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崖之辞导学案

合集下载

《无端崖之辞》导学案4

《无端崖之辞》导学案4

《无端崖之辞》导学案4《无端崖之辞》导学案【学习目标】学问与技能:(1)把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

(2)体会《庄子》艺术表达形式之奇异。

过程与方法:(1)对比解释,及参考译文,疏通文句,弄清晰文言实词的用法。

(2)诵读并翻译全文,分析、评价的思想观点。

以小组为单位,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课堂上提交。

由各小组派不同层次的同学回答。

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合作探究,让每一个小组出一道选择题供同学们解答。

【课前预习】一、预习任务:(一)熟读文本。

读准字音,把握字音、字形和关键实词与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疏通文本大意,做到比较精确地理解每一句文字的意思。

(三)精确把握《无端崖之辞》中七则寓言所蕴含的寓意。

二、预习成果检验:1、为下面的字注音:郢人()斫()履()揖()踵()怵()缁()会稽()期年()惮赫()离而腊之()穷闾()槁项()黄馘()忿然()2、把握下列通假字:1、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__________通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2、鹜扬而奋鬐__________通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3、趣灌渎__________通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4、王说之__________通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5、夫处穷闾阨巷__________通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6、反于宋__________通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3、古今异义词。

1、虽然,臣之质死久矣古义是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2、适矢复沓古义是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3、犹象人也古义是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4、莫不厌若鱼者古义是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5、饰小说以干县令古义是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4、特别词语的用法。

《无端崖之辞》导学案-ppt

《无端崖之辞》导学案-ppt
……
第5则曹商舐痔的寓意是什么?
文中讽刺了通过卑污下贱的行为去博得统治者欢心而获 得功名利禄的人,如把曹商获得的“车数乘”、“车百 乘”讽刺为“舔舐”而得来的,并且“所治愈下,得车 愈多”,讽刺了曹商这种功利性的人生价值观。
通过曹商使秦,得车百乘而得意忘形的故事,刻画了 不择手段谋取利禄、追求荣华富贵的小人嘴脸,而舔痔破 痈,正是对这种小人最为辛辣尖刻的讽刺。任氏钓鱼源自大钩巨缁 五十犗 会稽、东海
大志向、大抱负
大鱼 经于世
第4则寓言故事的特点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任公子的 作为?
奇特的夸张、大胆的想象,还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雄 浑壮阔的描写,极尽写作之能事来写任公子,这可是个目 标远大、干大事的人啊!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1、南郭先生(滥竽充数) 2、赵括(纸上谈兵) 3、蒋干(群英会蒋干中计) 4、马谡(失街亭)
无 端 崖 之 辞
1、解释下列红色字体的字词
顾谓从者(
) 漫其鼻端 (
听而斫之(
) 尽垩(
无以为质 (
) 引之盈贯(
履危石 (
) 措杯(
适矢复沓(
)(
)恂目之志(
谋报浑沌(
) 背逡巡(
回头 任意 对象、目标 踩 往,合 计议、商议
污、弄脏 使……全部掉下来 拉开弓 安放 恂通“瞬”眨眼、眼睛转动 退却
) ) ) )
) )
2、找出并解释下列通假字:
(1)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
(2)牵巨钩,錎没而下,骛扬而奋鬐
(3)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
(4)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
(5)王 说之,益车百乘, 反于宋
(6)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

《无端崖之辞》 导学案

《无端崖之辞》 导学案

《无端崖之辞》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体会庄子散文想象奇特、意境开阔、善用寓言的艺术特点。

3、领悟庄子的思想观点,思考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庄子寓言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难点(1)体会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2)对庄子思想的理解和评价。

三、知识链接庄子(约前 369 年—前 286 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的思想核心是“道”,主张顺应自然,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他的著作《庄子》一书,想象丰富,文笔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课文解读1、“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这则寓言通过匠石为郢人斫垩的故事,表现了二人之间的高度信任和默契。

匠石技艺高超,能够“运斤成风”,郢人则镇定自若,“立不失容”。

然而,当郢人死去,匠石便失去了施展技艺的对象。

这启示我们,良好的合作需要双方的相互信任和配合,同时也说明了知音难觅的道理。

2、“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

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

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

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

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惠子认为庄子的言论大而无用,庄子则以樗树和狸狌、斄牛为例进行反驳。

