个层面,人际信任则主要体现在员工与领导或其他同事之间,其中,领导信任(T r u s t i n S u p e r-v i s o r)是指员工对领导表现出的信任㊂相关研究指出,心理契约破裂会导致员工对组织不信任[5],K i a z a d等[4]则提供了直接经验证据㊂本研究推测,心理契约破裂将导致员工对组织代理人即领导者的信任(领导信任)水平降低㊂在互惠关系中,一方自愿向另一方提供价值性诱因以期唤起对方的回馈义务,但对方能否回馈是不确定的,尤其在互惠关系形成初级阶段存在较高的不互惠风险,因而互惠关系的维持与强化离不开信任的粘合作用㊂进一步地,根据B l a u[18]的观点,以下两种方式会导致互惠关系中的信任增加或减少:①定期履行义务会使信任增加,反之则减少;②随着时间推移,双方之间交换量增加会使信任增加,反之则减少㊂由于心理契约破裂破坏了员工关于组织会定期履行义务,以及双方交换量增加的信念,因而心理契约破裂将导致员工不信任感增强[19]㊂此时,员工的不信任感不仅仅局限于对组织的不信任,他们也会对领导者产生不信任㊂这是因为领导者是组织最核心的代理人[11],他们深深嵌入在员工-组织心理契约萌芽与最终形成的过程中,甚至会使员工在一定程度上认为自己与组织之间的心理契约就是自己和领导者之间的心理契约,因而当领导者代表组织实际作出不履行心理契约的相关事宜时,员工会认为领导者也是破坏心理契约的 始作俑者 ,最终导致对其信任水平降低㊂对此,前期相关研究也提供了一定的佐证㊂例如,T a n等[20]发现,员工对组织的信任与其对领导的信任高度正相关㊂信任既是社会交换的基础,也是员工进行知识分享与否的重要预测变量㊂员工对领导的信任水平较高时,会产生回报领导者的义务感和责任感[21],根据社会交换理论的互惠原则,此时员工会更多地实施有利于组织利益的知识分享行为,以回报领导者或其所代表的组织[11]㊂此外,相关研究指出,员工对失去权威性㊁地位或利益的担忧会使其对知识分享持抵制态度[22]㊂倘若员工对领导者具有较高的信任水平,会相信即便知识分享给自身带来了损失,领导者事后也会对其作出相应的补偿,该状况最终促进了员工知识分享㊂综上可见,在心理契约破裂的状况下,员工对领导的信任水平降低,将更少地实施知识分享㊂据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㊃841㊃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年H 2:领导信任在心理契约破裂与员工知识分享间发挥中介作用㊂1.3 马基雅维利主义的调节作用鉴于具有不同人格特质的个体会差异性地响应领导者[12],因而有必要在领导信任与员工知识分享关系研究中纳入个体人格特质的情境影响㊂在组织行为领域,学者们开始较多地关注 黑暗人格 和 社会厌恶性 人格,例如马基雅维利主义[13]㊂事实上,前期部分学者已经探究马基雅维利主义对员工知识分享意愿的直接影响[23],但对于马基雅维利主义能否显著调节领导信任与员工知识分享的关系,鲜有实证研究探讨㊂本研究推测,随着员工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提高,领导信任对员工知识分享的正向影响减弱㊂第一,员工对领导具有较高的信任水平时,会对领导者产生较高的回报义务感和责任感[11],但相较于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低的员工,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高的员工不接受互惠主义的倾向较为突出[24],后者内心关于回报领导者的义务感和责任感并不强烈,最终降低了实施知识分享行为的可能性;第二,虽然员工相信领导会对自己因知识分享导致的潜在或实际损失进行补偿,打消知识分享顾虑,继而促进知识分享,但相较于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低的员工,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高的员工具有更强烈的不信任感[13,25]㊂这意味着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越高,相同的领导信任水平所能打消的知识分享顾虑越少,领导信任对员工知识分享的正向影响就越微弱;第三,相较于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低的员工,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高的员工具有更强的功利主义倾向[13,25]㊂回报领导者的方式并非只有知识分享,因而功利主义倾向会使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高的员工对于领导信任采取仅利于领导者个人利益的回报行为,而非知识分享这种具有志愿主义价值取向的行为㊂据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H 3a :随着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提高,领导信任对员工知识分享的正向影响随之减弱㊂结合前文分析,本研究进一步推测,马基雅维利主义不仅会削弱领导信任对员工知识分享的正向影响,还将削弱领导信任在心理契约破裂与员工知识分享间的中介作用㊂具体地,随着员工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提高,领导信任在心理契约破裂与员工知识分享间的中介作用随之减弱㊂据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H 3b :员工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越高,领导信任在心理契约破裂与员工知识分享间的中介作用越弱㊂本研究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㊂图1 理论模型2 研究设计2.1 研究样本本文通过在华南地区的17家组织(涉及磨具㊁手机元件加工等行业)开展问卷调查以获取研究数据,调查对象为基层员工㊂考虑到同源偏差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纵向研究设计,分两阶段发放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语句作了差异化处理㊂心理契约破裂与知识分享采取符合程度,领导信任与马基雅维利主义采取赞同程度㊂调查数据收集历时两个月,在2018年5月的时点1,研究者向被调查者发放了300份问卷以获取被调查者对自身人口统计学特征㊁心理契约破裂㊁马基雅维利主义的评价信息,此次调查收回问卷300份㊂在两个月后的时点2,研究者通过委托各组织联系人向第一次问卷调查者发放并收回了第二次问卷以获取被调查者对领导信任和知识分享的评价信息,此次调查收回问卷248份,删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219份,有效率约73%㊂样本特征如下:性别方面,男性占比52.05%,女性占比47.95%;年龄方面,25岁及以下占比35.16%,26~35岁占比56.62%,35岁以上占比8.22%;组织内年限方面,1年以下占比28.31%,1~5年占比47.03%,5年以上占比24.66%;教育程度方面,专科及以下占15.98%,本科占63.47%,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占20.55%㊂2.2 变量测量本研究采用国内外研究中被广泛使用的成熟量表对变量进行测量,所涉及量表均采用L i k e r t 5点评分法㊂(1)心理契约破裂㊂采用R o b i n s o n &M o r r i s o n [26]开发的成熟量表,共5个题项,如 虽然我履行了我对单位的承诺,但单位违背了许多对我的承诺 ㊂本研究中,该量表的α系数为0.900㊂(2)领导信任㊂采用L e u n g 等[27]开发的成熟量表,共5个题项,如 我相信我的领导总会公平公正地对待下属 ㊂本研究中,该量表的α系数为0.894㊂(3)马基雅维利主义㊂采用D a h l i n g 等[14]开发的成熟量表,共16个题项,如 积累财富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㊂本研究中,该量表的α系数为0.903㊂(4)知识分享㊂采用L u 等[1]开发的成熟量表,共8个题项,如 我和其他人分享有用的工作经验和诀窍㊂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α系数为0.965㊂(5)控制变量㊂考虑到本研究对象为基层员工,其个体特征可能会对研究结论产生影响,故参考E d úv a l s a n i a 等[10]㊁李锐等[11]的研究成果,选取性别㊁年龄㊁组织内年限㊁教育程度作为控制变量㊂2.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与区分效度检验基于纵向研究设计获取研究数据,所产生的同源方法偏差问题可能会影响研究结论㊂因此,本研究采用H a r m a n 单因子测试将核心变量的所有题项打包并㊃941㊃第4期 付 晔1,钟 熙2:心理契约破裂㊁领导信任与员工知识分享进行未旋转因子分析㊂结果显示,第一主成份占比29.30%,低于50%的判别标准,说明本文同源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㊂此外,有研究指出,在统计研究中如果交互效应显著,则可以认定共同方法偏差得到了有效控制[28,29]㊂因此,后文调节效应显著,再次佐证了本文同源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㊂本研究还采用验证性因子方法检验核心变量间的区分效度㊂根据表1分析结果,四因子模型的拟合度指数(χ2/d f=1.823,R M S E A =0.061,C F I=0.936,I F I=0.937)明显优于其它模型,说明本研究各核心变量间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㊂3统计分析与结果3.1描述性统计本研究中,各变量均值㊁标准差及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㊂由表2可知,心理契约破裂与员工知识分享显著负相关(r=-0.215,P<0.01);心理契约破裂与领导任显著负相关(r=-0.206,P<0.01);领导信任与员工知识分享显著正相关(r=0.475,P<0.01)㊂上述结果初步支持了H1与H2㊂此外,由表2可知,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小于0.7㊂对回归模型进行方差膨胀因子(V I F)检验后发现,模型各变量V I F值的最大值(1.93)远低于10,说明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㊂3.2假设检验基于分层回归分析法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㊂表3中M3检验了心理契约破裂对员工知识分享的影响,由M3可知,心理契约破裂与员工知识分享显著负相关(M3,β=-0.212,P<0.01),H1得到支持㊂表1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模型χ2d fχ2/d f R M S E A C F I I F I 四因子模型:心理契约破裂;马基雅维利主义;领导信任;员工知识分享849.5304661.8230.0610.9360.937三因子模型:心理契约破裂;马基雅维利主义;领导信任+员工知识分享1313.9524692.8010.0910.8600.861两因子模型:心理契约破裂+领导信任;马基雅维利主义+员工知识分享1617.5944713.4340.1060.8100.812单因子模型:心理契约破裂+领导信任+马基雅维利主义+员工知识分享2614.1434725.5380.1440.6450.648注: + 表示两个因素合并为一个因素;合并的依据为因素之间相关系数的大小表2描述性统计与相关系数变量名称123456781.性别-2.年龄-0.1323.组织内年限-0.1030.321**4.教育程度0.124-0.004-0.340**5.心理契约破裂-0.0870.0800.010-0.158**6.马基雅维利主义-0.270**0.166**0.0770.0430.289**7.领导信任0.083-0.151**-0.099-0.011-0.206**-0.0058.员工知识分享0.161**0.0730.0310.088-0.215**-0.0350.475**均值1.4791.7311.9632.0452.1772.8133.3243.614标准差0.5000.6020.7290.6040.8780.7350.9761.029注:*㊁**分别表示在P<0.05㊁P<0.0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下同 M1㊁M2㊁M3㊁M4共同检验了领导信任在心理契约破裂和员工知识分享间的中介作用㊂由M1可知,心理契约破裂与领导信任显著负相关(M1,β=-0.224,P< 0.01)㊂由M2可知,领导信任与员工知识分享显著正相关(M2,β=0.533,P<0.01)㊂由M3可知,心理契约破裂与员工知识分享显著负相关(M3,β=-0.212,P <0.01)㊂由M4可知,在包含控制变量的模型中同时纳入心理契约破裂与领导信任后,心理契约破裂对员工知识分享的影响由原来的-0.212(M3,P<0.01)下降到-0.097(M4,P>0.01),且不再显著㊂由三步中介检验法可知,领导信任在心理契约破裂和员工知识分享间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㊂考虑到三步法检验中介效应存在较高的第一类错误出现概率,因而本文进一步基于P r o c e s s插件,利用B o o t s t r a p方法检验领导信任的中介效应是否显著㊂将B o o t s t r a