狸狌虽灵活,却死于机关陷阱;斄牛虽大,却不能捕鼠。

而樗树看似无用,却能在广阔的天地中自由生长,不受斧砍之害。

《无端崖之辞》教案

《无端崖之辞》教案

《无端崖之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成语,如“无端崖”、“辞令”、“诡辩”等。

(2)能够分析并阐述文章的主旨思想和观点。

(3)能够运用文中的论证方法,进行有效的说服和辩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

(3)通过写作和演讲,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说服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公正正义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独立思考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运用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成语。

2. 分析并阐述文章的主旨思想和观点。

3. 运用文中的论证方法,进行有效的说服和辩论。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文中的论证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说服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阅读并理解《无端崖之辞》全文。

(2)收集相关的案例和资料。

(3)准备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1)预习《无端崖之辞》全文。

(2)查阅相关的成语和词语解释。

(3)准备笔记本和笔,做好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引入相关的故事或案例,引发学生对《无端崖之辞》的兴趣。

(2)学生分享自己预习时的感悟和疑问。

2. 讲解:(1)教师逐段讲解《无端崖之辞》的内容,解释生僻词语和成语的含义。

(2)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做好笔记。

3. 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主旨思想和观点进行讨论。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4. 案例分析:(1)教师提供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文中的论证方法进行分析。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辩论,展示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

5. 写作和演讲:(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文中的论证方法,写一篇短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第1课《无端崖之辞》导学案(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第1课《无端崖之辞》导学案(4页)

《无端崖之辞》导学案一导标:1. 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 提高阅读水平。

3. 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重点:1.理解文言词句含义。

2.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难点:1.培养联想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

2.感知本文所体现的庄子的哲学思想和形象化说理风格导入:1. 庄子: 约前369年—前286年), 名周, 字子休(一说子沐), 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人。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的文章, 想像力很强, 文笔变化多端, 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 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 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著作有《庄子》, 亦称《南华经》, 道家经典之一。

2. 《庄子》共三十三篇, 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 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 “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 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 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 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

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 《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庄子》善于虚构, 十有八九是寓言作品。

庄子的想象力十分丰富, 语言运用自如, 灵活变化, 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鲁迅先生说:“其文汪洋辟阖, 仪态万方, 晚周诸子之作, 莫能先也。

”(《汉文学史纲要》)郭沫若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 在中国古代哲人中, 实在是绝无仅有。

”(《庄子与鲁迅》)也有人称他的作品是“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无端崖之辞》 导学案

《无端崖之辞》 导学案

《无端崖之辞》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无端崖之辞》中所蕴含的道家思想和人生智慧。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学习庄子运用寓言故事表达观点的写作手法,体会其文章的独特风格。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常见的文言句式。

(2)理解庄子的思想观点,体会其对社会人生的洞察和思考。

2、难点(1)领悟庄子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探讨庄子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三、知识链接1、庄子简介庄子(约前 369 -前 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他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的思想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脱。

2、《庄子》简介《庄子》一书分内篇、外篇、杂篇,共三十三篇。

书中大量运用寓言、神话、虚构的人物和情节,以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表现了庄子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四、课文解读1、“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1)重点字词:垩(è):白土。

斫(zhuó):砍,削。

失容:改变神色。

质:搭档。

(2)译文:有个郢地人把白土涂抹在他自己的鼻尖上,像苍蝇的翅膀那样薄,让一位名叫石的匠人用斧头砍削掉这一小白点。

匠人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土削净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神色不变。

宋元君听说了这件事,把匠人石叫来说:‘试着给我这样砍削一次。

’匠人石说:‘我曾经确实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

尽管如此,我的搭档已经死去很久了。

’(3)寓意:这个故事表达了庄子对高超技艺和彼此信任的推崇,也反映了庄子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2、“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

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

一、无端崖之辞-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

一、无端崖之辞-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

一、无端崖之辞-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无端崖之辞的背景和内涵,理解其对道家思想的贡献。

2.归纳和整理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道家哲学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3.学会提取论述出的基本观点并情境推演能力,提升语文能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无端崖之辞背景和内涵,探究其中所蕴含的道家思想。

2.加深对道家思想的认识,挖掘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整理能力,提高策略性思维水平,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

通过学生问题提出、小组讨论以及整体研讨,达到共同探究的目的。

2.合作式学习法。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讨论,观点不同时讲求分工合作,促进结论的达成。