p样本量设为5000并进行中介效应宏检验,检验结果显示,领导信任在心理契约破裂与员工知识分享间的中介作用的95%水平的非对称置信区间为[-0.199,-0.049],未包含0,说明领导信任在心理契约破裂和员工知识分享间的中介效应显著㊂因此,H2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㊂M5检验了马基雅维利主义对领导信任与员工知识分享关系的调节作用㊂由M5可知,马基雅维利主义和领导信任的交互项与员工知识分享显著负相关(M5,β=-0.161,P<0.05)㊂可见,相较于高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在低基雅维利主义水平下,领导信任对员工知识分享具有更强的正向影响㊂因此,H3a得到支持㊂为检验不同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下领导信任在心理契约破裂与员工知识分享间的中介效应,本研究将B o o t s t r a p设定为抽样5000次,并检验调节中介效应的宏,结果如表4所示㊂由表4可知,当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处于均值低于一个标准差㊁均值以及均值高于一个标准差时,领导信任的中间效应均显著,且随着员工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提高,领导信任的中介效应降低㊂此外,检验发现,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低于一个标准差的状况下领导信任的中介效应与马基雅维㊃051㊃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年利主义水平高于一个标准差的状况下领导信任中介效应,两者差异的95%非对称置信区间为[0.009,0. 095]㊂由此可见,马基雅维利主义将削弱领导信任在心理契约破裂与员工知识分享间的中介作用,故H3b 得到支持㊂4结论与讨论4.1研究结论基于219份有效调查问卷数据,本研究系统探讨心理契约破裂与员工知识分享间的逻辑关系,结果表明:第一,随着心理契约破裂程度提高,员工将更少地实施知识分享;第二,心理契约破裂会通过降低员工对领导的信任水平抑制其知识分享行为,即领导信任在心理契约破裂与员工知识分享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但随着员工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提高,该领导信任的中介作用减弱;第三,领导信任对员工知识分享的正向影响受制于马基雅维利主义,随着员工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提高,领导信任对员工知识分享的正向影响减弱㊂表3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检验结果变量领导信任M1员工知识分享M2M3M4M5性别0.0300.281*0.2550.2390.235年龄-0.2120.255*0.1450.253*0.226组织内年限-0.0880.1080.0450.0900.116教育程度-0.0820.264*0.2260.268*0.243*心理契约破裂-0.224**-0.212**-0.097领导信任0.533**0.514**0.492**马基雅维利主义-0.022马基雅维利主义ˑ领导信任-0.161* R20.0720.2940.0790.3010.314 A d j.R20.0630.2830.0680.2920.302 F3.287**17.737**3.674**15.187**13.821**表4被调节的中介作用B o o t s t r a p检验结果马基雅维利主义条件中介效应B o o t S E L L C I U L C I2.079-0.1350.046-0.238-0.0592.813-0.1020.035-0.182-0.0433.548-0.0690.032-0.150-0.0224.2研究贡献(1)深化了现有研究对心理契约破裂与员工积极行为关系的认识㊂前期研究大多局限于探讨心理契约破裂对员工消极行为的影响[5],与之相对,本研究首次以知识分享这一组织公民行为的特例为切入点,重新审视了心理契约破裂对员工积极行为的影响,得到了富有启发意义的研究结论,为前期研究分歧[16]提供了一种理论解释和缓解手段㊂此外,现有心理契约破裂与员工积极行为关系的研究大多基于西方组织环境[16],本文为深入研究心理契约破裂是否会抑制员工积极行为(知识分享)这一问题,既提供了基于中国组织环境下的直接经验证据,也深化了对心理契约破裂影响后果有效性范围的认识㊂(2)通过提出并验证领导信任的中介作用,本研究既打开了心理契约破裂作用于员工知识分享的 内在黑箱 ,也为心理契约破裂与员工行为关系研究提供了新视角㊂以往研究关注领导信任对员工知识分享的影响[11],基于中国组织环境本研究首次提出并验证了心理契约破裂 领导信任 员工知识分享这一路径的合理性,丰富了心理契约破裂与员工行为关系理论研究成果㊂(3)揭示了领导信任作用于员工知识分享的边界条件㊂尽管大量研究表明,个体对领导者的响应常常因个体人格特质(神经质㊁主动性人格等)不同而异[12],但鲜有研究注意到个体人格特质在领导信任与员工响应行为间的情境影响㊂因此,通过引入并验证马基雅维利主义在领导信任与员工知识分享间的调节作用,本文为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进行了有益的尝试㊂4.3实践启示与不足(1)前期研究提出,心理契约破裂导致员工消极行为显著增加[16],本研究发现,心理契约破裂还会导致员工积极行为尤其是知识分享显著减少㊂因此,在管理实践中,组织应认真履行对员工的承诺,无法履行承诺时,则应该及时㊁真诚地向员工解释并提出补救措施,以避免员工感知到心理契约破裂,从而在源头上消除员工知识分享行为的阻碍因素㊂(2)领导信任在促进员工知识分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说明领导信任是员工实施知识分享行为的先决条件㊂因此,组织管理者在与员工互动过程中,应避免失信于人㊂同时,管理者可以通过体恤员工㊁照顾员工等人性化措施,促进员工对领导的信任水平提升,继而使其更多地实施有助于组织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分享行为㊂(3)领导信任对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较高员工的知识分享行为的促进作用相对有限,领导者应该意识到这一状况㊂针对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较高的员工,领导者应对症下药,采取其它方式(物质奖励以满足其功利心理等)更好地激发其知识分享行为㊂本研究局限性表现在:第一,信任不仅存在于员工-领导之间,还普遍存在于员工-员工之间[30]㊁员工-组织之间,因此,未来研究可检验其它类型的信任能否在心理契约破裂与员工知识分享间充当传导机制;第二,本研究仅探讨了马基雅维利主义的调节作用,未来可进一步探讨其它个体人格特质的情境影响;第三,本研究的共同方法偏差虽在可接受范围内,但潜在共同方法偏差问题仍可能对结论产生不利影响,未来可以采取更能有效控制共同方法偏差的研究设计进行探讨㊂㊃151㊃第4期付晔1,钟熙2:心理契约破裂㊁领导信任与员工知识分享。