教学过程第一节了解无端崖之辞的背景和内涵1.回顾、分析先秦诸子的地位和影响力。

2.教师讲授无端崖之辞的背景和内涵,以概括成要点。

背景:无端崖是指在崖上任意走动,没有明确的目的地。

这是一种无为而治的思想,对老子的“无为而治”有所借鉴。

内容:(1)追求无为而治,传达“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

(2)相信自然的力量,强调人要顺着自然之道去行事。

(3)意味深长,话中有话,寓意不可测。

3.师生共同展开讨论,学生提问和回答,教师及时解答。

第二节探究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1.教师讲解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以概括成要点。

(1)道家哲学的基本思想是“道”,“道”的根本是“无”。

(2)道家认识有些是对立的,它们在人们批判辩证法时必须得到充分的表现。

(3)道家的伦理观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行为方式,达到不同的目的。

2.小组讨论,教师监督和指导探究。

小组发言表明观点,教师帮助学生纠正和补充错误观点。

第三节归纳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1.教师指导学生归纳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列举范例说明。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记录和整理。

小组发言介绍自己的生产内容。

第四节情境推演无端崖之辞1.教师提供情境,让学生根据无端崖之辞的内容进行推演。

《无端崖之辞》 导学案

《无端崖之辞》 导学案

《无端崖之辞》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庄子及其作品的风格特点。

2、理解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

3、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和句式。

(2)理解寓言故事所传达的思想内涵。

2、难点(1)领会庄子思想的深邃与独特。

(2)感悟庄子散文想象奇特、汪洋恣肆的艺术风格。

三、知识链接1、庄子简介庄子(约公元前 369 年—约公元前 286 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

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

他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

他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

其文想象丰富奇特,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2、《庄子》简介《庄子》一书分内篇、外篇、杂篇,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战国中晚期逐步流传、揉杂、附益,至西汉大致成形,然而当时流传版本,今已失传。

目前所传三十三篇,由郭象整理编定,篇目章节与汉代亦有不同。

内篇大体可代表战国时期庄子思想核心,而外、杂篇发展则纵横百余年,参杂黄老、庄子后学形成复杂的体系。

四、文本解读1、浑沌之死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

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

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1)重点字词①倏(shū):迅速。

②忽:急速。

③浑沌(dùn):古人想象中天地未开辟前的状态。

④相与:相互,一起。

⑤谋:商量。

⑥报:报答。

⑦德:恩情。

⑧窍:孔穴。

⑨视:看。

⑩息:呼吸。

(2)译文南海的大帝名叫倏,北海的大帝名叫忽,中央的大帝叫浑沌。

倏和忽常常在浑沌的地方相遇,浑沌对待他们非常友好。

无端崖之辞2

无端崖之辞2

《课题:无端崖之辞》(导学案)2版本:人教版必(选)修:第 78 页—第 82页日期____ 周次__ 星期__ 主备人_王新文备课组长___王会利【教学目的】1、掌握本课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2、积累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3、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自主学习1.熟读课文3.4两则2.理清两则寓言故事情节,用简明的寓言概括出来:第三则:第四则:合作探究一.学习第3则1、诵读。

2、口译。

【参考译文】南海的神是儵,北海的神是忽,中间地方的神是浑沌。

儵和忽常常在浑沌的地方见面,浑沌待他们非常好。

儵和忽商议着报答浑沌的恩德,说:“人都有一口、两耳、两眼睛、两鼻孔‘七窍’,来看、听、饮食、呼吸,这浑沌偏偏没有,试着给他凿开七窍吧。

”他们每天凿一窍,第七天浑沌就死了。

3、探讨,加深理解柳宗元曾以种植树木为喻谈为官治民的道理,用郭橐驼种树来表达“为官要蕃民生而安民性”这样一个主题,已经够奇特的了,可是庄子则是奇上加奇。

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三位神,即南海之神儵,北海之神忽,中间地方的神浑沌。

“儵”“忽”和“浑沌”三个名字,就包含了多种寓意:“儵”、“忽”意思是指急速,一方面比喻有为,一方面也直观地说明了南海、北海之神何以能够经常相遇于中央之神浑沌之地;“浑沌”一名一方面透露了中央之帝没有七窍的特征,另一方面则是譬喻天性淳朴未被破坏。

儵与忽常常到中央之帝浑沌那里会面,浑沌待他们非常好,所以儵与忽商量报答浑沌的恩德。

儵、忽、浑沌三方的关系是积极的友善的,儵与忽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在情理之中。

他们如何报答呢?世间众生皆有七窍,浑沌偏偏没有,所以儵与忽很自然也很善意地要为他开凿七窍。

再看这报恩的结果:儵与忽每天开凿一窍,七天下来而七窍成,浑沌也一命呜呼了。

4、小结——明确寓意庄子的意思跟柳宗元的意思基本上是一致的,即说明违背人民性命之理的作为,即便是出自善意,也必将会导致悲惨的结局。

然而,由于庄子是通过南海北海二神为浑沌开凿七窍而致其毙命的故事来表达的,不仅写得更为简洁,而且写得更为神奇,所以更有震撼力,更具独创性。

无端崖之辞》教案

无端崖之辞》教案

无端崖之辞》教案本课研究的是《庄子》中的选文,主要包括第1则、第3则和第4则。

XXX是道家的代表,他的思想观点与XXX不同,被称为“神人”。

XXX的作品中常常使用“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词”,以创造奇特的艺术表达形式。

本课将通过疏通词句、口译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XXX的思想观点,感受他的艺术表达形式的奇妙之处。

第1则是关于郢人和木匠的故事。

XXX在这个故事中运用了奇特的表达方式,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

郢人和木匠都有高超的技能,但他们所追求的东西却不同。

XXX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观和追求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第3则是关于XXX和蝴蝶的故事。

XXX在梦中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却不知道自己是XXX还是蝴蝶。

这个故事表达了XXX对真实和虚幻的思考,他认为人们的感知是有限的,不能完全相信自己的感官。

第4则是关于XXX和大鹏鸟的故事。

XXX想象自己化为大鹏鸟,可以飞向天空,俯瞰大地。

这个故事表达了XXX对自由和超越的追求,他认为人们应该超越现实的束缚,追求自由和卓越。

通过研究《庄子》的选文,我们可以了解他的思想观点和艺术表达形式。

XXX的作品虽然使用了奇特的表达方式,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文章的主旨: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真正的幸福,而不是追求权力和财富。

文章通过描述一个商人和一个渔夫的对话,揭示了追求内心自由和真正幸福的重要性。

商人追求权力和财富,但却忽略了内心的自由和真正的幸福。

而渔夫则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他拥有内心的自由和真正的幸福。

文章的主旨是告诉人们,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真正的幸福才是人生的真正意义,而不是追求权力和财富。

XXX用钓鱼来表达他关于生命和自由的哲学思想。

他说,如果鱼被钓上来后,它会感到失去了自由和生命,而如果鱼没有被钓上来,它就可以继续游来游去,自由自在地生活。

这就是XXX对于生命和自由的理解。

XXX还说,人们常常把自己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敢超越自己的界限,这就像是一条鱼被限制在一个小池塘里,无法感受到更广阔的世界。

庄子无端崖之辞教案

庄子无端崖之辞教案

【 - 字数作文】【篇一】庄子无端崖之辞教案无端崖之辞参赛教案《《无端崖之辞》》教教案案江西省于都中学肖著源 342300【教材分析】《无端崖之辞》是新人版高中语文教材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中的《庄子》选读第一节。

庄子思想、文章的奇诡美妙,历史上罕有可比。

其后学予以继承和发展,使之更加蔚为壮观。

鲁迅在评价先秦诸子时曾说:“言辞之美富者,实惟道家,《列子》《冠子》书晚出,皆为后人伪作;今存者有《庄子》。

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清儒林云铭则称《庄子》为“文字中鬼神”,“不可不全读”。

这些评断,十分恰当地说明了《庄子》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色、价值和地位。

本节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领会《庄子》写作艺术的新颖奇妙。

【学情分析】先秦的文章,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在字词方面有难度,但课文下的注释比较详细,字词问题可以独自解决,只要给学生时间预习与疏通文意。

而文章的奇妙艺术和深刻的思想智慧才是难点,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吃力,老师要多加引导。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并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2、分析、评价庄子的哲学思想。

3、体会《庄子》艺术表达形式的奇妙之处。

过程与方法:1、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落实文言基础知识。

2、疏通文意,加强诵读,理解第1、3、4则的大意,感知庄子寓言的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庄子的思想观点并给予客观的评价,认识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讲授第1则、第3则、第4则选文。

2.引导学生体会《庄子》艺术表达形式的奇妙之处。

【教法、学法】拟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运用学案让学生预习,自行疏通,同时让他们熟读,完成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的目标,把握课文大意。