心理契约破裂对员工工作行为的影响——组织犬儒主义的中介作用

心理契约破裂对员工工作行为的影响——组织犬儒主义的中介作用

C o n t r a c t B r e a c h )在 当今 组 织 中非 常 普遍 。心 理 契约破 裂对 员 工 工 作 态 度 和 行 为 j 的影 响 成 为 以往 实证研 究一个 非 常鲜 明的主线 。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0 6 — 1 5 基金项 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 目 “ 科教兴 国与建设人力 资源强 国战略研究” ( 0 7 & Z D 0 4 2 )
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进行 了假设检验 ,探 索在我 国情境 下心理契 约破 裂对 员工退 出一 建言一 忠
诚一 忽略行为的影响以及组织犬儒 主义在该 影响过程 中的 中介 作用。研 究结果对组 织雇 佣 关系
质量测度与改善具有启示意义。 关 键 词 :心 理 契 约破 裂 ;组 织 犬儒 主 义 ;退 出一 建 言一 忠 诚一 忽 略
中图分类号 :F 2 4 1 .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 . 1 7 6 X( 2 0 1 3 ) 0 9 - 0 0 9 0 - o 8


引 言
组 织犬 儒 主 义 (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 C y n i c i s m) 是
作者简介 :白艳莉 ( 1 9 7 4 一 ) ,女 ,陕西西安人 , 副教授 ,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 组织行为与 人力资源管 理研 究。E ・
ma i l :b a i y a n l i 8@ y a h o o. c o n L c a
心理 契约破 裂对员工工作行 为的影响——组织犬儒主义 的中介作 用
系 。无 论是 劳资潜 在深层 矛盾 还是 外显 的对抗 与

心理契约破裂与破坏性建言行为自我损耗的视角

心理契约破裂与破坏性建言行为自我损耗的视角
2、不负责任的言论。员工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散布谣言或诽谤他人,导致 组织内部混乱。
二、破坏性建言行为
3、消极抵抗。员工对组织的政策和决策采取消极抵抗态度,不配合或故意违 反规定。
二、破坏性建言行为
破坏性建言行为会对组织和个人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员工应从自身出发, 采取以下措施,减少破坏性建言行为的发生:
三、自我损耗
2、时间紧迫感。个体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缺乏放松和休息的时间, 导致身心疲惫。
三、自我损耗
3、情绪劳动。个体需要压抑自己的情绪或过度表达某种情绪,导致情绪失控、 心力憔悴。
三、自我损耗
自我损耗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员工应从自身出发,采 取以下措施,减少自我损耗的发生:
二、破坏性建言行为
二、破坏性建言行为
破坏性建言行为是指员工对组织提出批评、抱怨或负面评价的行为。这种行 为不仅会影响组织绩效,还会破坏组织内部的和谐氛围。以下是破坏性建言行为 的一些常见类型:
二、破坏性建言行为
1、恶意中伤。员工对组织或同事进行恶意中伤,以获取个人利益或排挤竞争 对手。
二、破坏性建言行为
四、视角
四、视角
在面对心理契约破裂、破坏性建言行为和自我损耗等问题时,员工视角的重 要性不言而喻。从自身角度出发,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少心理契约破裂和 破坏性建言行为的发生:
四、视角
1、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员工应该积极参与团队沟通,了解他人的想法和需 求,同时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以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和团队氛围。
三、自我损耗
三、自我损耗
自我损耗是指个体在执行任务时因资源消耗而产生的疲劳、无力感以及情绪 失控等心理状态。当个体长时间处于高压力、高负荷的工作状态时,便会出现自 我损耗现象。以下是自我损耗的一些常见原因重、时间紧迫、要求过高,导致个体出现身心 疲惫、情绪失控等情况。

领导部属关系对心理契约破裂和绩效、离职倾向关系的中介——基于538名民营科技企业员工的实证研究

领导部属关系对心理契约破裂和绩效、离职倾向关系的中介——基于538名民营科技企业员工的实证研究
一博士论 坛
■现 代管理 科学
一2 1 年 第 2期 01

领导部属关系对心理契约破裂 和绩效 离职倾向关系的中介 于5 8各民营科技企业员工的实证研究 3
● 张 楚 筠
摘要 : 文章通过对上海 1 家民营科技企业 58 2 3 名员工的问卷调查, 运用结构方程建模的实证方法探讨 了心理契约 破裂(C ) 员工工作绩效和 离职倾向的影响, PB对 及领导部属 关系(M ) LX 在心理契约破裂和工作绩效 、 离职倾向关系中的中 介作用。结果表明:( )P B 1 C 通过 LX的中介作用负向影响工作绩效, M 正向影响离职倾向;( )LX PB 2 M 在 C 和工作绩效、
离职倾 向 的关 系中起 到 了部分 中介 作用 , 中介效 应 的 大小分别为 3 . % 5 . % 44和 02 。
关键 词 : 领导部 属 关 系; 心理 契约破 裂 ; 工作 绩效 ; 离职倾 向; 中介 作 用


引言
和行 为具 有重要 的影 响 员工 与企业 的关 系更 多的或者更 加直 接地 体现 在 与直 接 主管 的关 系上 . 因为 直接 主管是企 业 的代 言人 . 是执 行 企业 策 略履 行组 织 责任 的直 接行 为 也 人 。在 中国情 境 下 . 工 的情感 反 应和行 为并 不是 简单 的 员 作 为工作 满意 和 组织 承诺 的结果 . 而是典 型 的个 人忠诚和 与 特定 主体 ( 主管 ) 系 的结 果 。个人 关 系 , 关 特别是 与主管
点 。Mor o & R bno (9 7 认 为 , 理 契约 是 员工 与 研究 表 明心 理 契约 破 裂对 员 工 的 工 作态 度 和行 为都 会产 rsn i o isn 1 9 ) 心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理论的应用分析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理论的应用分析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理论的应用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日益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提高员工绩效,增强企业竞争力。

而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理论的应用,对于构建和维护企业员工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中心理契约理论的基本概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中心理契约理论的基本概念中心理契约理论是对员工与组织之间关系的一种理论解释和建构,它是由美国学者Rousseau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

中心理契约理论认为,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局限于双方约定的工作任务和薪酬水平,还包括了双方的期望、信任和责任等方面。

中心理契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员工对于组织给予的工作、职位和保障等方面所持有的心理预期。

中心理契约理论强调了员工在组织中的心理认同和情感投入,强调了员工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认为员工的投入和积极行为都需要组织的支持和回报。

1. 员工招聘与选择在企业进行员工招聘与选择时,中心理契约理论强调了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建构和心理契约的形成。

企业需要在招聘过程中充分了解员工的期望和心理预期,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以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