第二课时重在对文本思想内涵进行研究性的讨论学习,完成鉴赏方面的目标。

根据“自主、合作、探究”的诱思探究教学论,具体作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思考,写好发言稿,以交流、讨论的形式把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无端崖之辞》 导学案

《无端崖之辞》 导学案

《无端崖之辞》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庄子及其思想,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理解文中七则寓言故事的寓意,体会庄子散文想象奇特、汪洋恣肆的特点。

3、领悟庄子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文中的文言知识,能准确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

(2)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体会庄子的思想。

2、难点(1)感受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理解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

(2)将庄子的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思考其对人生的启示。

三、知识链接1、庄子简介庄子(约前 369 -前 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他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的思想主张主要包括“无为而治”“逍遥游”等。

他的文章想象丰富,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2、《庄子》简介《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 篇,包括内篇7 篇、外篇 15 篇、杂篇 11 篇。

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和杂篇是其弟子和后学所作。

《庄子》的文章汪洋恣肆,多采用寓言、神话、故事等形式来表达其思想,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四、课文解读(一)第一则:“郢人斫垩”原文: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译文: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个人把白泥涂抹在他自己的鼻尖上,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让一位名叫石的匠人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

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神色不变。

宋元君听说了这件事,把匠石叫来说:‘试着给我这样做一遍。

无端崖之辞导学案

无端崖之辞导学案

第五单元《无端崖之辞》第一课时编号024【学习目标】1、掌握相关实词、虚词等文言现象;2、把握老子的人生智慧及启示意义。

【学习重点】1、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2、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学习方法】诵读讨论联系探究【课前预习】课前预学案(学生自学部分):预习任务:熟读文本。

了解作家作品、写作背景,读准字音,掌握字音、字形和关键实词与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材料积累:(要求:同学们课前认真阅读,开阔视野,丰富知识)1、【作者简介】庄子(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曾做过蒙地的漆园小吏,后隐居于“穷闾呃巷”,以织履糊口谋生,过着极为清贫的生活。

作为一位哲学家,他继承了老子开创的道家学派并发扬光大,对中国古代哲学与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为一位文学家,他以超尘脱俗的思想、诡谲奇特的形象和汪洋恣肆的文风,使其散文成就高居先秦诸子散文之首。

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摒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又名《南华经》,为道家经典之——。

《庄子》是庄子学派著作的汇编,反映了庄子学派的思想。

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庄子无情地嘲讽、尖锐地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

”他主张“绝圣弃知”,使民“无知”“无欲”,以保持原来“素朴”的本真;认为在乱世中只能苟全性命,求得“养生”“尽年”;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幻想忘掉现实世界和自我,达到不受任何限制的“逍遥游”的境界。

在哲学上庄子有辩证法的因素但他认为是非、美丑、死生、大小都一样,抹杀了事物的差别与界限。

《庄子》散文充满了丰富的幻想、虚构的情节和奇妙的构思,极富浪漫主义特色。

《庄子》散文还善于大量运用神话传说、寓言和多种比喻说理,寓深刻的哲理于形象之中,使论说文成为形象生动的文学作品。

无端崖之辞 导学案

无端崖之辞 导学案

【学习目标】1.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顾、质、措、逡巡、相与、期年、趣、肆)、词类活用现象(发、进、上、下、腊、短、长、悟、破、溃、活)、通假字(恂、錎、鬐、已、趣、说、反、阨)、古今异义词(虽然、于是、小说)、特殊句式(措杯水其肘上、宋人有曹商者等)。

2.体会《庄子》艺术表达形式之奇妙。

3、培养并提升梳理探究、质疑解难的习惯和能力。

【重点难点】:1. 对照注释,及参考译文,疏通文句,弄清楚文言实词的用法。

2. 诵读并翻译全文,分析、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

3.认识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批判地继承庄子的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初步感知庄子散文“奇”的特色;【学习方法】:诵读、研讨、梳理、质疑。

【学法指导】以小组为单位,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课堂上提交。

由各小组派不同层次的同学回答。

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合作探究,让每一个小组出一道选择题供同学们解答。

一.自主学习(一).关于庄子及《庄子》(学生自查资料,教师点拨总结)1、庄子:约前 369 年—前 286 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 人。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2、《庄子》(参考课本 p.77 面)3、庄子的品质庄子看起来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生活在战国时期,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约比孟轲的年龄略小,曾做过漆园小吏,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

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

正因为世道污浊,所以他才退隐;正因为有黄雀在后的经历,所以他才与世无争;正因为人生有太多不自由,所以他才强调率性。

无端崖之辞导学案(学生)