2. 员工培训与发展中心理契约理论提倡员工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强调员工的情感投入和认同感对于组织的重要性。

在员工培训与发展过程中,企业需要为员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成长感,使员工能够更好地融入组织,并为组织创造更大的价值。

3. 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中心理契约理论强调员工对组织的信任和期望,而组织也需要给予员工相应的回报和激励。

在企业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的建设上,需要考虑员工的心理契约,合理设定绩效目标和薪酬激励,使员工感到被认可和重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4. 组织沟通与员工关系管理中心理契约理论认为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并不仅限于物质层面,更重要的是心理契约的形成和维护。

《组织行为学》模拟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模拟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模拟考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情境实验法结果表明,决策者的()和认知需要与他们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周密分析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

A、认知能动性B、认知选择性C、认知复杂性D、认知整体性正确答案:C2、当一个人期望概率太小时,我们则应给予()。

A、打击B、疏导C、鼓励D、嘲讽正确答案:C3、补足式的契合度是指个人()组织不足的程度。

A、弥补B、改变C、满足D、适应正确答案:A4、组织学习是将(A)与()乃至环境反应联系起来的循环过程,组织不只是被动地受个体学习过程影响,而且可以主动地影响其成员的学习。

A、组织行为B、个体行为C、团队行为D、群体行为正确答案:A5、在小群体的形成问题上可能更有效,而对于大的社会类别或大群体形成的问题上______ 对群体凝聚的解释可能更有效(A、社会身份认同模型社会凝聚力模型B、社会凝聚力模型社会身份认同模型C、社会凝聚力模型群体极化模型D、群体极化模型社会凝聚力模型正确答案:B6、()主要受五类因素影响,包括个性特质、工作特点、领导与成员关系、角色特征、组织结构。

A、连续承诺B、物质承诺C、情感承诺D、规范承诺正确答案:C7、个体创新研究主要以(A)和()为研究对象。

A、个体创新行为B、个体创新资源C、个体组织能力D、个体创造力正确答案:A8、我们在实施激励时,应注意区别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前者的满足可以消除不满,后者的满足可以()。

A、产生满意B、鼓舞士气C、提高效率D、提升技术正确答案:A9、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心里学家()首先提出的。

A、马斯洛B、赫兹伯格C、亚当斯D、洛克正确答案:B10、下列关于领导者的说法错误的是。

()A、领导者对领导目标的确定、校准和实现都具有指导作用B、领导者是领导活动中的统率者C、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主体,在领导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居于中心地位D、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驱动者正确答案:A11、()是企业组织创新的主要、直接动力来源之一。

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破裂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破裂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破裂的原因及对策分析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以及市场化的发展,民办高校教育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破裂也日益严重。

本文主要从制度性、文化性和心理性三个方面分析民办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破裂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一、制度性原因1.1 契约缺失一些民办高校在聘用教师时,往往没有签订严格的合同,而是采用一些口头协议,导致教师的权益无法保障,契约破裂现象屡见不鲜。

1.2 绩效考核不合理一些民办高校绩效考核机制不合理,忽视了教师的教学成果以及学术研究贡献,纯粹以学生毕业率和社会服务评价为主要标准来考核,导致教师的的心理契约破裂。

二、文化性原因2.1 以收益为主一些民办高校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将教育商品化,缺乏教育精神和教师情怀,忽视对教学质量的重视,课余时间等资源的利用得不到充分开发,导致教师心理契约破裂。

2.2 学校文化不健全一些民办高校的学校文化不健全,缺乏共识和认同,对于教师的价值认同和支持不足,导致教师心理契约的破裂。

三、心理性原因3.1 工作强度和压力高一些民办高校学生数量庞大,教学任务繁重,季节性压力也非常明显,教师的工作强度和压力都很大,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往往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导致教师心理契约的破裂。

3.2 价值认同和身份认同感缺失一些民办高校管理体制混乱,制度不规范,教师个人发展和价值认同得不到重视,缺乏权力和身份的认同感,导致教师心里契约的破裂。

对于上述原因,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缓解教师心理契约的破裂现象。

一、制度性对策1、建立合理的契约体系,签订透明、严格的合同,保障教师权益。

2、建立合理、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不仅重视学生毕业率,还应关注教师的教学与研究能力。

二、文化性对策1、加强学校的“人本教育”理念建设,倡导教育文化,激发教师的教育情怀,培养教师的教育使命感。

2、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教师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三、心理性对策1、合理分配教学任务,降低教师的工作强度和压力。

员工绩效的隐形杀手--心理契约违背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员工绩效的隐形杀手--心理契约违背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心 理 契 约 的含 义 及 作 用
织 内部 变 革 、组 织 业 绩 下 降 等 ,都 可 能 使 组 织最 终 无 力 兑 现 先前 的承 诺 .尽 管 他 们 愿意 这 样 去 做 。 2 有 意违 约 对组 织 而 言 尽 管 不 兑现 承诺 意 味 着 潜 在 的 代价 如 失 去 优 秀 员工 .组 织信 誉 受损 .遭 到 法 律投 诉 等 但 兑 现 承诺 也 意 味 着 付 出 某 种 代 价 。 有 时组 织 的 高 层 领 导 人 会 从 功 利 的 角 度 权 衡 利 弊 . 当他 们 相 信 违 约 的 利 益 大 干 代价 时 可 能 倾 向 于 有 意 违 约 。
维普资讯
人 力 资 塬
员工绩绺 的隐 彩秀 手
心 理 约违 的原 因与对 笫
簸兰洪 元 囊张怀 胜 镇江高 等 专科学 校管 理系 江苏 大 学工 商管 理学 院
[ 摘 要 】 组 织 中 的心 理 契 约 是雇 佣 双 方 隐含 的 非正 式 的相 互 责 任 与 务的 一 种主 观 心 理 约定 ,它 是 对正 式 契 约的一 个 全 面补 充 。组 织 违 背 与 员工 的 心理 契 约会 付 出极 大 的代 价 , 直接 导 致 员工 及 组 织绩 效 的损 害 。 组 织 管理 者 只有 通 过 从 源 头
望 及 员 工 与 组 织 对 相 互 责 任 的期 望 。 这 是 对 心 理 契 约 的 广 义
界 定 。狭 义 上 讲 心 理 契 约 是 指 在 组 织 与 员 工 互 动 关 系 的 情 境 中 员 工 个 体 对 于 双 方 隐 含 的非 正 式 的相 互 责 任 与 义 务 的 一 种

主 观 心 理 约 定 。 心理 契 约 不 同于 经 济 契约 后 者 是指 以时 间 、 才 信 组 织 没 有完 全 履 行 责 任 . 自 己得 到 的是 不 公 正 的 对 待 。 每 个 员 工 对社 会 系统 投 入 ( 包括 贡 献 和 期 望 ) 的条 件 。心 理 契 约 具 有 主 观 性 、动 态 性 、相 互 - 个 性 化 的 特点 。心 理 契 约 反 映 了 性和

破镜能否重圆?承诺破坏和承诺恢复对心理契约及高管信任的影响

破镜能否重圆?承诺破坏和承诺恢复对心理契约及高管信任的影响
R bno o is n和 Mor 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 r sn 0 0)。 i
近年来 ,全 球金 融危 机使 得 大量 企业 破产倒 闭 ,据 国家发 改委 中小 企业
司统计 ,截至 2 0 年上半年 , 08 我国约有 6 . 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同时,大量
公 司为 了缓解市场压力而实施经济性裁员或降低员工薪酬水平 ( 雷海艳 ,
响 ( Ma ,2 1 ;Mi r 等 00 s a和 S ri e,1 9 ;Nusa m、F ia ku d和 h p e zr 9 8 t sb u al 、E ln l
Ba em,18 9 6),如 Ma 人 ( 00) 现破 坏 承诺 会显 著 降低员 工 的组 织 情 等 21 发
感承诺和增加离职倾 向。通过系统的文献 回顾 , 本文发现之前的相关文献主 要集 中于研究承诺破坏 的负向影响 ( 例如 :Ma等 ,2 1 00),但极少研究关
前 关 于 承诺 破 坏 的研 究 大都 采 用 实 地 调 查 或 组 间实 验设 计 ( 如 :L 和 例 o
A ye 03 r ,2 0 ;Ma ,2 1 e 等 00),本文使用组内和组间相结合的实验设计 ,有
利 于提 高研 究 的 内部 效 度 ( h ds 、C o S ai h ok和 C mp e ,2 0 a bl 02)。 l
文 献 的 不 足 ,本 文主 要关 注 以下两 个 问题 : ( 1) “ 镜能 否 重 圆 ” :经 历 破
过承诺破坏阶段 , 承诺 恢复后员工的心理契约满足感和对高管的信任能否恢 复到最初 的水平 ? ( 承诺破坏和承诺恢 复之于心理契约满足感和对高管 2) 的信任的影响是否受到公司绩效的调节?

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理论基础论述

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理论基础论述

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理论基础论述内容摘要:作为一种利他、利组织的角色外行为,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的Dennis Organ教授及其同事在1983年首次提出。

与组织公民行为有关的理论主要有社会交换、心理契约、理性行为、契约关系和动机等理论。

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文章希望通过自身的研究,为当前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理论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组织公民行为社会交换心理契约理性行为契约关系问题的提出作为一种利他、利组织的角色外行为,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OCB)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的Dennis Organ教授及其同事在1983年首次提出。

综合一些学者对组织公民行为概念的研究,可知组织公民行为具备以下一些特征:一是组织公民行为不是工作说明书上所描述的角色内行为,也不是雇员与组织的雇佣合约具体条款所规定的,是一种外显的角色外行为;二是组织公民行为与组织的正式报酬没有直接关系,是一种自我裁量的自动自发行为;三是组织公民行为是组织中正面的利社会、利组织行为。

对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带来了管理学理论的两大发展:一是角色理论的出现。

角色理论将员工绩效分为角色内行为(由工作所决定)和超角色行为(非正式组织和工作所必需的);二是引发了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之间关系的热烈讨论。

由于组织公民行为表现出来的自愿协助同事、主管、顾客解决与组织有关的助人行为、忍受不公正待遇的运动员精神、自愿参与组织政治生活的公民道德,以及责任意识、组织忠诚、热心支持、敬业守法、公私分明、人际和谐、个人勤奋,学者们形象地称其为“雷锋”精神、“好战士”形象、“主人翁”意识,并提出了一些理论作为组织公民行为的基础,主要有社会交换、心理契约、理性行为、契约关系和动机等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是由Barnard(1938)提出的,后来March & Simon(1958)对其进行了完善,其主要观点认为,个体用自己的贡献与组织所提供的某种报酬构成交换关系。

浅谈企业与员工心理契约的破裂

浅谈企业与员工心理契约的破裂
维普资讯
・Leabharlann 2 0 ・ 2 第3 2卷 第 2 4期 20 年 1 月 0 6 2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 RCHI TE(T RE
V0. 2No. 4 13 2 De e. 2 6 0o
文章编号 :0 962 l0 6 2 —2 00 1 0 .8 5 2 0 )402 .2
双方认可并 明晰 的劳资关系下 , 为什 么会 引起 人才不满而选 择离 2 3 文化 差异性 对心 理 契约产 生的影 响 . 开呢?究其原 因, 正是 一个企业 或一个组 织对人才心理契 约的忽 在不 同的文化 中, 由于人们 对个体 与组织 关 系的看法不 同, 视, 甚至缺位所造成的 。 管理者对人 的假设不 同 , 因此 , 组织 与雇员 之 间心理契 约 内容 和
12 心 理 契 约 的 类 型 .
心理契约主要包含两种成分 : 交易型成分 和关系型成 分。不 3 心理 契约 的破裂 和违 背 关于心理契约的破裂 , 究者们 认为 它是 “ 研 个体对 组织 未能 同心理契约之间的差异 , 主要在 于这 两种成 分的多少 。
交易型心理契约强调得失具体性 、 短期利 益 、 金钱 和责任 , 如 按照与个体贡献相等 的方 式履行 个体 心理契 约 中一项 或多项 义 。至于心理契约 的违背 , 研究者通 常认为它是一种 “ 情 组织为雇员提供 的工资水平 、 福利待遇 、 培训与晋升机会等 ; 关系 务 的认识” , 型心理契约强调 的是 长期 的、 广泛 的社会 责任 , 如雇员 为组 织工 绪混合体 ” 以失望和愤怒为特征 。
浅 谈 企 业 与 员 工 心 理 契 约 的 破 裂
于 军
摘 要: 介绍 了心理 契约的 内涵、 特征及类型 , 阐述 了心理 契约 的构建 方法, 分析 了心理 契约的破裂和违 背因素及反 应,