无端崖之辞导学案(学生)

庄子《无端崖之辞》导学案(学生版)课题:无端崖之辞课型:新授课年级:高二副备人:高二语文组全体审核人:王国华主备人:学习目标:1.通读课文,读懂文意,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2.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3.这些寓言在当代有什么意义,能够做什么作文观点的素材学习重点:掌握文本中1-3则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学习难点: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可做什么观点的作文素材。

第一课时运斤成风御寇射箭倏忽凿窍一.导庄子(约前369~前286),我国战国中期思想家。

名周,字子休,战国时宋国人,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

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做过蒙地的漆园吏。

厚礼聘之为楚相,遭其拒绝,明确表示:“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霸,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他一生大都从事于讲学、著述,但从游者不多。

在诸子百家中,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成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有“老庄”之称。

二、思、议、展、评1.下列重点字词在文中是什么意思?①顾谓从者曰()②吾无以为质矣()③漫其鼻端()④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⑤使匠石斫之()⑥逡巡()⑦怵然()⑧恂目()⑨引之盈贯⑩措杯水其肘上,发之()⑾尔于中也殆矣夫()3.下列重点字在文中通假什么字?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4、下列词是什么活用现象?①揖御寇而进之()②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③上窥青天,下潜黄泉()④尽垩而鼻不伤()⑤履危石,临百仞之渊()5.下列文言句式是什么特殊句式。

①当是时,犹象人也。

()②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

()③措杯水其肘上。

()6、“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7、结合你对这3则寓言故事的理解,1-3则寓言能作什么观点的作文素材?第二课时任公垂钓吮痈舐痔涸辙之鲋惠子相梁学习目标: 1.继续积累掌握文本4-7则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学习重点: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学习难点: 4-7则寓言在当代有什么意义,能作为你什么作文观点的素材一.导:刘文典(1889~1958)字叔雅,安徽合肥人,民国大学者,历任北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西南联大教授。

《无端崖之辞》 导学案

《无端崖之辞》 导学案

《无端崖之辞》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无端崖之辞》中庄子的思想和观点。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3、体会庄子散文想象奇特、善用寓言的艺术特色。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理解庄子的思想内涵,体会其对人生、社会的思考。

2、难点(1)领悟庄子寓言的寓意,理解其思想的深邃性和复杂性。

(2)感受庄子散文独特的艺术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

三、知识链接1、庄子简介庄子(约公元前 369 年—约公元前 286 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他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的思想主张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庄子》中,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庄子》简介《庄子》一书分内篇、外篇、杂篇,共三十三篇。

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本人所作,外篇、杂篇可能是庄子后学所作。

《庄子》的文章多采用寓言、重言、卮言的形式,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文本解读(一)字词梳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郢()人(2)垩()(3)斫()(4)逡()巡(5)怵()然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吾无以为质矣质:_____(2)措杯水其肘上措:_____(3)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虑:_____(4)饰小说以干县令干:_____(二)句子翻译1、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译文:_____2、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译文:_____(三)内容理解1、思考:《郢人》这则寓言表达了庄子怎样的思想?答:_____2、分析:《大瓠之种》中惠子和庄子的观点有何不同?答:_____五、艺术特色1、想象奇特庄子的文章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常常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创造出奇异的形象和场景。

如在《逍遥游》中,大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展现出宏大而壮阔的景象。

2、善用寓言庄子善于通过寓言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抽象的道理变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无端崖之辞》教案

《无端崖之辞》教案

《无端崖之辞》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无端崖之辞》的兴趣。

2. 帮助学生了解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

教学内容:1. 介绍《无端崖之辞》的作者和作品背景。

2. 概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阅读故事简介,了解作品背景和人物。

2. 提问学生对故事的期待和兴趣点。

教学活动:1. 播放与《无端崖之辞》相关的宣传视频或展示图片。

2. 引导学生阅读故事简介,并回答相关问题。

第二章:文学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细致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

教学内容:1. 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2. 探讨故事中的角色塑造和情节发展。

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细致阅读故事,注意角色的言行举止和情节的转折。

2. 提问学生对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的理解。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

2. 学生汇报分析结果,并进行集体讨论。

第三章:角色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角色进行深入理解的能力。

2. 帮助学生分析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教学内容:1. 分析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及其性格特点和动机。

2. 探讨角色之间的关系和发展。

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故事,关注角色的言行举止和内心活动。

2. 提问学生对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动机的理解。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主要角色。