第八章 心理契约、组织承诺与工作满意感

第八章  心理契约、组织承诺与工作满意感

第八章心理契约、组织承诺与工作满意感第一节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一、心理契约的概念“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E.H.Schein)正式提出的。

他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

”虽然这不是有形的契约,但却发挥着有形契约的作用。

企业清楚地了解每个员工的需求与发展愿望,并尽量予以满足;而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企业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与愿望。

其意思可以描述为这样一种状态:企业的成长与员工的发展虽然没有通过一纸契约载明,但企业与员工却依然能找到决策的各自“焦点”,如同一纸契约加以规范。

即企业能清楚每个员工的发展期望,并满足之;每一位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企业能实现他们的期望。

“心理契约”是存在于员工与企业之间的隐性契约,其核心是员工满意度。

如果将员工的任务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将雇主提供的报酬分为短期和长期,我们也可以发现4种类型的心理契约:交易型,有详细的任务,雇主提供短期报酬;过渡型,没有详细的任务,雇主提供短期报酬;平衡型,任务非常详细明确,而且雇主提供长期报酬;关系型,任务不明确,但雇主提供长期报酬。

一般而言,心理契约包含以下七个方面的期望:良好的工作环境,任务与职业取向的吻合,安全与归属感,报酬,价值认同,培训与发展的机会,晋升。

心理契约的主体是员工在企业中的心理状态,而用于衡量员工在企业中心理状态的三个基本概念是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和组织承诺。

在企业这样的以经济活动为主的组织中,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是企业心理契约管理的重点和关键。

心理契约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现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并进而实现员工对组织的强烈归属感和对工作的高度投入。

因此,企业要想实现对人力资源的最有效配置,就必须全面介入心理契约的EAR循环,通过影响EAR循环来实现对员工的期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2卷第12期2011年12月科研管理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Vol.32,No.12December ,2011收稿日期:2011-09-28;修回日期:2011-12-2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组织的隐性知识传播模型研究”(70871072)(2009,1-2011,12);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资源型企业人力资本管理研究”(2008GXQ6D148)(208,10-2011,10);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国际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政策研究”(2011GXS5K089)(2011,10-2012,10)。

作者简介:张生太(1962-),男(汉),山西省应县人,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人力资本管理、知识管理。

杨蕊(1985-),女(汉),河北省唐山人,山西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本管理。

文章编号:1000-2995(2011)12-009-0134心理契约破裂、组织承诺与员工绩效张生太1,杨蕊2(1.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876;2.山西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山西临汾041004)摘要:本文采用了对252位产生心理契约破裂员工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心理契约破裂、组织承诺和员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心理契约破裂三个维度对员工绩效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是,三个维度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心理契约破裂对员工绩效影响是通过组织承诺这一中介变量表现出来的。

组织承诺在人际维度破裂、发展维度破裂与员工绩效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规范维度破裂与员工绩效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关键词:心理契约破裂;员工绩效;组织承诺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1引言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使经理们在员工雇佣关系方面陷入两难的困境。

一方面,他们想把心理契约作为一种有效方式来维持良好的雇佣关系,保持员工积极的工作态度和高水平的个人绩效,以及高水平的组织绩效,以确保组织的持续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使许多企业不得不进行结构调整、重组、兼并、业务外包、机构精简、组织扁平化等,在这些过程中组织可能不再愿意或者没有足够的能力履行过去的所有承诺,而必须及时处理、重新协商、并且修改雇用协议的条款,包括心理契约[1]。

传统的雇员认为努力工作和忠诚就会换来长期工作保障和职业发展的契约开始变得不再有效,由此造成了许多雇员生活质量降低、工作压力增加、消极和敌对情绪增加。

多数雇员经常抱怨雇主破坏了他们雇佣协议的某方面[1]。

如何协调这些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为了解决这些困惑,人们对心理契约破裂进行了广泛的关注[2]。

近年来,人们对心理契约破裂与员工的组织承诺[3]、工作态度[4]、对于组织的信任[5]、创新相关的行为[6]、政治、公平与员工绩效[7]、组织效果[8]、组织公平性与组织公民行为[9]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然而,对心理契约与组织承诺以及员工个人绩效之间的关系,还没有系统的研究结果。

尽管人们认为心理契约破裂一直与一系列消极行为相联系[10]。

然而,心理契约破裂一定会导致员工的个人绩效下降吗?心理契约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心理契约不同方面的破裂对员工绩效的影响一样吗?另外,是否存在一些调节因素使得同样程度的心理契约破裂在员工绩效方面的影响第12期张生太,杨蕊:心理契约破裂、组织承诺与员工绩效·135·不一样呢?组织承诺在心理契约破裂的研究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11]。

不同水平组织承诺的员工感受到同样水平的心理契约破裂,对二者绩效的影响一样吗?员工心理契约破裂、组织承诺与个体绩效之间的相互影响的作用机理如何呢?关于以上问题,学术界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结论。

本研究针对以上不足,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探寻心理契约破裂、组织承诺与员工绩效之间的关系,对于发展心理契约理论和管理者有效处理雇佣关系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文献回顾与理论假设2.1心理契约破裂与员工绩效的关系首先,纵观相关的研究文献发现,心理契约与员工绩效存在着正相关。

比如:William等[12]通过采用在一次大型心理契约调研中的部分数据,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1)心理契约的满足程度与员工角色内绩效呈正相关。