2. 学生汇报分析结果,并进行集体讨论。

第四章:情节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情节进行深入理解的能力。

2. 帮助学生分析情节的发展和转折。

教学内容:1. 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发展和转折。

2. 探讨情节对角色和主题的影响。

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故事,关注情节的发展和转折。

2. 提问学生对情节的理解和对角色和主题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发展和转折。

2. 学生汇报分析结果,并进行集体讨论。

高二语文 无端崖之辞 导学案

高二语文 无端崖之辞 导学案

]某某省某某市田家炳中学高二语文无端崖之辞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过程与方法: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2、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学习重难点】1、重点: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难点: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

【自主学习】一、预习任务:(一)熟读文本。

读准字音,掌握字音、字形和关键实词与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疏通文本大意,做到比较准确地理解每一句文字的意思。

(三)准确把握《无端崖之辞》中七则寓言所蕴含的寓意。

二、预习成果检验:(一)、阅读正文,参考注释,掌握如下字词。

1、为下面的字注音:(1)郢人垩.漫其鼻端(;)(2) 使匠石斫之() (3)逡巡() (4)怵然()(5)恂目()(6) 五十犗以为饵( )(7)声侔鬼神,惮赫千里(;)(8) 趣灌渎,守鲵鲋( ;;; ) (9)黄馘()(10) 破痈.溃痤.( ; ) (11) 非醴泉不饮()2、掌握下列通假字:(1)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2)巨鉤,錎没而下,鹜扬而奋鬐()(3)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4)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5)王说之,益车百乘, 反于宋()(6)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3、掌握下列词类活用现象(1)措杯水其肘上,发之()(2)揖御寇而进之()(3)上窥青天,下潜黄泉()(4)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5)任公得若鱼,离而腊之()(6)商之所短也/商之所长也( ) (7)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8)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9)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4、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①子何为者邪()②措杯水其肘上()③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④曾不如早索我枯鱼之肆()⑤宋人有曹商者()⑥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

()5、一词多义:顾:①顾谓从者曰()②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③三顾茅庐()④顾计不知所出耳()引:①引之盈贯()②引赵使者蔺相如()③则天下之民接引领而望之矣()6、翻译以下诗句:(1)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端崖之辞》导学案
编制人:常丽审核:领导签字: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主要是讲授第1则、第3则、第4则选文。

(2)体会《庄子》艺术表达形式之奇妙。

过程与方法
(1)对照注释,及参考译文,疏通文句,弄清楚文言实词的用法。

(2)诵读并翻译全文,分析、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批判地继承庄子的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以小组为单位,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课堂上提交。

由各小组派不同层次的同学回答。

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合作探究,让每一个小组出一道选择题供同学们解答。

【课前预习】
一、预习任务:
(一)熟读文本。

读准字音,掌握字音、字形和关键实词与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疏通文本大意,做到比较准确地理解每一句文字的意思。

(三)准确把握《无端崖之辞》中七则寓言所蕴含的寓意。

【自主学习指导】
疏通文意必须用上《现代汉语词典》和《古代汉语常用词典》,也要做好相应的笔记;实在是有困难的应该在课本上做出标记。

二、预习成果检验:
1、为下面的字注音:
垩()斫()郢()儵()浑沌()()巨缁()犗()会稽()期()年錎()没
奋鬐()声侔()鬼神惮()赫腊()之
辁()才讽说灌渎()鲵()鲋() 2、掌握下列通假字:
(1)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2)牵巨钩,錎没而下,骛扬而奋鬐.()(3)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4)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5)王说之,益车百乘, 反于宋()(6)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3、掌握下列词类活用现象
(1)措杯水其肘上,发之()
(2)揖御寇而进之()(3)上窥青天,下潜黄泉()(4)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5)任公得若鱼,离而腊之()(6)商之所短也/商之所长也() (7)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8)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
4、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
①子何为者邪()
②措杯水其肘上()
③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④曾不如早索我枯鱼之肆()
⑤宋人有曹商者()
5、一词多义:
顾:①顾谓从者曰()
②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③三顾茅庐()
④顾计不知所出耳()引:①引之盈贯()
②引赵使者蔺相如()
③则天下之民接引领而望之矣()
6、翻译以下诗句:
(1)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译文:
2)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

译文:
三、课堂探究:
1、哪则故事对你的启发、影响最大?为什么?
2、庄子散文以“奇”著称,请问这个“奇”字在本课中有什么具体表现?试举例说明。

3、庄子寓言和孟子寓言有何不同?试举例说明。

四、拓展延伸
除了课文中这几个寓言故事外,你还知道庄子的哪些寓言故事?
五、质疑解难
你对这篇文章还有没有什么疑难问题?欢迎写在下面并和老师同学交流。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鲍鹏山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

“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之时,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手足无措,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

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

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

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造化钟神秀”,造化把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槁项黄馘”的哲人身上啊!
“庄子钓于濮水。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

曰:‘愿以境内累矣。

’”
先秦诸子,谁不想做官?“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在其位,谋其政。

”“君子之仕,
行其义也。

”谁不想通过世俗的权力,来杠杆天下,实现自己的乌托邦之梦?庄子的机会来了,但庄子的心已冷了。

这是一个有趣的情景:一边是濮水边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之舟的庄周先生,一边是身负楚王使命,恭敬不怠、颠沛以之的两大夫。

两边谁更能享受生命的真乐趣?这可能是一个永远聚讼不已,不能有统一志趣的话题。

对幸福的理解太多样了。

我的看法是,庄周们一定能掂出各级官僚们“威福”的分量,而大小官僚们永远不可能理解庄周们的“闲福”对真正人生的意义。

这有关对“自由”的价值评价。

这也是一个似曾相识的情景——它使我们一下子就想到了距庄子约七百多年前渭水边上发生的一幕:八十多岁的姜太公用直钩钓鱼,用意却在钓文王。

他成功了。

而比姜太公年轻得多的庄子(他死时也大约只有六十来岁),此时是真心真意地在钓鱼。

且可能毫无诗意——他可能真的需要一条鱼来充实他的辘辘饥肠。

庄子此时面临着双重诱惑:他的前面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以及水中从容不迫的游鱼,他的背后则是楚国的相位——楚威王要把境内的国事交给他了。

大概楚威王也知道庄子的脾气,所以用了一个“累”字,只是庄子要不要这种“累”?多少人在这种累赘中体味到权力给人的充实感成就感?这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庄子持竿不顾。


好一个“不顾”!濮水的清波吸引了他,他无暇回头看身后的权势。

他那么不经意地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

他把这看成了无聊的打扰。

如果他学许由,他该跳进濮水洗洗他干皱的耳朵了。

大约怕惊走了在鱼钩边游荡试探的鱼,他没有这么做。

从而也没有让这两位风尘仆仆的大夫太难堪。

他只问了两位衣着锦绣的大夫一个似乎毫不相关的问题:楚国水田里的乌龟,它们是愿意到楚王那里,让楚王用精致的竹箱装着它,用丝绸的巾饰覆盖它,珍藏在宗庙里,用死来换取“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水里自由自在地活着?二位大夫此时倒很有一点正常人的心智,回答说:“宁愿拖着尾巴在泥水中活着。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你们走吧!我也是这样选择的。

这则记载在《秋水》篇中的故事,不知会让多少人暗自惭愧汗颜。

这是由超凡绝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又由这种清洁的精神滋养出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

当然,我们不能以此悬的,来要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芸芸众生,但我仍很高兴能看到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

是的,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一轮孤月之下一株孤独的树,这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

一部《庄子》,一言以蔽之,就是对人类的怜悯!庄子似因无情而坚强,实则因最多情而最虚弱!庄子是人类最脆弱的心灵,最温柔的心灵,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伤害的心灵……
胡文英这样说庄子:
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

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

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这是庄子自己的“哲学困境”。

此时的庄子,徘徊两间,在内心的矛盾中作困兽之斗。

他自己管不住自己,自己被自己纠缠而无计脱身,自己对自己无所适从无可奈何。

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鸽子的温柔宽仁。

对人世间的种种荒唐与罪恶,他自知不能用书生的秃笔来与之叫阵,只好冷眼相看,但终于耿耿而不能释怀,于是,随着诸侯们的剑锋残忍到极致,他的笔锋也就荒唐到极致;因着世界黑暗到了极致,他的态度也就偏激到极致。

天下污浊,不能用庄重正派的语言与之对话,只好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来与之周旋。

他好像在和这个世界比试谁更无赖,谁更无理,谁更无情,谁更无聊,谁更无所顾忌,谁更无所关爱。

谁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从而谁更能破罐子破摔。

谁更无正义无逻辑无方向无心肝——只是,有谁看不出他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呢?对这种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我们怎
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