(2)心理契约的满足程度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呈正相关。

蔡婷婷[13]提出了心理契约对国有企业员工工作绩效影响的关系模型,通过研究提出心理契约的相关维度分别会对国有企业员工工作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赵红梅[14]对心理契约、组织公民行为与绩效关系的研究中指出,应重视管理者的作用,重视与员工的有效沟通,公平对待员工,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

其次,学者们开始研究心理契约破裂对员工行为和态度的影响。

比如:Robinson等[15]的纵向研究考查了MBA毕业生的第一次经历和与之相伴随的心理契约发展情况发现,两年之内半数以上的员工(55%)报告说他们心理契约中的一项或多项被违约。

Turnley[16]考察了心理契约破裂对员工行为的影响,发现其对三个方面(离职意向、报怨、怠工行为)均有不同程度的正向解释力,对组织忠诚度有负向解释力。

另外,研究者还对三种类型员工进行了考察:新就职管理人员、国外工作管理人员和正在进行裁员或企业重组组织中的管理人员,发现处于企业变动时期的管理人员在心理契约破裂方面的体验更频繁和更强烈,尤其在工作保障、报酬、职业发展机会几个方面。

Paul和Turnley[16]认为雇主如果理解和支持员工的心理契约,就会有高水平的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和留职倾向。

心理契约破裂挫伤了员工积极的工作态度,同时减少组织公民行为,还可能降低留职的可能性,增加怠工的可能性及其他一些进攻性行为。

研究表明,心理契约破裂会导致员工对组织信任感、责任感和忠诚度下降,工作满意感降低,离职意愿提高。

在极端情况下,员工还会对组织进行报复,如消极怠工、偷窃、攻击行为[17]。

可见,由于员工心理契约破裂产生的离职意向、抱怨、怠工行为、偷窃、攻击行为等,都可能导致其工作绩效的降低,所以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H1:心理契约破裂对员工绩效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

2.2规范维度破裂与员工绩效的关系在对心理契约结构的研究中发现,在早期单位结构研究中,MacNeil[18]将心理契约分为:交易型成分和关系型成分。

不同心理契约之间的差异主要基于两种成分所占比例的不同。

之后,Rous-seau和Tijorimala[19]提出了心理契约中应包括三个维度:交易维度、关系维度、团队成员维度。

考虑到中国企业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特殊性,我国学者李原通过对我国员工心理契约结构的实证研究支持三维结构说,将心理契约的内容分为三个维度:规范维度、人际维度和发展维度[20]。

这种分类更完整,因此本文采用李原对心理契约的分类。

其中,规范维度表现为企业给员工提供明确、具体、有关工作环境和物质待遇的条件,如薪水、福利、稳定的工作保障等。

强化理论认为“物质奖励是激励员工行为的重要因素”[21]。

这表明如果公司给员工提供良好的经济和物质报酬,不仅能激励员工积极完成工作,还可以促使员工与公司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

Greenbery[22]的研究通过暂时给员工削减15%的工资发现,公司的偷盗损失由原来的3%上升到8%,工资恢复后又回到3%。

这一结果表明,对员工心理契约规范维度的违背,会令员工感到颇为不公,并以偷盗来试图恢复公平的感觉。

Herriot和Pemberton[23]等人的研究指出,交易型契约的违背会导致明确的谈判、对自己投资的调整或干脆离职。

这里的交易型契约与三维结构说中的规范维度基本相同。

如果规范维度破裂,势必会导致员工对组织的态度趋于消·136·科研管理2011年极,离职意图升高,组织承诺降低,工作绩效降低。

这也符合经济人假设的内容,即人的行为动机根源于经济诱因,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就是为了取得经济报酬。

因此在假设1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假设:H1a:规范维度破裂对员工绩效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

2.3人际维度破裂与员工绩效的关系人际维度表现为企业给员工提供良好的人际环境,关心员工的个人生活,为员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如尊重员工、关怀员工的个人成长与个人生活。

张剑等人[24]的研究指出企业员工的积极状态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工作绩效确实产生显著性贡献。

李原[20]的研究表明如果组织给员工提供良好的人际环境、对员工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可以促使员工积极为组织承担各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梅奥的霍桑实验发现,一般来说,生产率的提高是由于一些社会性因素的作用,如士气、归属感、以及有效管理。

这类管理工作,要求了解人的行为,特别是集体行为,并且通过个人之间的处事方法如激励、劝导、领导和信息交流来起作用[25]。

这些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对提高员工绩效和留住员工起到帮助作用。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中的“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提供良好的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等,正反映了心理契约中的人际维度的内容。

当这些因素恶化到人们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以下时,就会产生对工作的不满意。

因此,人际维度破裂会使员工产生愤怒、怨恨的情绪,对组织不信任,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由此提出如下假设:H1b:人际维度破裂对员工绩效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

2.4发展维度破裂与员工绩效的关系发展维度表现为企业给员工提供事业发展的空间,能使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如工作富有挑战性、提供培训与学习的机会。

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人假设指的是,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满足。

这就是说,人们除了经济和人际需求之外,还有一种想充分运用各种能力,寻求事业发展的欲望。

Freese和Schalk、Millward和Hopkins、Turnley、Bolino、Lester等人的研究发现,组织发展与个人发展高度相关,职务奉献与个人发展及工作特征存在高度相关。

这说明发展维度的部分因素与个人绩效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Porter等人[26]的研究表明组织发展责任的认知差距对工作满意感和组织承诺均有显著的负向预测力,对离职意向有正向预测力。

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就叫做“激励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如果这些因素具备了,能对人们产生更大的激励,这正反映了心理契约中发展维度的内容。

相反,如果发展维度破裂,将会降低员工忠诚感,促使员工产生消极行为,降低员工绩效,由此提出如下假设:H1c:发展维度破裂对员工绩效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

2.5组织承诺的中介效应如果上述研究假设能够成立,那么更进一步,心理契约破裂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如何?中间有无中介变量?一方面根据相关研究文献可知,心理契约对组织承诺的影响非常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